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融合
- 格式:doc
- 大小:165.50 KB
- 文档页数:6
细胞的融合名词解释细胞融合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现象,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细胞的融合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使其合并为一个具有新功能的细胞。
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同一种生物的细胞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细胞之间。
细胞融合在生物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在单细胞生物中,细胞融合是它们繁殖和增长的主要方式之一。
例如,酵母菌通过细胞融合形成菌丝,从而实现进一步的繁殖。
细胞融合还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胚胎的发育过程中,细胞融合促使不同器官和组织的细胞相互连接和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此外,细胞融合还在细胞修复和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在伤口愈合的过程中,细胞融合可以使损伤的细胞重新连接起来,实现组织的修复。
细胞融合的机制和影响涉及到许多生物学领域的研究。
细胞融合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发生:自然融合和人工融合。
自然融合指的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细胞融合过程,例如酵母菌菌丝的形成和胚胎发育。
人工融合则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实现的细胞融合,例如细胞融合实验和细胞核移植技术。
细胞的融合对生物体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细胞融合,不同的细胞可以共享其各自的特征和功能。
例如,合成细胞可以拥有多个细胞的合并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完成特定任务。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使细胞合成更强大的代谢系统和更丰富的遗传信息。
这意味着合成细胞可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更有效地进行生存和繁殖。
在医学领域,细胞融合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来合成人工基因工程细胞,实现特定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增强。
例如,通过将正常细胞与癌细胞融合,可以研究癌细胞的生长机制和治疗方法。
此外,细胞融合还被用于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中。
通过将正常细胞与患者的损伤细胞融合,可以实现细胞修复和组织再生,为疾病治疗和损伤恢复提供新的途径。
细胞融合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现象,给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带来了重大的进展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融合的机制和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和生物体的发育过程,为解决生物学和医学中的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细胞融合名词解释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融合在生物体内发生的频率很高,尤其在有性生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形成受精卵。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细胞融合也可以通过实验室操作实现,例如体细胞核移植和细胞融合实验等。
细胞融合可以分为自然细胞融合和人工细胞融合。
自然细胞融合指的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细胞融合,如有性生殖中的卵子和精子的融合。
人工细胞融合则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进行人工合并,以产生新的细胞。
人工细胞融合在生物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同一物种的细胞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物种的细胞之间。
同一物种的细胞融合称为同体细胞融合,其目的是产生具有更强表现型的细胞。
例如,肌肉细胞融合可以形成更大、更有力的肌肉细胞。
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称为异体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种间基因转移、细胞功能研究和生物制药等领域。
细胞融合可分为全细胞融合和细胞质融合。
全细胞融合是指两个细胞的质量和形态全部或部分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细胞质融合是指两个细胞的质量融合,但形态并未完全融合。
细胞质融合更常见于真菌和植物等生物中,可以通过质体或核糖体的融合实现。
细胞融合有许多重要的应用。
在疾病治疗上,细胞融合可以用于修复受损组织和器官,例如骨髓移植中的造血干细胞融合。
在肿瘤治疗上,细胞融合可以用于产生抗肿瘤细胞,增强免疫力,提高抗肿瘤效果。
在基因工程上,细胞融合可以用于基因转移和基因功能研究,例如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以研究基因在细胞中的功能。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的生产,例如利用细胞融合技术产生单克隆抗体。
总的来说,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和实验技术,对于理解细胞生理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细胞融合的应用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工业领域。
在生物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在医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免疫缺陷病。
在工业领域,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生产某些化学品和药物。
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膜融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单一的细胞。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电融合、化学融合和病毒介导的融合等。
