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11.95 KB
- 文档页数:15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钢琴五重奏的主要乐器是一架钢琴和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2.【答案】A。
解析:模进亦称移位。
这一手法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他们的乐节、乐汇等作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
模进通常有:(1)上行模进或下行模进(模进的方向),二度模迸或三度、四度、五度模进等(模进的音程关系)。
(2)首调模进(模进仅限于一个调性的范围内)或转调模进(模进是从原有的调转到另一个新调)。
3.【答案】D。
解析:A选项为柔板,每分钟56拍,速度较慢;B选项慢板,每分钟52拍,比柔板还要慢;C选项广板,每分钟46拍,速度最慢;D选项快板,每分钟132拍,速度比较欢快。
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快板比较符合,因此答案选D。
4.【答案】D。
解析: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之意。
5.【答案】A。
解析:谱例给出的是d小调的旋律,第二小节为I级主和弦的五音。
6.【答案】C。
解析:谱例中给出的歌曲是施光南先生作曲,关牧村演唱的女中音独唱曲《打起手鼓唱起歌》。
7.【答案】B。
解析:图中的乐器是蟒筒,是宗教仪式上的吹奏乐器,藏语叫热阿冻。
形制有大有小,长的3米余,短的1米余。
由三节组成,从上至下由小到大,下端有一喇叭口。
顶部吹口,形如拉管号嘴管身有木制或铜制,多处装饰环圈。
无音孔,能发基音,8度音,5度音。
音量洪大,闷浊、低沉。
8.【答案】B。
解析: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可相肖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
9.【答案】D。
解析:《海韵》是由语言学家、音乐学家赵元任于1927年以诗人徐志摩诗集《翡冷翠的一夜》第二集的同名长诗所作的大型合唱曲。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音乐》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关云长”这一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江南博哥)于( )角。
A. 生B. 旦C. 净D. 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选项A“生”角,是男性角色,可分为小生、老生、武生;选项B “旦”角,是女性角色,可分为花旦、刀马旦、青衣、老旦;选项C“净”角,是花脸角色,可分为大花脸及二花脸,题干中的“关云长”就属于红脸的净角:选项D“丑”角,可分为文丑和武丑。
因此正确答案为C。
2. 【单选题】下列属于完全协和的音程是( )。
A. 1—4B. 1—6C. 2—6D. 1—3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协和音程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极完全协和音程、完全协和音程和不完全协和音程。
完全协和音程是指纯四度和纯五度音程。
选项A是纯四度音程;选项B是大六度音程;选项C是减五度音程;选项D是大三度音程。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 【单选题】“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创造的( )。
A. 目的B. 过程C. 形式D. 方法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创造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因此正确答案为A。
4. 【单选题】《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是( )的唱段。
A. 评剧B. 黄梅戏C. 豫剧D. 京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该乐曲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著名选段。
因此正确答案为B。
5.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施光南的作品的是( )。
A. 《我爱你中国》B. 《在希望的田野上》C. 《打起手鼓唱起歌》D. 《祝酒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选项A《我爱你中国》是由郑秋枫作曲;选项B、C、D都是由施光南作曲的作品。
因此正确答案为A。
6.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三拍子的作品是( )。
A. 《桑塔·露琪亚》B. 《青年圆舞曲》C.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D. 《青春舞曲》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选项A《桑塔·露琪亚>是一首三拍子的意大利歌曲;选项B《青年圆舞曲》,通过曲名也能够看出该曲是圆舞曲体裁,圆舞曲具有三拍子的节拍特点;选项C《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具有三拍子的节拍特点;选项D《青春舞曲》是一首四拍子的新疆民歌。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认知水平,谈谈如何设计一堂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的音乐鉴赏课。
第二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三题题目:请描述一次您在课堂上遇到学生行为不当时的处理方法,并分析这种处理方法对学生行为改正和课堂氛围的影响。
第四题题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育的特点,谈谈如何在一堂音乐课中有效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第六题题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结合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育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八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有效地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九题题目内容: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十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一堂富有创意的音乐欣赏课?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案设计题题目:为初中二年级学生设计一节以“民族乐器合奏”为主题的音乐课。
要求:1.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至少两种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能够通过合奏的形式演奏简单的民族乐曲。
2.教学重点: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和合奏的协调性。
