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境界》阅读练习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0.21 KB
- 文档页数:2
【文库独家】课内阅读1:《草原》节选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碧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翠色欲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这个特点?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千里之内的距离都是绿色,本文形容草原很大的范围内都是碧绿的颜色。
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草原》首先,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段。
阅读指导:这篇文章的阅读基调是热情开朗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话直接写的是草原风光?它说的是什么句子?把感情融入风景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的感受。
这种写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景物充满感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
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
”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
”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第2课《丁香结》一、朗读课文,说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答: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草原》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熟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lè lēi)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yù yū)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3.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yǐn wěn)隐有鞭子的轻响。
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jǐn jīn)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5.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bá bō)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二、辨字组词。
竟()陈()啼()差()境()阵()蹄()羞()蛟()忍()毯()便()跤()涩()毡()鞭()三、按要求写句子。
1.草地上的羊群就像绿毯上白色的大花。
(缩句)2.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仿写句子),好像。
3.草原人民与远客语言不通。
草原人民与远客却十分亲热。
(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四、课文整体梳理:按照文中的叙述顺序把下列各环节排列起来。
深情话别盛情款待尽情联欢热情迎接激情相见五、重点段落品析。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期末测试一、你能根据拼音把词语写正确吗?(10分)cǎi hóng yōu yǎfèi téng pān dēng zhào gùyàn yǔdǐyùjīng yíng gòng xiàn jīng lì二、下面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摇曳.(yè)冠冕.(miǎn)B.婆娑.(shā)抡.起(lūn)C.狞.笑(nìng)咆.哮(pǎo)D.嗤.笑(chǐ)抽搐.(chù)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圈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3分)1.挺拔静谧妻凉泥桨倒霉介意()()2.犹虑魁梧滋闰威胁眷恋岔道()()四、下面各组词语不是近义词的一组是()。
A.千里一碧——青草茵茵B.别出心裁——标新立异C.全神贯注——全力以赴D.心惊肉跳——大惊失色五、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弟弟学起小猴子来,挤眉弄眼,抓耳挠腮,真是惟妙惟肖....。
B.漫步在明湖岸边,杨柳依依,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C.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D.读完《小学生自救手册》后,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B.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D.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七、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积累完成练习。
(13分)1.“野旷天低树,________”选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宿建德江》。
2.“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选自________代词人________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词牌名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20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在横线上填写相应选项。
第1— 4题每句1分,第5题(1)—(5)小题每小题2分。
1.秋风萧瑟,。
2. ,其不善者而改之。
3.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4.诸葛亮的《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5.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10分)故乡是妈妈手中那碗热腾腾的手擀面,每一根都是我长长的思念,无论我走到哪里,那种芳香都会让我沉醉留恋( )故乡是春雨中静mò________的小村庄,是青瓦窄巷,一串串柔美的音符,是鸟鸟炊烟,一个个倾.________城的绮梦。
(1)在语段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和拼音。
(2分)(2)语段中的括号内应填入的标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语段中有一个词语书写错误,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
(2分)(4)语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仿照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个句子。
(2分)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不要空喊口号、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B.这部电影带领观众重温了中国女排激情燃烧的岁月。
