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昆虫-导学案-冀人版(2017)
- 格式:docx
- 大小:73.27 KB
- 文档页数:4
《昆虫》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中,有着无数种形态各异的生物,其中昆虫是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
它们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昆虫的世界,了解它们的特点、生态功能以及与人类的干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昆虫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掌握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干系,包括益虫和害虫的区分;4.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几种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三、进修内容1. 昆虫的定义和特点;2. 昆虫的分类;3.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 昆虫与人类的干系。
四、进修过程1. 昆虫的定义和特点昆虫是一类具有外骨骼、六条腿和分节体的节肢动物,是生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它们呼吸方式多样,有的通过气孔呼吸,有的通过气管呼吸;繁殖方式也多样,有的经过完全变态,有的经过不完全变态。
2. 昆虫的分类根据昆虫的口器类型和翅的特点,昆虫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和膜翅目等多个目。
3.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昆虫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传播花粉、分解有机物质、控制害虫数量等。
比如蜜蜂可以传播植物花粉,蚯蚓可以分解有机废物,蚜虫可以控制植物害虫的数量。
4. 昆虫与人类的干系昆虫与人类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昆虫被认为是益虫,比如蜜蜂、蚯蚓等;而有些昆虫则是害虫,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风险,比如蚊子、苍蝇等。
五、进修反思通过进修本节课内容,你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哪些?你能否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干系?六、课后作业1. 选择一种昆虫,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它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 调查一种益虫和一种害虫,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3. 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昆虫会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七、延伸阅读1. 《昆虫世界》2. 《昆虫的奇异世界》八、总结通过本次进修,我们对昆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三年级下册《昆虫》导学案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
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划。
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
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
5.能用分析、比较、归的方法得出民共同特征的结论。
科学态度:乐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探究过程:(一)自主提出问题1.引导:我们身边的昆虫是非常多的,它们形态各异,但彼此又有很多共同之处。
看,这些昆虫你都认识吗?(图片蟋蟀、蝗虫、蜻蜓、青刺峨等)2.提问: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二)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观察昆虫的形态。
(1)提出同题:蝗虫、金龟子、蜻蜓和黄峰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征呢?(2)掌握方法:教师讲解观察的方法。
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观察。
先观察它们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再分别观察毎个部分有哪些特征最后根据资料了解昆虫吃什么食物等其他特点。
学生观察昆虫标本时,可以使用放大镜观察;另外不要直接触碰到昆虫标本,因为有些昆虫自身有刺或者有毒。
(3)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中。
(4)分析比较:组织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比较蝗虫、金龟子、蜻蜓、黄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归纳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2.调查当地常见的昆虫。
(1)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当地有哪些昆虫呢?这些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2)整理资料:学生在小组内把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资料卡。
(3)汇报交流:组织学生进行汇报,统计当地常見的昆虫约有多少种并分析对人类有益的昆虫有哪些,有害的昆虫有哪些。
(4)归纳结论:学有所获:。
三年级下册科学《昆虫》导学案【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五课《昆虫》的相关内容。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了解、分析蚕的生长过程,能够取得新发现。
2.能够学习“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概念“这种认知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科学知识1.通过对养蚕活动、搜集资料、观看影片等多种途径,构建养蚕经验,对蚕的生长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
2.了解昆虫的变态,掌握昆虫的特征。
【学习重点】:掌握昆虫的共同特征。
【学习难点】:观察昆虫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前准备】:教师准备:有关昆虫变态过程、身体特征的课件(图片、演示文稿、视频)学生准备: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观察昆虫实物。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学习导入1.交流:谈谈你对蚕的认识。
2.质疑:你还想知道那些关于蚕的知识?3.过渡:让我们一起观看《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的视频,看有什么新发现。
二.活动一看视频,找规律1.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2.播放视频《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3.反馈:(指名回答问题)整理: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 4个时期。
4.学生交流:课前所搜集的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5.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幻灯片演示)6.教师归纳三.活动二比较它们的身体1.出示蝗虫、蚕蛾、蜻蜓、蚂蚁等图片。
2.引导观察:蝗虫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3.比较它们的身体有什么相似之处?4.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5.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四.活动三它们是昆虫吗学生观察图片,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那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五.总结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六.课外作业: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成一本昆虫图册。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5昆虫-导学案-冀人版(2017)昆虫【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
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计划。
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