其中,电融合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高电压脉冲将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在生物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理和生化过程,以及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科学家可以将人类白细胞和小鼠白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研究人类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反应。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分化和发育过程。
例如,研究胚胎发育的科学家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胚胎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研究胚胎发育的过程和机制。
在医学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如癌症和免疫缺陷病。
例如,研究癌症治疗的科学家可以将癌细胞和免疫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治疗癌症,因为它可以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
例如,研究艾滋病治疗的科学家可以将免疫细胞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因为它可以识别和攻击艾滋病病毒。
在工业领域,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生产某些化学品和药物。
例如,研究生产人类胰岛素的科学家可以将人类胰岛素基因和大肠杆菌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细胞可以用于生产人类胰岛素。
此外,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生产其他化学品和药物。
例如,研究生产某些抗生素的科学家可以将抗生素基因和真菌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细胞融合方法优缺点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细胞合并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医学和农业等领域,可以推动细胞研究以及基因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的发展。
细胞融合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胞质融合、体细胞核移植和基因转染等。
下面将从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的角度对细胞融合方法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细胞融合方法的优点。
细胞融合方法可以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从而使得细胞具有新的性状和功能。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改良和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从而创造出更有利于人类的新细胞。
另外,细胞融合方法可以实现细胞的互补,将各种功能不同的细胞特点融合起来,增强细胞的功能和适应性。
例如,将人类干细胞与小鼠胚胎细胞融合,可以制备出带有人类基因的胚胎,进而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其次,细胞融合方法还可以用于细胞重建和修复。
例如,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可以将患者的成年细胞核移植到供体的卵细胞内,重新建立一个功能完整的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通过替换患者的异常基因,来恢复细胞的正常功能。
此外,细胞融合方法还可以用于再生医学领域,通过将干细胞与受损细胞融合,从而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再生。
然而,细胞融合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
首先,细胞融合的效率通常较低,很难实现高效的细胞融合。
这主要是因为细胞融合涉及到细胞膜的融合,而细胞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难以实现有效的融合。
其次,细胞融合方法容易导致细胞的不稳定性和突变。
由于细胞融合可能引起基因的重组和重排,使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稳定性和功能。
此外,细胞融合方法还面临着伦理道德问题。
比如,在动物实验中,将人类细胞与动物细胞融合,可能引起一系列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如破坏物种界限和引发人类与动物之间的道德冲突。
除了技术和伦理问题外,细胞融合方法在应用上还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选择合适的融合细胞和方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不同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选择合适的细胞进行融合至关重要。
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新的细胞。
这一方法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合成新的细胞群体、产生新的抗体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
1.化学融合法化学融合法是最早发展起来的细胞融合方法之一、它利用化学物质促进细胞膜的融合,使细胞内的细胞质相互融合。
常用的化学物质有聚乙二醇(PEG)和離子介質抗殺(HVJ)。
聚乙二醇融合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暴露在含有PEG的溶液中,PEG能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膜互相融合。
该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如哺乳动物、昆虫和植物细胞等。
HVJ融合法是利用病毒颗粒HVJ作为媒介,将细胞融合在一起。
病毒颗粒与细胞膜相互结合,导致细胞膜的破裂和融合。
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类型的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等可行。
2.电融合法电融合是利用外加电场的作用使细胞融合的方法。
将需要融合的细胞以适当的密度分散在含有适当浓度的电解质的缓冲液中,然后施加脉冲电场。
电场作用下,细胞膜发生破裂和融合,形成新的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如哺乳动物、细菌、酵母菌等。
