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的传奇——张爱玲
- 格式:ppt
- 大小:6.43 MB
- 文档页数:25
读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有感——张爱玲笔下的女性2013年的暑期对我来说是个收获颇多的暑期,更是个有意义的暑期。
因为在这个暑期我有幸拜读了张爱玲的小说集《传奇》,而在我精心反复阅读《传奇》里每篇作品的整个过程中,女性人物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悲惨命运又把我带进了无限的深思之中……《传奇》中的女性往往出身败落的大家庭,有着旧式的文雅修养,旧式的妻道“训练”,但惟独没有自立于这个已经变化了的时代与社会的本领,在时代浪潮的涤荡之下,每个人都在努力抓住一个看似可靠的婚姻,“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出路。
”她们基本处于两种生存状态:一种是千方百计要成为“太太”(甚至包括姨太太、情妇),一种是成为“太太”之后。
尤其前者,更能够表达女性的悲剧。
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拿青春和名誉与婚姻赌博;《花凋》中的郑川嫦,《封锁》中的吴翠远,远没有流苏那么“幸运”,她们的婚姻梦要么在肺病中不甘心地撒手,要么干脆只是“做了个不近情理的梦”。
连在爱情游戏中游弋自如的王娇蕊(《红玫瑰与白玫瑰》),突然遇到她自以为的“生命中的男人”,就收敛自己,一心一意要与他厮守,哪里知道她最多只是婚姻外的一颗“朱砂痣”。
另一方面,即使当她们终于如愿以偿,获得“太太”身份后,也依然无法确立自己的主体性,平淡的生活只会更其苍凉罢了。
流苏成为范太太后,“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
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
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
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惆怅。
”《留情》中敦凤寡居多年之后再婚,似乎充满了安定感与优越感,但听算命人说丈夫还有十二年阳寿而“欣欣然,彷佛是意外之喜”,已经暴露了她在意的只是太太身份的维持;《鸿鸾禧》中的玉清,比较顺利地出了嫁,并且小心翼翼地掩饰着高兴的神气。
但事实上她对自己的婚姻仍然是茫然无措,只能使气一样地买东西,“看见什么买什么,来不及地买,心里有一种决撒的,悲凉的感觉”,在更年轻的女孩子眼中,她已经是“银幕上最后映出的雪白耀眼的‘完’字”;《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烟鹂,对丈夫振保在外嫖妓“绝对不疑心到”,因为“她爱他,不为别的,就因为在许多人之中指定了这一个人是她的”。
张爱玲小说经典语录1、我们回不去了。
——张爱玲《半生缘》2、好就一起苦。
——张爱玲《倾城之恋》3、我们都是寂寞惯了的人。
——张爱玲《十八春》4、既然抄袭是最隆重的赞美。
——张爱玲《更衣记》5、你知道么?你的特长是低头。
——张爱玲《倾城之恋》6、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
——张爱玲《流言》7、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
——张爱玲《倾城之恋》8、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张爱玲《天才梦》9、笑全世界便与你同笑,哭你便独自哭。
——张爱玲《花凋》10、孤独的人有他们自己的泥沼。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11、对于大多数女人,爱的意思,就是被爱。
——张爱玲《谈女人》12、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张爱玲《花凋》13、自己生活贫乏的人才喜欢刺探别人的私事。
——张爱玲《小团圆》14、毕竟日子是自己在过,不是为了别人在活。
——张爱玲《半生缘》15、吃了一个“如果”,再剥一个“如果”。
——张爱玲《茉莉香片》16、小小的忧愁与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
——张爱玲《茉莉香片》17、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张爱玲《倾城之恋》18、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
——张爱玲《色,戒》19、结婚若是为了维持生计,那婚姻就是长期卖淫。
——张爱玲《倾城之恋》20、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么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张爱玲《倾城之恋》21、她的话使他下泪,然而眼泪也还是身外物。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22、人生太长,我们怕寂寞,人生太短,我们怕来不及。
——张爱玲《半生缘》23、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张爱玲《红楼梦魇》24、生命在你手里像一条迸跳的鱼,你又想抓住它又嫌腥气。
——张爱玲《小团圆》25、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张爱玲《一别一辈子》26、这世界上有那么许多人,可是他们不能陪著你回家。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27、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小小的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
悲凉之雾,遍披华林(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悲凉之雾,遍披华林【导语】:红楼隔雨相望冷红学研究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
张爱玲说过的经典语录100条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界的杰出代表,其文学作品充满了文艺复兴的气息,蕴含着无限的智慧与真理。
她的经典语录被广大读者所传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感染力和启示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张爱玲说过的100条经典语录,并举七个案例加以论证。
1、生命是陌路,永远走不到别处去,也许是没有别处,只有死亡。
这句话表达了张爱玲对人生的看法,她认为生命是一段孤独的旅程,我们最终都会面临死亡,而这一切都是注定的。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生而有光,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发挥自己的光芒,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2、有些人守口如瓶是因为他们心里没什么可说的。
