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发酵实验
- 格式:pdf
- 大小:248.87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了解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3. 通过实验掌握酒精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在厌氧条件下,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能量。
该过程主要分为糖化阶段和发酵阶段。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 酵母菌- 葡萄糖- 水浴锅- pH计- 滴定管- 漏斗- 玻璃棒- 实验试管仪器:- 721型分光光度计- 烧杯- 烧瓶- 酒精灯-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将葡萄糖溶液稀释至一定浓度,用于酵母菌的活化。
2. 将活化后的酵母菌接种到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酒精发酵实验。
3. 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样,测定pH值、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
4.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葡萄糖消耗曲线、乙醇生成曲线和pH变化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pH变化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导致溶液的酸性增强。
2. 葡萄糖消耗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消耗了葡萄糖。
3. 乙醇生成曲线实验结果显示,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逐渐升高。
这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乙醇。
4. 酒精发酵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酒精发酵效率如下:酒精发酵效率 = (发酵前葡萄糖浓度 - 发酵后葡萄糖浓度) / 发酵前葡萄糖浓度× 100%实验结果显示,酒精发酵效率为 85%。
六、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了解了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够有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七、讨论1.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营养物质等。
因此,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酒精发酵效率。
2. 本次实验中,酒精发酵效率为 85%,说明仍有部分葡萄糖未被利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牛乳酒精发酵的原理和过程;2. 掌握牛乳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3. 分析牛乳酒精发酵的结果,并探讨影响发酵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牛乳酒精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牛乳中的糖类转化为酒精的过程。
实验中,将牛乳与酵母菌混合,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牛乳中的糖类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酒精生成情况,可以了解牛乳酒精发酵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1. 牛乳:市售全脂牛乳;2. 酵母菌:市售活性干酵母;3. 温度计;4. 量筒;5. 玻璃棒;6. 100mL锥形瓶;7. 酒精计;8. 滤纸;9. 水浴锅。
四、实验步骤1. 将牛乳倒入100mL锥形瓶中,用温度计测量牛乳温度,控制在25-30℃;2. 将酵母菌加入牛乳中,搅拌均匀;3. 将锥形瓶放入水浴锅中,保持25-30℃恒温发酵;4. 每隔一定时间(如每隔24小时),用酒精计测量锥形瓶中的酒精含量;5. 发酵过程中,观察并记录酒精生成情况;6. 实验结束后,将发酵液过滤,得到酒精溶液;7. 对酒精溶液进行鉴定,确认酒精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测量酒精含量,记录如下:时间(h)酒精含量(vol%)0 024 0.548 1.072 1.596 2.0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牛乳酒精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随时间逐渐增加。
发酵96小时后,酒精含量达到2.0vol%,说明牛乳酒精发酵效果较好。
影响牛乳酒精发酵的因素有:(1)酵母菌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的酵母菌对酒精发酵的效果有差异,适量增加酵母菌数量可以提高酒精产量。
(2)发酵温度: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效果有较大影响,一般在25-30℃范围内,酒精产量较高。
(3)牛乳的酸度:牛乳的酸度对酒精发酵有一定影响,酸度较低有利于酒精发酵。
(4)发酵时间:发酵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酒精产量,适宜的发酵时间应在72-96小时。
六、实验结论通过牛乳酒精发酵实验,我们了解了牛乳酒精发酵的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牛乳酒精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
