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国共十年对峙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17
广西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
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这反映()A .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B . 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 .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D . 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2. (2分)(2020·西安模拟)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清共”行动,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利用共产党掌握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起义。
8月18日,毛泽东在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不再打国民党左派的旗帜,而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直接发动秋收起义,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共产党()A . 开始建立人民军队B . 积极探索革命道路C . 转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 . 注重总结失败教训3.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中,毛泽东同志留下许多壮丽诗篇,下列诗句中,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反映同一史实的是()A .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B . “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C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4. (2分) (2019高一下·四川期中) 历史研究表明,中国抗日战争“十四年抗战比八年抗战”的说法更加科学。
2017年初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这表明()A . 历史评价具有主观性B . 历史评价随现实需变而不断变化C . 历史史实的不确定性D . 史学研究成果推动历史认识转变5. (2分)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
考点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十年对峙考点题号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2、3、4国民革命和十年对峙5、6、7、8、9、10、11、12综合13、14一、选择题1.时政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势。
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判断该漫画创作于哪一历史事件前后( )A.九一八事变B.甲午战争C.五四运动D.七七事变解析:C 从漫画信息看,画家把日本比作“贪食小犬”;代表军阀政府的手正把象征青岛的鱼送进小犬的口里;画中左下角,代表中国人民的手正强有力地捏住小犬的脖子,衣袖上写着“抵制日货”。
因此该漫画创作于五四运动事件前后。
2.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精神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解析:C 该事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针对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而采取的行动,二是人民直接参与制裁导致社会国家黑暗局面者。
五四运动就是人民广泛参与、制裁卖国贼的运动,与材料描述的特点一致。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均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下列历史事件中体现着救亡御侮与推进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的是( )A.义和团运动B.清末立宪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解析:C 与救亡御侮相关的历史事件包括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与推进社会进步相关的历史事件包括清末立宪、五四运动、北伐战争。
两者兼有的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
4.(2012温州模拟)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
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B.民主精神C.团结精神D.科学精神解析:B “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是民主的基本要求。
5.(2012安徽联考)如图是一幅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打土豪,分田地”B.“将革命进行到底”C.“消除内乱,打倒军阀”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解析:C 回答本题需注意1920年的时代背景。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
”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②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③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④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②④D . ①③④2. (2分)(2020·河北模拟) 1928年中共中央在给广东省委的指示信中提出,“中国现在革命的发展,事实上形成特殊的方式:‘农民割据’”,“这种割据局面必须发展大城市的中心。
工人阶级的领导权,就要在这上面表现坚强起来”。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 .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 . 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 . 认为农民阶级主导革命的胜利3. (2分) (2018高二下·嘉兴期末) 中共党史专家指出,某次会议以后,“中共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都已起了根本变化。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从此开始成为党内公认的正路,成为党的新的传统,继续发展下去,一直贯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
该会议是()A . 八七会议B . 遵义会议C . 中共七大D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4.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1933年,由红军学校与苏维埃大学军事政治部合并组成了苏区最高军事学府——红军大学。
1937年1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抗大命名的背景是()A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B . 日本侵略造成严重民族危机C .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5. (2分) (2017高一上·义乌月考) 这是一组大型声乐套曲:“健儿巧渡金沙江。
第14讲国共的十年对峙目标定位·明考向明确考向把握主线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27~1937年)本讲主要讲述了国共两党在1927年至1937年间的斗争。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考纲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干梳理·理思路基础排查理一理一、武装起义1.背景:中国共产党从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里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
2.概况(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等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土地革命1.背景:八七会议。
(1)内容: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2)意义:给正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3.意义: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根据地建设1.思想理论: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2.根据地建设(1)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红色政权。
(2)武装斗争:从1930年10月起,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三次粉碎敌人的“围剿”。
(3)政权建设: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3.成就: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十几块,革命的星星之火已发展成燎原之势。
四、红军长征1.原因:博古、李德等人坚持“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2)转折:1935年1月,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23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高中历史一轮必背知识点一、重要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4.建国初期政策: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与以往不同:保护富农经济)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5.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改造)政策: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用: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6.十年探索时期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影响: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7.改革开放时期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注意三化)。
二、中国近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840-19492.一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两个社会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4.两个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5.两个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6.三个统治政权: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南京国民政府(思考:每个政权统治时期可以分为哪几个小时期)中国现代史总结1.时间范围:1949-90年代2.四个时期:过渡时期→十年探索时期。
三、新中国外交史建国以前的外交政策(1)首次提出革命胜利后的外交政策(同时注意首次提出工业化)(2)《共同纲领》:拥护世界和平与合作,反对侵略和战争(首次以宪法形式提出) 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关系的特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美国对华“三政策”。
山东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国共的十年对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5题;共70分)1. (2分)五四运动90周年前夕,《人民论坛》杂志以如何理解五四精神为主题,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
调研结果如右图所示。
你认为在对于五四精神的理解上,40.2%的受访者最可能选择的是()A . 爱国精神B . 民主精神C . 科学精神D . 创新精神2. (2分)(2020·济南模拟) 下列文字是出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是()A . “军阀、地主、资本家、富农等……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
”B . “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借以改善农民生活。
”C . “汉奸、卖国贼及内战罪犯……其家庭未参与犯罪者分给与农民同样的土地及财产。
”D . “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3. (2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国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观察下图《1927—1937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判断,1934年党员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 . 国民党发动政变,大肆屠杀党员B . 日本侵占东北,中共撤出东三省C . 党内“左”倾错误,红军遭受重大损失D . 共产国际解散,中共失去外援4. (2分) (2019高三上·珠海月考)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
1932年伪满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
”这本质上反映了()A . 东北政局从混乱走向统一B . 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C . 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D . 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5. (2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从根本上讲是()A . 从王明统治到毛泽东的领导B . 从共产国际领导到中共独立领导C . 从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想路线D . 从失败转向胜利6. (2分)“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