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苯的制作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948.00 KB
- 文档页数:16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专题突破08---化学工艺流程【命题揭秘】1.难度:难。
2.考查形式:流程图、表格、图象。
3.考查点:(1)陌生的方程式的书写(转化观、守恒观)。
(2)物质的类别和价态(分类观)。
(3)物质的净化除杂(转化观、分类观)。
(4)物质的分离提纯(分类观)。
(5)原料的循环使用(绿色化学、价值观)。
(6)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计算产率(转化观、守恒观)。
(7)与基本原理的结合(平衡移动、溶度积等知识结合、平衡观)。
4.关注点:与实际工农业生产相关的重要物质的制备、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三废处理及能量的综合利用等。
【方法规律】反应温度控制1.控制反应温度方法——水浴、油浴、冰水浴等。
2.控制反应温度的目的——如何快速思考?有序思考?(1)控制(加快)反应速率;(2)平衡移动——促进水解、溶解、平衡移动,控制反应方向;(3)考虑物质性质——控制固体的溶解与结晶(如热过滤可以防止某些固体析出);(4)升温,促进溶液中气体的逸出,或者使某些物质达到沸点挥发;(5)升温——副反应是否增多,是否使催化剂活性降低;(6)降温——分离提纯应用,趁热过滤,减少因降温而析出的溶质的量;(7)降温,防止物质高温分解或者挥发,降温或者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
【核心透析】核心一工业流程——“学术理性”与“社会中心”的集合体【命题点】一、工业流程的十个常用关键词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碱)溶解得到离子。
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
3.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
冷水洗涤:减少洗涤过程中晶体的溶解损失。
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且有利于晶体干燥。
4.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
5.酸的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6.碱的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硝基苯的制备原理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制备可以通过硝化反应来实现。
具体的原理如下:
1. 硝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以将苯环上的氢原子替换为硝基(-NO2)基团。
硝基酸(如浓硝酸)在适当的条件
下与苯发生反应,生成硝基苯。
2. 硝化反应通常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常用的催化剂是浓硫酸。
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硝酸自身具有强氧化性,而硫酸可提供酸性环境,并稀释浓硝酸,使其反应更加缓慢和安全。
3. 在反应过程中,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首先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苯。
随后,硝酸苯与互相处于平衡状态的硫酸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
具体的反应式为:
C6H6 + HNO3 → C6H5NO3 + H2O
C6H5NO3 + H2SO4 ↔ C6H5NO2 + H2O + H2SO4
4. 反应后,硝基苯可以通过蒸馏、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值得注意的是,硝化反应是一种高温、高压、危险性大的反应,操作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爆炸或其他意外事故。
在实际工业生产中,还要考虑反应的效率和环境友好性,例如寻找更优的催化剂、反应条件和工艺流程。
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旨在通过使用间硝基苯磺酸钠溶液,将银从合金基体上移除,以达到特定的表面效果或改善合金材料的性能。
本文将详细探讨合金基体的特性,间硝基苯磺酸钠的性质以及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的原理。
合金是一种由两种或更多种金属元素合成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用于制造行业中。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表面处理是必要的,以改变合金的外观、增加其耐腐蚀能力或改善其材料特性。
其中,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
间硝基苯磺酸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具有优异的还原性和腐蚀性。
当间硝基苯磺酸钠溶液与合金基体接触时,其还原作用会导致银从合金基体上离解,形成离子态的银离子。
通过控制间硝基苯磺酸钠溶液的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可以实现对合金表面的精确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退镀银效果。
本文将从合金基体的特性、间硝基苯磺酸钠的性质以及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的原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为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拓展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的原理:第2节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描述合金基体的特性、间硝基苯磺酸钠的性质以及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的原理。