安徽工程大学实验报告书1、当前酒精生产工艺的技术进展及现状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大多数工厂是采用薯干为原料.近年来,随着酒精质量的不断提高,各科研部门对酒精工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革,无论是在连续蒸煮、真空冷却、连续糖化、液体曲、糖化酶、固体干酵母的使用、连续发酵、新型蒸馏塔的应用方面,或是在优良菌种选育,工艺与设备的改进,自动控制、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的了不少的成绩。
近年来,以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酒精逐渐减少,以糖蜜为原料发酵生产酒精逐渐增加,目前糖蜜酒精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用硫酸法、直接水合法以及利用石油裂解产生的乙烯或天然气直接合成酒精的产量越来越大。
但是迄今为止,合成酒精还不能完全取代发酵发生产酒精,因为合成酒精往往夹杂异构化高级醇类,对于人的高级神级中枢有麻僻痹作用,不是宜作饮料、食品、医药及香料等用。
因此即使是石油化工发达的国家,发酵法生产酒精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美国以淀粉质原料用发酵法生产的酒精始终保持10%以上,一些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国家,发酵法仍然是生产酒精的主要方法。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是在生物工艺实验单元操作基础上,综合运用酒精发酵工艺学课程中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发酵方法,模拟工业生产上的整个过程。
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实验后系统总结获得全面提高。
1.了解酒精发酵工艺原理。
2.熟悉酒精生产的工艺流程。
3.掌握在实验室中模拟酒精发酵的工艺流程。
4.分析酒精发酵的工艺参数及数据分析。
三、实验原理3.1酒精发酵工艺原理借助微生物所产生的酶的作用,使子粒中的淀粉转化为糖继而产生酒精的过程。
微生物主要是借助于曲霉和酵母菌。
整个酿酒过程的。
环境和工艺条件,都应适合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特点,促使它们活力强、•作用大,将淀粉充分分解为糖,再将糖转化为酒精。
曲霉和酵母靠料培养和携带,因此,培养并携带霉菌、酵母菌的料(大、小、麸和酒母等)的好坏与高粱洒的质量关系极为密切。
「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的发酵作用,了解酵母菌产生的酒精,并通过实验验证酵母菌是由于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乙醛酸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实验器材:1.酵母菌2.葡萄糖溶液3.饮用水4.试管5.实验台6.显微镜7.盖玻片8.滴管9.移液管10.测量杯实验步骤:1.准备酵母菌溶液。
将适量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注意酵母菌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
2.将混合溶液倒入试管中,不要盖紧。
3.观察观察酵母菌发酵的现象。
可以用肉眼观察到溶液中产生气泡,并且试管中有一股酒精味道。
4.取出一部分发酵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可以看到液体中有大量的活跃酵母菌和气泡。
5.用滴管吸取一些发酵液,滴于甲醇中,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证明,白色沉淀是乙醛酸的反应产物,进一步证明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后,可以观察到发酵反应的现象。
酵母菌通过发酵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和酒精,导致溶液中产生气泡和特有的酒精味道。
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溶液中有大量的活跃酵母菌和气泡。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葡萄糖为能量,并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乙醇。
这一过程实验证明了酵母菌是通过产生酒精来发酵的。
将发酵液滴入甲醇中,观察到白色沉淀的生成,进一步证明了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结果。
白色沉淀为乙醛酸的反应产物,进一步确认了酵母菌通过酒精发酵生成酒精的过程。
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酒精发酵,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实验证明了酵母菌通过生成乙醛酸和二氧化碳来发酵,进一步验证了酒精发酵的过程。
注意事项:1.在实验中使用的酵母菌和葡萄糖溶液要保持无菌状态,避免其他细菌的污染影响实验结果。
2.在观察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溶液外溢或滴到其他地方。
3.实验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以免下次使用时受到污染。
酿酒的实验报告酿酒的实验报告引言:酿酒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技艺,几千年来一直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酿酒过程的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酿酒的原理和方法,并为酿酒技术的进步提供基础。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们对酿酒过程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酒精发酵、酒精浓度测试以及酒质评估等内容。
实验一:酒精发酵实验酒精发酵是酿酒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我们选择了葡萄作为实验材料,按照传统的酿酒方法进行了实验。
首先,我们将葡萄榨汁,并加入适量的酵母。
