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坑效应下已建地下结构对紧邻基坑开挖变形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9
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王斌(浙江中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绍兴312000)[摘要]本文探究了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了临近边坡(基坑)建筑物地基临界 滑移面的形状,并进行了基坑开挖对地基承载力减损的分析Q[关键词]基坑开挖;围护结构变形;差异沉降;水平侧移;内力变化文章编号:2095 -4085(2017)05 -0123 -02当基坑邻近位置存在建筑物和构筑物时,基坑 工程的施工会导致这些建筑物和构筑物出现不同程 度的变形,当这种变形过大时就会导致建筑物和构筑 物的破坏,从而使这些建筑物和构筑物不能正常使 用,严重的可能还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开挖,在墙的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差情况下以及 基坑开挖的荷载量减少会引起围护结构产生水平位 移,并且使围护墙外土体形变,从而引起周围建筑 物、管线之类沉陷。
更何况开挖卸荷还会引起基坑 底部土体隆起,所以围护结构的水平移动和坑底土 体隆起是使周边地层变化的主要原因。
周围建筑物 受地层变位(竖向与横向)影响,产生刚性和非刚性 变形,刚性变形一般出现在较差地基,由设备地基及 构件组成刚性体,建筑物水平倾角相同,地基沉陷值 即使有不同,但对建筑物破坏程度却很小。
非刚性 变形因为建筑物结构发生扭曲变形,梁柱错动,将会 发生较严重的破坏。
2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地基承载力的 影响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承担荷载的能 力。
受荷载的影响,地表会出现变形,并且在荷载一 直增强后,地基形变会慢慢变大,刚开始的时候地基 的应力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具备安全的承载性。
如 果荷载增大到一定程度,地层中慢慢出现在任一方 向,当土的抗剪强度大于剪力时,区域中每一点会出 现剪切损坏并且处于边缘状态时,土中应力会出现 重新分布。
地基中的极限平衡状态小部分会渐渐恢 复到弹性状态,地层还能处于平稳形式,依旧具备安 全承载能力,而如果地基形变增大,一定要检验变形 的计算结果不超过合理范围。
地下结构建设中深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7T16:06:57.18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4月10期作者:胡秋斌[导读] 在城市建筑的整体过程当中,如果在地铁线附近进行施工与建设胡秋斌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51摘要:在城市建筑的整体过程当中,如果在地铁线附近进行施工与建设,那么无论是深基坑开挖还是地下结构施工,对于地铁线路总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与限制。
因此,在地铁附近进行施工,需要对深基坑开挖工作造成的实际施工影响进行分析,尽量降低对于地铁造成的不良影响。
针对于这一情况,本文主要使用了模拟操作法来围绕深基坑开挖工作对于地铁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地下结构;深基坑;地铁隧道;周围区域随着城市建设的逐渐开展与更新,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对于建筑的实际要求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人们对于交通运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依赖性。
针对于这一情况,未来的地铁建设、高层建筑建设都成为了主要的建设任务。
高层建筑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开展深度的地基施工,这一施工很多时候就会影响到附近的地铁运行。
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当中的建筑质量以及地铁正常通行,需要针对于这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明确实际施工方式。
一、深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影响实证分析(一)工程基本情况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选择了一个施工案例来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分析。
这一施工场所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地形特征为平原地貌,土壤情况则属于粉砂和粉质黏土。
在地下工程深基坑开挖的过程中,深度为地下15mm,因此与地铁车站深度类型,两者平行距离也比较接近。
那么在这一案例工程开始施工之前,首先就需要分析本工程施工是否会对地铁线路造成影响与限制[1][2]。
(二)深基坑开挖后地铁隧道及车站的形变分析1.基坑地连续墙形变为了更好的避免这一工程对于周边地铁造成的影响,需要使用多种方式来规避影响,经过计算之后选择了一种影响最小,可行效率最高的方式来进行施工。
试析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一、前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的极为迅速的,只是城市的地面空间十分有限,有限的城市地面空间已经无法满足城市需求。
为此,则必须考虑进行地下开挖的情况。
在进行基坑开挖的时候,除了要让基坑自身的安全与稳定得到保证之外,也应该对基坑周围土体以及环境的稳定做到有效控制。
