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进程死锁
- 格式:ppt
- 大小:221.50 KB
- 文档页数:39
死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死锁是指在并发系统中,两个或多个进程无限地等待对方释放已占用资源的状态。
死锁是多进程协作的一种异常情况,普遍存在于操作系统中。
理解死锁的原因以及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法是确保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探讨死锁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一、死锁的原因1. 互斥条件死锁发生的首要原因是资源的互斥使用。
即某一资源在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如果有其他进程请求该资源,则必须等待,直至该资源被释放。
当出现多个进程同时占用多个资源,并且它们之间互相等待对方所占用的资源时,就可能产生死锁。
2. 请求与保持条件当一个进程请求资源而该资源又被其他进程占用时,请求进程必须等待,但同时保持已获得的资源不被释放。
如果多个进程都在等待其他进程占用的资源同时保持自己占用的资源,则可能形成循环等待,导致死锁的发生。
3. 不可剥夺条件资源分配后不能被剥夺的特性也会导致死锁。
即已分配的资源只能由拥有它的进程主动释放,其他进程无法将其剥夺。
当一个进程占用资源并等待获取其他资源时,如果其他进程无法剥夺已占用的资源,那么这种情况会导致死锁。
4. 循环等待条件当存在一组进程互相等待对方所占用的资源时,就会产生循环等待的条件。
这个循环等待的环路可以是单个资源的循环,也可以是多个资源之间的循环,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出现循环等待,就会发生死锁。
二、死锁的解决方法1. 预防死锁预防死锁是通过破坏死锁发生的四个必要条件来防止死锁的产生。
其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破坏循环等待条件,可以通过引入资源有序分配来达到目的。
也可以通过破坏请求与保持条件,即请求资源时一次性申请所需要的全部资源,而不是一次请求一个资源,以消除死锁发生的可能性。
2. 避免死锁避免死锁是在程序执行时进行资源分配,通过安全序列的原理来避免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
所谓安全序列,即在系统中存在一个进程执行顺序,使得每个进程能够按照顺序执行并顺利完成。
通过安全序列的判断,可以避免死锁的发生。
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及解决方法讨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死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互相等待对方释放资源,从而导致它们都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
死锁是多道程序系统中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导致系统资源占用不当,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死锁通常发生在进程之间相互竞争有限的资源时,例如内存、文件、网络连接等。
当一个进程持有一些资源并等待另一个进程持有的资源时,就可能发生死锁。
为了避免死锁问题,操作系统设计者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法:1. 预防死锁:通过合理地设计系统资源分配算法,尽量避免进程发生死锁。
例如,可以使用银行家算法来保证资源请求序列是安全的,从而避免死锁的发生。
2. 避免死锁:在资源分配之前,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资源状态来判断是否分配资源会导致死锁,如果是,则不分配资源。
常用的避免死锁算法有资源分配图算法和银行家算法。
3. 检测死锁:系统可以周期性地检测系统中是否存在死锁情况,一旦检测到死锁,就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恢复。
常用的检测死锁算法有图论算法、银行家算法等。
4. 解除死锁:一旦系统检测到死锁的存在,就需要解除死锁。
解除死锁的常用方法包括资源剥夺和进程终止。
资源剥夺是指系统剥夺一些进程的资源,以解除死锁;进程终止是指系统终止一些进程,以释放资源。
死锁问题是操作系统中一个重要且常见的问题,在设计和使用操作系统时,需要重视死锁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
合理地设计系统资源分配策略、优化进程调度算法、定期检测死锁情况等都可以帮助系统避免死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操作系统的死锁问题及解决方法一直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希望未来能够提出更加有效的死锁预防和解决方案,为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提供更好的保障。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1-8章-课后答案(全)第四版计算机操作系统课后答案第一章1. 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以方便他们的使用。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进程管理:负责创建、执行和终止进程,并管理它们的资源分配。
