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三节 第二课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72
第一章第三节第二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单项选择题1.周期为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B )A.地球是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B.地球的自转C.地球的公转D.黄赤交角的存在【解析】昼夜交替主要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2.读右面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点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弧线是昏线【解析】D点此时位于晨线上,下一刻将进入白昼,故A项正确;据图可知,C点位于夜半球,故B项错误;D点和E点的自转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故C项错误;AB 弧线为晨线,故D项错误。
3.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B )【解析】根据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为夜半球判断。
4.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B )A.4月30日1时B.5月1日1时C.4月29日1时D.5月1日9时【解析】北京为东8区,比纽约西五区时间早13个小时,注意4月只有30天。
(2018·合肥月考)2018年年初,上海某同学准备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
据图完成下题。
5.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D ) A.24小时50分钟 B.13小时55分钟C.14小时55分钟 D.15小时55分钟【解析】 1月20日11:30(北京时间)飞机从上海起飞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1月19日22:30。
当飞机到达纽约时,当地时间为1月20日14:25,因此飞机飞行的时间为15小时55分。
6.当某地正午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经度为( A )A.116°E B.124°EC.104°E D.136°E【解析】当某地正午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两地相差16分,经度相差4°。
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和晨昏线的判断。
(重难点)2.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
(重点)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地球的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的产生,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1)原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3.地方时(1)定义: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二、时区和区时(1)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
(3)区时换算:①同一时区,区时相同;②不同时区,采用各自时区;③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④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三、国际日期变更线(1)定义: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作用:①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
②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1)昼夜交替现象就是昼夜现象。
( )(2)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时间。
( )(3)180°经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 )(4)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新的一天,以东为旧的一天。
( )(5)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图示正确的是A B C D提示:(1)×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照亮的一侧为昼,另一侧为夜,即产生昼夜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是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己的轴线从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这一运动是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首先,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日夜交替。
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这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白天的阳光提供了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支持了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活动。
而夜晚的黑暗则为动物寻找食物和休息提供了条件。
日夜交替对于人类的生活也非常重要,人们可以利用白天的阳光进行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其他各种活动,夜晚则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睡眠的时间。
其次,地球自转导致了地球上的经度和时区的存在。
地球自转的运动使得地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相差约1小时。
这是因为地球绕着自转轴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24小时,所以每当地球旋转1小时,太阳经过15度的经度。
这些时区的存在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时间统一起来,并方便人们进行跨时区的活动和国际交流。
其次,地球自转也影响着地球上的风、气候和海洋流动。
由于地球自转,各个地区的温度、气压和湿度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空气的流动和气候的变化。
例如,地球赤道和中纬度地区由于受到来自两极的气流和赤道上升气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气候和温带气候。
此外,地球自转还会带动海洋的运动,形成海洋流,影响着全球的海洋环境和气候。
此外,地球自转还会导致一天的长度变化。
虽然地球自转的速度非常稳定,但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会导致一天的长度增加或减少数毫秒。
虽然变化非常微小,但长期累积下来会对地球上的时间计量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还对导航和地理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导航和地理测量时,需要确定地球上不同地点的经度和纬度。
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得通过测量其中一地点所处的太阳高度角和太阳光的方向,可以计算出该地点的经度和时区,从而确定位置和导航方向。
一、选择题(2010年河北承德调研)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解析:选A。
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D点将进入昼半球,C在夜半球;D点和E点的纬度不同,自转的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A.120°E B.100°WC.20°W D.60°E解析:选D。
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位于180°经线以西120°,为60°E。
3.下图中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方向错误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选C。
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将沿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则不偏转。
图中③物体沿赤道运动,不应发生偏转。
4.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地方时差③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④使地球被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⑤产生了昼夜现象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解析:选D。
④⑤现象是地球不透明产生的。
5.(2010年四川成都质检)我国一艘考察船在赤道附近航行,正午时,船员收听到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正在播放早6时的新闻节目,这艘船位于()A.东二区B.东经30°C.西经150°D.东十区解析:选C。
