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李煜诗词
- 格式:docx
- 大小:16.06 KB
- 文档页数:4
南唐后主李煜绝妙诗词十首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也就是现在的南京,传三世三帝,建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南唐传到后主李煜的时候,就已经衰败的不行了,加上后主李煜沉湎酒色,任意妄为,枉杀大臣,所以到后来投向了宋太宗赵匡义,被折腾的一点连面都没有,最后落得个被刺死的下场。
据说,李煜死的时候,是被赵匡胤赐牵机药而鸩杀。
所谓的牵机药,就是人服下之后,手足相抵致死,死状类似一个大对虾。
李煜这个人虽然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造诣非凡。
他精于书法,善于绘画,通晓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高度,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都是他的代表作。
政治上失败的李煜,给词坛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经典十首诗词。
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解析】公元978年的七月初七,这一天是牛郎织女会面的日子,也是后主的生日。
此时的李后主,已经沦为阶下囚,之前被赵匡胤被封为违命侯。
后来赵匡义继位,李煜依旧是阶下囚。
七月七这天,他写了这首《虞美人》,在住的地方命歌妓作乐,唱新作的《虞美人》。
这事情传到宋太宗赵匡义耳朵里,大怒不已,难道你还想图谋复国?还是死人最保险,所以,就命人赐毒酒,将后主毒死。
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
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再也不想看见春花秋月。
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
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
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
这首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他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老子不管你有没有复国的念头,老赵我送你上西天,才是最保险。
李煜鹅梨帐中香诗句
《鹅梨帐中香》是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全文如下:
《鹅梨帐中香》
南唐·李煜
瑶光醉,浮花碎。
金陵荣景仍在,元朗马蹄纷飞。
十年明月肌如雪,一朝金缕绣香鞋。
芳树又秾丽,香奁映新人。
邀舞明台上,凤箫兮思娥皇。
玉蝉羽化奏霓裳,首不复兮忆未央。
烧槽琵琶我怀抱,唯有鹅梨帐中香。
注:
相传,鹅梨帐中香是李煜曾经钟爱的大周后娥皇所制,鹅梨帐中香是专门在床帐中焚熏的香品。
鹅梨帐中香能够让人心情愉悦舒畅,代表了夫妻二人的情谊绵长。
李煜经典诗词十八首李煜,字端雅,南唐后主,文学家,作曲家,历史上著名的文人之一。
他的诗词才华横溢,作品充满情感和艺术感染力,被誉为“词圣”。
下面将为您介绍李煜的十八首经典诗作。
首先是《浪淘沙·倚楼听风雨》。
这是李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豪放、悲凉的文笔写山河壮丽景色中的离愁别绪,以及对自身命运的黯然无奈。
接下来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这首词表达了李煜对战乱之时民生困苦的愤慨,以及对春花秋月的幻想。
《玉楼春·樱桃李白飞红》描述了独自游赏花园的情景,轻盈而悠扬的词调中隐含了诗人对于纷纷扰扰的权力争斗和自由的向往。
《致酒行·宿醉额欛》描绘了词人兴酣畅快的饮酒情景,却在醉后陷入无尽的落寞和孤单。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是李煜表达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的经典之作。
《南唐二主词·香春陌上羌笛调》中,李煜通过对花、草、蝶、霞等美景的描绘,既抒发了对京城的思念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在囚禁之中,无法自由游赏美景的愤慨与辛酸。
《青玉案·元夕》是李煜为表达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而作的,以元夕佳节为背景,望月怀人,意境深远。
《夜雨寄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词人对北方故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充满了动人的感染力。
《入京使·翰林拾遗子》描绘了北归途中的美景和行人的远思,给人以宁静和怡然自得之感。
《浪淘沙·手卷词情》中的笔触纤细,以手卷词情为线索,表达了李煜的处境困窘以及对命运的无奈。
《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以叙事词的形式,描写了词人早年繁华和晚年寂寞的对比,表达了对流年逝水的深深忧伤。
《逍遥游》是李煜的名篇之一,以游山玩水之事,暗喻自己的抱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婉约、含蓄的笔触,描绘了颇为富有情调的湖畔景色,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点绛唇·苍郁红蔷薇》以深情凝练之笔写词,抒发了对红颜知己的倾慕与思念。
李煜诗词20首李煜,南唐后主,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
他以其精湛的诗词才华而闻名于世,他的诗作大多描绘了自己的痛苦经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和对逝去帝国的眷恋之情。
以下是李煜的20首代表性诗词:诗词一:《渔父》渔父垂纶碧漪上,惊波底事问无穷。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同。
诗词二:《望断南飞雁》望断南飞雁,空忆北地情。
人间多少事,行乐各自成。
诗词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词四:《长亭送别》汉时龙州府,上有琼楼宝鼎官。
昨别今萧索,双泪落君前。
诗词五:《长亭怨别》汉时游冶处处闻,啼鸟一声如故人。
只因有事常相见,慵把行云去作云。
诗词六:《鹧鸪天·送春》青门桃李正芬芳,万紫千红浑不应。
勾践旧事诚惊梦,繁华似笑不承望。
诗词七:《鹧鸪天·夜半金泥见》夜半金泥见,梦魂隔路尘。
不应春色好,此恨维长新。
诗词八:《秋思》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诗词九:《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诗词十:《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诗词十一:《鹧鸪天·移船渡口忽相逢》移船渡口忽相逢,满眼薄情怯相从。
再别康桥烟水路,折过鲈鱼堪付蒙。
诗词十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诗词十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词十四:《东篱乐府·赋别》重门望月羞明灭,几回合照两情苦。