- 存储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内存资源,包括内存分配、虚拟内存和页面置换等。
- 文件系统管理: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文件和文件夹,包括文件的存储、读写和保护等。
- 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如打印机、键盘和鼠标等。
- 用户接口: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如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3.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批处理操作系统:按照一系列预先定义的指令集来运行任务。
- 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系统。
- 实时操作系统:对任务的响应时间要求非常高,用于控制系统和嵌入式系统。
- 网络操作系统:支持多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资源共享。
-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多台计算机上分布式地管理和调度任务。
第二章1.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进程是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内的一个执行单元。
进程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而线程共享进程的地址空间和资源。
多个线程可以在同一进程内并发执行,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 进程的状态转换进程可以处于以下状态:- 创建状态:进程正在被创建。
- 就绪状态:进程准备好执行,等待分配CPU资源。
- 运行状态:进程占用CPU资源执行。
- 阻塞状态:进程等待某种事件发生。
- 终止状态:进程完成执行或被终止。
3. 进程调度算法操作系统使用进程调度算法来决定哪个进程应该被执行。
常见的调度算法有:-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按照进程到达的顺序进行调度。
- 最短作业优先(SJF)调度算法:选择运行时间最短的进程进行调度。
操作系统原理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1.1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性,共享性,随机性。
研究操作系统的观点:软件的观点,资源管理的观点,进程的观点,虚拟机的观点,服务提供者的观点。
操作系统的功能:1.进程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间通信,调度。
2.存储管理:内存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内存扩充。
3.文件管理:文件存储空间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系统安全性。
4.设备管理5.用户接口UNIX是一个良好的、通用的、多用户、多任务、分时操作系统。
1969年AT&T公司Kenneth L.Thompson 用汇编语言编写了Unix第一个版本V1,之后Unix用C语言编写,因此事可移植的。
1.3操作系统分类1.批处理操作系统:优点是作业流程自动化较高,资源利用率较高,作业吞吐量大,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缺点是用户不能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不适合调试程序。
2.分时系统:特点是多路性,交互性,独占性,及时性。
3.实时操作系统4.嵌入式操作系统5.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6.网络操作系统7.分布式操作系统8.智能卡操作系统1.4操作系统结构1.整体式结构2.层次结构3.微内核(客户机/服务器)结构:①可靠,②灵活(便于操作系统增加新的服务功能),③适宜分布式处理的计算机环境第二章操作系统运行机制2.1中央处理器寄存器:用户可见寄存器:数据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条件码寄存器。
控制和状态寄存器: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程序状态字。
目态到管态的转换唯一途径是通过终端和异常。
管态到目态的转换可以通过设置PSW指令(修改程序状态字)实现。
PSW包括:①CPU的工作状态代码②条件码③中断屏蔽码2.2存储体系存储器设计:容量,速度,成本存储保护:①界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产生程序中断-越界中断或存储保护中断②存储键2.3中断与异常机制分类:中断:时钟中断,输入输出(I/O)中断,控制台中断,硬件故障中断异常:程序性中断,访管指令异常2.4系统调用系统调用程序被看成是一个低级的过程,只能由汇编语言直接访问。