C.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一般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
D.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制这五项管理。
7.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2分)(情境)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
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
”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
”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
2017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练习)为了能帮助广大学生朋友们提高成绩和思维能力,查字典语文网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一模达标测试题,希望能够切实的帮到大家,同时祝大家学业进步!(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
(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9.⑴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⑵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9.⑴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⑵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第⑴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
第⑵题是赏析诗句,要求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时“情”包含“与友人又别”和“对前途迷茫”两层情感。
(二)古诗词赏析。
(3分)9.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天净沙?秋思》表现了一个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
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表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
9.【答案】B。
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
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B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气氛,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
故该项的陈述错误。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学情评估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位置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8题每题2分)1. ,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2.世有伯乐,。
(韩愈《马说》)3.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关雎》中用“,”两句,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的相思之苦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
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发展出古人崇尚自然的审美观。
《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儿爱好是天然”,中国的国画、古乐、诗词、书法,一切艺术都是崇.__①__尚自然的,不喜欢刻意地雕琢,反对造作,把“自然天成”当成最高的审美标准。
人们崇敬天然,推崇大自然的品德。
《礼记》说:“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这里的“爱”是“隐藏”的意思,天地是最真实的,它们不会隐藏自己的规律和资源。
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上天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德,(____)四季运转不息,万物茁壮成长,这都是自然的作用。
大自然不夸张、不显露、不作假,真实展露,háo__②__无隐瞒,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这是中国文化原生态的审美观,也是中国道德和艺术的底气所在。
(1)把“天人合一”四个字,用楷书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2)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崇.________尚②háo 无隐瞒(3)阅读语段中画线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B.但C.由于 D.所以(4)下列句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牡丹亭》中有一句名言,“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B.《礼记》说:“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
”C.孔子也说过:“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D.这就是中国古人最看重的“诚”!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槐花一开,人们便围聚在槐树下,对雪白雪白的槐花赞不绝口。
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第一学阶段评价练习(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一、基础(4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
(5分)xu án yá rì k óu wēi xi ào zh ǎn d īng ji é ti ě( ) ( ) ( ) ( )2、 组词(8分)岷( ) 坦( ) 歼( ) 憧( )眠( ) 担( ) 纤( ) 撞(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山( )海 ( )高( )下 全 ( )( )注 热 血( )( ) ( )身( ) 骨 ( ) 天( ) 地4、我会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4分)(1)“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表达了蒙汉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
( )(2)《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是宋代诗人辛弃疾写的。
( ) (3)开国大典典礼,朱德任检阅司令员。
( )(4)《灯光》一文,歌颂了革命先烈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
( )5、语言实践。