送君名士背长剑,握手何须赠别书。
诗词十五:《渡汉江·君自故乡来》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词十六:《鹧鸪天·美人卷珠帘》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南唐后主李煜诗词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南唐后主李煜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南唐后主李煜诗词11.《临江仙·秦楼不见吹箫女》年代: 唐作者: 李煜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想见,如梦懒思量。
2.《临江仙·庭空客散人归后》年代: 唐作者: 李煜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
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
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
金刀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3.《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年代: 唐作者: 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楞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4.《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年代: 唐作者: 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楼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5.《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年代: 唐作者: 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6.《清平乐·别来春半》年代: 唐作者: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南唐后主李煜诗词21、九月十日偶书李煜晚雨秋阴酒乍醒,感时心绪杳难平。
黄花冷落不成艳,红叶飕飗竞鼓声。
背世返能厌俗态,偶缘犹未忘多情。
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
2、秋莺李煜残莺何事不知秋,横过幽林尚独游。
老舌百般倾耳听,深黄一点入烟流。
李煜诗词及赏析5篇李煜于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在宋太祖灭南汉后,改称“江南国主”,后兵败降宋,被俘至汴京,授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于978年死于汴京,追赠太师,追封吴王。
他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煜诗词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词牌名:谢新恩|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
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
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
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
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
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
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
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
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词牌名:谢新恩|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
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
(原文此处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谢新恩·樱桃落尽春将困》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南唐后主李煜的许多诗词作品都很有名,以下是一些他最有名的诗词:1.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这首词描绘了春花秋月的景色,以及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其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其中的名句。
2.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无言中独上西楼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哀伤和愁绪。
其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是其中的名句。
3.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雨中听浪淘沙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哀伤。
其中“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其中的名句。
4.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的孤独和无助。
其中“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是其中的名句。
5. 《清平乐·别来春半》: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其中“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是其中的名句。
6.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故国的回忆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哀伤。
其中“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是其中的名句。
7.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其中“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是其中的名句。
8. 《望江南·闲梦远》: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对远方的思念和感慨。
其中“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是其中的名句。
