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方法步骤解析
- 格式:pdf
- 大小:453.39 KB
- 文档页数:3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流程和实验报告模板:纺织品抗水性测试时诸多的检测指标中的一项,纺织品检测包含诸多的项目,而且对于每一项的测试都有着标准的要求和操作的规范。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种测定织物抗渗水性的静水压试验方法。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苫布、帐篷布、防雨服装布等。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neq ISO 139:1987)三、原理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
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有三处渗水为止,并记录此时的压力,可以从试样的上面或下面施加水压。
选用哪种方式应在报告上注明。
试验结果与织物在短时间或稍长时间受水压后呈现的性能直接有关。
四、仪器1、试验仪器应能以下述方式夹紧试样:a)试样水平放置,且不鼓起,b)织物上面或下面承受持续上升水压的面积为100cm2;c)试验时,夹紧装置不应漏水(见附录A中A1);d)试样在夹紧装置中不会滑移;e)尽量减少试样在夹紧装置边缘处产生渗水的可能性(见附录A中A1)。
2、与试样接触的水必须是新鲜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温度保持在20℃±2℃或27℃±2℃,选用哪种度应在试验报告上注明(用较高温度的水,会得出较低的水压值,其影响的大小,因试样不同而异)。
3、水压上升的速率应为1.00kPa/min±0.05kPa/min(10cmH2O/min±0.5cmH2O/min)或6.0kPa/min±0.3kPa/(60cmH2O/min±3cmH2O/min),由这两种不同速率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故选用哪种速率应在试报告上注明。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一、简介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是指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对水的抗腐蚀性能,也就是染色纤维在水中的色牢度。
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的测试方法是检测纺织品在接触水后,染色纤维的色牢度的一种方法。
二、测试方法1、试样准备在进行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测试之前,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试样,试样的尺寸一般为50mm*50mm,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一般为10g,试样的温度应保持在20℃,试样的湿度应保持在65%RH。
2、染色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100℃左右,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一般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一般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一般为1:50-1:60。
3、泡水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4、测定色牢度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应有恒温装置,温度应保持在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洗涤后,将试样放在白色纸上,用色卡进行比较,测定纺织品耐泡水色牢度。
三、实际案例为了检测某种纺织品的耐泡水色牢度,我们准备了50mm*50mm的试样,试样的厚度为0.5mm,试样的重量为10g,试样的温度为20℃,试样的湿度为65%RH。
然后将试样放入染色槽中,染色槽中的温度为100℃,染色时间为30分钟,染色液的浓度为0.2-0.3g/L,染色液的pH值为7.5-8.5,染色液的浴比为1:50-1:60。
接着将染色后的试样放入水中,水的温度为80℃,水的浓度为0.1g/L,水的pH值为7.5-8.5,水的浴比为1:50-1:60,泡水时间为30分钟。
