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解》-1 供热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 格式:ppt
- 大小:7.16 MB
- 文档页数:96
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课程供热工程目的要求:掌握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的方法,步骤。
旧知复习:1、冷风渗透耗热量计算方法;2、热负荷的概念。
重点难点:重点: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的方法。
难点:地面传热地带的划分。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一、复习(5分钟)二、新课1、房间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30分钟)2、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20分钟)3、冷风侵入耗热量的计算(10分钟)4、房间耗热量计算表(20分钟)三、小结及作业(5分钟)课后作业:1、外窗的K为何比同一方向的外墙K高。
2、计算教室的热负荷。
教学后记:结合教室情况,适当举例,增强学习兴趣。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第七节 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例题[例题1—2] 图1—8所示为北京市一民用办公建筑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试校核其外围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并计算其中会议室(101号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计算步骤:一、101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Q 1’的计算全部计算列于表1-11中。
围护结构总传热耗热量Q 1’=25268w 。
2.冷风渗透耗热量Q 2’的计算根据附录1—6,北京市的冷风朝向修正系数:东向 n=0.1 5,西向n=0.40。
对有相对两面外墙的房间,按最不利的—面外墙(西向)计算冷风渗透量。
按表1—7,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的v p.j =2.8m /s 。
单层木窗的每米缝隙的冷风渗透量是L =2.88 m 3/m .h 。
西向六个窗的缝隙总长度为6x13=78m 。
总的冷风渗透量V 等于V =LLn =2.88×78×0.4=89.86 m 3/h冷风渗透耗热量Q 2’等于)(’‘w n w p t t Vc Q -=ρ278.02 =0.278x 89.86x1.34×1×[18一(一9)]=904 w3.外门冷风侵入耗热量Q 3‘的计算可按开启时间不长的一道门考虑。
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室内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使室内保持一定的舒适温度所需的热量。
它是设计室内供暖系统的重要参考指标,合理确定热负荷对于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进行供暖系统设计。
一、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方法1.1 传热热负荷的计算传热热负荷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基础,它包括传导热负荷、对流热负荷和辐射热负荷三部分。
一般可以根据建筑物的热阻、热容和传热系数进行计算。
1.2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潜热热负荷是指室内环境中因水蒸气的存在而需要转移的热量。
潜热热负荷的计算主要基于室内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和水分传递速率。
1.3 合并计算和总负荷计算将传热热负荷和潜热热负荷合并计算,得到室内供暖系统的总热负荷。
总负荷计算不仅考虑了传热和潜热的贡献,还包括了其他因素如室内人员、照明设备等的热负荷。
二、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因素2.1 建筑结构建筑结构的保温性能是影响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
墙壁、屋顶、窗户等构件的隔热性能决定了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传热量。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和设计保温措施可以降低热负荷。
2.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室内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关键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季节、温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室内外温差和传热量。
在寒冷地区,热负荷相对较高,需要更大的供暖系统容量。
2.3 室内活动及设备室内活动和设备的热负荷也是影响供暖系统设计的因素之一。
人员的新陈代谢、电器设备的耗电量等均会产生热量,并增加室内的总热负荷。
合理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准确计算设计热负荷。
三、根据设计热负荷进行室内供暖系统设计3.1 供暖方式选择根据设计热负荷的计算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供暖方式。
常见的供暖方式包括集中供暖、分户供暖、地板供暖等。
在选择供暖方式时,要综合考虑能源来源、供暖效果和成本等因素。
3.2 设备选择和布置根据设计热负荷,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如热水锅炉、暖气片等。
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热负荷(Heat Load)是指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是设计和选择供暖设备以及规划供暖系统的关键参数。
准确计算和评估热负荷可以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一、热负荷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热负荷的定义:热负荷是指在指定的供暖条件下,供暖系统需要提供的热量。
热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了供暖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热负荷的计算方法:一般而言,热负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
