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 格式:docx
- 大小:109.82 KB
- 文档页数:3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前言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围绕核心要素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稻谷种植面积,小麦种植面积,玉米种植面积,豆类种植面积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客观反映当前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真实状况,趋势、规律,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数据专题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第一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 (1)第二节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3)一、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3)三、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3)四、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7)一、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7)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三、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占全省稻谷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四、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1)一、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1)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2)五、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2)六、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3)七、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3)八、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4)第五节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5)一、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5)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5)三、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15)四、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6)五、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6)六、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17)七、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17)八、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8)第六节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指标分析 (19)一、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9)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 (19)三、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占全省豆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 (19)四、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20)五、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20)六、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分析 (21)七、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 (21)八、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22)图表目录表1: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表2: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3)表4: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3)表5: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4)表6: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迪庆州维西县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同全省粮食作物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稻谷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7)表12: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占全省稻谷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7)表13: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8)表14: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迪庆州维西县稻谷种植面积同全省稻谷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1)表21: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2)表22: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3)表24: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迪庆州维西县小麦种植面积同全省小麦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4)表26: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5)表27:全省玉米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5)表28: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5)表29: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6)表30: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6)表31: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17)表32: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7)表33: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表33:迪庆州维西县玉米种植面积同全省玉米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表34: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9)表35:全省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 (19)表36: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占全省豆类种植面积比重统计表 (19)表37: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20)表38: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0)表39: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7-2019)统计表 (21)表40: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21)表41:迪庆州维西县豆类种植面积同全省豆类种植面积(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22)第一节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迪庆州维西县稻谷、小麦、玉米、豆类种植面积现状统计表注:1.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2. 全省粮食面积数据为抽样调查数。
试验研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期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管 伟,范建军(泰兴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泰兴 225400)摘要:鉴定大面积生产上最新推广的玉米新品种在本地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商品性,客观评价各品种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为本地今后的玉米生产、推广提供依据。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试验1 试验方案参试品种共9个,分别为:苏玉161、苏玉34、长江玉9号、长江玉6号、中江玉99、江玉877、中江玉2号、中江玉1601、苏玉29(CK)。
1.1 田间设计 试验按统一方案执行,各参试组合随机区组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13.2 m2,4行区,大小行种植,大行距0.8 m,小行距0.4 m,株距0.25 m,密度 4 500株/667 m2,纯作种植,四周设同品种玉米作保护行,对照品种为苏玉29。
1.2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根思乡根思村金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土质沙壤,肥力中等,地势平坦,灌排方便,前茬为水稻收获后的冬闲田,冬前耕翻晒垡,3月25日有机肥1 000 kg/667 m2+尿素25 kg/667 m2+复合肥30 kg/667 m2作基肥全田撒施后耕翻,试验于5月7日、5月25日、6月10日分三次追施尿素,用量分别为 20 kg/667 m2、25 kg/667 m2和30 kg/667 m2。
在每两穴玉米间人工用小锹穴施。
4月3日耙田整地设置小区,播前晒种1天,4月6日开沟直播,播后苗前地表喷都尔除草。
4月13日~14日出苗,4月23日间苗并移苗补缺,5月8日定苗,试验地耕翻前以3 kg/667 m2辛硫磷颗粒剂撒施防治地下害虫,5月23日以吡蚜酮和康宽防治蚜虫、飞虱,同时兼治玉米螟。
试验于5月7日、5月25日、6月10日分三次追施尿素,用量分别为 20 kg/667 m2、25 kg/667 m2和30 kg/667 m2。
方法为在每两穴玉米间人工用小锹穴施。
试验于8月3日收获。
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粮食生产安全问题深受人们关注,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方式得到全面推广,在保证粮食产量稳定提升的基础上,促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绿色高质高效。
玉米是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玉米种植产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近年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玉米高产工作,加强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玉米生成规模明显过大,同时积极引进高产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为例,对高产玉米种植及病虫防治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产玉米种植;病虫防治;关键技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的迪庆州西南部,距维西县城80公里,北毗巴迪乡,南邻康普乡,西沿碧罗雪山主系山脉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为界,东沿云岭山脉与金丝猴栖息地施坝萨马阁自然保护区相连。
当地群众依山势分别居住在高山、半山、江边河谷三个海拔带,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滞后。
由于地理环境复杂,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高稳产农田较少,玉米高产种植的难度较大,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引进,本文对高产种植及病虫防治的关键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
1.玉米高产种植及病虫防治的重要性分析玉米的根系发达,对环境适应性强,目前随着畜牧养殖、食品加工及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显著提高。
