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361.0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基础达标 (共8题;共40分)1. (8分)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陀螺________(lěi luó)文具盒________(huó hé)赞________赏(zǎn zàn)不倒________翁(dǎo dào)免费________(fēi fèi)玩具枪________(qāng qiāng)2. (5分)读拼音,写词语。
qiān bǐzǐ dàn gē bo qiāng shuā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ié nàn dí rén shī shǒu huāng má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选词填空激烈热烈猛烈强烈①在我军的________攻击下,敌军再抵抗也是无用的。
②演出结束了,剧场里响起了________的掌声。
③风________地摇晃着路边的白桦树。
④比赛正在________地进行着,胜负很难预料。
⑤________的责任感使得他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4. (8分)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______”。
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说:“________”。
5. (3分)将《小蝌蚪找妈妈》一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找出后按顺序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6分)读完课文填一填。
(1)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三首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重阳节到了,他dú()自一人在yì guó tā xiāng(),回想当初和xiōng dì姐妹在一起品尝měi jiǔ jiā yáo(),对酒高歌,líng hún()不知在 hé fāng()。
二、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括号中。
1.“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曈曈”的意思是()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放开C.释放2.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包括()。
(多选)A.扫墓B.吃粽子C.登高D.踏青E.猜灯谜3.《清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A.愤恨 B.伤心欲绝 C.兴奋 D.哀思4. “欲”在字典里有多种解释,选择正确的一项。
A.想要 B.将要 C.需要 D.欲望(1)台风来了,楼顶的木架子摇摇欲坠。
()(2)他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办。
()(3)晓东感冒了,一点食欲都没有。
()三、填一填。
1.照样子写词语:千门万户2.写一写你所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3个)3.《九月九日忆以山东兄弟》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无比思念的情感:“,。
”你还知道哪句诗也写出了思乡之情“,。
”四、阅读古诗,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完成练习。
元日除夜雪爆竹声中一岁除,北风吹雪四更初,春风送暖入屠苏。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千门万户曈曈日,半盏屠苏犹未举,总把新桃换旧符。
灯前小草写桃符。
1.时间不同,《元日》描写(),《除夜雪》描写()A.除夕夜 B.春节2. 两首诗都写了什么风俗?()(多选)A.放爆竹 B. 贴春联 C.喝屠苏酒3.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除夜雪》中的天气是()A.晴天 B雪天4. 给读者的感受不同,《元日》让人感到( ) ,《除夜雪》让人内心()。
A.平静 B.欢乐5.万物始于春。
你知道跟春天有关的诗句吗?写一写。
,。
9.古诗三首(答案)一、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重阳节到了,他dú(独)自一人在yì guó tā xiāng(异国他乡),回想当初和xiōng dì(兄弟)姐妹在一起品尝měi jiǔ jiā yáo(美酒佳肴),对酒高歌,líng hún(灵魂)不知在 hé fāng(何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配套练习册答案(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册答案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1.旧符欲断魂独在何处兄弟2.借(借书)酒(喝酒)纷(纷纷)除(除法)惜(珍惜)洒(洒水)扮(装扮)涂(涂颜料)3.(1)B (2)C(3)A4.(1)爆竹声中一岁除(1)路上行人欲断魂哀伤(2)每逢佳节倍思亲异思念家乡和亲人作者自己(3)传统节日中秋节元宵节七夕节快乐阅读1.B2.落花柳树皇帝和大臣开心表达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XXX。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0纸的发明1.cāo zhùbáo bólěi xiǎn2.洲(欧洲)术(美术)验(实验)州(苏州)述(讲述)捡(捡东西)3.(1)笨重biàn(2)吸收改良4.(1)形容一个人的学问很高。
(2)上代传给下一代工具。
5.(1)麻纸虽然比帛便宜,但是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2)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6.(1)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造纸术(2)轻便好用进步发展快乐阅读1.B2.用竹片、木片写字用帛来写字3.比竹片、木片轻便。
价钱太贵,只要少数人能用,不能遍及。
开心表达示例:未来的纸上有很多花纹,而且非常好用,既美观又实用,还可以防水,写错字能自动消除,还可以再生使用。
11赵州桥1.jìqìhéng dǐgàn zhǎo2.设计智慧历史创举赵县节省3.设(设计)匠(石匠)创(创造)县(赵县)没(没有)巨(巨大)舱(船舱)且(而且)4.美丽的水花节省石料精美的图案传授经验宝贵的时间减轻冲击力5.(1)宝贵(2)珍贵(2)精美(4)艳丽6.(1)√(2)×(3)√(4)√(5)×快乐阅读1.相互缠绕的龙艳丽的水花飞龙回首遥望双龙戏珠2.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示例:XXX不但研究好,而且体育好。
4.示例:有的刻着老鹰,另有的刻着各种各样的鱼。
三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同步阅读9 古诗三首一、阅读古诗,比较这两首诗的异同,完成练习。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宋]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1.节日不同,《元日》描写(____),《除夜雪》描写(____)。
A.除夕B.春节2.景象不同,《元日》描写了(____)的景象,《除夜雪》描写了(____)的景象。
A.热闹欢快、万象更新 B.宁静祥和、喜盼丰收3.天气不同,《元日》中的天气是________,《除夜雪》中的天气是________。
4.习俗相同,都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节日习俗。
但《元日》还描写了__________的节日习俗。
10纸的发明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
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
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南京、无锡、苏州等地得到较多的应用。
1.短文第1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第2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根据短文内容,将活字印刷术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制成______→按稿______→排列______→涂墨______→印完______→留待______3.结合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9.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1.爆竹声声,思念深深,送来一杯túsūjiǔ(),捎去一份问候。
2.他们xiōng dì()失散多年后又团聚了。
3.借问酒家何处有?mùtóng()遥指杏花村。
4.今后,我要jiābèi()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给下面诗句中带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只填序号)1.春风送暖入屠苏..( )A.地名B.美酒2.千门万户曈曈..日( )A.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B.傍晚的太阳3.总把新桃.换旧符( )A.桃花B.桃符三、按古诗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元日”指,即农历。
诗中描写了过春节时、、等习俗,表达了人们虔诚的心愿和美好的期盼。
2.《清明》是代诗人写的,描写了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居外地,适逢(节日)时的思想感情。
四、按要求写句子。
1.美丽的菊花在秋风中频频点头。
(仿写拟人句)2.过年了,人们把红红的对联贴在大门上。
(改为“被”字句)五、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 。