1. 确定室内温度差:根据不同房间的室内温度要求和室外设计温度,计算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温度差。
2. 测量建筑物尺寸和材料:测量建筑物的总面积、体积以及墙体、屋顶和地面的热传导系数。
3. 考虑热损失:考虑各种热损失,如传导、对流和辐射等。
4. 考虑室内热负荷:计算家用设备、照明和人体代谢等产生的室内热负荷。
5. 综合计算:将以上数据综合计算得出整个建筑物的热负荷。
二、设计热负荷的影响因素设计热负荷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部条件:室外设计温度是影响设计热负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室外设计温度也不同。
2. 建筑物特性:建筑物的面积、朝向、保温性能以及窗户的类型和面积等都会影响热负荷的大小。
3. 室内条件:室内设计温度、相对湿度、人员密度等因素也会对设计热负荷产生影响。
4. 活动方式: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办公楼、商业场所等,其使用方式和负荷也不同,因此设计热负荷也会有所差异。
三、合理设计供暖系统在计算得出设计热负荷后,需要根据热负荷的大小来合理设计供暖系统,以确保供暖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舒适度。
1. 选择供暖设备:根据设计热负荷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并考虑其热效率和能耗等性能指标。
2. 确定供暖系统参数:根据设计热负荷和建筑物特性,确定供暖系统的参数,包括供暖温度、供暖方式(如辐射供暖、空气供暖等)、管道布置等。
3. 考虑节能措施:在设计供暖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措施,如保温材料的选择、建筑物隔热措施、节能调控设备的应用等,以降低能耗和维持舒适度。
第1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1.什么是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工程计算中通常考虑哪些热量。
2.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如何计算,为什么。
3.匀质材料和非匀质材料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如何计算。
4.什么是围护结构的最小传热阻和经济热阻,怎样检验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和围护结构内表面是否会结露。
5.冷风渗透耗热量与冷风侵入耗热量有何区别,为什么。
6.写出房间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公式,并说明各项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对供暖室内外计算温差要进行修正,如何确定温差修正系数。
7.为什么要对基本耗热量进行修正,修正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各自的意义如何。
8.高层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有何特点;说明高层建筑冷风渗透耗热量的计算方法与多层建筑有何不同,分别说明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及综合作用的原理。
9.什么是值班采暖温度,如何设值班采暖。
10.目前我国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11.围护结构中空气间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确定厚度。
12.地面及地下室的传热系数如何确定。
13.分户计量供暖系统供暖设计热负荷有何特点,如何计算。
14.建筑物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为什么。
15.什么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如何考虑体形系数的取值。
16.试计算某建筑物一个房间的供暖设计热负荷,见下图。
第1-16题房间平面图已知条件:建筑物位于北京市区;室温要求维持18℃;建筑物构造:外墙为370mm砖墙(内抹灰20mm);地面-水泥(不保温);外门、窗--双层玻璃塑钢;屋顶-带有天花板和油毡的瓦屋面,其天花板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1防腐锯末δ=0.18m λ= 0.11kcal/(m·h·℃);2木龙骨0.05×0.05m λ=0.15 kcal/(m·h·℃);3板条抹灰δ=0.02m λ= 0.45kcal/(m·h·℃)。
第1-16题房间立面图。
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20____/20____学年第____学期课程供热⼯程⽬的要求:1、掌握朝向修正耗热量、风⼒附加和⾼度附加耗热量的概念、取值⽅法。
2、了解围护结构的最⼩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的概念,作⽤。
旧知复习:1、地⾯传热有关地带的划分;2、⾯积的丈量。
重点难点:难点:朝向修正耗热量的取值⽅法。
教学过程:(包括主要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复习(5分钟)⼆、新课1、朝向修正耗热量(15分钟)2、风⼒附加(5分钟)3、⾼度附加耗热量(5分钟)4、举例(40分钟)5、围护结构的最⼩传热阻与经济传热阻(15分钟)三、⼩结及作业(5分钟)课后作业:简述进⾏朝向修正耗热量进⾏修正的原因,⽅法。
教学后记:朝向修正耗热量系数的选取易混淆,结合例题引导同学们针对性地掌握。
任课教师教研室主任:第三节围护结构的附加(修正)耗热量附加(修正)耗热量有朝向修正、风⼒附加和⾼度附加耗热量等。
⼀、朝向修正耗热量朝向修正耗热量是考虑建筑物受太阳照射影响⽽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不同朝向的修正率北、东北、西北 0—10%;东南、西南 -10%⼀-15%东、西 -5% ;南-15%⼀-30%。
选⽤上⾯朝向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照率、建筑物使⽤和被遮挡等情况。
对于冬季⽇照率⼩于35%的地区,东南、西南和南向修正率,宜采⽤—10%⼀0%,东、西向可不修正。
⼆、风⼒附加耗热量风⼒附加耗热量是考虑室外风速变化⽽对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的修正。
《暖通规范》规定:在⼀般情况下,不必考虑风⼒附加。
只对建在不避风的⾼地、河边、海岸、旷野上的建筑物,以及城镇、⼚区内特别突出的建筑物,才考虑垂直外围结构附加5%⼀10%。
三、⾼度附加耗热量⾼度附加耗热量是考虑房屋⾼度对围护结构耗热量的影响⽽附加的耗热量。
四、《暖通规范》规定:民⽤建筑和⼯业辅助建筑物(楼梯间除外)的⾼度附加率,当房间⾼度⼤于4m 时,⾼出1m 应附加2%,但总的附加率不应⼤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