最后将泡水后的试样放入洗涤槽中,洗涤槽中的温度为40℃,洗涤时间为20分钟,洗涤液的浓度为0.2-0.3g/L,洗涤液的pH值为7.5-8.5,洗涤液的浴比为1:50-1:60。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1. 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 1:表 1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检测项目 淋雨 标准号标准名称 GB/T 14577-1993ISO 9865-1991AATCC 35-2000JIS L1092-1998 6.3GB/T 4745-1997ISO 4920-1981 AATCC 22-2001JIS L1092-1998 6.1GB/T 4744-1997ISO 811-1981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 拒水性:喷淋试验 表面拒水性(喷淋)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抗渗水(静水 压) AATCC 127-2003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 JIS 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 ISO ,而 AATCC 方法检测方法与 ISO 的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 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 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 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 防水性能测试方法2.1静水压(ISO 811-1981)2.1.1应用范围及原理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2γL cosθP =ρgr式中:γL——水的表面能;θ——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r ——微孔半径;g ——重力加速度。
由公式可见,当 90°<θ<180°时,θ越大,织物表面能越低,微孔的半径(r)越小,静水压(P)越高。
面料静水压测试标准
解析:
面料静水压测试是通过水将压力分布在某一外露的区域上。
测试标准如下:
1、以GB/T 4744 《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为例:纺织品的抗静水压≥1级,就具有抗静水压性能。
等级越高,抗静水压性能越好。
2、AATCC 127-2003《防水性静水压试验》
在织物上沿幅宽的对角线方向至少取3 块有代表性的测试样品﹐每块试样尺寸至少为200x200mm。
尽可能少地触摸样品﹐避免折迭和污染被测试部份。
测试前将试样放在21±2℃﹐相对湿度65±2%的环境中平放至少4 个小时。
与水接触的织物现面必须指明﹐因为正面与反面接触的结果会不同。
在每块试样的角上标前正反面。
方式1:静水压测试仪﹐启动发动机﹐按住控制杆升高溢出速率为10mm/s﹐当水流出时关闭通气孔。
方式2:静水头测试仪﹐选择梯度60mbar/min﹐按下开始按钮。
注:忽略邻近夹具边缘3mm 以内的水珠﹐当水珠在三个不同位置渗出时﹐记录此时的静水压。
织物防水性能检测标准和方法 1. 通防水性能测试标准 纺织品防水性能检测也称抗水性检测,主要分为抗水渗透性(静水压)检测、表面拒水性(喷淋)检 测和淋雨测试,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见下表 1: 表 1国内外主要检测标准 检测项目 淋雨 标准号 标准名称 GB/T 14577-1993 ISO 9865-1991 AATCC 35-2000 JIS L1092-1998 6.3 GB/T 4745-1997 ISO 4920-1981 AATCC 22-2001 JIS L1092-1998 6.1 GB/T 4744-1997 ISO 811-1981 织物拒水性测定邦迪斯门淋雨法 纺织品邦迪斯门淋雨试验法测定织物拒水性 防水测试:雨水试验 纺织品抗水性检测邦迪斯门法 纺织织物表面抗湿性测定沾水试验 测定织物表面抗湿性(喷淋试验) 拒水性:喷淋试验 表面拒水性 (喷淋)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喷淋法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 纺织织物抗渗水性的测定:静水压试验 耐水性:液体静压测试 抗渗水(静水 压) AATCC 127-2003 JIS L1092-1998 6.1 纺织品抗水性能检测静水压法 上表中的国家标准和日本 JIS 方法体系的技术方法基本上等效采用 ISO ,而 AATCC 方法检测方法与 ISO 的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ATCC 的静水压检测只要求至少有 3个样品,而喷淋检测的评级采用打分制且可评中间 级别;而淋雨检测使用不同的淋雨仪且只衡量吸水纸的质量变化。
