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及公路选线习题参考解答
- 格式:docx
- 大小:192.16 KB
- 文档页数:19
选线设计及线路CAD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D4、ABC二、填空题1、施工图设计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三、名词解释1、单项设计:是在铁路选线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物(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及设备(机车、车辆、给水、供电、通行信号等)进行具体设计,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提供资料。
2、可行性研究:是铁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铁路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以及建设的时机进行宏观的论证,以便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简答题1、答: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小、成本低、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能全天候运输等众多优势。
2、答:为适应高速和重载的需要,采取的基本措施有:线路强化改建,即繁忙的干线实现双线和电化,延长战线有效长度,换铺重型钢轨和采用无缝线路;牵引动力的电气化和内燃化。
3、答: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有:(1)以调查的客货运量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选择线路走向与主要技术标准;(2)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3)确定各种建筑物与设备在线路上的位置,为单项设计提供前提。
4、答:可行性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设计线必须经过的政治、经济控制点:(2)设计线各线段可能的走向;(3)客货运量的初步估计:(4)根据地形条件初步拟定限制坡度;(5)拟订在初步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的依据。
第二章铁路能力一、多项选择题1、ACE2、ABE3、CD4、AD5、CD6、BCDE7、ACE8、ABCDE二、填空题1、列车对数2、153、1004、第五年5、货运量6、800m7、地方吸引范围 8、有效制动距离S 9、制动运行 10、相反三、名词解释1、到发线有效长度:是指车站到发线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2、计算制动距离:制动是从司机看到停车信号后移动闸柄到安全停车的距离。
铁路选线设计习题解答1-1.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答:(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4.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运行图,它有什么特点?试画出该种运行图的示意图。
答: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用的是平行成对运行图,它的特点是:假定线路上运行的都是普通货物列车,往返成对且同一区间同一方向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
25.为什么铁路通过能力要有一定的储备量,试简述其原因。
答:因铁路的运量是随国民经济的发展逐年增长的,设计线的能力必须与之相适应。
为了使铁路通过能力不至于开通后即达到饱和而引起线路改扩建,铁路通过能力必须具有一定的储备量。
2-1.某新线采用半自动闭塞,控制区间往返行车时分为24分钟,货运波动系数为1.16,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3300t ,每天旅客列车4对,零担车1对,摘挂列车2对,快运货物列车2对,求本线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车站作业时分取表1-7中的较小值;扣除系数取表1-8中的较大值。
解:通过能力为:45242490144014401440H B F W T Z T =++-=+++-=-=t t t t T T T N (对/天),[][]4.282)75.05.1(1)5.00.2(2)75.02.1(3.142.0145)()()(· 1Z Z Z L L L KH KH KH K K H =⨯-+⨯-+⨯-+⨯-+=-+-+-+-+N N N N NN μεμεμεεα=(对/天) 输送能力为:23.2116.110330072.04.2836510· 36566jH =⨯⨯⨯⨯==βG N C (Mt/a )2-2运行图若按下图编制,试写出计算通过能力N 的公式。
1.衡量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 [ C ]A. 客运密度B. 货运密度C. 运输密度D. 货物周转量2.一列车以75km/h 的速度惰行进入2.5‰的下坡道时,其单位合力t N w c d /300-==,若不改变工况,则列车将 [ A ]A .加速运行 B. 等速运行 C.减速运行 D. 停止3.铁路输送能力是指 [ A ]A.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B.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货物吨数C. 铁路单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D. 铁路双方向每年能运送的客货运量总和4.在铁路新线设计时,一般是列车以机车计算速度在下列坡道上作等速运行为条件来确定货物列车的牵引质量 [ D ]A. 平坡B. 加力坡C. 限制坡度/2D. 限制坡度5.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 B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6.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C ]A. 4.75mB. 5.00mC. 5.25mD. 4.50m7.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车站设置在纵断面的 [ C ]A. 平坡地段B. 凹形地段C. 凸形地段D. 一面坡地段8.对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网的构成有重要影响的方案是[ B ]A全局方案B网性方案C原则方案D局部方案9.不属于我国铁路采用的到发线有效长度。
