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article管控标准

particle管控标准

particle管控标准

Particle管控标准主要是针对微小物质颗粒,如粉尘、烟雾、颗粒污染物等进行监管和控制的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Particle 管控标准:

1.粉尘管控标准:针对工业生产、建筑工地等场所产生的粉尘进行管控的标准。

2.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各种污染气体和颗粒物的排放进行管控的标准,例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针对环境空气中微小物质颗粒进行检测和管控的标准,例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Particle管控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制定管控目标:明确需要管控的微小物质颗粒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等指标。

2.制定检测方法:规定微小物质颗粒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以确保准确测量。

3.制定控制措施:提出针对不同场所和污染源的控制措施,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等。

4.实施监管:建立监管机制,对微小物质颗粒的管控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实施检测计划:定期对微小物质颗粒进行检测,评估管控效果,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Particle管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减少微小物质颗粒对环

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洁净区尘埃粒子监测标准规定操纵程序

1、目的:专用于无菌原料药生产的。建立该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无菌区空气。 2、适用范围:A级、B级、C级、D级生产区的尘埃粒子控制和频率;可接受标准;出现不符合情况的措施计划。 3、职责: 工程部人员负责尘埃粒子在线监测系统操作、数据检查、偏差汇报。 QA负责手动尘埃粒子检测、报告。负责在线监测数据的复核及检测报告的存档。 QA、生产部、工程部负责尘埃粒子超标调查。 4、程序 4.1监测指标及频率: 4.1.1 检测标准

4.2.1在净化空气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 4.2.2测试12号、34号房间时,风幕开启不少于10min后开始。 4.3测试状态 静态测试时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4.4采样高度:采样点一般与操作面水平(离地面0.8m~1.5m高度)。 4.5采样布点原则:关键操作点,应避开回风口。 4.6采样时,测试人员应在采样口的下风侧。 4.7 采样量 4.7.1 A级、B级采样量每个点不少于1000L。实际每个点采样量为50L/min×20min×1次。4.7.2 C级、D级采样量每个点V≥20/C×1000,V指的是单个点的最小采样量,C指的是相对应级别最大粒子的限度。实际每个点采样量为C级、D级50L/min×1min ×2次。 4.7.3 取样点选取根据房间的面积,具体参照N≥S,N表示取样点的数量,S表示检测房间的面积。具体采样点位置和数量见附件4。 4.8在线检测 4.8.1工程部人员负责尘埃粒子的在线检测,每周打印一次数据,主管检查签字后交于质量保证部存档。 4.9手动检测 4.9.1质量保证部QA人员负责尘埃粒子的手动检测,检测仪器:3400型便携式空气粒子采集器。 4.9.2准备 4.9.2.1接通电源开关,启动仪器,界面显示“conunter navigation”,根据需要对相关内容设置。4.9.2.2按下“settings”键,显示屏显示“sample setup”界面。

生物污染控制——总则(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国际标准中文版正文

ISO 14644.4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国际标准中文版附录H(二) 中国GMP 2010年修订版本(一) Jul 14 ISO 14698.1生物污染控制——总则(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国际标准中文版正文) pharmar, 12:48 , GMP, 评论(0), 引用(0), 阅读(461), Via 本站原创 大 | 中 | 小 序言 本文描述的原理用于推行适宜的卫生做法。只要有规定要求,可使用标准所附附件中建议的方法,但是建议的方法要与具体规定的方法相当。 1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洁净技术使用时评估与控制生物污染的正式系统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使危险区内的生物污染得以被反复监控以及选择适当的控制方法。在危险性小或可忽略不计的区域,本标准可作为参考。 2参考标准 以下标准含有通过本文文字的参比形成本标准条款的内容。出版的时候,当时提到的各版本是有效的。所有标准都会有修改,希望以本国际标准为准的缔约方了解是否可以采用以下最新版本的标准。IEC和ISO成员要对当前有效的国际标准做好记录。 ISO8402: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词汇 3 定义 为进一步明确本标准的术语在洁净室及其相关控制环境系列文件中的标准定义增加了额外的说明文字(如:微生物的,生物污染,有生命的)。以下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3.1.1 行动限量(action level) 规定了用户根据控制环境庙宇的微生物限量。 注:当超过行动限量时,需立即采取行动并了解后续的纠正措施。 3.1.2 空气生物污染(aerobiocontamination) 空气和/或气体受到活粒子的污染。 3.1.3 报警限量(alert level) 规定了用户为控制环境庙宇的微生物限量,发出可能偏离正常条件的早期警告。 注:超过报警限量时,应进行调查以确保过程和/或环境得到控制。

