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关于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生物心脏血液循环知识点哇塞!说起初中生物里的心脏血液循环,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又超级重要的知识呢!你知道吗?心脏就像是一个超级强大的“泵”,不停地工作着。
想象一下,心脏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大力士,一直在努力地推动着血液在我们身体里奔跑。
我们先来说说血液是怎么从心脏出发的吧。
血液从左心室出发,那力量可大了,就像火箭发射一样,“嗖”的一下冲出去,进入主动脉。
主动脉又会分出好多小分支,把血液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
这就好像是一棵大树,主动脉是树干,那些小分支就是树枝,血液就是养分,被送到每一片树叶,也就是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
那血液送完了养分,又怎么办呢?这时候,血液就通过静脉流回来啦。
静脉就像是一条条小溪流,慢慢汇聚到一起,最后回到右心房。
哎呀,这是不是很神奇?再来说说心脏里面的结构。
心脏有四个房间,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它们可都是有自己的工作的。
左心房和左心室负责把富含氧气的血液送出去,右心房和右心室则把缺少氧气的血液送出去重新获取氧气。
这就好比我们家里,爸爸妈妈负责出去工作赚钱,我们小孩子负责在家里好好学习,分工明确,才能让这个家运转得好好的呀!“老师,那心脏一直跳,它不会累吗?”有同学这么问过老师吧?其实啊,心脏可厉害啦,它会自己调节,就像一个聪明的小精灵,知道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慢。
我们运动的时候,它就跳得快快的,给我们更多的力量;我们睡觉的时候,它就跳得慢一些,让我们好好休息。
还有啊,血液循环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就像公路上堵车了一样,会造成大麻烦。
比如说,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过不去,那不就像给一个城市断了粮吗?身体的各个部分就没办法正常工作啦。
你说,这么重要的血液循环知识,我们能不好好学吗?能不重视我们的心脏健康吗?我觉得呀,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心脏,让它能一直健健康康地为我们工作!。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具体内容活动建议概述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血液循环的途径
区分动脉血与静脉血
知识结构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2课时进行。
第1课时学习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第2课时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
关于心脏的结构,可采用分组实验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实物、模型以及课件,使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懂得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血液循环过程的教学,由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引入,主要通过电动模型演示、课件等,使学生获得循环途径的直观感知,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思考,分析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由此突破难点。
学法建议
本节课,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获得相关知识。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思考心脏与血管如何连接,血液如何在心脏与血管所在的封
闭管道内流动,从而理解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及血液成分如何变化,这也是本节的难点所在。
心脏泵血过程记忆口诀
心脏泵血过程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它保证了我们的血液能够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忆心脏泵血过程,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记的口诀。
心脏泵血过程口诀:一进一出两收缩,心房心室交替跳,动脉血去静脉回,循环系统全管家。
这个口诀主要是通过记忆心脏泵血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下面我们来逐步解释一下这个口诀的含义。
一进一出两收缩:这里指的是心脏在泵血的过程中会进行两次收缩,分别是心房和心室的收缩。
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会分别将血液推向下一步的传输过程。
心房心室交替跳:这里指的是心房和心室在泵血过程中会交替进行收缩和舒张。
心房的收缩会将血液推向心室,而心室的收缩则会将血液推向动脉。
动脉血去静脉回:这里指的是心脏泵出的血液会通过动脉送到身体各个器官,而静脉则会将氧合血液带回到心脏。
循环系统全管家:这里指的是心脏泵血过程是整个循环系统的管理者,它可以让血液畅通无阻地循环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记忆心脏泵血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内部的运行机制,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初三生物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试题答案及解析1.图1为心脏结构示意图。
如果取一完整的猪心,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相一致的是【答案】D【解析】心脏内有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的瓣膜,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放,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从上腔静脉里向心脏内注水,水流动的路线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因此水会从肺动脉流出,将清水注入心脏的主动脉,水流出的血管是主动脉,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有动脉瓣,若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从心脏的肺动脉向心脏中注水,动脉瓣只朝向动脉开,不会倒流,故水不能注入心脏,将从肺动脉流出,将水从肺静脉灌入,水在心脏内的流动路线是:水→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因此水从主动脉流出,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心脏的结构以及心脏内瓣膜的作用。
