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库和磁盘备份的优劣
- 格式:docx
- 大小:14.02 KB
- 文档页数:2
相较于硬盘,磁带存储的优势在哪里?关于「磁带已死」的争论已经持续很久,但以磁带的特性而言,仍然是最适合做为长期的数据归档保存之用,众多特性是硬盘所无法取代的。
磁带备份是最早的存储应用之一,磁带价格低廉,介质稳定,可以异地脱机保存,运输方便,一开始就是存储、备份和恢复的主要介质。
但近年来,硬盘存储取得长足发展,访问速度与可靠性均不断提升,单位容量成本则不断降低,而CDP技术的兴起,更充分利用硬盘存储的优势,使数据的备份恢复真正成为实时备份。
毫无疑问,CDP软件的兴起将在备份、恢复应用领域对磁带技术形成巨大的冲击。
而在硬盘存储的全面侵蚀下,全球磁带市场都呈现了不景气的趋势。
为此,业内认为磁带最终会退出存储市场。
果真如此吗?事实上,今天的磁带跟几年以前有很大不同,几年以前磁带更主要作为被动的备份,数据量小放在机器内部,数据量大放在机器外部,主要工作把机器内数据从硬盘备份到磁带。
今天磁带应用范围大幅度提高,已经成为信息生命周期管理很关键的环节,这叫归档环节,把一些并不频繁使用的数据放在磁带上,客户在需要时候可以访问。
所以磁带在今天随着数据容量的提高,数据使用的频繁程度,包括重要性又不一样,所以把一些不太频繁使用的放在一个磁带上,从而满足很多客户对大数据存储的需要。
存储架构中仍然不可或缺的磁带,关键就在于磁带能够提供硬盘所不具有的优势。
1. 价格低廉SATA硬盘价格虽然持续探底,但与磁带相较下仍有相当的差距。
以目前市场上的500GB SATA硬盘来说,零售价约在RMB1,050 – 1,450,每GB单位成本约RMB2-3。
而在磁带方面,以LTO-3/4磁带为例,每卷磁带的价格大约在RMB300-500,每GB单位成本约RMB0.6-1。
若仅以存储媒体的成本为基准,磁带的成本虽然较低,但乍看之下的优势并不很大,显然的,存储媒体只是存储系统的一部份,光有媒体并不能发挥效用,必须构成完整的系统才能提供存储服务。
数据库备份存储选择合适的备份存储介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据库的备份存储成为了各种组织和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选择合适的备份存储介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数据库备份存储介质的选择进行探讨,并对比不同介质的优缺点,以便读者在备份选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硬盘备份存储介质硬盘备份存储介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备份方式,其具有读写速度快、存储容量大、抗震抗振动能力强等优点。
常见的硬盘备份存储介质有外置硬盘、网络存储设备和磁带库等。
1. 外置硬盘备份外置硬盘备份是一种便携式的备份存储介质,适用于个人和小型企业。
它具有容易购买、便于使用和维护的优点,且备份速度较快。
然而,外置硬盘备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易受到病毒和物理损坏的影响,不够可靠;容量相对较小,不能长期保存大量的备份数据。
2. 网络存储设备网络存储设备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的专用备份存储介质。
它可以提供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更稳定的备份性能,适合中型和大型企业使用。
此外,网络存储设备还具备数据共享和远程访问的功能。
然而,网络存储设备价格较高,需要专门的网络管理和维护人员,并且在网络传输速度较慢时备份速度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 磁带库备份磁带库备份是一种传统的备份存储方式,适用于大容量需求和长期数据保存的场景。
磁带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抵御病毒攻击和硬件故障,并且具备较长的数据保存周期。
然而,磁带备份的数据恢复速度相对较慢,难以满足实时备份的需求。
二、云备份存储介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云备份存储成为了备份存储的新选择。
云备份具有无需额外硬件投资、支持跨地域备份和容易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小型、中型和大型企业。
云备份存储介质也可以通过虚拟机备份等手段实现数据库备份的自动化管理,减轻了人工操作的负担。
然而,云备份存储介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首先,云备份存储依赖于互联网连接,如果网络不稳定或断网,备份和恢复操作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传统的备份方式
1.本地磁盘备份:通过在用户自己的计算机上的不同的磁盘位置,存放备份数据,但如果本地计算机出现故障,则无法恢复数据。
2.可移动存储器备份:将数据备份到软盘或者大容量的移动存储设备上。
