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驳岸处理手法调研(半)

  • 格式:doc
  • 大小:19.67 M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驳岸处理手法调研

班级:景园0902

组员:邱义山张仁达李庭佘峥何晶朱晓婷

在颐和园内,水贯穿全园。昆明湖、后溪河,即前湖后湖,在颐和园的景观营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全园灵动的因素。一个好的水体景观设计,在驳岸处理上必定是成功的。颐和园的驳岸设计引起了我们小组极大的关注,我们便针对颐和园内的驳岸处理手法进行了本次的调研活动。联系相关专业知识,总结归纳出颐和园内的六类驳岸处理手法。

一、堆石法。在颐和园内,可以看到很多地段的驳岸采用了

堆石塑造的方法。以形状各异的青石、太湖石等空间堆叠,营造出高低错落、棱角分明、能够提供一定休憩功能的硬质驳岸景观,并在道路的转折处,以抬高堆石的方式强调节点。同时,堆石驳岸与部分地段山体形成对比,表现出硬朗的驳岸形态。

二、 堆石搭配植物法。这种手法是以堆石与植物相搭配的形

式塑造出驳岸的轮廓线。这种处理手法一方面削弱了单一堆石法的单调性和尖锐性,使驳岸更富于变化,更加趋向自然,为游人提供一个舒适、亲切的休憩空间;另一方面,植物与堆石相掩映,堆石在藏与露中增添了几分活泼之气。

三、 植物法。纯粹用植物创造出野趣横生的柔和驳岸曲线,

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芦苇以及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含蓄水源;另一方面,植物减弱了驳岸的确定性,使湖体轮廓处于可伸缩变化的状态。值得提出注意的是,随着植物的生长,驳岸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最佳景观状态很难一直保持,甚至是负面地破坏景观效果。

四、石砌法。这种驳岸处理手法是用规整的石块以整齐的

形式砌筑出立式驳岸。它能在实景与倒影之间增加一个视觉层次,同时,这种立式形式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面积,拓宽水面。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处理手法更加的人工化,驳岸在材质上创造的是庄重、肃穆之感,缺

乏趣味性。

五、建筑法。这种方法是直接以建筑物的某一个立面作为

驳岸。建筑入水一方面能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建立横纵对比,形成竖向景观与横向景观的交叉辉映;另一方面,建筑物实体倒影在水面,水波灵动,颇具水乡之感,折线状的建筑物底面分隔水面,创造出富有变化的水岸

线。

(本应附大船坞那儿的照片,我没有)

六、桥梁法。用桥梁作为分割水域的要素,在水域之间创

造虚驳岸。把并未完全封闭的桥梁结构当做驳岸的一

种,是因为以桥梁为界限,完整的水域被打破,桥梁扮

演的便是两片水域的驳岸。正如上文提到的,这种驳岸

处理手法创造的是虚空间,能够增强水面上的虚实对比;同时,隔而不断的驳岸形式使水的尽头藏而不显,增加了空间的神秘感及趣味性。

总结:

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水体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而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择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设计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