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技术规范标准】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47.52 KB
- 文档页数:9
浓缩洗涤剂标志产品技术规范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前 言本技术规范是“浓缩洗涤剂标志”配套的专用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的价格性能比,节约生产能耗和产品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保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归口。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浓缩洗涤剂标志产品技术规范(衣料用液体洗涤剂)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使用浓缩洗涤剂标志的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符合QB/T1224规定的浓缩型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并使用浓缩洗涤剂标志的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173-2008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 13174-2008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QB/T 1224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QB/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浓缩衣料用液体洗涤剂 Concentrated liquid detergent for fabric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一定工艺生产的一种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产品中有效物含量较大,可减少包装材料和降低运输成本,实际使用量较普通衣料用液体洗涤剂少。
4 产品分类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使用浓缩洗涤剂标志的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按产品使用对象分为“浓缩洗衣液”和“浓缩丝毛洗涤液”两类。
其中浓缩洗衣液又根据浓缩化的程度分为“浓缩”和“浓缩+”两个等级。
5 要求5.1 基本要求使用本浓缩洗涤剂标志的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指标应满足表1或表2规定,表1或表2中没有规定的其他项目指标还应符合QB/T1224中相应浓缩型产品的要求。
目次前言 (iv)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基本要求 (1)4 技术内容 (1)5 检验方法 (2)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用洗涤剂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家用洗涤剂类环境标志产品的基本要求、技术内容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家用洗涤剂,包括织物洗涤剂和护理剂、餐具和果蔬用洗涤剂、硬表面清洗剂和洗手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193.3—2003 急性毒性试验GB/T 13171—2004 洗衣粉GB/T 16288 塑料制品的标志3 基本要求3.1产品质量应符合各自的质量标准要求。
3.2产品生产企业污染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4 技术内容4.1 织物洗涤剂和护理剂4.1.1 产品中磷酸盐的质量分数(以P2O5计)不得超过1.1%。
4.1.2 产品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不得低于90%。
4.1.3 产品不得使用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氮川三乙酸及其盐(NTA)、含氯漂白剂等作原材料。
4.1.4产品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包装容器。
4.1.5产品应附有详细说明,包括以下内容:(1)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推荐用量。
(2)产品误食或入眼的应急处理措施。
(3)根据GB/T 16288的规定对塑料包装容器进行标识。
4.2 餐具和果蔬用洗涤剂4.2.1 产品中磷酸盐的质量分数(以P2O5计)不得超过1.1%。
4.2.2 产品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不得低于90%。
4.2.3 产品不得使用支链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氮川三乙酸及其盐(NTA)、含氯漂白剂等作原材料。
4.2.4 产品的急性经口半数致死量(LD50)应大于5 000 mg/kg。
4.2.5 产品中如需添加色素,则应使用食用色素。
4.2.6 产品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包装容器。
洗衣粉标准前言在原标准GB 13171-91的基础上,本标准主要修订以下内容:1.增订了无磷洗衣粉类型;2.放松了成分规定,对含磷洗衣粉不具体规定聚磷酸盐含量,只要求活性物(%)、聚磷酸盐(%)和4A沸石(%)之和达到一基本量,三者之量可以互补变化;3.增加了循环洗涤性能指标和水溶性硅酸盐(以SiO2计)限量;4.定量包装要求加严;5.改变“保质期一年”的不合理规定,视产品稳定性分两种情况明示。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所、上海白猫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传家、张家泳、刘栖峨、王治畿、张幼娟、尤林太。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91年9月10日,1997年5月28日第一次修订。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洗衣粉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由表面活性剂及聚磷酸盐、4A沸石等助洗济、分散剂、酶和添加剂等配方生产的洗衣粉。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01-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368-93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GB 12030-89 粉状洗涤剂颗粒度的测定GB/T 13173.1-91 洗涤剂样品分样方法GB/T 13173.2-91 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GB/T 13174.4-91 洗涤剂中各种磷酸盐的分离测定离子交换柱色谱法GB/T 13174-91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的测定GB/T 13175-91 粉状洗涤剂表观密度的测定给定体积称量法GB/T 15815-1995 衣料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循环洗涤白棉对照布法GB/T 15816-1995 洗涤剂和肥皂中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15818-1995 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度试验方法QB/T 2114-95 低磷无磷洗涤剂中硅酸盐含量(以SiO2计)的测定滴定法国家技术监督局令[1995]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产品分类3.1 分类原则、代号本标准所规定的洗衣粉属于弱碱性产品,适合于洗涤棉、麻和化纤织物,按品种,性能和规格分为含磷(HL类)和无磷(WL类)两类,每类又分为普通型(A型)和浓缩型(B 型),命名代号如下:a)HL类:含磷酸盐洗衣粉,分为HL-A型和HL-B型。