2.如图所示毛细血管示意图,下列关于毛细血管的叙述错误的是A.静脉血经肺部毛细血管转变成动脉血B.组织细胞间隙的毛细血管中O2的浓度大于组织细胞中O2的浓度C.肾小球毛细血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D.小肠毛细血管回流的静脉血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多【答案】C【解析】A、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由于肺泡O2的浓度大于肺部毛细血管中O2的浓度,肺泡CO2的浓度小于肺部毛细血管中CO2的浓度,中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不符合题意;B、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通过体循环,将富含养料和氧的血液送到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间隙的毛细血管中O2的浓度大于组织细胞中O2的浓度,组织细胞间隙的毛细血管中CO2的浓度小于组织细胞中CO2的浓度,进行气体交换,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运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不符合题意;C、动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含氧气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是氧气与血红蛋白分离,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主要是含氧量的高低以及颜色是鲜红还是暗红,血液由入球小动脉流入肾小球,经肾小球滤过后的血液,由出球小动脉流出,仍然是动脉血,故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血液流经小肠毛细血管时,由于小肠的吸收功能,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或养料)会明显增多,又因在组织的毛细血管处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故为养料丰富的静脉血,不符合题意;故选C。
初中生物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心脏泵血过程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
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
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
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
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
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血量的80%~85%;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2.室舒期室舒期按心室内压和容积的变化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
当在心室内压还高于心房内压之前,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此时心室舒张但其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8s。
(2)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费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
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
此期历时约0.42s。
起初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多,以后随着心室内血液增多,流入的速度减慢。
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时,血液又较快进入心室。
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30%,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室的。
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整理:心脏的泵血功能
1.心脏的泵血过程和原理心脏收缩和舒张产生的压力梯度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
瓣膜的单向开放,阻止了血液的逆流,使血液朝一个方向流动。
左、右心室的搏出血量是相等的,血液不会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某一部位聚集。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等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心脏的泵血功能。
3.心输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的调节(Starling定律):心肌的初长越长,肌肉的收缩力越强。
在整体中,心肌的初长表现为心脏舒张的充盈压、长度和回心血量等。
(2)后负荷的调节:心脏的后负荷越大,心肌缩短的距离越小,心脏的每搏输出量越小。
在整体中,后负荷主要表现为大动脉血压的高低。
(3)心脏收缩能力的调节:心脏收缩能力越大,每搏输出量越多。
心脏收缩能力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4.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输出量可以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称为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心力储备)。
心力储备包括心率储备和每搏输出量的储备。
5.心音心音的产生与瓣膜关闭、心肌收缩、血流撞击室壁和大动脉管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有关。
其中,瓣膜关闭具有重要的
意义。
第一心音代表房室瓣的关闭和心室收缩的开始。
第二心音代表动脉瓣的关闭和心室开始舒张。
部编初中生物下册心脏必考知识点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心脏解剖图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心脏相关练习题1.在构成心脏的四个腔中,其中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B.右心房C.左心室D.右心室2.某人的甲血管与心室相通,流的是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通,流的是动脉血,请问他的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肺动脉和主动脉B.上腔静脉和主动脉C.主动脉和肺静脉D.肺动脉和肺静脉3.下列关于人体心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B.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动脉C.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D.心脏内既有动脉血也有静脉血4.心室收缩时,房室瓣与动脉瓣的开、闭情况是( )A.都开B.房室瓣开、动脉瓣闭C.都闭D.房室瓣闭、动脉瓣开5.肌肉注射青霉素,若做跟踪检查,则在心脏中最先发现青霉素的地方是( )A.右心室B.左心室C.右心房D.左心房6.下图为人体的血液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血液流经①时,血红蛋白与氧分离B.当血液流经②后,血液由鲜红变成暗红C.图中虚线为体循环路径,实线为肺循环路径D.若②为小肠,则血液流经②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7.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B.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C.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D.心房→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室8.某同学患了肺炎,医生采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
生物初一基础知识点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区别:心室位于心脏的下面,心房位于心脏的上面。
心室一般与动脉相连,心房一般与静脉相连。
心室壁要比心房壁厚。