[ D ](A)1250m (B)1050m (C)850m (D)600m10.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C ]A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铁路选线设计习题集1-1.简述选线设计的大体任务答:(1)依照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通过地域的自然条件、资源散布、工农业进展等情形,计划线路的大体走向,选定铁路要紧技术标准;(2)依照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形,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在保证行车平安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一起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类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信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整体上相互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4.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纳的是什么样的运行图,它有什么特点?试画出该种运行图的示用意。
答:在单线铁路设计中采纳的是平行成对运行图,它的特点是:假定线路上运行的都是一般货物列车,来回成对且同一区间同一方向的列车运行速度相同。
25.什么缘故铁路通过能力要有必然的储蓄量,试简述其缘故。
答: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军列的特殊运输需要;保证列车晚点和车站堵塞时及时调整运行图,恢复正常运行秩序;保证线路常常维修与大中修工作不干扰列车正常运行的需要。
铁路通过能力必需具有必然的储蓄量。
2-1.某新线采纳半自动闭塞,操纵区间来回行车时分为24分钟,货运波动系数为,货物列车牵引定数为3300t ,天天旅客列车4对,零担车1对,摘挂列车2对,快运货物列车2对,求本线的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
车站作业时分取表1-7中的较小值;扣除系数取表1-8中的较大值。
解:通过能力为:(对/天),(对/天)输送能力为:(Mt/a)2-2运行图假设按以下图编制,试写出计算通过能力N的公式。
并与教材中的通用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何种情形的N最大。
解:图(a):图(b):教材中的通用公式(c):因为,因此28.某设计线为单线铁路,韶山1型电力机车牵引,ix=12‰,牵引定数Q=2400t,国家对该线要求完成的输送能力为1200Mt,全线有11个区间,由牵引计算知各区间的来回走行时分如下表:(b)(a)A B C D E F G H I J K29 31 32 31 30 29 31 30 32 31 30各类车辆资料为:=3对/天,=2对/天,=对/天,=1对/天;试检算该线的输送能力是不是知足输送能力的要求。
铁路定线习题参考解答4—17 用No1平面图(比例尺1:10000),要求完成:(1)量出曲线偏角α,算出切线长T Y ,曲线长L Y (取小数点后两位)。
(2)参照教材上的平面图,在No1平面图的曲线内侧,写上曲线要素;在平面图上标出ZY 点与YZ 点,并写上里程(ZY 点里程由K135+300点量得,YZ 点里程=ZY 里程+L Y ),在线路中心线上标出百米标与里程数,量得YZ 点里程,应和计算值相符。
(3)绘制线路纵面图(图长25cm ,高15cm)(工程地质特征一栏取消)。
①连续里程(水平比例1:10000)。
②线路平面:注出直线段长度,ZY 与YZ 点距前一百米标的距离,曲线要素写在曲线内侧。
③百米标:地形变化点要加标,画一竖线,写上距前一百米的距离。
④地面标高:在百米标和加标处,写上地面标高,地面标高在平面图上根据等高线估计,精度为0.5米,根据地面标高在图纸上方绘出地面线(连续折线)垂直比例尺1:1000。
⑤设计坡度:要用足限制坡度[学号尾为单数i X =9(‟),学号尾为双数i X =8(‟)]设计纵断面,曲线地段要折减,将设计的坡度和坡长,填人设计坡度栏内。
⑥路肩设计标高:根据K135+300处标高为343.00米,按所设计的坡度,算出变坡点处的设计标高,将设计标高点在纵断面图上,绘出设计坡度线。
算出K135+300→K136+000的百米标与加标点的设计标高,填在路肩设计标高栏内。
⑦计算填挖高度:计算K135+300→K136+000的填挖高度,填挖高度为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的差值,精度为小数点后两位,将填方高度标注在设计坡度线上方,将挖方高度标注在设计坡度线下方。
参考答案:量得角度为:118°。
42.13312118tan 8002tan =⋅=⋅=a R Ty (m ) 59.164718011814159.3800180=⋅=⋅⋅=a R Ly π(m ) (2)见图(3)见图采用的限制坡度为i X =9‟,坡度折减段的坡度为:25.88006009max =-=∆-=R i i i (‟),取8.2‟。
铁路选线设计自编习题库2011-4-2第一章铁路能力1、客货运量的重要意义(P12)答:(1)客货运量是设计铁路能力的依据(2)客货运量是评价铁路经济效益的基础(3)客货运量是影响线路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2、铁路选线设计所需要的运量参数(P14)答: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物波动系数零担、摘挂、快运货车和旅客列车。
