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考
判断以下关于权利义务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诉讼当事人要求法院依法公开审理的权利是对 世权利。”
(2)“法律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自由,这一义务属于 对人义务和消极义务。”
(3)“在许多情况下,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义务不 能随意转让或者放弃。”
3、讨论 根据我国1997年10月1日起生效实施的《刑法》(又被称 为新刑法)第270条的规定,将代为他人保管的财物或者 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且拒不交 还的行为构成侵占罪,可以处以一定的刑〖KG(4x〗罚。 但是,在1997年10月1日之前,在我国具有法律效力的刑 事法律是1979年7月1日通过的《刑法》(又被称为旧刑 法)。旧刑法并未设置侵占罪。某甲于1997年2月28日拾 得他人遗忘的手提包,手提包内有巨款。在失主某乙向其 讨要时,某甲拒不归还。 问题:法院是否可以对某甲以侵占罪追究其法律责任?为 什么?
在我国,归结法律责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责任合法原则; 第二,公正原则;第三,效益原则;第四,责任自负原则。由于出 现法定条件,法律责任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如时效免责,不 诉免责,自首、立功免责,补救免责,人道主义免责等)。
本章研习活动
1、分析 案情:某甲有一架500万像素的“索尼”数码照相机, 其同事某乙因到外地旅游,借用该相机。但因途中保 管不善,相机遭损毁。归来时,某乙购买了一架300 万像素的“佳能”数码照相机作为赔偿,甲不同意, 遂至法院起诉,要求某乙赔偿其所借出的相同型号的 数码照相机。法院审理后对某甲的请求予以支持。 分析:绝对权利义务与相对权利义务之间的区别 。
三、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分类
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概念
法律权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依法 享有的行为自由与行为控制,它的实用性与 有效性是由他人的义务与国家的强制力来保 障的。 法律义务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义务主体依法 所应承受的行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