玉米的用途广泛,除了粮食作物外,在深加工后还能够作为饲料、调料等,秸秆经处理能够作为有机肥料,经济价值非常高。
过往叶枝镇玉米种植过程中,受农业发展水平、技术及管理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玉米高产要求,且部分种植户种植理念滞后,化肥使用不合理,影响作物产量。
高产种植及病程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高产玉米种植技术1.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土壤是保证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犁底层厚度过高、坚实,必然会影响作物根系下伸及通气、透水性能,为了避免这类问题需要采用深松或深翻方法,以避免犁底层的影响。
维西县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摘要:主要对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所开展的小麦不同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结果进行报告,为我县小麦新品种的引进工作,促进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为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比较试验;品种;报告为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维西县气候条件下的特性,筛选出高产、高效的优质良种,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特安排本试验。
1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地点和材料该试验地点设在塔城镇启别村启别小组。
试验地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上等。
当地年平均气温是13.10℃,年平均降雨量是1400mm。
试验品种为16Ⅱ4-2、16Ⅱ4-5、16Ⅱ4-8、16Ⅱ4-9、16Ⅱ4-13、16Ⅱ4-15、16Ⅱ4-16、云麦52(CK)云麦53、云麦69。
1.2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8平方米,每小区(3.1米× 9.3米)平米,小区间距 0.3米,栽培密度每小区平均12排左右。
小区长方形,小区与小区及保护行间留道,道宽50公分左右。
1.3 试验过程10月26日按试验设计进行人工条播,种植前,用旋耕机进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划定小区,开沟理墒,平整墒面。
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kg作底肥,播种前用三唑酮进行拌种,亩用25kg复合肥作种肥。
2020 年 1 月 1—3日冬灌;2 月至 3 月初进行化除两次,4 月 26 日、5 月 10 日统一开展“一喷三防”两次,有效预防了病虫草害的发生。
1.4田间观察记载11月6日-9日相继达到出苗期。
由于今年2月-3月份连续下了两场大雪使小麦在生长前期不同程度上受到冻害, 5月中旬各品种相继成熟,6月5日统一机收,同时分品种、分小区单收、单晒、单打计算实产,不同品种按技术要求进行室内考种。
在整个试验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田间观察记载、各品种室内考种有关性状、数据的记载确和整理,力求做到科学准确。
2试验结果与产量分析本试验于6月28日收晒完毕,通过室内考种、田间观察记载情况,各品种产量、生育期和主要经济性状总结如下:2.1主要经济性状参试品种株高在95-121cm之间。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作者:毕英杰来源:《新农业》2016年第01期为加快新审定品种推广步伐,确定适宜品种推广和良种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从各经营单位征集新审定的玉米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宜建平地区种植的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地点选在建平县昌隆镇昌隆村。
试验地地势平坦,褐土,土壤质地为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前茬玉米每亩产量为750公斤。
前年秋季秸秆还田,具有灌溉条件。
试验玉米新品种①XY-168、②XY-106、③XY-177、④信玉9为吉林诺美信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⑤FY-1696、⑥FY-1338、⑦FY-1538为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⑧辽单565为辽宁省农科院玉米所选育。
1.2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4行区,行长50米,行距55厘米,小区面积110平方米,每亩种植密度为4300株,以辽单565为对照。
田间管理,4月28日播种,机械播种,栽培模式采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播种时每亩一次性施入金正大缓控释肥(29-10-13)50公斤、磷酸二铵15公斤。
5月26日定苗,6月22日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
全生育期浇水3次,9月29日收获。
2 结果分析2.1 生育期调查通过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田间生育期调查可知:试验品种XY-168、XY-106、XY-177、信玉9号、FY-1696生育期天数和对照相差不大,为125~128天,FY-1338、FY-1538生育期天数略长,为129天,见表1。
2.2 生育性状抗逆性调查通过对参试玉米品种的生育性状调查可知:各品种的株高、穗位都比较适中,籽粒黄色,穗轴红色,全部活秆成熟,没有倒伏,株型为半紧凑和紧凑型。
2015年全县伏旱秋旱严重,玉米大斑病发生较普遍,通过田间植株调查,可以看出XY-168、XY-106品种较抗大斑病,XY-168、XY-106、XY-177品种较抗旱。
2.3 产量调查通过秋季测产可以得出以下结论:FY-1538玉米品种的每亩产量最高,为1003.1公斤,较对照增产19%,对照亩产842.7公斤,居参试品种第5位。
2013年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作者:张梅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第08期一、试验目的为了筛选出在我县具有高产、抗病性强、优质、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在我县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我县玉米单产和总产量而进行试验。
二、参试品种齐单6号,罗单29号,大天1号,海禾2号CK,雅玉04809,雅玉889,豪孟玉509,路单8号,辽禾308,会单4号。
统一用海禾2号作对照。