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然后,我们将混合物放置在恒温器中,控制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我们取出样品进行分析。
实验二:酒精浓度测试为了确定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浓度,我们使用了比色法进行测试。
首先,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酒精标准溶液。
然后,将样品与标准溶液进行比色反应,测量吸光度。
通过与标准曲线的对比,我们可以确定样品中的酒精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葡萄酒中的酒精浓度逐渐增加,达到了理想的水平。
实验三:酒质评估酿酒的最终目标是获得优质的酒品。
为了评估我们酿造的葡萄酒的质量,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酒质评估实验。
首先,我们进行了外观评估,包括颜色、透明度和气泡等方面。
然后,我们进行了嗅觉评估,用鼻子感受酒中的香气。
接着,我们进行了口感评估,品尝酒的口感和余味。
最后,我们进行了整体评估,综合考虑以上各项指标,对酒品进行综合评分。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酿造的葡萄酒在外观、香气和口感等方面均达到了较高水平。
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酿酒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能够成功地酿造出高质量的葡萄酒。
这些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酿酒的原理和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酿酒技术的改进,以期能够酿造出更加优质的酒品。
酿酒这门古老的技艺将继续在人类社会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享受。
乙醇发酵制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乙醇的发酵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发酵过程中乙醇生成的条件和效率。
实验原理乙醇的发酵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葡萄糖(C6H12O6)→[酵母]→乙醇(C2H5OH)+ 二氧化碳(CO2)酵母通过酵母菌进行代谢,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在发酵过程中,乙醇是通过酵母菌降解葡萄糖产生的,而二氧化碳则是产生的副产物。
实验材料和设备- 葡萄糖溶液- 酵母粉- 实验瓶- 水槽- 酒精计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葡萄糖溶液稀释至适宜浓度。
2. 取适量的酵母粉,加入葡萄糖溶液中。
根据葡萄糖和酵母的比例,可以控制发酵的速率和产物的质量。
3. 将酵母与葡萄糖溶液搅拌均匀,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实验瓶中。
4. 在实验瓶上盖上气球或装上气密塞,以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将实验瓶放置在水槽内进行发酵。
5. 观察实验过程中气球的膨胀情况,这是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生成,使得气球膨胀。
6.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瓶从水槽中取出。
使用酒精计来测定实验瓶内的酒精浓度。
7. 计算得到乙醇的产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在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瓶中的气球膨胀逐渐增大,这表明发酵反应正常进行。
实验结束后,我们使用酒精计测定了实验瓶内的酒精浓度,并计算得到乙醇的产率。
乙醇的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乙醇产率(%)= 实际乙醇产量(g)/理论乙醇产量(g)×100%通过比较实际产量和理论产量,我们可以评估发酵过程的效率和酵母的活性。
如果乙醇产率接近100%,表明酵母的发酵效率很高。
结论与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乙醇的发酵制备方法,并从实验结果中计算得到了乙醇的产率。
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相比较,得出了发酵过程的效率和酵母的活性。
然而,本实验仍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例如,实验中没有对发酵温度、PH值和搅拌速度等参数进行控制。
这些因素对发酵过程有重要影响,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酵母酒精发酵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过程,了解酵母生长
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酵母、糖、水、试管、烧杯、酵母发酵管、酒精计量器。
实验步骤:
1. 将试管清洗干净,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糖水溶液。
标记好各试管
的浓度。
2. 取适量的酵母,加入不同浓度糖水溶液的试管中。
3. 放置试管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恒温。
4. 定期观察各试管内液体的发酵情况,记录下酒精生成的量。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酵母在不同浓度的糖水溶液中呈现
出不同的生长情况。
在高浓度的糖水溶液中,酵母的发酵速度更快,
生成的酒精量也较多;而在低浓度的糖水溶液中,酵母的发酵速度较慢,生成的酒精量也相对较少。
这表明糖水浓度对酵母的生长和发酵
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结论: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酵母在高浓度的糖水溶液中
能够更快速地进行发酵,生成更多的酒精;而在低浓度的糖水溶液中,
酵母的发酵速度较慢,生成的酒精量也较少。
