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问题及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7
关于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系统在设计、施工和验收交付使用中存在问题的列举分析,找到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地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
据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绝大部分的人员伤亡是因为烟气中毒窒息所致。
据此可以看出防排烟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的重要位置。
1 存在的问题1.1 机械防烟设施的设置问题在机械防烟设施方面,设计和建造时容易出现送风道截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的情况,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相对复杂,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1.1.1 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
有少数设计者因忽略这一点而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送风量,就有可能导致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偏小。
1.1.2 送风道设计阻力打导致风压损失:在实际工程验收时,有时会发现发现送风口尺寸以及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和风压均能满足设计规定,但送风口实测风速却很小,或是离风机较近的风速很大,但稍远一些的风口却没有风现象,这种情况显然是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
究其原因,一般都是由于送风竖井的施工达不到标准,漏风严重所导致的。
1.2 防排烟风机配电达不到高层民用建筑负荷级别要求防排烟风机属于消防设备,其供电应为一、二级用电负荷。
但实际工程中有的供电线路不是接自消防电源,而是引自普通配电箱,有的设计采用单回路配电线路,有的设计未设末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上述供配电均达不到一、二级用电负荷要求的专用双电源回路且设末端自动切换装置的规定。
1.3 配电线路的敷设安装不符合要求按规定,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的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或阻燃电缆、导线在封闭式防火电缆桥架及封闭式防火金属线槽内或穿焊接钢管敷设,暗敷时应敷设在混凝土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金属线槽、金属管均应涂防火涂料保护。
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与改进方案一、引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是为了提供安全疏散通道和减少火灾烟气对人员造成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措施。
本文将讨论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二、设计要点1. 系统布局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布局是确保烟气从火灾区域迅速排除,同时保证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的关键。
在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用途合理确定排烟通道、送风通道和排烟口的位置和数量。
2. 排烟设备选择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中,排烟风机是关键设备之一。
在选择排烟风机时,应考虑其排烟风量、压力和噪音等指标。
同时,还应预留备用风机,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 控制方式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的控制方式应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排烟风机、排烟口和送风通道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另外,还应考虑与火灾报警系统的联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排烟系统。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1. 排烟通道不畅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通道设计不合理,存在弯曲、狭窄或过长的情况,导致烟气排除不畅,影响人员疏散速度。
改进方案:对于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可通过优化排烟通道的设计,增加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并确保通道内的弯曲度不超过规定范围。
对于正在建设的高层建筑,应提前进行通风系统的模拟试验,以验证排烟通道的设计合理性。
2. 排烟风机噪音过大存在的问题:部分高层建筑的排烟风机噪音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给居住者带来困扰,并可能影响居住质量。
改进方案:在选用排烟风机时,应优先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风机。
同时,可以采用降噪措施,如加装吸音材料或安装噪音消除器等,以减少风机噪音的传播。
3. 手动操作繁琐存在的问题:目前部分高层建筑的防烟排烟系统是手动操作的,需要专业人员亲自操作,操作繁琐且容易出错。
改进方案:应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火灾情况,并自动启动排烟设备。
在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后,排烟系统应能够自动启动,达到最佳排烟效果,并确保安全疏散通道无烟气积聚。
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防排烟系统是高层建筑消防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遏制火灾的扩大和蔓延,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因此对其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应结合建筑实际特点和消防需求,不断优化完善防排烟系统、合理设计和布置排烟窗(口)、合理选择风机,同时还应加强施工监督管理,确保防排烟系统性能达到消防防火标准,进而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
本文对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分析引言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通过火灾数据分析可知,在火灾发生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CO 2、CO 以及H 2S 等,在因火灾死亡人员统计中,有八成是因为吸入了有毒烟气窒息而亡,由此说明,科学合理的设置建筑防排烟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防排烟系统在设计合理及正常使用情况下,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将火灾中八成以上热量排出建筑外,减少火灾受灾面积,降低灭火救援难度。