3.网络文件服务器备份:在LAN或者其他的网络服务器的磁盘上备份数据,使得本地数据损坏后可以利用网络的备份进行恢复。
4.磁带和磁带库备份:是大容量的数据存储和备份方式,也是各种类型企业的传统的备份方式。
在自动磁带备份和磁带库管理应用的支持下,是性价比较高的备份方式。
5.光盘和光盘库备份:不可擦写的备份介质,在光盘管理库及相应备份应用的支持下,也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备份方式。
6.冗余和容错:主要通过服务器硬件的冗余和容错功能来进行,包括使用磁盘阵列(RAID)、集群、本地的连续的磁盘复制、建立原始数据的镜像等。
该方法使得企业在主服务器或者磁盘出故障后,能够不间断业务操作。
该方法可以保存重要数据的最新的备份,但如果原始数据被删除或者遭到破坏,则备份数据也受到同样的破坏。
需要其他备份方式来保证数据的恢复。
7.数据库复制:与磁盘复制类似,通过将主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到另外一个备份数据库,来保证数据库的应用在一台服务器遇到故障的情况下可以继续运行。
磁盘和磁带备份方法的比较一,磁带的优势劣势磁带的主要优势是价格和它可作为可拆卸介质的能力。
相对便宜(与磁带驱动器本身相比)的磁带盒可以插入,填充数据,可以被其它磁带盒替代,这使得磁带驱动器可以写入数量无限的数据。
但是,磁带盒在驱动器中进进出出将会带来昂贵的人为参与。
磁带库自动完成这一机械过程。
磁带还具有体积小巧、容量大、成本低、寿命长和便携性等优点。
而且,磁带备份技术诞生至今已经有50多年,经受了时间的考验,确实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很多企业用户都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存储介质,这也是它的优势之一。
例如磁带的便携性以及磁带不会出现像磁盘一样的磁头损坏的问题在转移大量数据的时候,使用磁带的成本要低于使用因特网的成本。
二,磁盘的优势劣势磁盘的优势:1,可以直接的访问数据,因为不需要加载或倒带,也不需在磁带卷中搜索数据文件。
磁盘读写数据的速度明显比磁带快上许多。
2,可基于网络远程备份数据,无需人员实机操作。
磁盘的劣势:1,由于在系统上,无法避免磁盘碎片问题的干扰,将会导致备份和恢复性能的急剧下降。
所以,采用磁盘备份必须定期整理磁盘文件系统。
2,一个低成本的磁盘阵列做备份时,它只能坚持容纳几个星期的备份数据。
它无法容纳大量的数据作长期保留。
实用性会迫使客户最终将备份设备清除至可移动的介质中(比如移动硬盘)。
3,从数据的安全性出发,来自病毒、黑客和自然灾难的安全威胁同样需要被考虑。
文件系统很容易被攻击,而磁带的无文件系统格式,决定其天生具备免疫能力。
最后,对于存档需求来讲,磁盘的寿命要远比磁带介质的寿命短得多。
闲置的磁盘可能在一或两年后开始丧失数据或是消磁,除非是每三十天上转一次。
三,光盘的优势劣势磁盘的优势:1,查找备份文件时,能快速找到。
2,备份少量文件速度较快。
3,成本较低磁盘的劣势:1,保存大容量文件不便(如视频文件),备份时出错率高,消耗备份人员工作时间。
2,备份后的管理保存时,要避免盘片的划伤,创成数据损坏。
磁带机备份
磁带机备份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备份方式,它使用磁带机设备将数据存储在磁带上。
这种备份方式主要用于大量数据的备份和长期存储。
磁带机备份的优势包括:
1. 容量大:磁带机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通常容量可以达到数十TB。
2. 成本低:相比其他备份媒介,磁带机备份具有较低的成本,特别是在大规模数据备份和长期存储方面。
3. 可靠性高:磁带机备份的数据可靠性较高,磁带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比较好,可以提供长期的数据保存。
4. 离线存储:磁带机备份采用离线存储的方式,可以避免在线备份时可能出现的数据被恶意软件攻击或病毒感染等问题。
但是,磁带机备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速度较慢:相比较硬盘等其他备份方式,磁带机备份的速度较慢,备份和恢复的时间较长。
2. 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磁带机备份需要专门的磁带机设备,对于小规模的备份需求来说,可能需要额外的投资和设备维护成本。
综上所述,磁带机备份是一种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备份和长期存储的备份方式,具有容量大、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
点,但速度较慢,需要专门的设备等不足之处。