9. 《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黄昏时的感慨和回忆。
其中“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是其中的名句。
10. 《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深夜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其中“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月凉烟薄”是其中的名句。
这些诗词作品都是李煜的代表作,被广泛传颂和流传,深受读者喜爱。
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5篇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南唐后主李煜的古代赞美诗词1捣练子令①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②。
无奈夜长人不寐③,数声和月到帘栊④。
【解释】①这是一首写别后相思的本义词。
此词调名于《尊前集》、《花草粹编》、《花间集补》、《全唐诗》等本中均作《捣练子》,为单调。
《花草粹编》中有题作“闻砧”,《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诗余醉》、《古今词统》等本中题作“秋闺”,《词的》中题作“本意”。
又《历代诗余》中于调名下有注曰:“一名《深院月》,又名《深夜月》。
李煜秋闺词有‘断续寒砧断续风’之句,遂以‘捣练’名其调。
”明杨慎《词品》亦云:“李后主词,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
”自李煜此调始见于此词。
这首词描写的是因寒夜捣衣之声而引起的离怀愁绪。
“深院静,小庭空”,是环境的描写,词的开篇给读者的仿佛是一个静止的画面,但实际上其中却有无法平静的心情。
“深”本身就有一种无法明见的孤寂之感,“静”既为捣衣之声能声声入耳做了铺垫,同时也反衬着寒夜不眠、心境难平的情状。
庭本来很小,但如此小庭此时却愈发地显得空旷、冷清,如不是以愁苦之眼、心视之,这种感触是不会有或不能如此真切的。
在这里的景物描写,既是客观的,是眼中所见,也是主观的,是心中所见;这既是一种铺垫,也是一种衬映。
这里更重要的是一种渲染,一种氛围的营造,是一种以景映人、以景寓情的写法,“深、静、小、空”等寥寥数字,却给了读者一种真切的孤清冷寂之感,的心思、情态已呼之欲出。
但是,静止的画面似乎并不能完全准确地传达出的忧思,所以“断续”一句出,整个画面由静转动,才真正地鲜活起来。
“断续”一词既写“寒砧”又写“风”,用的极妙。
捣衣之声有轻有重,风过高墙时大时小,听起来风声、砧声一定是时有时无的,这是表面上看。
李煜最著名的30首诗词,感受南唐国韵!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
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1,《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鉴赏:此词作于李煜降宋之后的几年,即作者生命的最后几年。
金陵被宋军攻破后,李煜率领亲属、随员等四十五人,“肉袒出降”,告别了烙印着无数美好回忆的江南。
这次永别,李煜以这一阕《破阵子》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和感受。
2,《长相思(一名双红豆、山渐青、忆多娇)》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云一涡,玉一梭。
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
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鉴赏:李煜词的语言锤炼功夫很深,他善于用单纯明净、简洁准确的语言生动地再现物象,展示意境。
这个特点在该词里也有鲜明的体现,象“山远天高烟水寒”句,自然明朗,形象丰富,立体感强,境界阔远,并且景中蕴情,耐人寻味。
对这首词,前人评价颇多,其中以俞陛云之说为精当:“此词以轻淡之笔,写深秋风物,而兼葭怀远之思,低回不尽,节短而格高,五代词之本色也。
”(《南唐二主词辑述评》)3,《忆江南·多少恨》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10首李后主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
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
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是作者被囚于宋国时所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是他宫廷生活结束后的一个插曲,由于当时已经归降宋朝,这里所表现的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首词感情真实,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以绮丽腻滑笔调专写“妇人语”的风格,是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之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且能以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的惊人艺术魅力。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南唐后主的这种词,都是短幅的小令,况且明白如话,不待讲析,自然易晓。
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饰装做,扭捏以为态,雕琢以为工,这些在他都无意为之;所凭的只是一片强烈直爽的情性。
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
李煜经典诗词赏析5篇_李煜代表作鉴赏李煜(别称:南唐后主、李后主,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李煜经典诗词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牌名:虞美人|朝代:五代|作者: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
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赵匡义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堪称绝命词。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以问起,以答结,由问天、问人而到自问,通过凄楚中不无激越的音调和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贯穿始终,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应。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词牌名:浪淘沙令|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词牌名:子夜歌|朝代:五代|作者:李煜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是五代南唐词人李煜写的一首词。