3.教学难点:不同民族乐器之间的音色融合与和声处理。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音乐课《青春舞曲》,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2.教学内容完整,包括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3.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教学评价合理,能够有效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音乐真题2017年上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下图是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演出照,图中的哪一件乐器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______A.小提琴B.中提琴C.大提琴D.低音提琴正确答案:D[解析] 钢琴五重奏是一架钢琴和四件其他乐器组成的室内乐重奏形式,这四种其他乐器通常为第一、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图右侧为低音提琴,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
2. 下面谱例出自里姆斯基一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达》,其中两乐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A.模进C.变奏D.重复正确答案:A[解析] 通过分析谱例可知,该谱例旋律的第二行是对第一行的上行五度模进。
模进是将歌曲的主题旋律或其他乐句的旋律再或它们的乐节、乐汇等做重复出现,每一次的高度都不相同。
B项模仿指的是相同的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声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成相同旋律或加以变化),或再依次出现音乐材料的不同部分,便形成了前后呼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C项变奏是指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做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形式;D项重复是指把某一音乐材料(原型)原封不动地反复一次或多次。
3. 下面谱例表现的是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时的情景,适合此段音乐的速度标记是______。
A.AdagioB.LentorgoD.Allegro正确答案:D[解析] A项为柔板,每分钟56拍,速度较慢;B项为慢板,每分钟52拍,比柔板还要慢;C项为广板,每分钟46拍,速度最慢;D项为快板,每分钟132拍,速度比较欢快。
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的情景与快板节奏更符合。
4. 《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琴歌,其中“三叠”的意思是______。
A.有三段歌词B.有三件乐器C.有三个乐章D.变化重复三次正确答案:D[解析] 琴曲《阳关三叠》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创作而成的。
三叠指一个曲调变化反复叠唱三次。
海南省2017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历名人曲事记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__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2、学习化社会中终身教育的特征不包括()A:社会能够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B:终身教育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C: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当中D:现代科技进步使每个人都处于信息剧增的实惠和威胁之中3、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
下列哪项判断与上述判断的含义最为相近?A: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B: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C: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不是准确无误的D:所有的天气预报必然是准确无误的4、素质教育是促进__的教育。
A.个性发展B.认识发展C.情感发展D.意志发展5、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____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E:重视个别差异7、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A:奥苏伯尔B:霍兰德C:卡特尔D:斯普兰格E:重视个别差异8、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这是__。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9、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称为()。
A.教学策略B.教学原则C.教学手段D.教学形式10、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为__。
A.5年B.6年C.9年D.12年11、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的是古希腊哲学家__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1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音乐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二题题目: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三题题目:请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四题题目:请你阐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与课堂互动性?同时,请举例说明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在一堂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六题题目:如果你在课堂上发现有学生正在偷偷使用手机,而不是专注于你的音乐课程,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八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第九题题目:在音乐课堂上,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对你说:“老师,我觉得这首歌的旋律有点难唱,我唱不好。
”面对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应对?第十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你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背景和教材内容,设计一节初中音乐课的教案。