在选择备份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磁盘与虚拟磁带库优缺点分析致力于数据安全备份国产化,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中科同向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HeartsOne)在与企业用户沟通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的客户朋友对目前市场上宣传的磁盘备份及虚拟磁带备份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今天中科同向的销售人员对磁盘及虚拟磁带库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有需要的朋友。
一、利用磁盘进行备份(D2D)随着SATA技术的兴起,大容量磁盘的价格进一步下降,性能价格比更好,使很多人开始关注这种做法。
很多用户的咨询专家也开始倾向使用磁盘阵列作为备份设备。
利用磁盘作为备份设备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这个解决方案目前有几种流行的实现方式:1、最初大家的普遍做法,也就是采用标准的光纤通道或者SCSI磁盘阵列,安装容量大价格低的SATA硬盘,直接连接到备份服务器上,利用服务器把磁盘阵列格式化成一个文件系统;2、随着NAS技术的兴起,也有的用户利用NAS上的存储空间进行备份;3、目前一些备份软件所具备的磁盘备份功能。
4、这一类解决方案的特点是:利用磁盘作为存储设备,磁盘被格式化成文件系统。
这种方式相对于磁带库来说解决了很多问题:(1)不再受磁带库设备和介质可靠性方面的困扰,规避了磁带加载卸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其持续读写性能达到或超过了中端磁带库。
(2)提高了设备空间利用率。
(3)磁盘阵列设备在用户环境中很常见,一般的系统管理员不需要过多的专业知识都可以自行维护,降低了维护成本。
而且,通常看起来投资比较低,用户只需要购买一台磁盘阵列就可以了。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逐渐发现,这种最简单的基于磁盘阵列的解决方案并不完美的。
让用户头疼的问题1、共享如果在一个有多台服务器的环境中要实现LAN-F REE备份,配置的复杂性和成本都会迅速提高。
一般来说,实现备份到磁盘,都要在这台磁盘阵列上建立一个文件系统,才能够被备份软件识别。
而一般的文件系统都不能被多服务器共享,只有磁带库可以实现共享。
磁带库和磁盘备份的优劣对比1.磁盘备份技术对磁带备份的影响随着磁盘技术的发展,尤其是SATA磁盘技术的出现,磁盘备份正不断蚕食磁带产品的传统领地,而各大存储论坛上关于磁盘和磁带的辩论也甚嚣尘上。
磁盘备份之所以迅速的攻城略地,其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性能——有很多可信的测试数据表明磁盘备份的性能基本上是磁带备份的10倍以上。
迅速完成备份,尽快释放备份占用的资源对那些数据量庞大而备份时间窗口有限的用户,比如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磁盘的恢复性能和备份性能基本相等,有助于用户在出现数据丢失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减少业务中断的损失;而对一些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新兴业务,比如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等,更高的数据恢复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磁盘是全封闭电子结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备份和恢复的可靠性。
既然磁盘备份有如此种种优势,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象某些厂商所声称的那样彻底替代磁带产品呢?2.磁盘备份与磁带库的优劣比较关于磁带将被磁盘取代的说法并非近几年才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预言磁带将最终走向消亡。
但事实证明这些年来磁带技术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首先,不能移动、不能离线保存是磁盘备份不可回避的弱点。
磁盘备份并不能满足那些需要长期离线保存归档数据的用户的要求,而在某些行业,离线保存一份数据是法规遵从的重要条款;其次,磁盘备份一般都只能保存数周的数据,无法长期保存大量数据,虽然理论上不断追加磁盘容量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要受到预算、机房环境、可管理性等因素的制约。
另外,近年来磁盘容量的增长呈放缓趋势,而磁带产品的容量往往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无法预测磁盘肯定能够替代磁带——至少,在可见的将来是这样。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备份可以提高备份系统的性能,磁带备份可以实现数据长期、离线保存,两种产品各有千秋,无所谓谁优谁劣。
