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治水必躬亲》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解答解析、考点详解.doc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治水必躬亲》练习题及答案一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 (3)非咨询不穷.其致(穷: )(4)布袍缓带..而后事可举(如是: ) ..(缓带: ) (5)必如是3.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
(4分)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以情.动人()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错落有致.()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鞠躬.尽瘁()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举.世闻名()4.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空。
(3分)《治水必躬亲》选自《》,作者,代江苏金匮人。
文章论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而且要。
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3分)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7.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
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4分)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 2.(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3、①真实情况;情感②事理;情趣③亲自;身体④成功;全 4.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5.履园丛话;钱泳;清;治水必躬亲;海瑞;躬亲;清廉6.C7.①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
最新精选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二十三治水必躬亲复习特训第七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非相度不得其情(真实情况)以情定动人(情感)B、致:非咨询不穷其致(达到)错落有致(情趣)C、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成功)举世闻名(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请阅读下列一则通知,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通知中应明确通知对象,本则通知中没有交代通知对象,应在正文的上行顶格写。
B、通知发布者和发布时间的位置应互换。
C、应在首行居中写通知的标题。
D、本则通知的正文格式正确,不需要修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相度(xiāng duó)胼胝(pián zhī)温馨(xīng)B、喧嚣(xiāo)悖论(bèi)龟裂(jūn)C、愚氓(míng)虬干(qiú)万斛(hú)D、老鸹(guā)嶙峋(lín xín)轩榭(xuān xi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反复对偶B、拟人对偶排比C、比喻对偶排比D、拟人反复排比【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治水必躬亲》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2019-2020学年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治水必躬亲苏教版知识点练习第七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请阅读下列一则通知,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通知中应明确通知对象,本则通知中没有交代通知对象,应在正文的上行顶格写。
B、通知发布者和发布时间的位置应互换。
C、应在首行居中写通知的标题。
D、本则通知的正文格式正确,不需要修改。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治水必躬亲》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A、比喻反复对偶B、拟人对偶排比C、比喻对偶排比D、拟人反复排比【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根据下列词语中划线字各写一个成语。
①泥于掌故______②躬历山川______【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除海瑞治水外,请列举我国历史上其他的治水名人,并简要介绍其事迹?【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用课文《治水必躬亲》中句子回答。
【答案】:【解析】:第10题【问答题】请从课文《治水必躬亲》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第二十五课《治水必躬亲》同步练习一.基础识记1.作者:________,工诗,善书画,著有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答案:钱泳|《履园丛话》|《履园谭诗》|清代解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点评:此题考查文学常识,关键在学习中强加记忆。
文学常识记忆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潴.有浅深相度.躬.历山川答案:zhū|xiàng|d uó|gōng解析:“潴”与“猪”字形接近,不要写成“猪”的拼音,“度”是多音字,结合语境写拼音。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咨询.. _____..胼胝答案:zī|xún|pián|zhī解析:此题第一个词不难写出拼音,“胼胝”是难认字,不常用,注意“p”和“q”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泥于掌故..不穷其致:..: ②非咨询③势.有曲直:答案:古代的典章、制度。
|访问,征求意见。
|这里指河流的形势。
解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掌故”的意思。
点评:古文中字词的多义性和活用是常见的,也是常考的,学习要要注意归纳记忆,考试时要根据句意判断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②不可执一③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答案:因此。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必须像。
解析:解释文言实词,很多都是直译,就是用这个字用组词,注意此题中“是以”在古文中一个词,与现在的意思。
最新精选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治水必躬亲习题精选三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情:非相度不得其情(真实情况)以情定动人(情感)B、致:非咨询不穷其致(达到)错落有致(情趣)C、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成功)举世闻名(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家里带来的两包豆子和一包小米,虽然人家很喜欢地收下了,但我心里却提心吊胆,总觉得礼物有些轻了。
B、小王两年来资助大学贫困生本来秘而不宣,但不久东窗事发,他的事迹被一位记者作了报道。
C、我厂生产的红石牌高级涂料色泽高雅,历久常新,使用红石牌涂料来装修你的居室,包你蓬荜生辉。
D、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才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 )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请阅读下列一则通知,选出说法错误的一项( )A、通知中应明确通知对象,本则通知中没有交代通知对象,应在正文的上行顶格写。
B、通知发布者和发布时间的位置应互换。
C、应在首行居中写通知的标题。
