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意思
- 格式:docx
- 大小:16.05 KB
- 文档页数:2
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出自司马相如的辞赋《凤求凰·琴歌》。
诗意:有个美人呀,见过之后,终日难忘,一日不见,思念的要发狂。
表达的情感:这是司马相如对卓文君一见钟情的千古爱情故事,表达了作者一日不见卓文君都思念的要发狂,思念之深,情意之切。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诗意:这一别又是一长年,不能和相爱的人在一起,那便是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便是触景生情,情思万缕,除了你又能和谁诉说呢!表达的情感:此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爱人的无限思念与牵挂,纵使有良辰美景也难解相思之苦。
3、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自北宋张先的《千秋岁·数声鶗鴂》。
诗意:天若有情天不老,一片真情永不绝。
心如千丝万缕编制的情网,中间有千万个结。
表达的情感:此句表达真正的爱情永不消失,思念一个人犹如编制的网,心中有千千万万个结。
4、鱼沈雁香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出自戴叔伦的《相思曲》。
诗意:鱼已经沉入湖底,大雁飞去也杳无音信,你我之间相距万里,仿佛是天涯海角一样遥远,才知什么叫人世间的别离之苦。
表达的情感:此诗句表达了两个人彼此分开很久的人,断了联系杳无音信,之后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是人世间最痛苦的离别和牵挂。
5、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出自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诗意:登上高楼,举目远眺,不见相思之人,唯有层层叠叠的山峰和烟雾弥漫的江水,而思念之情却如秋天的枫叶般红火热烈。
表达的情感:此诗句表达了一深闺怨妇思念丈夫的炽热之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思念之情是如此的热烈。
6、雁字无多,写得相思几许。
——出自周密的《扫花游九日怀归》。
诗意:大雁飞时,无非是人字和一字,寥寥数个字,怎么能写上我全部的相思之情。
表达的情感:此诗句通过鸿雁传书,书信的字里行间,难以写下自己的相思之情,思念之苦,表达了对一个人思念无限。
高中语文 2.4柳永词两首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比如柳永这首《雨霖铃》和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就迥然相异。
从前人们喜欢用“婉约”和“豪放”两个词来区别它们的风格。
南来人的笔记《吹剑录》还记载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苏轼在担任翰林学士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吏中有一个善唱歌的人。
有一天苏轼问他:“我的词和柳永的相比怎么样啊?”那人回答说:“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手拿红牙板敲着节拍来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您的词就不同了,须得让关西大汉弹着响亮的铜琵琶、敲着铮铮作响的铁拍板来唱‘大江东去’。
”他这一席话惹得苏轼哈哈大笑起来。
柳永这首《雨霖铃》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代表性,在思想内容上,也有它的特点。
它反映了作者在无可奈何的离别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相爱者的真挚感情。
从作品提到“都门”(京城)、“兰舟”和“楚天”来看,作者告别的地方是在汴京城南的河岸边。
作者善于写景抒情,他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一个有情感色彩的境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寒蝉”,指秋季鸣叫的蝉。
河岸边的树上有蝉鸣叫,这在平常人听来是无所谓的,但借别的人心情不好。
他们听起来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那叫声是凄凉悲切的了。
“长亭”是古代修建在大道边上供行人休息的地方,也是人们送行的处所。
“骤雨”是忽然而来又迅速停止的阵雨。
俗话说:一雨成秋。
阵雨使秋意更浓。
天色不早了。
这些关于惜别的季节、时辰、地点和景物变化的描写是具有特征性的,它使作品既不致流于一般化,也有助于增添生活气息,烘托凄凉气氛。
接下来集中描写离入的分别场面和痛苦心情:“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意思|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赏析作者:佚名《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
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
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
柳永《雨霖铃》古诗赏析[译文]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出典]北宋柳永《雨霖铃》注:1、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2、【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3、【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柳永的诗词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衍生注释:1. “雨霖铃”: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
2. “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较一般蝉为小,青赤色。
3.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也是送别的地方。
4. “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5. “无绪”:没有情绪,心情不好。
6. “兰舟”:船的美称。
7.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8. “暮霭”:傍晚的云雾。
9. “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
二、赏析:这首词是柳永离别词中的经典之作。
开篇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像一幅画,寒蝉叫得那么哀伤,傍晚时分的长亭下,刚刚停了一场急雨。
这场景渲染出一种无比凄凉的氛围。
你看“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在城外设帐饯行,可是哪有心思喝酒呢?正留恋不舍的时候,船家却催着出发了。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啊,两个人紧紧握着双手,眼里满是泪水,话都说不出来,那种离别的痛苦简直要溢出纸面了。
下阕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受不了离别,更何况是在这清冷的秋天呢。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几句简直绝了,想象自己今夜酒醒之后,身边只有杨柳、晓风和残月相伴,多么孤独啊。
整首词把离别的伤感、不舍、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作者介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他出身官宦世家,但仕途坎坷。
柳永的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他的词在当时流传甚广,上至宫廷,下至市井,到处都有人传唱他的词。
他的词风婉约细腻,对后世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柳永《雨霖铃》赏析精选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分手,更那堪热闹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黄昏时分,一阵急雨刚住。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意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分,船上人已催着动身。
握着手相互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分手,更何况又逢这热闹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要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常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同,)我预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景色,也似乎虚设。
