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 基辅】宗教篇
- 格式:doc
- 大小:14.84 KB
- 文档页数:4
走进乌克兰基辅领略东欧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乌克兰基辅,一个充满着东欧历史与文化瑰宝的城市。
作为乌克兰的首都,基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成为了东欧地区的文化中心。
让我们一同走进基辅,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基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是乌克兰国家的发源地。
作为距今一千多年的首都,基辅的历史建筑依然矗立,见证着这个地区的起伏变迁。
首先让我们来探索基辅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基辅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基辅的中心,是一座拜占庭风格的教堂。
它建于公元11世纪,是乌克兰最古老且最具代表性的教堂之一。
进入教堂,你将被其内部壁画的瑰丽和艺术品的精湛所震撼。
这些壁画描绘了宗教和历史上的故事,展示了乌克兰的文化传统和艺术风格。
在顶部,你可以登上钟楼,俯瞰基辅的全景,并欣赏到城市壮丽的景色。
除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基辅还有其他许多历史建筑值得一提。
其中最著名的是乌克兰近东正教教会总部的黑山修道院。
这座修道院位于基辅城际的高地上,从修道院顶部的平台上,你可以俯瞰整个基辅的美景。
黑山修道院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和文艺复兴等多种风格,给人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来到基辅,还不能错过基辅洞穴修道院。
这座修道院位于基辅连脉山下的陡峭悬崖上,建于11世纪。
拥有复杂的地下通道和地下修道院,是东正教重要的宗教和历史中心。
在这里你可以参观修道院内的教堂,欣赏到精美的壁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除了历史建筑,基辅还有许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让你更深入地了解乌克兰的历史和文化。
其中最重要的是基辅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
前者通过收藏品和展览向游客讲述了乌克兰的历史故事,后者则展示了乌克兰文化的精髓,包括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等。
这些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通过艺术作品和文物来了解乌克兰的机会。
除了历史和文化,基辅还有丰富多样的美食和夜生活。
这里的餐馆和咖啡馆提供各种传统乌克兰美食,如炖肉、酸菜、乌克兰面包等。
而夜晚,基辅也有许多酒吧和俱乐部,让你尽情享受夜生活。
基辅罗斯基辅罗斯,又称基辅罗斯国,是东欧历史上的一个大国。
它的建立可以追溯到9世纪,是现今乌克兰的前身。
基辅罗斯是斯拉夫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东欧地区最早的文明之一。
本文将会从基辅罗斯的起源、政治制度、文化特色以及对东欧历史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介绍。
基辅罗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东斯拉夫人在当前乌克兰境内的基辅地区建立了基辅罗斯国。
在这个国家的建立之前,斯拉夫人生活在原始的氏族制社会中。
而基辅罗斯的建立则是为了在面对匈奴、波斯尼亚和东罗马帝国等邻国的侵袭时,斯拉夫人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
基辅罗斯的建立标志着斯拉夫人开始形成一个合作的国家实体,为后来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奠定了基础。
基辅罗斯的政治制度以公民议会制度为核心,由议会和公民共同管理国家事务。
议会由各地区的代表组成,公民则通过选举方式参与政治决策。
这一政治制度相对开放和包容,使得基辅罗斯能够有效地统治广大领土上的各个部落。
此外,基辅罗斯还实施了世袭制,即国家权力在家族内部传承。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稳定和连续性。
在文化方面,基辅罗斯有着自己独特而丰富的文化特色。
斯拉夫民族的信仰、语言和艺术形式深深地融入了基辅罗斯的文化体系。
基督教的传入使得基辅罗斯成为东欧地区最早接受基督教影响的国家之一,也开启了东欧地区的基督教化进程。
基辅罗斯的宗教艺术和建筑在东欧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如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基辅罗斯独特的建筑风格代表之一。
基辅罗斯对于东欧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中世纪时期,基辅罗斯是东欧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它的统治范围曾一度扩展到今日白俄罗斯、波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