倍: 。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B.重阳登高的愉快C.喜爱家乡第9课古诗三首一、1.屠苏酒 2.兄弟 3.牧童 4.加倍二、1.B 2.A 3.B三、1.宋王安石春节正月初一燃放爆竹喝屠苏酒更换桃符 2.唐杜牧清明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3.独自重阳节思念家乡,怀念亲人四、1.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
2.过年了,红红的对联被人们贴在大门上。
五、1.唐山水田园 2.单独加倍 3.每逢佳节倍思亲 4.A附加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夜书所见 ( ) 2)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
3)国家领导接见了这些外宾。
请大家看一下,这两朵花有什么异同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V” O促(c U ch U ) 插( ch a c a ) 逢( f e ngf 6ng )遍( bi m pi cn ) 忆(y I y i )倍(b 6 p 百) 深(s 6sh 6n ) 萸(y Uy U )四、组词 O挂()异( ) 倍( ) 亿( )佳( )导( )陪 ()忆()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广为流传的千古佳句是六、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异:A.有分别,不相同B.分开 C.另外的,别的 D.特别的 E.奇怪1) 独在异乡为异客。
(ch d ngf e ngy doyu 峦 hu fy iji aji ey i xi a g cOzh i见: A 看到。
B 会见;会面。
C 对于事物的看法; 意见。
3)我们班的李林同学成绩最优异。
(4)小明的父母离异了,我们要多关心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有一句1.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七、补充诗句,并回答问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 ,。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亲人心情。
(3)“,。
”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
(4)题目中的“忆”是什么意思,你能从诗中找一个词来解释。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在他乡,遇到佳节,的思想感情。
八、农历佳节习俗我知道。
正月初一重阳节吃粽子五月初五春节登高八月十五端午节赏月、吃月饼九月初九中秋节吃饺子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0)重逢遥远回忆佳节异乡促织解析:注意“逢”“遥”“促”的书写。
二、给带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第9课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zhūyútóng tóng duàn hún wáng wéihējiǔmùtónɡxiōng dìjiājié二、比一比,再组词。
独()异()符()换()浊()导()附()唤()三、.写出反义词。
深—________ 明—________ 异—________四、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千门万户瞳瞳..日瞳瞳:________________2.路上行人欲断魂..断魂:________________3.每逢佳节倍.思亲倍:________________4.爆竹声中一岁除...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五、填空。
1.《元日》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____所写,描写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祥和景象。
2.《清明》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了清明时节__________的景象,表现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悲伤情绪。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述了____代诗人________独在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茱萸的情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六、根据诗意写诗句。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畅饮屠苏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失魂落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人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 看拼音,写词语。
2. 选字组词。
3.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1)爆竹声中一岁除()A.除法,数学计算方法之一。
B.逝去,过去。
(2)路上行人欲断魂()A.将要。
B.贪欲。
(3)独在异乡为异客()A.他乡,外乡。
B.奇异的地方。
4. 读诗句,想象画面,连一连。
5. 填一填。
(1)本课由三首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组成:《元日》写的是________;《清明》写的是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________。
(填传统节日名称)(2)我能从诗句里知道节日的习俗。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②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二、阅读提高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的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
(2)“元日”指的是农历________月初________。
(3)给诗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①屠苏()A.一种酒。
B.地名。
②新桃 B A.新的桃子。
B.新的桃符。
(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喜庆)________(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鞋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①畅饮屠苏________②夜晚赏月________③开门迎日________④更换桃符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语基训练1.【答案】旧符,酒家,牧童,兄弟,异乡,佳节【考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中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正确拼读后,写出相应汉字,完成时要注意写工整、舒展、正确。
【解答】旧符酒家牧童兄弟异乡佳节2.【答案】浴,欲,槐,魂,错,借,烛,独,倍,陪【考点】组词【解析】本题为选字组词,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内阅读练习及答案一、补充诗句,再完成练。
《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1.异乡:生活环境、家乡以外的地方。
佳节:传统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大诗人XXX的作品。
全诗抓住XXX这天登高的俗,抒发了思乡之情,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一句道尽了万千游子客居他乡的情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二、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纸的发明》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兽骨上,或者刻在甲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简上;再后来,就可以在丝绸、麻布等材料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树皮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XXX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界。
2.只有XXX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是因为他的造纸术比以前的更加完善,用的原材料更加广泛,制作出的纸张质量更好,因此被人们广泛采用和传承。
三、课内阅读。
《赵州桥》XXX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设计)的设计,(创举)的创举,(桥身)的桥身,(石料)的石料。
2.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非常巧妙。
2)买卖:交易、购买和销售。
3)有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摊贩、官吏和读书人等不同职业的人。
4)用“有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画出这一文段的中心句。
五、(1)悠闲:轻松、自在。
2)这段话是围绕画上的街市的热闹场景写的。
3)画面上有各种店铺、作坊、酒楼、茶馆等,街上有各种人,有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悠闲溜达的等,人物形态各异,非常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