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采访邬悉尔修改后的文稿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为什么告别放蜂人后觉得有角度来作文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题目给人一种意味深长的感觉,似乎是在探讨某种转变或者思维的变化。
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三)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之韦伯第—章现代思想的成年01 | 路标韦伯与现代思想的成年我们的思想之旅要探访的第一个人物是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
为什么要以韦伯作为出发的起点?我可以说出一大堆理由,但最重要的理由是他在西方思想图景中的位置——韦伯是现代思想“走向成年的里程碑”。
韦伯的人生在讲解他的具体学说之前,我们先来了解韦伯其人。
我自己第一次听说韦伯的名字,是在30多年前,哲学家李泽厚的一次演讲中。
李先生说,我们中国人都知道伟大的卡尔•马克思,但德国还有一位“马克斯”也很了不起,就是马克斯•韦伯。
他们都是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还有一位是法国学者涂尔干)。
韦伯到底有什么了不起呢?我去读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惜当年太年轻,没怎么读懂,就转而去读了韦伯的传记,想先了解一下这个人。
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本以为他是个大学里的老学究,没想到他非常关注社会现实。
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韦伯写信给德军的实际指挥官鲁登道夫,要求他向协约国献上自己的头颅,挽回德国的荣誉。
鲁登道夫当然不会就这样自杀了,但他同意和韦伯见面。
结果两个人唇枪舌剑,辩论了好几个小时。
我很难想象,世界上有哪个学者能和一个将军展开这样的辩论。
不仅如此,韦伯还常在报刊上发表政论文章,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亲身从军,参与建设和管理军队中的野战医院;在战后又加入德国的谈判使团,作为顾问参加了凡尔赛和会;还参与起草了一战之后德国的共和国宪法。
韦伯不是一个象牙塔中远离大众的学究,而是一位广泛介入公共生活、面向社会和现实的学者。
他是百年前德国最大的“公共知识分子”。
这是韦伯思想生涯的第一个特点。
不过,公共知识分子好像一般都特别忙,很难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学问。
然而韦伯并不是这样。
他在学术上的涉猎非常广泛,而且都卓有成就,被公认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这是韦伯思想生涯的第二个特点。
韦伯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宗教、政治、哲学、历史,甚至还有音乐。
名人访谈精彩片段乔治·斯蒂芬斯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有幸参与了众多名人的访谈。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亲身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时刻,其中有些片段至今仍然令人赞叹。
下面就是一些名人访谈中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回顾并思考其中的启示。
第一段:优素福·本·纳迪尔(Ousouf bin Nadir)我曾经在中东采访了一位名叫优素福·本·纳迪尔的商界精英。
他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他的实力和智慧令人惊叹。
在我们的对话中,他谈到了他公司的成功秘诀。
他说:“成功绝非一蹴而就的。
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
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这番话语深深地触动了我。
它提醒着我们,成功往往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屈不挠的努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保持信念并坚持不懈,最终我们都能够迎来成功的曙光。
第二段:艾玛·詹金斯(Emma Jenkins)艾玛·詹金斯是一位成功的女性企业家,她在机械工程行业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在我的访谈中,她分享了她作为女性创业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她所取得的成就。
“在男性主导的行业中,作为一个女性创业者并不容易。
我经常面临着性别偏见和怀疑的目光。
但这并没有打击我的信心。
相反,它激发了我要为女性争取平等和机会的使命。
”艾玛的勇气和决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我们敢于追求梦想,并抱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能够突破任何障碍,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段: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约翰·亚当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在我的访谈中分享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音乐的独特见解。
“每当我弹奏钢琴或作曲时,我感到自己完全融入了音乐的世界。
音乐对我来说是一种沟通的方式,通过它我能够表达出我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我相信,音乐是一种可以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力量,它能够连接人们的心灵。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南京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4.测试范围:上册全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6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甲),历经沧桑仍绵延不绝。
历史文化的xūn()陶,既在思接千载的古诗文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参与的日常生活中。
(2)古诗文是文化的薪火。
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这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你可寄思乡之情,“②,燕然未勒归无计”;你可悟人生之理,“③,病树前头万木春”;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④”;你可抒报国之志,“了却君王天下事,⑤”。
此外,读“⑥,⑦”(《出师表》),你应慕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读“⑧?留取丹青照汗青”(《过零丁洋》)你定知文天祥坚贞不屈的气节。
(3)日常生活是文化的载体。
当博物馆“打卡”成为休闲娱乐的方式,当扬州剪纸受到顾客青睐,“活起来”的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有民族的优良传统“活起来”。
