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教学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909.50 KB
- 文档页数:17
广东版必修1:6、罗曼·罗兰(精品教案)6、罗曼·罗兰(茨威格)l教学要求:1、感知本文对罗曼·罗兰的细致描述,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重点:1、感知本文对罗曼·罗兰的细致描述,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难点:了解罗曼·罗兰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伟大一生,以及他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思想。
l教学工具:投影l教学时数:1课时l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见《名师》)二、正间xiojnbqngzo喧嚣严峻鄙弃倾心名噪一时三、文题解说罗曼·罗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他年处的时代环境、所受教育等密切相关。
一、梳理思路第一部分(1、2):巴黎高师的求学经历对罗曼·罗兰成长的影响。
第二部分:对罗曼·罗兰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
第三部分:上学时期的勤奋与创作。
五、思考、探讨1、罗曼·罗兰就读的高师在教育方面有何特点?高师阶段的教育对罗曼·罗兰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对罗曼·罗兰产生影响的伟大人物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罗曼·罗兰在上学时期的创作才华体现在哪里?4、你认为罗曼·罗兰的性格中有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5、文章说:“他创造了世界和主宰这个世界的上帝。
”罗曼·罗兰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和主宰这个世界的上帝?六、重难点句子的理解1、他第一次学会了……统一体。
他用系统的和历史的观点认识到:社会、时代的变迁就像海潮一样有起有落。
《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一等奖《《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学设计一等奖一、教学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4、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5、激发对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2、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3、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二)教学难点:1、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2、在与前面两篇传记对比的基础上熟悉传记的不同写法,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3、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布衣总统”孙中山》和《华罗庚》这两篇传记,在作者和传主的民族上来说他们都是中国人,在这里老师向大家提一个问题:外国人与中国人有那些不同?(同学们说出中外人们各方面的不同)同学们说得不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无论作者和传主都是西方人。
对了,就是这篇《罗曼罗兰》(节选)。
我们就具体的从这篇课文来看一下在传记的写作上中外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介绍: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以小说和传记见长,小说代表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6 罗曼·罗兰茨威格教学目标:1.了解罗曼·罗兰的生活经历,熟悉传记的文体特点。
2.理清全文思路,概括罗曼·罗兰在高师教育的学习生活情况,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教益。
教学重点:体会罗曼·罗兰的学习生活经历,汲取人生教益。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介绍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曼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基本解读这篇作品的描写对象罗曼·罗兰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所受的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本文节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写的《罗曼·罗兰传》,主要截取了罗曼·罗兰在法国高等师范学校时期的生活历程。
为了追溯传主思想情感形成原因,为了给罗曼·罗兰日后成就的描写作铺垫,这篇作品描写了罗曼·罗兰求学的高师的教育特点、他与同窗好友的共性、当时的文化风气等外在因素,同时,作品还写到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罗曼·罗兰个人的人生向往、爱好才能与生命选择。
《罗曼罗兰》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习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写法。
2、了解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教学重点】1、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在高师阶段的人生经历以及思想变化。
2、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
【教学难点】1、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吸取人生教益。
2、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学习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形象的写法。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关于孙中山和华罗庚的两篇传记,这两篇都是中国传记,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篇外国传记,看中外传记有何异同。
二、文学常识积累1.作者介绍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在诗、短论、小说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
特别是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主要的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
主要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的诗人》等。
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对奇特命运下的人物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独具特色。
2.传主简介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 ,1866-194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
1866 年 1 月29 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
1899 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其后入罗马法国考古学校当研究生。
归国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
罗曼·罗兰在剧本、小说、传记创作上都有杰出的成就,于191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其代表作有三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以及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哥拉·布勒尼翁》、《皮埃尔和吕丝》、《欣说的灵魂》等等。
罗曼罗兰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罗曼·罗兰的生平与作品教案目标:1.了解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生平背景和主要作品。
2.理解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罗曼·罗兰的生平背景,包括出生地、成长经历和主要成就。
二、学习罗曼·罗兰的生平与作品(15分钟)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罗曼·罗兰的简要传记,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文学成就。
2.学生分组讨论罗曼·罗兰的主要作品,包括《约翰·克利斯朵夫》、《让·克里斯托弗》等,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三、分析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与思想内涵(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包括叙事方式、语言运用和形象描写等方面。
2.学生学习罗曼·罗兰的作品片段,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涵,如人生意义、个人奋斗等。
四、文学鉴赏与批判思维训练(20分钟)1.教师提供罗曼·罗兰的作品片段或摘录,要求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包括对文学形式、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评价。
2.鼓励学生发表对罗曼·罗兰作品的批判性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罗曼·罗兰的知识和技能。
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案评估:1.观察学生在导入环节是否表现出对罗曼·罗兰的兴趣和好奇心。
2.检查学生对罗曼·罗兰生平和作品的理解程度,包括讨论和书面作业等形式。
3.评估学生在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方面的表现,如对作品的评价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教案扩展:1.安排学生进行罗曼·罗兰的作品阅读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罗曼罗兰-苏教版传记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罗曼罗兰的生平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2.能够辨析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
3.建立起对罗曼罗兰的文学评价标准。
二、教学重点
1.罗曼罗兰的成长历程及代表作品鉴赏;
2.罗曼罗兰和法国文学以及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具体分析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2.罗曼罗兰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生平介绍
1.利用PPT展示罗曼罗兰的生平,学生通过图片理解罗曼罗兰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