1.Particle检查

1. particle 检查 沈洵 王晓凤 徐华伟 在TFT 基板生产中,particle 是产生不良的重要因素。设备发尘是particle 的来源之一。如果洗净、成膜、PR/曝光或刻蚀设备出现异常,使基板表面particle 过多,易引起TFT 特性不良,导致最终产品出现点缺陷甚至线缺陷,降低良品率。例如,成膜时基板表面的particle 留在膜中,经过PR/曝光、刻蚀过程后,可能会造成断线等不良。 实际生产中通过对基板表面的particle 数量、大小、位置的检查,可以对上述各生产设备发尘状况进行监测。对于出现异常的设备,还可以通过particle 检查判断异常发生位置。并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设备的发尘量。 一. particle 检查原理 particle 检查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采用波长为780nm 的激光照射基板表面。尺寸不同的particle 对于入射光会产生不同的散射,受光部件接受基板表面反射光,并通过photomultiplier (光电倍增管)将不同强度的反射光变换为不同的电压信号,根据电压的强弱来测出基板表面particle 的尺寸大小。 实际检测中,为了增加反射光强度,一般采用镀140nm Cr 膜的dummy 基板进行检测。 二. particle 检查方法和结果显示 particle 检查过程基本为自动操作,主要检测步骤为: 1. 在计算机系统设置测量Recipe(测量基板数量,测量模式等); 2. 待测基板Cassette 进入Stage ; 3. 机械手将1sheet 送入检测位置; 4. 激光束扫描基板表面,并在计算机屏幕显示测量结果 根据工艺的不同,particle 检查设定的尺寸范围有2种标准:small (S ):1.0-3.0μm ,middle(M):3.0-5.0μm ,Large(L):>5.0μm 或S :3.0-5.0μm ,M :5.0-10.0μm ,L :>10.0μm (设定方法见附录)。 检查结果按以下方式显示(如图2): 图1 检测原理图

api685标准

api685标准 API685标准是美国石油协会(API)所发布的有关磁性物质检测应用的技术标准,全称为“API-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 Standard 685: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即磁粉检测应用的API标准。它为美国石油协会的成员提供了一系列有关磁性物质检测的技术指导。 API 685标准是API组织在多年的技术研究和发展基础上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提供有关磁性物质检测的安全和有效的技术指南,并确保相关技术指南能够适应API会员的不断发展的技术需求。 API 685标准涵盖的内容包括磁性粉末检测的原理、应用范围、检测程序、检测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以及文件验证等方面,其中许多新的技术资料在该标准的文本中都有详细的介绍。 首先,API 685标准规定了磁性粉末检测的原理,它指出磁性粉末检测是通过磁场和磁性测量工具将磁性粒子注入检测部位来检测 缺损的一种方法。磁性粒子通过磁场移动,形成可被检测仪器检测到的亮点,从而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检测物的缺损部位。 其次,API 685标准规定了适用的检测范围,它指出API 685标准适用于磁性粉末检测检测包括拧紧紧固件、管道、锅炉、管线、压力容器和金属结构等其它相关物件的缺损检测。 此外,API 685标准还规定了检测程序,它指出检测工作根据检测物的结构复杂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检测程序,并规定了检测前、中和检测后的细节控制要求。

