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选调生考试数量关系四步秒杀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奇偶特性首先运用这个特性前得熟悉奇偶特性的基本原则:1.任意两个数的和如果是奇数,那么差也是奇数;如果和是偶数,那么差也是偶数。
2.任意两个数的和或差是奇数,则两数奇偶相反;和或差是偶数,则两数奇偶相同。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解析】根据题意,设甲教室当月举办了x次培训,乙教室当月举办了y次培训,当然,这道题目可以进行解方程求解,但是数字比较大,运算量较大。
但是用奇偶特性就非常简单,直接秒杀。
由,50x+45y=1290,1290是偶数,50x是偶数,则45y一定是偶数,即y是偶数。
又,因为x+y=27,27是奇数,则x一定是奇数,选D项。
总结:当题目出现方程或方程组时,且选项奇偶性不同,可以考虑利用奇偶特性进行快速解题或排除干扰选项。
二、整除特性整除判定基本法则(1)、2、4、8整除判定法则一个数能被2(或者5)整除,当且仅当末一位数字能被2(或者5)整除;一个数能被4(或者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两位数字能被4(或者25)整除;一个数能被8(或者125)整除,当且仅当末三位数字能被8(或者125)整除;(2)、3、9整除判定基本法则一个数字能被3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一个数字能被9整除,当且仅当其各位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11整除判定法则一个数能被11整除,当且仅当其奇数位之和与偶数位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例题:一单位组织员工乘车去泰山,要求每辆车上的员工数相等。
起初,每辆车22人,结果有一人无法上车;如果开走一辆车,那么所有的旅行者正好能平均乘到其余各辆车上,已知每辆最多乘坐32人,请问单位有多少人去了泰山?A. 269B.352C. 478D.529【解析】根据题意,设单位一共x个人,有N辆车,则,22N+1=x,(x-1)/22=N,即x-1能被22整除,选项D正确。
2015年河南选调生数量关系解题技巧华图教育王占永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即将开始,关于众多考生在备考数量关系模块时候的头疼问题,四川华图教育为你分享做题技巧。
对于数学运算题型,考生应对数学运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基本知识、常用方法、常见题型再梳理一遍:一.基础知识被2、3整除的数的特点、完全平方数、奇偶性、质合性、1~9的n次方的尾数变化情况、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求法、计算公式、数列中项以及求和公式、不定方程的解法、常见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公式、日期星期数的变化。
二.常用方法特值法、分合法、方程法、比例法、计算代换法、尾数计算法等常用方法的使用技巧。
1.特值法所谓特值法,就是在某一范围内取一个特殊值,将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这对于只需要把握整体分析的数学运算题非常有效。
其中“有效设‘1’法”是最常用的特值法。
2.分合法分合法主要包括分类讨论法和分步讨论法两种,重点应用于排列组合问题中。
在解答某些数学运算问题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
而分步讨论法则是指有时候有些问题我们一步是无法解决的,此时需要把问题进行分步,按步骤一步一步地解决。
3.方程法将题目中未知的数用变量(如x,y)表示,根据题目中所含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求解未知数的值,来解应用题的方法。
方程法应用较为广泛,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部分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方程法来求解。
应用广泛,思维要求不高,易于理解和掌握。
4.比例法根据题干中相关比例数据,解题过程中将各部分份数正确画出来,进行分析,往往能简化难题,加速解题。
5.计算代换法计算代换法是指解数学运算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
实质是数量之间的转化,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国家选调生|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选调生| 各省选调生|6.尾数计算法尾数法是数学运算题解答的一个重要方法,即当四个答案全不相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尾数计算法,最后选择出正确答案。
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备考360度无死角:图形推理数量类华图教育李婷婷在2015年河南选调生考试中图形推理是必考的一个题型,而且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一般会从以下四方面来考察:数量类、位置类、样式类、属性类。
接下来就数量类的一个解题思路给大家做一个梳理。
一、图形推理中数量类题型判定题型判定有两种方式:一是所给出的图形是组成元素凌乱,二是所给出的图形是局部元素有明显数量变化的。
二、解题思路(一)、数什么山西省公务员考试中,数量类要求我们数的是点、线、角、面、素这五个方面。
1.点。
点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顶点、交点、出头点、切点。
2.线。
线一般考查的是直线、曲线、笔画。
其中笔画又分为一笔画和多笔画。
一笔画是从一点出发不重复使用线段但是点可以重复使用,把它一笔画下来。
一笔画是近年来常考的考点,一个完整的不断开的图形,如果奇点数为0或2,那么这个图形就是可以一笔画出的,和一笔画相对应的是图形的多笔画问题,一个图形的最少笔画数=奇点数/2。
