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4
高中语文综合测试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两人本来就有意见,经他一挑拨,就更成掎角之势,互不往来了。
B.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许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
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C.那一天,我们登上了泰山极顶。
天高云淡,凉风习习。
鸟瞰脚下那绵延的群山,很有一番高山景行、“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从成功研制“两弹一星”到顺利实现载人航天,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强国兴邦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倾注了大量心血。
2,19.下列两题,任选一题。
(1)“古来圣贤皆寂寞”,请以“寂寞”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请以“何处春江无月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3,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一切都是可以突破的。
人们需要突破的界限,不是山河,也不是大地,要突破的是自己的头脑和思想。
我们从刀耕火种中走来,我们走向工业革命,我们从原子走向太空。
我们穿越历史,从诗经到唐诗,从唐诗到宋词。
我们突破的是一切的桎梏。
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在到未来,从学习到工作,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需要突破的桎梏很多,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以“突破桎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
②立意自定。
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抄袭。
4,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以善书供事文渊阁(2分)②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3分5,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面对人类,失去之心的医学是冰冷的,有缺陷的。
(2)只要是那些彰显正义、美德,代表了先进文明的人,都有得到树碑的殊荣。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一、积累运用(10分)1.注音及字形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1分)A.文雅(yǎ) 罗辑(jī) 造谣(yáo)阑珊(shān) 突兀(wǔ) 卢仝(tóng)B.时髦(máo) 嶂碍(ài) 敷衍(yǎn)絮聒(guō) 寒宣(xuān) 街衢(qǘ)C.圩堤(dī) 斟(zhēn)酌融洽(qià)寡(gua)言辞(ci)句枯燥(zao)D.勉强(qiáng) 告戒(jiè) 揣(chuāi)磨贿(huì)选霉(méi)头倚赖(lài)2,2、下列字形正确的一项( )A.蕴藉针灸拙笨相形见拙B.荫庇辍泣羁留拾掇C.吝啬迢迢皎皎向隅而泣D.初霁机纾子衿吹笙3,(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21~23题。
一翦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21.对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A.“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表现了词人的孤独寂寞。
B.“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句中“独”点出了夫妻离别后的孤独,暗含对丈夫归来的渴望之情。
C.“花自飘零水自流”比喻岁月流逝,不见丈夫归来,内心极度悲伤。
D.“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句把愁说成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由外到内,此消彼长,表现出内心难消的愁绪。
22.这两首词都把深深的感情与典型的景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动人心弦的意境。
试结合诗句加以具体说明。
23.这两首词都是表现爱情的千古绝唱,读后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4,9.古诗文中为了使语句精练工整,在彼此相对的文句中,常使前后词语互相呼应,在意义上互相补充,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叫“互文”。
单元综合测评(二) 第二单元(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9282107】A.⎩⎨⎧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距离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 C.⎩⎨⎧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岸边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徒,空却坐.促弦弦转急 坐:坐下 【解析】 C 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答案】 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39282108】A .侧身西.望长咨嗟 B .歌.以赠之 C .浔阳江头夜.送客 D .朝.避猛虎 【解析】 B 项,名词作动词,A 、C 、D 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B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 .暮去朝来颜色..故 C .铁骑突出..刀枪鸣 D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 A 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 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过一般,使超过一般”。
【答案】 D4.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空回答)(1)《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
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2016·北京卷)(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 。
(李白《蜀道难》2016·江苏卷)(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综合检测一、基础题1.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下)B.画图省.识春风面(曾经)C.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D.他生未卜..此生休(预料)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秋月春风等闲度..繁霜鬓(极其痛恨)...(随随便便)B.艰难苦恨C.侧身西望长咨嗟..峨眉巅(飞越)..(叹息) D.可以横绝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与元九书》)。
B.李白与杜甫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绝,一个情深意永。
