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题
- 格式:doc
- 大小:1013.37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第5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一)教材第32页学习指南第3问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气旋多阴雨天气,反气旋多晴朗干燥天气。
(二)教材第43页“图2-1-17冷锋及其天气”、“图2-1-18暖锋及其天气”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注意重点分析:主动移动的气团;锋区的天气;降水的区域及部位;锋面倾斜的方向;降水的强度;锋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等,注意重点联系我国的天气现象。
(三)教材第44页“图2-1-19气旋及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示意”、“图2-1-20反气旋及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示意”图文结合,对比梳理气旋、反气旋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的方向、状态及其形成的气压特征,形成立体的观念并解释我国出现的典型天气现象。
(四)教材第45页复习题4锋面是一个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锋面上侧一定是暖气团,下侧为冷气团。
锋面两侧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
锋面附近天气变化剧烈。
冷锋过境时多降水、降温、大风等天气;暖锋和准静止锋多连续性降水天气。
[课堂小结]学业达标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回答1~2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解析:依题意,该诗句的大意是:夏日的晴空,忽然乌云翻腾,大雨倾盆,一会儿又风吹云散,雨过天晴,应是阵雨天气,多与冷锋有关。
答案:A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句中所描述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C.持续阴雨D.影响范围很小解析:每年6月中旬,我国锋面雨带移至江淮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在此徘徊形成准静止锋,从而导致该地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诗句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正是梅雨季节。
宇宙中的地球练习题一、选择题“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恒星、行星、卫星B.恒星、小行星、流星C.星云、恒星、行星D.恒星、行星、小行星2.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太阳B.地球C.月球D.恒星结合所学有关火星的知识,回答3~4题。
3.关于火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星轨道位于土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B.火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C.火星是类地行星中距太阳最远的行星D.火星的环境适合生命物质的存在4.关于火星表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充足的液态水B.厚厚的大气层C.生物能资源丰富D.表面温差较大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
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
据此完成5~6题。
5.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6.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C.金星属于类地行星D.金星属于巨行星在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天局局长畅谈航天发展与未来的规划时对火星“关爱有加”,火星,成为人类太空探测的热点区域。
2017年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叶培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有望2021年抵达火星。
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7~8题。
7.火星探测器一旦进入火星轨道,便脱离了()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8.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A.坚硬的地表B.强烈的光照C.存在液态水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据新闻网消息,太空探测器“旅行者1号”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为寻找地外文明又迈进了一步。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课后练习区·基础过关一、选择题1.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对应正确的是 ( )A.星云---------一闪即逝B.行星----------圆缺多变C.彗星----------拖着长尾D.月亮 ---------轮廓模糊2.下列事物中,与“天宫—号”空间实验室不属于同—类的是 ( )A. 太空中的人造卫星B.“天宫一号”中的科学家不小心丢在太空中的牙刷C. 太空中的航天飞机D. 拖着长尾的哈雷彗星3.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地球②河外星③天空中飘动的云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亮小,地球带着月亮跑。
”重温儿时的童谣,完成4~5题。
4.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 (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⑤总星系A.①③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5.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1级B.2级C.3级D.4级6.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总星系C.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7.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总星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 D.地月系8.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可见宇宙的范围尺度取决于A.观测时间的延长B.观测位置的变化( )C.观测空间的差异D.观测技术的提高地球 1 1 5.52 1年23时56分火星0.11 0.150 3.96 1.9年24时37分9.从表中可以看出四颗行星最接近的是 ( )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平均密度10.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部分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同向性一一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 ( )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行其道,互不干扰11.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1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②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比较适中③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13.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颗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
配套习题一、选择配套习题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是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之一。
据此完成1~2配套习题。
1.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木星相邻④不属于河外星系A.①② B.②④.①④ D.②③2.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①大气环流②石油、天然气资③火山爆发④地壳运动A.①② B.③④.①④ D.②③解析:第1配套习题,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它的公转轨道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它是类地行星,属于银河系。