(6分)(1)人生中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2)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缩句: (3)他凑到我的耳朵边轻轻地问:“你见过电灯吗?”改为转述句:6、填空。
(6分)(1) ,死而后已。
(诸葛亮) (2) ,视死忽如归。
(曹植)(3)《狼牙山五壮士》依次写了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 、跳下悬崖。
(4)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5)待到重阳日, 。
(孟浩然)7、口语交际。
(5分)请以“健康饮食”或“快乐读书”为话题范围,写一段演讲稿。
学校: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作…………答…………二、阅读(30分)(一)读《草原》片段,回答问题(15分)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部编版语文六上单元巩固练习第一单元一、给下面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陈(cén chén)列笨拙(zhuōzhuó)羞涩(shèsè)捉迷藏(cáng cháng)蝉鸣(chán cán)衣裳(shang shāng)二、辨字组词。
红()镜()虹()境()鹊()缔()雀()蹄()1.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完成练习。
①平淡()()②()()自赏③()影()怜④()飘()舞(1)带有贬义的成语有()。
(2)有关动作描写的成语有()。
(3)用①造一个句子:。
2.下面成语应用有误的一项是()A.面对着那美丽的景色,我真想高歌一曲。
B.一个足不出户,将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孤芳自赏的人,能赶上时代的潮流吗?C.三月的春风轻轻地吹,小草从地里钻出头来,远远望去,真是翠色欲流啊!四、句子练习。
1.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2.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花;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仿写排比句)。
五、分析句子。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这句话用比喻,写出了。
我能以“草地”为话题写一个比喻句。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话作者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让我们感受到。
六、课文练习。
(一)读片段,回答问题。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
太阳已经偏西。
谁也不肯走。
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1.这段话选自(作者)的《》一文。
这篇课文作者按照的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再描写草原和草原。
2.说说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宿建德江》的作者是代的,作者紧紧围绕一个“”字,写了,等景物。
2023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xuán yáyàn yǔkāng kǎi shòu xuēshēng chùmǐn gǎn hóng liàng qīng cuì二、用“_____”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屏.气(bǐng píng)手绢.(juān juàn)剥.削(bō bāo)弄.堂(nòng 1òng)压轴.(zhóu zhòu)钉.扣子(dīng dìng)三、辨字组词。
贷(______)机(______)忱(______)冠(______)崽(______)代(______)讥(______)枕(______)寇(______)筛(______)四、补充填空。
有(____)有(____)花影(____)(____)(____)(____)相宜宾(____)如(____)(____)(____)相连(____)不(____)收五、选词填空。
静寂安静平静宁静1.回想起初到草原时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场面,我心里久久不能(__________)。
2.(__________)的草原热闹起来。
3.同学们都愿意在(_________)的教室里学习。
4.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__________)而祥和。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2022学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卷(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瞥.见(pī)亵读鸠.占鹊巢(jīu)言不及义B.游弋.(yì)旁骛矫.揉造作(jiǎo)不二法门C.宽宥.(yóu)汲取间.不容发(jiàn)形消骨立D.恪.守(gè)贸然金戈.铁马(gē)李代桃疆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女孩诚恳地说:“叔叔,您是一位附庸风雅的人,您就买一幅我的字画吧。
”B.学习语文一定要学会在文章中断章取义....,品词析句。
C.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更令人担忧,这两个问题相得益彰....,令各级政府倍感肩上的担子沉重。
D.子路自惭形秽....,急忙退出,改易儒服,再正式去求见孔子,并拜孔子为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B.县里通知说,让李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C.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D.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非常酷爱足球的老爸常常对着电视看到深夜,惹得老妈唠唠叨叨。
4.某班围绕“君子自强不息”展开讨论,下面所引用的名言,其中偏离论题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B.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属于议论的一项是()(3分)A.我父亲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
B.我们的祖国如巨龙在腾飞,我自豪,我是中国人!C.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D.这小圆孔约五厘米口径,周围一点儿土也没有。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6分)梦寻梅方岳①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及答案(考题)一、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写一个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使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以花为描写对象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生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儿又何必介意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改写子。