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
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昆虫共同特征的结论。
科学态度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举例说出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计划。
【学习难点】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并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昆虫共同特征的结论。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南(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________上、________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快速________,有的肉眼可见,有的须用________才可见2.有些昆虫有毒,不要________!3.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具有________对足,________对翅,________对触角。
4.昆虫的________就是它的“鼻子”,极其灵敏。
5.蚕是一种________,能________。
(蚕丝)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6.蚊子是一种会吸血的________,能传染多种________。
7.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有________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8.昆虫的眼睛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复眼由许多________的小眼组成。
一般昆虫都有________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
2.昆虫身体分为几部分?几对足?几对翅膀?几对触角?3.昆虫有几只眼睛?昆虫的食物有哪些?4.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昆虫?请举例说明。
新冀人版科学(2017)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资源》教案教学设计1.生物与非生物【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按照由科学实践到科学认识的顺序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动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活动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活动,认识植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特点。
活动3“找出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概括出动植物在生长、繁殖、食物、反应等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建构生物的概念。
应用与拓展“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和“机器人是生物吗”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生物和非生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学生乐于长期坚持观察和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儿童对动植物的观察有着浓厚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低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从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和阳光,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以上背景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
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观察计划。
2.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
3.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4.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理由。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过程中分工合作,乐于参加观察、记录等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生物与非生物【教材简析】本课是单元的起始课,按照由科学实践到科学认识的顺序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1“比较狗和玩具狗的不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动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活动2“观察豆子与石子的变化”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等活动,认识植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特点。
活动3“找出猫和蒲公英的相同点”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概括出动植物在生长、繁殖、食物、反应等方面的共同特征,从而建构生物的概念。
应用与拓展“寻找校园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和“机器人是生物吗”旨在引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生物和非生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树立学生乐于长期坚持观察和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探究任务的科学态度。
【学情分析】儿童对动植物的观察有着浓厚兴趣,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动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在低年级学段,学生已经认识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从对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和阳光,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具有对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与改进的意识。
以上背景为学生学习本课提供了知识基础和心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描述生物的特征。
2.能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1.能制订比较完整的观察计划。
2.能观察并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不同点。
3.能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4.能根据生物的特征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并说出理由。
科学态度目标能在探究过程中分工合作,乐于参加观察、记录等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能意识到机器人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生物与非生物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三年级科学下册5昆虫导学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5《昆虫》导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昆虫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2.了解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通过饲养观察昆虫一个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导入
草地上、树林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快速爬行:有的肉眼可见,有的需用放大镜才可见......
你认识哪些昆虫?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二、观察昆虫的形态,概括它们的共同特征
(一)观察蜜蜂、金龟子、蜻蜓、黄蜂、苍蝇等思考以下问题:
1.昆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几对足?几对翅?几对触角?
2.昆虫有几只眼睛?昆虫的食物有哪些?
3.你生活的环境中有哪些昆虫?
(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三)师生小结