要求教案内容完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
教学背景:本节课为初中一年级音乐课,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简谱。
教材内容为《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
教材内容:《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为主题的大型合唱作品,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
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赞颂。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通过学唱《黄河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集体荣誉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掌握《黄河颂》的旋律和节奏,完整演唱歌曲。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初中音乐(第一批)一、考题二、考题解析初中音乐《踏雪寻梅》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创设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并提问:歌曲是那个国家的作品?你在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美国的《铃儿响叮当》,我们在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时候学过这首歌,圣诞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播放这首歌曲。
)我们中国也有一首铃儿响叮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踏雪寻梅》。
2.新课学习(1)欣赏歌曲①对比欣赏歌曲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响叮当,情绪都很欢快;不同点:音色不同、演唱形式不同,韵味不同)②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
)(2)练一练①老师弹琴,学生分别学唱高、低声部旋律。
②老师弹琴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③学生正确的演唱。
(3)学唱第一部分:踏雪①老师弹奏歌曲第一部分的低音部分,学生用“叮当”声模仿。
②学生根据老师的琴声用碰铃和木鱼敲击,为低声部伴奏。
③学生分组表演:第一组模仿“叮当”声,第二声部用碰铃和木鱼模仿铃铛的声音。
④学生演奏低声部,老师示范高声部(感受活泼跳跃有趣的情绪)。
⑤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乐谱,感受乐曲“响叮当”的力度(驴子由远及近,我们的歌唱力度应该越来越强,声音越来越大)。
⑥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歌词。
师生评价:演唱时声音欢快清脆、有跳跃性,四个铃铛由小及大的声音表示,唱出由远及近的效果,表现出人们骑驴踏雪的兴奋心情。
⑦学生分组表演。
(4)学唱第二部分:寻梅①老师示范高声部的两种不同唱法:一种歌唱很平,另一种很兴奋。
学生判断。
②老师弹琴,学生演唱高低声部乐谱。
③学生填词学唱。
④两声部合唱。
⑤学生再次演唱第二部分。
3.巩固提高(1)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①分别演唱高低声部。
②在老师指挥下,尝试二声部配合演唱,提醒高声部为主旋律,低声部为配合旋律。
③二声部再次配合演唱。
(2)介绍作曲家4.课堂小节《踏雪寻梅》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谈谈你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理解,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
第二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第四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情感。
第五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音乐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有效运用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六题题目:请谈谈你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认同及其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第七题题目: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如果你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第八题题目:请你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如何运用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九题题目:请描述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举例说明。
第十题题目:请谈谈如何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一堂富有创意的音乐课堂?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要求,设计一堂初中音乐课的教学教案。
课题:《欢乐的牧童》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并演唱《欢乐的牧童》,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1.学会演唱《欢乐的牧童》。
2.理解歌曲背景,感受歌曲的情感。
教学难点:1.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表现歌曲的欢快情绪。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展示图片。
2.钢琴或电子琴,用于伴奏。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你阐述一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二题题目: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第三题题目:请描述一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
第四题题目:请你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音乐学习的兴趣?第五题请谈谈你对音乐教育中“情感体验”的理解,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地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六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如何设计一堂富有创意的音乐课,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育现状,谈谈你对“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教育相结合”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实施这一理念。