1.我的眼睛被耀眼的阳光刺得生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蒋老师和蔼地对她说:“我们为该剧设计了一个旁白,你的口齿清楚,声音甜美,希望你担任这个叙述者的角色。
丰台区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高三语文2023.04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提起北京2022年冬奥会,大家会想到什么颜色?银装素裹的白,冰天雪地的蓝,抑或是浓重大气的红?其实,北京冬奥色彩远不止这些。
北京冬奥设计团队基于对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体系的挖掘,对三个赛区城市色彩的分析,并融合当代时尚潮流,最终设计完成了一套冬奥色彩系统。
这套色彩系统包含主色、间色、辅助色三部分。
五大主色取名为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五大间色取名为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三大辅助色为墨、金、银。
这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颜色,展现出北京冬奥会一幅幅绝美的“色彩盛宴”。
和北京冬奥一样,2023年央视春晚也有一套专属的色彩系统。
根据色彩系统设计和应用特点,可分为“寻色”“拾色”“弄色”“舞色”等四个阶段。
整个色彩系统设计的起点来自对中国传统色彩的追寻。
中国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寻觅色彩,每一种颜色皆如诗如画,韵致斐然,饱含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意、对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寓意,也蕴含了中国人的时空观和生命观。
对色彩的追溯不仅可以让我们能够找到文化根源,发现文化底色,还能通过“寻色”来激发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色彩系统的“拾色”阶段则须遵循上述理念,从中国传统色中提炼并组合出五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主色。
这五种主色分别为吉祥红、富贵黄、福寿绿、延年青、如意蓝。
同时,每种主色可延展成8种延伸色,最终形成40种可应用色板、10套配色模版。
“弄色”阶段需要设计师和工程师依托现代视觉技术,对色彩不断测试、校准、调整。
最后通过“舞色”阶段表演者的演绎,将中国传统色彩的优雅绚烂外化为舞台上的炫酷呈现。
春晚当日霸榜热搜、刷屏网络的节目《满庭芳国色》,就属于“舞色”阶段。
梅红、月白、青骊、凝夜紫、远山黛……舞为语,曲为韵,节目赏心悦目,让观众在色彩的浸染之中,感知到了中国文化无限丰厚之底蕴。
2024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孔子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不仅注重“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而且强调“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论语》虽非孔子亲笔著述,但从弟子记载其话语中,仍能明显感到他是落实自己重视文采主张的力行者。
比喻作为文学的常用修辞法,孔子一出手就技惊四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以“北辰”比“为政以德”的统治者,以“众星”比诸侯国和大夫,譬喻形象而意蕴丰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前者由感慨河水川流不息而提醒珍惜宝贵时光,后者以松柏后凋景象喻人要经得起严酷环境的考验,言简意赅而启人深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孔子由水的川流灵动,想到智者敏锐聪慧,由山的沉稳安静,想到仁者厚重不迁,设喻奇妙,表意隽永,且气象博大。
孔子擅于比喻,也妙于夸张。
“朝闻道,夕可死矣”(《里仁》),不这样夸饰,怎能凸显他把“闻道”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这是以婉曲夸张法,将他在齐国痴迷韶乐而难以自拔的情景,传达得惟妙惟肖而意蕴悠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此处的“浮云”,既是比喻又是夸张,把他作为百世圣哲“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高尚情操和洒脱情怀,刻画得栩栩如生又感人至深。
相对于上述显在的文学表现,我更欣赏《论语》处处隐含内蕴的文学意味。
请看似乎平淡无奇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且不说将此段分行排列,颇有诗的形式和意韵,就看三句话皆以亲切的反问语气出之,即为有意无意地运用文学笔法,活画出孔子作为师长对弟子循循善诱的情状。
【新课标】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检测(含答案)【新课标】统编版语文六上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群检测学校___ 班级姓名_____在2022年新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一、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群主题和核心素养1、人文主题:走进自然2、本单元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3、语文概念:运用合适的阅读和表达策略(联想和想象)可以促进对文本的理解或丰富表达内容和角度,突出表达意图。
二、单元学习内容目标内容学习要点1.草原本课描写了大草原的自然风光美和草原人民热情迎客、盛情待客、深情话别的人情美。
重点是朗读课文,领略草原的美好风光,背诵第1自然段;体会“蒙汉情深"。
2.丁香结本课作者从形状、颜色、香味等方面描写了丁香的美好,以及丁香结幽怨和对丁香结的理解。
重点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感受作者热爱丁香结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情怀,体会作者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
3.古诗词三首本课三首古诗词分别描写了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段的自然景观。
重点是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从而理解诗词大意,读懂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
读通、背诵这三首诗词。
4*.花之歌本课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写出了花的生存空间以及所作出的贡献和高尚的追求。
重点是感悟课文中丰富的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习作:变形记以《草虫的村落》为例,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变形后生活的世界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重点是把自己想象成石子儿、路灯等另外一种东西,并用一种新眼光来观察周围的世界,记下有意义的见闻。
语文园地一学习对比阅读,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感知分号的作用和用法,理解积累古诗《过故人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春水(五)冰心一道小河平平荡荡地流将下去,只经过平沙万里——自由的,沉寂的,它没有快乐的声音。
一道小河曲曲折折地流将下去,只经过高山深谷——险阻的,挫折的,它也没有快乐的声音。