二、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在基坑开挖的时候,其与邻近桩基之间会有相互作用存在。
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深基坑工程的开挖都是把基坑开挖的深度其主动土压力作为进行维护设计的基础与依据,反而忽略了邻近桩基也会对基坑开挖产生有益处的作用与影响。
事实上,在进行基坑开挖时,不仅邻近桩基会受到来自于基坑的不好的影响,还存在邻近桩基能够让基坑开挖变得更加顺利的影响。
进行基坑开挖,与卸除荷载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开挖的深度也代表着卸载荷载的不同,其会对附近土体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如果进行基坑开挖的地点是在建筑物的附近,那么开挖的深度小于三米的时候并不会对邻近桩基其安全性造成影响。
只是,但开挖的深度不断增加的时候,其邻近桩在水平上产生的位移以及弯矩都会随之增加。
如果桩底的约束比较小,那么桩头便很容易出现最大位移。
如果说邻近桩在进行布置的时候选择的是双排桩形式,那么位移差距上来说,前后排桩的差别不大,只是前排桩比后排桩的弯矩要明显更大。
如果基坑其围护结构是支护桩的形式,那么支护桩具有越大的刚度,相应的邻近桩其弯矩与位移就将会越小。
如果支护桩其刚度越小,相应的邻近桩其位移与变化幅度就会很大。
如果基坑其围护结构是围护墙的形式,那么对于需要承受土体位移的作用的被动桩而言,围护墙的存在是可以让土体的侧向位移减少的,并且通过这种方式让桩基础由于受到土体水平位移以至于出现的位移与弯矩都得到减小。
在基坑开挖的时候,邻近桩与基坑开挖面之间的距离也会产生影响。
对于邻近桩而言,其桩身位移与弯矩在开挖面的距离越大的时候反而会越小。
如果说邻近桩和基坑开挖面之间的距离超出了基坑开挖能够对土体产生影响的范围,那么邻近基坑反而不会受到影响了。
16 福建建设科技 2007.N o .2■地基基础浅析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郭淑均(厦门市集美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厦门 361020)[提 要] 总结出影响基坑周边建筑沉降的因素,得出一些有实际工程意义的结论,对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基坑工程;基坑开挖;地面沉降Abstract :The factors infl uencing t he se ttle m ent of buil ding nea r t he f oundati on pit a re su mm arized .A cco rding t o prac tica lm easured v al u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how the se ttl e m ent o f buil ding near the founda tion pit is infl uenced w as carefull y analyzed .A conc l usion t ha t has practica l role i n Enginee ri ng is pre sen t ed ,wh ich can serve reasonab l y for instructi ng founda tion pit reta i ning desi gn .Key wo rds :founda tion pits eng i neering ;excavation of foundati on pits ;land settle m ent 收稿日期:2006—10—30 1问题的提出及原因分析在厦门地区的大型建筑深基坑施工中,尽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基坑支护体系方案的评审、审批力度,虽已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因基坑支护体系失稳、倾覆而引起的邻近建筑(包括市政管网)的破坏或倾斜,但到目前为止,由于基坑设计对支护体系的变形、地表沉降估算不足或施工工况与设计计算不一致等原因,仍不时地发生因基坑外地表沉降而引起邻近建筑(主要为天然地基基础的多层建筑)倾斜,地面、墙面开裂等事故。
浅析基坑开挖支护对周边的变形影响与干扰基坑施工过程中,随着降水处理、土方开挖,通常会引起坑底隆起、支护结构向内部倾斜、周围建筑物发生沉降等不利现象,因此,进行基坑监测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以杭州某基坑工程为例,主要研究了基坑开挖引起的支护结构变形以及施工开挖过程中周围建筑物的沉降,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标签:基坑;监测;变形;沉降中国的许多学者在研究开挖对周围变形和干扰的影响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果。
赵立群利用FLAC3D建立了动静载荷数值分析模型,并讨论了基坑开挖不同距离,角度,深度和路基高度对既有路基变形的影响,分析了基坑开挖前后现有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
考虑到土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张来安采用咬合桩+预应力锚索支护形式,基于基坑支护结构周围环境的监测数据,利用ADINA的三维有限元研究周围建筑物的沉降。
以杭州某基坑为例,对桩顶水平位移,桩顶垂直沉降和周边建筑物沉降等基坑施工关键指标进行了监测。
并以此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一、工程概况杭州某在建地铁基坑工程,深约10m,采用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SMW 工法桩,桩800×600mm,型钢HN700×300×13×24,基坑内支撑包括两道钢管支撑(610,t=18mm)与钢腰梁。
基坑周围13m范围内存在公共建筑。
基坑位置的地质条件为第四系全新统(Q4)。
每层土壤的特征描述如下:第二层为粉土,埋深9m;第三层为粉砂,埋深12m;第四层为圆形砾石,深度为22m,其中水位埋藏在平均深度为4m。
二、监测布置及方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控制了基坑的安全性和周围建筑物的沉降。