3、根据阻力的性质,将列车阻力分为哪几类?(P20)答:(1)基本阻力(2)附加阻力(3)启动阻力4、分析列车运动状态(P27)答:(1)牵引运行(2)惰力运行(3)制动运行5、牵引质量检算的限制条件(P31)答:(1)启动条件的限制(2)车站到发线有效长的限制(3)车钩强度限制6、列车运行速度(P42)答:(1)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走行速度(3)技术速度(4)旅行(区段)速度7、铁路等级的划分(P46)答:一级铁路二级铁路三级铁路8、各级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P46)答:正线数目;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闭塞类型9、影响牵引吨数的主要技术标准(P47)答:(1)牵引种类:电力牵引;内燃牵引;蒸汽牵引(2)机车类型(3)限制坡度(4)到发线有效长度10、影响通过能力的主要技术标准(P49)答:(1)正线数目(2)车站分布(3)闭塞方式:电气路签;半自动闭塞;自动闭塞11、影响行车速度的主要技术标准(P50)答:(1)最小曲线半径(2)机车交路(3)其他主要技术标准第二章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1、线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必须满足什么要求?(P54)答:(1)必须保证行车安全和平顺(2)应力争节约资金(3)既要满足各类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还要保证它们协调配合、总体布置合理2、夹直线长度的的确定(P58)答:(1)线路养护要求(2)行车平稳要求3、曲线半径对工程的影响(P63)4、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65)答:(1)增加线路长度答:(1)增加轮轨磨耗(2)降低粘着系数(2)维修工作量增大(3)轨道需要加强(3)行车费用增高(4)增加接触导线的支柱数量5、最小曲线半径的计算(P66)答:(1)旅客舒适条件(2)轮轨磨耗均等条件6、最小曲线半径选定的影响因素(P67)答:(1)路段设计速度(2)货物列车的通过速度(3)地形条件7、曲线半径的选用原则(P68)答:(1)曲线半径取值原则(2)因地制宜由大到小合理选用(3)结合线路纵断面特点合理选用8、缓和曲线长度的设计条件(P70)答:(1)超高顺坡不致使车轮脱轨(2)超高时变率不致使旅客不适(3)欠超高时变率不致影响旅客舒适9、缓和曲线长度的选用(P73)答:(1)各级铁路中地形简易地段、自由坡地段、旅客列车比例较大路段和将来有较大幅度提高客货列车速度要求的路段应优先选用“推荐”栏数值。
选择题1 •衡最铁路运输效能最重要的指标是:运输密度2铁路运输能力是指:铁路单方向每年运送的货物吨数3在缓坡地段定线时,最好争取将不站设置在纵断而的:凸形地段4曲线地段最人坡度折减范囤应是:未加设缓和曲线前的圆曲线范围5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计入小问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小间车站停车时分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6列车区间往返运行时分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闭塞方式7铁路屮心线是指:(距外轨半个轨距)的沿垂线与路肩水平线的交点在纵向的连线8同一个区段内,可用四种不同速度表示:速度值由小到人的顺序是(旅行速度技术速度走形速度旅客列车行驶速度)9在平纵断面设让屮,一般情况下,(以限制坡度通过道喳桥面)是允许的io在紧坡地段定线中,在同一地图上确定导向线时,限制坡度越大,两条等高线Z间的导向线距离越(短)11越行站的主要业务不包括:办理列车会让12不属于列车运行阻力中的附加阻力的是:机车附加阻力13 (减小道岔有害空间)不是属于道岔之间插入一段短轨的原因填空题1 •单线平行成对运行图的通过能力N」440_7;= 1必°切—Tz几 + 0 f 〃 + t H2.铁路标准轨距为1435mm3.在河谷地区定线时,主要需要解决选择河谷•选择侧岸.和线路选择位置等三个问题4.线路纵断而的坡度差大于一定的值时,应设置(竖曲线)5.在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的影响,需要在外轨设置(外轨超高)6.中间站的布置形式横列式____________ 纵列式__________________7.控制有效长的标志是:出发信号机.(警冲标)道岔尖轨尖端&铁路枢纽分为路网性铁路枢纽区域性铁路枢纽和地方性铁路枢纽名词解释1•货运量:指设计线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2.到发线有效长度:指车站到发线能停放最长到发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人长度3.限制坡度:值铁路线路纵断面坡度允许釆用的最大值4•缓和曲线:曲率半径和外轨超高均逐渐变化的曲线5.差额投资偿还期:川投资较多的方案每年节省的运营费來补偿该方案多投入的投资,补偿所需的年数称为差额投资偿还期6.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在一定的机车车辆类型、信号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铁路区段内各项固定设备在单位吋间内(通常为一昼夜)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以对/天为单位)。
铁路选线期末试题及答案选择题:1. 铁路选线是指通过评估各种因素,确定铁路线路的最佳路径。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铁路选线考虑的主要因素?A. 土地利用B. 地形地貌C. 气候条件D. 资金投入答案:D. 资金投入2. 铁路选线的目标是寻找一条线路,使得下列哪个因素最小化?A. 施工难度B. 施工成本C. 运营时间D. 环境影响答案:D. 环境影响3. 下列哪项不是铁路选线的技术指标?A. 曲线半径B. 列车速度C. 列车载重量D. 断面设计答案:D. 断面设计4. 铁路选线常用的方法包括哪些?A. 数学优化模型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风险评估D. 打地基答案:A. 数学优化模型、B. 地理信息系统(GIS)、C. 风险评估5. 铁路选线需要考虑的环境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水资源B. 生态环境C. 历史遗址D. 矿产资源答案:A. 水资源、B. 生态环境、C. 历史遗址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铁路选线的重要性和意义。