死锁产⽣条件以及预防和处理算法 ⼀、死锁的概念 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虽可借助于多个进程的并发执⾏,来改善系统的资源利⽤率,提⾼系统的吞吐量,但可能发⽣⼀种危险━━死锁。
所谓死锁(Deadlock),是指多个进程在运⾏中因争夺资源⽽造成的⼀种僵局(Deadly_Embrace),当进程处于这种僵持状态时,若⽆外⼒作⽤,它们都将⽆法再向前推进。
⼀组进程中,每个进程都⽆限等待被该组进程中另⼀进程所占有的资源,因⽽永远⽆法得到的资源,这种现象称为进程死锁,这⼀组进程就称为死锁进程。
⼆、死锁产⽣的原因 产⽣死锁的原因主要是: (1)因为系统资源不⾜。
(2)进程运⾏推进的顺序不合适。
(3)资源分配不当等。
如果系统资源充⾜,进程的资源请求都能够得到满⾜,死锁出现的可能性就很低,否则就会因争夺有限的资源⽽陷⼊死锁。
其次,进程运⾏推进顺序与速度不同,也可能产⽣死锁。
产⽣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个进程使⽤。
(2)请求与保持条件:⼀个进程因请求资源⽽阻塞时,对已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
(3)⾮抢占: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末使⽤完之前,不能强⾏抢占。
(4)循环等待条件:若⼲进程之间形成⼀种头尾相接的循环等待资源关系。
三、死锁处理⽅法: (1)可使⽤协议以预防或者避免死锁,确保系统不会进⼊死锁状态; (2)可允许系统进⼊死锁状态,然后检测他,并加以恢复; (3)可忽视这个问题,认为死锁不可能发⽣在系统内部。
四、死锁预防 1、互斥:对于⾮共享资源,必须要有互斥条件; 2、占有并等待: 为了确保占有并等待条件不会出现在系统中,必须保证:当⼀个进程申请⼀个资源时,它不能占有其他资源。
⼀种可以使⽤的协议是每个进程在执⾏前申请并获得所有资源,可以实现通过要求申请资源的系统调⽤在所有的其他系统调⽤之前执⾏。
3、⾮抢占: 为了确保第三个条件不成⽴,可以使⽤如下协议:如果⼀个进程占有资源并申请另⼀个不能⽴即分配的资源,那么其现已分配资源都可被抢占; 4、循环等待: 为了确保循环等待条件不成⽴,⼀种可⾏的算法是:对所有资源进程排序,且要求每个进程按照递增顺序来申请进程。
操作系统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答案】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操作系统概述处理器管理并发进程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操作系统的安全与保护网络和分布式操作系统1 7 26 93 103 108113 115【篇二: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
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cpu利用率=l-(80%)4 = 0.59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87 %/59 %=147 %147 %-100 % = 47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
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
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
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中有色部分)(2)程序a 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 有等待。
第一章引论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内各种硬件和软件资源,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运行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2管态:当执行操作系统程序时,处理机所处的状态3目态:当执行普通用户程序时,处理机所处的状态。
4多道程序设计:在这种设计技术下,内存中能同时存放多道程序,在管理程序的控制下交替的执行。
这些作业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其他资源。
5并发: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给定的时间间隔中进行。
它是宏观上的概念。
6并行:是指两个或多个活动在同一时刻同时执行的情况。
7吞吐量:在一段给定的时间内,计算机所能完成的总工作量。
8分时:就是对时间的共享。
在分时系统中,分时主要是指若干并发程序对CPU时间的共享。
9实时:表示“及时”或“既时”。
10系统调用:是用户在程序中能以“函数调用”形式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的集合。
每一个子功能称作一条系统调用命令。
它是操作系统对外的接口,是用户级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11特权指令:指指令系统中这样一些指令,如启动设备指令、设置时钟指令、中断屏蔽指令和清内存指令,这些指令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
