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结构图-7
- 格式:docx
- 大小:102.39 KB
- 文档页数:3
-可编辑修改-第七章 亚洲美术 埃兰地区(西南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洛雷斯坦地区(西南部):《利奥尼塔斯》。
阿挈美尼德王朝(前559-前330,古波斯帝国):带有综合文化的性质。
波塞波利斯王宫。
塞琉古王朝(希腊人)、帕提亚王朝(帕提亚人):混合希腊化风格、游牧民族传统,及美术不达米亚因素。
背景:公元226年,波斯本地的萨珊人建立了萨珊王朝(226-642),史称新波斯帝国。
建筑: 雕刻:金属工艺品和织锦:背景:公元642年,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亡,伊朗历史进入伊斯兰时代。
波斯细密画: 伊朗建筑:波斯地毯:背景:印度河文明时期(前2500-前1500年),吠陀时代(前1000-前600年)文明中心转到恒河流域。
印度河文明:以摩亨·佐达罗、哈拉帕两座古城遗址及出图文物为代表。
吠陀时代:相继兴起三大宗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佛教。
背景:可分为早期(小乘佛教时期)、盛期(大乘佛教时期)、晚期(金刚乘密教时期)三个时期。
早期佛教美术(前3世纪-1世纪):以孔雀王朝的雕刻、巴尔胡特佛塔(巽伽王朝)、桑奇大塔的雕刻为代表。
盛期佛教美术(1世纪-7世纪):以犍陀罗佛像(贵霜王朝)、笈多式佛像(笈多王朝)为代表。
晚期佛教美术(8世纪-12世纪):以波罗王朝的金刚乘密教美术为代表。
印度教:从婆罗门教演变来,三大主神——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及其女性配偶。
印度教美术特点:崇尚宇宙生命的活力,强调夸张的动态、奇特的造型、好话的装饰、爆发式的力度和戏剧性冲突。
“印度的巴洛克风格”。
印度教美术主要作品:背景: 主要作品:背景:主要作品:背景:“千岛之国”,大岛有爪哇、苏门答腊、巴厘、婆罗洲等。
中爪哇时期:。
东爪哇时期:。
背景:历史分为扶南时期(100-550)、真腊时期(550-800)、吴哥时期(802-1434)。
主要居民为高棉人。
吴哥时期是高棉文化的黄金时代。
第一讲原始及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一古代两何流域一古埃及美术一爱琴美术、古希腊美术—古罗马美术
第二讲 欧洲中世纪美术
(基督教美术、“蛮族艺术”)
从罗马帝国覆灭——文艺复习之间(公元476——15世纪)
第三章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14—16世纪)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
二、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15世纪)
(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地区)
三、德国文艺复兴(15世纪)
四、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14--16世纪)
五、法国文艺复兴美术(15--16世纪)
第四讲 17、18世纪欧洲美术
第五讲 19世纪欧洲美术
一、19世纪的法国美术
二、18、19世纪的英国美术
三、19世纪的俄国美术
第六讲 20世纪现代美术。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时间作品作者地域艺术特征旧石器时代晚期持牛角杯的女子法国洛赛尔人类最早的艺术品,虽动态简略,但把人物的动态和女性形态美感展现出来1940年拉斯科岩洞壁画法国多尔多涅地区奔放有力19世纪下半期《受伤的野牛》阿尔塔米拉洞窟西班牙轮廓线细,动态、明暗、感情都到位中石器时代北欧岩画北欧抽象概括拉文特岩画西班牙用色单纯,忽略细节刻画,但具有浓厚的情节性和生活气息新石器时代巨石栏英格兰南部宏伟的环形结构,神圣庄严肃穆和悲剧性的壮美公元前2112年《那拉姆辛浮雕石板》两河地区画面采用对角线形式表现动感和空间感及特定环境军旗乌尔城色彩对比明显,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公山羊与树》乌尔城有绮丽的神话色彩牛头竖琴苏美尔有浓厚的奇异色彩巴比伦时期汉莫拉比法典两河地区场面拘谨严肃公元前10世纪萨尔贡二世宫殿胡尔西巴德气势雄壮有力亚述浮雕亚述写实公元前612年巴比伦城新巴比伦具有强烈装饰效果古王国时期金字塔埃及给人坚不可摧的印象,象征法老威严地位及诶及人的顽强意志力《拉荷切普王子与其妻坐像》线条柔和舒展《老村长像》写实《纳米尔石板》遵循程式《书吏凯伊》刻画形象《群雁图》构图别致,刻画生动,设色和谐动人,整个画面富有诗意中王国时期《饲养羚羊》画的随意自由新王国时期《埃赫纳顿肖像》真实得表现了一位法老的外貌《纳菲尔提提王后像》一个端庄雅典的东方女性的形象《舞乐图》描绘了贵族的享乐的生活,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古希腊美术,古风时期《阿客琉斯与埃阿斯玩股子》像剪影《荷犊者》整幅画生动和谐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掷铁饼者》米隆表现了竞技者在掷出铁饼前的一瞬间的动作,表现了整个运动的连续性《命运三女神》菲迪亚斯女神姿态柔美。