3.角。
角是指从一点引出的直线所夹成的平面部分。
角可分为内角和外角,外角一般不做考查。
并且内角只考小于180度的角,这个在考试的时候要注意。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4.面。
面就是指封闭空间。
5.素。
素是指在图形中不连接的组成部分。
关于素的考点一般有两个方面:素的个数和素的种类。
(二)、怎么数1. 什么明显数什么刚才已经提到数量类需要数的有五个方面:点、线、角、面、素。
那在考试的过程中遇到数量类的考题是先数点还是先数线,还是角、面、素。
这个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专家提醒各位,这个时候用到的一个方法就是什么明显数什么。
也就是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拿到一道数量类的题目,观察其题干给出的图形,发现面比较明显就数面,发现直线比较明显就数直线。
这就是什么明显数什么。
2.局部问题局部解决如下面的图形的考查就需要我们左半部分和有半部分分开来看,如果一起来数的话是找不到数字规律的,所以在考试时候遇到类似的题目整体数的时候没有规律的话应该考虑局部来数。
一、解题时整体把握,抓住出题人思路。
【例1】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将B、C、D 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可以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可以灌满。
如果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 )分钟可以灌满。
A.25B.20C.15D.10解析:选择D。
此题出题人考的是考生整体把握的能力,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而现在加入D管,帮助A、B、C三个水管放水,因此时间一定低于12分钟,因此此题选D。
二、题干信息与选项成比例或倍数关系:想倍数,想整除。
【例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
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A.10米/秒B.15米/秒C.25米/秒D.30米/秒解析:选择A。
此题问的是两车的速度相差,因此,做题时找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而B、C比值正好是5:3,推断分别为客货车速度,而两车速度相差为10米/秒。
【例3】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
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A.48B.42C.36D.30解析:选择A。
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A、B选项刚刚为8:7,推断它们分别为足球与篮球的数量,而且只有48是8的倍数。
因此选A。
三、确实没时间要放弃,根据奇偶性选与众不同的选项。
【例4】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8B.10C.12D.15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解析:选择D。
备战2015年选调生数量关系制胜策略一、反复做真题,把握出题动向数量关系模块是大家公认的最难的部分,想攻克数量关系这一部分,必须弄透这部分的常考的题型和出题动向,解决的首要渠道就是做历年真题。
通过反复做真题,不仅仅可以了解高频题型,还可以体会出题人的意图,同时也会发现自己知识的短板,进而找到学习的方向。
下面就以离现在最近的2014年国考真题为例,分析数量关系模块的几大出题动向:1、经典旧题型有重新考查趋势2014年国考数量关系部分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旧题型新现”。
比如溶液问题、容斥原理、分段计费问题在最近几年国考行测中没考过,但在2014年又重新出现了,因此,应引起广大考生的关注。
其中,溶液问题在2009年国考中考过,容斥原理在2011年国考中考过,分段计费问题在2010年国考中考过。
【2014-国家-64】烧杯中装了100克浓度为10%的盐水。
每次向该烧杯中加入不超过14克浓度为50%的盐水,问最少加多少次之后,烧杯中的盐水浓度能达到25%?(假设烧杯中盐水不会溢出)()A. 6B. 5C. 4D. 3【答案】B【解析】【解法一】方程法。
设x次后能满足题干条件,则根据题意有(10+7x)/(100+14x)=0.25,解得x=4.3,则至少需要5次。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法二】方程法。
设最少加x次能满足题干要求,结合溶液混合基本公式可得:100×10%+14x×50%=(100+14x)×25%,解方程可得x=30/7=4.3。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解法三】十字交叉法。
如下图,100/x=0.25/0.15,解得,x=60,60/14=4.3,所以至少需要5次。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2、题目注重对小细节的考查2014年的真题总体上对考生考查得非常细致,所谓“细节决定成败”,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数学解题思维,还要注意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性问题。
2015河南选调生备考指导:考场战术大揭秘之数量关系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交流群群号:139395306一、釜底抽薪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指出,数学运算中很多题目的确可以利用一些特性(例如奇偶特性、大小特性、倍数特性、余数特性、尾数特性等等)秒杀到答案。
以2013年国考题为例:【例1】某汽车厂商生产甲、乙、丙三种车型,其中乙型产量的3倍与丙型产量的6倍之和等于甲型产量的4倍,甲型产量与乙型产量的2倍之和等于丙型产量7倍。