三、调查当地常见的昆虫,分析这些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一)通过观察、查资料、向他人请教等分析这些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制作成资料卡片与大家分享。
四、应用与拓展
饲养并观察面包虫或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课堂训练
1.昆虫身体分为、、三部分,具有对足,对翅,对触角。
2.昆虫的触角就是它的“”,极其灵敏。
3.蚕是一种益虫,能吐丝结茧。
蚕丝是的原料。
4.蚊子是一种会吸血的害虫,能传播多种。
5.面包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
小学科学昆虫(课件)学年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冀人版)导语:本节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昆虫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增强对昆虫的兴趣。
一、课前准备1. 确保课堂环境整洁并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
2. PPT课件已经准备好,并且包含相关图片、视频和互动环节,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课堂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昆虫的图片或者播放一段关于昆虫的视频,在学生观看的同时,教师可以简单地问一些问题,例如:“你们见过这些昆虫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等等,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昆虫的知识。
”三、学习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a. 昆虫的身体结构:头、胸、腹,有六只脚。
b. 昆虫的触角:昆虫通过触角感知周围的环境。
c. 昆虫的翅膀:有些昆虫可以飞行,通过翅膀的振动来移动。
d. 昆虫的骨骼:昆虫的骨骼很轻,由外骨骼组成,方便它们行动。
2. 昆虫的分类a. 昆虫的形态:学习不同昆虫的形态特征,如蚂蚁、蝴蝶等。
b. 昆虫的生活环境:介绍昆虫栖息的不同环境,如陆地、水中等。
c. 昆虫的食物来源:了解昆虫的食性,如草食昆虫、肉食昆虫等。
3. 昆虫的生活习性a. 昆虫的繁殖方式:介绍昆虫的繁殖方式,如卵、幼虫、蛹、成虫等。
b. 昆虫的社会性:了解一些社会性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c. 昆虫的生命周期:通过观察不同昆虫的生命周期,了解昆虫的变态过程。
四、教学互动1. 在PPT中添加一些互动环节,以检验学生对昆虫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a. 昆虫分类的游戏:显示一些昆虫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个分类。
b. 昆虫特征的填空:留下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填写相应的昆虫特征。
c. 昆虫生命周期的拼图:展示不同阶段的昆虫图片,让学生按正确的顺序拼图。
2. 利用实物或幻灯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常见的昆虫。
a. 学生可以观察昆虫的外观、行动方式、生活环境等,并记录下来。
《昆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种类。
2、掌握昆虫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3、认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昆虫的主要特征,如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三对足、两对翅等。
(2)常见昆虫的识别和分类。
2、难点(1)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及其类型。
(2)探究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复杂关系。
三、知识链接1、动物的分类:动物界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门。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四、学习过程(一)昆虫的特征1、身体结构昆虫的身体通常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若干单眼,还有口器用于摄取食物。
胸部是运动中心,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或一对翅,或无翅)。
腹部包含大部分内脏器官,用于消化、呼吸、生殖等生理功能。
2、外骨骼昆虫的体表覆盖着一层坚硬的外骨骼,它可以保护昆虫的身体,防止水分散失,但同时也限制了昆虫的生长。
因此,昆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蜕皮。
3、足和翅昆虫的足形态各异,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环境。
例如,步行足用于行走,跳跃足用于跳跃,游泳足用于游泳等。
昆虫的翅是其飞行的器官,不同种类的昆虫翅的形状、大小和质地也有所不同。
(二)常见昆虫的种类1、鞘翅目如甲虫,它们的前翅硬化成鞘翅,起保护作用,后翅膜质,用于飞行。
2、鳞翅目包括蝴蝶和蛾类,它们的翅膀上覆盖着鳞片,形成美丽的图案。
3、双翅目如蚊子、苍蝇等,只有一对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4、膜翅目如蜜蜂、蚂蚁等,翅膜质且透明。
5、直翅目常见的有蝗虫、蟋蟀等,前翅狭长,后翅宽大。
(三)昆虫的变态发育1、完全变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显著差异。
例如,蝴蝶的幼虫是毛毛虫,经过蛹期后变成美丽的蝴蝶。
2、不完全变态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若虫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相似,但身体较小,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昆虫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能说出3-5种当地常见的昆虫名称。
2.能说出昆虫的共同特征。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计划。
3.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
4.能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
5.能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昆虫共同特征的结论。
科学态度
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对多种昆虫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能举例说出昆虫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
能根据常见的昆虫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并制订观察、调查昆虫的计划。
【学习难点】
能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搜集有关昆虫的科学事实,并用资料卡的形式呈现调查的结果,用分析、比较、归纳的方法得出昆虫共同特征的结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________上、________里有各种各样的昆虫,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快速________,有的肉眼可见,有的须用________才可见
2.有些昆虫有毒,不要________!
3.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具有________对足,________对翅,________对触角。
4.昆虫的________就是它的“鼻子”,极其灵敏。
5.蚕是一种________,能________。
(蚕丝)是高档纺织品的原料。
6.蚊子是一种会吸血的________,能传染多种________。
7.目前已发现的昆虫有________种,是世界种类最多的动物。
8.昆虫的眼睛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复眼由许多________的小眼组成。
一般昆虫都有________对复眼,头顶上还有1到3个背单眼。
2.昆虫身体分为几部分?几对足?几对翅膀?几对触角?
3.昆虫有几只眼睛?昆虫的食物有哪些?
4.你的生活环境中有哪些昆虫?请举例说明。
5.蝗虫、金龟子、蜻蜓和黄蜂的外部形态和结构有什么特征呢?
【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1对翅,2对触角。
()2.昆虫的种类很多,有些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益处,如蜜蜂、蚕、七星瓢虫等;有些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害处,如青刺蛾、蝗虫、蚊子等。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以下属于昆虫的是()。
A.面包虫B.蝗虫C.蜻蜓D.金龟子
2.昆虫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对足。
A.2 B.1 C.3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