(乙),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必经之路。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xūn陶()瑰.()宝2.填入横线甲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巧妙绝伦B.富丽堂皇C.博大精深D.川流不息3.修改文中画横线的病句。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4.根据语境,在第(2)段画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
五虚问题访谈要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tips: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eeditor.Ihopet hatafteryoudownloadthem,they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 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 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Inaddition,our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practicalmateri als,suchaseducationalessays,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excerpts,anc ientpoems,classicarticles,topiccomposition,worksummary,wordparsing,copyexcerpts,othermaterialsandsoon,wanttoknowdifferentdataformats andwritingmethods,pleasepayattention!五虚问题访谈要点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在中医中,五脏对应五脏,五脏对应五虚,五虚是导致人体内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深入探讨五虚问题,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学说的内涵,帮助人们维持身体健康。
高考模拟作文导写及范文:“面对突破人们传统认知的热点话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原题呈现】(盐城市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霍普菲尔德和杰弗里欣顿,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德奠基性发现和发明。
这一颁奖结果突破了人们对物理学科的传统认知,引发广泛热议。
当下,类似的热门话题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涌现。
面对这些热点话题,有人追捧,有人非议,有人惶恐,有人冷静观望,也有人深入思考……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材料第一段陈述了一个事实,并对事实进行评论: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颁奖结果突破了人们对物理学科的传统认知,引发热议。
第二段由第一段的现象引出“热点话题”这个关键词,然后列举人们对热点话题的各种态度:追捧、非议、惶恐、冷眼旁观、深入思考等。
这几种态度看似并列,其实“也有人深入思考“这句里的“也”代表了命题人的情感倾向。
面对热点话题,追捧的人实质是跟风,不一定有自己的思考;非议的人持怀疑态度,不一定有自己的见解;惶恐的人担心害怕自己会碰到同样的问题;冷静观望的人头脑比较清醒,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感觉自己与世界无关。
而深入思考的人跟前面四种人的区别是什么呢?他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认知,他会围绕这个热点全面的分析与判断,他也许会思考这个热点对自己的影响,他也许会思考世界的改变会给自己和人类带来哪些影响,他也许会思考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材料主要围绕的问题是“面对突破人们传统认知的热点话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之后,我们的立意应该是:深入思考、冷静分析、全面比较、准确判断等,不能追捧、非议、惶恐或冷静观望。
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认知,要关注信息时代的变化,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进步都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所要学习和了解,更重要的还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国际传播资深专家访谈录》读书记录目录一、前言 (3)1.1 书籍简介 (4)1.2 编写背景与目的 (4)二、访谈对象介绍 (5)2.1 访谈对象一 (6)2.2 访谈对象二 (7)2.3 访谈对象三 (8)三、访谈内容概述 (9)3.1 访谈对象一 (10)3.1.1 个人经历与专业背景 (11)3.1.2 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贡献与成就 (12)3.1.3 对中国故事的独到见解与实践经验 (13)3.2.1 个人经历与专业背景 (16)3.2.2 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贡献与成就 (17)3.2.3 对中国故事的独到见解与实践经验 (18)3.3 访谈对象三 (20)3.3.1 个人经历与专业背景 (21)3.3.2 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贡献与成就 (22)3.3.3 对中国故事的独到见解与实践经验 (24)四、访谈精华摘录 (25)4.1 访谈对象一 (26)4.1.1 案例一 (27)4.1.2 案例二 (28)4.1.3 案例三 (29)4.2 访谈对象二 (31)4.2.1 案例一 (32)4.2.3 案例三 (35)4.3 访谈对象三 (37)4.3.1 案例一 (38)4.3.2 案例二 (39)4.3.3 案例三 (40)五、思考与启示 (41)5.1 对中国故事传播的思考 (43)5.2 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44)5.3 对未来中国故事传播的建议 (45)六、结语 (47)6.1 访谈总结 (48)6.2 个人感悟与体会 (49)一、前言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国度,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是每一个中国人,乃至每一个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国际传播资深专家访谈录》是一本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书籍。
本书通过深入访谈上海国际传播领域的资深专家,汲取他们的智慧与经验,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国故事的传播之道。
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阅读理解
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媒介素质为啥这么重要啊?就好比在一个大合唱里,每个人都得唱准自己的调,才能奏响最美和声,这媒介素质不也是一样嘛!