则甲、乙、丙三型产量之比为:A.5∶4∶3B.4∶3∶2C.4∶2∶1D.3∶2∶1【解析】选D。
数字特性思想,由题意3乙+6丙=4甲,得甲应为3的倍数。
观察选项只有D项满足。
【例2】某种汉堡包每个成本4.5元,售价10.5元,当天卖不完的汉堡包即不再出售。
在过去十天里,餐厅每天都会准备200个汉堡包,其中有六天正好卖完,四天各剩余25个,问这十天该餐厅卖汉堡包共赚了多少元?A.10850B.10950C.11050D.11350【解析】选B。
经济利润问题。
考虑数字特性,卖出1个获利6元,未卖出赔4.5元,即总利润为3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B项满足。
【例3】两个派出所某月内共受理案件160起,其中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乙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20%是刑事案件,问乙派出所在这个月中共受理多少起非刑事案件?A.48B.60C.72D.96【解析】选A。
由数字特性思想,由“甲派出所受理的案件中有17%是刑事案件”,可知甲派出所受理案件数目应为100的倍数,总数为160,故甲为100件,乙为60件,非刑事案件为80%×60=48件。
二、以逸待劳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通过对题目的研究,总结出很多“公式”,在考试过程中遇到该类题目可以代入“公式”,从而快速得到答案。
常用于牛吃草问题、行程问题、过河问题和边端计数问题等。
【例4】某河段中的沉积河沙可供80人连续开采6个月或60人连续开采10个月。
为了在考试中能快速并且准确的解决出数学运算题目,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是大家必须要掌握的,下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就来介绍两种常见的解题方法:1、方程法;2、极限思维。
一、方程法方程法是一种直接的方法,它是把未知量设为字母(比如x),然后把字母(比如x)作为已知量参与计算,最终得到等式的过程。
方程法的思维方式与其他算术解法的思维方式不同,它不需要从已知到已知和从已知到未知等多层次的分析,它只需要找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按顺序列出方程即可。
方程法的主要流程为:设未知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出方程一般说来,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盈亏问题、鸡兔同笼问题、和差倍比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均可使用方程法。
但是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如果题中数据关系比较简单,或者可以直接利用现有公式时,使用方程法反而会影响答题效率。
专家从历年真题中选取典型题型,结合真题,为各位考生详细讲解方程法的运用。
例题1:2010年国家行测真题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仍按上月售价销售,其利润率提高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A.12%B.13%C.14%D.15%【思路点拨】本题为典型的利润问题,但是没有太多详细的数据,即不容易直接找到已知数据间的关系,因此直接用方程法求解比较简洁。
【解析】设未知量:设上个月的利润率为x,则这个月的利润率为x+6%。
找出等量关系:两个月的售价是一样的。
列出方程:不妨设上个月商品进价是1,则这个月商品进价是0.95,1×(1+x)=0.95×(1+x+6%)解出方程:x=14%。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所以正确答案为C。
二、极限思维法所谓的极限思想就是指平时生活中遇到某件事情时,我们会自然考虑事情最好会是什么样子,最差会是什么样子的一种能力;转换成解题其实就是考虑符合题目中条件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一种解题技巧。
数的基本分类:按照能否被2整除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2、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也就是说,自然数中除了奇数,就是偶数。
注:0是偶数。
(2002年国际数学协会规定,零为偶数。
我国2004年也规定零为偶数。
偶数可以被2整除,0照样可以,只不过得数依然是0而已。
)按照因数情况可分为质数、合数、1和0。
1、质数: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也称作素数。
2、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其它因数的自然数叫做合数。
3、1:只有1个因数。
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0: 0不能计算因数,和1一样,也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备注:这里是因数不是约数,并且2是唯一一个质偶数,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要是出现质合性的考察,基本上都会涉及到2。
)判断一个较大奇数是否为质数的方法:1、选择一个比他大并且最接近它的平方数;2、将大数进行开方,得到一个数,选择比开方后得到的数小的所有质数进行验证是否能被需要判定的那个数整除;3、若能被需要判定的奇数整除,则说明该奇数是合数,若不能则说明该奇数是质数。
例如:47是否为质数?1、比47稍大并且最接近的平方数是49=72;2、比7小的质数有2、3、5,;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3、经验证47均不能被2、3、5整除,所以47是质数。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第一、给数量关系早已判死刑,第二、数学功底不错,但不会解题技巧,第三、掌握了很多解题技巧,但做题量不到位,无法灵活运用解题技巧,第四、靠数量关系拉开差距。