此外,API 685标准还对检测设备的要求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它规定了检测设备的测量范围、精度、水平等标准,以及检测设备的安装方法、操作方法和使用环境等信息,并规定了检测设备的质量控制和维护要求。 此外,API 685标准还规定了安全措施,它规定了检测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比如在检测电气设备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要采取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免发生意外伤害。 最后,API 685标准还规定了文件验证的要求,它规定检测前需要将检测过程和检测文件由API会员组织确认无误,并准备有关检测程序、报告和结果的文件,以便供有关部门检验使用。 API 685标准提供了一套有关磁性物质检测的系统技术规范,为API会员组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磁性物质检测标准,从而使API会员得以更加高效,安全地开展磁性物质检测工作。

尘埃粒子计数器验证方案

尘埃粒子计数器验证方案 1. 简介 尘埃粒子计数器是一种用于监测空气中细小颗粒物浓度的仪器。在许多应用场景中,尘埃粒子的浓度与空气质量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密切相关。因此,为了确保尘埃粒子计数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验证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个尘埃粒子计数器验证方案,以确保尘埃粒子计数器的测量结果是准确和可靠的。该方案包括设备准备、验证步骤和数据处理等内容。 2. 设备准备 在进行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验证之前,需要进行设备准备。以下是设备准备的步骤:

1.验证标准:准备一台已验证和校准过的尘埃粒子计数器作为验证的标准设备。 2.待验证计数器:准备待验证的尘埃粒子计数器,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在使用前对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3.验证仓:准备一个封闭的验证仓,使得尘埃粒子计数器和标准设备能够同时放置在其中。验证仓应具有适当的尺寸和密封性能,以确保可靠而精确的验证结果。 4.验证颗粒物:准备一种已知浓度的颗粒物悬浮液作为验证样本。该悬浮液的粒径分布应符合应用场景的要求,并且浓度应在尘埃粒子计数器所能检测范围内。 3. 验证步骤 该尘埃粒子计数器验证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 1:将待验证计数器和标准设备放置于验证仓中,确保两者的位置和环境条件保持一致。 步骤 2:启动待验证计数器和标准设备,并等待它们稳定运行。 步骤 3:使用已知浓度的验证颗粒物悬浮液,将其均匀地喷洒到验证仓中。确保颗粒物充分分散并保持稳定状态。 步骤 4:通过尘埃粒子计数器和标准设备分别对验证仓内的颗粒物进行连续监测,并记录测试期间的数据。 步骤 5: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计算验证计数器和标准设备之间的差异,并评估验证计数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 数据处理 完成验证步骤后,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验证计数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数据处理的步骤如下:

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 s m l o评级标准

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 s m l o评级标准 1.简介 在科学研究、工业制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粒子,如颗粒物、微粒和微粒子等。这些粒子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其在空气中的悬浮情况、沉降速度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了便于描述和分类不同尺寸的粒子,科学家们引入了粒子直径单位的评级标准。本文将介绍常见的粒子直径单位s、m、l和o,并详细解释它们的评级标准。 2.小粒子 (s) 小粒子(s)是指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微米之间的微小颗粒,也被称为超细颗粒或细颗粒。这些粒子非常微小,往往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等高分辨率仪器来观测和测量。小粒子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吸附能力。 s级别的小粒子在大气中的悬浮时间较长,容易被人体吸入并进入深部呼吸道。这些微小颗粒可以携带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细菌等,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风险。因此,s级别的小粒子被认为是空气质量监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3.中等粒子 (m) 中等粒子(m)是指直径在几十微米到几百微米之间的粒子,通常称为可见颗粒。这些粒子在空气中往往表现出较长的悬浮时间,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大。m级别的中等粒子能够引起眼睛刺激、喉咙痛和咳嗽等不适症状。 与s级别的小粒子相比,m级别的中等粒子对人体的直接影响较小。然而,由于其较大的直径,中等粒子具有较高的沉降速度,会造成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和沉积。因此,在环境监测和工业生产中,也需要密切关注m级别的中等粒子。 4.大粒子 (l) 大粒子(l)是指直径在几百微米到几毫米之间的粒子,通常称为粉尘颗粒。这些粒子往往具有较高的密度和较低的悬浮性,容易沉降到地面或物体表面。l级别的大粒子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但可引起粉尘污染、视觉障碍和机械设备故障等问题。 大粒子往往来自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等活动,因此在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方面需要进行限制和监控。 5.超大粒子 (o)