D、本则通知的正文格式正确,不需要修改。
【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持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________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________了。
A、窜改驱除融解B、篡改祛除融解C、窜改祛除溶解D、篡改驱除溶解【答案】:第7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治水必躬亲》的一项是( )。
语文:第25课《治水必躬亲》检测与评价(苏教版八年级上)基础题1.给下列字注音。
(4分)潴()胼()胝()逸()2.辨字组词。
(4分)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6分)(1)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2)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3)潴有浅深,势有曲直()(4)非相度不得其情()(5)非咨询不穷其致()(6)而随官人役亦未免尝横索一钱()4.翻译下列句子。
(9分)(1)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2)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
(3)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5.下面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4分)()A.寥寥数语,却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学画中的不足之处,使我茅塞顿开。
B.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大家都要求技术员去指导,所以技术员身价百倍。
C.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内容和形式都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D.我又抬头看那碧蓝的天空,看那青青的山和那玉带般的长城,顿觉心旷神怡。
6.加粗词的词义相同的一项是(4分)。
()A.B.C.D.7.根据表达需要,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4分)沙暴像魔鬼,它无情地摧毁前进路上的所有东西;但它又是一个独具匠心的“雕塑家”,________这令人惊叹不已。
()A.一些岩石和地面常被沙暴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B.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岩石和地面是被沙暴雕琢成的。
C.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
D.常把一些岩石和地面雕琢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的是沙暴。
8.下面句子语气最轻的一项是(4分)()A.克服困难也是一种享受。
B.克服困难不能不说是一种享受。
C.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D.克服困难难道不是一种享受吗?9.请从下面六个词语中至少选择四个作为关键词语写一段话,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均可,所选词语出现顺序不限,100个字以内。
(7分)词语:翱翔魅力废寝忘食问津别出心裁开垦10.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4分)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治水必躬亲一、目标引领1、熟读课文,理解文中所讲述的道理。
2.理解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积累文言词汇。
3.学习文中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掌握文中的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破解难点:了解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三、学法引领思想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亲劳胼胝()()远嫌而避怨()布袍缓带()2《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3 熟读课文,自己独立翻译,不会的字词句请用笔标出,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
学程之二自主探究(熟读课文,先独立完成下列思考题)1、请在文中划出表示中心论点的语句。
2、若治水不躬亲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为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文章以海瑞治水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它是怎样证明观点的?互动生成组内讨论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成果通过口述的方式进行展示学程之三总结:议论文的文体知识与解读方法巩固提高巩固性作业:抄写并熟记书下重点注释完成练习册发展性分作业:完成《治水必躬亲》综合能力测试题治水必躬亲·综合能力测试题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潴有浅深()非相度不得其情()()躬历山川()非咨询不穷其致()()好逸而恶劳()亲劳胼胝()()远嫌而避怨()布袍缓带()二、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2)躬历山川()(3)好逸而恶劳()(4)计利而忘义()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1)泥于掌故()(2)非咨询不穷其致()(3)势有曲直()(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5)不可执一()(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7)冒雨冲风()(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一)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苏教版八年级上第25课《治水必躬亲》精品同步测试《治水必躬亲》课前独立复习:一、解释加点字词,翻译全文。
【治水的方法既不能坚持一个原则,也不能以奇闻轶事为依据,也不能轻信别人的话。
】一:抓住一:泥:在:轶事:妄想:【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盖:潴:势:[如果不相关,就不可能。
如果不是咨询,就不可能]相度:情:咨询:穷:致:【因此,我们必须向山川低头,努力工作。
】是:以:躬:胼胝:[过去,大海控制着河流,布袍慢慢地穿上,雨和风在吹]【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当我为官员和人民服务时,我没有要求任何金钱。
我会做我做过的,我可以稍后再做尝试:水平电缆:例如:和:电梯:【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如:计:远:一课堂互动课文内容:1.核心论点:水资源管理不仅要针对个人,而且要诚实。
(使用对比演示和示例)2。
第一段讨论了为什么有必要亲自处理水。
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这段先从正面说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
后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3、海瑞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
文中的海瑞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1.《治水必须手工》选自《治水》,作者出生于江苏省金匮要略。
文章论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而且要。
2.以下句子的节奏不正确()(3分)A.水控制/自己动手B.泥巴/轶事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3.海瑞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官员,也是一位实践自我、努力工作、造福人民的实干家。
