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评价(LCA)之软件-eBalance 用户手册
- 格式:pdf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80
汽车生命周期示意图(日本2000年例,假设汽车寿命10年,10万公里)电动汽车用电来自发电厂,由于日本核电、水电、石油火力等的比排放量相对较小。
例较大,CO2(植树:1000日元/吨-CO,排出权:1002ISO-LCALCA方法的标准化LCA分析时需要引入主观判断∙材料使用的循环如:钢材生产—铁矿石—输送船—钢材∙同一生产过程产生多种产品如:石油精炼可同时产生石油气、煤油、轻油、重油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1993年开始制定相关规则,1997年ISO14040颁布目标及调查范围的设定清单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解释ISO14040制定的LCA方法框图(4个要素)相关规定:事件分析ISO14041 (1998)环境影响评价ISO14042(1999a)解释ISO14043(1999b)目标及调查范围的设定∙明确委托方、报告对象、目标制品、目的∙制品的机能、机能评价基准多个制品比较时,需以相同的机能单位为基准。
比如:洗衣机机能单位可定义为“洗衬衫一件”。
40l的容量洗一次相当于40件。
1日平均1.4次,寿命9年,生命周期4600次,18万4千件。
∙确定与生命周期相关联的工艺过程的范畴资源开采材料、能源生产部件生产制品组装制品输送制品使用废弃中间处理掩埋清洗剂制造供水排水及下水处理废弃物再利用∙环境负荷的检讨范围(如:CO2、全部温室气体、能耗等)--生命周期中投入的资源及环境排出物的定量清单分析各工序中原料、能源消耗和环境排出物的数据收集生命周期中原料、能源消耗和环境环境排出物的定量计算各工序的直接数据收集借鉴LCA软件和相关数据库公司自己内部的直接数据收集提高结果可靠度的方法:根据粗略评估结果选出作用最大的工序,进行再次分析环境影响评价CO2 HCFCs SO x NO x∙∙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破坏酸雨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毒性整合指标影响评价事件分析结果影响分类权重叠加环境影响评价中应考虑的影响分类:1.非生物资源的枯竭2.生物资源的枯竭3.土地的使用4.温室效应5.臭氧层破坏6.对人体毒性7.对生态系的毒性8.光化学烟雾9.酸雨10.富营养化11.恶臭12.噪声13.放射线14.事故主观的要素透明性的重要解释--分析过程评价,结果的总结与报告∙完全性检查(数据遗漏?)∙事件分析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统一性∙使用数据的品质∙结果的分散性、敏感度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的表现、报告书做成∙不同制品LCA比较评价时,还需第三方评审LCA 要点系统范畴--LCA 调查工艺范围,对结果影响大及重要的项目例1:石油制品的LCA 。
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
洪钠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1998()6
【摘要】基于常识作出环境问题的判断和决策往往是危险的,因为人们一般无法看到一个产品(或服务)整个寿命期的全部环节,只有坚持考察整个寿命周期的全部环节对环境的总影响才可以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总页数】3页(P29-31)
【关键词】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环境评估;环境影响
【作者】洪钠
【作者单位】瑞典利乐包装公司上海代表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828
【相关文献】
1.交通路面通用LCA(生命周期评估)数据分析和表征环境影响的工具 [J], Siegrun Kittelbrger
2.生命周期评估法(LCA)—环境评价的有效工具 [J], 洪钢
3.生命周期分析法——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 [J], 洪钢
4.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 [J], 洪钢
5.生命周期分析法——环境评估的有效工具探讨 [J], 陶柯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鲜奶碳足迹分析---以华东某乳制品厂为例摘要:牛奶因为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而成为当下大众消费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碳足迹的披露与分析有助于碳标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
本文以华东某乳制品厂为例,按照国际通用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摇篮到大门”为系统边界对某款950ml鲜牛奶产品进行碳足迹计算,分析原奶生产、饲料生产、包装生产,能源生产,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等各个环节对鲜奶产品碳足迹的贡献,并与欧洲排放水平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挖掘鲜奶生产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具有减排潜力的环节,促进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碳足迹。
关键词:生命周期;碳足迹;减排一、产品碳足迹(PCF,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介绍近年来,“碳足迹”这个术语越来越广泛地为全世界所熟知。
碳足迹通常分为三个类型,即项目层面、组织层面、产品层面。
产品碳足迹(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PCF)是指某个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各种温室气体(GHG, Greenhouse Gas)排放之和,即从原材料获得、一直到生产(或提供服务)、分销、使用和处置/再生利用等所有阶段的GHG [1]。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高民众低碳消费意识,英国、日本、欧洲、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已开展了大量产品碳足迹计算和分析,产品多集中在如可乐、薯片、日用品等快速消费品。
近年来,国外不乏奶牛业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研究。
根据研究显示,牛奶在原奶生产阶段产生的碳排放最多,这主要是奶牛自身排放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的[2-4]。
本文以鲜牛奶为研究对象进行碳足迹分析意义重大。
二、研究方法1.2.3.1.2.3.1.2.1.2.3.4.5.2.1功能单位本研究对象功能单位定义为一盒950ml鲜奶被生产并运送至销售点。
2.2系统边界本文鲜奶的系统边界被界定为包括所有上游原材料和能源的生产过程、产品生产过程以及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LCA生命周期评价LCA(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具,用于评估产品或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它不仅考虑产品的制造过程,还包括了材料采购、运输、使用和处置等各个阶段。
LCA帮助人们识别出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保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首先,LCA在产品设计阶段能够提供重要的指导。
通过对不同材料和制造工艺的评估,可以确定最佳的设计选择,以降低产品的环境影响。