基辅罗斯的文化和宗教传播对于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东欧地区的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
此外,基辅罗斯的统一和稳定也为后来的乌克兰和俄罗斯提供了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借鉴。
然而,基辅罗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衰退。
在蒙古帝国的入侵之后,基辅罗斯开始渐渐削弱,失去了独立性。
基辅旅游景点
基辅是乌克兰的首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充满文化魅力的城市。
以下是一些基辅的旅游景点:
1. 基辅修道院:位于德涅普河畔,是基辅最古老的修道院之一,也是乌克兰正教会的中心。
2. 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12世纪的大教堂是基辅的标志性建筑,是乌克兰最重要的中世纪建筑之一。
3. 独立广场:这是基辅最重要的公共广场之一,是乌克兰独立宣言签署地,也是许多重要政治集会和庆祝活动的举办地。
4. 圣米夏乌尔大教堂:这是乌克兰最古老的石头教堂之一,是基辅的地标之一。
5. 安德烈夫山:这是基辅的一个历史街区,有许多保存完好的18至19世纪建筑,是游客们探索当地文化和历史的好去处。
6. 彼得大街:这是基辅最受欢迎的购物和娱乐街区之一,有许多商店、餐馆和咖啡馆。
7. 沃洛迪米尔大公纪念碑:这是一座巨大的纪念碑,纪念基辅的创始人弗拉基米尔大公。
8. 基辅国家博物馆:这是乌克兰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乌克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品。
9. 别列兹夫山:这是位于基辅附近的一个自然保护区,有美丽的风景和许多户外活动。
10. 海军博物馆:这是一座展示乌克兰海军历史和文物的博物馆,可以了解乌克兰海军的发展和贡献。
这些景点只是基辅旅游的一部分,这个城市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博物馆、公园和购物中心等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旅游需求。
乌克兰所属分类:国家国家列表国家名称欧洲国家Map data ©2010 Transnavicom - Ter ms of Use乌克兰目录[隐藏]∙ 1 基本资料∙ 2 地理位置∙ 3 历史∙ 4 行政区划∙ 5 自然资源∙ 6 经济o 6.1 概况o 6.2 工业o 6.3 农业o 6.4 财政金融o 6.5 对外贸易∙7 人口∙8 民族概况o8.1 民族o8.2 犹太人o8.3 白俄罗斯族o8.4 其他少数民族∙9 文化教育o9.1 文化o9.2 教育制度∙10 人民生活∙11 政治介绍∙12 司法机构∙13 重要人物∙14 新闻媒体o14.1 电视o14.2 电台o14.3 报纸o14.4 通讯社∙15 军事∙16 外交关系o16.1o16.2 对外关系o16.3 建交国家o16.4 同中国的关系∙17 礼仪禁忌∙18 婚礼奇俗∙19 饮食文化乌克兰-基本资料乌克兰国旗国旗:呈长方形,由上蓝下黄两块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长与宽之比为3∶3。
乌克兰曾于1917年建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成为原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1952年起采用和原苏联国旗相似的带五角星及镰刀、铁锤图案的红旗,只是旗面下部为蓝色宽边。
1991年宣布独立,1992年恢复乌克兰独立时的蓝、黄两色旗为国旗。
[1]国徽:为盾徽。
蓝色盾面上的金色三叉戟是国徽的主体,它是弗拉基米尔大公时代基辅国家的标志,象征乌克兰民族悠久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连续性,也是乌克兰国家观念复兴和为民族独立而战的标志。
首都:基辅(kyiv)。
1995年11月23日乌克兰法律术语委员会决定,将首都的拉丁文拼写由“kiev”改写为“kyiv”。
人口:262.6万(2002年12月31日)。
重要节日:统一日:1月22日,纪念东西乌克兰合并;东正教圣诞节:1月7日;胜利日:5月9日(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和欧洲战事结束);宪法日:6月28日(纪念1996年颁布独立后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独立日(即国庆节):8月24日;基辅解放纪念日:11月3日(1943年);乌克兰火箭兵和炮兵节:11月3日(1997年)国家政要:总统维克托·尤先科(ViktorYushchenko),2005年1月宣誓就任,同年2月任职;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YuliaTimoshenko),2007年12月任职。
乌克兰人文情况介绍乌克兰是位于东欧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乌克兰的人文情况进行介绍,包括乌克兰的历史、文化、艺术、音乐和习俗等方面。