2. 防水性能测试方法 2.1静水压(ISO 811-1981)2.1.1应用范围及原理静水压检测适用于测定紧密织物(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及防雨服装布等)水渗透时的压力,理论上纺织品的静水压(P)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得:−2γL cosθP =ρgr式中:γL——水的表面能;θ ——微孔内壁与水的接触角;r ——微孔半径;g ——重力加速度。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摘要: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众对纺织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检测是典型的检验纺织品质量的方式,本文就纺织品的防水特性和拒水整理、测试方式以及测试结果等展开讨论。
关键词:纺织品;耐水压;防水性;引言近些年,包括春亚纺、涤棉以及锦涤桃皮绒等高密度织物经过涂层、防水以及磨毛等特殊工艺处理后,被广泛的应用于滑雪设备、警用风雨衣以及箱包等方面,实际需求量较高。
该类产品当前依然属于非法律强制检验项目,但因为使用条件以及场合等的特殊性,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特别对其耐水压性能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故而,近些年我国出入境检疫中心开展纺织品耐水压测试工作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
耐水压性能测试是纺织品常规的测试项目之一,但随着防水性等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以及外商对于相关产品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逐渐受到业内的关注。
1.防水、拒水分析通常包括棉、蚕丝以及麻、涤纶、丙纶等材料均具有较高的吸水性,如若需要其具有一定强度的防水效果,则势必需要各种防水用具,并经过特殊的拒水以及防水处理。
防水同时包含了拒水内涵,依据处理后织物表面性能等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不同的两类,第一为防水但不透气,通常是在相关织物的表层均匀的涂抹一层不透水且不溶于水的涂层,处理后可以大大降低孔隙度,有效阻隔水以及空气等穿过织物,该技术通常也被成为防水整理,以聚氨酯树脂、橡胶等最为常见。
由于处理后织物不透水以及不透气特性,因此较少用于衣物方面,更多的应用于工业以及户外用品中。
第二则为防水但透气的工艺,通常也称之为拒水处理。
该类织物在经过处理后可以大大改善纤维表层的性能,从而使得纤维表层的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使得织物难以被有效浸润,但具有较好的透气效果,手感也比较柔软,通常被用于雨衣以及其它面料中。
2.拒水处理原理分析通常意义的防水透湿主要是指在使水在相对低水压的情况下不易浸润织物,但人体散发的汗液可以以水蒸气等方式穿过织物得到释放,水汽也不会在人体表面或者织物之间形成凝聚,人体不会感受到明显的发闷等情况。
面料静水压测试标准
面料静水压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方法,用于评估面料的防水性能。
以下是面料静水压测试的标准之一:
ASTM D751-06(2016) - 面料物理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其中包括了静水压测试。
该标准规定了测试方法,包括测试设备的要求、测试条件和测试程序。
在测试中,面料样品被加压,直到观察到第一滴水从样品上滴下为止。
这个压力值就是样品的静水压值,通常以毫米水柱(mmH2O)为单位表示。
根据ASTM D751-06(2016)标准,不同类型的面料有不同的要求和指标,如医用面料、户外面料和工业用面料等。
测试结果通常用于面料的质量控制和产品开发中,以确保面料的防水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除了ASTM标准之外,还有其他的国家或地区标准也有类似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如ISO、EN和GB等。