以下句子中海瑞的特点是什么?(4分)① 布袍系在一条柔和的腰带上,在风雨中在沙漠村庄的野水之间流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请总结本文中的两个习语。
《治水必躬亲》课堂作业1. 给下列字注音。
潴()胼()胝()逸()2.解释下列加粗字。
(1)泥于掌故(2)穷其致(3)后事可举(4)躬历山川3.《治水必躬亲》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4.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1)泥于掌故()(2)躬历山川()(3)好逸而恶劳()(4)计利而忘义()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课后作业一、阅读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两段内容。
第一段:第二段:(2)课文的第二段为了说明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3)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古代像海瑞一样清廉的官吏还有很多,请再举出一例,概括叙述这个人的主要事迹,100字左右。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意。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子无敢食我也。
(无:)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逆:)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⑴虎求百兽而食之()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D、需求,需要⑵虎以为然()A、正确,对B、这样C、然而D、然后3.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2019-2020年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二十五治水必躬亲苏教版练习题第五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治水必躬亲》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多可爱!B、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C、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D、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集市摊头,不再有被高声叫卖的青蛙;鸽子飞过秋日的天空,我们不再射出铅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相度(xiāng duó)胼胝(pián zhī)温馨(xīng)B、喧嚣(xiāo)悖论(bèi)龟裂(jūn)C、愚氓(míng)虬干(qiú)万斛(hú)D、老鸹(guā)嶙峋(lín xín)轩榭(xuān xi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B、送孟浩然之广陵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治水必躬亲》考试卷(带答案与解析)的正确答案、解答解析、考点详解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题文】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泥: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潴: )(3)非咨询不穷其致(穷: )(4)布袍缓带(缓带: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如是: )【答案】(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时,依靠学生的积累,(1)泥:拘泥(2)潴: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考点:考查学生积累文言实词的能力。
点评:课内文言实词,学生一定要依靠工具书或者是文下注释弄懂,并要强化记忆,这样才能记准。
2.【题文】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
(3)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答案】 (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3)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解析】试题分析:课内文言文翻译,一是积累,再就是翻译是抓住重点词语意思。
⑴句中,横索:横行勒索;未尝:不曾。
故⑴句的现代汉语意思是: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
⑵句中,如是:像这样;举成功。
故⑵句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
⑶句中,计:盘算,考虑;举:成功;兴:做好事情。
故⑶句的现代汉语意思是: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考点:考查学生的翻译能力。
点评:学生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一定要积累文言句子的意思,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再就是文言句子翻译也在考查中占很大比重。
3.【题文】辨别下边各组句子中多义词的意思。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 以情动人()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 错落有致()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鞠躬尽瘁()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举世闻名()【答案】①真实情况;情感②事理;情趣③亲自;身体④成功;全【解析】试题分析:辨析文言实词的不同意思,一定要结合语境。
①情:非相度不得其情(真实情况)以情动人(情感)②致:非咨询不穷其致(事理)错落有致(情趣)③躬: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自)鞠躬尽瘁(身体)④举: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成功)举世闻名(全)考点: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实词的不同意思的能力。
点评:辨析文言实词的不同意思,一定要结合语境,解释的意思一定要使语句上下连贯,这样才是正确的。
4.【题文】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原话回答。
【答案】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解析】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依据“昔海忠介治河”“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这两句,特别是“如是:像这样”一词,可以看出海瑞当年的做法是: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考点:考查学生提取文言信息的能力。
点评:解答时,抓住题干中“海瑞治河”,找到照应题目要求的语句“昔海忠介治河”,这样很容易得出答案。
5.【题文】《治水必躬亲》选自《》,作者,代江苏金匮人。
文章论述了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而且要。
【答案】《履园丛话》;钱泳;清;治水必躬亲;海瑞;躬亲;清廉【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文学常识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
对文章整体,学生要在理解字词,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来把握。
文章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以及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
点评:文学常识是考试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平时要强调学生积累。
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及主题要在学生要在理解字词,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来把握。
