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发酵原理
(3)pH值及酸碱度 由于发酵系统中的CO2分压很高 (20.3~40.5kPa),发酵液的实际pH值比在大气 条件下的实测值为低。一般认为,实测值应在 7.2~7.4之间为好。
(4)毒物 凡对厌氧处理过程起抑制或毒害作用的物质, 都可称为毒物。
厌氧发酵原理
(二)控制条件 (1)生物量
厌氧发酵原理
生化阶段 物态变化
生化过程
菌群
有机物厌氧消化过程
Ⅰ 液化(水解)
大分子不溶态 有机物转化为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
Ⅱ
酸化(1)
酸化(2)
小分子溶解态 有机物转化为 (H2+CO2)及 A、B两类产物
B类产物转化为 (H2+CO2)及
乙酸等
Ⅲ 气化
CH4、CO2等
发酵细菌
产氢产乙酸细菌 甲烷细菌
厌氧发酵原理
概述 原理 主要构筑物及工艺
厌氧发酵原理
在断绝与空气接触的条件下,依赖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 氧菌的生物化学作用,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的过程, 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或厌氧消化法。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 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
厌氧发酵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方法和基本功能有二: (1)酸发酵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进行生物处理提供易生物
厌氧发酵原理
当有机负荷率适中时,产酸细菌代谢产物中的有 机酸基本上能被甲烷细菌及时地吸收利用,并转化为 沼气,溶液中残存的有机酸量一般为每升数百毫克。 此时消化液中pH值维持在7~7.5之间,溶液呈弱碱性。 这种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厌氧消化过程称之为弱碱 性发酵状态,它是一种高效而又稳定的发酵状态,最 佳负荷率应达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