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一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一个人的口才和真实的内心自有道理和感悟,如果一个人说话不多,不代表他没有思想和灵魂,反而可能更加深刻和真实。
3、男女之间的爱情,当然要互相忍让,但是过于委曲求全,是可悲的。
这句话让我们想起来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的轨迹中必须经过磨合和调整,但是如果因此失去了自己,那恐怕就不值得了。
当我们在爱情中加入自我,就会变得自信,成熟,稳定,也会因此获取更多的尊严和尊重。
4、我喜欢干净利落的人,没有什么情感的面尝试给自己留地步。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大多奉行干净利落的处事原则,她认为消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情绪是不值得鼓励的。
如果一个人时刻保持自己的清明和坚持,那么他就可以在所有的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自己的稳定和自信。
5、成功的背后往往是千辛万苦,但成功的质量不应该是只读到一半就停下来,而是在耐力、毅力和的企图心中“不屈不挠”。
这句话体现了张爱玲对事业的看法,她认为成功是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才能实现的。
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在风雨中奋斗,走到底。
6、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时候要做好一切准备,但是对于我们不能掌握的东西,我们只能努力去表演。
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中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不能预测和掌控的,尽管我们愿意做到最好,但有时候事情总是发生的。
传奇张爱玲经典语录张爱玲文学创作的范围,遍及小说、散文和戏剧三大文体。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传奇张爱玲经典语录,以供大家阅读。
传奇张爱玲经典语录1. 这张脸好像写得很好的第一章,使人想看下去。
2.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人的地方是人在颤抖,无人的地方是衣服在颤抖,虚虚实实,极其神秘。
3.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4.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张爱玲5. 爱情本来并不复杂,来来去去不过三个字,不是我爱你、我恨你,便是算了吧、你好吗、对不起。
6. 怅望三十秋一洒泪,萧条异代步同时。
7. 如果我不爱你,我就不会思念你,我就不会妒忌你身边的异性,我也不会失去自信心和斗志,我更不会痛苦。
如果我能够不爱你,那该多好。
8. 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9. 最讨厌是自以为有学问的女人和自以为生得漂亮的男人。
10. 爱情是场梦,可有些人却总睡过了头。
11. 我生命里的温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给了你,但是你离开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笑。
12.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风雨同舟,天晴便各自散了。
13. 你是到底不肯。
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
我将只是萎谢了。
14.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15. 一个有爱情的家庭里面的孩子,无论生活如何的不安定,仍旧是赋予自信心与同情----积极,进取,勇敢。
16. 他看着自己的皮肉,不像是自己在看,而像是自己之外的一个爱人,深深悲伤着,觉得他白糟蹋了自己。
17. 世上的好人比真人多。
18. 爱情是场梦,可有些人却总是睡过了头。
19.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20. 结婚那天你一定要来做我的伴郞,因为我们承诺过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2023年张爱玲经典语录(精选15篇)张爱玲经典语录11) 你死了,我的故事就结束了,而我死了,你的故事还长的很。
2)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的出藉口。
3) 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
4) 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5) 这点爱别的不够,结婚时够了。
6) 有些事终究要学会忘记,有一天,忘记你,忘记我们以前的誓言。
曾经小小的幸福小小的感动小小的房子,是那时我大大的幸福大大的感动大大的天地。
7) 情,亲情我们之间无所不有,却唯独没有爱情。
8) 硕达无比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栓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
9) 时间即是金钱,所以,女孩每花时间在镜子面前,就得每花钱在时装店里。
10) 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
11) 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
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
12) 好想来一次安静的认真的努力的唐吉坷德式的单恋。
13) 爱情要完结的时候自会完结,到时候,你不想画上句号也不行。
14) 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
15) 昨天,我卖身给学业,所以今天我无所事事;而明天,我将嫁身于生计。
16) 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17) 美的东西不一定伟大,伟大的东西总是美的。
18) 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19) 不爱的爱情,永远不会变坏。
所以,我们调情,我们暧昧,却永远不要相爱。
20) 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21) 每一个蝴蝶都是从前的一朵花的鬼魂,回来寻找它自己。
22) 我们也有过美好的回忆,只是让泪水染得模糊了。
23) 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几个弯想到你。
24) 追求和渴望,才有快乐,也有沮丧和失望。
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导语:《传奇》中大致存在的三类女性形象:无母爱的扭曲者形象;有自我意识的反抗者形象;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形象。