本文主要针对桩顶水平位移、桩顶沉降、周围建筑物沉降三个主要方面进行监测。
根据GB50497-200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三个主要监测项目均通过以下仪器进行测试:垂直桩沉降(水平),桩顶水平位移(测斜仪),建筑物沉降(水平仪)。
监测频率为1次/d。
深基坑施工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变形影响分析何顺心发布时间:2021-07-30T06:11:53.371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0期作者:何顺心[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不断进入新的阶段,如深基坑工程、地铁隧道建设等。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510000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在某深基坑工程开挖过程中,对基坑附近的地铁隧道、站厅、通道及风亭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如下:在510m基坑开挖范围内,地铁隧道在受到临近基坑开挖的影响时产生的水平偏移较大,但是产生的沉降偏小,建议在该深度范围时,对基坑进行分段分层开挖,适当加强支护的强度或者提高支护尺寸,同时加强对地铁隧道水平位移的监测;在基坑开挖范围内,地铁隧道在受到临近基坑开挖的影响时产生的沉降较大,但是产生的水平偏移较小,建议在该深度范围时,加强对地铁隧道的沉降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对隧道内变形较大的地方进行适当加固。
关键词:深基坑;地铁;变形;监测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建设不断进入新的阶段,如深基坑工程、地铁隧道建设等。
然而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地下空间的深基坑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中的建(构)筑物,如地铁隧道、市政管线等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中的这一突出矛盾,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工程师们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本文以合肥市某深基坑工程以及临近的既有地铁隧道工程为例,通过动态监测基坑施工期间对临近地铁隧道的影响,并将汇总后的监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深基坑开挖支护对地铁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评估该深基坑工程施工期间临近地铁隧道的安全性。
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土地及地下空间资源越来越显稀缺,同时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地块的带动作用,深基坑工程邻近已运营的地铁车站、隧道的案例越来越常见。
深基坑开挖导致邻近建筑群大变形损坏的实测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越发密集,在给城市提供劳动力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化问题,其中城市用地紧张、交通拥挤是两大突出问题。
因此,在地上空间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所需的情况下,地下空间和地下设施的开发在城市建设中尤为重要,这使得我国近几年来深基坑开挖工程越来越多且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深基开挖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损害不容小觑,近几年发现,本文就某高楼12米深基开挖施工过程的现场探测结果分析了与之相邻的11幢建筑物的沉降变形的过程并总结出相关结论即:6幢建筑物出现了超过100mm的沉降和变形,其根本原因是深厚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地基以及基坑的降水,有效的止水帷幕和降水措施是减少和控制其对邻近建筑物的损害的重要举措。
并以此对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规律等进行了综合性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开挖;邻近建筑物变形;现场探测;重要举措一、工程项目简介该广场是一座综合性高档大楼,其功能区包括办公、酒店、公寓、超市零售等,位于昆山市中山路与前进西路交汇处东北侧,建筑楼层包括一栋14层的办公楼和一栋11层的公寓楼,基本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下部结构的基础基型为桩筏基础,设置了除局部观赏水域外的地下室两层。
其深基开挖工程东侧为住宅楼群,北侧为运动场地和少量住宅楼群,该工程于2006年3月完成工程地质勘察,2009年8月正式施工完成。
二、地质地貌条件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冲击平原处,地势平坦,地形地貌较为单一,原作为公园、宾馆及居民住宅区。
最大探测深度为70.3米,土层分布由浅至深包括回填土、素填土、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粉土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粉土、粉土夹粉质粘土、粉质粘土、粉砂,土层厚度变化较大且分布不均匀,2层分支粘土压缩性较高,但工程性能一般,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压缩性较高,但容易流失,地下水的组成分为上部的孔隙潜水和下部的微承压水组成,水力联系紧密,水位因季节变化而不同,其变化幅度一般在1米左右,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壤中,受大气降水的影响下渗或作为河流径流的补给来源,勘探发现,在层粉砂、层粉土中富水性强但导水性较差,由于浅层水的渗入和径流的补给,其稳定水位在-0.88~0.20米之间波动。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建筑物相互影响效应分析论文
