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犯罪数额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3
个人行赂罪金额标准个人行贿罪金额标准指的是个人行贿犯罪的的金额标准。
个人行贿是指个人以非法手段向公职人员、公共企业员工等行为主体行贿或者以非法手段为他人行贿的行为。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个人行贿罪,并且对个人行贿罪的金额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
依据我国刑法第164条的规定,个人行贿罪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两种情况,金额在1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的为数额较大;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因此,个人行贿罪金额标准的分界线是1万元。
对于金额在1万元以上但不满10万元的数额较大的个人行贿罪,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用地、破坏农田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可以适用以下刑罚:1.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有期徒刑不超过3年;2.或者受贿数额较大的,出于一般情节可减轻处罚,可以判处拘役、管制或者有期徒刑,缓刑。
对于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数额巨大的个人行贿罪,依照刑法第164条的规定,可以适用以下刑罚:1.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并处罚金;2.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出于一般情节可以加重处罚,可以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贿数额大小不明,或者受贿数额不满1万元的,一般认为不构成个人行贿罪。
同时,在处理个人行贿罪时,还需要考虑具体案件的社会损害程度、被行贿的公职人员或者公共企业员工的职务、行贿的方式及其对行贿行为的破坏程度等因素,对处罚的幅度会有相应的调整。
比如,如果个人行贿罪的金额远远超过数额巨大的标准,根据法律规定,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其定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综上所述,我国个人行贿罪金额标准分为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两种情况,分界线为1万元。
具体的刑罚可以根据金额大小及其他相关因素进行调整,以保证刑罚的公正与合理性。
同时,随着我国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强,对行贿罪的严厉打击,将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023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摘要:一、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概述1.贪贿犯罪的定义2.贪贿犯罪立案标准的重要性二、2023 年贪贿犯罪立案标准1.个人贪污数额在5 千元以上的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 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等情节的3.个人受贿数额在5 千元以上的4.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 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a.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b.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c.强行索取财物的三、贪贿犯罪的刑事处罚1.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正文:贪贿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为了有效打击贪贿犯罪,我国制定了贪贿犯罪立案标准。
本文将介绍2023 年贪贿犯罪立案标准以及贪贿犯罪的刑事处罚。
一、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概述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是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贪贿犯罪的重要依据。
它对于打击贪贿犯罪,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2023 年贪贿犯罪立案标准根据我国法律规定,2023 年贪贿犯罪立案标准如下:1.个人贪污数额在5 千元以上的。
贪污数额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价值。
贪污数额不满5 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等情节的,也应当立案。
2.个人受贿数额在5 千元以上的。
受贿数额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价值。
受贿数额不满5 千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立案:a.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b.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c.强行索取财物的。
三、贪贿犯罪的刑事处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贪贿犯罪刑事处罚如下:1.个人贪污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一、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标准怎么规定的一、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
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使其亲友非法获利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损失达30万元以上将被立案追诉五、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六、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七、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八、金融机构、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一百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一千万美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常用罪名定罪数额及情节一、盗窃罪(264条)(一)定罪标准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500—1000 5000—20000 30000—100000 法发(1998)3号(58P26)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上60000元以上苏高法发(1998)4号(58P54)盗窃电能见苏高法发(1998)25号(65P85)(扒窃)宁检发(2001)29号(市公检法司行文)1、700元以上;2、自行车5辆以上(价值难以确定);3、入户盗窃或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以上;4、盗窃农户的家禽、家畜等生产、生活资料,虽未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也应定罪处罚。
入户盗窃未达3次,但情节恶劣的,可按刑法245条“非法侵入住宅罪”处罚。
(二)盗窃已达“数额较大”的起点,可不作为犯罪处理的几种情况法释(1998)4号(59P28、34)1、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2、全部退赃、退赔的;3、主动投案的;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获赃较少的;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者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
二、抢劫罪(263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无5000元以上无苏高法发(1998)14号(60P108)为劫财而杀人,或在劫财过程中杀人的,定抢劫罪。
抢劫后,为灭口而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数罪并罚。