铁路选线的重要性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铁路选线直接关系到铁路线路的建设和运营效果。
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线,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和成本,减少向周围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从而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
其次,铁路选线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优化选线可以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货物和人员的运输时间,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交通运输对全国及地方经济的支撑作用。
此外,铁路选线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通过合理选线,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实现铁路建设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铁路选线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于优化线路布局,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环境资源,为社会提供安全、快捷、可靠的铁路交通服务。
2. 请列举铁路选线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并简要解释其重要性。
铁路选线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1. 土地利用:选择合适的土地用于铺设铁路线路,要考虑土地的可用性、土地产权等因素,确保铁路建设与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
选线设计及线路CAD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D4、ABC二、填空题1、施工图设计2、《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三、名词解释1、单项设计:是在铁路选线设计的基础上,对建筑物(路基、桥梁、隧道、车站等)及设备(机车、车辆、给水、供电、通行信号等)进行具体设计,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概(预)算提供资料。
2、可行性研究:是铁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根据铁路中、长期规划的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性,以及建设的时机进行宏观的论证,以便为建设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四、简答题1、答: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耗小、成本低、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能全天候运输等众多优势。
2、答:为适应高速和重载的需要,采取的基本措施有:线路强化改建,即繁忙的干线实现双线和电化,延长战线有效长度,换铺重型钢轨和采用无缝线路;牵引动力的电气化和内燃化。
3、答:铁路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有:(1)以调查的客货运量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质条件,选择线路走向与主要技术标准;(2)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3)确定各种建筑物与设备在线路上的位置,为单项设计提供前提。
4、答:可行性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设计线必须经过的政治、经济控制点:(2)设计线各线段可能的走向;(3)客货运量的初步估计:(4)根据地形条件初步拟定限制坡度;(5)拟订在初步设计采用的技术标准的依据。
第二章铁路能力一、多项选择题1、ACE2、ABE3、CD4、AD5、CD6、BCDE7、ACE8、ABCDE二、填空题1、列车对数2、153、1004、第五年5、货运量6、800m7、地方吸引范围 8、有效制动距离S 9、制动运行 10、相反三、名词解释1、到发线有效长度:是指车站到发线能停放货物列车而不影响相邻股道作业的最大长度。
2、计算制动距离:制动是从司机看到停车信号后移动闸柄到安全停车的距离。