这首词作于李煜国亡家破,身为囚虏之后。
词的上片,写对故国难回的伤心,下片,写对往事成空的哀叹,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往事的无限思怀,对囚居生活的极端哀怨,词意凄惋,字里行间,充满着无限的愁恨。
唐后主的古诗词大全赏析_李煜诗词赏析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唐后主的古诗词大全赏析,供大家参考。
唐后主的古诗词1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浣溪沙①红日已高三丈透②,金炉次第添香兽③。
红锦地衣随步皱④。
佳人舞点金钗溜⑤,酒恶时拈花蕊嗅⑥。
别殿遥闻箫鼓奏⑦。
【注释】①这首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李煜前期的奢华绮丽的享乐生活。
此词见于蔡绦《西清诗话》,《古今诗话》等本以为是李氏宫中诗。
词的上片,是帝王奢华生活和淫靡享乐的真实写照。
这里有时间、有环境、也有事件,更加使我们看到作者本人做为统治者追求和安于奢华享乐的态度和精神世界。
通宵达旦的歌舞,奢丽浮华的器具,放浪不拘的宫廷生活,在作者眼里是那样的和谐自然。
这也就自然地引入下片。
下片的首句承上片而来,写作者眼中佳人的舞姿,发散钗落,可以同上片首句对应看到,歌舞一直未休,可能是夜以继日的。
“酒恶”一句,作者写自己已经酒醉不支,但却仍旧以花解酒,力图继续饮宴。
最后一句跳开的场面描写,从侧面反映这里的活动是如何的喧闹。
从内容上看,词中反映的生活是空虚腐朽的,不仅在生活起居上一味地追求奢华,而且毫不顾及政事百姓,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享乐安逸当中。
同时,读者可以看到,作者在词中的种种作态对其本人来说,他始终是抱着一种自得的、欣赏的态度的,他的自我陶醉的心情甚至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得到说明———他大概乐于或希望别人知道他的这种生活,所以要使“别殿遥闻箫鼓奏”。
从艺术上看,这首词的结构严谨,技巧娴熟,语言华丽,喻象生动。
上下两片承接自然紧密,浑然一体,场面描写细腻到位,情态表现活灵活现,如“酒恶时拈花蕊嗅”一句,贴近生活,使一个醉酒享乐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尤其是“红日已高三丈透”句,更是被称为“绝唱”。
这首描写帝王享乐的词,艺术上的精美与内容上的腐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同作者后期的词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读者也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对这种淫靡奢华生活乐而不疲,恐怕李煜也不一定会成为一个亡国之君,阶下之囚。
后主李煜的12首绝代诗词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位皇帝,被称为“千古词帝”。
他的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最为著名的12首绝代诗词包括:
1.《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2.《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3.《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4.《望江南•多少恨》
5.《望江南•多少泪》
6.《清平乐•别来春半》
7.《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8.《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
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0.《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1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12.《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这些诗词都展现了李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李煜诗词鉴赏李煜,南唐最后一位皇帝,世称李后主。
他天资聪颖,通晓音律,工书善画,擅长诗词,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尤以词名世。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李煜诗词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李煜诗词鉴赏篇1: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朝代:五代作者:李煜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般一作:一番)鉴赏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
“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
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寓的很多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
仰视天空,缺月如钩。
“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无数的悲欢离合,如今又勾起了词人的离愁别恨。
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词人不禁“寂寞”情生。
然而,“寂寞”的不只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
而“锁”住的也不只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用一个愁字是说不完的。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种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同时也为下片的抒情做好铺垫。
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
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
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
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大全一切美妙的东西都可以用诗来形容:诗一般的风景,诗一般的国度,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年华,诗一般的时代……我在此整理了后唐李煜的古诗词,供大家参阅,盼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后唐李煜的古诗词11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李煜〔五代〕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照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这是一首抒写伤春怀旧之情的作品。