法释(2001)16号(83P28)三、抢夺罪(267条第1款)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500至2000元5000至20000元30000至100000元法释(2002)18号(91P47)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上苏高法发(1998)14号(60P108)四、诈骗(266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上200000元以上法发(1996)32号(52P92)3000元40000元无苏高法(1997)30号(52P91)、五、敲诈勒索罪(274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1000—3000 10000—30000 无法释(2000)11号(73P75)3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上无苏高法发(1998)14号(60P108)六、故意毁坏财物罪(275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3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上无苏高法发(1998)14号(60P108)七、聚众哄抢罪(268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3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上无苏高法发(1998)14号(60P108)八、职务侵占罪(271条第1款)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5000—20000 100000 无法发(1995)23号(48P87)10000元100000元无苏高法(1996)80号(49P91)关于主体的解释:苏高法(1996)94号(49P93);法发(1995)23号(48P87);法释(2001)17号(83P29)。
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
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是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银行业协会的自律规定等制定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较高,因为银行涉及的资金较大,所以一般会对金额较小的案件进行内部调解或行政处理,而较大金额的案件则会被移交给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理。
具体的涉案金额标准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案件涉案金额标准范例:
1. 对于金融诈骗案件,涉案金额一般在一定数额以上才会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例如,在中国,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两万元(合计约3000美元)才会构成犯罪。
2. 对于信用卡盗刷案件,涉案金额一般较低,通常在几百至几千美元之间。
3. 对于银行内部职员的犯罪案件,涉案金额一般会较高,因为他们接触到的资金量较大。
对于侵占、挪用或贪污公款的犯罪行为,涉案金额可能达到数百万元或数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案件涉案金额标准范例,实际情况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银行业内的案件涉案金额标准还可能因国家、地区、案件性质和法律法规等因素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处理。
常见经济犯罪数额标准一览表罪名条款数额标准法律依据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五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法释【2000】30号第十条个人5万元以上或单位25万元以上个人15万以上或单位75万以上个人50万以上或单位250万以上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第一百六十条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五条500万元以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第一百六十三条数额较大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十条法发【1995】23号5000元5000元至2000万元以上10万元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第一百五十九条数额较大公通字【2010】23号个人1万元、单位20万元公通字【2010】23号第十一条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数额较大个人1万元、单位20万元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第一百六十五条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十二条10万元以上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第一百六十六条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十三条损失10万元以上,获利20万元以上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第一百六十七条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十四条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上外汇被骗或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第一百六十八条严重损失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第十五条、十六条50万元以上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严重损失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30万元徇私舞弊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第一百六十九条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十七条30万元以上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最第一百六十九条之一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十八条150万元以上的伪造货币罪第一百七十条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十九条3万元以上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第一百七十一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条法释【2000】26号第三条4000元以上或400张(枚)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一家比换取货币罪数额巨大5万元以上或者5000张(枚)持有、使用假币罪第一百七十二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条法释【2000】26号第五条4000元以上或400张(枚)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变造货币罪第一百七十三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三条法释【2000】26号第六条2000元以上或者200张(枚)3万元以上高利转贷最第一百七十五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六条10万元以上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第一百七十五条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七条100万元以上或损失20万元以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一百七十六条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七条法释【2010】18号第三条个人,20万元或30户或损失10万元;单位100万元或150户或损失50万元个人,100万元或100人或损失50万元;单位,500万或500人或损失250万元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第一百七十七条之一数量较大数量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条法释【2009】19号第二条他人信用卡5张以上、伪造的信用卡10以上骗领10张以上、他人信用卡50张以上、伪造的100张以上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数量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一条法释【2009】19号第二条5张以上伪造、变造国家有价证券罪第一百七十八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二条2000元以上伪造、变造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三条5000元以上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第一百七十九条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四条、法释【2010】18号第六条50万元以上、30人(公)或200人(法)违法发放贷款罪第一百八十六条数额巨大或重大损失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四十二条法发【2001】8号100万元或损失20万元(公)、50万元以上(法)300万元以上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第一百八十七条数额巨大或重大损失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四十三条法发【2001】8号100万元或损失20万元(公)、50万元以上(法)300万元以上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第一百八十九条重大损失特别重大损失公通字【2010】23号第三十五条20万元以上逃汇罪第一百九十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四十六条200万美元以上骗购外汇罪第一百九十条之一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四十七条50万美元以上集资诈骗罪第一百九十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二条个人