高速铁路规划与选线_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确定铁路等级的依据有哪些?答案:机车车辆轴重列车运行最高速度年客货运量2.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线路包括答案:次要干线联络线主要干线3.常用铁路路网规划方法包括以下哪些方法答案:总量控制法分层布局法4.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原则包括:答案:适应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公益性原则5.高速铁路线路的含义包括:答案:是构造物的中心线列车运行轨迹是铁路维护的基准线6.设置曲线外轨超高的作用包括:答案:抵消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达到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满足旅客舒适感7.高速铁路缓和曲线长度确定的控制因素包括:答案:超高顺坡坡度应满足行车安全要求超高时变率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欠超高时变率应满足旅客舒适度要求8.影响高速铁路最大坡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答案:动车功率制动性能地形条件9.限制高速铁路竖曲线半径标准的主要技术条件包括:答案:保证车轮减载率满足要求保证旅客舒适度10.高速铁路竖曲线半径设置条件包括竖曲线不得与缓和曲线重叠竖曲线不应设置在明桥面上竖曲线不应与道岔区重叠11.限制高速铁路最小坡段长度的主要因素包括:答案:坡段两端的两竖曲线不重叠列车通过相邻两竖曲线产生的振动不叠加列车不同时跨两个曲线12.影响高速列车会车压力波的主要因素包括:答案:交会列车的运行速度列车流线形程度13.当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时,在立体空间上,高速站与既有站设置方案包括:高速站与既有站在同一平面既有站在上方既有站在下方部分错移14.当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时,在平面关系上,高速站与既有站存在下述哪些方案:答案:共用车站独立车场并列设站15.依据运输组织和接线条件的不同分类,高速铁路中间站基本类型包括:答案:有立即折返作业的中间站有第三方向引入的中间站16.高速动车段、所与车站的布局的合理方案包括:答案:终端式终点站与段、所成顺列布置终端式终点站与段、所成反向布置贯通式车站与段、所成示顺列布置贯通式车站与段、所成并列或斜并列布置17.在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主要原因包括:答案:使列车通过道岔时所产生的振动,在一辆车上不产生叠加使列车通过道岔时所产生的振动,在一列车上不产生叠加使列车通过道岔时所产生的振动,在一组道岔上不产生叠加使列车通过道岔时所产生的振动,在相邻道岔上不产生叠加。
铁路选线设计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铁路能力习题一一、填空题1、铁路运送货物的生产量用( 吨?公里 )衡量。
2、铁路设计使用的规程和规范主要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线路设计)规范。
3、近期通过能力是指运营后的第( 五 )年通过能力。
4、远期运量是指运营后的第( 十 )年运量。
5、初期为交付运营后第( 三 )年的客货运量。
6、( 机车牵引力 )是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同并可由司机根据需要调解的外力。
7、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的性质可分为( 基本 )阻力、( 附加 )阻力和( 起动 )阻力三类。
8、我国《列车牵引计算规程》中规定:以(轮周牵引力 )来衡量和表示机车牵引力的大小。
.9、机车车钩牵引力是指机车用来牵引列车的牵引力,其值等于轮周牵引力减去机车全部(运行阻力 )。
10、列车阻力是( 机车 )阻力和(车辆 )阻力之和。
11、单位阻力的单位是( N / t )。
12、列车在曲线上运行比在直线上运行的阻力大,增大的部分称为( 曲线附加阻力 )。
13、牵引质量就是机车牵引的车列质量,也称(牵引吨数 )。
14、列车的制动距离是指( 制动空走距离 )和(有效制动距离 )之和。
紧急制动时,对于时速120KM及以下列车,我国目前规定允许的最大制动距离为( 800 )米。
115、铁路每昼夜可以通过的列车对数称为( 通过能力 )。
16、铁路输送能力是铁路( 单方向每年 )能运送的货物吨数。
17、设计线的吸引范围按运量性质划分为( 直通吸引范围 )和 ( 地方吸引范围 )两种。
18、铁路能力是指( 通过 )能力和( 输送 )能力。
19、正线数目是指连接并贯穿( 车站 )的线路的数目。
二、判断题 (正确打? 错误打×)1、设计线的主要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线路走向的选择,同样的运输任务,采用大功率机车,可采用较大的坡度值,使线路有可能更靠近短直方向。
( ? )2、紧坡地段和缓坡地段的定线方法是相同的。
( × )3、控制大中项目的设计阶断是初步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考试题成绩课程 铁路及公路选线 卷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专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列车旅行速度是指普通货物列车在区段内运行, [ ]A 按所有中间车站不停车通过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B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C 计入中间车站停车的起停附加时分和中间车站停车时分所计算的区段平均速度。
D 列车运行的最高速度。
2.已知列车长度L L ,一圆曲线的转角α(°),半径R ,圆曲线长K r 。
若L L <K r ,则列车长度受到的单位曲线附加阻力近似计算式为w r = [ ] A. L L α5.10(N/t) B.L L α105(N/t) C. r K α105(N/t) D. R600(N/t) 3.某Ⅱ级铁路上一坡度差为14‰的凸型变坡点的设计高程为250.0m ,此处的地面高程为255.0m ,则该变坡点处的挖方高度为 [ ]A. 4.75mB. 5.00mC. 5.25mD. 4.50m4.铁路等级是铁路的 [ ]A. 主要技术标准B. 基本标准C. 一般标准D. 特殊技术标准5.在I 级铁路的变坡点处, [ ]A. 均需设置竖曲线B. 当≥∆i 3‰时才需设竖曲线C. 当>∆i4‰时才需设竖曲线∆i3‰时才需设竖曲线 D. 当>6.列车运行的均衡速度,是指 [ ]A. 列车牵引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B. 列车牵引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C. 列车制动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D. 列车制动运行,合力C=0时的速度7.