第2配套习题,大气环流和石油、天然气资与太阳辐射有关。
火山爆发和地壳运动与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有关。
答案:1 2A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3~5配套习题。
3.图中太阳大气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A.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D.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4.平同步配套习题配套习题,人们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②和③ D.③5.太阳黑子和耀斑( )A.都发生在①层B.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都发生在②层D.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解析:图中①②③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平同步配套习题配套习题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
由内到外各层出现的太阳活动分别是黑子、耀斑、太阳风。
答案:3A 4 5B二、综合配套习题6.读“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配套习题。
(1)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主要自太阳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________反应。
在此反应过程中,太阳不断减少________而转化成了能量。
(3)由图可知太阳辐射在到达地面的过程中曾受到过________的削弱。
(4)由此图可知,________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的________泉。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一、能力提升下图表示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
据此完成第1~2题。
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比拟,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总人口减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德国解析:第1题,题图展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人口年变化率。
20世纪90年代的总人口增长率小于20世纪80年代,增长速度减缓,A项错误;两个时段总人口增长率均为正值,可见总人口添加,B项错误;20世纪90年代自然增长率大于20世纪80年代,C 项错误;人口迁移量取决于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20世纪80年代两者之和大于1%,20世纪90年代两者之和约为0,可见人口净迁入量减少,D项正确。
第2题,该城市人口超千万,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阐明该城市经济程度较高,就业机会多;国内人口迁移以迁出为主,且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迁出,阐明该城市环境恶化,国内产生其他的新兴城市和工业基地,且该城市自然增长率在1%~2%之间。
这些符合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特点,A项正确。
答案:1.D 2.A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表示图”,完成第3~4题。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次要是(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②因南北和平引发的③因气候等环境要素引发的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比拟,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次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次要动力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口次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因而与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无关;美国南北和平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与战后人口迁移无关。
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核裂变反应B .太阳辐射能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C.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D. 风能、水能等能源与太阳辐射无关解析:选B 。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仅为二十 二亿分之一;风能、水能都是来源于太阳能;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大气、 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原动力,是塑造和改变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
2. 辐射差额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能量收支的差值。
读不同纬度辐射差额的变化示意图,若只考虑纬度因素,则 a 、A. abcC . cba解析:选C 。
由于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因此纬度越高辐射差额为正值的数值越小,时间越短。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
据此回答3.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 A •太阳灶 B •太阳能热水器 C .太阳能发电 D •煤炭 4•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 )A .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B •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C.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D. 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第3题,煤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第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最适合使用太阳灶做饭。
答案:3.D4.C在交通的十字路口处,我们经常见到如右图所示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据此完成 题。
5•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你认为影响因素主 要是()A .海拔高度B .电网供电C .天气状况D .交通流量6 •下列哪一城市大量设置这种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效果会更好b 、c 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 () 6月42 S OJ -bca bac3〜4题。