三、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禄劝县撒营盘镇尚德村委会六组,王态珍家承包地内,海拔2260米,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左右,冬闲晒垡,土地肥力均匀一致的块土,地势平坦,有水浇,光照充足。
四、试验设计及方法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10个品种,小区长5米,宽4.2米,宽窄行6行区=0.031,大约90cm,小行50cm。
塘距42厘米,每行种12塘,每塘播种3粒,留苗2株,每小区72塘,144株,折合每亩4537株。
重复间留走道50cm,品种间不留走道四周留1米保护行种玉米,收获中间2行计产,进行方差分析写出试验总结。
2.试验方法亩用农家肥1000kg盖塘,40kg复合肥N:P:K=10:10:12作种肥隔土播种,辛硫磷900g塘施。
播种后浇透水盖地膜,追肥5-7叶,提苗壮杆肥,亩用尿素2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11-12叶禾会肥亩用尿素50kg结合中耕锄草一次。
前期要抗旱保苗浇水,后期要开沟排水防涝。
只防虫、不防病。
3.田间种植草图五、试验过程和管理2013年4月12日整地,双犁双耙一平整。
达到摘平,垡细、埂子光、沟通,4月14日划小区,4月15日按试验方案进行播种。
亩用优质农家肥1000kg盖塘,900克辛硫磷防治地下害虫塘施,亩用40kg复合肥N:P:K=10:10:12作种肥隔土播种,浇透水,盖膜。
4月22日出苗,5月2日间定苗,每塘留苗2株。
5月26日亩追尿素2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
6月27日亩追尿素50kg,结合中耕锄草培土一次,7月7日喷施高氯菊脂防治粒虫,7月16日用硝黄草铜加秀去津防治杂草一次,9月17日收获。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报告作者:李发琼李顺康马小英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8期李发琼,李顺康,马小英,罗涛,杨烈(攀枝花市仁和区农牧局,四川攀枝花 617000)近年来我区玉米病毒病流行危害,大部分主推品种都已感病,生产中减产或绝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地威胁着玉米的可持续生产,筛选抗病、高产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验证杂交玉米新品种在我区的抗病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产量水平,在我区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地区大龙潭乡和平地镇不同海拔区域进行了玉米品种正规试验和观察试验各一个。
现将两组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参试品种神龙玉9号、华龙玉8号、黔玉1号、邡玉1号、飞歌1号、帮豪玉108、海禾一号(对照)。
1.2 试验方法1.2.1 正规品比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长7.6m,宽1m,面积7.6㎡,用小区实收产量和折算亩产进行分析比较。
1.2.2 观察试验不设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2㎡,用小区实收产量和折算亩产进行分析比较。
1.3 试验基本情况1.3.1 正规品比试验地点:仁和区平地镇白拉姑村小吴坝组孙家录家承包田,海拔1800m。
试验田土壤较肥沃,肥力较均匀,前作为青菜。
试验于2013年5月6日播种,规格为50cm×75cm,每窝播种3~4粒,匀苗时留两株健壮苗,667m2植3556株;8月23日以后陆续成熟,8月28日收获各小区收湿产。
1.3.2 观察试验地点:仁和区大龙潭乡裕民村小麦冲村民小组普发德承包地中试验,海拔1420m。
试验于2013年5月30日播种,小区长12m,宽1m;规格为50cm×75cm,每窝播种3~4粒,匀苗时留两株健壮苗,667m2植3556株;9月23日以后陆续成熟,9月30日收获各小区收湿产。
1.4 试验田间管理只要求农户不使用任何防病治虫的农药,其余中耕、除草、灌水、施肥、培土等均由农户自己进行。
1.5 试验调查内容、取样方法调查内容是株高、穗位高、穗长、突尖等农艺性状。
2019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G组六枝点总结作者:江剑博蒋家欢毛洪梅罗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5期江剑博蒋家欢毛洪梅罗艳据省种子站安排,结合我区实际,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省内外各育种单位新育成或引进的杂交玉米品种在我省不同生态区、不同栽培水平条件下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利用价值,为我省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该试验。
1、参试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组合):共12个含对照,分别是:G1惠玉599G2水金玉8号G3碧玉11号G4龙玉4号G5禾睦玉901G6贵单8号G7GD2089G8金黄单88G9JQY325G10微单1811G11PL1722G12PGX1315。
(2)试验地点:木岗镇小黄桶村杨庭孝家承包地里,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交通便利,具有代表性的中上等地块。
(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5行区,小区面积20平方米,长5米,宽4米,重复间走道80厘米。
实收中间3行(面积12平方米)测产,同时记录实收株数(缺株在10%以内的进行缺区处理),四周设保护行。
种植密度3300株/亩。
2、栽培管理(1)播种4月30日进行播种(直播,单株留苗,每窝播3—5粒种子)。
播种前深翻、平整土地,固定行、窝距,定点打窝播种,用西洋复合肥(80公斤)+辛硫磷杀虫颗粒8包混合用作底肥,防治地下害虫。
(2)田间管理4月30日播种,5月8-12日出苗,5月25日间苗、定苗,5月29日用赤天化尿素64公斤作提苗肥第一次追施,同时中耕除草。
7月3日用赤天化尿素96公斤进行第二次追施穗肥,在此期间用杀虫剂药(3次)防治草地贪夜蛾,9月23日进行收获计产,附产量表于后。
3、产量结果分析惠玉599:植株整齐,无倒伏、倒折、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无其他病害发生,虫害达90%。
综合性状好,平均亩产735.3公斤,比对照增产10.5%,排名第二。
水金玉8号:综合性状好,平均亩产728.0公斤,比对照增产9.4%,排名第四。
浅析维西县玉米高产创建技术推广陈际英【摘要】针对雏西县多年来玉米产量偏低,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投入较少的现实,维西县认真落实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提高玉米单产,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玉米总产的提高,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期刊名称】《云南农业》【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18-19)【关键词】玉米高产;技术措施;推广建议【作者】陈际英【作者单位】维西县农科局农技推广中心,云南维西674600【正文语种】中文根据近年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统一安排和要求,结合省、州关于各类作物高产创建的文件精神,主要通过实施以新品种推广、地膜、肥料、化除、强化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措施为主体的玉米高产创建活动项目。