因此,在进行酿酒等相关实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糖水浓度,以促进酵母的发酵过程。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酵母在不同条件下的发酵过程,深入了解了酵母生长的影响因素。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培养了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我们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我们能够不断积累实验经验,提高实验技能,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乙醇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菌发酵产生乙醇的实验操作方法。
3. 学习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检测乙醇含量的方法。
4.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影响乙醇发酵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乙醇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等碳水化合物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反应式如下:C6H12O6 → 2C2H5OH + 2CO2实验中,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通过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和乙醇的浓度,可以评估发酵过程和发酵效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酵母菌:酿酒酵母2. 葡萄糖:分析纯3. 蒸馏水4. 碳酸钠:分析纯5. 澄清石灰水6. 重铬酸钾溶液7. 硫酸铜溶液仪器:1. 500mL锥形瓶2. 摇床3. 量筒4. 温度计5. 秒表6. 酒精计7. 试管8. 滴定管四、实验步骤1. 培养基配制:- 称取葡萄糖20g,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得到葡萄糖溶液。
- 称取碳酸钠2g,溶解于50mL蒸馏水中,得到碳酸钠溶液。
- 将葡萄糖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得培养基。
2. 接种与培养:- 将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中,置于摇床上,恒温培养24小时。
3. 发酵过程:- 将培养好的酵母菌液取出,继续在摇床上培养,观察发酵现象,记录二氧化碳产生情况。
4. 乙醇含量检测:- 利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乙醇含量。
- 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发酵液中的乙醇含量。
5.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影响乙醇发酵的因素,如温度、pH值、酵母菌浓度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现象:- 在发酵过程中,观察到锥形瓶内产生大量气泡,表明二氧化碳产生较多。
2. 乙醇含量测定:- 酒精计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中乙醇含量为6%。
- 重铬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结果显示,发酵液中乙醇含量为5.8%。
3.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乙醇。
- 温度、pH值和酵母菌浓度等因素对乙醇发酵效率有显著影响。
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一、实验目的1.了解酒精发酵的主要类型及其控制条件。
2.熟悉酒母的培养方法。
3.掌握酒精发酵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厌氧条件下,己糖分解为乙醇并放出二氧化碳的作用,成为酒精发酵作用。
酒精发酵的类型有三种:1、通过EMP途径的酵母菌酒精发酵;2、通过HMP 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3、通过ED途径的细菌酒精发酵。
在工业酒精和各种酒类的生产中,酒精发酵作用主要是由酵母菌完成的,因此酵母菌的酒精发酵作用是它们的工艺基础。
酵母菌通过EMP途径分解己糖生成丙酮酸,在厌氧条件和微酸性条件下,丙酮酸继续分解为乙醇。
但是如果在碱性条件或培养基中加有亚硫酸盐时,产物就主要是甘油,这也就是工业上的甘油发酵。
因此,如果酵母菌要进行酒精发酵,就必须控制发酵液在微酸性条件。
三、实验材料3.1 试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种,红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黄豆芽、葡萄糖、琼脂、蒸馏水、无菌水。
仪器:铝锅、电炉、电子天平、摇床、水浴锅、培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UV-75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2 培养基配方1、固体斜面培养基。
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的配制:黄豆芽10g、葡萄糖5g、琼脂1.5~2g、水100ml,pH自然2、液态发酵培养基。
红糖100g,硫酸铵2.0g,磷酸二氢钾1.0g,自来水1000ml,pH自然。
配好后的发酵培养基分装入250ml三角瓶中,每瓶100ml,湿热灭菌30min。
四、实验方案4.1 菌种活化把实验室保存的菌种在无菌室接种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中,于恒温箱37℃,培养2~3d,取出生长状况较好、齿状清晰的斜面为下一步接种的对象。
4.2 种子培养挑取菌种,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种子液装液量为100ml,摇床培养37℃,24h,120r/min,对比培养24h的种子培养液,选取液体较为浑浊的接种对象。