在合金基体的特性部分,将介绍合金基体的组成、结构以及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在间硝基苯磺酸钠的性质部分,将探讨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以及在退镀银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最后,在合金基体用间硝基苯磺酸钠退镀银的原理部分,将详细讲解退镀银的化学反应过程以及其中涉及的关键步骤和影响因素。
第3节结论部分将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取出该原理的应用前景,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有机实验一.选择题1.下列残留物的洗涤方法错误的是( )A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mL 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 ,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后煮沸B .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C .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后共热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蒸馏 3.有关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苯环以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 .除苯环以外的其余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C .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 .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4.下列有关操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唐诗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得金”的诗句,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过滤B .《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作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此处用到的操作是蒸馏C .《肘后备急方》一书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其汁”,此处用到的操作是溶解D .《本草经集注》记载了鉴别硝石(KNO 3)和朴消(Na 2SO 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此处运用了物质升华的性质 5下列有关有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则可证明有乙烯产生B .乙醇与钠的反应可以用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实验室制乙炔 则不能使用该装置C .检验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是否水解及水解的程度且只取一次水解液,可以先碱化水解 液,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最后加入碘溶液D .检验 3﹣氯丙炔中的氯原子,可以将其与氢氧化钠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酸化 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6.一些不法商贩利用有毒的荧光黄和塑化剂添加到面粉中制造“有毒馒头”,这些不法商贩受到了严厉打击。
荧光黄和塑化剂的合成路线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X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上B .Y 可命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C .1 mol 荧光黄最多可与含3 mol 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D .荧光黄中只含有两种官能团7.下列除杂方法(括号中为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可行的是( )A. 苯中的苯酚(溴水,过滤)B. 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烧碱,分液)C. 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D.乙烷中的乙烯(酸性高锰酸钾,分液)8.一种从含Br -废水中提取Br 2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正十二烷萃取及蒸馏等步骤。
硝基苯工艺介绍范文
硝基苯,又称硝基苯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NO2,是
苯环上有一个硝基基团的苯衍生物。
硝基苯广泛应用于染料、药物、农药、爆炸物和一些化学试剂中。
下面将介绍硝基苯的制备工艺。
硝基苯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苯硝化反应:
苯硝化反应是将苯转化为硝基苯的关键步骤。
反应的主要原料是苯和
硝酸。
首先,将苯和硝酸加入反应釜中,控制在适宜的反应温度下,通入
硝酸后,开始搅拌反应。
反应的温度通常在60-80℃之间,反应时间约为
2-3小时。
在硝基苯的生成过程中,需进行冷却,以控制反应温度,避免
产生多个硝基基团。
2.分离和净化:
在苯硝化反应之后,需要将反应液中的硝基苯分离和净化。
首先,通
过蒸馏过程将反应液中的硝基苯蒸馏出来。
然后,经过净化处理,如萃取、结晶等,去除杂质和不纯物质,获得纯净的硝基苯。
3.性质测试:
对经过分离和净化的硝基苯进行性质测试,如熔点、沸点、密度、纯
度等。
这些测试将确保硝基苯的质量和纯度符合产品要求。
以上是硝基苯的制备工艺简要介绍。
硝基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学原料,在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备染料、药物和农药等化学品,也可以作为爆炸物和一些化学试剂的成分。
硝基苯工艺的优化和高效生产
对于化工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2023年硝化工艺参考题库含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全能考点(共50题)1.【单选题】酸油比高,酸相中被硝化物的溶解量大,反应速度()。
A、快B、慢C、适中2.【判断题】添加四乙基铅可降低汽油的自燃点。