ICS71.100.40Y 43 T/GDAQI 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团体标准T/GDAQI XXXXX—XXXX浓缩手洗餐具用洗涤剂Concentrated detergents for hand dishwashing(征求意见稿)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提出。
本标准由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浓缩手洗餐具用洗涤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浓缩手洗餐具用洗涤剂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表面活性剂和助剂配制的浓缩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产品包括液体状、膏状、凝胶状或固体粉状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368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985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T 13173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 14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GB/T 26396 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30796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甲醛的测定GB/T 36970 消费品使用说明洗涤用品标签QB/T 2951 洗涤用品检验规则QB/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X/XXXX 洗涤用品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X/XXXX 洗涤用品中乙二胺四乙酸、氮川三乙酸及二乙烯三胺五乙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3 产品分类产品在GB 14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涤剂》中归为B类;当产品完全符合GB 14930.1中对A类产品的相关规定时,可标示为A类。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洗涤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的标识和包装要求至关重要。
准确的标识和合理的包装可以提供清晰的信息,并保证产品的安全使用。
下面将介绍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的要求。
一、洗涤用品标识的要求1.产品名称:标识上应包括产品的名称,以便消费者能够准确辨认产品。
2.有效成分:洗涤用品的有效成分对其清洁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标识上需要明确指明产品的有效成分。
3.使用方法:标识应提供清晰明了的使用方法,包括用量、使用步骤等,以帮助消费者正确的使用产品。
4.注意事项:洗涤用品的使用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标识上应提醒消费者注意事项,例如避免接触眼睛、保持干燥等。
5.生产日期和有效期:标识上应标明产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以便消费者能够判断产品的新鲜度和质量。
7.环保标识:对于环保型洗涤用品,标识上应明确标注其环保指标和认证信息,以便消费者选择环保产品。
二、洗涤用品包装的要求1.密封性:洗涤用品包装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产品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泄漏和腐蚀包装。
2.耐压性:对于液体洗涤用品,包装必须具有一定的耐压性,以免在受热、受力等条件下爆炸。
3.容量标识:洗涤用品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的容量,以便消费者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规格。
4.安全性:洗涤用品的包装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包括包装材料的无毒无害、稳固耐用等特点,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5.方便性:包装应易于打开和关闭,方便消费者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控制产品的用量。
6.提示标识:包装上应明确标注警示标识,例如“请勿摄入”、“避免接触眼睛”等,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7.环保性:洗涤用品的包装应注重环保,采用可降解材料或可回收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洗涤用品的标识和包装要求的关键在于提供准确的信息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准确清晰的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正确使用产品,而合理的包装可以保护产品并便于使用。
对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的要求需要从产品名称、有效成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生产厂家信息以及环保标识等方面进行考虑。
洗衣粉“超浓缩”不属国标规范概念
佚名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品科学》
【年(卷),期】2012(035)011
【摘要】目前的洗衣粉国家标准中,并没有超浓缩或高浓度这些概念,只有A (普通)和B(浓缩)2种类型的洗衣粉,被冠以“超浓缩”或“高浓度”的洗涤产品是商家宣传的噱头。
至于市场上出现的“超浓缩”、“高浓缩”、“真浓缩”以及“X倍浓缩”等宣传的洗衣粉则不属于国家标准中的规范概念。
【总页数】1页(P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5.14
【相关文献】
1.从洗衣粉标准演变看我国浓缩洗衣粉的市场发展 [J], 姚晨之;李向阳
2.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发布浓缩洗衣粉和浓缩洗衣液产品质量市场调查报告 [J],
3.上海申兰洗涤剂厂推出申兰牌超浓缩洗衣粉和洗洁精 [J], 顺荣
4.无磷超浓缩洗衣粉 [J],
5.各种“概念”水被规范新国标将全部统一监管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
洗涤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其标识和包装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安全和使用效果。
因此,制定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标识要求
1.产品名称:应明确标注产品名称,以便用户辨别。
2.生产厂家:应标注生产厂家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以便用户查询。
3.成分:应标注产品的成分、含量、保质期等信息,以便用户选择和使用。
4.使用方法:应标注产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等信息,以便用户正确使用产品。
5.质量检验:应标注产品的检验报告,以便用户了解产品质量。
6.安全警示:应标注产品的安全警示信息,以便用户正确使用产品,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包装要求
1.包装材质: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不得使用有害物质,确保产品安全。
2.包装设计:应设计合理,易于打开、关闭和使用,方便用户拿取和携带。
3.包装尺寸:应根据产品规格和容量确定合适的包装尺寸,以
避免浪费和过度包装。
