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基础介绍v1.0
- 格式:pptx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35
VR材质总结6 ?! x7 R& e2 M% Q( D" P; {! u第一节 VR材质参数9 o, Y! f! }8 F( h1 d7 F1 `%Diffuse (漫反射)- 材质的漫反射颜色。
能够在纹理贴图部分(texture maps)的漫反射贴图通道凹槽里使用一个贴图替换这个倍增器的值。
) u& Y( b% [, eReflect(反射)- 反射表要用于石材金属玻璃等材质,一个反射倍增器,通过颜色来控制反射,能够在纹理贴图部分(texture maps)的反射贴图通道凹槽里使用一个贴图替换这个倍增器的值)。
黑色表面没有任何反射,值越大反射越强,白色表面完全反射。
( r5 d, ]+ D( _* U1 fHilight glossiness-反射出的光点,也就是高光, 控制着模糊高光,只能在有灯光的情况下有效果,值越低越模糊,高光范围越大)Glossiness(光泽度、平滑度)-这个值表示材质的光泽度大小。
值为0.0 意味着得到非常模糊的反射效果。
值为1.0,将关掉光泽度,VRay将产生非常明显的完全反射)。
注意:打开光泽度(glossiness)将增加渲染时间。
$ |: U0 g* f% SSubdivs(细分)-控制光线的数量,作出有光泽的反射估算。
当光泽度Glossiness值为1.0时,这个细分值会失去作用,VRay不会发射光线去估算光泽度。
Fresnel reflection(菲涅尔反射)-不勾选(当这个选项给打开时,反射将具有真实世界的玻璃反射。
这意味着当角度在光线和表面法线之间角度值接近0度时,反射将衰减(当光线几乎平行于表面时,反射可见性最大。
当光线垂直于表面时几乎没反射发生。
) ~$ p" E( F1 dMax depth(最大深度)-光线跟踪贴图的最大深度。
光线跟踪更大的深度时贴图将返回黑色(左边的黑块)。
Refract(折射)-一个折射倍增器。
R 语言初步第一节基本知识、界面介绍R 语言是一种自由软件编程语言与操作环境,主要用于统计分析、绘图、数据挖掘。
R语言最早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lhaka 和Robert Gentleman 开发,所以命名为 R 语言。
R 语言是免费下载的,可以在网站Http:\\/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镜像网站, 下载R 语言安装包和其他文件。
R 的界面大致如下图所示,包括菜单、快捷键、命令窗口和图形输出窗口。
R 主要通过在命令窗口中输入命令来进行操作,菜单能够提供的功能很少,因此学习 R需要记住一些常用的命令,更多的命令则需要常备一份命令手册,以便查询。
R 的命令窗口中有一个红色的“ >”符号,操作命令即写在这个符号的后面,完成一条命令后,用回车结束。
用getwd()可以知道R 的工作路径,也就是操作过程中的数据、文件等所存储的目录。
一般默认的目录为用户的 Document 目录。
为了避免大量的文件混淆,可以专门为 R 的操作设定一个工作目录。
假定在C 盘上建立一个名叫“ R ”的目录,用以下命令进行设定:靡 R Consc-le> getwd () [1] "C:/Users/gang/Dnzuments"> 3eLwdl("c:\\R")参考薛毅,陈立萍(2014): R语言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岀版社setwd("c:\\R"),如图:在这里注意一下,当引用一个路径时, 的c:\\R ,这是R 的一个特殊情况。
再比如以下操作:R 中需要用到双斜线来表示路径引用,如上文中>x1<-c(10,12,14,16,18)>y1<-c(2.5,2.6,3.1,4.6,3.8)>plot(x1,y1)注意几点:(1)式子中的“ <-”表示赋值,也就是把右边的数值赋予左边的变量名。
(2)R语言中对于字母的大小写非常敏感,变量名可以用大写也可以用小写,但用大写字母命名的变量如果改用小写来调用,会无法识别。
r语言基础知识点汇总
以下是R语言基础知识点汇总:
1. 数据类型:R语言中主要有六种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复数型、日期型和时间型。
2. 数据结构:R语言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向量、矩阵、数组、数据框和列表。
3. 变量命名规则:在R语言中,变量名可以包含字母、数字和下划线,但不能以数字开头,且不能包含空格。
4. 函数:R语言中有大量的内置函数,用于执行各种任务,如数学计算、数据处理和图形绘制等。
5. 控制流语句:R语言中的控制流语句包括if语句、for循环和while循环等,用于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6. 读取和写入文件:R语言提供了读取和写入文件的功能,如读取CSV文件、Excel文件等,以及将数据写入文件。
7. 安装和加载包:R语言中有许多第三方包可以扩展其功能,可以通过安装和加载包来使用这些功能。
8. 调试代码:R语言中的错误和警告信息可以帮助开发者定位问题,通过调试代码可以解决运行时出现的问题。
9. 向量化运算:R语言中的向量化运算可以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通过向量化运算可以避免重复的循环操作。
10. 参数和选项:许多R函数都有参数和选项可以设置,通过了
解和使用这些参数和选项,可以更灵活地控制函数的行为。
R语⾔基础⼊门1 数据导⼊对初学者来讲,⾯对⼀⽚空⽩的命令⾏窗⼝,第⼀道真正的难关也许就是数据的导⼊。
数据导⼊有很多途径,例如从⽹页抓取、公共数据源获得、⽂本⽂件导⼊。
为了快速⼊门,建议初学者采取R语⾔协同Excel电⼦表格的⽅法。
也就是先⽤较为熟悉的Excel读取和整理你要处理的数据,然后“粘贴”到R中。
例如我们先从这个地址下载iris.csv演⽰数据,在Excel中打开,框选所有的样本然后“复制”。
在R语⾔中输⼊如下命令:data=read.table('clipboard',T)这的⾥read.table是R读取外部数据的常⽤命令,T表⽰第⼀⾏是表头信息,整个数据存在名为data的变量中。