开挖深基坑的时候,会对临近的建筑物造成影响,因此需要研究这些影响,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首先,深基坑开挖后,会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地面位移和地形变化。
因此,在开挖之前,要确定深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加固距离、抗扭距离以及复原距离,能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开挖对建筑物的影响。
其次,应根据预测的地层沉降状况,设置有效的抗沉降配套措施,以减少深基坑对建筑物的影响。
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流量的变化以及深基坑施工的影响,有效的抗沉降措施能有效的抑制沉降,减少建筑物受损的几率。
此外,在开挖深基坑的时候,需要对周边建筑物进行测绘,监测其受力变化情况,以及结构体系的对称性、平衡性变化情况,避免深基坑对周边建筑物的损伤程度更大。
最后,应采取有效的抗振措施,以减少深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如采取声学隔声技术、增强基坑壁的强度、采用穿孔钢板支护和环形箍托支护等,以降低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影响。
因此,对于开挖深基坑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问题,必须确保在开挖前严格研究,尤其是要确保符合有效的加固距离、抗扭距离和复原距离,并采取有效的抗沉降配套措施、监测建筑物的受力变化情况,以及采取有效的抗振措施,以确保开挖深基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最小。
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的两阶段分析方法摘要:城市建筑物密集区深基坑开挖必然引起周围土体侧向移动,使邻近桩基产生水平变形和附加应力及弯矩,最终可能使上部建筑物功能失效。
针对该领域目前存在的三维数值法建模复杂及计算耗时的缺点,提出两阶段分析法,该方法首先根据影像源法计算由于基坑开挖地层损失引起的坑外土体位移场,然后基于Winkler 地基模型建立基坑开挖与邻近桩基相互作用的弹性地基梁微分方程组,并推导基坑开挖对临近桩基侧向响应影响的数学解析解矩阵表达式。
最后结合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合理能够有效地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的影响。
关键词:基坑工程;弹性地基梁;桩–土相互作用;解析解;两阶段分析方法;自由场土体位移1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对地下空间利用需求的快速发展,建筑基坑向大、深方向发展,必然会引致周边土体不同程度的移动,从而对基坑邻近的建筑物(尤其地铁隧道、地铁车站)、立交桥等的桩基础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这使得基坑工程的环境保护及安全问题日显突出。
例如,台北市某处地铁附近开挖深基坑导致临线隧道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1];新加坡某高速公路旁地铁基坑坍塌,造成该高速公路主干道坍塌及人员伤亡事故[2]。
因此,针对基坑开挖施工情况下邻近建筑物桩基的受力变形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
国内外岩土工程的专家学者就基坑围护结构的对邻近设施及建筑物的影响问题开展了研究。
H. Poulos 和 L. T. Chen[3]运用有限元和边界元耦合方法研究黏土层中由于基坑开挖引起土体侧向移动对邻近桩基的影响,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并且编制了设计图表,其在缺乏详细的现场工程资料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王翠等[4]采用有限差分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桩的影响。
此外,杨敏等[5-6]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基和基坑间距、桩基刚度、桩基顶竖向荷载和约束条件等对桩身附加弯矩、位移的影响,并进行了影响评价分析。
鉴于目前该领域存在的数值模拟法建模复杂与计算耗时的缺点,本文基于两阶段分析方法(TSM),提出了基坑开挖对邻近桩基侧向受力变形影响的地基反力法解析解矩阵表达式。
群坑施工对地铁隧道收敛变形的分析研究
刘家骥
【期刊名称】《建筑施工》
【年(卷),期】2024(46)5
【摘要】越来越多的公用建筑在规划选址的时候更是直接将轨交沿线作为重要的选址因素之一。
然而因为轨道交通施工工艺的特点以及承载公共交通安全的重要地位,使得邻近地铁的新建工程有着较高的施工风险,特别是地下深基坑施工阶段,邻近既有地铁隧道的基坑,在开挖时因土体卸荷作用会引起地铁隧道的变形。
以桃浦智创城606地块商办项目为背景,分析研究了群坑深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收敛变形影响情况,可为类似工程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总页数】5页(P652-655)
【作者】刘家骥
【作者单位】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96
【相关文献】
1."坑中坑"-高低跨深浅坑异形区间隧道的基坑施工技术--上海地铁一号线南站站改建工程(三)
2.地铁隧道施工变形监测技术及数据处理分析研究