这些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测试时应根据具体需求确定所采用的标准。
织物透水性的测试方法测量织物的透水性或防水性就是要测其拒水性或导水性,随织物实际使用情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并以各种相应的指标来表示织物的透水性或防水性。
一、静水压法(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静水压法是指在一定的水压下织物的渗水能力,它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织物,包括那些经过防水整理的织物。
织物的防水性与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的抗水能力有关,所测结果与水喷淋和雨淋到织物表面是不一样的。
用静水压法测织物的防水性,有静压法和动压法。
静压法是在织物的一侧施加静水压,测量在此静水压下的出水量、出水滴时间、在一定出水量时的静水压值。
静水压值可以是水柱高,也可以是压强。
实测中,采用测定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透水量(mL/cm2•h)。
对于防水性织物,测量当试样另一面出现水滴所需的时间,或经过一定时间后观察另一面所出现的水珠数量。
动压法的原理与静压法一样,只是P是变量。
它是在试样的一面施以等速增加的水压P,直到另一面被水渗透而显出一定数量的水珠,所强加的水压P。
此法比较适用于涂层织物或结构紧密的织物,用静水压反应织物的防水性能,静水压大的织物防水性能强,静水压小的织物防水性能弱。
导水性织物,吸湿能力很强,遇水就湿,没有抗水性,也不会产生静水压。
在AATCC 127-2003测试方法实验中,将待测样品沿着对角线方向最少取3块大小面积为200mm×200mm 的样品。
样品的两面防水性不一样,做好标记,用(21±2)℃的蒸馏水进行测试,测试面积为100cm2,测试面接触水,水压以速度为60mbar/min(或10mm/s)递增,若在样品上有3处不同地方渗出水滴,则测试达到终点。
但若在距离样品夹3mm以内的地方渗出的水滴,是无效的。
所测结果为在相同条件下3个测试样的平均值。
测试值越大,表示水渗出样品所需的压力值越大,其防水性越好。
二、喷淋法(喷淋式拒水性能测试仪):喷淋法是通过连续喷水或滴水到试样上,观察试样在—定时间后表面的水渍特征,与各种润湿程度的样照对比,来评定织物的防水性。
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方法步骤解析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方法步骤解析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是纺织企业需要经常操作的实验项目,由于纺织生产不同类型的织物,针对不同的行业自然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般对于织物防水要求较高的标准多半是针对具有特殊的防水要求的织物进行测试和实验。
一、防水、拒水整理一般棉、粘胶、蚕丝和麻等较涤纶、锦纶、丙纶等纤维的吸水性强,若要求它们具有高度的防水性,以作各种防水用具,则必须经防水或拒水整理。
防水实际上常将“拒水”的涵义包括在内。
按整理后织物表面性能的不同,可加以区别,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防水但不透气的整理。
它是在织物表面均匀涂布一层不透水、不溶于水的涂层,整理后使织物的孔隙堵塞,阻止水和空气通过织物,这种整理也称为涂层整理(防水整理)。
如用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醇树脂、橡胶、桐油等处理后,织物不但不透水和不透气,而且手感也较硬,故不宜作衣着用品,一般适用于工业用布或户外用品。
另一类则是防水透气整理,也称拒水整理。
这是指织物整理后,整理剂改变了纤维的表面性能,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转为疏水性,使织物不易被润湿,但仍能透气,手感柔软,常用于制作雨衣及其他衣着织物(见表1)。
二、拒水整理原理所谓防水透湿(拒水),就是使水在较低水压下不润湿织物,但人体散发的汗液以水汽形式透过织物传导到外界,水汽不在人体表面和织物之间凝聚,人体主观感觉不到“发闷”现象。
织物经过拒水整理,整理剂改变了纤维表面性能,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转为疏水性,织物不易被润湿仍能透气,且手感柔软。
纺织品的洗涤、织物精练退浆、对染料的吸收及拒水拒油性能等都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有关。