电融合法操作简单,且可以改变脉冲电场的参数来控制细胞融合程度和效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激光融合法激光融合是利用激光束对细胞进行加热,使细胞膜发生破裂和融合的方法。
激光融合法可以实现高效的细胞融合,且对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影响较小。
激光融合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菌和植物细胞等。
激光对细胞的加热过程需要仔细控制温度和时间,以避免对细胞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细胞融合的方法
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它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从而实现细胞的杂交和重组。
细胞融合在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细胞治疗、基因工程、疾病模型的建立等方面。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融合方法。
1. 电脉冲法。
电脉冲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它利用瞬间高压电脉冲的作用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得两个细胞的质膜融合。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融合效率高,广泛应用于细胞杂交、细胞治疗等领域。
2. 化学诱导法。
化学诱导法是利用化学物质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常用的诱导剂包括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破坏细胞膜,促进细胞融合。
化学诱导法操作简便,但对细胞的损伤较大,融合效率较低。
3. 病毒介导法。
病毒介导法是利用病毒作为载体,将两个细胞感染,使得两个
细胞的质膜融合。
这种方法融合效率高,但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
不适用于临床应用。
4. 融合蛋白介导法。
融合蛋白介导法是利用融合蛋白将两个细胞融合的方法,通过
融合蛋白的作用,促进细胞融合。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融合效率高,适用于细胞杂交、基因工程等领域。
总结。
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技术,可以实现细胞的杂交和重组,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领域。
电脉冲法、化学诱导法、病毒介导法和融合蛋白介导法是常见的细胞融合
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细
胞融合实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与原理1. 介绍细胞融合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的技术。
通过融合不同种类的细胞,可以实现细胞互补或新的细胞功能的产生。
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细胞融合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人为干预,使得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融合通常涉及到细胞膜的融合,使得两个细胞的质膜融为一体。
而细胞融合的方式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实现。
2.1 物理融合法物理融合法是指利用物理手段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方法包括电融合、超声波融合、机械压力融合等。
这些物理方法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及间质酶的作用,促进细胞融合的发生。
2.2 化学融合法化学融合法是指利用化学物质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
化学方法主要包括聚乙二醇融合、高铵盐融合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变细胞质膜的性质,使得细胞融合变得可能。
3. 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3.1 疾病研究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
通过将正常细胞与病变细胞融合,可以模拟疾病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研究疾病的关键因素和治疗方法。
3.2 细胞重编程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细胞重编程的研究。
通过将干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融合,可以转化这些非干细胞为干细胞,并进一步应用于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领域。
3.3 抗肿瘤研究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抗肿瘤研究。
通过将癌细胞与免疫细胞融合,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抗肿瘤能力,并提高治疗效果。
3.4 物种转化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物种转化的研究。
通过将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可以创造出新的物种,探索生物进化和物种间的关系。
4. 细胞融合技术的前景与挑战细胞融合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4.1 生物伦理问题细胞融合技术涉及到对细胞生物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同时也牵涉到生物伦理的问题。
细胞融合方法细胞融合方法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技术领域,包括细胞研究、干细胞研究、胚胎发育以及生物制药等。
细胞融合方法通过将细胞膜和细胞质融合在一起,实现细胞间的基因、蛋白质和其他细胞组分的交换。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研究细胞的功能和相互作用,还可以创建具有特定特征和功能的细胞。
1. 介绍细胞融合方法的背景和意义细胞融合方法的发展源于人们对于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好奇和对于创造具有特定特征细胞的需求。
通过将来自不同细胞的基因和蛋白质相互组合,研究人员可以探究细胞的功能、发育机制以及潜在的疾病治疗方法。
细胞融合方法也为生物制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会,可以用于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2. 细胞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胞融合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基因工程法。
