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印商业项目方案4.1
- 格式:pptx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29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6•【字号】镇政办发[2010]122号•【施行日期】2010.05.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镇政办发〔2010〕122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镇江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573号)和《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镇发〔2010〕11号),设立市商务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镇江市委员会牌子。
一、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拟订全市商务发展战略和实施规划;监测分析商务运行状况,提出流通体制改革建议。
(二)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商贸服务业和社区商业发展,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推动流通标准化和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拟订实施商务领域电子商务发展政策。
(三)拟订全市内贸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市场发展,提出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四)牵头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指导商务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建立市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监管特殊流通行业。
江苏镇江大市口商贸中心项目设计之我见摘要:建筑通常都被形容成为凝固的音乐,它是一门艺术,不仅给人带来一种直观的视觉体验,而且还以它独有的方式营造了一个个独有的空间。
不同种类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色,而其中的商业建筑最让我有所感触。
关键字:商业建筑大众化隐性引导泛首层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概述项目为仅完成了方案投标阶段,虽未中标但是确有着它的代表性。
拟建一座商业综合体位于镇江市大市口中央商务区,东起解放路,西至经折巷,北到水陆寺巷,南至健康路,东西长约120米,南北长约140米,呈正方形布置。
地块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包括住宅、办公、商业、酒店、其他配套设施等功能,总用地面积为33000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152400平方米。
二,设计过程1、场地现状矛盾分析规划总占地约3.3公顷,周边有医院、大型超市、城市广场等,配套齐全,区位极佳。
地块内现有市教育局、南门汽车站、市测绘院等单位,另外还有部分居民住宅和商铺。
区块内的现有建筑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箴庐)和省交通厅旧址(民国时期建筑)。
设计之初我们针对现状资源、环境特点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文保建筑是否原址保留。
我们知道它们不仅对于这个城市,而且对于每一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都存有一定精神上的寄托,所以在设计中,我们在原址保留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箴庐),而省交通厅因为初始位置的关系我们建议原状迁至箴庐北侧。
我们相信保留他们,就是在保留历史,就是尊重城市的每一个居民。
2,功能矛盾分析营造繁华喧闹的商业氛围,彰显典雅浪漫的时尚气息是商业建筑的灵魂。
打造宁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是居住建筑的根本。
然而喧闹势必会打破了宁静,这两者相互矛盾,无法完全融合,但是在特定的区域、特殊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去寻找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
在香港太古城、东京六本目商业中心等一些成功的商住综合体例证中,无一不是包含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等多种功能并加以整合,他们使商业更加具有人性,生活更加便利,景观更为精致。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5.18•【字号】镇政办发[2007]125号•【施行日期】2007.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镇政办发〔2007〕125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七年五月十八日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40号令)、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办发〔2006〕140号)、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镇江市“十一五”重点产业发展规划及行动纲要》(镇政办发〔2006〕146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引导社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引领产业集聚,推动企业集群,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按照实施“3510”工程要求,结合现阶段我市工业发展实际,特编制、发布《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
本《指导目录》由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目录组成。
鼓励除淘汰之外的产业和项目按照产业集群的原则和准入条件进入依法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
不属于以上三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
允许类不列入《指导目录》。
鼓励类主要是指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有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镇政办发〔2018〕50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高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4月10日镇江市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我市信息化项目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规范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立项、采购、建设、评价等行为,加强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推动智慧镇江建设,根据国务院《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国发〔2016〕51号)、《江苏省政府信息化服务管理办法》(省政府85号令)等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市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市级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使用财政性资金(含市财政配套资金)建设,纳入《镇江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暂行)》(镇政办发〔2017〕162号)管理范围的新建、改建信息化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机房建设、信息网络建设、基础软硬件购置、软件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相关的项目。
第四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省、市各级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规定的强制性标准。
第五条信息化项目建设,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惠民优先、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六条智慧镇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智慧办)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审核、监督、验收、评价等环节的管理工作;市财政部门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的监管;其它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信息化项目管理工作。
《新型商业服务中心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商业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城市商业服务水平,打造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商业服务中心势在必行。
本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地段,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完善。
项目总占地面积为[X]平方米,建筑面积为[X]平方米。
规划建设包括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电影院、餐厅等多种业态,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商业服务体验。
二、施工步骤1. 场地平整与基础施工- 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符合施工要求。
- 进行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土方开挖、地基处理、基础浇筑等。
采用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主体结构施工-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采用框架结构或钢结构,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对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检验和验收。
3. 建筑装饰装修- 进行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包括墙面、地面、顶棚的装修,门窗的安装等。
- 选用环保、节能、美观的装饰材料,打造高品质的商业服务环境。
4. 设备安装与调试- 安装各类设备,如电梯、空调、消防设备、给排水设备等。