2.讲授罗曼罗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罗曼罗兰的文学价值;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罗曼罗兰的作品。
第二课时:文学鉴赏
1.教师讲解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紫罗兰》;
2.学生自主阅读罗曼罗兰的作品,在阅读中感受罗曼罗兰的文学风格;
3.学生分组讨论,对罗曼罗兰的作品进行分享、讨论和点评。
第三课时:文化交流
1.讲解罗曼罗兰和世界文化之间的交流;
2.学生了解罗曼罗兰对其他文化的影响,并进行书面阐述;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罗曼罗兰的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建立起对罗曼罗兰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罗曼罗兰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更进一步认识罗曼罗兰的文学价值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学习,学生还积累了文学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建立起了对罗曼罗兰的文学评价标准,为今后的文学鉴赏和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罗曼•罗兰斯蒂芬•茨威格一、教学目的: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汲取人生的教益,熟悉传记文体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传记文体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引导法;讨论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45分钟)五、教学过程:1.字词艮:gěn性子直,事物坚韧而不脆;gèn八卦之一,姓。
喧嚣:“喧”同“暄(寒暄)”涨:zhǎng水位升高;zhàng膨胀的意思涅;niè巩固:gǒng炯炯:jiǒng白皙:xī2.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在诗、短论、小说和人物传记等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
特别是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主要的小说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
主要传记有《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的诗人》等。
他的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对奇特命运下的人物遭遇和心灵的热情描摹独具特色。
3.传主简介罗曼•罗兰。
1866-1944,著名的法国作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主要作品集中在传记、小说上。
传记的主要作品有《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主要的小说是《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小说在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院文学奖金,他也由此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获得诺贝尔奖。
其他主要的小说作品有《哥拉•布勒尼翁》、《格莱昂波》、《皮埃尔和吕丝》、《欣悦的灵魂》等。
罗曼•罗兰的作品文笔豪爽质朴,人物形象多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
4.《约翰•克利斯朵夫》简介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共四集十卷。
小说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二三十年间的欧洲生活为背景,描写了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为改革音乐而孤独奋斗的一生。
约翰•克利斯出身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贫寒月师家庭,从小学习音乐,年轻时受到当地公爵的赏识。
高中语文《罗曼·罗兰》教案高中语文《罗曼·罗兰》教案高中语文《罗曼·罗兰》教案 1教学目标:1、运用传记知识解读课文内容,包括罗曼·罗兰的生活经历、学习情况、思想变化。
2、了解作者茨威格。
3、学习罗曼·罗兰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态度和崇高使命感。
教学过程:【导入语】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是谁吗?他就是茨威格。
【作者介绍】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认识罗曼·罗兰和高尔基等人。
茨威格的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危险的怜悯》、《一个女人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读者描述他看了这个小说后的感受“我呆呆地坐着,头脑一下子如同被雷击,灵魂忽然间就像被抽空”,所以,请同学们有空一定要读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被翻译成《巫山云》,被拍成中国电影,由徐静蕾和姜文主演……,高尔基写信给茨威格说他读了《巫山云》后是多么激动和惊叹:“这个短篇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
而且,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
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讲讲这个故事﹚。
茨威格制作生产出一大群丰美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
他自己本人的性格也像女性一样敏感细腻而又有几分阴柔,是人类中最为善良、内心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人。
这使得他在希特勒的铁蹄下于1942年和年轻美丽的妻子自杀于巴西。
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也很出名,如《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自己生活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人物传记《罗曼·罗兰传》。
【课文分析】师:罗曼·罗兰和茨威格之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经常通信,正是茨威格对罗曼·罗兰的理解与尊敬,使他写了《罗曼·罗兰传》。
《罗曼·罗兰》教案(通用2篇)《罗曼·罗兰》篇16[自主研学平台]一、作家作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的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危险的怜悯》等;传记《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等。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二、写作背景罗曼•罗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其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世界及其文化的批判,又形成了罗曼•罗兰世界观和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
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
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
该巨著获得19xx年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罗曼•罗兰也因此巨著获得19xx年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传记代表作是《名人传》(即《名人三传》),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20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位评论家这样评价罗曼•罗兰及其作品: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罗兰树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弹雨,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
罗曼·罗兰(节选)一、教学目标粗读:概括分析传主取得成就的原因精读:分析高师环境特点二、教学课时:1课时三、教学内容(一)旧题回顾问题1.在传记《华罗庚》中,华罗庚是怎样一步一步得出华氏定理的?【参考】①数学天分,伯乐熊庆来,进入清华;②清华四年,研究数论,写出十几篇论文;③进入英国剑桥学习,研究数论,总结得出论文启示:成功的背后,需要个人的天赋,也需要外部的机遇。
问题2《屠呦呦与青蒿素》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概括分析。
【参考】: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文本分析;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文本分析;③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文本分析;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文本分析启示:成功的因素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二)新内容《<罗曼·罗兰>(节选)》·罗兰在高师成长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先筛选内容,再概括)第一段:高师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段:选择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第三段: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第四段:对莎士比亚的崇拜第五段:托尔斯泰对罗曼罗兰的影响第六段:学习与创作:个人才华、理想、志向、兴趣问题:罗曼·罗兰在高师成长起来的因素有哪些?【参考】1.高师的学习环境;2.志同道合的朋友;3.对名人的迷恋;4.自身理想、才华、兴趣等等外因:客观外在,在传记中主要体现为外部环境条件,例如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
内因:主要强调个人因素。
2.高师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分层法)A、这里的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的体会历史生活。
(与世隔绝)B、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的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
(有效方法)C、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
(要求严格)D、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
(全面发展)E、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
(成果突出)(三)小结1.注意概括分析传主取得成功的原因,熟悉切入角度,立足于内因和外因,注意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粗读,把握主要事件)“分层法”,细化解读传记文本内容(精读,注意层层分析)(四)课后作业P42页第四小题,预习P90《诗经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