6.【题文】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A.治水/必躬亲B.泥于/掌故C.昔/海/忠介治河D.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
C项中,海忠介是指海瑞,不能分开,正确的划分是:昔/海忠介治河。
故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是C。
考点:考查文言句子的朗读停顿。
点评:要正确划分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意,准确把握句意是关键。
然后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
这样,就能基本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7.【题文】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
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答案】①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
②廉洁奉公、造福百姓。
(意近即可)【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时,首先要知道句子的现代汉语意思。
①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轻装便服。
冒着风雨,在荒村乱流中间来来往往;②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亲自发钱粮给民工,一厘也不克扣。
再根据现代汉语意思概括海瑞的品质为:①不辞劳苦、事必躬亲。
②廉洁奉公、造福百姓。
考点:考查学生依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点评:体会文言文人物的特点,一定要理解文意,把握中心,先把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再根据现代汉语意思概括人物的品质。
8.【题文】读选文,回答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小题1】给下边的字词注音。
潴( ) 躬( ) 胼( ) 胝( )【小题2】解释下边的词语。
(1)执一:(2)掌故:(3)相度:(4)咨询:【小题3】翻译下边的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小题4】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
【小题5】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
【答案】【小题1】略【小题2】 (1)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2)古代的典章、制度。
(3)观察和测量。
(4)访问,征求意见。
【小题3】 (1)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2)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小题4】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小题5】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文中的字有的较偏僻,需要学生强化记忆。
潴(zhū)、躬(gōng)、胼(pián)、胝(zhī)。
考点:考查学生读准字音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中的字有的比较生僻,有的因为通假改变了读音,这就要需要学生强化记忆,注重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这道题,是考查的双音节文言词的解释,这些也是文中的重点词语。
(1)执一: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2)掌故:古代的典章、制度。
(3)相度:观察和测量。
(4)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考点:考查学生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点评:双音节文言词的解释,一般是逐一理解没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在概括出来,并要放在句子中看是否通顺。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把握好关键词,再就是语句通顺。
⑴句中,相度:观察和测量;情:真实情况;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故句子译为: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
⑵句中,是以:因此,所以。
以,因为;躬历山川:亲自登山涉水;胼胝:手脚因劳动而磨成的茧子故句子译为: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考点: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点评:翻译句子在文言文考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翻译时,首先要把握好关键词,再就是调整好语序,使语句通顺。
【小题4】试题分析:要理解题干问题意思,“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是指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
然后寻找原因。
故答案是: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考点:考查提取文言信息的能力。
点评:文言文考试时,有的运用文言句子提问,解答时,应该先了解提问句子的意思,这样容易得出答案。
【小题5】试题分析:解答时,要疏通文意,深入理解短文内容。
短文一开始点明治水之法:不能固执,知变通,也不能轻信别人。
故用原文回答是: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考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文言文问题,要疏通文意,深入理解短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答案,再找到相应的原句。
9.【题文】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子无敢食我也。
(无:)⑵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逆:)⑶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小题2】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⑴虎求百兽而食之()A、要求,请求B、寻求,寻找C、帮助D、需求,需要⑵虎以为然()A、正确,对B、这样C、然而D、然后【小题3】为下列句子中的“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字母填入括号内。
A.它们,代百兽B.它,代老虎C.它,代狐狸D.它们,代老虎和狐狸⑴虎求百兽而食之()⑵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⑶兽见之皆走()【小题4】选择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项。
⑴天帝使我长百兽()A、上天任命我做百兽的王。
B、天帝让我比百兽长寿。
C、老天爷让我比百兽年长。
D、上天派我带领着百兽。
⑵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A、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B、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C、看看百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小题5】从寓言中可提炼出一个成语,作为这篇短文的标题。
【小题6】分析句子中词语的古今词义。
⑴子无敢食我也。
子:古义今义⑵兽见之皆走。
走:古义今义【小题7】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答案】【小题1】⑴不⑵违背⑶于是,就⑷害怕【小题2】⑴B⑵A【小题3】⑴A⑵C⑶D【小题4】⑴A⑵C【小题5】狐假虎威【小题6】⑴第二人称,您;儿子⑵跑;行走【小题7】这篇短文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分析,往往会被假象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