一、历史乌克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斯基泰文化时期。
其后,乌克兰是众多族群相互影响的交汇点,包括斯拉夫人、波罗的海人、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等。
乌克兰曾经历过库尔斯克、加尔森、切尔尼戈夫等各个主要地域的政权更迭。
乌克兰于1991年宣告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如今,乌克兰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二、文化乌克兰是一个文化多样性的国家,各地区拥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和传统。
乌克兰人通常以其礼貌、善良和热情而闻名,乌克兰社会强调家庭、友谊和亲属关系。
1. 饮食文化乌克兰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
乌克兰传统的美食包括酸黄瓜、炖肉、乌克兰冻奶油、水煮鲤鱼和寒冷时节常见的热汤。
此外,乌克兰还以其著名的酒类产品而闻名,如乌克兰蜂蜜梅子品牌和烈酒。
2. 艺术与音乐乌克兰拥有丰富多样的艺术遗产。
乌克兰民间艺术以其独特的刺绣、编织工艺和复杂的民俗图案而闻名。
乌克兰还有着悠久的音乐历史,诸如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等著名作曲家都出自乌克兰。
乌克兰民间音乐也以其特有的音调和乐器而吸引人们的关注,例如其特色的木琴乐器——鲁特。
三、节日与习俗乌克兰的节日和习俗反映了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1. 复活节乌克兰复活节是乌克兰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乌克兰人会在复活节前烤制和装饰彩蛋,这些彩蛋被视为祝福和好运的象征。
此外,复活节期间还有传统的音乐、舞蹈和游戏活动,使得整个乌克兰都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氛围。
2. 克里斯玛斯乌克兰的克里斯玛斯是一个重要的宗教节日,也是乌克兰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克里斯玛斯之夜,乌克兰人会举办庆祝活动,燃放烟花、共进晚餐并唱圣歌。
此外,克里斯玛斯期间还有许多传统的食物,如鲜肉、甜点和水果酒。
基辅罗斯名词解释
基辅罗斯(Kievan Rus)是指公元9世纪至13世纪初在现今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境内存在的一个东斯拉夫国家。
该国家的首都是基辅,因此得名基辅罗斯。
以下是一些基辅罗斯的相关名词解释:
1. 大公:基辅罗斯的统治者称为大公,通常由家族内的成员继承。
大公是政治、文化、军事和宗教事务的最高领导人。
2. 波罗的海贸易:基辅罗斯通过与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进行贸易,获得了丰富的财富。
这些贸易主要是以皮毛、蜂蜜、蜡烛、麻布和奴隶为主。
这些商品被运往日耳曼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换取银、金、玻璃和其他奢侈品。
3. 宝库:每个大公都有自己的宝库,用于储存珍贵物品和财富。
这些宝库通常位于大公的宫殿内部,由专门的守卫保护。
4. 正教会:基辅罗斯的主要宗教是东正教,它被公认为该国家的国教。
基辅罗斯的许多大公和贵族都是虔诚的正教徒,许多教堂和修道院也在该国建立。
5. 民会:民会是基辅罗斯的一种形式的议会,由大公召集。
它由各种社会阶层的人组成,包括贵族、城市商人和自由农民。
在民会上,讨论国家的重大问题,例如税收、战争和国家政策等。
以上是基辅罗斯的一些相关名词解释,这个国家在欧洲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整个地区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1篇近年来,乌克兰冲突一直牵动着全球的目光。
这场冲突不仅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为一名关注国际事务的普通公民,我对乌克兰冲突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一、冲突的根源乌克兰冲突的根源错综复杂,涉及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冲突根源的几点认识:1. 民族矛盾: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乌克兰族、俄罗斯族、鞑靼族等民族混居。
在历史和现实过程中,民族矛盾一直存在,成为乌克兰冲突的导火索。
2. 宗教信仰:乌克兰地区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并存。
宗教信仰的差异和冲突,也是乌克兰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政治体制:乌克兰国内政治体制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
不同政治派别之间为了争夺权力,不惜利用民族矛盾、宗教矛盾等问题制造冲突。
4. 经济利益:乌克兰地处欧洲与俄罗斯之间,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
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天然气、石油等能源领域的利益纠纷,也是导致冲突的重要因素。