从2010年起,维西县每年实施二万亩的省部级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通过5年的努力,全县玉米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量连续更新,这一项目的实施为全县粮食增产增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 项目实施情况1.1 项目区概况维西县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辖7乡3镇,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2010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8933.33hm2,平均亩产226kg。
2010年以来,维西县开始实施玉米高产创建项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培训及物资配套等高产措施的落实,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玉米生产的积极性,至2014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9754.67hm2,平均亩产291.9kg。
5年间玉米平均亩产从226kg提高到291.9kg,平均亩增产65.9kg,增幅29.2%,为全县的粮食生产奠定了基础。
1.2 项目实施情况1)实施项目区域。
从2010-2014年,维西县每年有二万亩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其中部级一万亩,省级一万亩)。
项目任务下达后,县农科局编写实施方案,成立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确定项目实施地点,每年依次在全县气候条件较好、肥水条件充足的各乡镇开展。
通过培育壮苗、定向移栽、地膜栽培、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草鼠害防治等系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玉米有机肥品种对比试验总结作者:胡艳红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4期胡艳红1,2(1.新疆农业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新疆塔城 834700)1 试验目的有机肥品种对比试验是研究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通过对玉米的实施,确定适宜在塔城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有机肥,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地温以及增加土壤养分。
2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时间:2012年4月~10月。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选择在塔城市喀拉哈巴克乡阿不拉村,位于东经83°6′36.43″,北纬46°43′30.00″,海拔572m,土壤为棕钙土类厚层砾质土土种。
前茬作物玉米,品种是巨玉2号,单产为1200kg/667m2,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7.75g/kg,全氮0.75g/kg,碱解氮50mg/kg,全磷1.4g/kg,有效磷7mg/kg,全钾20.72g/kg,速效钾204mg/kg,PH 8.11。
供试作物:玉米(伊单44号)。
试验有机肥品种:莲花、天物、保利兴农、力诚。
供试肥料:尿素(含N ≥46%)、重过磷酸钙(含P2O5 43%)、硫酸钾(K2O≥51%)。
肥料施用方法和用量:氮肥的30%、磷肥和钾肥的40%作底肥,同时将各个小区的莲花有机肥按照方案全部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氮肥的70%、磷肥和钾肥的60%作追肥(随水滴入),分次随水施入。
3 试验设计与管理3.1 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排列,重复3次,供试肥料4个。
小区形状为长方形,每个小区四边打埂,长8m,宽5m,面积为40m2,每小区播10行即5膜,埂子50cm,试验小区四周设置保护行;田间排列图如下:3.2 试验管理试验采取机械播种,2011年4月25日放线、取土样人工打埂;5月6日人工撒肥料、翻地、整地、人工播种,每小区10行。
16个鲜食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摘要:通过开展16个鲜食玉米品种示范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的品种有暄糯255、晶彩甜糯3号、亚航糯2号、蜜香甜糯265、晶甜糯323等。
关键词:玉米品种试验为了促进防城港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促进粮食结构调整,推广适宜在防城港市种植、品质好、产量高、效益高、生产潜力大的优势品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020年2-6月,在上思县昌菱农场十队开展了16个鲜食玉米品种对比实验。
1 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在上思县昌菱农场十队,为耕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沙壤,肥力中等,试验地前茬为甘蔗,周边为甘蔗地。
1.2参试品种试验品种共有16个:晶甜糯323、亚航糯2号、银蝶糯8号、贝丝香糯、晶彩甜糯3号、晶美甜糯1802、银甜糯808、暄糯255、金卡糯5号、桂香糯258、桂糯521、灵糯1号、蜜香甜糯265,万糯2000、桂糯528、桂甜糯525。
其中桂糯521(桂审玉2011020号)为对照品种。
1.3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个小区种植面积24㎡。
双行单株种植。
每个品种种植3畦,整地起畦,畦长20m,畦宽1.2m,其中畦面宽0.9m,沟宽0.3m。
种植规格:行距0.4m,株距0.35m。
1.4田间管理1.4.1播种试验于3月2日播种,手工点播。
1.4.2肥水管理2月26日-27日整地,起垄时,每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kg作为基肥;3月31日-4月1日施用苗肥,每667m2施48%芬兰复合肥(16-16-16)50kg,尿素12.5kg,氯化钾5kg,并进行除草大培土;在大喇叭期前,于4月16日每667m2施硝酸铵钙5kg,并抽水喷灌。
1.4.3病虫害防治病虫防治。
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等。
