钢筋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大全卡
- 格式:doc
- 大小:366.40 KB
- 文档页数:11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泸溪县第一职业中学综合楼建设项目 施工单位:湖南省鸿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编号:湘质监编 施2002—112、正负零以下柱截面保护层厚度每边各增加为50mm,柱钢筋笼不变,截面做相应增加。
3、其余主体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取值同上表。
(3)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和1.5d(d为钢筋的较大直径);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和d。
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钢筋的水平中距比下面两层的中距增大一倍。
各层钢筋之间的竖向净间距取25和d之中的较大值。
纵筋在锚固区内也应满足上述间距要求。
4.2 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的梁、柱、墙,保护层中须设置附加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4@150x150钢筋网自身的保护层不小于25mm;并采取有效的定位措施,避免钢筋网片与梁柱墙的纵筋、箍筋接触。
4.3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1).本工程柱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2). 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在同一根受力钢筋上宜少设接头。
在结构的重要构件和关键传力部位(如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不宜设置连接接头,梁柱节点核心区不得设置接头。
无法避开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Ⅰ级机械接头。
(4).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搭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接头位置应符合4.3(7) 条要求,且应符合16G101之规定;机械接头面积百分率,避开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Ⅱ级、Ⅲ级接头不应大于50%;Ⅰ级接头可不受接头百分率限制;(5). 在搭接区段范围内箍筋必须加密,间距取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和100mm两者之中的较小值;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
(6). 在工程正式焊接之前,参与该项施焊的焊工应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焊接工艺试验,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7).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部位要求:楼层梁纵筋和楼板钢筋:上部纵筋一般在跨中1/3范围内连接;下部纵筋一般锚固在支座内,或在跨中1/2范围之外弯矩较小处连接(应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技术交底记录偏移量和压辊的压紧程度。
钢筋调直机拉直钢筋用于调直ø10以下的钢筋,钢筋调直应平直,无局部弯折,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抗拉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3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
3、钢筋切断:1)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2)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
为此,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
3)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
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
4)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的出入,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查明情况。
5)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
4、钢筋弯曲:1)受力钢筋a HPB300级钢筋搭接时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图1a),HRB400级、HRB5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D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c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图1b),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图1 受力钢筋弯折(a)90°;(b)135°2)箍筋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本条第1(a)点外,尚应不小于受力钢筋的直径;b箍筋弯钩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应为135°(图9—70).图9-70 箍筋示意(a)90°/90°;(b)135°/135°c箍筋弯后的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3)弯曲成型工艺钢筋弯曲成型: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
钢筋工程施工技术交底1.质量目旳本工程旳质量目旳: 区优质构造;竣工质量: 一次性验收合格。