洗涤、精练、退浆和染料吸收等过程都要求纤维材料具有高润湿性、渗透性,而拒水性则要求纤维不润湿或很少润湿。
织物的润湿是使水分在织物表面迅速铺展,而拒水的目的正好相反,力图使水滴在织物表面上不铺展,不润湿织物,仍然保持水滴状态。
图中γL和γS分别表示液体和固体的表面张力,γLS表示液2固间的界面张力,θ称之为接触角。
织物面料防水透湿性能测试方法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是非常规项目检测,但随着防水等特种整理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长及外商对该类商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纺织品耐水压性能测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水蒸气透过法1、正杯法A,中国国家标准:GB/T12704-91 BB,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Produce B and DC,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2D,加拿大标准:(CGSB)-4.2 No.49-99E,英国标准:BS 7209-19902、倒杯法(也叫吸湿法)A,美国材料实验协会标准:ASTM E96 BW(1995版和2000版)3、干燥剂法4、正杯法A,中国国家标准:GB/T 12704-91 AB,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A1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 A、C、E5、倒杯法A,日本工业标准:JIS L-1099 B1、B2B,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96C,比利时UCB公司标准:UCB 法D,英国标准:B.T.T.G法二、出汗热盘法,也称皮肤模型法A,ISO标准:ISO 11092B,消防防护服测试:NFPA 1971C,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F 1868-98 BD,德国标准:DIN 54 010 T01-A三、出汗假人法出汗假人法出汗假人法的假人有点像热盘,用来模拟典型人体的形状和尺寸。
假人测试比出汗热盘测试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可以考虑更多的变量,包括服装覆盖人体的表面积,纺织品的层数和人体表面空气层的分布,松还是紧配合,人体不同部分的皮肤温度差异,身体的位置和运动状态等。
但是,还没有一个出汗假人可以测试在诸如行走时动态条件下的蒸发热阻力。
当前,还没有出汗假人的设计标准和测试步骤。
而且由于出汗假人更加复杂和昂贵,使得假人测试费用比热盘法高。
四、其它方法A,Watkins 法B,Mernander法C,Farnworth法D,Van Beest法E,Ruchman法F,Gibson法真的是太多了,我们还是来具体了解一下几个相对比较有用的方法吧。
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
一、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试样被固定在标准面积的测试区域上,空压机将0-5bar的空气加入一个充满蒸馏水的水罐中,将一定的压力的水作用于试样。
通过测试一定升压速率下未与水接触的试样的一面的渗出固定数量水珠时的压力判定试样的耐静水压性能(动态法),或通过测试一定静水压下,对试样保持该压力一定时间后的渗水情况来判定材料的耐静水压性能(静态法)。
二、织物耐静水压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1.试样准备,根据不同标准准备相应大小的待测试样
2.加水,在仪器水箱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或纯净水,以备使用
3.连接电源线,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平板电脑会自动启动并进入主界面
4.主界面为信息输入和测试参数选择界面,输入的信息可保存在Excel文件中;压力报警设置可在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发出提示音,提示用户观察测试面料的透水情况;测试参数选择可根据标准号选择也可以自定义测试参数,设定好测试参数点击Save&Test即进入测试界面。
5.点击Add water键,待水位与测试面平行,停止加水。
将待测试样放置于测试平面上(注意:试样与水之间需完全接触,排除空气或气泡),按测试台左右的两个按钮,气动夹具下压,固定试样。
6.点击Start键,测试开始。
测试界面显示实时的时间-压力曲线。