全期进行虫害防治5次。
3月21日,用10%吡虫啉20g/666.7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5ml/666.7m2,防治玉米螟。
农事谚语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维西县大面积推广玉米新品种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已不再是满足于过去的高产型农业,而逐步向更深层次的优质型农业进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摸清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品质,保证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参试品种:雅玉112、雅玉152、雅玉165、雅玉188、北玉1505、会单112、雅玉158与会单4号(CK)。
1.2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选择在维西县永春乡三家村坪子组,东经99°33′05″,北纬27°13′08″,海拔2261.2 m,年平均气温16.6 ℃,年平均降雨量106.12 mm,无霜期169 d;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自然降水灌溉,冬闲地,前作种植玉米。
1.3 试验设计设置3个重复,8个处理,24个小区,每小区20 m 2,每小区种5 行,行距0.8m, 每小区每行种14塘, 每塘留2株 (株距18 cm), 每小区140 株,每亩4669株。
1.4试验过程播种前进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 kg 作底肥,划定小区,开沟理墒,平整墒面。
晒种1 d。
玉米于2019年4月14日播种,每亩用25 kg 复合肥作种肥。
4月27月至5月4日相继出苗。
3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
5月26日每亩施45 kg 的复合肥作提苗肥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7月16日每亩追施30 kg 尿素加25 kg 复合肥作攻穗肥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9月18日至10月1日各参试品种相继成熟,适时收获,每个品种取中间3行单收、单晒、单打计算产量,并随机取各参试品种10穗进行室内考种。
1.5生长期气候特点2019年,全县大春生产期间4月下旬至6月下旬,持续2个月干旱,给玉米出苗造成一定的影响;7-8月遇持续降雨,这段时间的高温高湿,正遇玉米抽雄、吐丝、灌浆期造成抗病力弱的品种大面积感病、感蚜虫。
云南维西县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示范研究作者:张丽美李正芳海志国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20年第08期摘要:魔芋具有消肿、散结、解毒、止痛和预防治疗便秘、调节脂质代谢、改善糖代谢以及减肥等作用。
维西县土肥站在巴迪乡真朴村组织实施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示范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年份建议选用魔芋玉米4:2或2:2模式;土壤墒情好的年份建议选用林下套种或魔芋玉米宽墒套种模式。
总体上魔芋玉米4:2套种模式较为适宜维西县地理和气候特点。
关键词:魔芋;玉米;套种;林下种植;核桃;测产张丽美,李正芳,海志国,等. 云南维西县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示范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3):58.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维西魔芋产业低产能、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提高生产力水平,做大做强魔芋产业,为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提供有力支撑,在省、州科技部门大力支持下,维西县土肥站充分利用魔芋喜冷凉耐阴湿的生理特性,结合维西县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立足于科技攻关和示范引领,在巴迪乡真朴村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示范研究项目,探索研究维西县魔芋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为全县魔芋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项目概况2019年,维西县农业农村局土肥站在省州科技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维西县巴迪乡真朴村公中洛二组实施了省级科技特派员扶贫示范项目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示范项目。
项目总投资10万元,建设林下魔芋套种,魔芋玉米套种2:2、4:2、6:2规范化栽培示范基地共14亩,示范研究魔芋不同模式栽培技术。
二、主要栽培技术1、地块选择充分利用魔芋喜冷凉耐阴湿的生理特性,结合维西县自然环境和资源优势,选择在维西县巴迪乡真朴村公中洛二组海拔在1800 m左右、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有机质丰富的轻砂土壤,地块相对平缓并且连片集中便于管理的地块开展示范研究。
2、地块处理魔芋病害只可预防,无法根治,所以对魔芋地块进行全面消毒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农 技 推 广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摘要:为提高玉米产量,维西县农牧和科技局采取切实有力措施推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2017年建设玉米绿色高产高效示范2 000 hm2,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9.980 hm2,平均单产296 kg,比上年增产5%,高产高效示范区平均单产456 kg,示范区玉米产量明显比常规种植区大大提高。
主要种植技术措施: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强调良种良法、精细整地、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指导、病虫害综合防治、适时收获。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维西县地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腹心地带。
平均海拔2 340 m,年平均气温为11.3℃,年平均降水为950 mm,年日照时数为2 104.5 h,年均无霜期196天,2016年年末总人口15.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3.7万人,全县总户数为47 740户,其中:乡村户数39 128户。