物理法通过使用电脉冲、超声波或激光等物理手段,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使细胞融合。
化学法则是通过特定的化学药物破坏细胞膜,使细胞质混合。
基因工程法则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一种带有融合能力的细胞中,从而实现细胞融合。
3.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细胞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研究中。
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细胞,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它们在发育、分化和疾病进程中的相互作用。
细胞融合也可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和生成新的组织工程。
4. 细胞融合方法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
通过细胞融合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将干细胞与其他类型的细胞融合,形成单个细胞具有多种分化潜能的合成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干细胞的分化效率,并为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提供新的可能性。
5. 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细胞融合方法在生物制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将人类细胞与其他物种的细胞融合,可以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或抗体。
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药物的生产和治疗疾病。
名词解释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更多细胞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细胞。
这个过程是生物体中组织和器官形成、发育和修复的基础。
细胞融合不同于细胞分裂和有性生殖,它是一种新的和独特的过程。
在细胞融合过程中,参与的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可以加倍,所以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多倍体化。
细胞融合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自然融合和人工融合。
自然融合是指在生物体内发生的融合过程,如受精卵的形成、肌肉细胞的融合、植物体细胞的融合等。
在生物发育和修复过程中,自然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细胞形成不同类型的组织和器官。
人工融合是指通过实验室手段将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以观察细胞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
人工融合是实验室研究中非常有用的技术,它可以帮助科学家探索细胞异种融合、信号传递、克隆等问题。
细胞融合的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在自然融合过程中,细胞融合的是细胞膜和细胞内质。
在人工融合中,科学家通常使用电脉冲、化学药物等方法来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然后让细胞互相融合。
细胞融合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医学领域,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疫苗等产品。
在植物育种和转基因研究中,细胞融合可以用于实现跨属、跨种之间的基因转移。
此外,细胞融合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克隆、人类移植手术等方面。
细胞融合的研究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
在人工融合研究中,由于融合的细胞可能来自不同的个体、物种,所以可能会产生某些不可预知的后果。
此外,细胞融合也可能导致克隆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伦理和道德上的挑战。
总之,细胞融合是生物体发育、修复和重构的重要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融合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应用,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动物细胞融合实验简介: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是指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细胞融合包括质膜的连接与融合,胞质合并,细胞核、细胞器和酶等互成混合体系。
细胞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病毒学、肿瘤学的研究。
例如,细胞周期调控的研究,基因互补分析、检测病毒,胞对病毒敏感因素的分析、肿瘤细胞恶性分析等等。
单克隆抗体技术就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发展起来的,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及医学方面的应用产生了重大影响。
诱导细胞融合的主要方法有:1.病毒诱导融合2.化学融合剂诱导融合3.电融合本实验采用鸡红细胞和大鼠红细胞为研究对象,在融合剂聚乙二醇(PEG)的作用下,促使鸡-鸡红细胞、鸡-鼠红细胞等发生融合。
PEG介导的鸡血细胞融合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PEG 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
2. 通过PEG 诱导的鸡红细胞之间或鸡红细胞与大鼠红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技术。
[实验原理]化学融合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多聚体。
PEG 可与水分子借氢键结合,在高浓度(50%)的PEG 溶液中自由水消失,导致细胞脱水而发生质膜结构的变化,引起细胞融合。
为了发挥PEG 促进细胞融合的效力,必须采用较高浓度的PEG 溶液,但在高浓度PEG 溶液下,细胞可能因脱水而受到显著的破坏。
因此,选择合适的分子量、浓度及作用时间是PEG 融合技术的关键。