当试样表面出现水珠时,用户可按动测试面板右侧的绿色Save point按钮,保存有效数据。
7.测试完成,点击Stop键停止测试,再点击Save excel 键输出excel 文件;或点击Save picture 键,保存时间压力曲线的图片文件。
文件自动保存在对应的文件夹中方便调用。
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方法分析纺织品耐静水压测试方法分析运动装、功能性面料及技术纺织品在当前的纺织品市场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拒水性是这些织物的一个重要特殊,必须对其进行精确的测量,确保实现对产品的质量保证或控制生产过程,达到使消费者满意的最终结果。
一、户外面料防水、静水压、透湿和透气的具体含义和测试方法户外服装主要是由户外面料缝制而成,其后整理方面是:防水、静水压、透湿、透气等功能指标。
目前国内户外从业人士,和户外爱好者对户外服装功能理解某些方面存在误区,或认识不够严谨,下面将简要介绍后整理功能指标的含义和区别:1. 防泼水:在标准实验室下,用蒸馏水通过漏斗喷在试样上,对照防水标准样评分评级;常用测试标准有美标:AATCC 22(评分制);欧标:ISO 4920(评级制);美标与欧标评分评级对比:100分(5级);90分(4级);80分(3级);70分(2级);50分(1级);0分(0级)。
防泼水分为三种:l 普通防水(Water Repellent,简写为:W/R);l 耐泼水(Durable Water Repellent,户外面料行业习惯称为超泼水,简写为:DWR);l 特氟龙(TEFLON)防水。
(1) 普通防水(W/R):洗几次衣服表面就没防水了,一般户外普通防水就可以了,常用数据在洗前70分,如果经常去登山或者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山上天气变幻无常,随时有可能下雨,普通防水的服装洗几次没防水,造成衣服表面会被淋湿,穿着身上会增加人体负重。
(2) 超泼水(DWR):日本大金或其他助剂公司生产的C8防水,洗20次后保持80分(欧标3级)的效果;因含氟量不符合欧盟标准,现已被欧盟禁用。
现在采用C6、C4较多,一般水洗5-10次后保持80分的效果.(3) 特氟龙(TEFLON)美国杜邦生产,知名度非常高,防水、防污、防油等三防效果,购买此品牌的防水可提供特氟龙吊牌,但特氟龙的缺点防泼水效果不及碳8、碳6好。
芳砜纶-棉混纺织物耐静水压测试原理分析一、防水透湿防水透湿织物,又称为会呼吸的织物,是指具有使水滴(或液滴)不能渗入织物,而人体散发的汗气能通过织物扩散传递到外界,不致在衣服和皮肤间积累或冷凝,感觉不到发闷现象的功能性织物,是世界纺织业不断向高档次发展的集防水、透湿、防风于一身的独具特色的功能性织物。
防水性是指织物对具有一定压力的外部水或者具有一定动能的雨水以及各种服装外的雪、露、霜等液态水透过时的阻抗性能。
液态的水通过服装面料进入服装内侧有两种途径:一是外界的水如雨水或雪水接触织物后,织物被水润湿,借毛细管效应,通过织物中各种缝隙孔洞,水被输送到织物内侧及织物表面的其他部位。
这种情况主要与织物的表面能及表面粗糙度有关,表现为一种自发的过程。
二是水在一定外界压力或自身动能作用下直接透过织物内缝隙孔洞而进入织物的内侧,这种情况除与表面能及表面粗糙度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加压力或水滴动能、织物内较大的缝隙孔洞的尺寸或者织物的松紧度。
透湿即汗液在织物中的吸收、传递、扩散的程度。
人体穿着服装时的舒适感主要取决于服装织物内空气层形成的微气候区,微气候区的温度为(32±1)℃,相对湿度为(50±10)%,气流速度为(25±15)cm/s时,人体处于最佳的生理状态。
人体出汗是热平衡调节中的有效散热手段,汗液蒸发提高了微气候区空气的水蒸气含量,使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然后通过织物及服装的透气、通风换气、扩散作用传向衣外。
织物的湿传递一部分由于织物中纤维对水分子的吸收,使水分子通过纤维内部扩散而达到织物的另一面,向大气散逸。
另一部分则通过织物中纤维与纤维之间、纱线和纱线之间的通道或空隙,包括毛细管作用,向大气敞逸,芳砜纶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回潮率为6.28%,并具有一定的热湿传递能力,以利于人体热量散失和汗液蒸发。
1、防水透湿原理防水透湿原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1)自然扩散机理利用孔隙自然扩散机理设计高密织物,使用精梳高支棉纱或其他超细合成长丝织成高密度织物,使纱线『白J隙变得非常小,再经过防水处理使织物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
ISO 8111420、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一、实验说明衣服在穿着过程中,难免会接触到水,这就引发人们对服装防水抗水的要求。