二、冲突的影响乌克兰冲突对乌克兰国内和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乌克兰人民遭受苦难:冲突导致大量平民伤亡,无数家庭破碎。
战火蔓延,民生凋敝,乌克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 国际局势动荡:乌克兰冲突加剧了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引发地区紧张局势。
同时,冲突也对乌克兰周边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
3. 全球能源格局变化:乌克兰作为欧洲重要的能源通道,冲突使得能源运输受到影响,导致全球能源价格波动。
4. 国际秩序受到挑战:乌克兰冲突暴露了国际秩序的脆弱性,国际社会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冲突的启示乌克兰冲突给我们带来了以下启示:1. 尊重民族多样性: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离不开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宗教和习俗,努力消除民族矛盾。
2.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国际冲突,各国应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沟通与协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3. 完善国际秩序:国际社会应努力完善国际秩序,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俄英对照阅读:乌克兰首都基辅名胜“圣Michael金顶大教堂金顶大教堂””МихайловскийЗлатоверхийсоборМихайловскийсоборсобор,,разрушенныйсоветскойвластьюв35годугоду,,изанововоссозданныйв90годахгодах..ИсториясозданияЕщев1108годусыновьякиевскогокнязяИзяславаЯрославовичаосноваливКиевеМихайловскиймонастырь,ивтомжегоду,впамятьпобедырусскихнадполовцами,началось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оглавногособораобители.В1113годусоборбылосвящен.СтоялоннаобрывеСтарокиевскойгорынадспускомкДнепру.Сталместомзахоронениянесколькихпоколенийкиевскихкнязей.В1240годуегоразграбилиисильноповредилиордыБатыя.В17и18столетияхсоборнеоднократноперестраивался—количествокуполовувеличилось,стеныбылиукреплены.В1922годувмонастырьбылзакрыт,ав1934-35гг.храмбылразрушенпорешению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партии.УникальныемозаикисобораснятыивывезенывмузеиМосквыиПетербургы.Решениео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ихрамабылопринятовянваре1996года.Воссозданвнешнийобликсобора,перестроенноговXVIIIст.встилеукраинскогоSt.Michael's Golden-domed cathedralSt.Michael's cathedral was destroyed by the times of USSR in1935and anew built in90th after Ukraine got it's independence.Inside cathedral there are unique mosaics and wall paintings which were taken out before cathedral devastation and kept safe in the museums of Moscow and St.Petersburg.St.Michael’s Golden-domed cathedral historySt.Michael’s monastery was founded in1108by the sons of Grand Duke of Kiev Izyaslav Yaroslavovich.In the same year had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monastery temple—St.Michael’s Cathedral.Its creation was commemorated to Russian people victory over polovtsy.The consecration of St.Michael’s cathedral