12命令解释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然后予以解释并且执行。
13脱机I/O:是指输入/输出工作不受主机直接控制,而由卫星机专门负责完成I/O,主机专门完成快速计算任务,从而二者可以并行操作。
14联机I/O:是指作业的输入、调入内存及结果输出都在CPU直接控制下进行。
15资源共享: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被多个进程所功用。
例如,多个进程同时占用内存,从而对内存共享;它们并发执行时对CPU进行共享;各个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提出对文件的读写请求,从而对磁盘进行共享等等。
第二章进程和线程1顺序性:是指顺序程序所规定的每个动作都在上个动作结束后才开始的特性。
2封闭性:是指只有程序本身的动作才能改变程序的运行环境。
3可再现性:是指程序的执行结果与程序运行的速度无关。
死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死锁是指在并发系统中,两个或多个进程因竞争系统资源而造成阻塞,且它们都无法继续执行,称为死锁。
一旦发生死锁,系统资源无法恢复,只能通过终止其中一个或多个进程来解除死锁。
以下是死锁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详细回答。
一、死锁的原因:1. 互斥条件:一个资源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其他进程必须等待。
2. 请求与保持条件:一个进程在请求其他资源的同时继续占有已分配到的资源。
3. 不可剥夺条件:已分配的资源不能被其他进程抢占,只能由占有它的进程主动释放。
4. 循环等待条件:若干进程之间形成一种头尾相接的等待资源关系,形成了一个进程等待环路。
二、解决方法:1. 预防死锁:a. 破坏互斥条件:如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资源。
b. 破坏请求与保持条件:一次性申请所有所需资源。
c. 破坏不可剥夺条件:允许资源被抢占。
d. 破坏循环等待条件:通过资源静态分配顺序来规避循环等待。
2. 避免死锁:a. 资源分配图算法:进程和资源之间可以表示为图,通过回溯法进行动态检查资源分配是否会造成死锁,并进行资源分配决策。
b. 银行家算法:通过银行家对于进程资源请求的审核来避免死锁,确保系统资源分配的安全性。
3. 检测死锁:a. 死锁检测算法:利用资源分配图算法,检测系统是否进入死锁状态,若检测到死锁,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解除死锁。
b. 资源分配状态记录:记录系统的资源分配状态,通过不断的实时检测资源的分配和释放情况来判断是否发生了死锁。
4. 解除死锁:a. 抢占恢复法:通过抢占一些资源来解除死锁,抢占的资源可以由进程主动释放或回收。
b. 撤销进程法:从系统中选择一个或多个进程终止,将它们释放占有的资源。
c. 进程回滚法:将一个或多个进程回滚到之前的检查点,释放已经占有的资源。
d. 动态分配资源法:在发生死锁时,应根据进程优先级和资源的重要性进行资源重新分配。
总结:死锁是并发系统中一个常见的问题,解决死锁的过程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任务。
第八章死锁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进程的“同步”和“互斥”反映了进程间①和②的关系。
【答案】①直接制约、②间接制约【解析】进程的同步是指在异步环境下的并发进程因直接制约而互相发送消息,进行相互合作、相互等待,使得各进程按一定的速度执行的过程;而进程的互斥是由并发进程同时共享公有资源而造成的对并发进程执行速度的间接制约。
2.死锁产生的原因是①和②。
【答案】①系统资源不足、②进程推进路径非法【解析】死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的资源不足而引发了并发进程之间的资源竞争。
由于资源总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为所有要求资源的进程无限地提供资源。
而另一个原因是操作系统应用的动态分配系统各种资源的策略不当,造成并发进程联合推进的路径进入进程相互封锁的危险区。
所以,采用适当的资源分配算法,来达到消除死锁的目的是操作系统主要研究的课题之一。
3.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是①、②、③、④。
【答案】①互斥条件、②非抢占条件、③占有且等待资源条件、④循环等待条件【解析】互斥条件:进程对它所需的资源进行排它性控制,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为一进程所独占。
非抢占条件:进程所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毕之前,不能被其它进程强行夺走,即只能由获得资源的进程自己释放。
占有且等待资源条件:进程每次申请它所需的一部分资源,在等待新资源的同时,继续占有已分配到的资源,循环等待条件:存在一进程循环链,链中每一个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同时被下一个进程所请求。
4.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是表示①的物理实体,它是一个与②有关的整型变量,其值仅能由③原语来改变。