洁净区级别

洁净区级别 洁净区级别(CleanroomClass)是指用于生产超微精密仪器及系统的空气洁净度要求,也是根据ISO 14644-1:2015规范阐述的洁净 空气行业标准。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的要求,洁净度等级分为9个级别:ISO1、ISO2、ISO3、ISO4、ISO5、ISO6、ISO7、ISO8、ISO9。 ISO1级最高级,洁净度最高,分子浓度最低,空气中的微粒数 最少,平均数量最低,不超过3500个/立方米,最大尺寸不超过0.1μm,粒径分布为0.1μm以下99.999%。 ISO2级,相比ISO1级,空气中的微粒数量相对增加,粒径分布仍为0.1μm以下99.999%,但最大粒径增加至0.2μm,平均粒径仍 根据Particle Counting and Airborne Particle Monitoring Systems 规定不超过3500个/立方米。 ISO3级,空气中的微粒数量相对最大,粒径分布不低于0.2μm 以下99.97%,最大粒径增加到0.3μm,平均粒径仍根据Particle Counting and Airborne Particle Monitoring Systems规定不超过3500个/立方米。 ISO4级,空气中的微粒数量相对减少,粒径分布仍满足ISO3级99.97%,最大粒径增加至0.5μm,平均粒径仍根据Particle Counting and Airborne Particle Monitoring Systems规定不超过3500个/ 立方米。 ISO5级,空气中的微粒数量较低,粒径分布为0.5μm以下99.95%,最大粒径增加至1μm,平均粒径仍根据Particle Counting and

particle管控标准(一)

particle管控标准(一) Particle管控标准 引言 •Particle管控标准是用于规范和管理Particle,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一套标准。 •本文将介绍Particle管控标准的背景和原则,以及相关的操作指南。 背景 •Particle是一种微小的物质颗粒,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Particle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和管理问题。 标准原则 •Particle管控标准遵循以下原则: –安全性:保证Particle的使用安全,防止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可控性:对Particle的生成、分发、使用等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和监控。 –合规性: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保证合规操作和使用。

操作指南 1.生成Particle的要求: –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验证,确保质量和稳定性。 –生成过程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分发Particle的流程: –分发前需要对Particle进行标记和记录,便于追踪和监控。 –分发给不同的使用方时,需要进行权限控制和许可证管理。 3.使用Particle的规范: –使用方需要遵循使用说明和操作指南,确保安全使用。 –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4.监控和维护: –建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Particle的使用情况和性能表现。 –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Particle的正常运行和更新。5.废弃和回收: –Particle的废弃和回收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和相关政策。 –废弃的Particle应进行安全处置,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结论 •Particle管控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Particle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各相关方在使用Particle时,应遵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共同维护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

万级洁净室

万级洁净室 简介 洁净室是为了控制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化学气体等有害污染物的集中管 理的特殊空间。万级洁净室是一种洁净级别较高的洁净室,能够满足一定严格的清洁标准,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领域。 洁净室的分类 洁净室根据洁净级别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万级洁净室、千级洁净室、百级洁净室等。万级洁净室是一种洁净级别较高的洁净室,其洁净级别为ISO 14644-1标准中的Class 10,表示在空间1立方米的空气中,可允许的固 定尘埃颗粒数量最多为10个。 万级洁净室的设计与要求 万级洁净室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能够达到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万级洁净室设计要求: 1.空气过滤系统:万级洁净室需要配备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以过滤掉 空气中的微尘和微生物。通常采用的过滤器类型包括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2.洁净室布局:洁净室的布局需要合理规划,以便最大程度地减少尘埃 和污染物的产生和传播。通常将洁净室分为洁净区、中净区和缓冲区,通过逐级减少洁净度的方式来减少外界污染物的进入。