4.3 发酵培养把选中的种子液用移液管按发酵液100ml10%的比例接种,恒温培养24h。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乙醇的原理及过程。
2. 掌握酵母菌发酵法制备乙醇的操作步骤。
3. 学习使用酒精计测定乙醇浓度。
二、实验原理乙醇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其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2C2H5OH + 2CO2本实验采用酵母菌发酵法制备乙醇,通过控制发酵条件,使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从而获得较高浓度的乙醇。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1. 仪器:发酵罐、酒精计、量筒、温度计、玻璃棒、胶头滴管、烧杯、漏斗、滤纸、滤瓶等。
2. 试剂:葡萄糖、酵母粉、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无水碳酸钠、碘化钾、淀粉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发酵液:称取50g葡萄糖、5g酵母粉、5g氯化钠,加入1000ml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2. 调节pH值:用氢氧化钠溶液将发酵液pH值调至5.5。
3. 接种:将发酵液分装于发酵罐中,每个发酵罐加入5ml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4. 控制发酵条件:将发酵罐置于恒温水浴锅中,温度控制在30℃左右,发酵时间为24小时。
5. 检测发酵过程:每隔2小时,用酒精计测定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
6. 结束发酵:当发酵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所需浓度时,停止发酵。
7. 蒸馏:将发酵液倒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乙醇。
8. 测定乙醇浓度:用酒精计测定收集到的乙醇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的变化: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发酵过程中乙醇浓度逐渐升高,24小时后达到最大值。
2. 乙醇浓度的测定:通过蒸馏收集到的乙醇,用酒精计测定浓度为12%。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乙醇,乙醇浓度为12%。
2. 酵母菌发酵法制备乙醇是一种简单、经济、环保的方法。
3. 通过控制发酵条件,可以进一步提高乙醇的产量和浓度。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发酵温度对乙醇产量和浓度有一定影响。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酵母菌的发酵活性,从而影响乙醇的产量和浓度。
2. 实验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对乙醇产量和浓度也有一定影响。
高中生物酒精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探究酵母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了解酒精发酵的原理。
实验材料:
1. 酵母
2. 糖水溶液
3. 试管或试剂瓶
4. 橡皮塞和吸管
5. 酒精度量器
实验步骤:
1. 将适量的酵母加入试管或试剂瓶中。
2. 加入适量的糖水溶液,确保酵母完全覆盖。
3. 用橡皮塞密封试管或试剂瓶口,插入吸管。
4. 将试管或试剂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或暗箱中,保持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培养。
5. 观察试管或试剂瓶中气泡产生情况,同时使用酒精度量器测量酒精的产生量。
实验结果分析:
1. 在发酵过程中,酵母利用糖水溶液中的糖分进行代谢产生气体和酒精。
2. 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酒精通过测量器测量其产生量。
3.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可以了解酵母在缺氧环境中进行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
注意事项:
1.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酵母和糖水溶液的接触。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器材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避免外界干扰。
延伸实验:
1. 更改酵母或糖水溶液的种类和浓度,观察对发酵产生酒精的影响。
2. 探究不同温度下酒精的产生量变化。
3. 比较不同发酵条件下酒精的产生情况,分析影响酒精生成的因素。
1. 掌握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了解酒精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代谢产物。
3.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将糖类物质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酵母菌作为发酵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菌:活化酵母菌- 葡萄糖:分析纯- 酒精:分析纯- 二氧化碳:分析纯- 澄清石灰水:分析纯- 重铬酸钾溶液:分析纯2. 实验仪器:- 50ml锥形瓶:4个- 玻璃棒:4根- 温度计:1支- 移液管:1支- pH计:1台- 恒温水浴锅:1台- 烧杯:1个- 滤纸:1张1. 准备实验材料:将活化酵母菌、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和重铬酸钾溶液分别准备好。
2. 配制培养基:取50ml锥形瓶4个,分别加入5g葡萄糖,然后加入50ml蒸馏水,搅拌均匀。