3.【单选题】石膏板标志法观测裂缝,用()的石膏板,固定在裂缝两侧。
A、厚40mm,宽约20~50mmB、厚30mm,宽约30~60mmC、厚20mm,宽约40~70mmD、厚lOmm,宽约50~80mm4.【判断题】硝化甘油生产工艺中,硝酸甘油的输送,可利用位差输送,也可采用水喷射器乳化输送。
5.【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食盐B、硝化甘油C、硝基氯苯6.【判断题】根据硝基引入方式,硝化方法分为取代硝化和置换硝化。
7.【判断题】扑救电气火灾必须先切断电源,一般不能用水扑灭。
8.【单选题】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的原理描述正确的是()。
A、降低燃烧区温度B、增加空气中的氧含量C、促进空气流通9.【判断题】硝酸与醋酐可以任意比例混溶。
10.【判断题】苯硝化生产硝基苯常用混酸硝化法,有间歇和连续两种工艺。
11.【单选题】系统吹扫分析合格后,及时()隔离。
A、关闭阀门B、添加盲板C、打开空气阀吹扫12.【判断题】自动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自动化装置两大部分组成。
13.【判断题】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培训,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考核可以收费。
14.【判断题】雷达式液位计不受气体、真空、高温、压力变化、密度变化、气泡等的影响,适用于易燃、易爆、腐蚀性介质液位的测量。
15.【多选题】振动式压路机按振动压路机自身重量的不同,可分为()。
A、轻型B、小型C、中型D、重型E、大型16.【判断题】安全仪表系统等同于安全联锁系统。
17.【判断题】高处作业分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作业。
一、选择题1.完全燃烧0.1 mol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 ,则混合物中A .一定存在CH 4B .可能存在C 2H 2 C .一定含有C 2H 4D .可能含有C 2H 6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A .75%的酒精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日常消毒灭菌B .KMnO 4有强氧化性,可用浸泡了KMnO 4溶液的硅藻土给水果保鲜C .纯净的SiO 2透光性高,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电池和计算机芯片D .金属钠的还原性比金属钾的强,工业上用金属钠制备金属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4的球棍模型:B .Cl -的结构示意图:C .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D .乙醛的官能团:-COH 4.能鉴别4CCl 、、32CH CH OH 、3AgNO 、NaOH 、KI 六种溶液的一种试剂是( )A .2MgCl 溶液B .盐酸C .3FeCl 溶液D .2Ba(OH)溶液5.“人造肉”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被称为植物肉的“人造肉”,主要以大豆等植物蛋白制成。
另一种是用动物干细胞制造的“人造肉”,从活的鸡鸭鱼牛羊猪身上采集干细胞,然后在实验室培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B .蛋白质水溶液加入饱和Na 2SO 4溶液,有沉淀析出C .人造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动物的屠杀D .人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6.下列关于乙醇(CH 3CH 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 .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 .与乙酸(CH 3COOH)在一定条件能发生酯化反应D .分子中含有羟基7.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8.下列食物属于酸性食物的是A.柠檬B.苹果C.生菜D.火腿肠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10.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二、填空题11.我国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中,将碧绿的汉水比作初酿的葡萄酒。
202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硝化工艺)考试题库(全真题库)单选题1.硝化甘油对机械冲击、摩擦震动极为敏感,机械冲击力达到()J/c ㎡时即引起爆炸。
A、200B、20C、2答案:C2.常用的测压用弹性元件主要是()、波纹管和弹簧管。
A、转换端B、弹簧C、膜片答案:C3.《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实行()的原则。
A、.企业申请、政府批准B、.企业申请、三级发证、属地管理C、.企业申请、两级发证、属地监管答案:C4.安全液封属于()事故设施类。
A、预防B、控制C、减少与消除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A、.用人单位B、.单位职工C、.劳动者答案:A6.二级高处作业高度指()。
A、2-5mB、5-15mC、15-30m答案:B7.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一份传递化学品()的重要文件。
A、危害信息B、理化性质C、结构组成答案:A8.流量分为体积流量Q和质量流量M表示,它们的的关系是()。
A、M=ρQB、M=Q/ρC、Q=Mρ答案:A9.汽提吸附法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硝基苯去除率可达()%以上。
A、70B、90C、60答案:B10.根据《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A、.第二类B、.第一类C、.第三类答案:B11.一般,闪点较低的可燃液体,其燃点仅比闪电高()。
A、1℃-3℃B、2℃-5℃C、1℃-5℃答案:C12.阶段曝气法又称阶段进水阀,是通过分配进水的范式避免曝气池中局部浓度()问题。
A、过低B、过高C、不均匀答案:B13.《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试行)》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应依法处罚,发生重大事故的且有谎报或者瞒报情节的处()的罚款。