第九题考生,你是一位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名学生表现非常积极,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他的音乐素养相对较低。
你会如何对待这位学生,以及如何激发他的音乐潜能?第十题题目:请谈谈你对音乐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的看法,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实施创新教学方法。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要求,设计一节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教案。
要求:1.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歌曲《青春舞曲》。
2.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青春舞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b.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创编等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3.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和动作表现。
4.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准确把握和动作的协调性。
第二题题目:请设计一节初中音乐课,主题为《黄河颂》,要求:1.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演唱歌曲《黄河颂》,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2017年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音乐》真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关云长”这一角色在京剧行当中属于( )角。
A、生B、旦C、净D、丑2、下列属于完全协和的音程是( )。
A、1—4B、1—6C、2—6D、1—33、“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音乐创造的( )。
A、目的B、过程C、形式D、方法4、《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是( )的唱段。
A、评剧B、黄梅戏C、豫剧D、京剧5、下列不属于施光南的作品的是( )。
A、《我爱你中国》B、《在希望的田野上》C、《打起手鼓唱起歌》D、《祝酒歌》6、下列不属于三拍子的作品是( )。
A、《桑塔·露琪亚》B、《青年圆舞曲》C、《在那银色的月光下》D、《青春舞曲》7、下列属于混合拍子的是( )。
A、6/8B、7/8C、12/8D、9/88、下列不属于一段体曲式结构的作品是( )。
A、《种太阳》B、《樱花》C、《沂蒙山小调》D、《卖报歌》9、宋代市民阶层文化活动场所是( )。
A、太常寺B、大乐署C、瓦舍D、钧容直10、流行于西班牙的舞种是( )。
A、探戈B、伦巴C、弗拉门戈D、桑巴11、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采用了( )的音调素材。
A、四川清音B、苏州弹词C、京韵大鼓D、河南坠子12、因擅长演唱歌剧中的抒情性和戏剧性角色,音色明亮、圆润、丰满,被誉为“highC”之王的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是( )。
A、卡雷拉斯B、多明戈C、帕瓦罗蒂D、卡拉斯13、我国最早一部关于探索歌唱艺术的论著是( )。
A、《乐书》B、《碧鸡漫志》C、《唱论》D、《梦溪笔谈》14、下列属于“竹”类乐器的是( )。
A、磬B、骨笛C、箫D、轧筝15、《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作者是( )。
A、巴赫B、贝多芬C、莫扎特D、李斯特16、“具备识谱能力,能够比较顺畅地识读乐谱”是《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 )的学段目标。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音乐》真题及答案本文为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答案的部分内容。
该试卷共分为6大题35小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150分,及格分数为90分。
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分60分。
其中第一题考查了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正确答案为D,即低音提琴。
第二题考查了___《舍赫拉查达》中两乐之间的关系,正确答案为A,即模进。
第三题考查了适合表现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时的情景的速度标记,正确答案为D,即Allegro。
第四题考查了《阳关三叠》中“三叠”的意思,正确答案为D,即变化重复三次。
第五题考查了谱例第2小节的和弦编配,正确答案为A,即I级和弦。
第六题考查了下面谱例出自___的哪一首歌曲,正确答案为C,即《打起手鼓唱起歌》。
需要注意的是,文章中存在明显的格式错误,需要进行修正。
同时,文章中的每段话可以适当进行改写,使其更加简洁明了。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包括作曲家、乐器和作品等。
其中提到了___获得了音乐奖项,___的《命运》交响曲,印度的西塔尔琴等。
同时还有一些谱例的选择题,需要根据音乐知识进行判断。
此外,还介绍了一位中国作曲家___创作了以___《狂人日记》为题材的歌剧。
请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___《梦幻曲》一、教学目标1.了解___及其代表作品《梦幻曲》的背景和特点。
2.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通过演奏和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介绍___及其代表作品《梦幻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欣赏与分析环节(20分钟)1)播放《梦幻曲》录音,让学生聆听,感受音乐的情感表现和曲式结构。
2)分析乐曲的调性、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育现状,谈谈你对“音乐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观点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施。
第二题题目:请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并列举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第四题请描述一次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详细说明你是如何克服这一挑战的。
