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7.34 MB
- 文档页数:46
光学显微镜—搜狗百科光学显微镜一般由载物台、聚光照明系统、物镜,目镜和调焦机构组成。
载物台用于承放被观察的物体。
利用调焦旋钮可以驱动调焦机构,使载物台作粗调和微调的升降运动,使被观察物体调焦清晰成像。
它的上层可以在水平面内沿作精密移动和转动,一般都把被观察的部位调放到视场中心。
聚光照明系统由灯源和聚光镜构成,聚光镜的功能是使更多的光能集中到被观察的部位。
照明灯的光谱特性必须与显微镜的接收器的工作波段相适应。
物镜位于被观察物体附近,是实现第一级放大的镜头。
在物镜转换器上同时装着几个不同放大倍率的物镜,转动转换器就可让不同倍率的物镜进入工作光路,物镜的放大倍率通常为5~100倍。
物镜是显微镜中对成像质量优劣起决定性作用的光学元件,一般变倍比为6.3:1,变倍范围0.8X-5X。
常用的有能对两种颜色的光线校正色差的消色差物镜;质量更高的还有能对三种色光校正色差的复消色差物镜;能保证物镜的整个像面为平面,以提高视场边缘成像质量的平像场物镜。
高倍物镜中多采用浸液物镜,即在物镜的下表面和标本片的上表面之间填充折射率为1.5左右的液体,它能显著的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
目镜是位于人眼附近实现第二级放大的镜头,镜放大倍率通常为5~20倍。
按照所能看到的视场大小,目镜可分为视场较小的普通目镜,和视场较大的大视场目镜(或称广角目镜)两类。
载物台和物镜两者必须能沿物镜光轴方向作相对运动以实现调焦,获得清晰的图像。
用高倍物镜工作时,容许的调焦范围往往小于微米,所以显微镜必须具备极为精密的微动调焦机构。
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极限即有效放大倍率,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指能被显微镜清晰区分的两个物点的最小间距。
分辨率和放大倍率是两个不同的但又互有联系的概念。
当选用的物镜数值孔径不够大,即分辨率不够高时,显微镜不能分清物体的微细结构,此时即使过度地增大放大倍率,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轮廓虽大但细节不清的图像,称为无效放大倍率。
反之如果分辨率已满足要求而放大倍率不足,则显微镜虽已具备分辨的能力,但因图像太小而仍然不能被人眼清晰视见。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用于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
它的结构由光源、物镜、目镜、准直镜、台架和调焦机构等组成。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光源:光学显微镜一般使用白炽灯或者LED灯作为光源,通过透明物体上方的准直镜照射样品,使其被照亮。
2. 物镜:物镜是光学显微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位于样品下方,负责放大样品的图像。
物镜通常有多个镜片组成,其放大倍数一般在4倍至100倍之间。
3. 目镜: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物镜的上方。
目镜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放大物镜成像后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清晰地观察样品。
4. 准直镜:准直镜位于光源和物镜之间,它的作用是聚焦光线,使其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提高样品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5. 台架:台架是光学显微镜的支撑结构,用于固定和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6. 调焦机构:调焦机构是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以便观察者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调焦机构通常包括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部分,用于快速和精细调节焦距。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 开启光源:首先需要打开光源开关,确保光源正常工作。
2. 调节准直镜:通过调节准直镜,使光线成为平行光线照射到样品上。
3. 调节物镜和目镜: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物镜和目镜,然后使用调焦机构将物镜和目镜调节到合适的位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放置样品:将待观察的样品放置在显微镜的样品台上,并通过调节样品台的位置使其与物镜对齐。
5. 观察样品:通过目镜观察样品,并根据需要调节焦距和光源亮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6. 记录和分析: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相机或其他设备记录观察到的图像,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光学显微镜的保养:1. 使用后的清洁:使用完光学显微镜后,应该及时清理物镜、目镜和样品台等部件上的污渍和油渍,可以用纯净的棉纱蘸取少量酒精或者特定的清洁剂进行擦拭。
注意不要用力过大,以免损坏光学元件。
2. 防止霉菌:光学显微镜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发霉。
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它利用光学原理和透镜系统将被观察物体的细节放大,使人们能够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结构。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光源、台架和调焦系统等组成。
物镜是放大率最高的透镜,其焦距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位于物镜的上方,通过它观察被放大的物体。
光源提供光线,使样品能够被照亮。
台架用于支撑整个显微镜,调焦系统则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以便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放大效应。
当光线通过物镜时,由于物镜具有一定的焦距,光线会被聚焦在物镜焦点附近。
聚焦后的光线再经过目镜,进一步放大,并形成人眼可以看到的虚像。
这样,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首先,样品应该放置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并用夹片固定好。
接下来,通过调节焦距,使物镜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合适,以便获得清晰的图像。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光源的亮度,使样品得到适当的照明。
此外,为了获取更高的放大倍数,可以使用不同倍数的物镜和目镜组合。