就纵然有满腹的心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赏析一:«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到达了情形融合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热闹凄凉的秋景作为烘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分手,两种痛苦交织在一同,使词人愈加感到出路的昏暗和渺茫。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局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时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详细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经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区分时凄凉的心境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分手的情形。
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
〝无绪〞,指理不出眉目,有〝剪不时,理还乱〞的意思。
柳咏的短诗一、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二、衍生注释:- “寒蝉”:秋天的蝉,其叫声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的供行人休息的亭子,也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 “凝噎”:喉咙像被堵塞,说不出话来。
- “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楚天。
三、赏析:- 主题与情感: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
诗人通过描写离别时的环境、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深刻地表达了离别的哀伤与不舍。
离别之人在寒蝉鸣叫、黄昏长亭的凄凉氛围里,心中满是眷恋。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句极为动人,把离别的悲苦生动展现。
- 表现手法:词的上阕,诗人运用环境描写,寒蝉、长亭、骤雨,层层铺垫出离别的哀伤氛围。
而像“执手相看泪眼”这样的细节描写又细腻入微。
下阕抒情,先用“多情自古伤离别”直抒胸臆,然后以想象中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景色进一步烘托离别的凄惨。
此外还运用了虚实结合,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虚写今后的孤寂,从而把离别之情渲染到极致。
四、作者介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
他一生仕途不顺,流连于市井之间,常为歌女写词。
柳永的词多写羁旅行役和男女之情,情感真挚细腻,尤善于表达离别愁绪之类的情感,他的词语言通俗,很受当时市民阶层的喜欢。
五、运用片段:- 场景一:车站送别小张要去外地打工了,在火车站他和父母分别。
站台上,父母紧紧握着小张的手,就像柳永词里写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样,此时千言万语都堵在心头说不出来,大家的心里满是不舍,而车站广播的催促声就如同“留恋处,兰舟催发”中的兰舟催发一般无情,硬生生地把离情的悲伤烘托得更浓烈。
良辰美景虚设赏析及原文良辰美景虚设赏析及原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良辰美景虚设赏析及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处宋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纵有:即使有。
赏析词句的意思是,从此离别之后,即使是特别美好的场合也如同虚设,离开了相爱的人谁还有心情去欣赏流连?即使有万种风情又向谁去诉说呢?词句表达了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时,须及时行乐的意思。
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和他相爱的人平日里是有说不完的欢乐情事的,因而这次的离别才会这么痛苦。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宋仁宗朝景祐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创作慢词独多,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有《乐章集》。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赏析[译文]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出典]北宋柳永《雨霖铃》注: 1、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②,骤雨③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⑤,兰舟⑥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⑦。
念去去⑧、千里烟波,暮霭⑨沉沉⑩楚天⑾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⑿!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⒀,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⒁,更与何人说? 2、【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②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③骤雨:阵雨。
④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⑤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⑥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⑦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⑧去去:往前走了一程又一程(分手后越来越远)。
⑨暮霭:傍晚的云气。
⑩沉沉:深厚的样子。
⑾楚天:战国时期湖南、湖北、江苏、浙江一带属于楚国,这里以“楚天”泛指南方的天空。
⑿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⒀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⒁风情:情意(男女恋情)。
3、【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柳永《雨霖铃》赏析精选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悲切,面对着和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
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况且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就纵然有满腹的情意,又再同谁去诉说呢?赏析一:《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特别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
“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
柳永雨霖铃写给谁的柳永雨霖铃写给谁的《雨霖铃》是宋代诗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那么,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呢?阅读下文,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柳永雨霖铃写给谁的创作背景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当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作品原文雨霖铃·寒蝉凄切雨霖铃①寒蝉凄切②,对长亭晚③,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④,留恋处,兰舟催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⑦,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⑨?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⑩,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注释译文词句注释雨霖铃·寒蝉凄切①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调见《乐章集》。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故作此曲。