在你的叙述中,请确保涵盖以下几点:•遇到的具体挑战是什么?•这一挑战是如何影响你和/或学生的?•你采取了哪些步骤来应对这个情况?•结果如何?你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了什么?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初中音乐课程的特点,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六题题目:请你阐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第七题题目: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第八题题目:请你阐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举例说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第九题题目:假设你是一位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对音乐课没有兴趣。
请提出两种策略,帮助这位学生重拾对音乐的兴趣,并简要说明实施这些策略的预期效果。
第十题题目:请你描述一次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并说明你是如何解决这一挑战的。
特别是这次经历如何帮助你成长为一名更优秀的音乐教师?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请根据以下教学情境,设计一节初中音乐课堂教案。
教学情境:1.教学内容:歌曲《茉莉花》。
2.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演唱、演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实践能力。
(3)知识与技能:了解《茉莉花》的背景,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2017 年ft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教师招聘考试中学音乐真题(精选)(总分:90.00,做题时间: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题,每题 1 分,共 25 分)(总题数:25,分数:25.00)1.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
A.教育内容B.教育影响√C.教育手段D.教育方法解析:校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教育即生长B.教育即生活C.教育即实践√D.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解析: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上可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重组和改造”。
3.(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A.教学目标√B.教育目的C.课堂教学D.学习目标解析: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它既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终点。
4.人类教育史上提出“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赫尔巴特解析: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认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因此,正确答案选 B。
5.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标有组织的课外活动,称为()。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综合课程 D.非正规课程解析: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6.把教育隐喻为“园艺”,把学生比作“祖国花朵”,称教师为“园丁”。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人的身心发展影响因素问题上倾向于( )。
A.遗传决定论B.成熟论C.环境决定论√D.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解析:教育将教育比喻为“园艺”,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在教师的“修剪”“塑造”等方式影响下形成的“花朵”,这是典型的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影响,故选 C。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结合初中音乐教育实际,谈谈你对“音乐审美教育”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有效实施音乐审美教育。
第二题:请描述一次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成功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的经历。
在描述过程中,请包括以下要点:1.课堂背景和学生的基本情况;2.您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3.您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4.学生的创作成果及您的评价。
第三题:请你以《茉莉花》这首歌曲为例,谈谈如何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在音乐教学中设计一堂以“民族音乐之美”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第四题:请谈谈你对“音乐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的理解,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将音乐教育融入到初中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第五题:在初中音乐课堂中,你如何设计一堂以“中国民族音乐”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第六题:请以《茉莉花》这首歌曲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第七题: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八题:请设计一堂初中音乐课《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方案,并详细说明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
第九题:请简述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十题:请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运用音乐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设计一份教案,教授初中二年级学生关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音乐课程。
教案需包括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学重难点。
3.教学准备(如教具、资料等)。
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分析、课堂活动、总结评价)。
5.作业布置。
第二题:请根据初中音乐《茉莉花》这首歌曲,设计一堂以“民族音乐的魅力”为主题的教案。