10万元、单位50万元30万元以上(个人)、15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元以上(个人)、500万元以上(单位)第四十九条法释【2010】18号第五条贷款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三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条法发【2001】8号2万元以上(公)、1万元(法)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票据诈骗罪第一百九十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一条法发【2001】8号个人1万元以上(公)或5000元(法)、10万元以上(单位)个人5万元以上、单位30万元以上个人1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元以上信用证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五条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四十二条法发【2001】8号个人10万元或单位50万元以上个人50万元单位250万元以上信用卡诈骗罪第一百九十六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六条法发【2001】8号5000元或恶意透支1万元以上5万元或恶意透支10万元以上50万元或恶意透支100万元以上有价证券诈骗罪第一百九十七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五条1万元以上保险诈骗罪第一百九十八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五条个人1万元或单位5万元以上个人5万元或单位25万元以上个人20万元或单位100万元以上逃税罪第二百零一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五十七条法释【2002】33号5万以上且10%(公)或1万元以上且10%(法)骗取出口退税罪第二百零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特别严重情节公通字【2010】23号第六十条、法释【2002】30号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250万元以上虚开增值税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第二百零五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特别严重情节10万元或税款被骗5万元以上50万或税款被骗30万元以上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二百零六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100份或50万元以上500份或250万元以上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二百零七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第六十三条法释【1996】30号25份或10万元以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二百零一十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法释【2004】19号5万元以上25万元以上侵犯著作权罪第二百零一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10】23号十七条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上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二百零一十八条数额特别巨大法释【2004】19号10万元以上合同诈骗罪第二百二十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2万(单位10万)元以上10万(单位50万)元以上100万(单位500万)元以上伪造、倒卖伪造的有价票证罪第二百二十七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公通字【2008】36号第二十九条车、船票2000元或50张以上、邮票5000元或1000枚以上、其他有价票证5000元或100张以上、非法获利1000元以上盗窃罪第二百六十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2000元以上5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上诈骗罪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抢夺罪第二百六十七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皖高法【2014】338号《关于办理抢夺罪数额认定标准的通知》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上聚众哄抢罪第二百六十八条数额较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法释【2000】36号5立方米林木20立方米林木侵占罪第二百六十九条数额较大2万元以上或1万元以上(非法活动)敲诈勒索罪第二百七十四条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数额特别巨大或特别严重情节安徽省公、检《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数额较大法释【2013】3号一名三个月5000元或十名3万元以上。
犯罪数额较大、巨大、特别巨大与量刑标准(二)2009-12-28 10:07:18来源: 浙江刑事犯罪常用标准(二)(2008-10-23 10:32:59)第130条: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情节严重1、枪支、手榴弹或者爆炸装置;2、炸药、发射药、黑火药5000克,烟火药1000克,雷管20枚或者导火索、导爆索20米;3、携带的弹药、爆炸物在公共场所或公共交通工具上发生爆炸或燃烧,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4、具有其他严重情节;5、未达到第2项标准,但拒不交出的;6、达到第2项最低标准,能够主动、全部交出的,可不以犯罪论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5号;第133条:交通肇事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以上的。
;4、重伤1人以上并有下列情节:a、酒后、吸毒后驾驶b、无驾驶资格驾驶c、明知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而驾驶d、明知无牌或已报废车驾驶e、严重超载f、为逃避法律责任逃离事故现场其他特别恶劣情节: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第139条消防责任事故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1、死亡1人以上的;2、重伤3人以上的;3、生活资料基本损失的受灾户30以上的;4、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的;5、火灾事故造成的单项损害后果虽未达到上列单项标准,但同时具有两项以上情形,且数量或数额接近单项标准的。
一、诈骗犯罪量刑金额标准(一)诈骗价值6000元不满10万元(电信诈骗3000元不满3万元)为“数额较大”,应予立案追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二)诈骗价值10万元(电信诈骗3万元)不满50万元为“数额巨大”,或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诈骗价值50万元以上为“数额特别巨大”,或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数额巨大“10万元”(电信诈骗3万元)的财物为目标的,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电信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1.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的,或者拨打诈骗电话五百500人次以上的;2.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5000次以上的。
具有上述情形,数量达到相应标准10倍以上的,属于“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二、认定诈骗罪的四条规则规则一:构成诈骗罪必须有核心欺骗行为,即以虚假的意思表示使他人产生认识错误而交付财物的行为;沒有核心欺骗行为不成立诈骗罪。
规则二:诈骗罪是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违背权利人真实意思而恶意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基于合同等法律关系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不违背权利人真实意思而占有他人财物的,不成立诈骗罪。
规则三: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表现为行为人恶意占有并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虽然恶意占有他人财物,但未逃避返还的,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规则四:诈骗罪的非法占有故意必须产生于行为人取得财物之前;取得财物之后产生非法占有故意的,不成立诈骗罪。
三、诈骗罪能减刑吗诈骗罪可以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是指监管部门对银行业内涉及案件的涉案金额做出的金额标准限制。
这些标准的设立旨在对银行业内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界定,以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的参考内容。