纤细而繁密的衣褶随着人体结构而起伏。
《雅典娜女神像》她典雅,静穆,是古典雕刻的理想美的典范。
《持矛者》波留克列特斯其在结构比例上厚重有力,无可挑剔的准确。
《赫尔墨斯与小酒神》普拉克西特列斯整个作品洋溢着诙谐轻松的情调《尼多斯的阿芙罗底德》整个身体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优美动人《尼奥贝群像》,史珂珀斯作品中尼奥贝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她绝望、悲愤而又不甘屈服的复杂心理《赫拉克拉斯》,留西波斯一个处在休息状态的英雄,肌肉发达的身体和深思的表情形成对比《萨提尔》普拉克西特列斯一个潇洒漂亮的青年,显示了他爱跳爱动、愉快调皮的性格希腊化时期《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女神张开的双翅像是在欢呼胜利,体现了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心情。
第一章 原始、古代艺术(创造的黎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和建筑(距今6千-3千年):3个基本特征(磨制石器,陶器,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陶器工艺——文明的曙光;巨石结构——精神支柱(英国南部威尔特郡“斯同亨治”石栏)苏美尔-阿卡德时期(前3500-前2000):建筑-神庙(乌卢克神庙);雕塑-男女神像(写实而夸张);绘画-《乌尔的旗标》;工艺美术-金牛头竖琴? 巴比伦时期(前1900-前1600):汉漠拉比法典,上部为浮雕,下部为文字;整个场面充满了宗教的拘谨和严肃。
亚述时期(前1000-前612):建筑-宫殿(萨尔贡二世宫殿,人首牛身像);雕塑(《垂死的母狮》) 新巴比伦时期(前612-前539):巴比伦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城市?巴比伦城是一座正方形的城市。
1)作用:歌颂王权,巩固奴隶主国家的政权,强调等级制度。
(形成了基本法则和程式,如正面律)2)风格: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缺少变化,千年不变)3)宗教对埃及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来世的艺术”)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观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物着重刻画头部,其他部位非常简略;4、面部轮廓写实,又有理想化修饰,表情庄严,几乎没有感情表现;5、雕像着色,眼圈描黑,有的眼球用水晶、石英等材料镶嵌,以达到逼真效果。
1、正面律,表现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2、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3、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4、填塞法,画面充实,不留空白;5、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古王国期(前2686-前2181):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在初期阶段。
建筑(金字塔);雕塑(哈夫拉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浮雕和壁画(《纳米尔石板》)中王国时期(前2040-前1786):战乱频繁,美术成就不如古王国,主要建筑是庙宇(入口处两侧出现了方尖碑),如门图普太普享殿,壁画逐渐流行。
41张图快速了解西方美术史史前艺术洞穴艺术是指涂绘在岩洞深处石壁上的绘画,也包括在哪里发现的石雕等。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野牛-法洞穴国拉斯科群马-雕刻和巨石建筑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雅典卫城巴特农神庙米洛斯的维纳斯米隆——掷铁饼者古希腊雕塑:希腊化时代拉奥孔——公元前160-20年出土于罗德岛梵蒂冈科洛西姆竞技场中世纪艺术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拜占庭式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公元532年-公元551年伊斯坦布尔哥特式建筑夏特尔大教堂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盛期文艺复兴三杰冷锐观察的眼睛—莱昂纳多·达·芬奇(1444-1514)“文艺复兴人”:科学家、画家、建筑师、工程师、雕塑家。
在绘画中创新性地开创技法,将自己对解剖、植物学、光学及物理学的精微知识运用于绘画上。
将人得心理深度通过形式表现出来。
《最后的晚餐》1495-98年,460x880cm, 米兰—圣母感恩教堂蒙娜·丽莎以人体表现生与死—米开朗基罗(1475-1564)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诗人、工程师l虔诚的天主教徒,认为人体代表了上帝意志,有着最完美的比例。