第三题:教案设计题题目描述请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设计一节音乐课的教案,主题为“中国民族音乐中的戏曲元素”。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编者注:本试卷共包含6道大题,依次为单项选择题(30题)、音乐编创题(1题)、音乐作品分析题(1题)、教学设计题(1题)、案例分析题(1题)、课例点评题(1题),以下为精选的部分试题。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图1是舒伯特《鳟鱼五重奏》的演出照,图中的哪一件乐器不属于钢琴五重奏的常规编制?()。
图1A.小提琴B.中提琴C.大提琴D.低音提琴2.下面谱例出自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舍赫拉查达》,其中两乐之间的关系是()。
A.模进B.模仿C.变奏D.重复3.下面谱例表现的是布谷鸟欢快地飞过山林农田时的情景,适合此段音乐的速度标记是()。
A.Adagio B.Lento C.Largo D.Allegro4.《阳关三叠》是我国古代的一首琴歌,其中“三叠”的意思是()。
A.有三段歌词B.有三件乐器C.有三个乐章D.变化重复三次5.下面谱例第2小节的和弦编配是()。
A.Ⅰ级和弦B.Ⅱ级和弦C.Ⅳ级和弦D.Ⅵ级和弦6.下面谱例出自施光南的哪一首歌曲?()。
A.《祝酒歌》B.《在希望的田野上》C.《打起手鼓唱起歌》D.《吐鲁番的葡萄熟了》7.图2中的乐器属于我国哪一个民族?()。
A.侗族B.藏族C.朝鲜族D.壮族8.工尺谱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记谱法,广泛应用于戏曲、声乐、器乐等各个领域,下面谱例中的“四、上、合、凡、工、尺”等文字表示的是()。
A.节拍B.音高C.歌词D.速度9.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是赵元任的合唱曲?()。
A.《卖布谣》B.《也是微云》C.《听雨》D.《海韵》10.运用“有机音乐”的观念创作了《纸乐》《水乐》《地图》等作品的当代作曲家是()。
A.谭盾B.刘湲C.朱践耳D.王西麟11.获得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摇滚、民谣艺术家是()。
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音乐面试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谈谈您对音乐教育在中学生涯中的重要性。
第二题题目:请你描述一下你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答案及解析:第三题题目内容:如果学生在你的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你将如何处理这种情况?请提供一个具体的策略和步骤。
第四题题目:请简要说明音乐教育在初中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第五题题目:请简要说明音乐教育对于初中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
题目内容:请举例说明在教授学生如何演唱歌曲时,你会如何运用音准、节奏、情绪表达等元素来进行教学。
第七题标题:如何处理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发生的小冲突?问题描述: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之间偶尔会发生小规模的冲突,如抢音乐器材或因节奏分歧发生的小争执。
作为音乐教师,您将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冲突,保证课堂秩序的同时,又能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第八题标题:请描述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九题题目: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你如何看待音乐教学中技术技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平衡?请给出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第十题题目:请解释“情感表达”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说明你将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请设计一份关于初中音乐课程的教案,主题为“民族音乐欣赏与理解”。
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部分。
课题:《青春舞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音高等。
•学会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打击乐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方式学习音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的活力与音乐的魅力,增进身心健康。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1.教学内容:•歌曲《青春舞动》的欣赏与分析。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请谈谈您认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二题情景:今天您将教一次初中音乐课,课本内容是关于打击乐器的发展历史,但您发现同学们对传统打击乐器的了解比较少,兴趣不高。
考点: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技能请您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并简述您的教学步骤和方法。
第三题题目: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地铁文明乘车的行为习惯?第四题题目:请简述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第五题在音乐教学中,设计一个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的教学活动是一个挑战。
请描述一下你将如何在一段钢琴演奏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第六题题目:在一次音乐课上,有一名学生突然被手机铃声打断。
请设计一个场景,并请你作为教师,应如何处理此事?第七题请简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
第八题情景:你是一位初中音乐教师,在一次音乐课上,看到学生张明在演奏乐器时,表现出明显的错误和缺乏自信。
你注意到,张明在平时练习时认真投入,但演奏的时候容易紧张,表现不佳。
问题:你是如何帮助张明克服紧张情绪、提高演奏水平的?请谈谈你的具体教学策略。
第九题情景说明:小明是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对音乐兴趣不大,经常上课打瞌睡、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你作为他的音乐老师,想要帮助他找到音乐学习的乐趣,并提升他的音乐素养。
