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下水的类型及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65
第三章地下水分类及其特征3.1 地下水分类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a. 广义地下水––––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括包气带及饱水带岩石空隙中的水(subsurface water––––包括soil water和ground water)。
b. 狭义地下水––––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ground water)。
长期以来水文地质学着重研究饱水带中的重力水。
现在开始重视包气带水的研究。
因为人们认识到在“三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过程中包气带是必经之路。
由于埋藏条件,含水介质类型对地下水水量、水质的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所以按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对地下水进行划分:1.按埋藏条件: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2.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3.综合分类(见P27:表3–1地下水分类表)。
如: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
大 气3.2 包气带与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或非饱和带(unsaturated zone)。
地下水面以下称为––––饱水带,或饱和带(saturated zone )。
地下水面输送水分,获得补给。
雨季,包气带中的水以下渗为主,雨后,通过蒸发与植物蒸腾向大气圈排泄。
包气带是饱水带与大气圈联系的必经之路。
饱水带通过包气带获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又通过包气带蒸发与蒸腾排泄到大气圈→参与水循环。
饱水带岩石空隙全部为液态水所充满。
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够传递静水压力,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发生连续运动。
饱水带中的重力水––––是开发利用或排除的主要对象。
书上内容:包气带水主要是土壤水和上层滞水。
(一)土壤水埋藏于包气带土壤层中的水,称土壤水。
主要包括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和毛管水。
靠大气降水的渗人、水汽的凝结及潜水由下而上的毛细作用补给。
大气降水向下渗入,必须通过土壤层,这时渗入的水一部分保持在土壤层中,成为所谓的田间持水量(即土壤层中最大悬着毛管水含水量),多余的部分呈重力水下渗补给潜水。
水文地质学§3.1包气带与饱水带§3.1包气带与饱水带§3.1包气带与饱水带§3.2 含水层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区别区别::含水层与透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含水层、§3.2 含水层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3.2 含水层含水层、、隔水层与弱透水层§3.3地下水分类§3.3地下水分类§3.3地下水分类§3.3地下水分类表3-1 地下水分类表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隙岩层中水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积物深部的水承压水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裸露于地表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各类松散沉积物浅部的水潜水裸露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通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裂隙岩层潜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及毛细水土壤水,局部粘性土隔水层上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上层滞水)、过路重力水及悬留毛细水包气带水岩溶水裂隙水孔隙水含水介质类型埋藏条件§3.4上层滞水二、形成上层滞水的条件二、形成上层滞水的条件§3.4上层滞水§3.4上层滞水§3.5潜水潜水示意图§3.5潜水§3.5潜水§3.5潜水§3.5潜水§3.5潜水§3.5潜水§3.5潜水§3.6 承压水§3.6 承压水图3—6 基岩自流盆地中的承压水2005.5.3趵突泉胜景§3.6 承压水潜水和承压水对比潜水承压水1、基本定义在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
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的地下水的地下水。
2、要素一个隔水底板一个隔水底板一个隔水底板,,一个隔水顶板一个隔水顶板。
潜水面测压面潜水位测(承)压水位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水面水面~~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厚度::隔水顶底板之间距离。
地层中的水分类
地层中的水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浅层地下水:潜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上的地下水,其水面称为地下水位。
由于经过地层的渗滤,这种水质的物理性状较好,浑浊度小,细菌数也较少。
然而,在流经地层的过程中,它可溶解各种矿物盐类,使水质变硬。
此外,由于水中溶解氧被土壤中的生物化学过程所消耗,所以水中氧含量较低。
2. 深层地下水: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以下的地下水。
由于地层起伏不平,含水层内水位不同,某些深层地下水可受有压力,形成承压地下水。
这种水因受压力大,能沿井管涌出水面,也被称为自流井。
深层地下水由于覆盖地层厚,不易受地面污染,所以水质透明无色、水温恒定、细菌数较少、盐类含量高、硬度高,且水量较稳定,常作为城镇集中式供水水源。
