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新山西42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42
《形势与政策》调研论文故乡的腾飞——山西省的转型发展院系:社会管理学院班级:11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组别:第四组小组成员写在前面的话我们小组的成员中有两个是从山西省来的。
他们对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于是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决定选择以他们的故乡变化为背景,以他们的视角为基础,再通过我们共同查资料,共同文成本篇调研论文。
这也是我们小组与其他小组相比最大的闪光点。
摘要山西作为国内最为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的发展长期“一煤独大”,制约着其延伸产业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跨越是必然趋势。
这关系着全省大型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山西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
去年,山西省被国务院授予了资源转型开发特区。
从近几年山西省的资源整合,煤炭业的逐步发展,环保技术的大力跟进,我们可以看到山西省的跨越式发展真的是激动人心的。
山西省经过了那一系列改革,天变蓝了,水变清了,树变绿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自豪与骄傲!【关键词】:山西省转型发展可喜变化故乡腾飞目录一.印象中的旧山西 (5)二.山西省进行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5)三.山西省转型发展的方向——以煤为基多元发展 (7)四.放眼观未来——从“十二五”规划中看未来变化 (11)一. 印象中的旧山西小时候的记忆里,山西是一个贫穷到骨子里的小地方。
尽管有很多人认为山西煤老板多,有钱人多,但是实际上煤老板仅仅是社会中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人们还是生活在贫困之中的。
由于烧煤的缘故,山西的环境污染相当厉害,印象中山西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白天见不着蓝天白云,夜晚也看不到星星月亮。
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因为要烧暖气,整个城市的污染仿佛更严重了,空气中的灰尘也多了起来。
所以冬季里呼吸道疾病也就突然增加了起来。
如果把山西放到全国省区市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大格局中,山西对外开放的步子还是明显小、明显慢。
“十五”末期,山西实际利用外资在中部6省排在倒数第一。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提出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判断,在其后召开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判断又作了多次强调,新发展格局成为着眼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面对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只有适应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新特点与新变化,不断推进转型发展实现新突破,才能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的历史使命。
一、山西蹚出转型发展的新路,需要清醒认识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从发展机遇上看,新发展格局为推进转型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为转型发展的实践进一步趋向高质量发展确定了发展定位。
转型发展的本质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发展需要更好地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这是长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调整。
伴随这样的战略调整,转型发展无论是产业、要素、业态的调适,还是体制、政策、环境的变革,都建立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围绕更高的发展目标展开,形成了更高基点与更高质量发展上的发展定位。
而对山西的转型发展来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扩大内需的体量进一步扩张的情况下,包括机械、加工、制造业等在内的传统产业,在真正实现提档升级的过程中,就会获得新的拓展机遇;以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为重点的创新发展,则会在逐步形成新的发展动能的基础上,激发更大的市场效应。
另一方面,新发展格局为扩大开放进一步进入高水平通道提供了现实可能。
推进高水平开放,不仅可以进一步释放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增长动力,通过扩大生产要素配置规模和效益来拉动经济增长,还有利于促进山西通过转型发展实现更趋平衡的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
山西作为欠发达的中部资源型省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以转型发展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转型发展的方向从世情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跨越进步,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大转型。
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目前,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彻底化解,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
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全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
总体看,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孕育重大变革,发展模式面临重大转型。
从国情看,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社会建设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表面上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如果我们不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今后发展代价会越来越大、空间会越来越小、道路会越走越艰难。
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必将在“十二五”规划中成为制定政策和布局项目的战略重点。
从省情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累计产煤110亿吨,净调出80亿吨,在享受煤炭红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
“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的格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山西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煤炭产能扩张,资源转化主要停留在煤电等初级过程,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
煤炭产能不可能无限扩张,价格不可能一直上涨,随着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对高耗能行业严格控制,能源需求增长将逐步进入相对平稳期,传统能源份额降低是必然趋势,盈利空间必将逐步减少。
山西现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转型发展亟待全面推进。
山西的转型发展,就是要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