从全词看,布满着往事不堪回首的怨愁情思,应是李煜后期的作品,故也有人称其为是后主绝命词其次首。
2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五代〕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
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一梦一作:梦里)这首秋夜抒怀之作,具有李后主词的一般风格。
它没有用典,没有精致的名物,也没有详细的情事,有的只是一种顾影自怜,空诸一切的观念。
一切都是那么朴实,那么明白,却又令人低回与困惑。
大约是词人后期之作吧。
读这类词,最要玩味其中环境气氛的制造,和抒情仆人公浅貌下的深衷。
3望江南·多少恨李煜〔五代〕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
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快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全词语白意真,直叙深情,一气呵成,是一首情辞俱佳的小词。
后唐李煜的古诗词21半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李煜〔五代〕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全词以“梦”为中心,集中写“空”,笔意直白,专心挚真。
全词八句,句句如白话入诗,以歌代哭,不事雕琢,用情挚切。
全词有感慨,有追忆,有无奈,有悲苦,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浅,同时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显其曲致动听。
李后主经典诗词1、《望江南·闲梦远》五代:李煜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
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赏析: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金陵,李煜被迫降宋,被俘至汴京(今开封),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词人通过此词表达了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2、《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五代:李煜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皱,回首边头。
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泝流。
赏析:开宝六年,宋太祖任命李煜的弟弟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并留在京师。
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作登高文,哀念不已。
据说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这首词是从善入宋后未归,李煜为思念他而作的。
3、《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五代: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赏析:宋太祖赵匡胤开宝九年春天,被押送的李煜到达宋都汴梁,从此过着囚徒的生活。
这是他在汴梁城中的悼国伤亡之作,直抒胸怀,感情十分沉痛。
4、《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赏析:这首词是李煜囚于汴京期间(976—978)所作。
宋人王轾《默记》记载,李煜的居处有“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所以李煜降宋后,实际上被监禁起来了。
他曾传信给旧时官人说,“此中日夕以泪洗面!”5、《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李煜的绝命词,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宋太宗赵光义得知后以毒酒将李煜杀害。
李煜最有名的三首诗李煜啊,那可是南唐后主,他的诗词真真是极妙的!他有三首诗那可是超级有名,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吧。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你瞅瞅,这写得多直白啊,就好像李煜在你面前碎碎念一样。
他把那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现在的无奈一股脑儿地倒出来,让人听了心里也跟着沉甸甸的。
这春花秋月多美好啊,可他却觉得是一种折磨,这得是多深的愁绪啊!就好像咱有时候看着那些曾经美好的东西,心里也会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感,对吧?再看看《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这画面感是不是一下子就出来了?一个人默默地爬上西楼,看着那弯弯的月亮,还有那寂寞的梧桐树,把整个秋天都锁住了。
这得多孤独啊!就好像有时候咱一个人待着,周围安安静静的,那种孤独感就会扑面而来。
李煜这是把孤独写到了极致啊!还有那首《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听听,这外面下着雨,春天都要过去了,那被子都挡不住五更的寒冷。
这得多凄凉啊!咱有时候遇到下雨天,心情也会变得有点低落,更何况李煜呢,他可是失去了国家啊!他把这种凄凉的感觉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了都忍不住要叹气。
李煜的这三首诗啊,真的是把人的各种情感都写出来了。
他的愁绪、孤独、凄凉,就像是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的那一角。
他用那么简单的词句,就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么深刻的情感,这就是他的厉害之处啊!他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大诗人,他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朋友,在跟我们倾诉他的心事呢。
咱想想,要是咱也能像李煜这样,把自己的情感这么准确地表达出来,那该多好啊!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李煜能成为一代词帝,那真不是吹的。
他的这些诗词,历经了这么多年,还能让我们这么喜欢,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啊!咱可得好好欣赏,好好品味,说不定咱也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呢。
李煜的这三首诗,真的是让人百读不厌。
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就好像是一个宝藏,越挖越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