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三地球的运动讲义中图版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9
中图版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带动画演示全面)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地球公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顺时针探究1地球自转的周期(运用图解法分析)自转转过角度1恒星日1太阳日3600360059′时间长度23小时56分4秒24小时应用科学研究计时生产生活计时探究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思考:归纳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随纬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南北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多少自转速度:角速度:15°/每小时(南北两极除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极为01、“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哪里的线速度?(赤道)2、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南北纬60°)与A地相比,D地随地球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B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DBAC一、地球自转规律内容概念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除两极点外,其余各地均相等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地球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速度:近日点(较快30.3km/)远日点(较慢29.3km/)二、地球公转规律公转内容概念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方向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线速度7月初(远日点)最慢,角速度1月初(近日点)最快复习巩固项目自转公转含义方向周期速度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的概念2.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度数:23°26′。
2019-2020年中考地理专题三地球的运动讲义中图版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运动方式围绕地轴转动在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转动运动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为顺时针。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南北纬60度约赤道一半。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日点(每年1月初),速度快远日点(每年7月初),速度慢运动周期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昼夜交替周期:一个太阳日=24时真正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直射点回归周期: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产生四季和五带二、地球自转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与晨昏线1.⑴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⑵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误区警示】如果地球不自转,就不会有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了吗?地球上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地球的物理性质决定的。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太阳光照射下,地球就产生了昼夜现象。
因此昼夜现象的产生和地球是否自转没有关系。
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的重要原因,但是,并不是表明,没有了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夜交替了。
在地球绕日公转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此时的昼夜交替周期将由一天变为一年。
2.昼夜交替的周期: 24小时3.晨昏线(1)概念:昼与夜的分界线,晨线上看到日出,昏线上看到日落。
(2)判读:顺着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为昏线,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3)特点:1)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4)晨昏线的画法依据晨昏线的特征,在太阳光照侧视图上,过地心作太阳光线的垂线即为该日晨昏线(注意二至日晨昏圈与极圈相切,反映出极圈内的极昼或极夜状况)。
然后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意斜线不与经线或纬线平行)。
(2)地方时(1) 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2) 特点: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①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②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3) 计算:经度每隔15º,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º,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①求地方时:已知A地时间,求B地时间。
1.求经度差(同区想减,异区相加)2.将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4分×经度差)3.由已知时间求未知时间(东加西减)公式: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4分×经度差)注:如果B在东面用“+”,B在西面用-(3)时区全球一共划分的24个时区(4)日界线:1、人为日界线:1)理论上是180度经线;2)实际上是折线,日界线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3)变更:自西向东减一天,即东旧西新。
2、自然日界线:1)即零点经线;2)该经线以每小时15度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3)零点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自西向东加一天,东新西旧。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太阳直射点移动黄赤交角:(1)定义: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地球自转的赤道平面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
(2)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产生了二分二至。
(3)应用: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用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2.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3.地球公转过程中两分两至点的判断依据:看日地球心连线和赤道的位置关系——连线在赤道以北说明太阳直射23°26′N,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夏至点;连线在赤道以南说明太阳直射23°26′S, 则地球处于公转轨道上的冬至点简便方法:看地轴——地球逆时针公转时,地轴左偏左冬,地轴右偏右冬。
如下图(2)昼夜长短变化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00时日出,18: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 冬至冬至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昼夜长短相差越大。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3)正午太阳高度1、概念:①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即图1中的H。
②正午太阳高度:当地地方时12时(正午)的太阳高度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变化规律:⑴纬度变化: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4)四季更替和五带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的方法有三种:(1)物候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2)天文四季:以“二分二至”为起始点。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十、巩固练习1.南北回归线位于()A. 中纬度B. 高纬度C. 中、高纬度分界线D. 低纬度2.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这是由于地球A. 自西向东公转B. 自东向西公转C. 自西向东自转D. 自东向西自转3.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4.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A.北寒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南温带5.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A.北极圈 B.南极圈 C.北回归线 D.南回归线6.南半球的冬季是A.9、10、11月 B.6、7、8月 C.3、4、5月 D.1、2、12月7.下列自然现象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C.昼夜现象 D.周期为24小时的昼夜交替现象8.地球的公转产生了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9.地球一如往常在不停地运动着。
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4小时 B.昼夜更替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D.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一致10.12月21日,北半球处于冬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什么季节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当我们在“2017年1月27日”欢度除夕佳节时,地球将位于公转轨道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12.当地球公转到丁处时A.南极出现极夜B.我们家乡昼短夜长C.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D.南半球的温带正处于冬季13.下列节日中,北京的白昼最长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元旦 C.“八一”建军节 D.“六一”儿童节左图为地球公转到右图中B位置时的放大图。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各题。
14.当地球公转到何处时,江西的气候特征是“秋高气爽”?A.A处 B.B处 C.C处 D.D处15.关于左图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一年中太阳直射甲地有两次的机会 B.乙地比甲地天亮得更早C.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 D.甲地和乙地季节相反16.下列节日中,我国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7.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E处短线上补画箭头,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_____。
(3)当地球运行至公转轨道的A、D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分别是:A_____,D_____。
(4)当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赤道)上,当地球运行至C位置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19.地球的运动(以北半球为例)(1)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3)请写出上图中字母ABCD所对应的节气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4)请写出公转轨道中字母ABCD所对应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线位置和当天的日期。
A.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B.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C.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D.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20.2016年11月14日晚,本年度最大最圆的月亮(又称“超级月亮”)亮相济南(36°40′N,117°02′E)夜空,很多市民纷纷走到户外,观景赏月。
阅读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1中用△标注济南的大体位置,在图2中的M处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写出甲、乙两点的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