C.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读诗,就是要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感受诗的语言的韵味。
”D.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论诗三十首》)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句是()A.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B.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守关的将领有的不是(自己的)亲信,因此变成叛乱者。
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像庄周梦蝴蝶一样,我曾沉迷在美好的境界中,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爱心托给杜鹃。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在这令人悲伤的秋天,我常常离家万里,抱着晚年多病的身体独自登上高台。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3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测评同步训练新人教必修3(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21分)1.下列对通假字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答案:A 解析:“无〞通“毋〞,不要。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树.之以桑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天下云.集响应 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答案:C 解析:C项,名词用作状语;A、B、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
3.下列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七十者可以..者..食肉矣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闻道有先后答案:D 解析:A项“可以〞,古义为可以凭借,是两个词;今义是一个词,表示可能、能够、认可、同意之意.B项“寄托〞,古义为安身;今义为托付,或者指把希望、理想、感情等放在某些人或事物上.C项“博学〞,古义为广泛地学习;今义指学识渊博,学问丰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答案:C 解析:A项“而〞,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后者为连词,表递进。
B项“于〞,前者为介词,比;后者为介词,表示引进动作的对象.C项“之〞均为结构助词,的.D项“其〞,前者为语气副词,表揣测,大概;后者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5.下列句式属定语后置的一项是(3分)()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案:A 解析:B项为宾语前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6分)(1)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________________,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______________,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单元综合测评(三)第三单元(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目不交睫....,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
②有专家指出,石油是不可忽视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厝火积薪....,未雨绸缪,进一步健全中国的石油安全体系。
③那些航空领域的拓荒者,很多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们筚路蓝缕....的感人形象一直深深印在人们的记忆中。
④这次会谈并没有其他人员参加,他们两个人又都一直讳莫如深....,所以会谈内容就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⑤正在悠闲散步的外科主任王教授,突然接到护士电话说有个病人情况危急,他立刻安步当车....向医院跑去。
⑥从用字之讲究可以看出,这首诗的作者苦心孤诣....,要在这有限的篇幅中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
①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这里属望文生义。
②厝火积薪: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
这里误用为“事先做准备”了。
③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使用正确。
④讳莫如深:形容紧紧隐瞒。
使用正确。
⑤安步当车:指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与句中“跑”的意思相矛盾。
⑥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使用正确。
【答案】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一切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永远持着守护童年的立场,遵循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充满爱与希望,传递古老传统中的善与美。
B.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我们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就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C.自从实施飞行员培训计划后,学员报名十分踊跃,有航空爱好者,有想开飞机节省时间的企业家,还有一些家长想给孩子增加一项实用技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综合检测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B.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C.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抛头露.面(lù)D.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殊俗叩关不测之渊兵刃既接B.迁徙须臾约从离衡防微杜渐C.崛起堕落追亡逐北要言不烦D.谪戍孝悌锲而不舍人才汇萃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日出江花江胜火D.引人入胜4.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师不必贤于弟子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申之以孝悌之义D.未之有也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B.序八州而朝同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6.下列句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心一也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露.面(lòu)内讧.(hònɡ)缉.鞋口(jī) 酾.酒临江(shī)B.咱俩.(liǎ) 粘.连(nián)下脚.料(jiǎo) 枹.止响腾(fú)C.堑.(zhàn)壕压轴.(zhòu)抹.不开(mò) 暴虎冯.河(pínɡ)D.歃.血(shà) 熨.斗(yùn)炮.羊肉(bāo) 龇.牙咧嘴(zī)解析:选D。