4题,青藏高 ■ ■ 勿亠3 S 4门 r卞IrvA .拉萨B .重庆C.大庆 D .海口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是以太阳能电池板为电源的交通信号灯,因此其影响亮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天气状况。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地球与地图课标要求1、掌握经纬网地图的判读2、掌握地图的三要素3、掌握等高线的判读和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一、课前预习学案(自主寻疑)1、地球的平均半径____________2、经线指示_____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______方向3、东、西经度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中、高纬度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五带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五带的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差差n度的实地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纬差差n度的实地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球面上两点间的实地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地图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8、(1)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_______ 表示的内容越______(2)实地距离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________ 内容越____________ 9、区别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水位于水深中国陆地表面最低点________________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最深的湖泊____________________10、等高线地形图上示坡线的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准确使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11、下列地形等高线如何弯曲(1)山谷: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鞍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月形沙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陡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陡崖底部的海拔范围陡崖顶部海拔的最大值范围陡崖的相对高度(6)梯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何计算坡度和缆绳长度13、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14、疗养院如何选址15、大坝的选址16、公路选线、引水线路、输油、气管道应该注意的原则17、如何绘出地形剖面图二、课中学习学案(探究释疑)【合作探究】探究(2013年重庆文综,1~3)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时1 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2020·湖南湘中名校联考)下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依次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④①2.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A.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B.大气逆辐射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C.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地面辐射有反射作用D.大气比热容大,容易降温『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图中③的能量大部分被大气吸收,为地面长波辐射。
大气吸收的能量,转化为②,大部分返还地面,一部分射向宇宙空间,为大气辐射。
大气指向地面的①为大气逆辐射。
④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应为太阳辐射。
故选C项。
第2题,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是由于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转化为自身的能量,然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地面,是对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补偿,B项对。
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阳辐射的红外线、臭氧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而增温,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A项错。
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即大气逆辐射),C项错。
如果大气比热容大,则应不易降温,D项错。
每年冬天,茶农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篷面,以保护茶树。
如下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如下右图)。
据图完成3~4题。
3.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B.防病虫害C.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D.防洪、防涝4.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烟尘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答案』 3.C 4.A『解析』第3题,网纱在冬季可阻隔霜冻直接接触茶树的叶面,从而减轻霜冻对茶树的冻害。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训练提能达标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8分)晴朗的夜晚,当我们户外漫步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地仰望辽阔而深邃的星空。
据此完成第1题。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观察下列各种天体,叙述正确的是( )①星光闪烁的恒星②轮廓模糊的冥王星③一闪即逝的彗星④圆缺多变的月亮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④解析:冥王星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一闪即逝的是流星。
答案:C(2018·四川南充期末)下图为“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2~3题。
2.从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分类,下列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A、B B.C、DC.D、E D.G、H解析:A为水星,B为金星, C为地球,D为火星,都属于类地行星;E为木星,属于巨行星,D、E不属于同一类,C项符合题意;G为天王星,H为海王星,都属于远日行星。
答案:C3.与B、D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解析:与B、D相比,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②④正确,B项正确;B、D行星与地球都具备太阳光照一直稳定,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优越条件。
答案:B(2019·河南周口月考)月全食是难得一见的奇观,回答4~6题。
4.月全食的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天体所构成的天体系统按级别由高到低排列是( ) A.银河系和地月系B.太阳系和银河系C.太阳系和地月系D.地月系和太阳系解析:月全食涉及的天体有地球、月球、太阳,构成的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和地月系,太阳系级别高于地月系,故C项正确。
答案:C5.在涉及的天体系统中,较高级别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 )A.月球B.太阳C.地球D.金星解析:据上题分析可知,在涉及的天体系统中,较高级别天体系统为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故B项正确。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题型总结注:带※为拓展选看部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学习要点:1、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2、 能够根据图示或资料,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难点 :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知识点一:天体系统的特点(层次性和系统性)P4典型例题: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重温童谣,完成(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三种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D )A 星云、恒星、彗星B 行星、恒星、卫星C 星云、流星、彗星 D恒星、行星、卫星(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D )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总星系A ② ④B ① ③C ③④D ① ②知识点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P5、P6。