【答案】①资源,②队列,③P-V【解析】信号量的概念和P-V原语是荷兰科学家E.W.Dijkstra提出来的。
信号量是一个特殊的整型量,它与一个初始状态为空的队列相联系。
信号量代表了资源的实体,操作系统利用它的状态对并发进程共享资源进行管理。
信号量的值只能由P-V原语来改变。
5.每执行一次P原语,信号量的数值S减1。
如果S>=0,该进程①;若S<0,则②该进程,并把它插入该③对应的④队列中。
死锁的概念死锁是指在并发编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两个或多个进程(线程)被永久地阻塞,无法继续执行,因为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其他进程释放某个资源,而这些资源被其他进程占用,并且无法被释放。
死锁通常发生在多个进程(线程)共享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
资源可以是硬件设备(如打印机、网络连接),也可以是软件资源(如文件、数据库记录)。
进程在执行过程中会请求这些资源,当某个进程请求资源时,如果该资源已被其他进程占用,该进程将被阻塞,直到该资源可用。
如果若干个进程都处于等待资源的状态,且每个进程都占用了其他进程需要的资源,就会发生死锁。
死锁的发生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 互斥条件(Mutual Exclusion):对于一种资源,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进程占用。
当一个进程占用了某个资源时,其他进程无法同时占用该资源。
2. 占有且等待条件(Hold and Wait):进程在持有某些资源的同时,还在等待其他资源。
即进程在请求其他资源时不会释放已经持有的资源。
3. 不可抢占条件(No Preemption):进程已经拥有的资源无法被强制性地抢占,只能在进程主动释放时释放。
4. 循环等待条件(Circular Wait):存在一个进程等待序列,每个进程都在等待下一个进程释放所需的资源,形成一个循环等待的条件。
当这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会发生死锁。
例如,假设有两个进程A和B,同时需要资源X和资源Y。
进程A先占用了资源X,然后等待资源Y,但此时资源Y 被进程B占用。
同样,进程B先占用了资源Y,再等待资源X,但此时资源X 被进程A占用。
两个进程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导致无法继续执行,就形成了死锁。
死锁对于系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系统停止响应,资源无法正常利用,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与可靠性。
因此,解决死锁问题是并发编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解决死锁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避免死锁:通过破坏四个必要条件之一,即可避免死锁的发生。
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以及怎样处理⼀. 什么是死锁?如果⼀个进程集合⾥⾯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这个集合中的其他⼀个进程(包括⾃⾝)才能继续往下执⾏,若⽆外⼒他们将⽆法推进,这种情况就是死锁,处于死锁状态的进程称为死锁进程⼆. 死锁产⽣的原因?1.因竞争资源发⽣死锁现象:系统中供多个进程共享的资源的数⽬不⾜以满⾜全部进程的需要时,就会引起对诸资源的竞争⽽发⽣死锁现象(1)可剥夺资源和不可剥夺资源:可剥夺资源是指某进程在获得该类资源时,该资源同样可以被其他进程或系统剥夺,不可剥夺资源是指当系统把该类资源分配给某个进程时,不能强制收回,只能在该进程使⽤完成后⾃动释放(2)竞争不可剥夺资源:系统中不可剥夺资源的数⽬不⾜以满⾜诸进程运⾏的要求,则发⽣在运⾏进程中,不同的进程因争夺这些资源陷⼊僵局。
举例说明:资源A,B;进程C,D资源A,B都是不可剥夺资源:⼀个进程申请了之后,不能强制收回,只能进程结束之后⾃动释放。
内存就是可剥夺资源进程C申请了资源A,进程D申请了资源B。
接下来C的操作⽤到资源B,D的资源⽤到资源A。
但是C,D都得不到接下来的资源,那么就引发了死锁。
(3)竞争临时资源2.进程推进顺序不当发⽣死锁三. 产⽣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1)互斥条件: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不允许其他进程进⾏访问,若其他进程访问该资源,只能等待,直⾄占有该资源的进程使⽤完成后释放该资源(2)请求和保持条件:进程获得⼀定的资源之后,⼜对其他资源发出请求,但是该资源可能被其他进程占有,此事请求阻塞,但⼜对⾃⼰获得的资源保持不放(3)不可剥夺条件:是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完成使⽤之前,不可被剥夺,只能在使⽤完后⾃⼰释放(4)环路等待条件:是指进程发⽣死锁后,必然存在⼀个进程--资源之间的环形链四. 处理死锁的基本⽅法1.预防死锁:通过设置⼀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死锁的必要条件2.避免死锁: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使⽤某种⽅法避免系统进⼊不安全的状态,从⽽避免发⽣死锁3.检测死锁:允许死锁的发⽣,但是通过系统的检测之后,采取⼀些措施,将死锁清除掉4.解除死锁:该⽅法与检测死锁配合使⽤。