A、.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B、.500万元以上C、.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答案:B14.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饱和蒸汽压越高,其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超强酸是比100%的硫酸还要强的酸,其Hammett函数H0<-11.93(100%硫酸的H0为-11.93),可分为固态和液态。
固体超强酸和液体超强酸相比,有容易与反应物分离,可重复使用,不腐蚀反应器,减少催化剂公害,催化剂有良好的选择性等优点。
在催化反应中,固体超强酸对烯烃双键异构化、醇脱水、烯烃烷基化、酸化、醋化等都显示出较高的活性。
这种催化剂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催化反应温度低,制备简便,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固体超强酸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催化材料,对许多化学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及重复使用性能。
固体超强酸是近年来研究与开发的一种新型固体酸催化剂,随着人们对固体超强酸不断深入研究,催化剂的种类也从液体含卤素超强酸发展为无卤素固体超强酸、单组分固体超强酸、多组分复合固体超强酸。
无论是催化剂的制备、理论探索、结构表征,还是工业应用研究都有了新的发现,固体超强酸由于其特有的优点和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已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成为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中的热点。
1. 催化性能1.1饱和烃的异构化反应饱和烃类分子如正丁烷、戊烷较稳定,不易发生反应。
如用100%硫酸作催化剂,室温下不会发生反应,但用SbF5SiO2-Al2O3固体超强酸却能使丁烷发生反应,主要产物为异丁烷。
nC5H12 SbF5SiO2-Al2O3 异戊烷1.2氧化反应SO42--Fe2O3能在室温下使丁烷异构化。
但在100℃以上用脉冲法进行反应时,只发生氧化反应但是,单用Fe2O3作催化剂,即使反应温度为300℃丁烷也不发生反应。
1.3阴离子聚合反应烷基乙烯基醚的聚合反应是阴离子聚合反应,可用烷基金属化合物或Ziegler型催化剂。
但是SO42--Fe2O3对此反应有极高的反应活性。
如异丁基乙烯基醚用SO42--Fe2O3作催化剂,在0℃能很快发生聚合反应。
甲基乙烯基醚和乙基乙烯基醚在该催化剂存在下以甲苯作稀释剂也能在低温(零度或零度以下)下高速聚合。
制硝基苯的化学实验步骤
制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染料、医药和炸药等。
下面是制备硝基苯的化学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
浓硫酸。
浓硝酸。
苯。
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室通风橱中,戴上防护眼镜和手套。
2. 在一个干燥的试剂瓶中,加入等量的浓硫酸和浓硝酸。
这两种酸都是腐蚀性很强的化学品,所以在操作时要非常小心。
3. 将试剂瓶中的混合液搅拌均匀,使其成为硝化混合酸。
4. 将苯加入到硝化混合酸中。
在加入苯的过程中要缓慢并且小心,以防止溅出或者产生剧烈的反应。
5. 加入苯后,用漏斗将混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干燥的试剂瓶中。
6. 将试剂瓶放置在冰水浴中,用以控制反应的温度。
7.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将产生的混合物进行分离,通常使用
水或碱性溶液来中和硝化混合酸。
8. 最后,将产生的硝基苯进行提纯和干燥,即可得到制备好的
硝基苯。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硝基苯的实验需要在实验室通风橱中进行,并且要严格遵守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
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防
止化学品的溅出和蒸气的吸入,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硝基苯加氢制备苯胺的催化体系研究进展摘要:苯胺作为目前在农药、医药、燃料等化学品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的胺类物质,用途极其广泛,不仅可以作为黑色染料,还能够用作胶硫化促进剂,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对苯胺的主要制备方法就是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但是该方法有着较多的催化体系。
因此,本文将详细阐述铜/二氧化硅催化体系、贵金属催化体系以及其他催化体系,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硝基苯催化加氢法;苯胺;铜/二氧化硅催化体系;贵金属催化体系;其他催化体系;研究进展大部分的精细化学品在合成的过程中,都需要将苯胺作为关键的中间体,该物质在化工产品的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聚氨酯生产能力的显著增强,苯胺作为异氰酸酯的原料,其需求量相比过去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苯胺的生产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为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有研究资料显示,超过85%的苯胺都是通过该生产方法制备。
目前,该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催化体系,其优缺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所以,本文将就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铜/二氧化硅催化体系在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中,铜/二氧化硅属于比较常用的一种催化剂,其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制备难度,原材料成本低廉容易获取,整体制备成本较低,选择性较好。
但是,缺点在于容易导致催化剂重度,抗毒性不佳,并且会产生微量有机硫化物。
有研究资料显示,将铜/二氧化硅作为催化剂,属于气相催化加氢。