根据 ESG 对北美地区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调查,有76% 的用户希望用磁盘技术部分替代磁带技术,而希望全部替换磁带技术的占2% ;而IDC的《全球磁带驱动器预测与分析》报告也显示:用户购买一兆字节的磁盘备份产品同时,会购买4到10倍的磁带存储。
备份介质的选择与比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无论是个人的珍贵照片、工作文档,还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数据,都需要进行有效的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而选择合适的备份介质则是确保数据安全的关键一步。
常见的备份介质主要包括磁带、硬盘、光盘和云端存储等。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它们的特点。
磁带曾经是企业级数据备份的主流选择。
它的优点在于成本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存储大量数据时,单位容量的价格较为实惠。
而且磁带的保存寿命较长,如果在适宜的环境下保存,能够保持数据的完整性多年。
但磁带也有明显的缺点,它的读写速度较慢,恢复数据的过程可能会比较耗时。
此外,磁带对存储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否则容易影响数据的质量。
硬盘作为备份介质,具有读写速度快的显著优势。
无论是备份还是恢复数据,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而且现在的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可以满足大量数据存储的需求。
不过,硬盘的价格相对较高,特别是大容量的高性能硬盘。
同时,硬盘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比如机械硬盘的磁头损坏、固态硬盘的闪存老化等,如果没有良好的冗余备份机制,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
光盘作为备份介质,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
它不易受到磁场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数据保存的可靠性较高。
而且光盘的读取不需要依赖特定的设备,通用性较好。
然而,光盘的容量通常较小,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备份的需求。
并且光盘的写入速度较慢,操作也相对繁琐。
云端存储是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备份方式。
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便捷性,用户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恢复数据。
而且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采取多重冗余和安全措施,保障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使用云端存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依赖网络,如果网络不稳定或者速度慢,可能会影响备份和恢复的效率。
另外,云存储服务通常需要付费,长期使用的成本可能会比较高。
在选择备份介质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数据量的大小,如果数据量很大,磁带或者大容量硬盘可能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如果数据量较小,光盘或者云端存储可能就足够了。
传统备份到新型备份方式的转变灾难是可能发生的风险,而容灾是指对灾难的容忍,在灾难发生后能恢复灾难前的业务。
容灾就是减少灾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限制灾难对关键业务流程所造成的影响的一整套行为。
而备份是灾难恢复的前提,必须要有完整的备份,才能进行数据的恢复,解决面临的灾难。
一、传统的备份方式备份主要由备份的介质、备份的软件以及备份的策略组成。
(一)备份介质备份采用的介质最常用的有磁盘和磁带两种。
磁盘的读写速度较快但容量小,一般只用于一些数据量较小的备份。
一直以来,磁带都是企业备份的主要存储介质。
(二)备份软件很多企业采用的是固定时间,比如一天一次的离线备份;还有一些是采用操作系统定制的计划任务或者一些应用软件、数据库等的自动备份策略进行定时备份,然后再定期备份至磁带;还有一些企业是使用备份服务器一客户端代理程序的架构进行备份,直接在线进行备份将数据备份至磁带,但这种方式所需备份时间较长占用系统资源较多,一般是安排在晚上等应用比较空闲时进行。
(三)备份策略按照备份的类型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备份类型:1 全备份(full backup)。
