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社区随访的意义
- 格式:docx
- 大小:17.34 KB
- 文档页数:2
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制度1.责任医生在首次随访时,应记录重点人群管理类别和其他危险因素情况,并填写重点人群随访记录表,根据临床情况,为重点人群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
2.根据重点人群病情,对重点人群分别实行常规管理或强化管理。
3.责任医生在随访时,应监重点人群的血糖、血压,以及各种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并观察疗效,认真填写随访记录表,责任医生同时要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包括血糖、危险因素及同时存在的临床情况,了解控制血糖、血压监测的重要性,了解终生坚持治疗的必要性和经济效益。
4.要为新诊断的,以及转来的重点对象制定或调整个体化治疗方案。
5.提醒重点对象随访时间。
每次随访日期前一天通知,并提醒重点对象注意事项。
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老年人是各种慢性病的高发人群,要做好老年人的预防和保健,要注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多参加运动,还要学习舒缓情绪,多与人交流。
老年人健康保健常识四条总结:一、合理安排饮食1、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
对胆固醇具有降低作用的如:豆类及其制品,木耳、香菇、海带、紫菜、洋葱、大蒜等,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以常吃。
2、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钾、钙、纤维素等。
3、节制饭量,适当吃些粗粮,少吃甜食,控制体量。
4、限制食盐的摄及量。
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____克,即一个三口之家每月用盐不超过____克。
二、参加体力活动坚持适度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老年人需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运动既要贵在坚持,但也要防止过度,根据自身条件以适度为宜。
适当的体力活动因增加热量消耗而减轻体重,因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而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修身不忘养性一系列调查表明,精神紧张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应尽量减少精神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情。
与人为善,避免急躁情绪,更不要发脾气,爱发牢骚和爱发怒的人容易得心脏病。
医生建议随访什么意思
医生建议随访是指在患者完成治疗后,医生继续与患者保持联系,定期进行复诊和回访的一种医疗服务。
这种随访服务的意义在于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疾病控制,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提供更好的医疗照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复发的风险。
医生建议随访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首先,随访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病患者来说,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随访可以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随访可以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依从性。
医生可以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知识、饮食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再者,随访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惑和焦虑情绪。
患者在得到医生的关心和支持时,会更加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最后,随访还可以建立患者和医生之间的长期关系,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医生建议随访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如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家庭随访等。
在随访的过程中,医生和患者可以共同讨论和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并相互交流信息。
患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医生可以及时回答和解决。
医生也可以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社会支持和心理状态等,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总之,医生建议随访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应积极参与随访,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便及
时检测和处理健康问题,确保自己的身体得到最佳的关心和治疗。
2024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分析总结2024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的分析总结如下:
1.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疾病,对健康和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
因此,筛查和随访工作对于早期发现和管理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2. 筛查工作的目标是通过使用血压计和血糖仪等设备,对人群进行定期检测,以检测出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人群。
这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体检活动、在社区和医疗机构设立筛查点等方式实现。
3. 随访工作的目标是对已被诊断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管理,以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这可以通过定期回访、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实现。
4. 在筛查工作中,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认知和意识,并鼓励人们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5. 在随访工作中,应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定期监测病情、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心理支持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管理和控制疾病。
6. 与此同时,应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以提高筛查和随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2024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医疗机构和社区的合作,并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以早期发现和管理患者,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分析总结高血压和糖尿病被认为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严重后果的主要风险因素。
在2024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中,我认为需要着重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筛查工作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环节。
在2024年,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工作需要更加便捷和全面。
传统的筛查方式主要依赖医院门诊,但这往往限制了很多人的参与。
因此,应该更加广泛地开展基层社区和健康机构的筛查活动,通过宣传和普及知识,吸引更多人参与筛查,并及早发现疾病风险。
其次,筛查结果的评估和诊断需要更加精准和及时。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快速且准确的诊断。
2024年的筛查工作应该推动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筛查结果的精确度,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随访工作是高血压和糖尿病管理的关键环节。
随访可以帮助患者合理控制血压和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24年的随访工作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多学科协作的随访团队。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杂的慢性疾病,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综合管理。
同时,还需要社工、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的参与,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
其次,随访过程中要注重教育和倡导。
通过定期的随访,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习惯和药物使用等知识,教育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