普通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特殊性——存在生命外部条件:太阳的状态稳定,所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典型例题:1、“It’s not just a planet (行星),it’s home(家园)。
”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据此完成(1)——(3)题。
(1)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 D )A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 公转方向与其他七颗行星不同C 既有自转运动也有公转运动D 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具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2)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最主要的原因是( B )A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 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3)地球上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是因为( A )A 与太阳距离适中B 地球的质量适中C 地球体积适宜D 地球卫星数目适量2、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一样生命形态的行星,则该行星最可能没有( D )A 大气层B 液态水C 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D 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知识拓展:典型例题:1、1969 — 1972年,美国人登月成功,他们在月球上可能看不到()A 太阳黑子B 流星现象C 夜晚的星星D 彗星的长尾点拨:考查的是流星的特点,其本身不会发光,靠与大气层摩擦而形成光迹,而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看不到流星现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A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2018年5月21日,中国发射了人类第一颗连接地月的通信卫星“鹊桥”,为年底发射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通信,这有利于揭开月球背面的秘密。
据此完成1、2题。
1.“嫦娥四号”要探测的月球属于( )A.卫星B.行星C.小行星D.矮行星2.工作中的通信卫星“鹊桥”属于( )A.彗星B.流星体C.行星D.人造天体2017年10月4日中秋夜20点左右,一道火光划过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千米处的德钦县上空,后经证实,这是一枚自太空坠落的“火流星”。
据此完成3、4题。
3.自太空坠落的“火流星”一般多属于( )A.巨行星B.星云C.恒星D.小行星4.在下列天体中,“火流星”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金星B.月球C.火星D.土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2018年的主题是“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
结合所学知识据此完成5、6题。
5.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相比,结构、运动特征具有( )A.特殊性B.唯一性C.差异性D.普通性6.地球平均气温为15 ℃左右,与此相关的是,地球( )①距日远近适中②自转周期较短③大气层厚度适宜④地表为岩石⑤有卫星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2019年2月19日,年度“最大最圆月”现身夜空,与“元宵月”上演“巧遇”好戏。
我国民众可欣赏到一轮皎洁明亮的“超级元宵月”。
据此完成7、8题。
7.月球所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8.“超级元宵月”出现的日期是( )A.农历正月初一B.公历1月1日C.农历正月十五D公历1月15日下表为某四个行星基本数据表。
读表回答9、10题。
注:卫星数据资料截至2013年。
9.表中甲、乙、丙、丁四个行星中,最可能为火星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火星与地球相比( )A.有相近的距日距离B.有适合生物呼吸的相同大气成分C.有相同的体积和质量D.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18·潍坊检测)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1~2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读下图,据此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所示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关于b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天体是地球B.c与b中心之间的平均距离是1.5亿千米C.狮子座流星雨现象不会在b系统出现D.迄今我们还未发现b系统存在生命的证据5.关于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八颗行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组成的B.水星属于类地行星C.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金星D.火星属于巨行星“It's not just planet,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
据此完成6~7题。
6.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八大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7.地球上有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温度条件,是因为()A.地球的质量适中B.地球的体积适宜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的卫星数目适量(2018·浙江学考模拟)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
绝密★启用前课时2世界地理——地图【题文】“曹州(菏泽古称曹州)牡丹甲天下”,家住北京的玲玲利用周末乘火车去菏泽看牡丹,并顺利返回。
在整个过程中,玲玲使用了四幅地图:①中国地形图,②中国铁路分布图,③菏泽市交通图,④曹州牡丹园导游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玲玲这次出行没有明显帮助的地图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如果上述四幅地图图幅大小一样,那么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题文】下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区的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两虚线中A.①虚线是分水线,降水会汇入不同的河流B.②虚线是分水线,降水会汇入不同的河流C.①虚线是集水线,可能发育成小溪D.②虚线是集水线,可能发育成小溪【小题2】丙、丁两度假村之间拟修建公路③④两方案中A.③方案线路较短,比④方案优B.③方案线路较直,比④方案优C.④方案线路较缓,比③方案优D.④方案线路较短,比③方案优【小题3】乙村从河流引水⑤⑥两方案中A.⑤方案线路较短,是较优方案B.⑤方案线路可自流,是较优方案C.⑥方案线路较短,是较优方案D.⑥方案线路可自流,是较优方案【小题4】拟建拦河大坝a、b两方案中A.a方案选址峡谷,是较优方案B.b方案无须移民,是较优方案C.a方案蓄水量大,是较优方案D.b方案蓄水量大,是较优方案【题文】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坡面中,坡度最陡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当乙地的气温为15℃时,甲地气温大约是A. 12℃B. 15℃C. 21℃D. 18℃【题文】下列四幅等高线分布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④>③>②D.④>③>②>①【小题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 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坡度由大到小排序是A.①>④>③>② B.②>③>①>④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题文】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2018年地理会考题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练习题
1.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A B C D