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死锁是指在并发的程序执行中,两个或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陷入等待对方已经占用的资源,使得所有的进程无法继续执行的一种情况。
死锁是计算机科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尤其在多任务处理、多线程处理或分布式系统中更为常见。
死锁发生时,系统的处理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
因此,了解死锁的发生及避免方法,对保证系统的稳定、正确运作是极为重要的。
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源于进程对有限的系统资源竞争,如果多个进程对特定的资源互相竞争并等待对方先释放这些资源,便有可能引起死锁事件:如下图所示有两个进程A和B,需要互相占用对方已经占用的资源:1. A进程获得资源a,等待B进程释放资源b;2. B进程获得资源b,等待A进程释放资源a。
当A和B进程都处于等待状态时,称为死锁状态。
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一般由以下四个必要条件组成:1. 互斥条件:进程对资源的访问具有排他性,即一次只能有一个进程访问;2. 请求与保持条件:进程至少会持有别的资源,而请求新的资源,从而形成保持一定资源的状态;3. 不剥夺条件:已经分配给进程的资源不能强制性地回收;4. 环路等待条件:进程互相等待对方所持有的资源。
要解决或避免死锁问题,有以下三种方法:1. 资源分配策略:这是最基础的一种方法,可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防止死锁的发生或降低死锁的可能性。
即以某种规定的顺序,分配在某个时间段内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并约定在遇到请求时,如果资源不可用,则请求者必须释放已经占用的资源,若所有进程严格按照此顺序请求资源,则死锁不会发生。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资源使用的情况作出严格约定,过于依赖于用户的遵守程度。
2. 银行家算法:银行家算法是操作系统中实现资源分配的一种途径,它不仅可以银行家预测和控制金融市场的走向,也可以预测和控制资源的分配和任务的调度,从而减少死锁的产生。
在这种方案中,操作系统会预先计算出每个进程的最大需求资源数及其已占用的资源,以此来实现一个限制性的资源分配机制。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死锁问题一、什么是死锁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死锁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进程无限期地等待对方所持有的资源,导致程序无法继续执行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系统处于一种死循环状态,无法恢复正常运行。
死锁问题是并行计算领域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二、死锁的产生原因死锁的产生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1.资源互斥:当若干个进程都需要独占某些共享资源时,这些资源就会变成互斥资源,每次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访问它们。
2.资源不足:如果系统中的资源已全部被使用,新的进程需要等待其他进程释放资源后才能使用,就可能引发死锁问题。
3.进程等待:当一个进程等待某个被其他进程占用的资源时,如果该进程占用的资源又被其他进程占用,就可能引发进程之间的等待关系。
4.循环等待:多个进程之间形成了循环等待的状态,这是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三、死锁的检测和解决方法为了避免死锁的发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检测和解决死锁问题。
1.死锁的检测方法死锁的检测一般有两种方法:(1) 死锁预防:在程序设计时,预测死锁的发生,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死锁的发生。
(2) 死锁检测:在程序运行时,通过算法检测死锁的发生,尝试解除死锁状态。
2.死锁的解决方法在死锁出现后,需要尽快解决死锁问题。
以下是解决死锁问题的方法:(1)死锁预防:在程序设计时,预测死锁的发生,采取一些措施避免死锁的发生。
(2)死锁避免:通过对资源的分配进行限制,预防死锁的发生。
(3)死锁解除:当系统检测到死锁时,采用解除死锁的方法,尽快恢复系统状态。
(4)死锁忽略:当死锁发生概率非常小,或者解决死锁会带来更大的开销时,可以选择忽略死锁。
四、案例分析以银行家算法为例,通过控制资源的分配来避免死锁。
银行家算法是一种死锁避免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当进程请求资源时,需要让系统判断是否会发生死锁。
如果发现资源分配会导致死锁,就不分配资源,等到后续请求时再分配。
这样,银行家算法可以有效避免死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