3.空气流动控制:万级洁净室需要控制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式,以确保空 气中的颗粒物能够有效地被排除。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包括竖向流动和水平流动,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4.温湿度控制:万级洁净室需要维持适宜的温湿度水平,以保证室内环 境的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包括空调系统、湿帘系统等。 5.人员行为与管理:万级洁净室需要制定严格的人员行为规范,以确保 人员进入室内时不会带入污染物。同时需要进行培训,提高人员的洁净意识和操作技能。 万级洁净室的应用领域 万级洁净室广泛应用于电子制造、生物医药、精密仪器等领域,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 1.半导体生产:在半导体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万级洁净室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环境的干净度,减少对产品的污染。 2.生物医药研发:在生物医药研发过程中,需要进行细胞培养、药物合 成等操作,万级洁净室可以提供洁净的实验环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精密仪器制造:在精密仪器制造过程中,微小的颗粒或污染物可能对 仪器的功能和精度产生影响,万级洁净室可以提供干净的制造环境,确保仪器的品质。 4.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万 级洁净室可以控制加工环境的洁净度,提高食品的质量。

iso16890标准

iso16890标准 ISO 16890: Understanding the Air Filter Testing Standard Air filt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maintaining healthy indoor air quality. As air pollution continues to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our well-being, it is essential to hav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filtration systems in place. One such standard that ensures the performance and quality of air filters is ISO 16890. ISO 16890 is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ndard tha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filtration efficiency of air filters. The standard specifies methods for testing filtr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particle size, allowing us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when selecting filter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The ISO 16890 standard classifies air filters into four different groups, based on their efficiency in capturing specific particle sizes. These groups include ePM1, ePM2.5, ePM10, and Coarse. The "ePM" stands for "Efficiency Particulate Matter," and the numbers refer to the particle size range measured in micrometers. To adhere to the ISO 16890 standard, air filters undergo rigorous testing procedures. These tests involve challenging the filters with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analyzing their ability to remove these particles from the air stream. The efficiency of the filters is measured through a particle count, and the results are reported as a percentage of particles captured. One significant advantage of ISO 16890 is its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filters for both fine and coarse particles. This comprehensive approach ensures that the filter's efficiency is assessed across a wide range of particle sizes, offering a more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its overall effectiveness. ISO 16890 also provides a standardized reporting methodology, making it easier for consumers and industry professionals to compare and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air filters for their specific needs. By using a common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the filtration

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 s m l o评级标准 -回复

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s m l o评级标准-回复关于“[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s m l o评级标准]”,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particle的粒子直径单位”。在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我们经常需要描述和研究微小粒子的尺寸。为了方便比较和测量,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的粒子直径单位。 其中,常见的粒子直径单位包括s(纳米)、m(微米)、l(毫米)和o (大于一毫米)。每个单位代表了一定的尺寸范围。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单位的评级标准。 1. 纳米级别(s):纳米级别指的是粒子直径在1纳米到999纳米之间的范围。通常情况下,纳米级别的粒子尺寸非常微小,可能只有几个原子或几十个分子的大小。纳米级别的评级标准如下: - 小于50纳米(s1级):这一级别的粒子尺寸非常微小,可以被称为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纳米材料、纳米电子学和纳米生物学等。 - 50纳米至200纳米(s2级):这个尺寸范围的粒子在许多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比如纳米传感器和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等。它们通常比纳米颗粒更大,但仍然处于微观尺寸的范围内。 - 200纳米至999纳米(s3级):这一级别的粒子尺寸较大,但仍然

在纳米级别范围内。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如纳米棒、纳米球和纳米薄膜等。 2. 微米级别(m):微米级别指的是粒子直径在1微米到999微米之间的范围。微米级别的粒子尺寸比纳米级别的大,但仍然非常小。微米级别的评级标准如下: - 小于1微米(m1级):这一级别的粒子尺寸非常微小,也被称为微粒子。它们通常在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如微电子学、微流控和微机械系统等。 - 1微米至10微米(m2级):这个尺寸范围的粒子大小适中,也具有许多重要的应用。比如,通过控制粒子尺寸和形状,可以制备出具有特殊性能的微粒子材料。 - 10微米至999微米(m3级):这一级别的粒子尺寸较大,但仍然在微米级别范围内。这些粒子可以用于过滤和分离等应用,也可以作为微胶囊、微球和微纳米结构的基础。 3. 毫米级别(l):毫米级别指的是粒子直径在1毫米到999毫米之间的范围。这个尺寸范围的粒子相对较大,但仍然非常小。毫米级别的评级标准如下: - 小于1毫米(l1级):这一级别的粒子尺寸适中,通常用于制备具有特殊形状和结构的微米级材料。 - 1毫米至10毫米(l2级):这个尺寸范围的粒子比较大,但仍然在