3. 接种:将活化酵母菌用移液管取适量接种到锥形瓶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 发酵:将锥形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维持温度在30℃左右,进行发酵。
5. 检测酒精浓度: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取出锥形瓶,用pH计测定发酵液的pH值,同时取少量发酵液,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浓度。
6. 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将发酵瓶中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判断二氧化碳的产生。
7.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pH值的变化。
8. 实验结束:发酵结束后,将锥形瓶中的发酵液过滤,收集滤液,用于后续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酒精浓度:通过pH计和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中酒精浓度逐渐增加,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酒精。
2. 二氧化碳浓度:通过澄清石灰水检测,发酵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加,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3. pH值:发酵过程中pH值逐渐降低,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消耗了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产生了酸性物质。
篇一:酵母菌酒精发酵实验报告实验方案酵母菌酒精发酵的条件研究学院(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生物工程学生姓名:鑫学号:11018150 班级:生物工程二班指导教师:肖一、实验目的1、学会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2、找到酵母菌发酵时的最优条件二、培养基和实验方法及材料的确定 1、玉米粉的糖化方法玉米粉的糖化采用双酶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玉米粉→加水→液化→糖化→发酵→蒸馏→成品酒精试验中,发酵培养按照三角瓶100ml培养。
本次工做20组是要,共需发酵液20*100=2000ml。
培养液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
所以共需玉米粉700g。
液化:取100g玉米粉,加入300ml的水,液化温度为90℃,ph值为5.5,液化时间为3.5h,液化酶的添加量为0.035g/100g玉米粉糖化:糖化时的工艺条件为:糖化温度为58℃,ph值为4.5,糖化时间为3.5h,糖化酶的添加量为0.3g/100g玉米粉。
2、活化培养基本实验在进行实验时采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的配制,配方如下表一:表一3、扩大培养基扩大培养仍然用察氏(czapck)培养基,由于要用液体的,所以将其中的琼脂配料去掉。
4、发酵培养基糖化液稀释至l0%浓度,添加辅料(硫酸铵0.4%),ph5.5灭菌三、培养基的制备及酵母的活化1、准备酵母母菌一支常温下存放一天,增加菌种的活力。
在母菌存放期间制作各时期培养基2、准备固体培养基(察氏培养基)50ml,做成8支试管斜面,扩大培养基800ml(做扩大培养时使用)。
做成8个三角瓶,每瓶200ml。
120℃灭菌30min。
3、发酵液的制备(1)玉米粉的筛选实验前准备粉碎后的玉米粉700g。
(2)玉米粉的液化按照100g玉米粉、300ml水的配比对玉米粉进行液化,液化方案上文已经交代。
在1000ml 烧杯里,或者500ml烧杯分两次,水浴液化。
器材:烧杯500ml两个,玻璃棒一个,水浴锅一个,糖化酶0.225g 步骤:1、将糖化酶,玉米粉,水按照比例配置好在烧杯里。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不同发酵条件下产物生成的规律。
3. 熟悉发酵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4.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发酵过程中可能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无氧或低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碳源和能源,产生代谢产物的过程。
常见的发酵类型包括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本实验以酒精发酵为例,通过观察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的生长、代谢过程,了解发酵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锥形瓶(250ml)、移液管、pH计、酒精计、温度计、无菌操作台、酒精灯、高压蒸汽灭菌器等。
2. 试剂: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蒸馏水、苯酚红指示剂、NaOH溶液、乙醇、酒精计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葡萄糖、酵母膏、胰蛋白胨溶解于蒸馏水中,制成培养基。
2. 接种:将酵母菌接种于培养基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 观察生长曲线:定期取样,测定菌液的光密度(OD值),绘制生长曲线。
4. 测定酒精含量:定期取样,测定菌液中的酒精含量,绘制酒精生成曲线。
5.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菌体生长情况,分析发酵过程中产物生成的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菌体生长曲线:实验结果显示,酵母菌在葡萄糖溶液中生长迅速,培养初期菌体数量呈指数增长,随后进入稳定期。
2. 酒精生成曲线: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菌体数量的增加,酒精含量逐渐上升,至发酵后期达到峰值。