光学显微镜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领域,它被用于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和微生物等。
通过显微镜,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从而深入了解生命的奥秘。
在医学领域,光学显微镜被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
例如,在组织学研究中,医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变组织的细微变化,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在材料科学领域,光学显微镜被用于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通过观察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科学家们可以改进材料的性能和功能。
虽然光学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医学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限于光的波长,约为200纳米。
这意味着显微镜无法观察到更小尺寸的结构。
其次,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样品,对于不透明的样品无法进行观察。
此外,由于光线的衍射效应,显微镜的图像可能存在一些模糊和畸变。
关于光学显微镜的资料光学显微镜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显微镜,是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工具。
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学透镜和光学物镜使细小物体放大的一种工具,越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则需要更强的放大倍数。
本文将介绍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以及它们在显微镜性能和应用中的作用。
一、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 1. 物镜和目镜光学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是物镜和目镜。
物镜是显微镜的下部组件,其作用是将待观察的细胞或细胞结构放大,而目镜则位于显微镜的上部,主要用于放大像。
物镜和目镜的组合决定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2. 光源和反射镜光学显微镜需要一个光源来照亮待观察的样本。
典型的光源是汞灯或LED。
反射镜(如化脓性感染病患周围的玻璃盖片)反射光源所发出的光使其聚焦到物镜上并在样品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影像。
3. 旋转器和台式显微镜旋转器是显微镜的平台,通常配备有可以旋转的物镜,以便观察样品的不同部分。
台式显微镜被设计为一种更加紧凑、移动性更高的变体。
二、光学显微镜的性能 1. 分辨率分辨率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它表示能够分辨的两个小物体之间的距离。
分辨率受到物镜的放大倍数、波长和数值孔径的影响。
更高的放大倍数和更高的数值孔径将提高分辨率,而更短的波长也可以提高分辨率。
2. 棱镜系统和激光共焦显微镜一些显微镜还配备了棱镜系统或激光共焦显微镜。
棱镜系统可以用来照明器和样品之间的夹角更改以调整影像。
而激光共焦显微镜采用激光作为光源,利用激光直接照射样品并聚焦到物镜上,以使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
3. 相差显微镜相差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它使用不同的光学透镜和光源组合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样品的细微结构,而这些结构在常规照明下通常不可见。
相差显微镜在生物学和材料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三、光学显微镜的应用在生物学中,光学显微镜已经成为分析和理解微分子、单细胞和细胞信号传递等生物过程重要的工具。
通过显微镜可以研究微生物的运动、生殖、细胞结构的变化,如细胞分裂,还可以直接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在化学中,显微镜是分析结晶、化合物的物理形态以及分子化合物需分析分子结构等不可或缺的工具。
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
简史早在公元前1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
后来逐渐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已经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
1610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和德国的j.开普勒在研究望远镜的同时,改变物镜和目镜之间的距离,得出合理的显微镜光路结构,当时的光学工匠遂纷纷从事显微镜的制造、推广和改进。
17世纪中叶,英国的r.胡克和荷兰的a.van列文胡克都对显微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665年前后,胡克在显微镜中加入粗动和微动调焦机构、照明系统和承载标本片的工作台。
这些部件经过不断改进,成为现代显微镜的基本组成部分。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其中9台保存至今。
胡克和列文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动、植物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9世纪,高质量消色差浸液物镜的出现使显微镜观察微细结构的能力大为提高。
1827年g.b.阿米奇第一个采用浸液物镜。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e.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这些都促进了显微镜制造和显微观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为19世纪后半叶包括r.科赫、l.巴斯德等在内的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发现细菌和微生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在显微镜本身结构发展的同时,电子显微镜观测技术也在不断创新:1850年发生了偏光电子显微镜之术,1893年发生了干预电子显微镜之术,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f.泽尔尼克缔造了相配电子显微镜之术,他为此在1953年被授与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古典的光学显微镜只是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元件的组合,它以人眼作为接收器来观察放大的像。