此外,还需要倡导患者积极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活动,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等。
最后,随访工作应该借助科技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和监测管理。
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和手机应用等技术手段,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数据可以实时上传至医生端,实现远程监测和管理,减少患者的随访负担,提高管理效果。
总体而言,2024年的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和随访工作需要便捷、准确和个性化。
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筛查和随访服务,可以帮助更多人及早发现疾病风险,提高管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和糖尿病筛查随访工作总结(一)1. 筛查工作概述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方式改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不断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及时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人群,以及对已确诊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筛查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2. 筛查对象确定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筛查,我们主要将目标人群划分为两个大类。
一类是没有被确诊过的人群,另一类是已经被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
对于没有被确诊过的人群,我们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在社区开展义诊等方式,吸引他们参与筛查。
已确诊的患者则通过系统的门诊建档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方式进行随访。
3. 筛查方法和工具针对不同群体,我们采用了多种筛查方法和工具。
对于没有确诊的人群,我们通常进行血压测量、血糖测量以及问卷调查等。
对于已确诊且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我们将重点关注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并通过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用药情况。
4. 筛查结果分析及处理筛查结果需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处理,以便对筛查对象提供精准的指导和管理。
对于已确诊的患者,我们通过分析血压和血糖的测量数据,判断患者是否控制良好,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尚未确诊的人群,根据血压和血糖的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高血压和糖尿病风险,进而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5. 随访工作的重要性随访工作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随访,我们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发展,发现并解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时,良好的随访工作也能够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6. 随访方式和频次在随访工作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包括上门服务、电话随访和网络随访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我们灵活调整随访方式。
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我们通常采用电话或网络随访进行常规随访;而对于病情不稳定或新确诊的患者,我们则更倾向于上门服务,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7. 随访记录和管理为了确保随访工作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我们建立了详尽的随访记录和管理制度。
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制度范文一、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糖尿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规范、有效的随访管理,本单位制订了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
二、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流程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主要流程:1. 随访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方式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
计划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周期、随访内容等。
2. 随访内容(1)体格检查:随访时进行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等测量,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
(2)血糖监测: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血糖监测。
如血糖控制不理想,适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方式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运动、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和改变。
(4)并发症筛查: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程,进行相应的并发症筛查。
如眼科检查、足部检查、肾功能检查等。
(5)药物治疗评估:评估患者的用药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用药不规范、副作用等情况。
(6)教育与指导: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如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3. 随访记录在患者随访时,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随访结果、治疗建议等内容。
确保随访记录的完整、准确。
4. 随访结果评价根据随访结果,评价患者的糖尿病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5. 随访回访根据随访计划,定期回访患者,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三、糖尿病患者随访管理工作要点1. 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随访计划和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指导。
2. 教育与指导向患者提供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如病因、病程、并发症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促使患者主动参与管理。
3. 注重生活方式干预通过评估患者的生活方式,重点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与健康教育指导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就会加重患者其他脏器的损伤,增加其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通过社区随访管理,可增强糖尿病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意识,有效地控制血糖,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病程的进展需要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进行疾病的长期医学照顾,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参与[1]。
因此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与健康教育指导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随访管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021-01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症。
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
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构成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2]。
由于糖尿病起病隐匿,病程长而缓慢,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真正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预防,使血糖控制差,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我中心在2010年10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先后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发现辖区内居民糖尿病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现将本中心辖区内120例社区患者的随访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11年10月~2014年02月纳入我社区中心慢病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男69 例,女51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82岁。