3. pH值变化:实验过程中,培养基的pH值逐渐下降,说明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酸性代谢产物。
六、讨论1. 影响发酵的因素:发酵过程中,温度、pH值、营养物质、氧气等条件对发酵效果有显著影响。
本实验中,温度控制在28-30℃,pH值控制在4.5-5.5,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酒精生成。
2. 发酵产物的应用: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以用于饮料、燃料、化工等领域。
此外,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其他代谢产物,如酵母抽提物、有机酸等,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酒精发酵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酵母菌的筛选方法2.复习用显微镜观察菌形态的操作步骤3.掌握酵母生产性能的测定:酵母凝聚性的测定、酵母发酵力的测定、酵母产酒精能力的测定、及其乃酒精的能力、4.掌握用DNS法测定还原糖及其酒精生产中糖化型淀粉酶的酶活力5.学习酒精出酒率的计算二、实验器材1.实验器材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三角瓶,电磁炉,水浴锅,微波炉,移液枪,枪头,容量瓶,冷凝管,蒸馏烧瓶,铁架台,软管,连通器,天平,酒精计,超净工作台,摇床,试管,紫外分光光度仪,培养皿,玻璃棒,涂布棒,离心管,离心机,漏斗,滤纸,玻璃珠,pH试纸2.试剂及药品碘液,20%盐酸溶液,20%氢氧化钠溶液,500μg/ml标准葡萄糖溶液,玉米粉,糖化酶,马铃薯,酒糟,无水乙醇,蒸馏水,DNS试剂,可溶性淀粉,葡萄糖3.实验材料番茄4.实验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蔗糖(或葡糖糖)20g琼脂15-20g水1000mlPH 自然马铃薯去皮,切成块煮沸半小时,用纱布过滤,在加糖和琼脂,定容至1000ml。
121℃灭菌30min。
DNS试剂酒石酸钾钠18.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热,于热溶液中依次加入3,5- 二硝基水杨酸0.03g,NaOH2.1g,苯酚0.5g,搅拌至溶,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三、发酵工艺(技术路线)番茄破碎一驯化培养一平板涂布分离—纯化—酵母菌株的筛选—生产性能鉴定一优良酵母获得。
四、实验步骤(一)酵母菌种的驯化筛选1. 酵母菌种的筛选分离采用平板涂布法和划线法。
将榨取的番茄汁稀释到10-3、10-4、10-5后在PDA 培养基平板上涂布,后置于28℃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3 d;从分离得到的酵母菌落中挑取一环酵母菌在PDA平板上划线,后置于28℃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中静止培养2 d。
2.酒精发酵液的微生物检查1)酵母形态的观察用美蓝染色法取对数生长期的菌体进行制片,在放大10倍及4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酵母形态,用测微尺测量酵母细胞的大小,并进行死活鉴别。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酒精发酵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实验操作方法。
3. 探究不同条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如温度、pH值、葡萄糖浓度等。
4.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酒精发酵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实验中常用的菌种为酿酒酵母,其代谢方程式如下:\[ C_6H_{12}O_6 \rightarrow 2C_2H_5OH + 2CO_2 + 能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酵母菌- 葡萄糖- pH试纸- 温度计- 广口瓶- 移液管- 烧杯- 滤纸- 澄清石灰水- 重铬酸钾溶液2. 实验仪器:- 烧杯- 移液管- 广口瓶- 温度计- pH计- 分析天平- 滤纸四、实验步骤1. 准备培养基:将葡萄糖溶解于水中,制成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加入适量的酵母菌,搅拌均匀。
2. 将培养基分装于广口瓶中,每个瓶子中加入pH试纸,检测pH值,调整至适宜酵母菌生长的pH范围(通常为4.5-5.5)。
3. 将广口瓶置于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温度至适宜酵母菌生长的温度(通常为30-35℃)。
4. 定时记录温度、pH值和葡萄糖浓度,观察酵母菌的生长情况。
5. 将发酵后的溶液过滤,收集滤液。
6. 使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观察溶液变浑浊的现象。
7. 使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观察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的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能够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的酒精和二氧化碳。
2.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葡萄糖浓度逐渐降低,酒精浓度逐渐升高。
3. 当葡萄糖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酒精发酵基本停止,此时酒精浓度达到最大值。
4.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温度对酒精发酵有显著影响,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酒精的产生。
- pH值对酒精发酵也有一定影响,适宜的pH值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代谢。
- 葡萄糖浓度是影响酒精发酵的重要因素,随着葡萄糖浓度的降低,酒精浓度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