B,72涂装车间“洁净度新标准 — ISO14644-9”

涂装车间“洁净度新标准—ISO14644-9” 黄吉辉胡茂从 (吉隆集团研发中心,武汉) 【摘要】ISO组织根据当今国际洁净技术发展要求正在研究制订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新标准:表面粒子洁净度分级—ISO14644-9。作为中国专家组成员,笔者(黄吉辉)参与了该标准发起、起草、讨论、修改及定稿工作。本文结合涂装车间洁净度要求对该标准进行概要介绍并联系企业实践做一些说明。 前言 为了提高车身涂装的一次下线合格率,各汽车生产厂商自涂装车间开始规划时就力求通过各种手段防控影响涂装质量的重要隐患——颗粒物(particle)。但目前无论是控制手段还是检测方法均着眼于通过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来间接说明和反映表面的洁净度水平。鉴于此,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意见的基础上于2007年3月开始着手ISO14644-9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particle cleanliness (表面粒子洁净度分级) 标准的制定工作,草案已于2008年12月31日通过各国代表审议投票通过,并将于2009年5月9日在伦敦BSI(英国标准协会)的ISO/TC209WG 9 N106会议上正式通过和实施。为了国内同行特别是汽车涂装业内人士能及时并准确理解该ISO新标准,在此借本次涂装年会之机将ISO14644-9的主导思想和草案内容做简要介绍,并结合企业的实际工作做一说明。 涂装车间洁净度与ISO/TC209 大型轿车厂通常都组织和欢迎来宾参观其工厂,但涂装车间“禁止参观”。不仅如此本公司员工也是“非公莫入”。而且即使本车间工作人员,也需要经过多重程序方可入内。进入车间的空气需要经过多次过滤,全车间密闭,并保持正压。货物进出通过双重门缓冲;人员进出需经过风淋通道,进人高度清洁区还要再经过一次风淋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持车间内的洁净度,防止颗粒物(particle)进入车间而影响油漆质量。一般大气中含有微粒的数量约为1000~4000万个/m3。一个年产15万辆轿车的涂装车间约有5万m2的建筑面积,大致有30万m3的体积,有害微粒总数可以达到30~120亿个。如此大量的颗粒物数量没有各种控制手段的实施,涂装车间的生产质量根本无法保障。例如德国大众对涂装车间的洁净度要求是做到和医院手术室一样。因此涂装车间的清洁及其维护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任务。但清洁工作的评判标准却一直没有定论。例如: 表1 国内工艺空调颗粒控制质量基准 涂装种类粒径(µm)颗粒数(个/cm3)颗粒量(mg/m3) 装饰性涂装<5<300<4.5

particle管控标准

particle管控标准 摘要: 一、粒子管控标准的概述 1.粒子管控的定义与重要性 2.粒子管控标准的分类与内容 二、粒子管控标准的应用领域 1.环保与大气治理 2.工业生产与产品质量控制 3.医药与生物科技 三、我国粒子管控标准的发展与现状 1.粒子管控标准体系的建立 2.我国粒子管控标准与国际接轨 四、粒子管控标准的实施与监管 1.粒子管控标准实施的关键环节 2.监管部门与职责分工 3.违规行为的查处与处罚 五、粒子管控标准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技术创新对粒子管控标准的影响 2.跨部门协同与政策整合 3.粒子管控标准的国际合作与竞争 正文:

粒子管控标准是针对粒子污染物排放、治理以及应用等方面的技术规范。粒子污染物是指空气中悬浮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如PM2.5、PM10、NOx 等。粒子管控标准在环保、工业、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粒子管控标准的概述 1.粒子管控的定义与重要性 粒子管控是指对粒子污染物的排放、治理、监测、评估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和控制。粒子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严重影响,因此,实施粒子管控标准对我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粒子管控标准的分类与内容 粒子管控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排放标准、治理技术标准、监测方法标准、产品标准等。这些标准规定了粒子污染物的允许排放浓度、排放限值、监测方法、治理技术要求等,为我国粒子污染物的管控提供了技术依据。 二、粒子管控标准的应用领域 1.环保与大气治理 粒子管控标准在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标准,规范企业排放行为,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提高空气质量。 2.工业生产与产品质量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粒子管控标准有助于企业控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医药与生物科技 粒子管控标准在医药与生物科技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针对生物制药、医

工程专业缩写含义对照

工程专业缩写含义对照 在看图工作中,至少要接触不少的英文缩写,这些有的是标准的,用金山、GOOGLE等是可以查到的,有些是专业上通用的,还有一些是根据项目“自定义”的,不管是哪种,大家都有必要了解一些。我把我手头现有的一些提供给大家,希望大家也把自己知道的贴出来,大家共同学习。声明一点,我基本上保留了原文特色,也没有进行什么分类编排,如果有错误也是难免,大家有选择性的看看。仅用来抛砖引玉 工业术语,简写 LT 液位变送器 LI就地显示液位计 PT压力变送器 PI就地压力表 PS压力开关 LS液位开关 AE分析仪表一次元件 AT分析仪表变送器 FE流量孔板 FT流量变送器 图书馆有相关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1 管子及管件 编号缩写中文名称英文名称 1.1 P 管子Pipe 1.2 EL 弯头Elbow 1.2.1 ELL 长半径弯头Long radius elbow 1.2.2 ELS 短半径弯头Short radius elbow 1.2.3 MEL 斜接弯头(虾米腰弯头)Mitre elbow 1.2.4 REL 异径弯头Reducing elbow 1.3 T 三通Tee 1.3.1 LT 斜三通Lateral tee 1.3.2 RT 异径三通Reducing tee 1.4 R 异径管接头(大小头)Reducer 1.4.1 CR 同心异径管接头(同心大小头)Concentric reducer 1.4.2 ER 偏心异径管接头(偏心大小头)Eccentric reducer 1.5 CPL 管箍Coupling 1.5.1 FCPL 双头管箍Full coupling 1.5.2 HCPL 单头管箍Half coupling 1.5.3 RCPL 异径管箍Reducing coupling

颗粒技术电池级碳酸锂

中国颗粒学会标准 T/CSP XXXX-XXXX 颗粒技术 电池级碳酸锂 P article Technology: Battery-grade lithium carbonate (工作组修改稿) 19.120. A28

目次 前言............................................................................. - 2 -引言............................................................................. - 3 -1范围 (4) 2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技术要求 (5) 3.1 化学成分..................................................................... - 5 - 3.2 理化参数..................................................................... - 5 - 4试验方法 (6) 4.1 产品的外观质量............................................................... - 6 - 4.2 产品的化学成分............................................................... - 6 - 5检验要求 (6) 5.1 检查和验收................................................................... - 6 - 5.2 组批......................................................................... - 7 - 5.3 取样......................................................................... - 7 - 5.4 本标准规定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 7 - 5.5 检验项目..................................................................... - 8 - 5.6 检验结果的判定............................................................... - 8 - 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6.1 标志......................................................................... - 9 - 6.2 包装......................................................................... - 9 - 6.3 运输......................................................................... - 9 - 6.4 贮存......................................................................... - 9 - 7订单内容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碳酸锂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和ICP扣除法............................ -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烧失量的测定..................................................... - 1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硫酸根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19 -附录D(规范性附录)硼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 21 -附录E(规范性附录)磁性物含量的测定颗粒无机粉体中微量和痕量磁性物质分离与测定...... - 24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