另⼀种更⽅便的导⼊⽅法是利⽤Rstudio的功能,在workspace菜单选择“import dataset”也是⼀样的。
2 Dataframe操作在数据导⼊R语⾔后,会以数据框(dataframe)的形式储存。
dataframe是⼀种R的数据格式,可以将它想象成类似统计表格,每⼀⾏都代表⼀个样本点,⽽每⼀列则代表了样本的不同属性或特征。
初学者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法就是dataframe的编辑、抽取和运算。
尽管建议初学者在Excel中就把数据处理好,但有时候还是需要在R中对数据进⾏编辑,下⾯的命令可以让你有机会修改数据并存⼊到新的变量newdata中:newdata=edit(data)另⼀种情况就是我们可能只关注数据的⼀部分,例如从原数据中抽取第20到30号样本的Sepal.Width变量数据,因为Sepal.Width变量是第2个变量,所以此时键⼊下⾯的命令即可:newdata=data[20:30,2]如果需要抽取所有数据的Sepal.Width变量,那么下⾯两个命令是等价的:newdata=data[,2]newdata=data$Sepal.Width第三种情况是需要对数据进⾏⼀些运算,例如需要将所有样本的Sepal.Width变量都放⼤10倍,我们先将原数据进⾏⼀个复制,再⽤$符号来提取运算对象即可:newdata=datanewdata$Sepal.Width=newdata$Sepal.Width*103 描述统计描述统计是⼀种从⼤量数据中压缩提取信息的⼯具,最常⽤的就是summary命令,运⾏summary(data)得到结果如下:对于数值变量计算了五个分位点和均值,对于分类变量则计算了频数。
R语言入门基础教程R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数据分析和统计编程语言,它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库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本教程将向您介绍R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变量和数据类型、向量和矩阵、条件控制和循环、函数和图形绘制等内容。
1.变量和数据类型在R语言中,可以用来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是变量。
变量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整数、浮点数、字符等。
例如,可以使用以下语句将一个整数赋值给变量x:x<-10可以使用print(函数显示变量的值:print(x)R语言支持多种数据类型,常见的有整数(integer)、浮点数(numeric)、字符(character)、逻辑(logical)等。
2.向量和矩阵向量是一种用于存储一维数据序列的数据结构。
可以使用c(函数创建向量,例:vector <- c(1, 2, 3, 4, 5)也可以使用冒号运算符创建数值序列:vector <- 1:5矩阵是一种用于存储二维数据的数据结构。
可以使用matrix(函数创建矩阵,例:matrix <- matrix(c(1, 2, 3, 4, 5, 6), nrow=2, ncol=3)可以使用dim(函数获取矩阵的维度:dim(matrix)3.条件控制和循环R语言提供了if-else语句和for循环等条件控制和循环结构。
如下面的例子所示,该代码将根据条件判断输出不同的结果:x<-10if (x > 0)print("x is positive")} elseprint("x is negative")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集合或执行重复操作。
如下面的例子所示,该代码将打印出1到5的数字:for (i in 1:5)print(i)4.函数和图形绘制R语言中函数是一组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代码块,它可以接受输入参数并返回输出结果。
可以使用function(函数定义一个函数。
1R语言基础版本号:[1.0]颁布时间:[2014.7.31]目录目录 (1)文件版本说明 (3)参考资料 (3)手册目的 (3)声明 (3)名词定义和缩略语说明 (3)1R简介 (4)1.1R的特点 (4)2向量 (4)2.1向量定义: (4)2.2生成向量: (5)2.2.1c() (5)2.2.2a:b (5)2.2.3seq() (5)2.2.4letters (5)2.3向量操作 (6)2.3.1which() (6)2.3.2rev() (6)2.3.3sort() (7)数组 (7)矩阵 (7)2.4生成矩阵的条件 (8)2.5生成矩阵 (8)2.6矩阵的加减运算 (9)2.7矩阵的乘积 (10)2.8diag()函数 (11)2.9solve() (11)2.9.1矩阵求逆 (11)2.9.2解线性方程组 (12)2.10矩阵转置 (12)2.11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 (13)3数据框 (14)4读写数据 (14)4.1Read.table()与read.csv()关系 (14)4.2读文本 (14)4.3读Excel (17)4.3.1方法1: (17)4.3.2方法2: (18)4.3.3方法3: (18)4.4写文本 (18)4.5R脚本 (19)4.5.1写脚本 (19)4.5.2运行脚本 (19)5plot() (20)5.1散点图 (20)5.2线图 (21)5.3条形图 (23)5.4直方图 (24)5.5密度图 (25)5.6箱线图 (26)5.7饼图 (28)5.8星象图 (29)文件版本说明表 1 版本说明参考资料1.数据分析与R语言视频2.数据建模与R软件(薛毅)手册目的为没有学习过R语言的同学奠定基础声明[对本文档内容进行声明]名词定义和缩略语说明表 2 名词定义及缩略语说明1R简介R是S语言的一种实现。
S语言是由A T&T贝尔实验室开发的一种用来进行数据探索、统计分析、作图的解释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