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⑤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⑥凝噎(yē):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⑦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⑧“暮霭”句: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暮霭(ǎi):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⑨今宵:今夜。
⑩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白话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雨霖铃·寒蝉凄切》原文及翻译赏析朝代:宋代作者:柳永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凄切:凄凉急促。
骤雨:急猛的阵雨。
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
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雨霖铃柳永单句赏析雨霖铃柳永单句赏析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雨霖铃柳永单句赏析相关资料,欢迎阅读!雨霖铃柳永单句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寒蝉”,蝉是一种动物,寒蝉特指深秋季节的蝉,这个时候秋天将要过完,初冬要到来,蝉的生命即将结束,因为蝉是春生夏长、夏生秋亡的这么一种动物,所以到深秋季节,寒蝉就要走向生命的尽头了。
所以他用一个寒蝉就告诉你,这是一个深秋的季节。
“寒蝉凄切”,说的是寒蝉发出一种凄厉的哀鸣。
“对长亭晚”这四个字写了两点,“长亭”写了地点,“晚”写出时间是傍晚时间。
长亭是都市中间、离城市比较远的一个送别行人的地方,我们经常说“十里长亭”,就是指在城外送别亲人的地方叫长亭。
所以这两句交代了季节——深秋,时间——傍晚,地点——长亭。
而当时的情况,是“骤雨初歇”,骤雨,雷阵雨,一场骤雨刚刚下完。
所以他描绘了一个暮雨黄昏的萧飒秋景,这样一个暮雨黄昏的环境,它是恋人离别时候最难堪的一种情景。
而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中间,一对恋人被迫要分手了。
因为骤雨初歇了,即雨停了,而雨停就意味着船要开了、人要走了。
这是这首词上片的前三句。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的“都”特指京城,北宋的京城就是今天河南的开封。
京城外面帐饮是设帐、设了一个帐子在那里喝告别酒,即京城外面的告别酒已经喝了。
“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心情。
一对恋人恋恋不舍却要被迫分离,所以喝酒喝的都不带劲儿,所以叫“都门帐饮无绪”。
但就在这么一个情景中,“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接着再看,写一对恋人最终分别的特写镜头,叫“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手拉着手,竟然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其实恋人在相别的时候,那是千言万语,不知道有多少话要说,但是作者在这里写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这对恋人在分手的时候,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泪眼想望,无语凝噎。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出自宋代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译文及注释】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注释①长亭:古代在交通要道边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长亭供行人休息,又称“十里长亭”。
靠近城市的长亭往往是古人送别的地方。
②凄切:凄凉急促。
③骤雨:急猛的阵雨。
④都门:国都之门。
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⑤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
⑥无绪:没有情绪。
⑦兰舟: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这里用做对船的美称。
⑧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⑨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⑩暮霭:傍晚的云雾。
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样子。
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
暮霭沈沈(沉沉)楚天阔: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今宵:今夜。
经年:年复一年。
纵:即使。
风情:情意。
男女相爱之情,深情蜜意。
情:一作“流”。
更:一作“待”。
【赏析】《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良辰美景虚设赏析及原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良辰美景虚设赏析及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出处宋柳永《雨霖铃》原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纵有:即使有。
赏析词句的意思是,从此离别之后,即使是特别美好的场合也如同虚设,离开了相爱的人谁还有心情去欣赏流连?即使有万种风情又向谁去诉说呢?词句表达了与相爱的人在一起时,须及时行乐的意思。
我们可以联想到,作者和他相爱的人平日里是有说不完的欢乐情事的,因而这次的离别才会这么痛苦。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宋仁宗朝景祐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
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与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词风婉约,词作甚丰,创作慢词独多,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词人。
发展了铺叙手法,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词作流传极广,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
生平亦有诗作,惜传世不多。
有《乐章集》。
译文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意思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出自宋朝代诗人柳永的古诗作品《雨霖铃》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①去去: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
【翻译】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
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鉴赏】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
因为上面是用景语,此处则改用情语。
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
增帐触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orG,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可见结构之严密。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而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其以问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耐人寻绎。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