你看啊,现在到处都是信息,就像洪水一样涌来。
要是咱没点媒介素质,不就跟那不会游泳的人掉水里一样,只能瞎扑腾,搞不好还会淹着呢!比如说,你在网上看到个消息,不假思索就信了,然后呼啦啦地到处转发,最后发现是个假的,那不就闹笑话啦!所以,咱得学会分辨真假信息呀,这就是媒介素质的一部分呢。
再说说交流这事儿,咱跟人在网上聊天交流,也得有点媒介素质不是?可不能啥话都往外蹦啊!就像你跟朋友聊天,总不能口无遮拦吧。
有时候在网上看到别人的观点跟自己不一样,就急眼了,一顿乱喷,这多不合适呀,这不就把交流的氛围给搞坏了嘛!咱应该心平气和地去讨论,去理解对方,就像在合唱团里,大家相互配合才能唱出好听的歌呀。
还有啊,那些网络大 V 们,他们的影响力可大了去了,要是他们没有
媒介素质,那可不得了。
就好比领唱的人跑调了,那整个合唱不就都乱套啦!所以他们更得有责任感,传播正确的信息和价值观。
哎,想想到处都是混乱的信息,没有媒介素质可怎么行啊!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个信息的世界。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涵养媒介素质,才能在这个信息的海洋里畅游,才能奏出最美和声啊!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呀!总之,就是一句话:涵养媒介素质真的超级重要!别不当回事儿!。
2020高三二模宝山作文题解析及范文(3篇优秀作文从63—65分)原题回放:医生救治患者: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哲人忠告人们: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面对病痛,面对人世的种种苦厄,这两句话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材料类型:现象类思辨型话题词:面对苦厄/病痛材料侧重:材料引用了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和加缪的名言。
医生救治患者,是治愈人们的身体,但却常常去安慰、帮助。
哲人忠告世人,是治愈人们的心灵,但却说“带着病痛活下去”。
可见生活中的病痛,苦厄是很难治愈,唯有自身强大,带着病痛活下去。
其中隐含的观点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一.界定概念病痛、苦厄:既可指疾病、痛苦、灾难,也可指困惑、矛盾、挫折、失败……等一切不如意的人事。
二.为什么要带着病痛活下去?1.医生不可能保治百病,只能是有时治愈,且有时是治得了肉体,治不了精神,所以更多要靠病人自身的意志毅力带着病痛活下去。
2.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生命的苦厄源源不断,甚至治愈之后依旧残存着精神上的苦痛。
既然无法诉诸治愈,不如带着病痛活下去。
3.带着病痛活下去,这对自己病痛的主动承担,挑战不可能,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抗争。
4.人生是一次次地去战胜病痛,内化苦厄,带着病痛也要坚强地活下去。
这样的存活,不再是委屈苟且、退而求其次,而是一股能征服生活、掌握生活的力量。
5.生活在世,我们无可避免地要忍受世界赋予我们的苦难与伤痛。
由此,与这种种苦厄相处便成了至关重要的命题。
三.我们应该怎样做?1.我们要强大自己的内心,这样对于生的渴望已然胜过了对苦厄的恐惧。
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求会让人变得倔强、不服输、不认命,哪怕带着病痛也要活下去。
这样的人生,其实早就不是悲剧了。
2.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厄,我们并不是每个都能战胜,不必执著于我们最后是否能打破苦厄,而应关注于我们是否从苦厄中得到了面对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困难总是接踵而至,只要我们拥有决心和勇气,定能披荆斩棘,一路向前。
2024年11月23日《新闻周刊》文字稿播放日期: 2024年11月23日本周新闻周刊物及其事例黄天明800多年前,其祖先迁徙到浙江会稽山。
经过数十代人坚持守护,使得会稽山400多平方公里土地深处孕育着超过10万株珍贵的古香榧树。
他和村民不仅继承着千年的养护传统,还建立了古树数据库,并开发了生态旅游研学线路,让人们了解古树对气候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启示意义。