强调由人体结构与动态演发出的动感与激情。
《大卫像》1504年,大理石,434cm高,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画廊荣华而全面的天才—拉斐尔(1483-1520)画家、建筑师表现出对完美与和谐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
表现出“理想美”的趋向。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追奉的“美的标准”。
和谐、柔美、明净的人物性格特征。
《雅典学院》1509-1510年,壁画,500x770cm, 梵蒂冈宫鉴字室17、18世纪艺术巴洛克,产生于17世纪的罗马,以天主教教会为主要赞助者,追求辉煌、壮丽、激情及戏剧化效果。
特点:1、表现形体、体积与纵深感2、审美的改变,打破和谐,不要理想化,追求真实自然的美。
3、题材有很大扩展(景物画、动物画、风景画)4、画面光线明确,加强对光的表现贝尼尼(1598-1680)《阿波罗与达芙妮》1622-25年,大理石,243cm,罗马波尔基斯画廊鲁本斯(1577-1640)《劫夺吕希普斯的女儿》伦勃朗(1606-1669)《夜巡》1642年,布面油画,363x437cm洛可可,18世纪早、中带有装饰性风格的艺术,曾受到中国“东方风格”影响。
-可编辑修改-
I 伊朗建筑:
波斯地毯:
「背景:印度河文明时期(前 2500-前1500年),吠陀时代(前1000-前600年)文明中心转到恒河流域。
/印度河 J 文明 [印度河文明:以摩亨•佐达罗、哈拉帕两座古城遗址及岀图文物为代表。
吠陀时代:相继兴起三大宗教,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前身)、耆那教、佛教。
印度教美术主要作品
伊朗早期 美术 第七章亚洲美术 •埃兰地区(西南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洛雷斯坦地区(西南部):《利奥尼塔斯》 古波斯帝国 美术 •阿挈美尼德王朝(前 塞琉古王朝(希腊人) 559-前330,古波斯帝国):带有综合文化的性质。
波塞波利斯王宫。
、帕提亚王朝(帕提亚人):混合希腊化风格、游牧民族传统,及美术不达米亚因素 1. 伊朗 美术 新波斯帝国 (萨珊王朝) 美术 $背景:公元226年,波斯本地的萨珊人建立了萨珊王朝( v 建筑: J 雕刻: 226-642 ),史称新波斯帝国 伊斯兰时代
美术 金属工艺品和织锦: 「背景:公元642年, <波斯细密画
萨珊王朝被阿拉伯人灭亡,伊朗历史进入伊斯兰时代。
印度佛教
美术 2.
印度
美术 印度教
美术 '背景:可分为早期(小乘佛教时期)、盛期(大乘佛教时期)、晚期(金刚乘密教时期)三个时期。
q 早期佛教美术(前3世纪-1世纪):以孔雀王朝的雕刻、巴尔胡特佛塔(巽伽王朝)、桑奇大塔的雕刻为代表。
.盛期佛教美术(1世纪-7世纪):以犍陀罗佛像(贵霜王朝)、笈多式佛像(笈多王朝)为代表。
晚期佛教美术(8世纪-12世纪):以波罗王朝的金刚乘密教美术为代表。
广印度教:从婆罗门教演变来,三大主神一一创造之神梵天、
保护之神毗湿奴、生殖与毁灭之神湿婆及其女性配偶。
{印度教美术特点:崇尚宇宙生命的活力,强调夸张的动态、奇特的造型、好话的装饰、爆发式的力度和戏剧性冲突。
- “印度的巴洛克风格”。
「背景:“千岛之国”,大岛有爪哇、苏门答腊、巴厘、婆罗洲等。
(印度
尼 .
西亚 中爪哇时期:。
东爪哇时期:。
:历史分为扶南时期(100-550 )、真腊时期(550-800 )、吴哥时期(802-1434 )
主要居民为高棉人。
吴哥
时期是高棉文化的黄金时代。
I 主要作品:
3.
东南亚
美术 缅甸 背景: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柬埔寨
-可编辑修改-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
作品:
1573-1912 )、大正时期(1912-1926 )、昭和前期(1926-1945 )。
明治以来 美术4. 日本 美术
伊朗 "Ik 史前美术 日本佛教 美术 日本世俗 美术 印度 L .■hjsu I rlw.>ia -Lq-"a • Ifjjnt" i 氏 东南亚 东南亚(印尼) 朝鲜、日本 f 背景:包括绳文时代(前1万年-前300 )、弥生时代(前300-300 )、古坟时代(3世纪末-6世纪中叶)。
作品: $背景:飞鸟时代(6世纪前叶-645)、白凤时代(645-710)、奈良时代(710-794)、平安时代(794-1185)、镰仓时代 (1185-1333) 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r 背景:桃山时代( %作品: 、室町时代(1333-1573)。
1573-1615 )、江户时代(1615-1867 )。
(假名的岀现、和歌的兴盛。
)
泰国 才匕旦
冃景:
老挝 背景:
越南
背景:
r 背景:明治时期(
三国时代美术作品:
作品:
作品:
作品:
朝鲜半岛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时代(313-668
高丽.背景:新罗部将自立的高丽王国935
年灭新罗,
936
年又灭百济,美术作品:
5.
朝鲜美术
第景:1392年,李成桂灭高丽见过,国号仍为朝鲜,史称李朝(
)。
统一朝鲜半岛。
1392-1910 )李朝美
术<
作品:
-可编辑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