took place in 1113.It was constructed on a precipice of Starokievskaya hill,and stood over road down to Dnieper.The monastery ground had become the burial place of several Grand Dukes of Kiev generations.During the Tatar-Mongol invasion in1240the monastery was ransacked and severely damaged by Batiy hordes.In17-18centuries St.Michael’s cathedral was several times rebuilt—the number of domes was increased and the walls were strengthened.After the creation of USSR in1922St.Michael’sбарокко.ФрескибыливозвращенывУкраину.ОформлениясобораСлавуМихайловскомусоборупринеслиегомозаикиифрески.Мозаикисобораназывают«мерцающейживописью»—онисловномаревомобволакиваливсепространствохрамасвоимтозатухающимтовспыхивающимсновойсилойсиянием,онипринадлежатработемастераАлимпия,имякоторогоещеприжизнибылоокруженолегендами.monastery was closed,and in1934-35destroyed by the decision of the Soviet communist party.Unique mosaics of St.Michael’s cathedral were taken out to the museums of Moscow and St.Petersburg.In January1996,after Ukraine became a sovereign state it was decided to rebuild St.Michael’s cathedral.Anew built cathedral looks like as it was reconstructed in XVIII century in Ukrainian baroque style.Mosaics and wall paintings were returned to Ukraine and placed in cathedral.Cathedral interiorThe St.Michael cathedral gained its renown due to mosaics and wall paintings.Cathedral’s mosaics is called «flaring painting»—they are hazing enveloping all cathedral’s space with its dying down and again flaring with new volume radiance.They belong to the creation of master Alimpiy,whose name was surrounded by legends already during his life.ФотогалереяPhoto gallery。
描写教堂参加葬礼的场面大冬天,我在乌克兰基辅围观了一场葬礼。
教堂里死者除了十来个家人陪伴,便是神职人员,我躲在角落里围观了整个仪式,过程简单温馨,在牧师的指点下几个孩子一首接着一首地唱歌,葬礼上没有悲伤,没有肃穆,有的只是温情和沉浸在音乐里的美好,过去了三年,我依然忘不了那个音乐。
2018年12月,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走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街头整个人冻着浑身哆嗦,随手在路边的咖啡店买了一杯两块钱的热饮,我和朋友拐进了一间当地著名的圣弥额尔金顶修道院。
这是外地游客来基辅游玩必打卡的一处景点,已经有近1000年的历史,被称为整个乌克兰最受欢迎的修道院。
修院和大教堂建于1110年前后,没有逃过苏联斯大林时期的反宗教强拆,于乌克兰独立后重建,1999年完成。
建筑吸收了拜占庭和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各种风格元素,外表金顶蓝身,壮观华丽。
远远地看过去非常漂亮。
我和朋友爬坡往上走,还没有靠近,我便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氛围,门口停着三辆黑色的奔驰长商务车,再往里走,我便看见教堂墙壁上架着两朵大花圈。
我的心咯噔一下,难道是有人去世了?随即我的腿软了下来,犹豫了半步要不要上前,一方面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我不能前去打扰;另一方面又很好奇,难得赶上了一场葬礼,为素未蒙面的陌生人送行又有何不可。
两种思维在我脑海里争斗了一小会儿,还在犹豫不决之际,教堂里传来清脆的铃铛声,非常悦耳,我一下子就决心前去看看。
为了不打扰逝者,我想把自己藏起来。
于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我不断靠近教堂,脚步浅浅地,生怕惊动了家属,从一个侧门闪了进去躲在巨大的石柱背后。