每一类女性,她们的女性意识觉醒程度深浅不一,但是都折射出作者明确的女性意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女性意识1张爱玲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和她一生的杰作《传奇》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绚丽的一页。
张爱玲小说所迸发的才情,她那独特的写作视角,以及她与文学潮汐的暗合,都使得张爱玲倍受世人关注,尤其是她的小说集《传奇》一直是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传奇》这本小说结集收有张爱玲写于1943年至1945年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桂花蒸阿小悲秋》、《中国的日夜》等,共五十万字。
所收作品大多通过爱情婚姻生活的描写,展现了洋场社会里旧式家庭被历史埋葬的进程,同时以男女之间说不清道不完的纠葛,揭示了人性受到污染以及“爱的死亡,美的毁灭”的悲剧。
正如周溶泉所说“张爱玲仗着女性的直感和她善悟的聪颖,在‘奇’字上下功夫,写出了由男性作导演的女性生存状态,并从她们的缺乏独立意识及卑弱的表现,来形象的说明这些可悲的女子陷入用金钱编织的罗网而不能自拔的命运的无可避免,让人们通过‘传奇’性的故事情节,看到了世间的苍凉。
”《传奇》集中反映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意识在女性身上的沉淀,同时冲击着新时期女性解放意识的慢慢觉醒。
在女性文学崛起的二十世纪,张爱玲的女性文学绽放着与同时期女作家的女性文学不同的光彩,她从女性自身的性格悲剧和人性堕落出发,挖掘出女性的落后意识进而再挖掘出她们不幸的根源,使女性文学突破了女性创作的屏障,达到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名人故事】张爱玲的传奇成长故事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作家,她的小说大多写的是上海没落淑女的传奇故事,她把自己的小说集也命名为《传奇》,而她的身世本身也是一部苍凉哀婉而精彩动人的女性传奇。
下面是关于她的成长故事,欢迎阅读: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比鲁迅小39岁,比老舍小21岁,比曹禺小10岁)。
她于1995年去世(75岁)。
她的祖籍是河北丰润。
她出生在上海。
她的原名是张颖。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
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髦的新女性。
3岁时张爱玲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个有天赋的孩子。
她6岁时上了一所私立学校。
她一边读诗歌和背诵经文,一边开始写小说。
如果第一部小说写的是家庭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女孩失恋自杀的故事,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此外,她还写了一本乌托邦小说《快乐村》,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1927年,7岁的张爱玲携家人返回上海。
不久,她的母亲回家了。
她跟着母亲学习绘画、钢琴和英语。
张爱玲曾说,她对颜色、音符和文字极其敏感,“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
我从小就被视为天才。
除了发展我的天才,我没有生存的目标……当我九岁的时候,我犹豫了,不知道我应该选择音乐或艺术作为我的终身职业。
看了一部关于一个穷画家的电影后,我哭了,决定成为一名钢琴家,在一个华丽的舞台上演奏。
张爱玲著名作品引导语:著名作品主要有、、以及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下文是简介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小说《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
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高考作文专题人物素材:民国才女张爱玲天才梦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
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
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
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老人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
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
遇到笔画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
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
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
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
八岁那年,我尝试写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
快乐村人是一个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征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
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
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写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
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克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
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
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为我终生的事业。
看了一张演绎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
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
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象那八個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
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光彩壮丽、显赫、杰出)“melancholy”(忧郁),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