例如,通过选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此外,LCA还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考虑材料的再循环和回收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LCA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出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热点,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可以找到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关键环节,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废物的产生,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此外,LCA还可以用于评估产品使用阶段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产品的能耗、排放和废物产生进行评估,可以确定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性能,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例如,通过提高产品的能效,减少能源的消耗,可以降低使用阶段的环境影响。
通过提供合适的维护和使用指南,也可以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并降低环境影响。
最后,LCA还可以用于评估产品的废弃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废弃物处理方式的评估,可以确定最佳的废弃处理方式,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通过提倡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在设计阶段已经考虑到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的产品,能够更容易地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回收。
综上所述,LCA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评价。
通过对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的综合考虑,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和社会的影响。
咨询项目方案项目委托方:****项目承担单位:****1. 讨论并明确项目的目标与范围(1)项目目标●开展**产品的LCA或碳足迹调研并编制调查报告,符合相关国际和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否包含不同产品的对比分析并公开披露?是否需要为认证提供支持?(2)调查范围●生命周期模型的系统边界: 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出厂。
是否包含使用和废弃阶段?●取舍规则:数据调查过程中质量<2%的投入,如果没有显著的环境影响,可以舍弃。
(3)评价指标范围●产品碳足迹(即生命周期全球暖化指标)●与十二五节能减排政策目标对应的生命周期指标:包括一次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CO2排放、SO2排放、COD排放、NO x排放、氨氮(NH3-N)排放●其他生命周期指标:资源消耗指标、毒性指标(4)预期成果●LCA报告:内容涵盖LCA方法学简介、**工艺的生命周期建模、数据收集过程、数据计算结果和结论、改进建议、数据质量评价等。
文件格式采用国际LCA报告通用格式。
●同行评审报告:根据ISO标准,对比性的LCA公开报告需要3位技术专家出具评审意见2、讨论并确定项目计划项目通常包含以下几个阶段:●背景调查:即确定1中所述内容。
●快速建模:开展企业现场调查,建立生命周期模型,从数据库获得主要原材料数据,通过LCA计算并进行敏感度和不确定度分析,判断关键数据。
●关键数据收集:关键数据的收集(可能需要供应商调查),计算分析,并形成报告初稿。
●最终报告和同行评审报告:提交LCA报告,提交同行评审报告。
●认证支持:根据认证机构要求,提供建模、数据来源、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解释说明,必要时对模型和报告进行修改。
基本的工作方法:(1)数据收集原则●优先采用企业和供应商的现场调查数据;●上游原材料数据优先采用中国生命周期基础数据库(CLCD)或国内的文献报道。
(CLCD由四川大学与亿科环境联合开发,包含多种基础原材料、能耗、运输投入的数据)●在国内数据缺失的情况下,可采用国外ecoinvent或ELCD数据库。
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概念和起源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采集,到产品生产、运输、销售、使用、回用、维护和最终处置整个生命周期阶段有关的环境负荷的过程。
它首先辨识和量化整个生命周期阶段中能量和物质的消耗以及环境释放,然后评价这些消耗和释放对环境的影响,最后辨识和评价减少这些影响的机会。
生命周期评价(LCA)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被称为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
作为生命周期评价研究开始的标志是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的评价研究,该研究使可口可乐公司抛弃了过去长期使用的玻璃瓶,转而采用塑料瓶包装。
随后,美国ILLIN0IS大学、富兰克林研究会、斯坦福大学的生态学居研究所以及欧洲、日本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其它包装品的类似研究。
这一时期的工作主要由工业企业发起,研究结果作为企业内部产品开发与管理的决策支持工具。
1990年由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S ETAC)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在该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的概念。
在以后的几年里,SETAC又主持和召开了多次学术研讨会,对生命周期评价(LCA)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SETAC根据在葡萄牙的一次学术会议的主要结论,出版了一本纲领性报告“生命周期评价(LCA)纲要:实用指南”。
该报告为LCA方法提供了一个基本技术框架,成为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研究起步的一个里程碑。
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1993年SETAC在“生命周期评价纲要:实用指南”中将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归纳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如图1所示。
图1 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结构2.1 目标定义和范围界定确定目标和范围是LCA研究的第一步。
绿智平台生命周期评价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国际通用的环境管理工具,由数据驱动,为企业清洁生产、政府部门制定节能降碳政策提供依据。
随着我国绿色制造等政策的推进,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LCA在国内的关注度和应用范围迅速提升。
然而,我国尚未建立公开而完善的LCA数据库,目前LCA评价依赖国外数据库。
由于各国资源、能源占有量、科技水平有所不同,瑞士、德国、美国等国外LCA数据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无法完全满足我国企业需求。
国家有关部门或相关行业协会能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统一一个中国的数据库,提出量化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为数据收集、案例研究、产品认证等提供数据质量判断依据和控制方法,避免数据收集工作和模型上的不一致,从而保证数据库质量。
优先开展被广泛用作生产资料(原料)基础产品数据库建设,例如各种能源载体、大宗原材料、运输服务等,以避免基础产品的LCA数据变化对所有下游产品的LCA数据的影响。
LCA数据库建设涉及行业、企业众多,情况各有不同,且涉及企业生产、研发核心数据,因此仅通过目前高校、科研单位或个别企业的力量难以完成。
他认为,行业龙头在此,应积极参与到国家有关部门或相关行业
协会中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数据库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