问题:请结合你的教学经验,针对小明的这种情况,谈谈你将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他更好地参与音乐学习,并提高他的音乐素养?第十题题目: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的音乐课堂氛围,并谈谈你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营造这种氛围。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歌曲《朋友》的含义,能概括歌曲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能准确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内容,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3.学生能运用换气技巧,提高歌唱力度和质量。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音乐《踏雪寻梅》、考题、考题解析初中音乐《踏雪寻梅》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一)教学过程1.创设导入教师播放《铃儿响叮当》并提问:歌曲是那个国家的作品?你在什么时候学的这首歌?(美国的《铃儿响叮当》,我们在幼儿园或者是小学的时候学过这首歌,圣诞节的时候大街小巷都会播放这首歌曲。
)我们中国也有一首铃儿响叮当,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踏雪寻梅》。
2.新课学习(1)欣赏歌曲①对比欣赏歌曲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都有响叮当,情绪都很欢快; 不同点:音色不同、演唱形式不同,韵味不同)②再次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
)(2)练一练①老师弹琴,学生分别学唱高、低声部旋律。
②老师弹琴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练习。
③学生正确的演唱。
(3)学唱第一部分:踏雪①老师弹奏歌曲第一部分的低音部分,学生用“叮当”声模仿。
②学生根据老师的琴声用碰铃和木鱼敲击,为低声部伴奏。
③学生分组表演:第一组模仿“叮当”声,第二声部用碰铃和木鱼模仿铃铛的声音。
④学生演奏低声部,老师示范高声部(感受活泼跳跃有趣的情绪)。
⑤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乐谱,感受乐曲“响叮当”的力度( 驴子由远及近,我们的歌唱力度应该越来越强,声音越来越大) 。
⑥学生跟琴学唱高声部的歌词。
师生评价:演唱时声音欢快清脆、有跳跃性,四个铃铛由小及大的声音表示,唱出由远及近的效果,表现出人们骑驴踏雪的兴奋心情。
⑦学生分组表演。
(4)学唱第二部分:寻梅①老师示范高声部的两种不同唱法:一种歌唱很平,另一种很兴奋。
学生判断。
②老师弹琴,学生演唱高低声部乐谱。
③学生填词学唱。
④两声部合唱。
⑤学生再次演唱第二部分。
3.巩固提高(1) 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①分别演唱高低声部。
②在老师指挥下,尝试二声部配合演唱,提醒高声部为主旋律,低声部为配合旋律。
③二声部再次配合演唱。
(2) 介绍作曲家4.课堂小节踏雪寻梅》表现了一种高雅的意境和纯朴的生活情趣。
希望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有朝一日也去感受那大雪梅花的芳香。
用纯真的心发现自然之美、感受音乐之美,下课。
(二)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简单介绍一下作曲家黄自。
【专业知识问题】【参考答案】黄自先生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创作歌曲有《旗正飘飘》《抗敌歌》《长恨歌》《花非花,雾非雾》等五十余首。
他早期出国留学海外传播了很多国外先进的西洋的音乐文化带回国内,他培养了一批非常优秀的我们国内自己的民族音乐家,比如说他的得意门生刘雪庵先生就是最为得意的弟子。
2.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当你在课堂上讲授重点内容的时候,有名学生却在交头接耳。
请谈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教学实施问题】【参考答案】作为一名音乐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保证学生们集中注意力听课,尤其是学习课程的重点内容,是我的重要职责。
因此,面对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交头接耳的状况,我会立即思考解决办法,让该名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并保证他能完整地学到我所讲授的内容。
我主要会采取课上示意、课下交流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课上示意。
我会先将语调升高、暂停授课、眼神暗示、点名作答等方法提醒玩手机的同学,维护好学生尊严。
其次,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结构,调整学生的注意力。
我会合理安排音乐课教学时间,做到动静结合,让学生带着兴趣在有张有弛的氛围中学习;再次,课下交流。
课余时间,我会以谈心的方式,找该学生聊一聊。
倾听他对课程内容的想法,检验他的学习效果。
同时明确告诉他在音乐课堂上交头接耳的不良影响,即耽误自己听课,又会对其他同学形成不良的暗示,相信他能意识到自己上课交头接耳是一个扰乱课程秩序的行为,并且自觉主动的改变自己的坏习惯。
最后,在日后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多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表扬学生,使学生增强自信,发挥音乐潜能。
初中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考题回顾、考题解析初中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上课之前问学生有没有看过阅兵的视频,顺势播放阅兵视频短片,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雄伟壮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具有行进步伐展现军人风采的乐曲。
顺势引出《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初步感知1. 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威武雄壮,轻松明快)2. 请同学们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做适当总结。
(本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老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哪里担任总统好多年。
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
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 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的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歌曲。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三)探究学习(1)分析第一段①聆听第一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内容?(乐曲通过简短有力的引子进入第一部分,结合步伐行进的速度和雄壮激昂的的情绪展现了拉德斯基将军坐在站马上驰骋沙场的威武雄姿。
)②带领学生用la 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①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表现了拉现的?(情绪是:轻松优美的。