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联系:它们都有两个腔,它们的壁都是有肌肉组织构成,心房与心室一起构成心脏;同一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但又是相通的;心室和心房中的血液成份与其直接相连的血管里的血液成份是一样的。
动脉血和静脉血区别:动脉血是含氧多的血,颜色鲜红;静脉血是含氧少的血,颜色暗红。
心脏的左边及与心脏左边直接相连的血管流的是动脉血;相反则流静脉血。
联系:动脉血与静脉血可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转化。
它们只与血液中含氧的多少有关。
体循环和肺循环区别:体循环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原来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原来的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联系:体循环和肺循环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流动的两条路线,并无先后之分,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合。
它们的起点都是心室,终点是心房。
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其成分都会发生相应的转变。
例题:右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④和⑧分别表示心脏的,心脏壁最厚的是【】。
(2)图中的⑥与心脏的【】相连。
它们流动的血是。
(3)图中的⑨表示,其功能是使血液只能由流向。
(4)医生给某人右手臂静脉注射一种药物治疗头痛。
药物到达头部的途径是(用图中的序号表示)解析:(1)心脏的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而⑧位于心脏的左上面,因此是左心房,④位于心脏的右下面,是右心室。
心脏壁中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故左心室壁是最厚的。
(2)图中的⑥是主动脉,而动脉一般与心脏的心室相连,⑥是与⑩相连,⑩位于心脏的左下,所以是左心室。
心脏的左边及与心脏左边直接相连的血管流的是动脉血,因此,⑥⑩流的都是动脉血。
(3)⑨位于⑧(左心房)和⑩左心室之间,是房室瓣,瓣膜的功能是使血液不能倒流,只能朝向一定的方向流。
为什么运动员的心率比一般人低?成年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正常变动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
而运动员安静时心率可低于每分钟60次,据报道某些有训练的运动员心率最多可减少到每分钟36~40次,这种现象在运动生理学上称窦性心动徐缓。
窦性心动徐缓同训练程度、运动项目和运动年限有关,运动年限越长,训练程度愈高,这种现象也越明显。
耐力训练和长距离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员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更明显。
运动员出现窦性心动徐缓现象是多年的训练过程中,控制心脏活动的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强,交感神经紧张性减弱的结果,这种现象对于运动员的运动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由于窦性心动徐缓,心脏的舒张期延长,所以心肌可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劳,而且心脏有更多的血液充盈;同时由于运动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心肌收缩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含量增加,心肌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新生,供血量增加,结果心肌纤维变粗,心肌粗壮有力,心脏收缩力提高了,心容量也加大了,一般人的心容量为765~785毫升,而运动员可达到1015~1027毫升,所以安静状态下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比一般人大,由70毫升增至100毫升以上,但两者的每分输出量则相等,就是说运动员心脏的输血效率提高了。
一般人心脏每分钟需跳动75次(平均值)才能将5250毫升的血液送往全身,而运动员只需跳40次左右就能将同样的血量送往全身。
由此可见,运动员的心率较慢与一般人的心动过缓是两码事。
运动员的窦性心动徐缓是体育锻炼的结果,这种心脏更能适应运动员的生活,在极度紧张的运动过程中,可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便于充分调动人体的储备力量,在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的每搏输出量可从安静时的100毫升增加到179毫升,每分输出量可高达35升。
无锻炼者每搏输出量只能从安静时的71毫升增加到113毫升,每分输出量只能提高到22升。
同时,运动开始后,运动员可迅速动员心血管系统进行活动,运动结束后,能很快恢复到安静状态。
初中生物关于心脏泵血过程的知识点
心脏泵血过程,左心和右心的活动基本一致。
现以左心为例来讨论心脏泵血过程和泵血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1.室缩期
根据心室内压力和容积等变化,室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前,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和心房内压,此时半月瓣关闭而房室瓣开放,血液不断流入心室。
心室收缩开始后,室内压迅速升高,在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推动房室瓣使其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
但在心室内压力未超过主动脉压之前,半月瓣仍处于关闭状态。
在此段时间内,由于房室瓣与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容积不变,故称为等客收缩期。
等容收缩期历时约0.06s,该期的长短与心肌收缩力的强弱及动脉血压的高低有关,在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动脉血压升高时,等容收缩期将延长。
(2)射血期:随着心室肌的继续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一旦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心室的血液将半月瓣冲开,迅速射入动脉,心室容积随之相应缩小。
此期称为射血期,历时约0.24s。
血液射入动脉起初,速度快,血量多,约占射血量的80%~85%;随后心室肌收缩力减弱,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减慢,射血量减少。
2.室舒期
室舒期按心室内压和容积的变化可分为等容舒张期和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舒张开始,室内压下降,在心室内压低于主动脉压时,动脉内血液逆流推动半月瓣关闭,防止血液返流入心室。
当在心室内压还高于心房内压之前,房室瓣仍处于关闭状态,无血液进出心室,此时心室舒张但其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8s。
(2)充盈期:随着心室继续费张,室内压继续下降,直至心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心房内的血液冲开房室瓣而流入心室,心室容积随之增大。
血液不断由静脉和心房进入心室的这段时间,称为充盈期。
此期历时约0.42s。
起初血流速度较快、血流量较多,以后随着心室内血液增多,流入的速度减慢。
在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时,血液又较快进入心室。
从心室的.充盈量来看,通过心房收缩进入心室的血液量仅占30%,其余大部分血液都是由于心室舒张,室内压低于房内压将血液抽吸入心室的。
总的说来,心脏泵血能按一定方向流动是取决于心瓣膜的开闭,而心瓣膜开闭又取决于心瓣膜两侧压力大小;心内压大小取决于心肌的舒缩,特别是心室肌的舒缩活动。
现将心动周期中心脏内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