后来在显微镜中加入了摄影装置,以感光胶片作为可以记录和存储的接收器。
现代又普遍采用光电元件、电视摄象管和电荷耦合器等作为显微镜的接收器,配以微型电子计算机后构成完整的图象信息采集和处理系统。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用来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
它的发明使得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本质和结构,也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阐述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令人着迷的仪器。
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光学显微镜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下面是主要的部件及其功能:1. 目镜目镜是显微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放大显微物体的图像。
通常,目镜包含一个透镜,使得物体的图像经过透镜后放大。
2. 物镜物镜是放置在显微镜下方的另一个透镜,它的功能是与目镜共同完成显微物体的放大。
物镜的放大倍数比目镜高,通常达到10 - 100倍。
3. 反光镜反光镜是一个小而平坦的镜片,它位于显微镜底部,与物镜垂直。
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线引导到物镜中央,使得物镜能够捕捉到物体的图像。
4. 台柱台柱是显微镜的一个支撑结构,在其上部分设有透镜和光源。
同时,台柱将底座与光学系统固定在一起,使得显微镜的结构更加牢固。
5. 旋转齿轮旋转齿轮是显微镜的一个操作部件,它可以旋转物镜和目镜。
通过此部件的旋转,可以调整显微物体的放大倍数。
6. 其他组件此外,光学显微镜内还包含其他组件,例如:光源、滑轨、焦点调节手轮、防抖装置等。
二、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光学显微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使光线发生折射,从而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和强度。
在光路中,光线首先经过光源,并透过凸透镜聚焦到物镜上,物镜再使得经过物体的光线被放大,反射到镜底下的反光镜上。
反光镜再将光线引导到目镜中央,光线在目镜中再次折射,形成最终的视网膜像,使得人眼能够观察到放大的显微图像。
总的来说,光学显微镜的原理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 折射原理光线在透镜中折射,使得其弯曲和聚焦,从而形成放大的显微图像。
2. 放大倍数物镜和目镜分别放大显微物体的图像。
物镜的放大倍数比目镜高,从而使得显微图像得以更好的放大。
3. 焦距调节通过精细调整目镜的焦距和物镜的距离,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显微图像。
一、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是利用光线照明使微小物体形成放大影像的仪器。
一台普通光镜主要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构成,而光学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源、反光镜、聚光器、物镜和目镜等部件。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图
分辨力是光镜的主要性能指示。
所谓分辨力(resolving power)也称为辨率或分辨本领,是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 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光镜的分辨力(R ):
θ
λsin 61.0n R = n 为聚光镜与物镜之间介质的折射率(空气为1、油为1.5);θ为标本对物镜镜口张角的半角,sin 的最大值为1; λ为照明光源的波长(白光约为0.5m )。
二、使用显微镜应注意的事项
1、取用显微镜时,应一手紧握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2、使用镜简直立式显微镜时,镜筒倾斜的角度不能超过450,以免重心后移使显微镜倾倒。
3、不可随意拆卸显微镜上的零部件,以免发生丢失损坏或使灰尘落入镜内。
4、显微镜的光学部件不可用纱布、手帕、普通纸张或手指揩擦,以免磨损镜面。
5、不要一边在目镜中观察,一边下降镜筒(或上升载物台),以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损坏镜头或玻片标本。
6、显微镜使用完后应及时复原。
7、在利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要养成两眼同时睁开,双手并用(左手操纵调焦螺旋,右手操纵标本移动器)的习惯,必要时应一边观察一边计数或绘图记录。
普通光学显微镜基础知识普通光学显微镜是一种精密的光学仪器。
以往最简单的显微镜仅由几块透镜组成,而当前使用的显微镜由一套透镜组成。
普通光学显微镜通常能将物体放大1500~2000倍。
(一)显微镜的构造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机械装置,一为光学系统,这两部分很好的配合,才能发挥显微镜的作用。
1、显微镜的机械装置显微镜的机械装置包括镜座、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推动器、粗动螺旋、微动螺旋等部件(1)镜座镜座是显微镜的基本支架,它由底座和镜臂两部分组成。
在它上面连接有载物台和镜筒,它是用来安装光学放大系统部件的基础。
(2)镜筒镜筒上接接目镜,下接转换器,形成接目镜与接物镜(装在转换器下)间的暗室。
从物镜的后缘到镜筒尾端的距离称为机械筒长。
因为物镜的放大率是对一定的镜筒长度而言的。
镜筒长度的变化,不仅放大倍率随之变化,而且成像质量也受到影响。
因此,使用显微镜时,不能任意改变镜筒长度。
国际上将显微镜的标准筒长定为160mm,此数字标在物镜的外壳上。
(3)物镜转换器物镜转换器上可安装3—4个接物镜,一般是三个接物镜(低倍、高倍、油镜)。
Nikon显微镜装有四个物镜。
转动转换器,可以按需要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接物镜和镜筒接通,与镜筒上面的接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4)载物台载物台中央有一孔,为光线通路。
在台上装有弹簧标本夹和推动器,其作用为固定或移动标本的位置,使得镜检对象恰好位于视野中心。
(5)推动器是移动标本的机械装置,它是由一横一纵两个推进齿轴的金属架构成的,好的显微镜在纵横架杆上刻有刻度标尺,构成很精密的平面座标系。
如果我们须重复观察已检查标本的某一部分,在第一次检查时,可记下纵横标尺的数值,以后按数值移动推动器,就可以找到原来标本的位置。
(6)粗动螺旋粗动螺旋是移动镜筒调节接物镜和标本间距离的机件,老式显微镜粗螺旋向前扭,镜头下降接近标本。
新近出产的显微镜(如Nikon显微镜)镜检时,右手向前扭载物台上升,让标本接近物镜,反之则下降,标本脱离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