为什么出现这类情况?归根结底两个原因:态度和付出!在这里说的态度是指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数量关系难,太费时间。
其实在行测的所有模块当中数量关系部分是最节省时间的,但前提你必须掌握,并且灵活运用这些技巧!下面还是通过例题来展示技巧的可行性。
我希望阅读者带着这样的几个疑问去阅读!1.这样的题我们可以归纳为哪一类型。
2.技巧是怎么运用的?3.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此技巧?【例题】A、B两桶中共装有108公斤水,从A桶中取出1/4的谁倒入B桶,再从B 桶中取出1/4的水倒入A桶,此时两桶中水的重量刚好相等。
问B桶中原来有多少公斤水?A.42B.48C.50D.60【解法1】运用方程法:假设B桶原有水量为4X,那么A桶原有水量为108-X,假设法有好几种,这里是设要求的量,而且题里关系数量有分数,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设了4X,这是方程法的第一个知识点,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得出81-3X+(3X+27)/4=54。
从而得出4X=60。
在这里最大难度在于列方程,比较繁琐,必须一步一步推出来,在这过程当中很容易出错,还有重点是得出X以后要注意所求的量和我们的假设!【解法2】反向思维法:对于这道题来说我们用方程法从正面出解题有些难度,那么我们可以从后往前推,首先由题意可知最后每个桶的水量都是54,那么第二次从B桶取出1/4后还剩下3/4,所以第二次从B桶没有取出前的水量是54÷3/4=72,此时A桶的水量应是108-72=36,这里的36是第一次从A桶取出1/4之后的量,取出1/4后还剩下3/4,所以A桶原有的水量为36÷3/4=48,所以B桶原有的水量为108- 48=60。
【解法3】代入排除法:行测题都是选择题,选项的题干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应该养成习惯,去分析选项!所谓的带入排除法根据题干先排除有些不符合题意的选项,然后把剩余的答案进行代入。
2015年选调生考试数量关系四步秒杀
公务员考试难不难?不难。
如果有三天时间,相信每位学员都能拿到满分,难的是与速度争锋,所以在考试中有哪些速算的方法一直是广大学员最关心的问题。
在此,华图教育与您一同分享行测秒杀四法,祝您快速解题,成功登顶。
秒杀一法:代入法
代入法是考试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快速计算方法,经常用于诸如以下描述的题目中:“一个数”满足某种特点,或题目中所要求解的数据在选项中都已经给出来。
例题1:一个数除以11余3,除以8余4,除以7余1,问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A.36
B.55
C.78
D.122
解析:从最小的选项开始代入,因为这道题问的就是这个数最小是多少。
代入36发现符合条件所描述的情况,直接选定答案即可。
例题2:甲、乙、丙三种软糖,甲种每块0.08元,乙种每块0.05元,丙种每块0.03元,买10块共用0.54元,求三种糖各买几块?( )
A.4、2、4
B.4、3、3
C.3、4、3
D.3、3、4
解析:从A项开始代入,只要满足条件一:三种软糖的个数为10,条件二:三种软糖的价格数位0.54,就是正确选项。
A项,4+2+4=10,4*0.08+2*0.05+4*0.03=0.54,所以选择A项。
秒杀二法:特值法
工程问题中的设1思想的本质就是采用设定特值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所要求的结果是一个比例,如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或者设定的数值对于解题没有影响。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例题3:李森在一次村委会选举中,需2/3的选票才能当选,当统计完3/5的选票时,他得到的选票数已达到当选票数的3/4,他还需要得到剩下选票的几分之几才能当选?( )
A.7/10
B.8/11
C.5/12
D.3/10
解析:这道题最后问的是一个比值,所以总票数是多少对于计算结果没有影响,所以我们可以给总票数设定一个特值来方便求解。
一般设定这个特值选择分数分母的公倍数,方便化简。
这道题我们可以选择60。
那么需要40票才能当选,当统计完36票时,他得到了40*3/4=30票,他还差10票。
剩下的票数是60-36=24票,所以10/24=5/12就是正确答案。
秒杀三法:答案选项法
行测题目的答案之间有诸多联系,比如题目中如果指出两个量的和是多少,或甲比乙多出多少,一般选项中会出现某两个选项存在这样的等量关系,我们可以据此直接根据选项来判断出答案来。
例题4:一队战士排成三层空心方阵多出9人,如果在空心部分再增加一层,又差7人,问这队战士共有多少人?( )
A.121
B.81
C.96
D.105
解析:这道题的常规解法是求出空心部分增加的一层人数为9+7=16,根据方阵中每层人数相差8得出这三层人数分别为24,32,40,相加得96,再加上多出来的9人,共105人。
答案选项法是直接观察CD两项,差值为9,所以这道题就是利用很多考生计算出三层人数后忘记加9而错选C选项,可以迅速选择D项为正确答案。
秒杀四法:整除特性法
题目如果有某个数值的几分之几这样的字眼,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判断某个数值是常见数字如2,3,5,11等的倍数,如甲的4/11是女的,我们可以判定甲的总数为11的倍数,而甲中女的数量为4的倍数。
例题5:两个数的差是2345,两数相除的商是8,求这两个数之和。
( )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A. 2353
B. 2896
C. 3015
D. 3457
解析:两数相除的商是8,也就是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8倍,那么这两个数的和就是其中小一点的那个数字的9倍,所以说两数之和为9的倍数,在选项中只有C项是9的倍数。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