A.缉qī;B.粘zhān;C.堑q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诡密扁桃体结草衔环夙兴夜寐B.蛰伏联锁店茕茕孑立数典忘祖C.给力精气神沽名钓誉得鱼忘荃D.缧绁百叶窗焚膏继晷平心而论解析:选D。
A.诡秘;B.连锁店;C.得鱼忘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11月27日,随着山大正式通过官方公告确认加入“2011年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考”,两大自主招生联考联盟也相继颁布..招考时间安排。
B.朝韩炮击事件恶化了朝鲜半岛的安全态势。
目前,两国边境数千门大炮对峙,前方局势紧张,双方摆足了枕戈待旦....的架势。
C.政府拆迁凭借的是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条例》,而各省据此条例制定了拆迁细则,上下其手....,强化了政府在私产权让渡上的强势地位。
D.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解析:选B。
A.颁布:适用于政府机关或国家领导人对下级机关、人民群众公开宣布,色彩十分庄重,限于书面形式;对象不合,改为“公布”。
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望文生义。
D.不耻:不以……为可耻,应用“不齿”。
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夏天,他躺在病床上对《齐鲁晚报》的记者说:“有这么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下一辈子还做环卫工人!”B.2010年11月10日,京沪高铁先导段率先完成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力“四电集成”施工,展开联调联试和综合试验工作。
单元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
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
“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
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
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后面可以来验证: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②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③过去城西的河水发黑,满目疮痍....。
现在,堤上种植着美人蕉和菖蒲,河里则放养着几万尾鲢鱼,美化了视觉环境,也净化了水质。
④不滥施刑罚,不以言获罪,即使一人犯法,也不搞朋坐族诛....,这才是法制社会应有的基本准则和精神气度。
⑤他虽然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⑥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1.给加线字注音:曩( )音被箠( )楚经传( ) 槛( )阱髡( )刑暴( )肌肤圜( )墙枪( )地强( )颜羑( )里衣赭( )衣贪生恶( )死缧( )绁( )倜( )傥( ) 放失( )旧闻轩( )辕( ) 剌( )谬闺閤( ) 戊( )戌苛( )求2,4.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曾一度风靡全球,使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B.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行迹十分可疑。
C.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D.他的冤屈终于得到了伸张,他所蒙受的耻辱终于得到了洗刷。
3,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任选三题)(6分)(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相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风急天高猿啸哀,,。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王勃《滕王阁序》)(4),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4,二、阅读理解(51分)(一)阅读下两处短文,回答问题。
(17分)[甲]①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一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
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 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②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么,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如何挽救这类珍稀动物?"克隆"为人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10.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是()A.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B.不过要领略“白云四望合,青霭入看无。
”的境界,仍须来中国。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最后的一场秋雨了吧--在窗外静静飘洒着。
D.正苦闷关头,船家大声叫起来说:“先生,罗芷来了”。
2,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4分)(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3分)(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3分)3,3.文学常识.名句默写:①.司马迁,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夏阳人。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载了到三千年的历史。
全书篇,包括. . . . 五种体例,共52万字。
鲁迅评价此书为“,”,有很高的史学及文学价值。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大礼不辞小让。
,我为鱼肉。
③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____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与____和____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取材极为广泛。
有以日常生活的笑话故事为题材,斥责沙皇专制统治的《胖子和瘦子》等,有嘲讽官吏奴才心理的___.___等,有表现对劳动者同情和对剥削者憎恨的《万卡》.《磨场外》等,有以各种类型的知识分子为题材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文学教师》等。
4,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悬岩峭壁心魂惊骇飘翔喧闹一泻千里B、难以置信莓黑潮湿星临万户周道如抵C、遮天敝日浩汉无垠鸟鸟烟云山蹦地裂D、粉身碎骨停制不前精力充配乐此不比[来源:学科网]5,8.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①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雄心太大,自然科学的"双刃剑"性质,在它给人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这些信息落在生物恐怖主义者或者其他人类公敌手里怎么办。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1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A.自负的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年高考,期期艾艾盼来的竟然是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对他打击太大了。