目前,铜铬合金/二氧化硅、铜铬钼合金/二氧化硅都属于铜/二氧化硅系列催化剂,在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反应中比较常用[1]。
在铜铬合金/二氧化硅催化剂中,铬虽然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并提高催化剂的性能,然而却无法保证催化剂的稳定性。
我国南昌大学在开展相关的化学研究后发现,使用铜铬钼合金/二氧化硅作为催化剂,相比传统的改性铜催化剂在性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使用性能,并使其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从而减少对苯胺的生产成本。
手工丝网印刷技术手工丝网印刷工艺操作简单,无需昂贵的设备即可满足网印的要求,投资少、质量好、效益高,它在网印行业中还占有相当的优势。
现将手工丝网印刷按其工艺流程分三部分概述如下,以供初学网印的同行们参考。
网印制版网印制版在操作技术上有镂刻漆膜制版和感光晒版之分,视其承印物的印刷适性而选择不同的制版方法。
例如文字线条图纹的网印可选择镂刻漆膜纸制版,连续调层次图纹的网印可选择挂网感光晒版法制版。
现就其制版方法介绍如下。
一、镂刻漆膜网印制版(一)漆膜纸配方及制作1、腊克漆膜纸的配方及制作配方软性清喷漆100克特级香蕉水或醋酸丁酯200—300克蓖麻油4—6克操作将描图纸或玻璃纸贴在平整的木板或玻璃上,将橡胶水、汽油按1:1调配均匀,用底纹刷在纸上涂刷作隔离层,待干后喷漆,喷涂时喷枪离纸面约六七寸为宜;喷上七八次即可。
厚薄由自己掌握,一般腊克纸可备厚、中、薄三种。
喷第一层待稍干后再喷第二层,第三层......,如果制作量少,用底纹刷刷制亦可。
软性清喷漆为无色透明体,在制作腊克纸时,必须将喷漆染色,即在喷漆内加入少许品蓝或品红、品绿颜料,便于刻版时分辨,调色宜淡,不宜太浓,否则影响镂刻时的视线,染料应先用酒精溶解。
蓖麻油应根据喷漆性能、天气变化而增减称量。
二丁酯可代替蓖麻油,但不如蓖麻油好。
2、明胶漆膜纸配方及制作配方特级明胶20克清水100—300克甘油3—7克操作将明胶放入用容器盛放的清水中,蒸煮溶化,再加入甘油和少许品蓝染料,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均匀,用100目以上丝网过滤。
将聚酯薄膜片基贴在很平的木板或玻璃板上,用底纹刷将过氯乙烯浆和环乙酮溶解剂涂刷在纸上作隔离层,待干后喷涂或用底纹刷刷制亦可(方法同前)。
让其自然干透,放置干燥透风处存放备用。
配制时气温超过180℃时,可加硫酸钠1克。
3、硝基清漆改性漆膜纸的配方及制作配方A方硝化棉10克醋酸丁酯90克醋酸乙酯50克丁醇10克甲苯40克B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2克蓖麻油改性醇酸树脂20克操作A方和B方进行调和,充分搅拌均匀。
1职业性接触毒物风险程度分级(GBZ230-2010)之杨若古兰创作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风险指数计算Ⅰ级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Ⅱ级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 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13. 氯21.甲醛23.Ⅲ级硫酸14.锰及化合物15.氨16.二甲苯20. 甲苯22Ⅳ级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56种职业性接触毒物风险程度分级(GBZ230-2010)罕见职业性接触毒物风险指数计算Ⅰ级 13种汞化物 1 .氰化物2. 氯乙烯4.砷及无机化合物5. 铬酸盐7. 苯8.八氟异丁烯、铍及其化合物、氯甲醚、羰基镍、丙烯晴、硫酸二甲酯、二异氰酸甲苯酯、Ⅱ级 25种苯胺3 .砷化氢6. 硫化氢9.盐酸10.硝酸11. 一氧化碳12.铅及化合物(G2)13.氯21.甲醛23.二硫化碳、氟化氢、五氯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金属镍、环氧氯丙烷、黄磷、对硫磷、氮氧化物、DDV、光气、氯丁二烯、三氯乙烯、苯酚Ⅲ二甲苯20.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四氟乙烯氨、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四氯化碳、氯丙烯、六氟乙烯、敌百虫Ⅳ级4种汽油17. 甲醇18. 氢氧化钠19 丙酮法定职业性肿瘤、(八种):氯甲醚(肺癌)石棉(肺癌、间皮瘤)焦炉工(肺癌)砷化物(肺癌、皮肤癌铬酸盐(肺癌)联苯胺(膀胱癌)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G1 (人类致癌物15种):苯、镉化物、铍化物、甲烷、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乙烯、氯甲醚、双氯甲醚、三氧化铬(重铬酸盐)、砷化氢(眒)、、砷化物、羰基镍、环氧乙烷、焦炉逸散物(苯计)、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苯计).G2A(可能致癌物8种):环氧氯丙烷、硫酸二甲酯、氯丁二烯、氯联苯(54%氯)、1.2.3三氯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丙烯酰胺.G2B(可疑致癌物31种):六六六、DDT、呋喃、铅及化合物(G2)、乙苯、乙醛、苯乙烯、肼(联胺)、偏二甲基肼、对二氯苯、萘、金属镍、钴及氧化物、环氧丙烷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丙烯晴、苄基氯、百菌清、邻茴喷鼻胺、硝基苯、二硝基甲苯、二硝基丙烷、硝基甲烷、二异氰酸甲苯酯、乙酸乙烯酯、3.3对二甲基乙酰胺、1.3二氯丙烯、石油沥青烟职业性接触汞化物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职业性接触氰化物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职业性接触苯胺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3职业性接触氯乙烯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4职业性接触砷及无机化合物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5职业性接触砷化氢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6职业性接触铬酸盐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7职业性接触苯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8职业性接触硫化氢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9职业性接触盐酸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