乐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和第一部分在家走合情绪不同的音乐,德斯基将军坐在站马上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②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与前两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播放激战的视频。
(乐曲与第一段相同,是第一段音乐的重复,音乐的情绪是相同的雄壮有力)并在此过程中按音乐的强弱随音乐拍手。
(并总结这段音乐的重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拉德斯基将军率领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
让我们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用掌声为拉德斯基将军即将取得的胜利而欢呼)(4)再次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一共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重复,我们称它为再现乐段。
全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也就是ABA的结构)(5)复听全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非常有节奏感,而他的速度与队列的行进的速度一致,适合集体行进踏步,这就是进行曲的风格特点。
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感受将军和将士们的威武雄姿。
(四)拓展延伸欣赏民乐版《拉德斯基进行曲》和前面的交响版本,感受两者的不同。
(五)小结作业1.师生用问答的形式,共同总结本课主旨。
(结合时代背景欣赏音乐作品,理解多元音乐文化)2.收集老约翰?斯特劳斯其他的作品。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 音乐教师如何做好歌曲的范唱?【参考答案】范唱是指老师的示范演唱。
在音乐教学中,范唱是音乐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良好的范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熟悉作品①反复朗读歌词,深入挖掘它潜在的内容,认真分析歌词的节奏、韵味、语气等特点。
②唱准歌曲,做到旋律、节奏、节拍准确。
③分析歌曲的旋律线特征( 平行、上行、下行) ,根据旋律线条做不同的处理。
(2)感情到位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多欣赏各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情感。
②教师对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加上自己在演绎中对歌曲的再现,声情并茂的将思想和情感传递给学生。
③教师在范唱时关注学生,眼神和学生要有情感交流。
(3)提高声乐技巧①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②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
③要恰当运用好歌唱的共鸣,声音圆润、优美动听。
④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
⑤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
⑥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2. 在教学中怎样实践“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参考答案】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是素质教育对音乐提出的要求,也是音乐自身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
第一,为音乐教学选择有审美价值的教学内容。
(1)从音乐教材上获取。
(2)教师结合教学和学生需求选择具有欣赏价值,能唤起美感的音乐作品作为教材补充,要竞选一些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和校本音乐课程资源。
第二,课堂要以“音乐审美体验”贯穿始终。
(1)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注意审美体验。
(2)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
(3)注意挖掘教学中审美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想象力。
第三,创设良好的审美教学环境。
(1)富有特色的音乐教室。
(2)质量高的音响设备。
(3)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初中音乐《月亮月光光》、考题回顾、考题解析初中音乐《月亮月光光》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出新课教师弹奏歌曲《月亮月光光》。
问:听完之后说一说,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歌曲中都描绘了哪些画面,你们能听出来吗?学生们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首歌曲的确和月亮有关,歌名就叫《月亮月光光》。
( 播放《月亮月光光》动画)(二)新课教授1. 介绍歌曲:这是一首根据台湾童谣整理、创作的童声二重唱歌曲,所以歌词里运用了很多台湾的当地方言,我们先来看一看。
同学们都能理解吗?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起厝田中央──在田中间盖房子。
亲像水花园──好像美丽的花园。
2. 完整地聆听童声二重唱《月亮月光光》。
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一边安静地听,一边想象从歌曲中听到的景象。
歌中所唱到的一些景物应在什么位置?然后请学生上讲台将老师的图片作摆放,以符合歌词描绘的情景,或将基本的摆放方位解说给同学们听。
3.学唱《月亮月光光》,感受歌曲情绪是优美还是欢快?(1) 老师弹奏范唱歌曲,并指出重难点的问题,带领同学们齐唱。
(2) 学生再次演唱,解决唱不准的地方。
(3)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巩固提高老师帮助学生分组,并担当指挥角色,用分声部的方式完整演绎歌曲。
(四)课堂小结通过欣赏歌曲《月亮月光光》,我们知道了有月亮的夜晚是安静、恬美的,也可以是神秘的、热烈的。
还可能是怎样的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再去了解一下。
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 你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边指挥边教学【参考答案】边指挥边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在指挥教学中要做到双手能够又紧又松、有收有放。
在教学时需要明确手腕,手臂和双脚的关系以及强调拍点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重要的拍点和容易出错的地方要在指挥的同时口头向学生表述,或者暂时停顿去进行讲解。
2. 有的老师对学生说:“就你这样一首歌都唱不了,是不可能领悟音乐的。
”对此,你怎么看?参考答案】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学生不会唱歌就完全否定学生,看不到他身上其他优秀的地方,以成人的心理或眼光去挑剔他们,一味否定学生的老师不是一个好的、合格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