但是,防排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因设计、施工等问题,影响了防排烟系统的使用性能,因此为保障民生命健康安全,加强对建筑防排烟系统问题与对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1高层公共建筑防排烟系统的构成及作业原理1.1消防机械排烟系统构成及原理(1)系统构成:在消防机械排烟系统当中,构成部分主要包括排烟通风机、280°防火阀以及排烟风管等;当然,还包括排烟口以及排烟联动控制系统等。
(2)系统工作原理:在建筑楼层区域引发火灾的条件下,处于着火区域工作人员采取手动控制的方式,或通过火区域探测器触发元件进行自动控制,将火灾报警信号向消防联动控制器传输,通过联动模式,开启防火分区活动的挡烟垂壁,以此使烟气在制定的区域内得到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针对防烟分区当中的排烟口,或排烟口联动的280°排烟防火阀,需进行开启处理。
并且,与之对应的空调通风系统防火阀需闭合,管道内的防火阀同样也需闭合,以此让烟气能够控制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使扩散到不可控范围的情况避免发生。
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摘要:保证高层火灾发生时,超高层建筑防排烟和在紧急时刻迅速人员疏散是超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重点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的工程实际状况,对超高层建筑中防排烟系统的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以及建议,但是,如何将消防技术规范以及筑功能的有效拓展融入防排烟设计,仍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的探究,以期做出更具有安全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设计作品,不断推进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常见问题的完善。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对策引言科学的防排烟系统既能做到火前防控,又能协助火情扑救。
根据调查显示,管理人员对防排烟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影响防排烟系统科学性以及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火情表明,在火灾发生时,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与完善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需要对如何提高超高层建筑物防排烟系统的科学性进行探究。
1防排烟系统概述防烟系统通过采用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火灾烟气在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内积聚,或通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阻止火灾烟气侵入楼梯间、前室、避难层(间)等空间的系统,防烟系统分为自然通风系统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排烟系统采用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的方式,将房间、走道等空间的火灾烟气排至建筑物外的系统,分为自然排烟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防排烟系统主要是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控制建筑内的烟气走向,同时还能降低建筑内的CO2、CO以及H2S等有害气体,减少有害烟气对人体的伤害,为人员安全疏散争取更多的时间,降低消防救援的难度。
在高层建筑中,在楼梯间、前室、防火消防通道以及紧急避难层(间)等场所中通常都有设计完善的防排烟系统,为人体的正常呼吸提供足够的氧气含量。
因此需注重防排烟系统的合理设计及日常的维修保养工作,及时消除消防隐患。
2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2.1自然排烟效果较差在排烟方式中,相对简单的就是自然排烟方式,由于设计和实际施工过程欠缺一定的科学性,无法将自然排烟设施的作用发挥出来。
;i麓疆≈跚V A L L E J L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探讨蹇兆雷(山东省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一分院山东临沂276001)[摘要]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问题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卜一7597(2008)0720”1—01近年来,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呈明显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绝大部分的人员伤亡都是因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所致。
如日本的。
千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的118人中就有93人是被烟熏死的;美国米高梅饭店特大火灾,死亡的84人中有67人也是被烟熏死的。
从这些火灾事例足见防排烟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如何才能做到火灾发生时及时排除烟气并有效防止烟气进入安全疏散通道。
保证人员在较好的能见度下进行安全疏散,同时使消防人员更有效的开展灭火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科学地进行防排烟设计、施工、管理尤为重要。
当前,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国家规范标准理解不够透彻、全面,导致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间、前室、合用前室、避难层等人员疏散场所的防烟设计、施工上存在一些缺陷,导致工程在设计、施工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火灾隐患。
在此,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当前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期引起设计、施工、管理和使用人员的重视。
一、防烟楼梯问与防烟前室共用正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有缺一在有的设计图纸中,当防烟楼梯问及其前室(非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均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时,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分别设置了正压送风。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第8.3.1.1条规定: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可以利用楼梯间送风的余压达到规范要求,无需再设置正压送风,从而满足经济合理要求。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常见问题分析摘要:对于高层建筑中防排烟设计当中常见问题的分析探讨,以及对使用当中的不足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关键词: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对策规范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发普及。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的烟和热,伴随消耗大量的氧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对人产生极大地伤害,燃烧导致缺氧也会使人窒息而亡。