全备份是指某一个时间点上所有数据的一个完全拷贝。
2 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s)。
增量备份指备份上一次正常或增量备份后,创建或改变的文件。
备份后标记文件(换言之,清除存档属性)。
如果使用正常和增量备份的组合,您需要具有上一次普通备份集和所有增量备份集,以便还原数据。
3 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s)。
所谓的差异备份,就是从上次正常或增量备份后,创建或修改的差异备份副本文件。
备份后不标记为已备份文件(换言之,不清除存档属性)。
如果执行了正常和差异备份的组合,还原文件和文件夹要求您执行了上一次正常和差异备份。
传统的备份方式大多是使用备份软件,通过一定的备份策略(全备份和增量备份、差量备份的组合),将企业的信息备份至磁带。
有些磁带作归档用于长期保存,而有些磁带则为容灾所需而备份数据,这些数据有一定的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期限一般被重写以减少磁带的消耗。
磁带库和磁盘备份的优劣对比
1.磁盘备份技术对磁带备份的影响
随着磁盘技术的发展,尤其是SATA磁盘技术的出现,磁盘备份正不断蚕食磁带产品的传统领地,而各大存储论坛上关于磁盘和磁带的辩论也甚嚣尘上。
磁盘备份之所以迅速的攻城略地,其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性能——有很多可信的测试数据表明磁盘备份的性能基本上是磁带备份的10倍以上。
迅速完成备份,尽快释放备份占用的资源对那些数据量庞大而备份时间窗口有限的用户,比如银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磁盘的恢复性能和备份性能基本相等,有助于用户在出现数据丢失时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数据,减少业务中断的损失;而对一些需要大量历史数据的新兴业务,比如数据挖掘和在线分析等,更高的数据恢复性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磁盘是全封闭电子结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所以极大地提高了备份和恢复的可靠性。
既然磁盘备份有如此种种优势,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像某些厂商所声称的那样彻底替代磁带产品呢?
2.磁盘备份与磁带库的优劣比较
关于磁带将被磁盘取代的说法并非近几年才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预言磁带将最终走向消亡。
但事实证明这些年来磁带技术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首先,不能移动、不能离线保存是磁盘备份不可回避的弱点。
磁盘备份并不能满足那些需要长期离线保存归档数据的用户的要求,而在某些行业,离线保存一份数据是法规遵从的重要条款;其次,磁盘备份一般都只能保存数周的数据,无法长期保存大量数据,虽然理论上不断追加磁盘容量是可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要受到预算、机房环境、可管理性等因素的制约。
另外,近年来磁盘容量的增长呈放缓趋势,而磁带产品的容量往往会出现跳跃式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
我们无法预测磁盘肯定能够替代磁带——至少,在可见的将来是这样。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磁盘备份可以提高备份系统的性能,磁带备份可以实现数据长期、离线保存,两种产品各有千秋,无所谓谁优谁劣。
根据ESG对北美地区企业和公共机构的调查,有76%的用户希望用磁盘技术部分替
代磁带技术,而希望全部替换磁带技术的占2%;而IDC的《全球磁带驱动器预测与分析》报告也显示:用户购买一兆字节的磁盘备份产品同时,会购买4到10倍的磁带存储。
所以,结合两种技术,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才是制胜之道。
可以预想,在将来的数据中心中,备份和归档的分界更加明显,磁盘将最终替代磁带来完成备份工作,以提高整个备份系统的性能;而磁带将转而专注于自己擅长的归档工作。
通过两种技术的结合,在一个备份系统中既达到高效备份、恢复的目标,也实现了长期的数据归档。
当然,在一定的条件下,磁盘完全替代磁带产品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某些厂商基于磁盘的备份产品已经可以支持高达1PB的容量,如果用户的备份数据量没有超出该容量,那么通过远程电子传送实现归档,就可以完全替代磁带产品。
比如昆腾公司推出的虚拟磁带库,其最大可支持容量为1PB,可以融入到现有备份环境中和磁带产品配合使用,构成一个集磁带和磁盘两种技术优势的解决方案。
该公司提供的增值应用可以实现1个虚拟磁带库到1个或者多个虚拟磁带库之间的数据远程复制,达到数据归档和容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