由于维西县地理环境复杂,高稳产农田少,立体气候明显,玉米高产栽培难度大,经过多年的栽培经验,积累了一些玉米高产栽培种植技术,重点阐述如下:以供参考和借鉴。
1 早期注意深松深翻打破犁底层土壤是确保玉米高产的基础保障,有研究证实:犁底层过厚(20 cm)、坚实,对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传递,作物根系下伸,通气透水都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必须采取深翻或深松办法,改造、消除犁底层。
为此,播种前期对土地进行深松打破犁底层,更有利于促进玉米对养分的吸收。
为此,早期做好深松工作,有利于打破犁底层使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强,使土壤抗旱耐涝能力增强。
深耕至少深度应保持在20~25 cm,确保玉米根系能扎深,吸收充分的养分、水分,满足其基本的生长发育要求。
深耕结束后,精细展开整地,配合机械作业,大大提升耕作壤土质量。
2 选择高产抗逆的新品种大量的栽种实践证实:良种是实现玉米高产、改进品质的重要内在因素。
尤其是这些年,超高级新玉米品种的问世,种植良种实现高产的作用更加突出。
而且,有研究证实:在影响高产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占到了60%以上。
维西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王娟彭慧娉孙冬梅等
来源:《云南农业》 2020年第10期
王娟,彭慧娉,孙冬梅,斯那央宗,此主拉姆
(维西县种植业管理服务中心,云南维西 674600)
维西县大面积推广玉米新品种以来,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粮食连年丰收,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不断运用,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新的变化,已不再是满足于过去的高产型农业,而逐步向更深层次的优质型农业进军,从而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摸清各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抗逆性、抗病性及品质,保证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对大田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雅玉112、雅玉152、雅玉165、雅玉188、北玉1505、会单112、雅玉158与会单4号(CK)。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选择在维西县永春乡三家村坪子组,东经99°33′05″,北纬27°13′08″,海拔2261.2 m,年平均气温16.6 ℃,年平均降雨量106.12 mm,无霜期169 d;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自然降水灌溉,冬闲地,前作种植玉米。
1.3 试验设计
设置3个重复,8个处理,24个小区,每小区20 m2,每小区种5 行,行距0.8m,每小区每行种14塘,每塘留2株(株距18 cm),每小区140 株,每亩4669株。
1.4试验过程
播种前进行机耕机耙,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每亩用优质腐熟农家肥1500 kg作底肥,划定小区,开沟理墒,平整墒面。
晒种1 d。
玉米于2019年4月14日播种,每亩用25 kg复合肥作种肥。
4月27月至5月4日相继出苗。
3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
5月26日每亩施45 kg 的复合肥作提苗肥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7月16日每亩追施30 kg尿素加25 kg复合肥作攻穗肥并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
9月18日至10月1日各参试品种相继成熟,适时收获,每个品种取中间3行单收、单晒、单打计算产量,并随机取各参试品种10穗进行室内考种。
1.5生长期气候特点
2019年,全县大春生产期间4月下旬至6月下旬,持续2个月干旱,给玉米出苗造成一定的影响;7-8月遇持续降雨,这段时间的高温高湿,正遇玉米抽雄、吐丝、灌浆期造成抗病力弱的品种大面积感病、感蚜虫。
2结果分析
2.1参试玉米参试品种生育期及抗性比较(表1)
由表1知,会单4号(CK)生育期最短,会单112生育期最长;株高北玉1505最矮,会单112最高,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高;穗位高雅玉165最矮,会单112最高,雅玉188比
会单4号(CK)略矮,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高;会单4号(CK)和雅玉152出现倒伏、倒折,雅玉152的倒伏率与会单4号(CK)一样,比会单4号(CK)低,其余品种无倒伏、倒折。
2.2 参试品种病虫害比较(表2)
由表2知,各品种均高抗小斑病、穗腐病、茎腐病和丝黑穗病;会单4号(CK)中抗大斑病,其余品种高抗大斑病;会单112和会单4号(CK)高感灰斑病,雅玉152和雅玉188感灰
斑病,雅玉112和雅玉158中抗灰斑病,其余品种高抗灰斑病;北玉1505和雅玉158中抗锈病,其余品种高抗锈病;雅玉112发生螟害,其余品种未发生螟害。
2.3参试品种穗部性状比较(表3)
由表3知,穗长雅玉152最短,会单112最长,北玉1505比会单4号(CK)略短,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长;穗粗北玉1505最细,雅玉188最粗,雅玉152与会单4号(CK)一样粗,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粗;秃尖长度北玉1505最短,雅玉188最长,雅玉165、
雅玉158和会单112都比会单4号(CK)短,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略长;百粒重会单
112最轻,雅玉165最重,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都重;出籽率会单4号(CK)最少,
雅玉112和雅玉158最多;单穗粒重会单4号(CK)最轻,雅玉188最重。
2.4 参试品种产量比较(表4)
由表4知,会单4号(CK)产量最低,雅玉112的产量最高,会单112的产量比会单4号(CK)略高,其余品种比会单4号(CK)明显增产。
3 结论
通过试验表明,雅玉112、雅玉188、雅玉165、北玉1505、雅玉158和雅玉152的产量比会单4号(CK)高,丰产性、适应性、抗病能力等综合性状都显著优于会单4号(CK),建议适当引进示范种植推广。
会单112产量比会单4号(CK)虽略有增加,但抗病性等综合性状最差,建议淘汰。
参考文献
[1] 桂雪梅.2016年国家杂交玉米品种联合体西南玉米组思茅试点简报[J].云南农业,2017(12)49-52.
[2] 雷杰,鲁金华,李进有,等.2017年云南省普通玉米品种区域试验[J].云南农业,2020(05)70-74.
[3] 张红粉,杨洋.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云南农业,2017(增刊1)112-113.
收稿日期: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