3. 泉水:由地表缝隙自行涌出的地下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详细信息,建议查阅地层水方面的书籍或咨询地质学家。
第1章水文地质基础一、矿井水害防治----意义水害是矿井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也被国家《特别规定》列为15类重大隐患之一。
1.矿井水害类型概述☐地表水水害☐孔隙水水害☐裂隙水水害☐岩溶水水害☐老空水水害2.我国煤矿水害特点☐不同地区、不同水害类型发生的频繁及危害程度不同☐近几年,老空水透水事故明显增多☐雨季发生的透水事故约占50%左右☐70%的水害事故发生在掘进工作面☐事故发生后抢险难度大第1章水文地质基础知识一、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二、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三、地下水类型及特征四、地下水的运动一、地下水的形成与赋存(一)地下水的赋存空间(二)岩石的主要水理性质(三)含水层与隔水层1.地下水的赋存空间---空隙孔隙、裂隙、溶隙(二)岩石的主要水理性质1.岩石的给水性:◆给水性——在重力作用下,从饱水的岩石中,自由流出(排出)一定水量的性能。
在数量上用给水度(又称重力给水度)来衡量。
2.岩石的透水性:◆透水性——岩石本身具有允许水通过的性能。
在数量上用渗透系数(K)来衡量。
岩石透水性决定因素:空隙的大小、数量。
(三)含水层与隔水层1.含水层:含水层——能透水又饱含重力水的岩层。
构成含水层的必要条件:储水空间、储存地下水的地质构造、良好的补给来源含水层富水性:弱富水性:q≤0.1L/s.m、中等富水性:0.1L/s.m<q≤1.0L/s.m强富水性:1.0L/s.m<q≤5.0L/s.m、极强富水性:q>5.0L/s.m(三)含水层与隔水层2.隔水层隔水层——不透水的岩层。
隔水层性质:❖可以是饱水的(如饱水粘土),也可以是不含水的(如胶结致密、完整的坚硬岩层)。
二、地下水的物化性质及水质分析(一)地下水的主要物理性质(二)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三)地下水化学成分表示方法(四)煤矿地下水的化学特点(一)地下水的主要物理性质1.地下水的温度:地下水温度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地下水埋藏的地温条件。
2.地下水的颜色:当地下水中含有某些离子或胶体物质时,会呈现各种颜色3.地下水的透明度:透明的水、微浊的水、混浊的水、极混浊的水4.地下水的嗅(气味):含有H2S气体时具腐蛋味5.地下水的味(味道):含NaSO4时具涩味(二)地下水的主要化学成分1、地下水中的七大离子成分(Cl-、SO42-、Na+、HCO3-、K+、Ca2+、Mg2+)2、地下水中的主要气体成分( O2、N2 、H2S、CH4、CO2)3、地下水的化学性质①地下水的酸碱性(PH值)②地下水的总矿化度③地下水的硬度3、地下水的化学性质④地下水的侵蚀性(碳酸性侵蚀、硫酸性侵蚀)CaCO3+H2O+CO2←—→Ca2++2HCO3-4CaO·Al 2O3· 12H 2O+3CaSO4·nH2O——→3CaO·Al2O3 · 3CaSO 4· 30H2O+Ca(OH)2(杰瓦盐)(三)地下水化学成分的表示方法1、地下水的水质分析◆简分析:主要对地下水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定◆全分析:对地下水的各种化学成分、耗氧量、干涸残余物、灼热残渣、悬浮物、可溶性硅酸H3SiO4等进行分析测定。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地下水含水层类型及各类型特征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下水含水层是地球内部储存地下水的岩石或土层,在地下水循环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3章水资源量评价1、决定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2、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1)岩石的空隙性;(2)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3)具有储水与给水功能的含水层。
3、地下水的分类?各类地下水的定义及其特点?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1)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水量受季节影响特别显著。
(2)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潜水面之上一般无稳定的隔水层,具有自由水面;由潜水位较高处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潜水通过包气带与地表相连通;潜水的水位、流量和化学成分都随着地区和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水量较丰富,水体易受污染和蒸发影响。
)(3)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有稳定的隔水顶板存在,没有自由水面,水体承受静水压力。
地下水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1)孔隙水:疏松岩石孔隙中的水。
孔隙水呈层状分布,空间上连续均匀,含水系统内部水力联系良好。
(2)裂隙水:赋存于坚硬、半坚硬基岩裂隙中的重力水。
裂隙水分布不均匀,水力联系不好。
(3)岩溶水:赋存于岩溶空隙中的水。
水量丰富而分布极不均匀。
4、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内容?(1)单站径流资料统计分析;(2)主要河流年径流量计算;(3)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4)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5)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6)人类活动对河流径流的影响分析。
5、如何推求某一频率下的设计年径流量?1)有实测资料情况下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①分析实测资料有无代表性,对少于20年的短系列必须加以延展(可采用相关分析法);②计算经验频率,绘制经验频率曲线;③计算径流量均值及C v和C s;④用适线法确定理论频率曲线;⑤推求不同设计频率的年径流量。
适线时注意P>50%部分与经验频率点据的符合情况。
2)缺乏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计算可借助频率曲线来估算设计年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