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练习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633.00 KB
- 文档页数:32
【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各组名称和各组分配次数是分配数列的两个要素。
( )2、单项数列只有一栏数值。
()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其分组方法均对总体按某标志分组。
()4、连续型变量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5、简单表就是将总体各单位按一个标志分组所形成的统计表。
()答案:1、√2.×3.√4.√5.×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2、下列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种频率的总和是()。
A.大于100%B.小于100%C.等于100%D.不等于100%4、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2,组数为6,则组距为()。
A.8.6 B.8 C.6 D.95、某变量数列,如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一组B.75在第二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6、某小组5个学生的统计课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70分、62分、86分和76分,这5个数字是()。
A.标志B.标志值C.变量D.指标7、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成为()。
A.横行标题B.纵栏标题C.总标题D.指标数值8、统计表的纵栏标题是用来说明()。
A.统计表的名称B.各组的名称C.统计指标的名称D.指标数值9、在填列统计表时,若某项统计数据免填,其符号为()。
A.…B.×C.-D.010、区分简单表与分组表是看()。
A.对总体是否分组B.对总体按几个标志分组C.宾词部分有几栏数值答案:1.C;2.B;3.C;4.D;5.B;6.B;7.C;8.C;9.B;10.A三、多项选择题1、对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是因为这些原始资料是()。
A.零碎的B.系统的C.分散的D.具体的2、统计分组的关键()。
管理心理学题库汇总第一章联系与思考一、概念解释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行为科学、管理的技术系统、管理的社会心理系统、企业文化、管理的职能、管理的对象二、填充题1.管理的职能有。
2.管理过程的两个主要系统是。
3.工业心理学包括。
4.管理心理学的目的与任务是。
5.管理心理学的内容包括。
4.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几种?第二章练习与思考题一、概念解释泰勒制、例外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法约尔的组织职能与管理职能、韦伯的官僚模式、霍桑实验与霍桑效应、管理科学学派、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学派、中国古代人性观、韩非的“法、术、势”二.填充题1.泰勒等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2.法约尔认为管理活动的五种要素是。
3.霍桑实验的四个阶段是。
4.安德鲁·尤尔(Andrew Ure)是国,夏尔·迪潘(Charles Dupin)是国。
5.泰勒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6.法约尔的代表著作是,发表于年。
7.孙武论将帅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8.孙膑认为合军聚众,克敌制胜应采用以下激励方式。
9.人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他从年至年,主持了长达五年之久的。
三、选择题1.被一些管理学家称为“人事管理之父”的是:A.查尔斯·巴贝奇 B.罗伯特·欧文 C.丹尼尔·麦卡拉姆 D.亨利·甘特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A.泰勒 B.法约尔 C.哈林顿.埃默森 D.古利克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厄威克 B.亨利∙瓦∙普尔 C.韦伯D. 法约尔4.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闵斯特伯格B.罗特利斯伯格C.沃尔特.斯科特D.库克5.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工作的物理环境B.福利C.人际关系等心理因素D.工资6.正式采用“行为科学”是:A.1949年B.1952年C.1953年D.1958年7.正式用“管理心理学”名称是在: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0年8.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者是:A.老子B.荀子C.孟子D.韩非9.提出“赏不逾日”“发不还面”的及时强化观点的是:A.孙武B.孙膑C.吴起D.尉缭子10.中国行为科学学会正式成立于:A.1979年B.1980年C.1985年 D.1986年四.是非判断题1.罗伯特∙欧文是英国早期管理教育的先驱。
第一章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1.答: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同且为直线。
在自给自足经济下,各国将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其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E A 和E B 上达到均衡。
需求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在自给自足经济下的生产与消费的不同选择,但这些不同并不会引起两国之间相对价格的差异,两国的国内价格水平是相同的。
因此,不存在着贸易的基础。
2.答:因为,相对价格使得国际贸易成了物物交换的世界,消除了货币幻觉。
3.答: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小国福利改善程度更明显些。
4.答:(1)在没有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均衡要求国内需求数量与国内供给数量相等。
设两个方程相等,我们可以求出没有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
无贸易情况下的均衡价格为100,均衡数量为300。
(2)当价格为120时,A 国的需求数量为290,它的供给数量为400。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A 国将出口110个单位的产品。
(3)A 国的消费者剩余将减少。
在无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需求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A 国的生产者剩余将增加。
在无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0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小的小三角形。
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由供给曲线与数值为120的价格线围成的是一个更大的三角形。
整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量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之差。
这一收益的大小等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它的底边是产品贸易数量(110),它的高是价格的变化量(120-100=20)。
因此,总收益为1100。
5.答:他们的损失为,继续在国内销售48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的损失,加上少销售的40亿立方米木材价值总量的损失。
两者相加,共损失25亿美元。
6.答:(1)在自由贸易及每桶18美元价格下,国内生产数量Q S 为18=0.6+6Q S ,或Q S =29亿桶。
国内消费数量18=42-4Q D ,或Q D =60亿桶。