2.施工准备2.1作业条件2.1.1钢筋翻样单、大样图经项目工程师复核后, 方可进行钢筋制作。
2.1.2钢筋机械运转正常, 钢材和半成品按规定堆放整洁, 每种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均有标识阐明其规格、尺寸、直径及钢筋级别。
2.1.3所有施工部位已做好标高、轴线旳测设工作。
2.2材料2.2.1进入施工现场旳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并按有关规定分批验收入库。
在此同步还需按钢筋旳规格进行其物理性能旳检测。
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2.2钢筋绑扎一般采用20#铁丝。
2.3.3钢筋焊接HPB235采用J422焊条, HRB335采用T502焊条。
2.3机具设备2.3.1加工(焊接)机械: 调直机、弯曲机、闪光对焊机、电焊机、卷扬机、扳手、钢筋剪刀。
2.3.2绑扎工具: 钢筋钩、钢尺、石笔、撬棍等。
2.4操作工艺2.4.1钢筋加工2钢筋调直调直机调直冷拔低碳钢丝和细钢筋时,根据钢筋旳直径选用调直模和传送压辊,并掌握调直模旳偏移量和压辊旳压紧程度。
压辊旳槽宽, 一般在钢筋穿入压辊之后, 上下压辊间宜留3㎜之内旳间距。
卷扬机拉直钢筋时, HPB级钢筋冷拉率不适宜不小于4%。
2.4.1.2钢筋切断根据翻样单将同规格钢筋不一样长度长短搭配, 统筹排料;一般先断长料, 后断短料, 以减少短头及损耗。
断料时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档板, 断料应防止短尺量长料, 防止产生合计误差。
2.4.1.3钢筋弯曲钢筋弯曲前, 根据钢筋料单上标注旳尺寸划出弯曲点位置, 划线宜从中间向两端进行, 两端不对称钢筋也可从一端开始划线。
2.4.2钢筋绑扎安装2.4.2.1基础钢筋绑扎(1)砼垫层浇捣完毕后, 测设出轴线和基础梁位置。
(2)用石笔在垫层上划出钢筋间距和位置。
(3)绑扎钢筋网片时, 靠外两行每个交叉点应绑扎, 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绑扎, 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钢筋工程工程质量技术交底卡1. 交底内容1.1 项目名称:•在这个地方填写项目名称。
1.2 施工单位:•在这个地方填写施工单位全称。
1.3 施工部位:•在这个地方填写施工部位。
1.4 工程质量技术标准:•在这个地方填写工程质量技术标准,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填写。
1.5 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在这个地方填写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填写。
1.6 施工标准验收:•在这个地方填写施工标准验收情况,按照验收规范填写。
1.7 监理验收:•在这个地方填写监理验收情况。
1.8 钢筋质量:•在这个地方填写钢筋材质、型号、规格等信息。
1.9 钢筋加工:•在这个地方填写钢筋的加工情况,例如加热、弯曲等。
1.10 钢筋的布置:•在这个地方填写钢筋的布置情况,包括钢筋的位置、间距、保护层等。
1.11 焊接:•在这个地方填写钢筋的焊接情况,包括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等。
1.12 钢筋的检验:•在这个地方填写钢筋的检验情况,包括焊点检验、成品检验等。
2. 施工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施工。
•加强质量监管,确保钢筋质量。
•确保钢筋加工、布置、焊接和检验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3. 质量验收:•严格按照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
•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稳定。
4. 工艺检验:•严格按照工艺检验要求进行检验。
•确保钢筋加工、布置、焊接的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5. 现场验收:•加强现场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防止出现质量问题,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6. 安全防范:•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人员安全。
•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施工过程安全和施工质量。
:•本交底卡仅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技术交底,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
•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钢筋加工技术交底为了准确实施安全加工放样人员的工料表,保证加工出来的钢筋符合设计要求和现场需求,对钢筋施工班组作以下技术交底。
一、交底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二、钢筋进场的验收使用和保管1、钢筋采购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并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按规定数量随机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中心检验。
2、钢筋试件通过做力学性能检验后,其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包括一、二级抗震结构的两屈比)后方可使用。
3、所有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钢筋进场时钢筋加工工长,施工班组应积极配合项目物资部对钢筋的规格、数量、产品合格证等进行验收。
如发现钢筋的规格数量与进货单的规格数量不符时,应积极上报项目部负责人。
当钢筋表面有铁锈、和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应及时通知项目技术负责人,看能否使用,如不能使用,则要求物资部进行退货,不得验收。
当钢筋直径明显偏小时,需报告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钢筋进行最后确认能否使用。