3.坑间既有地铁隧道侧方土体加固对隧道水平收敛的影响研究
4.软土地区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地铁隧道群施工影响分析研究
5.地面新施工荷载对临近地铁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分析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坑施工对邻近振冲灌注桩基础房屋的影响分析摘要:基坑施工导致邻近房屋变形受损甚至倾斜过大而拆除时有发生。
由于基坑工程的最终目标是在地面下给拟建建筑物地下室修建造出临时稳定的地下空间,这就需要将临时稳定的地下空间范围内土体挖出运走、地下水位降排到基坑底面以下至少0.5m,因此,对坑壁土体造成最直接影响的土压力全部由支护结构承担。
理想状态下,支护结构对坑壁土压力承担是零位移的、绝对刚性的,但实际工程中支护结构的刚度总是有限的,即便采取了锚索或内支撑等措施,坑壁土体仍然会产生向坑内的位移,只是相对小了些;基坑工程开挖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土体原有的应力场将被扰动改变,周边土体将产生局部变形和塑性破坏。
故基坑施工总会引起坑壁土体的侧向位移,从而可能对基坑邻近建筑物、管线、道路等产生可见影响,尤其对基础埋深较浅的建(构)筑物影响最明显,对正常稳定的桩基础建筑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变形很快就收敛。
关键词:基坑施工;振冲灌注桩;锚索;沉降引言随着城市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地下空间的开发程度越来越高,基坑工程向超深、超大型方向发展,深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也愈发复杂。
深基坑开挖会破坏原始地应力平衡,导致周围土体发生变形,从而给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带来附加变形,严重时会导致结构发生破坏,比如道路开裂、房屋不均匀沉降、高架桥墩倾斜等。
因此,城市建筑密集区域的深基坑施工需要重点关注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基坑施工影响分析该基坑工程位于四川省某市,基坑深度为10m。
支护形式为排桩支护,在邻近振冲灌注桩基础房屋这侧基坑增加2道锚索。
第1道锚索在自然地面以下4.0m 处,长度23.5m;第2道锚索在自然地面以下6.5m处,长度20m。
锚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降水方式为管井降水。
经查阅原房屋修建时期的地勘报告,原房屋场地土层由上至下分别为:新近回填的杂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粉质黏土、粉土、细砂、卵石土。
勘察期间正值枯水期,测得的静止地下水位埋深为5.7~7.2m,水量及水位变化主要受季节控制,水位年变幅一般为1.0~1.5m。
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影响的分析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车站越来越多,而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基本上都采用明挖深基坑开挖的方式进行,城市区域内场地有限,深基坑的开挖,不可避免地会对附近原有建筑物造成影响,引起附近周围建筑物的开裂,倾斜。
特别当基坑出现土体位移等险情时,将引起周围建筑物的沉降位移,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
本文就某深基坑开挖时由于基坑土体位移对附近建筑造成的影响进行长期的查勘和观测,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关键词:深基坑施工;邻近建筑;影响分析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市场不断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同时也提高了相关技术,基坑施工技术也随之日益成熟。
对于在邻近建筑物条件下进行的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更是值得注意,因为在邻近建筑物条件下进行的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不仅要保证基坑的施工质量,还要降低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邻近建筑物的结构不被破坏。
1 周边有建筑存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给邻近建筑带来的影响在邻近建筑物条件下进行的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不仅要保证基坑的施工质量,还要降低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最大程度的保护邻近建筑物的结构不被破坏,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严格控制,一旦控制不当,不仅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和强度,降低施工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邻近建筑结构,甚至是破坏其结构,影响其正常使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1.1 周围地表沉降在周围建筑物较密集的条件下进行深基坑施工,周围地表沉降是最常出现的问题,且一般包括3个阶段。
首先出现的是均匀沉降,均匀沉降主要是由基坑外地下水位的下降引起的,而地下水位之所以会下降主要是因为坑内沉井时进行了降水。
均匀沉降之后便是差异沉降阶段,该阶段不会像第一阶段各测点发生均匀沉井,而是出现沉降量大小各异的差异沉降。
之后,各测点沉降量之间的差异继续增大,地下水不断涌现,加剧了地表沉降程度,各测点沉降速度也在不断提升,最终沉降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