第三章同步练习与思考题1.解释下列名词集中量数集中趋势平均数中数众数几何平均数倒数平均数百分位数四分位数2.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如何选用?3.中数与百分位数、四分位数的关系如何?4.为什么说平均数是最具代表性、最好的集中量指标?作为一种优良集中量的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集中量的各项指标各有什么特殊用途?5.分析平均速度时应如何选择计算方法?6.某校2001级心理班学生的普通心理学的考试成绩如下表。
试问①平均数、中数、众数分别是多少?②百分之40和百分之86位置上的分数是多少?③四分位数分别是多少?表3-11 学生普通心理学考试成绩分布表组别93- 90- 87- 84- 81- 78- 75- 72- 69- 66- 63- 60- 57- 54- 人数 1 2 4 5 7 11 8 7 5 3 2 3 1 1 7.请就下列各组数据选择最佳的集中量指标,并计算出结果。
① 7,10,4,8,9,10,6,8② 8,5,9,10,11,14,11,12,40③ 17,19,12,16,18,10,22,18,178.某一团体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所示。
试问表示它们集中趋势的恰当指标是什么?为什么?并计算出你所选定的指标。
表3-12 年龄分布表25岁以下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4岁以上f45 40 30 55 28 159.某院1995年至2004年研究生招生情况如表3-12所示。
①求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②估计2010年其研究生招生人数会达到多少?③若要达到500人需要多少年时间?表3-13 某院研究生招生人数发展水平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人数11 13 18 26 30 44 78 87 90 10210.某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测验分数如下表,求其平均进步率。
表2-14 某生的英语阅读量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测验成绩28 39 55 67 77 8311.8名学生参加打字测验,每个学生每分钟打字的数量为18,20,23,25,29,33,37,41,求这8个学生的平均打字速度。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思考与练习题答案一、思考题:1、什么是本量利分析?其基本公式如何表达?它具有什么用途?答: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它是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专门技术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公式,即: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利润或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利润设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总额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利润为P。
则将这些符号代入上述方程式,则为: px-(a+bx)=P本量利分析作为一种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企业预测和决策常用的基本方法。
可用于保本点预测分析、目标销售量或目标销售额的预测分析、利润预测分析及利润的敏感性分析、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不确定性分析、经营风险分析、全面预算编制、责任会计与业绩评价等。
2、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包括哪些内容?答:本量利分析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假设:1.成本性态分析假设本量利分析必须在成本性态分析已经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即假设本量利分析所涉及的成本因素已经区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相关的成本性态模型已经形成。
2.线性假设假定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产销业务量范围内,总成本性态模型表现为线性方程式(y=a+bx);同时,在相关范围内,单价也保持不变,使得销售收入函数也是一个线性方程式(y=px)。
此外,总成本函数和收入函数均以同一产销业务量为自变量。
3.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假设企业只安排一种产品的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均能通过市场实现销售,并且自动实现产销平衡。
对于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在总产销量发生变化时,各种产品的销售额在全部产品总销售额中所占比重不变。
这种假设可使分析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单价、成本以及业务量对利润的影响上。
3、什么是贡献毛益?贡献毛益的实质是什么?答:贡献毛益,也称边际贡献、创利额,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一、名词解释:音素音位音节音位变体非音质音位区别特征语流音变音步二、填空或简答:1、画一张元音舌位图,用国际音标标出八个基本元音。
2、按语音特征用国际音标注出相应的音素:1)双唇浊鼻音2)舌尖前浊擦音3)舌面后送气清塞音4)后低不圆唇元音5)前半高不圆唇元音6)后半低圆唇元音3、描写下列音素的语音特征:1)[ɕ] 2)[tʂʰ] 3)[l] 4)[ɤ]5)[ɛ] 6)[y]4、列出现代汉语普通话辅音音位的至少四对区别特征并各举一对对立音位。
5、以下是某一种语言音系的全部辅音音位,试设立一套区别特征,列表给出所有音位的区别特征。
/p//b//t//d//k//g//m//n//ŋ//f//v//s//z//ʃ//ʒ//Ɵ//ð//j//w//h/6、寻找适当的英语单词实例,证明英语中下列音位具有对立关系。
(例:/p/-/b/对立,证明其对立关系的最小对立对有pit/bit;rapid/rabid;cap/cab等)1)/p/-/f/ 2)/s/-/z/ 3)/m/-/n/ 4)/b/-/v/7、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汉字的音节形式,并分析它们的音节构造。
8、用国际音标给英语单词splendid和translatable注音,并说明它们各自包含哪几个音节。
9、下面是一种语言里的若干个词,请问:[t]和[tʰ]两个音素在分布上是什么关系?能否归纳为一个音位?为什么?1)Čitatʰ2)makton 3)nahatʰ4)tinan 5)čitam 6)inatʰ7)pototo 8)mutʰ10、下列都是日语中不同的词的语音形式:tatami tegami naʦu kata totemo ʦukue ato ʦuʦumo tatemono otoko teʦudau maʦu te ʧit tomoda ut ʧizu 试回答以下问题:1)说明[t][ʦ][ʧ]三个音素的分布条件。
2)在上述材料范围内,[t][ʦ][ʧ]是否有可能归纳为一个音位?为什么?11、下面是某一种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的四个代表性实例,试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音变特点。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A )。
A.工人按性别分组B.教师按年龄分组C.学生按成绩分组D.商业按销售额分组2.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B )。
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年龄分组C.工人按性质分组D.工人按民族分组3.变量数列中各组变量值在决定总体数量大小时所起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C )。
A.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B.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C.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有关D.与次数或频数大小有关,与比重、频率或比率大小无关4.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D )。