这些措施,不仅让古香榧树继续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今年为当地带来了3亿元全产业链的产值,向世界展示中国保护自然的同时,实现发展的独特样本。
商春松前女子体操队队长。
三年前,对跑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凭借扎实的体操基础,她把对体操的理解运用到跑酷上,拿下中国跑酷队第一枚世界杯金牌。
本周一,在成都世运会资格赛的跑酷世锦赛上,拿下历史首金。
现在,正全力以赴备战世运会,希望为中国赢得首枚世运会金牌。
金辉55岁退休后来到青岛,被当地的运动氛围感染,喜欢身体对抗运动的他,加入了中老年足球队,被队友称为“拼命三郎”。
去年在青岛举行的中国田径大师赛中跑出 15.26 秒的百米成绩,接着,经过科学的训练,加上喜欢挑战的性格,在今年全国田径大师赛中,71岁的他不光夺得百米冠军,成绩更是来到13.97秒,同时在接力赛、跳远等项目中获得5枚金牌。
主持人的话题理解本周人物回顾1.黄天明:守护古树在本周一举行的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来自浙江的中国农民黄天明一改往日的劳作装扮,换上皮鞋、穿上西装,讲述了他和村民们如何守护古香榧树的故事。
自祖先迁徙至此后800多年来连续数十代人的坚持保护,使得会稽山深处的4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孕育了超过十万株珍贵的古香榧树。
他们不仅继承了千年的养护传统,还建立了古树数据库,并开发了生态旅游研学线路。
这一些措施不仅让香榧树继续发挥其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在今年为当地带来了三亿元的全产业链产值,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保护自然的同时实现发展的独特样本。
5.10采访邬悉尔
“希望能将云锦技艺传承下去”
——专访云锦大师邬悉尔
文/陈曦
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可以看见展厅内展示着中国一千多年来各个时代的云锦织物,有云锦研究所后来的复制品,也有一些传世真品。
要说到镇馆之宝那非“红四合如意云纹地状花纱袍料”莫属!这件云锦采用装金、装彩的独特工艺,展现了云锦艺术的精髓所在,全长17米、重900克,织有17条形态与颜色各异的龙,当你走动时可以看见纱袍料上暗藏的云也在流动。
这块袍料是根据当时北京十三陵出土的明朝万历皇帝的龙袍复制的珍品,由邬悉尔大师与当时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同仁们共同历时5年才将其完成。
这件艺术品恢复了失传300多年的“纱地妆花织金”工艺,目前世界仅存两件。
此件龙袍料获得1984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它同时也是云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获得中央首长以及各级省市领导和中外来宾的高度赞扬。
生我是母亲,养我是云锦
年轻时在钢铁厂邬悉尔被震聋了耳朵,也曾有过一段悲观时期,经过父亲的开导,加上本身很喜欢画画有美术基础,碰上当时的南京工艺美术公司招工,那个时候尤其缺乏绘画人才。
“不过那时候,我都不知道云锦是什么。
有一次工人文化宫有一个工艺美术展,我看到了金光闪闪的云锦,当时就想一定要去画云锦。
后来73年我被安排到了南京云锦研究所,来到这个云锦的世界这才算真正跨进了艺术的大门。
之后就跟云锦大师朱枫学艺。
”原来当时前前后后本科生专科生三十几个人,他是唯一得了朱枫真传的关门弟子。
经过三十多年,也只有他一人还留在云锦创作的第一线。
南京云锦一直有“锦中之锦”的美誉,复杂的工艺1000多年来全凭历代艺人言传身授,由于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名“云锦”,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贡品。
然而说到底,特殊的手工艺传承都是很艰难的,很多我们中国自己古老的手工艺都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了。
“我那时身体不好提前退休的,后来云锦申遗成功给我的感触特别大,我就想一定要为云锦做点事,所以决定重返云锦研究所带徒弟。
我的老师是61岁退休的,而我61岁又回来了。
以前中国传统的有特殊手艺的技术都讲究家传,传男不传女的,所以很多传统手工艺到后来都失传了,我呢就希望有人能将技艺传承下去,是不是儿子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有责任心,学艺先学做人,“德”字最重要。