遗世独立张爱玲作者:宗禾来源:《畅谈》2015年第16期她是青花瓷上的浓淡转笔,是曲调里的抑扬顿挫,点点滴滴都是才情,清冷的幽光,暗藏一生辗转几多忧伤。
终其一生,横空出世地来,旁若无人地活,听天由命地走1995年的9月8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张爱玲死在洛杉矶的公寓中,享年75岁。
生前她写出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这样在华语文学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作品,近年来出版的《小团圆》、《雷峰塔》均引起了轰动。
最后的死亡:荒凉之中惘惘的威胁张爱玲从1972年定居洛杉矶开始,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她引以为自豪的写作却遭遇毁灭性打击。
一部部作品写出来,一部部被出版社拒绝。
绝望之中她只好为香港电影公司写剧本以谋生,甚至着手写作《张学良传》。
她终于发现,她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红”的天才。
其实,20世纪40年代她在两年内从一个因战争辍学的大学生一跃而成为上海最有名的作家,是与上海“孤岛”时期的特殊形势分不开的。
艺术和人生的“传奇”,并不能到处复制。
1992年2月14日,张爱玲立下遗嘱,在法定公证人与其他三位证人面前宣誓完成,一切依照当地法律。
遗嘱很简单,只有三点事项:“第一,我去世后,我将我拥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给宋淇夫妇。
第二,遗体立时焚化——不要举行殡仪馆仪式——骨灰撒在荒芜的地方——如在陆上就在广阔范围内分撒。
第三,我委任林式同先生为这份遗嘱的执行人。
”1995年5月17日,即距离张爱玲死前大约三个半月,她致函给林式同要求帮她在“既有荒无人烟的荒野景象,又不失繁华热闹的赌城风情”的拉斯维加斯找房子。
而三个月之后,张爱玲就被发现于洛杉矶租住的公寓内死亡,警察到时已经死了七八天,屋里的空调都还开着。
张爱玲遗嘱中所写的手稿管理人林式同提到张爱玲最后的死亡:“她是躺在房里唯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上去世的。
身下垫着一床蓝灰色的毯子,没有盖任何东西,头朝着房门,脸向外,眼和嘴都闭着,头发很短,手和脚都很自然地平放着。
论张爱玲(精选5篇)第一篇:论张爱玲文秘1321 1332304141 张颖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女性主义色彩张爱玲其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传奇的、独特的、魅力的人物,在家世:张是李鸿章的曾孙女,祖父张佩纶,至于父亲却是个纨绔子弟,但是母亲和姑姑二人则是思想开放的新女性。
大家族的没落破碎,中西文化的交融,对张爱玲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经历:她的,是坎坷的,家族没落的悲哀,作为新女性自身的压抑,爱情的最终苦果,最后消失;在个性:张明显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她的出现像烟火,绚烂了所有,整个世界因她沸腾,她的消失亦像烟火,悄无声息……一切的一切都让“张爱玲”三个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张爱玲本人就是一个“传奇”,留下了美丽的文学“传奇”,如她的小说集《传奇》。
创作于1943—1945年间的《传奇》,被视为张爱玲小说的早期创作。
其中收录有《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年轻的时候》等,共五十万字。
当然,《传奇》本身无所谓传奇,讲述的是小人物的小故事。
作者通过沪港两大都市里中上层阶级的婚姻和家庭日常生活,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动人的传奇故事,向世人展示了旧中国社会的一幅幅色彩斑斓,暗淡凄凉的图画。
同时以男女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葛,揭示了人性受到污染以及“爱的死亡,美的毁灭”的悲剧。
浓重的伤感情调,沉滞的悲凉色彩,构成了这部作品普遍沉郁的审美风格。
对于传奇,张爱玲在扉页上这样讲;“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这样的传奇,也是张爱玲的“传奇”。
作为女性,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张爱玲凭其女性的直觉、能够透过事实看本质的聪颖,传“奇”字,以“奇”为着立点,写出了由男性作导演的女性生存状态,揭露了女性自身的缺乏独立意识以及其的卑弱性格,形象地表现了女性命运无可抑制的不可避免,为生活,为金钱,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自己编织的笼,再在笼里了结,让人们透过“传奇”性的故事情节,觉出其间的苍凉感。
关于张爱玲的小说学术论文张爱玲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她对于中国文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张爱玲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张爱玲的学术论文篇一:《我眼中的张爱玲》【摘要】初读张爱玲,我被她特有的阴冷、悲情、残酷的调子所吸引。
看着她的作品,总是让你觉得浑身上下包括牙缝里都嘶流嘶流地穿着冷风,有时整个心都凉透了,还变幻着红黄绿紫的颜色。
她把人看得一丝不挂,她对人物描写的句子,字字直往你心里钻,对人性的解读和对事物的敏锐眼光令我折服。
可是,她对自己爱情的追求和付出却与她去塑造笔下人物的态度截然相反,她心中诚然一切却义无反顾,难道那些人物是她的影子,还是她是那些人物的影子?【关键词】张爱玲;冷色性格;暖色爱情一、冷色性格张爱玲,从来就是个矛盾。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伦经李鸿章引荐与其女儿结婚,所以爱玲属于正宗的名门之后,可见不免骨子里有骄纵傲慢的贵族习气。
这样大的家庭背景下,张佩伦之子即张爱玲之父便被熏陶出典型的遗少作风,染有弄风捧月之旧习气,更发展其性情暴戾等恶习。
而张爱玲的母亲,是清末南京黄军门的女儿,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而又清丽孤傲的漂亮女子。
旧习气与西洋化显然是格格不入。
这样的一对夫妇,又给这个复杂的家庭关系增添了另一种叛逆的格调。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觉得母亲对爱玲的西式教育给了她对艺术的鉴赏力、女性思想的开放性和广阔的胸襟,可是我们始终是中国人,千年的封建思想是植根在每一人心的刺,很多人早已习惯,本来爱玲已经发现了刺,可是当她的父母离婚,愁锁深闺的她即使觉得疼,也无法拔除,只有忍着痛,揭开人世间的面目,个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逐渐清晰可见。
她从来就是有大志的,也许生活的郁闷也只能给她这样的期许。
特有的才情和早熟令她在学校中脱颖而出。
她说:“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