A.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B.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C.最大组的下限与最小组的上限之差D.最大组的上限与最小组的下限之差5.对于越高越好的现象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如第一组为60以下,第二组为60~70,第三组为70~80,第四组为80以上,则数据(A )。
A.70在第三组B.60在第一组C.80在第三组D.70在第二组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1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250,则该组组中值为(C )。
A.1000B.500C.750D.8507.对连续性变量分组( B )。
A.要用单项式分组B.要用组距式分组C.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都可以D.要用等距式分组8.划分连续性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AB )。
A.重叠B.相等C.不相等D.间断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C )。
A.划分分组界限B.确定组数C.选择分组标志D.划定分组形式10.次数分配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这种分布的类型是( B )。
A.钟型分布B.U型分布C.J型分布D.洛伦茨分布11.对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数列还是异距数列,决定于( A )。
A.次数的多少B.变量的大小C.组数的多少D.现象的性质和研究的目的12.区分简单分组与复合分组的根据是( C )。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第⼀章思考与练习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决策的基础。
如在产品的销售⽅⾯,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
⼜如在⽣产⽅⾯,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的可⽤量的变动趋势等⽅⾯的预测,便于企业对⽣产和库存进⾏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销售的需求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预测的精确度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适当的预测⽅法对未来进⾏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们认识能⼒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法的选择和运⽤、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
因此,要提⾼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个⽅⾯认真对待,从⽽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法;(4)建⽴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模型进⾏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答:在预测⼯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鉴别与分析。
鉴别异常数据可采⽤图形观察法有统计滤波法。
异常数据处理的主要⽅法包括:剔除法、还原法、拉平法、⽐例法等。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描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数据分布特征的各种描述方法;掌握不同测度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应用场合;能利用所学的方法对统计数据作各种统计描述。
难点释疑:(一)算术平均数通常用来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调和平均数往往只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即在已知标志总量而未知总体单位总量的情况下计算调和平均数;而几何平均数较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
(二)调和平均数虽然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但其结果不等于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在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除了考虑数理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三)平均数的性质是简捷计算法的基础,也是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基础。
掌握中位数和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的目的是能够根据其中的两个平均数大体计算出第三个平均数,并判断总体的分布状态。
(四)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在反映标志变异程度方面各有优缺点。
全距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测度值,它计算简单,易于理解,但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在数学性质上比平均差要优越,所以,在反映标志变动度大小时,一般都采用标准差。
标准差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五)标准差系数的应用。
为了对比和分析不同平均水平总体的标志差异程度,就需要使用标准差系数。
它是标志变异的相对指标。
它既消除了变量数列变量值差异程度的影响,也消除了变量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平均指标反映了()。
①总体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②总体分布的离散特征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④总体变动趋势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①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②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③受各组权数系数的影响最大 ④受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次数的共同影响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第3章 消费者选择【练习及思考】参考答案要点1.填空题(1)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边际效用分析 方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_无差异分析方法。
(2)用公式来表示消费者均衡条件为yy x x P MU P MU =和M Q P Q P y y x x =⋅+⋅。
(3)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_效用_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 倾斜的线,其斜率为_负__________。
(5)在同一坐标图上,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_高________,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__低_________。
2.判断题(下面判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打×)(1)(×)效用是一个客观的概念,因为它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截然相反,分析结果不同。
(3)(√)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