病史均超过5年。
其中22例空腹血糖正常,无明显症状和并发症;67例血糖异常,有轻微症状但不影响正常活动;17例有较为明显症状和体征勉强可进行活动;8例不能进行正常活动但生活可自理;6例日常生活多数可自理部分需要帮助。
社区随访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对患者长期的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这就要求患者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较好地控制本病,但患者出院后遵医率并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就需要加强患者出院后,社区随访护理工作。
【关键词】社区随访;糖尿病;护理;遵医行为【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56-0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并发症日趋严重,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1]。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2],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
因此,对患者长期的医疗措施必须由患者自己实施。
这就要求患者遵从医生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较好地控制本病,但患者出院后遵医率并不高,为了提高患者的遵医率,就需要加强患者出院后,社区随访护理工作。
1方法1.1建立糖尿病病人健康档案: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基础上,通过询问病史,筛选出糖尿病病人档案。
1.2建立糖尿病病人随访表:内容有近期症状、血压、脉搏、体重、体质指数、是否运动、运动方式及时间、主食量、血糖、服药情况、遵医行为、控制满意度等。
1.3随访形式:患者到社区就医,电话预约就诊,上门随访等。
1.4随访频率:定期三个月随访一次,如血糖高于正常值,两周随访一次。
2护理措施2.1心理护理糖尿病是终身、慢性、长期不能根治的疾病,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病程长,疗效不明显,不易长期坚持用药,患者一般心理负担较重。
因此,社区护士应对社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指导与心理护理。
通过家庭访问,与患者建立伙伴式关系,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使患者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态平稳,以利于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
【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糖尿病患者社区随访管理的意义。
方法通过对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随访,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并针对患者的不同状况给予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结果通过社区随访,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地控制了血糖,减缓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开展社区糖尿病随访管理,增强了患者主动参与健康管理的意识,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了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糖尿病社区随访意义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我国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构成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 。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病
程的进展需要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进行疾病的长期医学照顾,这需要医患双方的参与[2]。
因此进行糖尿病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是一项十分有必要的措施。
现将本中心120例社区患
者的随访总结如下。
1 资料
1.1一般资料纳入我社区中心慢病管理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62例,女58例,年龄42~82岁。
其中14例空腹血糖正常,无明显症状和并发症;75例血糖异常,有轻微症状但不影响正常活动;15例有较为明显症状和体征勉强可进行活动;10例不能进行正常活动但生活可自理;6例日常生活多数可自理部分需要帮助。
1.2随访方式
1.2.1门诊随访:社区全科医生利用患者就诊时进行随访。
1.2.2家庭随访:由全科医生及社区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定期上门进行面对面的家庭随访。
1.2.3电话随访:对能进行自我管理的患者、且本次随访没有检查项目的,可以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1.2.4集体随访:社区医护人员在社区设点定期开展讲座、义诊等多种形式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时集体随访。
1.3随访内容
1.3.1了解患者病情,询问有无不适症状及生活方式,包括有无吸烟、饮酒、睡眠质量、情绪及家庭氛围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非药物治疗:了解患者饮食和运动情况,是否学会根据血糖结果调整饮食和运动量,
1.3.3药物治疗:了解患者药物使用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有无不良反应。
`对于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督促其到综合医院调整治疗方案
1.3.4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体重、腰围,检查足背动脉有无搏动、皮肤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是否存在并发症。
1.3.5了解、检查患者自我管理的情况,如是否正确服用药物,做好足部和皮肤的护理,记录饮食和运动情况;自我监测血糖、血压的技能;能否识别危重情况的警告信号和自我救治等。
1.4随访指导
1.4.1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认识到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解除其恐惧、忧虑情绪,增强患者信心,以良好的心境主动参与管理,提高治疗效果。
1.4.2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宣传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及工作性质计算出总热量及分配方案,共同制订饮食计划并督促严格遵守,在饮食控制中家属的支持非常重要。
1.4.3根据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帮助患者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教会患者运动量的简易计算方法并嘱随身携带糖尿病卡片和食品以防低血糖的发生。
宣传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提倡步行等有氧运动,以达到重复大肌肉运动,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中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
1.4.4指导社区患者合理用药,对口服的降糖药要严格掌握用药时间与进餐配合。
指导患者及家属识别降糖药的副作用和低血糖反应的症状,如发生低血糖反应立即进食糖类食物或饮料,不缓解者及时就诊。
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教会注射技术、胰岛素剂量计算和保存方法。
1.4.5指导患者学会尿糖测定及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告知血糖控制的标准,使患者可及时发现低血糖或高血糖,减少酮症的发生。
并鼓励患者自己主动做记录。
1.4.6指导患者做好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睡前用温水泡脚,检查双足皮肤颜色、温度改变、神经感觉等。
注意保暖,平时应穿棉袜棉鞋,且要宽松舒适。
不要把指甲修剪过短,不要自行修剪脚上的鸡眼或结痂。
如已发生足部溃疡,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3] 。
2 结果
通过定期的社区随访,大多数患者清楚自己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并主动遵守,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增加,逐步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生活质量。
3 结论
通过社区随访的进行,把医院的服务扩展到了社区家庭,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医疗信息资源,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健康需求。
另一方面,慢病随访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部分,以公益性为主,免费随访管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居民真正得到了实惠,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爱护。
社区医护人员提供规范的服务同时,提升了卫生行业良好的形象,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晨风.了解糖尿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N].内蒙古晨报. 2011.12.12.第CF04版.
[2] 杨秉辉,乌正赉.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6-296.
[3] 黄人健,李秀华.内科护理学高级教程,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