B.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
C.旅居国外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他最近写信给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D.领导十分关心新员工的生活,对家属就业.小孩的入学等问题都无所不至地一地过问。
2,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某杂技团进行了"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独立核算,分成"的办法,初步扭转了长期以来在分配上吃大锅饭的局面。
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一种的恐惧蔓延到全身,使他无法再在会场里静静地坐着了。
A.节余留连无明 B. 结余留连无名C.节余留恋无明 D. 结余留恋无名3,8.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我既然担当不了你家使唤,白白地留着也没有什么用。
B.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一切事都顺着公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C.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这用来送给后来的人是不够的,就留作纪念吧。
D.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可以回绝来做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谈吧。
4,4.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A.囹圄(wǔ)阏氏(yān zhī)缧绁(léi)B.圜墙(yuán)槛阱(jiàn)且鞮侯(qiě dī)C.着重(zhuó)曩者(nǎng)啮血(chǐ)D.黝黑(yǒu)倜傥(tìtǎng)黑黝黝(yōu)5,1.给加点的字注音。
枭()雄表恶()其能刘琮()孙讨虏()长()史芟( )夷胄()强弩()眚()旌麾()( ) 奄()有累()官踅()番()阳舟楫()斫()恐慑()难卒()合邂逅()()走舸()顷()之烟炎张()天雷()鼓泥泞()羸()兵蹈藉()会()稽淀水涨()满红涨()虾篓()打点()()窜()进泅()水6,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乃夜驰之沛公军②常以身翼蔽沛公B.①沛公军霸上②项伯杀人,臣活之C.①道芷阳间行②刑人如恐不胜D.①籍吏民,封府库②吾得兄事之2,7.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芒然对簿公堂栈桥独辟溪径B.巉岩出奇致胜吮吸不径而走C.崔嵬振聋发聩喧豗义愤填膺D.铮嵘趋之若骛边塞气慨非凡4,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青泥何盘盘()(2)可以横绝峨眉巅()(3)扪参历井仰胁息()(4)连峰去天不盈尺()(5)剑阁峥嵘而崔嵬()(6)侧身西望长咨嗟()5,(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 ~ 18题。
这一试验所需的时间只是问题之一,可这一个问题就大得可怕。
试想,你要克隆一个不同凡响、成绩辉煌的外交家,好让他照管遥远未来的中东问题。
你必须逮住并说服他摘下一个细胞。
这也许不难办到。
但在此之后,你不得不等待他的胚胎长大,然后还要再等至少40年。
在此期间,你得保证,所有的观察者耐住性子,在他前途未卜的童年和青少年期不去乱加干预。
这还不算。
你还得有把握能再造他的环境,大约还要造得丝毫不差才行。
“环境”一词其实意味着人群,因此,你要克隆的恐怕远远不止于那个外交家本人。
这是克隆问题的非常要紧的方面。
我们对于克隆而成的个体本身激动不已,却基本上忽视了这个方面。
你用不着完全同意B·F·斯金纳的全部论点,就可以承认,环境就是能造成不同。
而当你审视我们用“环境”意指什么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最终指的就是其他生人。
我们用委婉语和行话来表达这个,诸如“社会力量”“文化影响”,甚至还有斯金纳氏的“言语群体”,但是,这些词语真正的意思,是指邻近的密密挤挤的人群,在讲,在听,在微笑,在皱眉,在给与,在保留,在勉励,在推动,在爱抚,或对这个个人抡起大棒。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2,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13.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社会科学院15日在京发布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今年农业生产仍将保持良好态势,农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预计均为6%。
B.经济危机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有识之士马上支出奇招:大学生要就业首先要放下精英观念。
据说,只要不用精英教育的观念看待大学生就业,就不存在就业问题。
C.最近几十年来,因为“以药补医”机制,形成了扭曲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内在驱动,导致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D.官者,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商者,社会财富的创造与流通的推动者。
学者,科学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者。
三者各司其职(“官”用好权,“商”赚得钱,“学”尊且贤)。
如此一来,百姓获益,社会有序,可曰:和谐。
4,(三)阅读下列文段,完成25~27题。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
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
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
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二、阅读理解(一)阳光,是一种语言雷抒雁①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地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
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即展开,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②晴朗的日子,走在街上,你不会留意阳光。
普照的阳光,有时像是在对大众讲演的平庸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到处是躁热的嘈杂。
③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长夜之后的日出,严冬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之前的黄昏。
这些时刻,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④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地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
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
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