1. 非法集资案件: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方式进行吸收资金的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集资涉及的金额标准如下:- 一般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
- 重大非法集资案件: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构成重大犯罪。
2. 金融诈骗案件:金融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取金融资产的行为。
具体的金额标准根据不同行为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范围:- 小额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在10万元以下。
- 一般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之间。
- 重大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构成重大犯罪。
3. 银行业金融犯罪案件:银行业金融犯罪包括内部人员违规操作、挪用资金、贷款诈骗等行为。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涉案金额标准如下:- 一般金融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
- 重大金融犯罪案件:涉案金额在1000万元以上,构成重大犯罪。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金额标准仅作为参考,实际的标准可能因具体情况、监管要求或法律法规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监管部门对银行业内案件的涉案金额的划定并非唯一考量标准,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犯罪的性质、影响范围、所涉及群体等。
例如,即使涉案金额未达到标准,如果案件涉及较大的社会影响或对金融市场稳定构成较大风险,监管部门仍可能对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总的来说,银行业内案件涉案金额标准的设定是为了量化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界定,从而提高监管效能和维护金融秩序。
然而,由于金融市场复杂多变,这些金额标准可能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适应和应对不同情况的出现。
受赂罪的量刑标准2023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具体确定行为人的刑罚。
1、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个人受贿数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处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矛刑事处罚,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4、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千元,情节较重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较轻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情节较重,是指犯罪手段狡猾恶劣;行为人既贪赃又枉法;受贿行为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或者是累犯、共犯中的主犯;受贿后又参与、支持其他犯罪活动:订立攻守同盟,销毁罪证,拒不坦白退赃;在对外活动中,向外商索贿受贿等。
情节较轻,一般是指为他人谋取的利益没有违反有关规定;行为没有给国家或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案发后坦白交待事实经过,并退了赃款;或者有自首、立功表现等。
5、对多次受贿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受贿数额处罚。
受贿后没有退赃能缓刑吗对下列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一)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二)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三)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者将赃款用于投机倒把、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四)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者犯有数罪的;(五)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六)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款项和物资,情节严重的。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受贿罪量刑标准和受贿后没有退赃能不能缓刑”问题进行的解答,受贿罪是以受贿数额和受贿情节为标准的,个人受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常用犯罪数额标准(二)发布时间: 2007-4-16 10:22:25 被阅览数: 134 次来源:淮北法制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第162条:妨害清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162条:隐匿、销毁会计资料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1、隐匿、销毁的会计资料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为逃避依法查处而隐匿、销毁或者拒不交出会计资料的。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170条:伪造货币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货币总面额2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或币量在200张(枚)以上不满3000张(枚)的;数额(量)特别巨大:货币总面额3万元以上或3000张(枚)以上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法释26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适用刑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稿)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变造国家货币按伪造国家货币治罪的函》、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关于执行刑法若干问题的具体意见》浙法刑(1999)1号、注:外币应以案发时外汇牌价折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倒卖车票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9法释17号;第171条第一款: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数额(量)巨大: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数额(量)特别巨大:总面额在20万元以上依据:同上;第171条第二款: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总面额不满4000元或币量不足400张(枚)的;数额(量)巨大:货币总面额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或币量在400张(枚)以上不满5000张(枚)的;数额(量)特别巨大:货币总面额5万元以上或币量在5000张(枚)以上依据:同上第172条:持有、使用假币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数额(量)巨大: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数额(量)特别巨大:总面额在20元以上的依据:同上第173条:变造货币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总面额在2000元以上不满3万元的;数额(量)巨大:总面额在3万元以上的依据:同上第192条:集资诈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个人4万元以上;单位10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个人2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个人10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193条:贷款诈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个人贷款诈骗1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个人贷款诈骗5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个人贷款诈骗2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