PEG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相互接触部位的膜脂双层中磷脂分子发生疏散、进而使其结构发生重排,再加上膜脂双层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间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相邻的重排质膜在修复时相互合并在一起,使两细胞的胞质沟通,从而造成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发生融合。
利用PEG介导细胞融合,其融合效果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PEG的分子量与浓度:细胞融合效果与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成正比;但PEG的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对细胞的毒性也就越大。
细胞融合方法一、前言细胞融合是指将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许多研究领域,如免疫学、生殖医学、基因工程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胞融合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二、电穿孔法电穿孔法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它利用高压电场使细胞膜产生暂时性的孔洞,从而使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在一起。
1. 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物- 无菌PBS缓冲液- 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 无菌的0.1M肌酸盐缓冲液(pH7.4)- 无菌的钨丝电极- 电穿孔仪2. 操作步骤(1)将培养物中的细胞离心收集,并用PBS缓冲液洗涤2次。
(2)向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物,轻轻混匀。
(3)将混合液离心收集,用0.1M肌酸盐缓冲液重悬。
(4)将细胞悬液移至电穿孔仪的电池室中。
(5)在钨丝电极上涂抹一层细胞悬液,并将另一个钨丝电极放置在悬浮的细胞上方,使两个钨丝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2mm。
(6)施加高压电场,通常为200-300V/cm,持续时间为数微秒至数百毫秒。
(7)将细胞培养物移至含有10%葡萄糖溶液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在37℃下孵育。
三、PEG法PEG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方法,它利用聚乙二醇(PEG)使细胞膜发生结构改变,从而促进细胞融合。
1. 材料和仪器- 细胞培养物- 无菌PBS缓冲液- 无菌的50% PEG 1500溶液- 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 无菌的培养皿2. 操作步骤(1)将培养物中的细胞离心收集,并用PBS缓冲液洗涤2次。
(2)向无菌的50% PEG 1500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培养物,轻轻混匀。
(3)将混合液在室温下静置15-20分钟。
(4)向无菌的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混合液,轻轻混匀。
(5)将细胞培养物移至含有10%葡萄糖溶液的无菌培养皿中,并在37℃下孵育。
四、脂质体介导法脂质体介导法是一种利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DNA或RNA导入细胞内的方法,也可以用于细胞融合。
该方法需要制备含有两种不同类型脂质的脂质体,使其与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结合并融合。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
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
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过程。
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细胞的行为和变化。
【实验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或原生质体合并为双核或者多核细胞的过程。
基本过程包括细胞融合形成异核体、异核体通过细胞有丝分裂进行核融合、最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
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三种:生物方法(如病毒诱导融合法)、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法)、物理方法(如电场诱导融合法)。
1、病毒诱导融合
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
这类病毒的被膜中含有融合蛋白,可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同时也可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
很多化学试剂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过程中想接触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
是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激诱导融合
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无毒性、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本次试验利用PEG诱导细胞融合,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使细胞发生融合。
【实验材料和用品】
1、材料
鸡血红细胞
2、试剂
0.85%生理盐水、50%PEG、Alsver’s液、GKN液
3、器材
离心管、滴管、离心机、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实验步骤】
1、鸡血细胞的制备与保存,取2mL鸡血+2mL Alsver’s液,再加6mL Alsver’s液,混匀后制成悬液。
(在4℃下保存,本实验老师完成此步骤)。
2、取步骤1悬液1 mL +4 mL 0.85%的NaCl溶液,进行以下三次离心处理:
①:1200r/min离心5分钟。
(去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 mL)
②:1000~1200r/min离心5分钟。
(去上清液,再加入0.85%的NaCl溶液至5 mL)
③:1000~1200r/min离心7分钟。
3、将步骤2最后一次的沉降血球(去上清液后,约0.1~0.2mL),加入GKN液至1~2mL,制成10%的细胞悬液。
4、取上述10%的细胞悬液1mL,加入3mLGKN液。
5、实验①:取步骤4中悬液1.0mL+0.5mL 50%PEG液
实验②:取步骤4中悬液0.5mL+0.5mL 50%PEG液
实验③:取步骤4中悬液0.5mL+1.0mL 50%PEG液
混匀制片,常温下静止2-3分钟,在显微镜下观察。