- 对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运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室外工程施工- 进行室外道路、停车场、景观绿化等工程施工。
- 打造优美的室外环境,提升商业服务中心的整体形象。
三、材料清单1. 建筑材料- 钢材:用于主体结构施工,包括钢筋、钢梁等。
- 混凝土:用于基础和主体结构浇筑。
- 砖块:用于墙体砌筑。
- 防水材料:用于屋面、卫生间等部位的防水处理。
- 装饰材料:包括墙面涂料、地面瓷砖、顶棚吊顶材料等。
2. 设备材料- 电梯:根据建筑高度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梯品牌和型号。
- 空调:根据建筑面积和使用功能,选择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
- 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栓、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 给排水设备:包括水泵、水箱、管道等。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7•【字号】镇政办发[2010]129号•【施行日期】2010.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镇政办发〔2010〕129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五月二十七日镇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09〕573号)和《中共镇江市委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镇发〔2010〕11号),设立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一、主要职责(一)规范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秩序。
拟订住房和城乡建设规范性文件,提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重大问题的政策建议。
编制实施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
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和监察工作。
(二)保障全市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
拟订实施住房保障政策,拟订廉租住房规划、政策以及保障性住房建设指标、计划;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廉租住房资金安排,指导和监督辖市组织实施;组织建设和管理各类保障性住房。
(三)推进全市住房制度改革。
拟订实施适合市情的住房政策和建设规划;负责市区房改房上市交易、单位货币分配方案和职工合作建房方案审批。
(四)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监管房地产市场。
会同或配合有关部门拟订房地产业发展和市场监管政策并监督执行,提出房地产业发展规划并监督实施,指导住宅产业化工作,指导城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开发利用工作,制定房地产开发、商品房预(销)售管理、房屋权属管理、房屋租赁、房屋面积管理、房地产估价与经纪管理、物业管理等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监管市区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正文:----------------------------------------------------------------------------------------------------------------------------------------------------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镇政发〔2015〕4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2015年1月11日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政府投资管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高政府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市级财政直接投资或部分使用下列资金进行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资金;政府地方债、利用国债以及需财政资金归还的融入资金;采用PPP、BOT、TOT方式筹集的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赠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缴收入;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政府性资金。
国家、省级补助资金按照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第三条政府投资项目包括新建、扩建、改建、维护改造、装饰等各类基本建设项目。
第四条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科技进步等。
第五条建立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召集,发改、财政、国资、住建、审计、监察、规划、国土、环保、金融办等部门组成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重大事项。
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发改部门负责。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03.11•【字号】镇政办发〔2015〕56号•【施行日期】2015.03.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镇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镇政办发〔2015〕56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镇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3月11日镇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苏发〔2014〕6号)要求,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全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苏国土资发〔2015〕62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的意见》(镇政发〔2014〕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通过对镇江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开展系统的基础调查和评价,全面掌握全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状况,摸清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客观评价我市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城市建设用地盘活挖潜、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用地方向改进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提升全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工作内容本次城市建设用地评价分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评价(以下简称“区域评价”)和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以下简称“中心城区评价”)两部分。
区域评价、中心城区评价包括初始评价和更新评价。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包括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评价和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
区域评价的对象为镇江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中心城区评价对象为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城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城镇规模边界内的所有现状建设用地(评价对象在空间上的范围称为评价工作地域),具体需通过划定评价工作地域来加以确定。
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9•【字号】镇政规发[2011]5号•【施行日期】2011.11.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镇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镇政规发〔2011〕5号)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一年十月十九日镇江市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政府投资管理,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实现政府投资决策程序和项目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构建源头治理的预防机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投资项目,是指利用市本级财政预算内、外资金(含土地经营收益),以及用财政性资金作为还款来源的借贷性资金建设的项目,包括政府全部投资和部分投资的项目(占总投资的20%或投资额在100万元以上)。
第三条市发展改革部门是政府投资的主管部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计划编制和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市财政部门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进行审查,对工程预决算进行审核并批复,对工程建设资金进行审核与拨付。
市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项目绩效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市监察部门依法对参与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监察,并依法查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程序中的违纪行为。
市住建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负责城建项目计划的编制、工程造价和施工图预算的管理。
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项目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监督检查。
市国土、规划、国资等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对政府投资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发展建设规划,设立项目储备库,并实行动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