道路线型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 ] A.汽车行驶特性 B. 牵引平衡 C. 运行阻力 D. 视距条件8.线路平面上两相邻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是指 [ ]A. ZY1到ZY2之间的距离B. HZ1到ZH2之间的距离C. HZ1到ZY2之间的距离D.YZ1到ZH2之间的距离9.道路设计中,汽车行车阻力不包括 [ ]A 坡度阻力 B空气阻力 C惯性阻力 D曲线阻力10.满足地区国民经济的需要的程度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选择的主要技术标准不同,或线路经行地区的局部走向不同的方案,称为 [ ]A. 网性方案B. 线性方案C. 原则方案D. 局部方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择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铁路选线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1. 铁路选线时,下列哪项因素不是考虑的重点?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沿线植被D. 人口分布答案:C2. 铁路线路设计中,曲线半径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以下哪项因素?A. 列车速度B. 列车长度C. 列车重量D. 列车类型答案:A3. 铁路选线时,下列哪项不是地形地貌的影响因素?A. 山脉B. 河流C. 土壤类型D. 风向答案:D4. 在铁路选线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A. 增加隧道数量B. 增加桥梁数量C. 减少隧道和桥梁数量D. 增加线路长度答案:A5. 铁路线路的坡度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A. 列车的牵引力B. 列车的制动系统C. 列车的载重量D. 列车的运行速度答案:A6. 铁路选线时,下列哪项不是气候条件的考虑因素?A. 温度B. 湿度C. 风速D. 地震频率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铁路选线时,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常会采取______和______的措施。
答案:增加隧道数量;增加桥梁数量2. 铁路线路设计中,为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曲线半径的设计应满足______的要求。
答案:列车速度3. 在铁路选线过程中,地形地貌的考虑因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山脉;河流;土壤类型4. 铁路线路的坡度设计,需要考虑列车的______,以确保列车在上坡和下坡过程中的稳定性。
答案:牵引力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铁路选线时考虑气候条件的重要性。
答案:气候条件对铁路选线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铁路的建设和运营。
例如,极端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影响轨道材料的性能,强风可能会影响列车的运行稳定性,而频繁的地震活动则可能增加铁路设施的损坏风险。
2. 描述铁路选线时如何考虑人口分布。
答案:在铁路选线时,考虑人口分布是为了最大化铁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铁路与公路选线习题解答 一、铁路选线设计部分1.简述选线设计的基本任务 答:(1)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国防的需要,结合线路经过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工农业发展等情况,规划线路的基本走向,选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2)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和村镇、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等具体情况,设计线路的空间位置(平面、立面),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力争提高线路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运营支出。
(3)与其它各专业共同研究,布置线路上各种建筑物,如车站、桥梁、隧道、涵洞、路基、挡墙等,并确定其类型或大小,使其总体上互相配合,全局上经济合理,为进一步单项设计提供依据。
2.名词解释(有计算公式时,应给出相应的计算公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货运密度、货流比、货运波动系数、铁路设计年度、轮周牵引力、车钩牵引力、列车运行基本阻力。
答:货运量:一年内单方向需要运输的货物吨数,应按设计线(或区段)上、下行分别由下式计算: ∑=iC C (104 t/a)式中 C i某种货物的年货运量(104 t/a )。
货物周转量:设计线(或区段)一年内所完成的货运工作量,可根据单方向一年内各种货运量C i (104 t/a )与相应的运输距离L i (km )按下式计算: ∑⨯=)(iiHZ L C C (104 t .km/a )货运密度:设计线(或区段)每km 的平均货物周转量。
LC C HZM =(104 t .km/km.a ) 式中C HZ ——设计线(或区段)的货物周转量(104 t .km/a ); L ——设计线(或区段)的长度(km )。
货流比:轻车方向货运量C Q 与重车方向货运量的比值。
ZQ QZ C C =λ货运波动系数:指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和全年月平均货运量的比值,以β表示。
全年月平均货运量一年内最大的月货运量=β铁路设计年度:铁路的设计年度一般分为近、远两期;近期、远期分别为交付运营后第五年和第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