(4)(√)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5)(×)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的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无差别的。
(6)(×)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上,消费者所得到的效用达到最大。
(7)(√)需求线上的任何一点消费者都实现了效用最大。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花费的货币少,而买到的东西多。
3.选择题(1)无差异曲线(B )A 向右上方倾斜B 向右下方倾斜C 与纵轴平行D 与横轴平行(2)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 B )。
A 是相同的B 是不同的C 在某些场合下是相同的D 在某些场合下相同,在某些场合下不相同(3)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D )A 边际效用达到最大B 边际效用为负C 边际效用为正D 边际效用为零(4)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X 商品的心情甚于想要一单位Y 商品,原因是(A )。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描述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数据分布特征的各种描述方法;掌握不同测度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应用场合;能利用所学的方法对统计数据作各种统计描述。
难点释疑:(一)算术平均数通常用来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调和平均数往往只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来使用,即在已知标志总量而未知总体单位总量的情况下计算调和平均数;而几何平均数较适用于计算平均比率和平均速度。
(二)调和平均数虽然是根据标志值的倒数计算的,但其结果不等于算术平均数的倒数。
在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时,除了考虑数理方面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现实的经济意义。
(三)平均数的性质是简捷计算法的基础,也是计算标志变异指标的基础。
掌握中位数和众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的目的是能够根据其中的两个平均数大体计算出第三个平均数,并判断总体的分布状态。
(四)全距、四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在反映标志变异程度方面各有优缺点。
全距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测度值,它计算简单,易于理解,但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标准差与平均差的意义基本相同,但在数学性质上比平均差要优越,所以,在反映标志变动度大小时,一般都采用标准差。
标准差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五)标准差系数的应用。
为了对比和分析不同平均水平总体的标志差异程度,就需要使用标准差系数。
它是标志变异的相对指标。
它既消除了变量数列变量值差异程度的影响,也消除了变量数列水平高低的影响。
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平均指标反映了()。
①总体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②总体分布的离散特征③总体单位的集中趋势④总体变动趋势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
①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 ②受各组次数的影响最大③受各组权数系数的影响最大 ④受各组标志值和各组次数的共同影响3.在变量数列中,如果变量值较小的一组权数较大,则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①接近于变量值大的一方 ②接近于变量值小的一方③不受权数的影响 ④无法判断4.权数对于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取决于( )。
①总体单位总量 ②各组的次数多少③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④各组次数在总体单位总量中的比重5.由组距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
①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②各组标志值必须相等③各组标志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④各组必须是封闭组6.如果次数分布中,各个标志值扩大为原来的2倍,各组次数都减小为原来的1/2,则算术平均数( )。
①增加到原来的21 ②稳定不变 ③减少到原来的21④扩大为原来的2倍7.已知某市场某种蔬菜早市、午市、晚市的每公斤价格,在早市、午市、晚市的销售额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计算平均价格可采取的平均数形式是( )。
①简单算术平均数 ②加权算术平均数③简单调和平均数 ④加权调和平均数8.凡是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要计算其平均比率或平均速度都可以采用( )。
①算术平均法 ②调和平均法③几何平均法 ④中位数法9.某公司下属5个企业,共有2000名工人。
已知每个企业某月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要计算该公司月平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其权数是( )。
①计划产值 ②实际产值 ③工人数 ④企业数10.某机械局所属的3个企业2009年完成的实际产值分别为400万元,600万元,500万元。
执行结果,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108%,106%,108%,则该局三个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
①%=%%%33.1071081061083⨯⨯ ②%=%%+%+33.1073108108106 ③%=%+%+%++19.107108500106600108400500600400 ④%=+++%+%2.107500600400500108600106400108⨯⨯⨯ 11.四分位差排除了数列两端各( )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①10% ②15% ③25% ④ 35%12.如果一组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
①算术平均数 ②调和平均数 ③众数 ④中位数13.在掌握了各组单位成本和各组产量资料时,计算平均单位成本所使用的方法应是()。
①算术平均数 ②调和平均数③几何平均数 ④中位数14.各变量值与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和为( )。
①0 ②1 ③最小 ④最大15.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是( )。
①众数 ②中位数 ③算术平均数 ④几何平均数16.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都不相同时( )。
①众数不存在 ②众数就是最小的变量值③众数是最大的变量值 ④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17.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
①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 ②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③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④众数为零18.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
①众数不存在 ②众数等于均值③众数等于中位数 ④众数等于最大的变量值19.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①算术平均数 ②几何平均数 ③中位数 ④众数20.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位置上的值称为( )。