高层建筑中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包括防排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避难层等场所的防烟设施,地下室,内走道,中庭,无窗或没有固定窗房间等部位设置的排烟设施。
防排烟设施的完善和有效运行能够在消防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部分设计,施工人员对于防排烟设施的作用性能缺乏了解,对国家规范理解不透彻,因此一些问题随之体现。
一、自然排烟达不到排烟目的: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便,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但伴随设计,施工的问题,导致工程完工后,火灾发生时并不能发挥作用,主要原因如下:①可开启窗与最远排烟点的距离很难确定。
《高规》8.4.5节规定:防排烟分区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这一条为机械排烟系统中的规定。
我认为它同样可以适用于自然排烟系统,也就是说与各开启窗距离超过30m的区域应考虑机械排烟。
②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
《高规》中8.2.2条对于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有明确要求,部分设计当中的问题还是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③对于活动窗的遮挡问题。
活动窗多少米范围内的无遮挡物的窗户可算为活动窗,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当火灾发生时候,烟气运行的通道被遮挡物阻隔。
即使为设计中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设计,但使用中很难把握这一点,从而带来很大的隐患。
④自然排烟窗的位置设置不当。
《高规》规定“排烟窗宜设置在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
”但目前有很多自然排烟窗并不能满足此项规定,将排烟窗的是设置过高,开启困难,这一点会阻碍火灾情况下逃生者的自救。
高层建筑防排烟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民用建筑已从大中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并且朝着大型化、高层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火灾所带来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越来越大。
而据统计数字表明:统计资料显示,在各类火灾事故中,绝大部分的人员伤亡都是因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所致。
故针对项目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笔者对防排烟设计进行了汇总,对防排烟系统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案。
关键词:防排烟系统排烟系统存在问题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 civil buildings from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y to hav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nd toward large-scale, high change, multifunction chang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the damage caused by fire and more and more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show that: the statistics show that, in all kinds of fire accident, most of the casualties are for flue gas suffocation, poisoning, not safe evacuation is the result of. so for the project of some questions i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moke design a summary, smoke control and extraction systems often appear some problems,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basic schem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建筑工程的防排烟系统是指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排烟阀、各类风口、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的通风系统。
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施主要分为机械加压正压送风系统(防烟设施)、机械排烟排风系统(排烟设施)或在规范许可条件下设置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
防排烟系统高层建筑的防烟设施可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两种。
高层建筑的排烟设施可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等两种。
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指出防排烟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一、自然排烟方式方面: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专用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
1.1排烟设施不能满足排烟要求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但是一些使用自然排烟系统的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能按规范进行,导致所建设的自然排烟设施并不能达到要求或不根本具备排烟作用,具体的来说,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位置设置不当:从排烟的效果考方面虑,排烟窗应该设置在尽量靠近屋墙上部的位置。
但是,现在在相当数量的工程中,可能是出于外墙美观,甚至仅仅为了工程建设的方便,自然排烟窗并不是设置在墙上部的,而设置在了中部甚至下部,距顶板的距离较大,非常不利于自然排烟。
b.开窗面积不符合规范:部分设计人员未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
c.安装高度较高或者缺少便于开启的装置:排烟窗的开启装置应该以便利和快速为设计基准。