4.包装印刷:应采用清晰、鲜明的印刷,以保证标识信息清晰可辨。
5.防伪标识:应在包装上设置防伪标识,以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总之,洗涤用品的标识和包装要求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和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洗衣粉执行标准
洗衣粉是家庭清洁的必需品,如何选择一款优质洗衣粉成为了家庭必须考虑的问题。
此时洗衣粉执行标准就成为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下是洗衣粉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
一、物理指标
1. 外观
洗衣粉应为均匀粉末状,无结块、异物和明显不溶于水的颗粒。
2. 粒度
洗衣粉平均粒度为0.4~1.4mm,最大粒度不超过2mm。
3. 溶解性
于温度20℃的自来水中,将1g试样连续搅拌2min后,洗衣粉溶液的呈浑浊或清晰度不低于二级。
4. 发泡性
将1g试样溶解在容积为500mL的20℃自来水中,用异光法测定发泡高度,高度不少于100mm。
二、化学指标
1. 有效物含量
洗衣粉有效物含量应不低于90%。
2. 磷酸盐含量
洗衣粉中磷酸盐含量应不高于20%。
3. p H值
将0.1g试样与水混合成糊状,再用水稀释至100mL,测量pH值,pH 值在7.0~11.5之间。
4. 水分含量
洗衣粉水分含量应不高于10%。
5. 酶活力
若洗衣粉加入蛋白酶、淀粉酶等酶,则应检测其酶活力。
三、安全指标
1. 有害物质含量
洗衣粉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荧光增白剂、卫生杀虫剂等的总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
2. 健康标签
洗衣粉应有清晰的健康标签,标明成分、安全使用方法等内容。
以上是洗衣粉执行标准的相关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洗衣粉时应仔细查看产品标签,确保所选择的洗衣粉符合国家执行标准。
【技术规范标准】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技术规范
文件三附件:
前言
本技术规范是“浓缩洗衣粉标志”配套的专用技术规范。
本技术规范的制定是为了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洗衣粉的价格性能比,节约生产能耗和产品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保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归口。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2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由表面活性剂、各类助剂和添加剂生产的使用浓缩洗衣粉标志的浓缩洗衣粉产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T 6368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pH值的测定电位法(eqv ISO 4316:1977)
GB/T 13171 洗衣粉
GB/T 13173-2008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GB/T 13174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
GB/T 15818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度试验方法
QB/T 2951 洗涤用品检验规则
QB/T 2952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
JJF 1070-2005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浓缩洗衣粉concentrated detergent powder
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过附聚成型或其他工艺生产的一种粉状家用衣物洗涤剂产品,产品配方不添加或少添加无效的填充物,表观密度大,可减少包装材料和降低运输成本,实际使用量较普通洗衣粉少。
4 产品分类
本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按添加的洗涤助剂种类分为含磷型、无磷型。
5 要求
5.1 材料要求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配方中所用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应不低于90%,且公认降解中对环境是安全的(如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不应使用)。
5.2 理化性能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理化性能指标
4
5.3 使用性能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使用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使用性能指标
5.4 定量包装要求
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小包装净含量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
6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按GB/T 13173-2008中第4章规定,制备、贮存浓缩洗衣粉标志产品的实验室样品。
6.1 外观
目测检验。
如有结团,但用手轻压结团即松散,视为合格。
6.2 表观密度
按GB/T 13173-2008中第13章测定。
6.3 总活性物
按GB/T 13173-2008中第7章测定。
一般检验按A法,要求检验结果不包括水助溶剂时按B法。
6.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数按GB/T 13173-2008中第8章测定。
6.5 总五氧化二磷
6.5.1 含磷型
按GB/T 13173-2008中第6章测定,其中6.1磷钼酸喹啉重量法为仲裁法。
6.5.2 无磷型
按GB/T 13173-2008中6.2测定。
6.6 游离碱
按GB/T 13171.1中附录A测定。
6.7 pH
按GB/T 6368规定,将试样的1g/L溶液在电磁搅拌缓和搅拌下,保持25℃,测定其pH值。
6.8 规定污布的去污力
按GB/T 13174规定程序,同机三种污布混合一起同时测定试样和标准洗衣粉的去污力,并进行比较。
污布种类和标准粉依照该标准相应规定。
6.9 循环洗涤性能
按GB/T 13174规定程序,同机测定并比较试样和标准洗衣粉的循环洗涤性能。
6.10 四聚丙烯烷基苯磺酸盐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按GB/T 13171.1中附录B定性鉴定,不得检出。
6.11 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度
按GB/T 15818进行测定。
6.12 净含量
按JJF 1070-2005规定进行。
7 检验规则
按QB/T 2951规定执行。
6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5.2和5.4中的全部项目。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包装
按QB/T 2952规定执行,并符合《浓缩洗衣粉标志使用管理规则》规定。
8.2 运输
产品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严禁抛掷、踩踏,运输过程中要避免日晒、雨淋、受潮。
8.3 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且不受阳光直射的场所,防止雨雪淋袭。
堆垛高度适当,禁止重压,以免损坏包装。
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从生产之日起可保质两年及两年以上的产品,可不标注保质期;只能在两年内保证符合本技术规范的产品,应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
谢谢阅读!!! 随心编辑,值得下载拥有!专业│专注│精心│卓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