第194条:票据诈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个人票据诈骗:5000元以上;单位10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个人票据诈骗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30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个人票据诈骗10万元以上;单位诈骗10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194条:金融凭证诈骗罪同上第195条:信用证诈骗罪数额(量)巨大:个人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个人50万元以上;单位25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196条:信用卡诈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 5千元以上;数额(量)巨大:5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 20万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198条:保险诈骗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个人1万元以上;单位5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个人5万元以上;单位25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个人20万元以上;单位10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2号第201条偷税罪定罪情节纳税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一)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二)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纳税;(四)进行虚假纳税申报;(五)缴纳税款后,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所缴纳的税款。
(六)扣缴义务人实施前款行为之一,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七)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号牌,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使用税等税款,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税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八)两年内因偷税受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且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应当以偷税罪定罪处罚。
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2条抗税罪情节严重(一)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二)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多次抗税的;(四)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五)具有其他严重情节。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4条:骗取出口退税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1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10万元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5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05条: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数额:虚开税额1万元;被骗税款5000元;数额较大或严重情节:虚开税额10万元:其他严重情节:(1) 税款被骗5万元;(2)曾因虚开增值税发票受到刑事处罚;(3)其他严重情节;数额巨大或严重情节:虚开税额50万元;特别严重情节:(1)税款被骗30万元(2)虚开额接近巨大并有其他严重情节(3)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特别巨大:虚开税额:100万元(1)特别重大损失:税款损失50万元,侦查终结前无法追回;(2)情节特别严重:骗取税款数额特别巨大,给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第206条: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5份以上或票面额(百元版以每份100元,千元版以每份1000元,万元版以每份1万元计)累计10万元以上。
数量较大: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50万元以上;数额(量)巨大: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500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250万元以上;其它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1万元以上;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60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3 0万元以上;造成严重后果或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其它特别严重情节:违法所得数额5万元以上;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00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200万元以上;数额巨大并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数额(量)特别巨大:伪造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000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1千万元以上;造成特别严重后果或具有其它严重情节的情节特别严重:违法所得数额5万元以上;致使国家税款被骗取100万元以上;给国家税款造成实际损失50万元以上;具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第207条: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数额:(1)25份;(2)票面额累计10万元;数量较大:(1)100份;(2)票面额累计50万元;数量巨大:(1)500份;(2)票面额累计250万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
第208条: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5份以上或票面额累计10万元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注:非法购买真伪发票数量累计计算)第209条: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数额(量)较大或追究刑事责任起点:伪造、擅自制造或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它发票50份以上;数额(量)巨大:伪造、擅自制造或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它发票200份以上;数额(量)特别巨大:伪造、擅自制造或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的其它发票1000份以上;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法发(1996)30号(本条其余罪名数额认定标准一致)第213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情节严重(其它严重情节):(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假冒他人已经注册的人用药品商标;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国际影响;3、因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被工商部门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及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情节特别严重:(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曾因假冒注册商标被追究刑事责任▲(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研字(1993)12号、▲特别严重情节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同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侵犯著作的犯罪的决定〉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5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情节严重:(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二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三)利用贿赂等非法手段推销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特别严重:(一)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十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数量在五万件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曾因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被追究刑事责任▲(四)其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