①众数 ②中位数 ③四分位数 ④均值21.四分位数实际上是一种( )。
①算术平均数 ②几何平均数③位置平均数 ④数值平均数22.当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哪一种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 )①算术平均数 ②中位数 ③众数 ④几何平均数23.假定某人5个月的收入分别是180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1840元,8800元,反映其月收入一般水平应该采用( )。
①算术平均数 ②几何平均数③众数 ④调和平均数24.某居民小区准备采取一项新的物业管理措施,为此,随机抽取了100户居民进行调查,其中表示赞成的有69户,表示中立的有22户,表示反对的有9户,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采用( )。
①众数 ②中位数③四分位数 ④算术平均数25.在标准正态分布条件下,有( )。
①X =Me=M o ②Mo >Me >X③Me >X >Mo ④X >Me >Mo26.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有( )成立。
①X > e M >o M ②X <e M <o M ③X >o M >e M ④X <o M <e M27.已知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年支出6000元人数最多,平均年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
①左偏分布 ②右偏分布③对称分布 ④J 形分布28.下列变异指标中,消除了量纲影响的是( )。
①全距 ②平均差 ③标准差 ④离散系数29.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
①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②总体次数多少的影响③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④平均水平高低对离散分析的影响30.下列标志变异指标中,最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①全距 ②平均差 ③标准差 ④离散系数31.可直接用标准差评价两数列差异程度大小的条件是:两数列的平均数( )。
①相差较大 ②相差较小 ③不等 ④相等32.若两组数列的计量单位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的离散程度大小时,应采用()。
①全距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33.甲班学生平均成绩80分,标准差8.8分,乙班学生平均成绩70分,标准差8.4分,因此()。
①甲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②乙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一些③无法比较哪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好④两个班学生平均成绩代表性一样34.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不等,但标准差相等,则()。
①平均数小,代表性大②平均数大,代表性大③两个平均数代表性相同④不能判断哪个平均数代表性大35.已知某班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性别成数方差为( )。
①25%②30%③40%④50%36.是非标志的成数方差最大值为()①1 ②0.5 ③0.25 ④037.下列分布中,集中度最大的是()。
①②③④38.下列分布中,离中度最大的是()。
①②③④39.峰态通常是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一组数据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峰态系数的值()。
①等于0 ②大于0 ③小于0 ④等于140.某企业有甲、乙两个生产车间,已知2008年甲、乙两车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820元和1900元,又知2009年甲车间工人数占全厂工人总数比重上升,乙车间的下降。
若2009年两车间工人工资水平不变,则全厂工人平均工资将()。
①提高②下降③不变④升降不定(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二至五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1.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原则是( )。
①现象的同质性②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③用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④用时间变量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⑤把平均数和典型事例结合起来2.平均数的作用是( )。
①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②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同质总体平均数进行对比③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④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⑤反映总体的规模3.下面关于权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权数衡量相应的变量对总平均数作用的强度②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大小③权数起作用在于次数本身绝对值大小④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变量值必须互有差异⑤权数起作用的前提之一是各组的频率必须有差别4.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①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②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③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④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⑤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①各组变量值不相同的条件下②各组次数相等的条件下③各组权数都为1的条件下④在分组组数较少的条件下⑤各组次数不相等的条件下6.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
①标志值的代数和等于标志值总量的情况②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的情况③标志值的连乘积等于总速度的情况④具有等比关系的变量数列⑤求平均比率时7.中位数是( )。
①由标志值在变量数列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的②根据标志值出现的次数决定的③总体单位水平的平均值④总体一般水平的代表值⑤不受总体中极端数值的影响8.众数是( )。
①位置平均数②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③不受极端值的影响④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⑤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9.在各种平均数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①算术平均数②调和平均数③中位数④几何平均数⑤众数10.若一组数据的众数大于其算术平均数,则可以认为()。
①该组数据呈左偏分布②该组数据呈右偏分布③数据中存在极大值④数据中存在极小值⑤该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大于011.下列指标中,反映数据组中所有数值变异大小的指标有( )。
①四分位差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极差⑤离散系数12.关于极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