读图,“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动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2.图中共包括的天体系统共有(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3.读图,在图中火星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中心天体为太阳的天体运行略图”,完成4~7题。
4.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A. 一级 B.两级 C.三级 D.四级
5.图中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可能是(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地月系
6.太阳系中大部分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位于( )
A.M和O之间 B.O和N之间
C.N和P之间 D.P和Q之间
7.与地球相比,图中天体O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之一是( )
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B.没有卫星
C.距日较远,表面温度低 D.体积和质量很大
2015年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讲述了登陆火星的宇航员马克·沃特尼在遭遇到巨型风暴后留在火星,顽强求生的故事。
据此读表,回答8~9题。
表1: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表面平均
温度
自转周期
地球1.001.001.0022℃23小时56分火星1.520.110.15-23℃24小时37分
8.当宇航员实现火星表面登陆时,下列他所处层级最低的天体系统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9.据表分析,火星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的主要原因是( )
A.火星距离太阳更远,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B.火星自转周期短,昼夜更替时间短
C.火星体积质量小,引力小,大气稀薄
D.火星近日点和远日点差异大,与太阳间的距离变化大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10.“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体 D.行星际物质
读太阳系示意图(图1),完成11~12题。
11.图中 M天体围绕太阳每 76 年回归一次,它是( )
A.水星 B.天宫一号 C .金星 D .哈雷彗星
12.该图直接反映了地球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条件是
A .适宜的大气成分
B .适宜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大气密度 D.水的形成13.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C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14.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
C.太阳能量巨大,很容易被人类直接利用
D.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直接能源
15.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能源中,不属于太阳辐射能的是( ) A.生物能 B.煤炭 C.地下热水 D.石油
下面图1为太阳辐射中各种辐射波长范围图,图2为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读图1、图2,完成16~18题。
16.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部分是( )
A.a B.b C.c D.d
17.全球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A.由南向北递减 B.由北向南递减
C.由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递减 D.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18.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形成火山爆发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源最主要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汉书五行志》曾记载:“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应为己)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19—20题。
19.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20.关于太阳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类型是太阳黑子和太阳风
B.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太阳黑子多的时候,通常耀斑也多,但它们出现的地方不一样
D.太阳黑子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耀斑没有周期性
21.下列现象受太阳活动影响不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北半球某区域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图,回答22—23题。
22.图示信息说明(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气候 B.黑子数增多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减少
C.黑子数减少时整个北半球降水增加
D.黑子相对数与该区域降水呈正相关
2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地球磁场紊乱,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某些地区的降水出现11年的变化周期
D.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黑子数量高峰年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预测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8年开始。
读“第25周期太阳黑子数预报图”,完成24~26题。
24.据图分析,太阳活动第24周期高峰年最可能是( )
A. 2005年 B.2008年 C.2011年 D.2014年
25.黑子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空间
26.据图推测,下列现象有可能在2029年出现的是( )
A. 耀斑爆发的频率增加
B.地球上太阳辐射明显增强
C.在新疆上空出现极光
D.人造卫星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小
27.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太阳辐射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不太常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8.世界上有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下列哪一项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A.地球自转
B.惯性离心力 C .黑子的周期变化 D.月相的周期变化
29.“磁暴”现象指的是()
A.磁场发生了爆炸
B.磁针发生了故障
C.地球磁场受到带电粒子流的影响
D.地球使磁场方向发生了改变
30.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活动
B.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爆发
2015年1月13日凌晨4时24分,太阳M处爆发2015年首个太阳活动(如图)。
据此回答31-32题。
31.图示太阳活动爆发于( )
A.太阳内部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32.此次爆发的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地球沿海地带出现大潮
B.扰乱大气层,造成有线通信中断
C.轮船航行过程中指南针突然失灵
D.我国南方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
33.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的核聚变反应
B.氢原子的核裂变反应
C.氦原子的核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答案:1. B 2 .B 3.C 4 .B 5 .B 6 .C 7 .A 8.C 9. C 10.D
11.D 12. B 13.B 14.A 15.C 16.B 17 .D 18.B 19. A 20.B 21.A 22.A 23. B 24.C 25.A 26 .D 27.D 28.C 29.C 30.D 31.B 32.C 3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