但是很可惜,从我09年回来后陆续开始带学生,可是很多都没有能坚持下来,现在整个社会风气都很浮躁,做学问做手艺都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苦,这很难。
我对云锦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可以说生我是母亲,养我是云锦。
”以前老一辈的艺术家、学者为了追求心中的艺术,为了做学问付出了一生,这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再也没有的精神了。
谈到云锦的传承和他的老师朱枫,邬悉尔老师还是很感慨的:“我73年来研究所时,老师已经58岁多了,本来60岁就能退休,为了把我培养出来他也是延迟了2年才退休。
我的老师他平时不爱说话,只做白描轮廓,后面就是我去做了,刚开始我画完拿给他看他也不说话,我自己心里也没底,因为他说方言我听不明白,而且我也听不见,但是他就直接拿橡皮在我画里擦掉一点,再修改一下。
这时候我就发现虽然只有半毫米的修改,但韵味马上就不一样了,我就自己琢磨,艺术创作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升华的,老师退休后我就开始自己一个人负责主要工序了。
”云锦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经过前期绘图、放大、上色、挑花等一系列
程序后,制作时,由两位工匠在织布机的上部和下部同时操作,为的是同时用丝线、金线以及孔雀羽毛等精细的材料织出美丽的图案。
一般人就算有老师在旁讲解也未必能听懂整个工艺制作过程,难怪邬悉尔总是说:“所谓门道,都是在不停的学习、制作、研究中自己摸索出来的。
”
真正的艺术是无法复制的
南京云锦博物馆的展厅里有一件红底龙袍,是当时北京定陵出土的一件万历皇帝龙袍的复制品,为了这件龙袍邬悉尔在北京待了一年多,后来这件龙袍在80年代参加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让日本人叹为观止!邬老师说:“日本人就想学,要拍照,当然我们只能给他们看正面,反面是不能看的了。
展厅里那个整片的黄色大龙袍也是我参与制作的,那个有好几块,工作量相当大,但是这里没有全部留下来,还有一部分龙袍精品在北京定陵博物馆,故宫也有一部分。
”
“我们常常说云锦的艺术,你们可以去看那些国画,比如画牡丹,如果用云锦的线条表现出来就完全不一样了。
中国人常说内行看门道,同样是牡丹图,但是懂行的人就能看出不同的牡丹图之间的好坏差异。
用云锦去表现国画,不是简单的复制,那是要创作表现出云锦艺术的神韵的。
”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太多质量参差不齐的云锦,市场混乱,谈到这些邬悉尔很无奈也很痛心:“我就是想怎么样才能把云锦文化保护传承起来,我一直相信铁棒磨成针,现在是没有人敢磨的,用时间打磨出来的东西,不是能仿制出来的。
虽然我现在时间不多,也有很多困难,但我还是要尽可能多做作品,将更多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用眼睛、用心去感受云锦,去体味云锦的美。
”
一楼销售区正中间摆放着一幅《观音图》,这幅图与《中华世纪龙》、《锦韵华意》一样都为邬悉尔带来了金奖的荣誉。
仔细看这幅《观音图》,云彩颜色渐变过度自然,观音神态安详,前后8人参与加工,邬悉尔一个人常年不休假做了2年半才完成。
也许外行真的看不出什么门道,也许你分辨不出哪里是孔雀毛和彩金线,但是当你用一种普通人的审美眼光去审视这幅云锦时,一种对美的赞叹,对美的渴求便从内心油然而生。
这也许就是邬悉尔所说的:“真正的艺术是无法复制的!我不怕作品被复制,复制的只是图案,而不是神韵。
”
邬悉尔老师目前在做的一幅作品已经用了2年半时间,他透露大约还需要半年时间可以完成,在这幅他重新回到创作岗位上的作品中,当然也会加入一些多年来他在学习、研究、制作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新的规律与技术。
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也是将云锦多种工艺集合的技术提炼。
他还是想用作品说话,将更好的作品留给以后的人欣赏、研究,将云锦技艺更好的传承下去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邬悉尔老师的儿子邬泰仑作为云锦传统技艺的传承人跟着父亲学习云锦制作,这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子承父业的安慰吧。
我们祝愿这位60多岁的老人在传承云锦的路上能够更加顺利一些。
邬悉尔与儿子,与有37年历史的云锦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