我的朋友!感谢你解答了我久闷的问题,平荡而曲折的水流里,青年的快乐在其中荡漾着了!阅读链接:现代诗分类按照表达方式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和哲理诗,按形式分为新格律诗和自由诗,按体裁分为童话诗、散文诗、寓言诗等。
特点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性,形式比较自由。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表现手法夸张、对比、比喻、排比、反复、象征、虚实结合等。
1.【语文要素】《春水(五)》这首诗按照体裁分类应为__________________,按照表达方式分类应为__________________,按抒情方式分类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理解】作者用“平平荡荡”的河流和“曲曲折折”的河流来比喻两种生活境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语文要素】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感悟?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平淡的生活不如曲折的生活精彩。
B.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能给青年带来快乐。
C.生活中有坦途,也有坎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诗歌阅读1.散文诗哲理诗间接抒情2.生活中的坦途生活中的坎坷3.C附加题:句子专项一、缩句。
(18分)1.金色的阳光照射着美丽的田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种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
八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7篇)八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7篇)在初二阶段,做好语文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那么关于八年级的语文阅读题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八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八年级语文文章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篇1】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参考[甲]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为苦李。
”取之信①然。
注:①信:确实,的确。
[乙]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尝与诸小儿游(曾经)B.徐喷以烟(用)C.树在道边而多子(果子)D.鞭数十(鞭子)【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观之,兴正浓鞭数十,驱之别院B.使之冲烟而飞鸣故时有物外之趣C.诸儿竞走取之取之信然D.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②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小题4】、结合选文内容,分别对王戎和《童趣》中的“我”进行评价。
(4分)答案【小题1】( D )(3分)【小题2】( C )( D )(4分)【小题3】(1)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几个小孩一起游玩,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树上结着许多李子。
平淡的境界
①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
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
类的话。
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
于平淡”的境界。
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能奏效的。
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②仍是苏东坡说的:“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所谓
老熟,想来不光指文字,也包含年龄阅历。
人年轻时很难平淡,譬如正走在上山的路上,多
的是野心和幻想。
直到攀上绝顶,领略过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才会生出一种散淡的心境,不想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必再担心错过什么,下山就从容多了。
所以,好的散
文大抵出在中年之后,无非是散淡人写的散淡文。
③好的散文家是旅人,他只是如实记下自己的人生境遇和感触。
这境遇也许很平凡,这感触也许很普通,然而是他自己的,他舍不得丢失。
他写时没有想到读者,更没有想到流传千古。
他知道自己是易朽的,自己的文字也是易朽的,不过他不在乎。
这个世界已经有太多的文化,用不着他再来添加点什么。
另一方面呢,他相信人生最本质的东西终归是单纯的,因而不会永远消失。
他今天所拣到的贝壳,在他之前一定有许多人拣到过,在他之后一定还会有许多人拣到。
想到这一点,他感到很放心。
④当然,年龄不能担保平淡,多少人一辈子蝇营狗苟,死不觉悟。
说到文人,最难戒的却是
卖弄,包括我自己在内。
写文章一点不卖弄殊不容易,而一有卖弄之心,这颗心就已经不平
淡了。
举凡名声、地位、学问、经历,还有那一副多愁善感的心肠,都可以拿来卖弄。
不知
哪里吹来一股风,散文中开出了许多顾影自怜的小花朵。
读有的作品,你可以活脱看到作者多么知道自己多愁善感,并且被自己的多愁善感所感动,于是愈发多愁善感了。
戏演得愈真诚,愈需要观众。
他确实在想像中看到了读者的眼泪,自己禁不住也流泪,泪眼朦胧地在稿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⑤平淡而要有味,这就难了。
酸甜麻辣,靠的是佐料。
平淡之为味,是以原味取胜,前提是
东西本身要好。
林语堂有一妙比:只有鲜鱼才可清蒸。
袁中郎云:“凡物酿之得甘,炙之得
苦,唯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灵也。
”平淡是真性灵的流露,是本色的自然呈现,不能刻意求得。
庸僧谈禅,与平淡沾不上边儿。
7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9.分析划线句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80.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81.综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谈谈散文如何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平淡的境界”?
【答案】
78.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79.运用了道理论证(或引用论证),引用苏东坡的话,有力地论证了“平淡不但是一
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80.开头引用苏东坡的话与梁实秋的文章追求引出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论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进入平淡境界的观点;接着从反面论述年龄不能担保平淡的观点;
最后总结全文,再次重申论点。
81.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有一定的年龄阅历;不卖弄名声、地位、学问、经
历;以原味取胜,讲究真性灵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