0职业性接触硝酸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1职业性接触一氧化碳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2职业性接触铅及化合物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3职业性接触硫酸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4职业性接触锰及化合物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5职业性接触氨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6职业性接触汽油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7职业性接触甲醇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8职业性接触氢氧化钠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19职业性接触二甲苯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0职业性接触氯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1职业性接触甲苯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2职业性接触甲醛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3职业性接触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24职业性接触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中度风险(Ⅲ级);THI≥ 35~<50极度风险(Ⅰ级):THI≥ 65职业性接触风险指数计算风险程度分级轻度风险(Ⅳ级):THI < 35中度风险(Ⅲ级);THI≥ 35~<50高度风险(Ⅱ级):THI≥ 50~<65极度风险(Ⅰ级):THI≥ 65。
最全的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图,从原料到成品一目了然!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众多,从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数不清的化工产品,经过了众多生产和加工流程。
今天小七带大家熟悉石油化工行业生产链,不仅能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石化生产流程,更让大家知道我们的衣食住行是何种化工原料加工而成!接下来小七为大家介绍几种最主要的化工原料!乙烯乙烯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根本化工原料,也用于制造氯乙烯、苯乙烯、环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剂,是一种已证实的植物激素。
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乙烯产品占石化产品的75%以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开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应用领域工业领域主要用途: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根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乙丙橡胶、聚氯乙烯等;石油化工最根本原料之一。
在合成材料方面,大量用于生产聚乙烯、氯乙烯及聚氯乙烯,乙苯、苯乙烯及聚苯乙烯以及乙丙橡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广泛用于合成乙醇、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乙醛、乙酸、丙醛、丙酸及其衍生物等多种根本有机合成原料;经卤化,可制氯代乙烯、氯代乙烷、溴代乙烷;经齐聚可制α-烯烃,进而生产高级醇、烷基苯等;主要用作石化企业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乙烯用作脐橙、蜜桔、香蕉等水果的环保催熟气体;乙烯用于医药合成、高新材料合成。
生态领域乙烯“三重反响〞(triple response of ethylene):①抑制茎的伸长生长;②促进茎和根的增粗;③促进茎的横向增长。
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
由于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可在高等植物体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加速呼吸作用,因而当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进一步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
硝基苯工艺流程
《硝基苯工艺流程》
硝基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农药、染料、医药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需要经过若干步骤才能合成出最终的产品。
下面将介绍硝基苯的工艺流程。
首先,硝基苯的生产从苯开始,苯是石化工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是通过蒸馏分离石油中的苯。
接下来,苯经过氧化反应,与浓硫酸和浓硝酸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加热反应生成硝基苯。
硝酸是一种有强氧化性的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起到硝化苯的作用。
硝化是通过硝酸对苯环上的氢原子进行置换,生成硝基苯。
这一步是硝基苯工艺流程中的关键步骤,需要精确的反应条件和控制。
最后,生成的硝基苯需要经过精馏、结晶等步骤进行纯化,得到合格的产品。
整个工艺流程中需要对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精确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总的来说,硝基苯的工艺流程虽然复杂,但凭借着科学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能够顺利、高效地完成化学合成反应,得到所需的有机化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