听朋友说,这些窗户的设计非常有讲究。
早上六七点阳光打下来正好照在圣经上,信徒用它来祈祷。
教堂内部有错综复杂的五层圣障,墙上几乎所有原来的拜占庭镶嵌画和壁画都被覆盖;穹顶宏伟,线条交错、不断深邃;巨大的五彩玻璃上绘画着宗教神话,层层叠叠的灯和狭小的窗户让光成射线般打下来,让教堂内部增点了几分庄严肃穆。
我有点害怕,眼神又不断搜索。
【乌克兰· 基辅】宗教篇
在欧洲旅行观景,概括起来就是一道川菜:宫保鸡丁。
怎么讲?首先说“宫”,就是指各种皇宫、宫殿一类的景点;其次是“保”,这里用的是谐音,实际为各种城堡的“堡”字;再次是“鸡”,也是谐音,是基督教的“基”,指各类修道院、教堂等;最后是“丁”,是指字形和发音都很近似的“厅”字,主要指总统府、市政厅等一类。
本集的内容是第三个字“基”,将基辅游览的所有教堂、修道院汇集在一起,合称:宗教篇。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东斯拉夫各部落就在今天的乌克兰地区逐渐融合,形成了古罗斯部族,可以说,乌克兰是东斯拉夫民族的发祥地。
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大公以希腊正教(东正教)作为国教,基辅逐渐发展成为东正教的一大中心地。
12-14世纪,由于权利的争夺和封建割据,古罗斯部族逐渐分裂成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3个支系。
后来又演变成不同的国家,但是东正教在斯拉夫民族的主导性宗教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圣米哈伊尔金顶修道院公元12世纪在原德米特列夫斯基修道院基础上修建。
1936年该教堂曾被当时的苏联政府征用而遭到破坏,乌克兰独立后于1997-2000年间重建。
墙壁被涂成淡蓝色,这在基辅众多的教堂中独树一帜。
01、圣米哈伊尔金顶修道院02、教堂庭院中的一角03、在
修道院前的米哈伊尔广场上,建有改国教为基督教的女大公奥尔加的汉白玉雕像
圣索菲亚大教堂为纪念智者雅罗斯拉夫战胜
游牧民族佩切涅格人而于1037年建造,是基辅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享有全市主教堂的地位,拜占庭式风格,199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4、圣索菲亚大教堂05、教堂内以众多的湿壁画而闻名(进入正殿不许拍照)06、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钟楼上俯瞰索菲亚广场,远处是圣米哈伊尔金顶修道院07、08、广场中心矗立着乌克兰民族英雄博格丹· 赫梅利尼茨基的骑马铜像(二幅)
弗拉基米尔教堂建于1882年,是基辅比较新的教堂,内部画有著名的湿壁画《最后的审判》、《圣母子》等。
09、拜占庭风格的弗拉基米尔教堂(该教堂不是游览项目,大巴经过时,从车窗上拍了一张)
圣安德烈教堂曾经是基辅的地标性建筑,于1749年为纪念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而修建,为此女皇曾亲自在这里放置了基石。
圣安德烈教堂就坐落在安德烈斜坡的街口。
10、矗立在安德烈斜坡街口的圣安德烈教堂彼切尔洞窟修道院位于第聂伯河西岸山丘上的树丛中,始建于1051年,是东斯拉夫历史最悠久的修道院,俄罗斯东正教
的源泉,乌克兰人民的精神中心,1990年与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也是我们在乌克兰游览的重点之一。
11、上修道院的入门处12、入门处两边的湿壁画13、圣三位一体教堂14、大钟楼(高96.5米,为整个欧洲最高的钟楼)15、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7世纪,二战期间被毁,2000年重建,为整个修道院的核心教堂)16、从左至右为全圣徒教堂、大钟楼及圣母升天大教堂
彼切尔洞窟修道院被绵延7公里的院墙所包围,院内有大大小小数十座建筑。
教堂及博物馆的部分集中在上修道院内,而下修道院则是洞窟的部分。
17、下修道院的入门处
中世纪初期,希腊修道士安东尼奥与费奥德斯在第聂伯河西岸的洞穴里修道,此后不断有修道士加入进来。
他们在洞窟内祈祷、抄经、挖掘新洞,死后就地葬在洞内。
因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宜,这些尸体并没有腐烂,反而变成一具具木乃伊。
据说木乃伊的数量达到了125具之多。
在狭窄的地下通道中,空气似乎有些窒息,手中昏暗的烛光是唯一的照明工具。
我们看到,被置于玻璃棺材中的教士遗体身穿圣衣,头部被圣布遮盖,只有放在胸前的手部没有任何遮掩,让人看后毛骨悚然、心惊肉跳。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信徒们纷纷弯下身躯,泪流满面,反复亲吻着玻
璃棺罩,嘴中念念有词,可以想象宗教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洞窟内禁止拍照。
18、地下洞窟入口处的十字架升天教堂19、在进入洞窟之前看到一幅善恶因果报应图,与佛教相似,看来天堂与地狱仅一步之遥,好好把握吧20、女士参观须戴头巾,每人发一根蜡烛,按要求夹在无名指与小指之间(见图)修道院中随处可以看到从事宗教活动的人们。
在这种环境里,用镜头直接对准他们可能不太恰当,所以我只能悄悄用长焦偷拍了几张:
21、修道士22、23、24、教徒(三幅)25、修道士与教徒
下面欣赏不同时间和不同角度拍摄的第聂伯河西岸山
丘上,被称为“修道院之林”的彼切尔洞窟修道院建筑群:26、清晨27、正午28、29、30、黄昏与傍晚(三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