现在的防水织物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层压复合防水织物,是采用特殊的粘合剂与普通织物通过层压工艺复合在一起,形成防水层压织物,层压可以是两层织物或多层织物;二是涂层防水织物,即织物通过直接或转移法涂层加工,使织物表面为涂层剂所封闭,因而获得防水性[1]。
静水压测试是考核面料抗水性的常用方法。
选用静水压测试仪对防水面料进行抗渗水试验时发现,某些面料实际上没有出现标准所描述的试验终止现象,因此本文就实验室采用的现行测定抗渗水性标准进行探讨,从而为面料的生产工艺以及实际测试判定提供参考,并益于对现行标准的完善。
二、现状2.1 标准GB/T 4744—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规定了一种测试织物抗渗水性的静水压试验方法。
主要适用于紧密织物,例如帆布、油布、帐篷布和防雨服装布等。
测试方法是在标准大气下,试样的一面承受一个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有三处渗水为止记录此时的压力。
此标准的测试原理是以织物承受的静水压来表示水透过织物所遇到的阻力,水压可以从试样的正面或背面施加[2]。
2.2 试验仪器本实验室使用的耐静水压仪如图1所示。
图1 静水压测试仪静水压测试仪器型号:Textest-Fx3000;仪器的压力范围:0~999mbar;水压上升的速率:(10±0.5)cmH2O/min,以及(60±0.5)cm H2O/min。
2.3 遇到的问题在日常测试中,经常会遇到现行标准中未涉及的现象,使得测试结果的表示没有统一性,甚至影响对整个产品的性能评价。
2.3.1 涂层防水织物1) 平均值的记录标准中规定记录所有试验样品的平均值。
但有些样品出现如表1所示检测结果,使如何表示其平均值成为难题。
表1 试验数据2) 对接缝部位的测试遇到防雨服装等服装产品,考核静水压应该全面到服装的每个部位,特别是接缝部位(见图2),如下摆缝、腋下缝、肩部缝等。
防水透湿织物耐静水压测试实验方法耐静水压指标是防水透湿织物的重要指标之一。
静水压指水通过织物时所遇到的阻力。
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织物承受持续上升的水压,直到织物背面渗出水珠为止,此时,测得的水的压力值即为静水压。
织物能承受的静水压越大,防水性或抗渗漏性越好。
纺织品耐静水压性能随着防水等特种整理纺织品市场需求的增长以及业界对该类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的提高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美国军用标准中防水产品的耐水压最低要求为13.7 kPa(1 395 mm水柱),日本自卫队雨衣的耐水压都在13.75 kPa(1 400 mm水柱)以上一。
近年来各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接受的纺织品耐水压检测比以往有大幅度增长。
特别欧洲客户对纺织品耐水压性能的要求普遍较高,一般最低要求在5.88 kPa 以上,有的甚至要求在9.8 kPa以上。
根据取样测试结果,以5.88 kPa为标准,44%样品不能达到要求;以9.8 kPa为标准,69%样品不能达到要求,这直接影响了出口。
一、耐静水压单位表示静水压的单位有N/m 2、kPa和水柱高度m。
换算关系为1m水柱高度等于9.82 kPa。
二、静水压试验方法1、按测试的方法分类①、实地测试。
实地测试花费大,时间长,通常需半年左右的时间。
实验期间,定期测试防水透湿整理后织物的防水性,从而得知其耐用性。
虽然此种方法周期长,花费多,但测试所得数据准确。
②、实验室测试。
与实地测试和模拟测试相比较,实验室测试花费少,时间短,能够得到相对结果,较为实用。
对防水透湿整理后织物防水性的测试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静水压试验,如国内的YC312型水压仪、美国标准测试法ASTM D一751以及美国联邦标准测试法FED—STD一191A 5512所用的牧林(Mullen)水压测试仪。
第二类是喷淋试验,即从一定的高度和角度向待测织物连续滴水或喷水,可测定水从织物被淋侧浸透到另一侧所需的时间,也可测定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试样吸收的水量或观察试样的水渍形态。
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方法步骤解析
织物耐水压性能实验测试是纺织企业需要经常操作的实验项目,由于纺织生产不同类型的织物,针对不同的行业自然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标准,一般对于织物防水要求较高的标准多半是针对具有特殊的防水要求的织物进行测试和实验。
一、防水、拒水整理