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智慧,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⑤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那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江河之上,那些在粼波里晃动的金箔也非真实;你更不要去攀援那七彩的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琢磨的意境。
瞬间,一切都会不复存在。
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的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的血管里推涌起波澜壮阔的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长留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⑥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
即使不用铜号和鼙鼓,即使是喁喁私语,那声音也没有卑琐和阴暗,没有湿淋淋的怯懦和哀伤。
⑦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的语言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里,感知阳光温暖的语言力度。
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你就会有一个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扇明亮清朗的心境。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32.苏轼.关汉卿.鲁迅.徐志摩.舒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作家或诗人,请你仿照例句,为其中一位写一段话,表现他们在文学上的重要成就和意义。
要求语言流畅,有一定的文采,字数不少于40字。
(5分)示例:汤显祖一部《牡丹亭》,一首青春的歌吹,一曲真情的颂歌。
你彰显人性,反对束缚,你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曲作家,美的守护神!所选人物:2,19.模仿下列句式形式,再写一个句子。
(2分)假如生命是花。
花开时是美好的,花落时也是美好的,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瓣一瓣撒在人生的旅途上……假如生命是船。
不要停泊,也不要随俗逐流!我将高高地扬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的海域……假如生命是。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凄与悲的距离白水河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你能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
它这样的美,美得让人陶醉,它这样的凄怨,凄怨得让人落泪。
深入它,才知道它凝聚了一位贫苦艺术家一生的感慨.叹伤,它又凝聚了他一生的流浪。
阿炳,这样一位被众人叫做“瞎子阿炳”的人,在无锡市一流浪就是50多个年头。
他脖子上挂着笙.笛.琵琶等乐器,在无锡市漫步。
他看不见了往日的风景,但他有自己的歌声。
曾有一度,在无锡市,谁不熟悉阿炳的歌声.笛声?人们熟悉他,但他又被人们遗忘。
在被遗忘的角落里,阿炳保留着自己的尊严,探索着自己的痛苦而又艺术的生活。
无锡惠山二泉亭附近风景独美。
这里有一泉水,号称“天下第二泉”。
泉的南面有一所开敞的轩,游客们可在这里休息.品茗。
轩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池子,四周围以石栏,池中养了许多金色的鲤鱼,“鱼戏莲叶间”,该是一种别样的情趣吧。
有一个石刻的龙头,从池边伸出,向池中喷出山泉。
在这里,在阿炳26岁以前的时光里,留下了他的多少欢歌笑语。
而今当无锡市一个瞎眼的老汉拉着名曲在挣着微薄的生活费时,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永恒?谁在意了他的曲子中的辛酸?这样的乐曲差点儿就要成为历史天空中的一朵云,最终也将烟消云散。
高中语文综合测试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B.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C.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和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解放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
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2,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户籍制度中国本土的户籍制大约始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府实行户籍登记制主要是为分配土地、征收赋税及摊派徭役提供凭据。
新中国成立后,户籍制度逐步发展成为集人口迁移控制和利益资源分配于一体的结构严密且功能强大的系统性政策,以一九五八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政府管制。
该法规确立了以常住人口为主,严格控制人口流动的基本原则,明确地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并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
"这种二元结构的封闭式的户籍管理模式构成了世界罕见的城乡壁垒,它在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城市可凭借户籍壁垒构建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一系列排他性的城市福利和保障城市劳动力全面就业的城市就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户口本成为中国人之间身份及待遇差别的一大标志,户籍制度是留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身上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烙印。
客观地讲,传统户籍制度对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等,确实起到了"铁篱笆"似的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滥觞于农业和计划经济的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明显适应不了时代的需要。
高中语文单元综合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二)阅读《蜀道难》中的下列诗句,完成18~10题。
(14分)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18.李白丰富和奇特的想象,充分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请结合节录的诗句。
分析诗人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和夸张手法的?(4分)19.诗人给“畏途”营造了凄情、惊险的气氛,请对此作简单分析。
(4分)20.结合选段,概括古老蜀道的特点。
(不超过10个字)(2分)21.结合选录的二段,分析《蜀道难》的语言特点。
(4分)_________(2分)2,12.《赤壁赋》一文中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是指()a.“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一语(古时“窈纠”与“窈窕”音相近),所以称“窈窕之章”。
b.“明月之诗”指作者自己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
这是一篇借物抒情之作,开篇就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句;“窈窕之章”同a项所说。