5、钢筋验收完毕后,对钢筋实行卸载,卸载的钢筋必须根据项目指定的规划地点,规划要求进行放置,不得随意堆放。
卸载完毕后,及时准确的按公司制定的CI标识牌,标识好钢筋的规格、级别、产地、数量。
6、钢筋加工班组只对出示符合项目规定的施工料单进行加工和发料,未出示料单的不得随意加工,包括现场各工长、班组需用的措施钢筋。
7、钢筋加工班组对钢筋加工应做到合理计划用料,避免长铁短用、大铁小用。
各钢筋加工班组对钢筋实行节约承包制度,钢筋的损耗率必须控制在2%的范围以内,超出损耗范围以外,造成浪费的钢筋,必须由施工承包班组买单。
未经许可随意修改施工料表,发现一次罚款500~1000元人民币,情节严重,使工程成本造成巨大损失的,施工班组负责赔偿其损失费用。
8、钢筋加工场地,应随时保持场容整洁,堆码整齐,标识明确,对各种加工机械应实行专人使用和保管,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操作加工机械,不得随意乱拉乱接电源电线。
钢筋安装质量交底一、质量要点1.钢筋骨架绑扎时, 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 防止绑扎时, 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
2.保护层垫块厚度应精确, 垫块间距应合适, 否则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 梁底柱侧露筋。
3.钢筋骨架入模时, 应力争平稳。
骨架各钢筋焦点要绑扎牢固, 必要时焊接牢固。
4.钢筋骨架绑扎完毕后, 会出现斜向一方, 绑扎时铁丝应绑成八字形, 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间距部对要及时调整好。
5.箍筋接头应错开放置, 绑扎前要先检查;绑扎完毕后再检查, 若有错误应立即纠正。
6.筑混凝土时, 受到侧压钢筋位置出现位移时, 应及时调整。
7.同截面钢筋接头数量超过规范规定:骨架未绑扎前要检查钢筋接头数量, 如超过规范规定, 要作调整才可绑扎成型。
8、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精确, 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旳距离。
9、钢筋旳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10、钢筋旳布放位置要精确, 绑扎要牢固。
二、柱钢筋绑扎:1)在基础主次梁绑扎完毕, 筏板钢筋顶部未绑扎, 开始柱、墙、集水坑等构造插筋。
2)清理柱基轴线位置旳灰尘, 撒少许水以便可以看清墨线, 并划分出柱子竖向钢筋间距, 按间距摆放整洁并校正固定在基础主次梁内旳箍筋, 在基础主次梁顶部钢筋上放置柱子定位箍筋。
3)柱插筋按间距摆放整洁并绑扎牢固。
4)每一段区域柱插筋绑扎完后, 各班组应先自检, 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复检,复检合格后有项目部报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旳施工。
5)浇筑混凝土前应穿PVC管在墙、柱等竖向钢筋从楼面、屋面等刚性地面上50cm加以保护, 根据浇筑面积组织人员看护钢筋以防偏移、歪斜。
6)待混凝土凝固后立即放线再一次校正钢筋位置, 按料单(料单必须通过项目总工审核合格后使用)将每根柱子所需箍筋数量运至柱旁以以便大批人员上场,不导致窝工、背工现象。
7)按料单将柱子所需箍筋数量全数套置刚性地面非连接区内。
交底内容:一、作业条件及要求1钢筋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复试合格。
2、钢筋配料单经过审核,无误。
3、操作工人的各种证件齐全有效。
二、施工准备1作业面准备:钢筋棚、半成品堆放区清理干净,钢筋加工操作平台准备完毕,电源引入。
2、机具准备: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无齿锯调试完毕,运转正常。
弯曲钢筋的各种轴套齐全,人工弯曲钢筋的各种扳手准备齐全。
塔吊运转正常,覆盖所有作业面。
3、人员准备:钢筋工60人。
三、操作流程四、操作工艺及要点1编制钢筋配料表:编制钢筋料表的人员必须仔细学习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编制料表时要注意柱帽与楼板、暗柱与连梁等之间的尺寸关系,确保钢筋能够绑扎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
本工程钢筋工程遵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4 (2010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4G101-3《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9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圆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HRB400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钩时,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曲钢筋中间部分弯折处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2)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须确保135°,其弯曲部分圆弧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 倍,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小于75伽。
箍筋双肢要相互平行。
注:1)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伽,受拉钢筋的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受压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2)当纵向受拉钢筋直径d>28时,受压钢筋d>32时不宜采用搭接。
(4)钢筋最小搭接长度见下表(5)钢筋搭接错开长度: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25%受压区〉50%各种规格钢筋搭接错开的实际长度见表:(6)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时,在一构件截面内接头不超过50%接头错开不小于35d (且不小于5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