【实验结果】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在显微镜中能观察到未融合的细胞、接触融合的细胞(包括刚接触融合状、典型哑铃状、椭圆状等)等情况,具体形态如下图:
未融合的细胞(10
×40)接触融合的细胞(10
×40)
接触融合的细胞(10×40)接触融合的细胞(10×40)
【讨论与结论】
PEG法细胞融合的影响因素:
1. PEG的分子量与浓度: 细胞融合效果与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成正比;但PEG的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 对细胞的毒性也就越大。
为了兼顾二者,在实验时常常采用的PEG分子量一般为1000~4000,浓度一般为40~60%。
2. PEG的pH值: 经验证,PEG的pH值在8.0~8.2之间融合效果最好。
3. PEG的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越长,融合效果越好, 但对细胞的毒害也就越大。
故一般将处理时间限制在1分钟之内。
本实验中细胞融合后无需继续培养, 故处理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数分钟。
4. 融合时的温度: 由于生物膜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成正比,故细胞的融合效果也与温度成正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比。
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融合效果, 在细胞可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可适当提高处理的温度。
对于哺乳动物的细, 一般采用的温度为38~40℃。
5. 注意区分融合细胞与重叠细胞(若为融合细胞,那么无论怎么转动细焦旋钮,细胞膜皆是不完整的;否则反之),此次试验观察到较多细胞聚集成团,可能是细胞悬液浓度略大或滴的量不合适所致。
本实验所用材料为鸡的血细胞的原因:
1.鸡血细胞具有细胞核,便于对融合细胞进行鉴别;
2.实验材料便宜、易得。
细胞融合与否,可通过观察细胞内核的数目来进行鉴别。
细胞内只有一个核,定为未融合细胞;有二至多个核,定为融合细胞。
本实验注意项:
2、实验中由于为低速离心,故弃去上清时不宜直接倒掉,可使用滴管、移液管、移液器等吸取,否则血细胞容易弥散。
3、操作步骤(4)时应注意先加入细胞悬液,再加GKN液,使GKN液穿过细胞悬液。
4、离心时注意严格配平,不平时用水补平。
【思考题】
细胞融合的应用
(一)动物细胞
1、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
只针对某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分子称为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的核心是用骨髓瘤细胞(myeloma cell)与经特定抗原免疫刺激的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hybridoma cell),杂交瘤细胞既能像骨髓瘤细胞那样在体外无限增殖,又具有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的能力。
因此,单克隆抗体技术又称为杂交瘤技术。
2、用于基因定位和绘制人类基因图谱
杂种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存在与否与细胞的某一性状表达与否相联系,从而可以实现把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或某一区段上。
3、用于动物育种
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生物技术。
动物体细胞融合后,杂种细胞难以发育再生为一个个体。
但借助于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将融合后杂种细胞的细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胞核移入去核成熟卵内,可培育新的杂种。
另外,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建立,还为目前进行的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做了良好的铺垫。
4、用于细胞疗法
将患者的任何体细胞与去核卵细胞融合,融合子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囊胚,囊胚的内细胞团是多能干细胞,对多能干细胞进行诱导使其定向分化可形成所需的组织和器官用于器官移植,不仅解决了器官和组织来源问题,而且也避免宿主对外来物的免疫排斥。
5、动物体细胞融合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作用
在这方面,细胞融合主要用于研究细胞核质关系和个体发育,解释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膜蛋白动力学研究。
(二)植物细胞融合技术应用
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目前主要是作为扩大变异的手段,同时也朝着将抗药性和胞质雄性不育等细胞基质基因导入另一个体细胞的方向发展,有可能形成新的核质杂种。
如果获得了有用性状的细胞系,在还不能形成植株时,就可以通过快速大量繁殖细胞加以利用。
1、在生产研究方面
植物细胞融合在育种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生产研究应用方面,通过诱导不同种属间甚至不同科间原生质体的融合,可能打破有性杂交不亲和性的界限,广泛地组合各种基因型,从而有可能形成有性杂交方法所无法获得的新型杂交植株。
2、运用于外源遗传物质引入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融合可以将细胞器、DNA、质粒、病毒、细菌等外源遗传物质引入原生质体,从而有可能引起细胞遗传性的改变,为某些珍稀动物的复壮等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应用于植物育种、种质保存、无性系的快速繁殖和有用物质生产等等。
(三)、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应用
用于植物和微生物育种是细胞融合技术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对微生物而言,该技术主要用于改良微生物菌种特性,提高目的产物的产量,使菌种获得新的性状,合成新产物等。
1、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对象
姓名学号班级
组别同组者
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动物细胞融合
在目前,微生物细胞融合的对象已拓展到酵母、霉菌、细菌、放线菌等多种微生物的种间以至属间,不断培育出用于各种领域的新菌种。
2、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的应用
微生物细胞融合技术的一项突出应用是生物药品的生产,包括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疫苗等。
它适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等。
另一方面的突出应用就是为发酵工业提供优良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