但在一些建筑的设计中,排烟窗的设置高度较高、开启困难,有的甚至变为固定窗完全无法打开,这一点相当不利于火灾情况下使用者的自救。
1.2不能严格执行对自然排烟方式的限制条件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导致建筑高度很自然地在增长,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超高层住宅楼随处可见。
为了节省投资,一些开发商及设计人员对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和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的防烟设施设计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而未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应设置防烟设施,才能保证建筑内部的高温烟气顺利到室外空间。
1.3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位置未采取防烟设计。
封闭楼梯间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防烟楼梯间应在楼梯间入口处设前室、阳台或凹廊,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应设置机械防烟设施。
而实际工程中,尤其是一些大型商场中设在中部的封闭楼梯,为节省投资,增大商场使用面积,许多未按规范设正压送风并增设前室。
二、机械排烟方式方面:2.1在机械防烟设施方面,设计和建造时容易出现送风道截面尺寸过小,送风口尺寸、正压送风系统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送风口实际送风量严重不足,开启门洞处风速近似于零的情况,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a.风机选型不当:按规范要求,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及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应由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和规范规定的值不一致时,应取两者中较大值。
有少数设计者因忽略这一点而直接按规范给定的值确定送风量,就有可能会导致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偏小,不能满足要求。
b.送风道设计阻力大导致风压损失:在实际工程验收时,有时会发现送风口尺寸以及所选用的风机风量和风压均能满足设计规定,但送风口实测风速却很小,或是离风机较近的风速很大,但稍远一些的风口却没有风现象,这种情况显然是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的。
究其原因,一般都是由于送风竖井的施工达不到标准,漏风严重所导致的。
这些问题工程,有相当多的一部分送风道的尺寸偏小,砖、混凝土风道内壁粗糙未用水泥砂浆抹平整,管道连接不严实,常闭风口关闭不严密,漏风十分严重,导致送风口的风速、风量达不到规范要求。
c.重复设置自然排烟系统与正压送风系统。
对于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l00m的居住建筑,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有的工程在上述部位同时又采用了自然排烟,导致火灾情况下,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与自然排烟窗同时开启时,防烟楼梯间难以形成正压,达不到防烟效果。
d.未设置合用正压送风系统的压差调节装置。
按规范要求,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当必须共用一个系统时,应在通向合用前室的支风管上设置压差自动调节装置。
目前很多工程的合用正压送风系统没有设计压差调节装置,无法满足楼梯间的余压值高于前室的要求。
2.2防排烟风机的配电不符合规范要求 a.风机的供配电达不到高层民用建筑负荷级别要求。
防排烟风机属于消防设备,其供电应为一、二级用电负荷。
但实际工程中有的供电线路不是接自消防电源,而是引自普通配电箱,有的设计采用单回路配电线路,有的设计未设末端电源自动切换装置,上述供配电均达不到一、二级用电负荷要求的专用双电源回路且设末端自动切换装置的规定。
b.配电线路的敷设安装不符合要求。
排烟风机、正压送风机的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或阻燃电缆、导线在封闭式防火电缆桥架及封闭式防火金属线槽内或穿焊接钢管敷设,暗敷时应敷设在混凝土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金属线槽、金属管均应涂防火涂料保护。
但发现有的施工班组因交底不到位,随意地将防排烟风机配电线路穿pvc塑料管,或在吊顶内敷设时虽然穿金属管但未涂刷防火涂料,并存在用普通电缆线取代耐火、阻燃电缆线现象,难以满足线路的防火性能和应急用电的需求。
2.3防烟分区无挡烟设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工程,设置的机械排烟的部位没有按规范要求在吊顶下设置挡烟垂壁,尤其是二次装修时,有的甚至将原有的垂壁打掉。
一些地下车库虽然采用了建筑的梁充当挡烟设施,但是排烟口却均在梁下安装,这时梁就起不了挡烟垂壁的作用。
2.4防排烟系统失效一般说来,防排烟系统仅是火灾时使用,平时除了例行的定期检查外,系统基本上是不运行的。
合格的系统如果长期闲置,也有可能由于人为因素:如产品制造局限,防排烟阀门易熔片脱落;维护管理不当,传动机构锈蚀,控制系统失灵无法响应动作等等。
平时未发现隐患,在火灾发生的关健时刻往往引起运行故障,使得系统不仅不能起到控制烟气、帮助扑救和人员疏散的作用,反而使系统的风道加速了烟火的蔓延。
针对上述两大方面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来参考:一、消防监督部门加强防排烟系统工程的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监督工作。
二、明确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防排烟系统,必须由具有消防工程施工资质的工程公司来安装施工。
三、充分重视防排烟设施。
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消防系统,与“自动报警系统”、“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平行分列在一起,提高这种意识,来重视和完善。
四、从设计抓起。
设计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规范的设计才能杜绝或减少防排烟系统的先天隐患。
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国家规范要求对防排烟系统进行单独设计、制图,并冠以“消防防排烟”施工图图名。
建议开发商不要一味追求节省资金,而要将这种危险意识上升一个高度。
五、施工环节加强监督检查。
施工过程是将工程设计转化为成品的关键过程,因此,施工单位不仅要在建筑时严格按照规范施工,还要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而对于防排烟系统来说,在建设前,其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安装之前要先进行现场验收,以确定如防火阀和排烟阀这一类的设施符合相关的消防产品标准,而涉及隐蔽工程的,要在在工程隐蔽前,经监理人员验收及认可签证后方得执行隐蔽。
另一方面,防排烟系统建成之后,要进行联合试运行,发现问题及时调试,直至其符合设计与消防的规定。
参考文献:[1]车焕文;高海拔地区暖通空调设计的若干问题[j];铁道建筑;2002年03期[2]郑亮;范恩强;马晓娜;;高层建筑防排烟设计初探[j];安防科技;2010年10期[3]陈颖;薛慧平;曹强;;高层建筑的防排烟设计[j];陕西建筑;2008年09期[4]李静娴;何嘉鹏;周汝;;长廊型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模式的效果比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