一般棉、粘胶、蚕丝和麻等较涤纶、锦纶、丙纶等纤维的吸水性强,若要求它们具有高度的防水性,以作各种防水用具,则必须经防水或拒水整理。
防水实际上常将“拒水”的涵义包括在内。
按整理后织物表面性能的不同,可加以区别,基本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防水但不透气的整理。
它是在织物表面均匀涂布一层不透水、不溶于水的涂层,整理后使织物的孔隙堵塞,阻止水和空气通过织物,这种整理也称为涂层整理(防水整理)。
如用聚氨酯树脂、聚丙烯醇树脂、橡胶、桐油等处理后,织物不但不透水和不透气,而且手感也较硬,故不宜作衣着用品,一般适用于工业用布或户外用品。
另一类则是防水透气整理,也称拒水整理。
这是指织物整理后,整理剂改变了纤维的表面性能,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转为疏水性,使织物不易被润湿,但仍能透气,手感柔软,常用于制作雨衣及其他衣着织物(见表1)。
二、拒水整理原理
所谓防水透湿(拒水),就是使水在较低水压下不润湿织物,但人体散发的汗液以水汽形式透过织物传导到外界,水汽不在人体表面和织物之间凝聚,人体主观感觉不到“发闷”现象。
织物经过拒水整理,整理剂改变了纤维表面性能,使纤维表面的亲水性转为疏水性,织物不易被润湿仍能透气,且手感柔软。
纺织品的洗涤、织物精练退浆、对染料的吸收及拒水拒油性能等都与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性有关。
洗涤、精练、退浆和染料吸收等过程都要求纤维材料具有高润湿性、渗透性,而拒水性则要求纤维不润湿或很少润
湿。
织物的润湿是使水分在织物表面迅速铺展,而拒水的目的正好相反,力图使水滴在织物表面上不铺展,不润湿织物,仍然保持水滴状态。
图中γL和γS分别表示液体和固体的表面张力,γLS表示液2固间的界面张力,θ称之为接触角。
当θ>90°时,液体不润湿固体表面;当θ<90°时,液体部分润湿固体表面。
拒水整理要求θ角越大越好。
各种纤维材料对水接触角的数据差异很大,大致排列顺序为:粘胶<棉≈腈纶<锦纶<羊毛<涤纶<丙纶。
从纤维对水接触角排列顺序说明粘胶的润湿性较好,涤纶的润湿性很差。
润湿与拒水取决于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
若固体表面张力大于液体表面张力,则液体润湿固体表面反之,固体表面具有拒水作用。
织物表面抵抗液体润湿和渗透的能力取决于织物的化学结构、表面几何形状、粗糙度及毛效等因素。
用作拒水作用的整理剂均具有较大接触角或表面张力较低。
织物经这些整理剂处理后,表面张力降低,从而达到拒水效果。
三、拒水性测试
喷淋实验模拟织物暴露于雨中的状态,也称防雨性能试验,即沾水试验。
抗渗水性测定法(或静水压测试法)表示织物承受静水压渗透能力。
织物在喷淋和水中吸水性试验方法不能测定拒水织物的渗水率,只能表明拒水整理织物表面的抗湿性能,因此不能用来预测或评估织物的防雨渗透性,通常采用抗渗水性测定方法来确定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目前,外商对拒水织物的要求大多为抗渗水性技术指标要求。
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国家标准
GB/T474421997《纺织织物抗渗水性测定静水压试验》进行测试,结果见表2。
1、试样和仪器
试剂蒸馏水
试样透气布、雨裤、桃皮绒、牛津布等(在织物的不同部位至少取五块试样,避免折皱)
仪器WR21600E耐水压测定仪、烧杯
2、测定方法
擦净夹紧装置表面的水,把试样夹紧在试验头中,使织物试验面与水接触。
夹紧时使水不会在试验开始前,因受压而透过试样。
立刻对试样以一定的速率递增水压,并不断观察渗水的迹象。
观察记录试样上第三处水珠刚出现时的水压(Pa表示)。
数据越大,表明试样耐水压性能越好。
四、结果与讨论
1、欧洲客户对纺织品耐水压性能的要求普遍较高,一般最低要求在5.88×103Pa以上,有的甚至要求在9.8×103Pa以上。
根据以上取样测试结果,以5.88×103Pa为标准,44%样品不能达到要求;以9.8×103Pa为标准,69%样品不能达到要求,这将直接影响出口创汇。
2、经分析,影响织物耐水压性能的因素,除采用的整理工艺及拒水整理剂以外,以下几个因素将会影响织物的抗渗水性能:
(1)织物本身的组织结构。
一般要求织物结构越紧密,其抗渗水性能越好。
(2)拒水织物涂层质量。
要求整个布面均匀,具有一定的牢度。
(3)经纬纱性能。
弹性好的往往抗渗水性差,因受到水压的作用,弹性好的经纬纱易伸长,从而导致相邻经纬纱间隙的形成,水珠较易从中渗过。
3、据统计,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02年接受的纺织品耐水压检测分别比2001年和2000年同期增长100%和233%,可见该项检测日益受到重视。
国内厂家应不断提高纺织品特殊整理水平以满足要求,同时加强出口
前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