此题求的是考察船所在经度,考察船正午12点时,而北京时间为6点,两者相差6个小时,经度差90°。
6.关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叙述正确的是()A.全球各地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偏转B.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C.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D.在赤道上向右偏解析:选B。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向。
7.右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A.8时20分B.20时20分C.9时40分D.21时40分解析:选A。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围绕着太阳公转,自身也在自转。
这两种运动对于地球的形态、气候、地理环境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着自身轴线旋转。
它的地理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昼夜变化地球的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由于地球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因此每个地方都会有12小时的日间和12小时的夜间。
这种昼夜变化的现象不仅影响着生物的生活节律,也影响着人们的作息习惯和经济活动。
2. 形成地球的纬度系统地球自转也是形成地球纬度系统的原因之一。
地球的轴线与地平面夹角不同,使得赤道和南北极的温度、光照等条件有明显差异。
因此,人们把地球表面分为各种纬度,以便衡量和表示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气候、生态、资源等差异。
3. 形成风向和气压带地球自转也是形成风向和气压带的原因之一。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会不停地受到阳光的照射,产生气温差异。
同时,地球的旋转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气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热胀冷缩现象,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
这些气压带和气温差异导致了大气运动,形成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气候和季风气候区。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
它的地理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四季交替地球公转也是形成四季交替的原因之一。
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因此地球在不同位置时受到的阳光照射也不同。
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就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
2. 形成地球的经度系统地球公转也是形成地球经度系统的原因之一。
地球公转一周的圆周被分成360度,因此可以将地球划分为各种经度。
这些经度用来确定地球表面上各个地区在同一时刻的时间,以便人们协调国际时差、飞行航线等问题。
3. 形成影响气候的因素地球公转造成了地球不同区域接受不同光照时间的现象。
这种现象导致了地球各区域的气温差异,也是决定地球气候因素的重要之一。
三、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是紧密联系的,二者共同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存。
地球自转及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以西向东的方向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的时间。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每小时约1670公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以下几点:1.产生昼夜交替:地球自转是导致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
当地球自转时,由于地球不断地转动,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情况就不同,从而形成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当地球上的一半是白天时,另一半则是黑夜。
这种昼夜交替的现象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形成地球的自转力:地球自转也产生了一个叫做科里奥利力的力,这个力会影响到大气、水流、岩浆运动等地球上的物理过程。
科里奥利力会使得气候系统趋于稳定,影响风向和水流方向。
它还与飓风、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发展密切相关。
3.形成地球的赤道膨胀:地球自转引起了赤道膨胀的现象。
地球赤道的周长要比两极的周长长,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使地球的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
这种膨胀使得赤道地区的气候较热,植被生长繁茂,而极地地区则气候寒冷,植被稀疏。
4.形成地球的地球仪:地球自转的概念也是地球仪的基础,地球仪是一种用来研究和表示地球自转、公转及地球其他运动的仪器。
通过地球仪,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现象,以及地球上的经纬度、地理位置等概念。
5.为航海和导航提供参考:地球自转对航海和导航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转引起了经度的变化,所以通过测量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时差,可以获得准确的经度信息,从而在航海和导航中能够确定位置和方向。
总之,地球的自转对于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科里奥利力、地球赤道膨胀、地球仪的构建以及航海和导航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多样化,气候差异明显,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活动。
对于人们来说,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和地理意义,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目标1.了解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区分晨昏线。
2.理解地方时和区时并进行计算。
3.了解水平运动物体偏移规律。
知识导引一、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线平行照射,地球不停地在自转。
(2)分界线:面向太阳的昼半球与背向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界线——晨昏线。
(3)周期及意义: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的起居作息,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2.地方时(1)成因: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
(2)计算: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3.时区和区时(1)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2)区时: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3)区时的换算:时区相隔1个,区时相差1小时。
(4)国际日界线:“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大致与180°经线相吻合。
地球不自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地球自转使昼夜交替的周期为1个太阳日,即24小时,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地球上同样存在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在数值上等于120 °E的地方时。
而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北京所在经度(约116 °E)的时间,比北京时间约晚16分钟。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2.表现: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是指顺着物体运动方向而言的,判断时不能逆着物体运动方向。
探究点一昼夜交替[核心归纳]1.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周期意义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地方有昼有夜)是基础;2地球自转是根源1个太阳日(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气温的日变化不剧烈,保证了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昏线,又叫晨昏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共同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