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汇总表
- 格式:xls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1
等电位联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注:本表内容的填写需依据《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本检验批质量验收的规范依据见本页背面。
填写说明一、填写依据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2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二、检验批划分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工程中分项工程检验批,人工接地装置和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的接地体各为一个检验批,大型基础可按区块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避雷引下线安装六层以下的建筑为一个检验批,高层建筑依均压环设置间隔的层数为一个检验批;接闪器安装同一屋面为一个检验批。
三、GB50606-2010规范摘要3.5.1 材料、器具、设备进场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的产品应包括智能建筑工程各子系统中使用的材料、硬件设备、软件产品和工程中应用的各种系统接口;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或实施生产许可证和上网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应进行产品质量检查,未列入的产品也应按规定程序通过产品质量检测后方可使用。
2 材料及主要设备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合同文件和工程设计文件进行的进场验收,应有书面记录和参加人签字,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验收人员确认;2)应对材料、设备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及产地等进行检查复核;3)主要设备、材料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性能的检测报告。
3 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检查应包括安全性、可靠性及电磁兼容性等项目,并应由生产厂家出具相应检测报告。
16.1.3 等电位联结安装除应执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第6.4节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27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线应从接地装置直接引入,各区域的总等电位联结装置应相互连通。
2 应在接地装置两处引连接导体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相连接,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连接带的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不应小于50m㎡,钢质接地线不应小于80m㎡。
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及其使用者的安全。
为了保证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记录。
下面是一份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的模板,供参考:工程编号:工程地点:检测单位:检测日期:检测人员:一、现场勘查记录:1.工程位置:(可以添加图片)2.现场环境:(如周边建筑物、地形地貌等)3.施工情况:(如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存在的问题等)4.现场安全情况:(如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识、施工区域是否设置围挡等)二、材料和设备检测记录:1.防雷材料:(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厂家、出厂合格证明等)2.接地装置:(装置类型、数量、布置情况、安装质量等)3.防雷器件:(器件类型、数量、安装位置等)4.防雷控制装置:(装置类型、数量、布置情况、安装质量等)5.其他相关设备和材料:(列举具体设备和材料,并进行检测记录)三、施工质量评定:1.进行施工质量评定,对各项工程进行评分,评定标准如下:(1)防雷材料的选用及安装质量(2)接地装置的布置和安装质量(3)防雷器件的安装位置和数量(4)防雷控制装置的布置和数量(5)其他相关设备和材料的安装质量2.进行现场施工质量评定,对现场环境和安全情况进行评分,评定标准如下:(1)工程位置的选择和环境适应性(2)现场环境的整洁与安全设施的设置(3)施工区域的围挡和警示标识四、问题整改记录:1.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合格项,填写整改记录,包括问题描述、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人、整改期限等。
2.对于已经整改的问题,填写整改日期和整改情况。
五、检测结论和意见:1.总结检测结果,根据检测记录和问题整改情况,对工程的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进行综合评价。
2.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指导,在下一阶段的施工中加以改进。
以上是一份防雷与接地子分部工程检测记录的模板,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和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