c.“明月之诗”指李白的诗歌。
李白诗篇中有很多写月的诗句,“窈窕之章”指李白《登泰山诗·其二》中“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之句。
d.“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泛指一切歌咏山川风物.寄情于物.借物抒怀的优美诗文。
3,2.在空白处填字。
万()俱寂()()大醉近在()尺前()后继既往不()百战不()主观()断咬文()字()()郁郁()()沥沥()()有力()天后土4,28.阅读下面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仰望宇宙,星光灿烂,身在地球,志存高远,心有万方;可是,伊索寓言里那位只仰望的文学家掉在井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管多么远大的目标,都开始于平实的脚下。
俯视大地,众生纷纭,脚踏实地,情系现实,关注生活;可是“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关心脚下的事情,也会陷入平庸,迷失方向,失去梦想……一仰一俯,包含了丰富的人生意义。
请以“仰望与俯视”为话题,展开联想,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5,3.比较下面两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 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2) 而且很胆怯,不独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
(3)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4)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A. (1)(2)相同, (3) (4)不同B. (1)(2)不同, (3) (4)相同C. (1)(2)不同, (3) (4)也不同D. (1)(2)相同, (3) (4)也相同6,1.下列词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雍容(yōnɡ)铁骑(qí)虔敬(qián)抖擞(sòu)B.惆怅(chánɡ)妩媚(wú)相契(qì)翘首(qiào)C.平庸(yōnɡ)拯救(zhěnɡ)魅力(mèi)惺松(sōnɡ)D.虾蟆(xiā)慵倦(yōnɡ)讥讪(càn)辗转(zh ǎn)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美丽《诗经》鲍鹏山《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
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
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
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
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
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
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
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
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
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她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
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
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
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欣赏和喜爱。
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
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天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
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
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
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
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
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
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
《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6.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
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7.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是一项是()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8,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B.记得在小学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子兽"。
C.假如作报告的人语感敏锐-'点改成说: "咱们要怎么样",听的人就会觉得亲切得多。
D.情人们喁喁私语,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谈到无可再谈,则"此时无声胜有声"了。
9,4.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戮力(lù)瞋目(chēn)目眦(zì)毋纳诸侯(wù)B.刀俎(zǔ)参乘(chéng)车骑(jì)大飨士卒(xiǎng)C.玉玦(jué)卮酒(zhī)鲰生(zōu)数目项王(shù)D.美姬(jī)啖饭(dàn)俘虏(lǔ)按剑而跽(jì)10,10.下列通假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B 距关,毋内诸候。
距:拒内:纳C.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隙D.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属:嘱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0分)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又把这些音素_______________成音节,再把音节______________起来,_______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
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
10.文中几个加点词,按其含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音节、__________、语言。
(2分)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A.组合连接B.连缀组合C.组合连缀D.组织连缀12.人类语言能够"随机应变''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不超过30字)(2分)□□□□□□□□□□□□□□□□□□□□□□□□□□□□□□13.人类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4.文中划波浪线部分所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