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补检验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5
(完整版)铸造焊补工艺规程1. 引言铸造焊补工艺是一种常用的修复铸造缺陷的方法。
为了提高铸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本工艺规程旨在规范铸造焊补工艺的操作步骤和要求。
2. 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常见的铸造焊补工艺,包括铸造缺陷的修复、缺口修补等工艺。
3. 工艺流程3.1 检查与准备- 检查焊补区域是否清洁,并清除表面的杂质和油脂;- 检查焊材的分类、牌号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 准备焊接设备,包括焊机、焊条和焊接工具;- 确定焊补方法和焊接参数。
3.2 加热预热- 铸件进行加热预热至指定温度,控制在恰当的预热温度范围内,以减少焊接应力和热裂敏感性。
3.3 焊接- 按照焊接方法和参数进行焊接;- 采用适当的焊接技术,保证焊接缺陷的修复效果和焊缝质量。
3.4 焊后处理- 焊补完成后,进行修整和清理焊缝;- 进行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尺寸检查和外观检验;- 及时处理焊缝上的缺陷和不合格部分。
4. 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规程执行焊补工艺;- 注重焊材的质量和焊接参数的控制;- 焊补后进行质量评定,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5.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设备,确保人身安全;-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花飞溅和烟尘产生,避免火灾和中毒事故的发生;- 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6. 异常情况处理- 遇到焊接工艺和设备异常时,应及时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处理焊接缺陷和不合格品的方法和要求。
7. 工艺记录和评估- 对每次焊补工艺进行记录,包括焊接参数、焊接设备、焊工、焊接时间等;- 对焊补工艺的有效性和质量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艺参数和方法。
8. 文档变更与发布本文档由焊补工艺负责人负责定期检查和修改,并在需要时进行变更与发布。
焊接检验规程【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焊接检验规程目录1.目的 (4)2.适用范围 (4)3.标准引用与定义 (4)4.职责 (4)5.试验及检验要求 (4)5.1.焊接母材检验 (4)5.2.焊材检验 (5)5.3.焊前检验 (5)5.4.焊接过程监督 (6)5.5.焊后检验 (7)5.6.重要产品的焊接追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不合格品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所附表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为保证钣金的焊接产品符合焊接质量要求,产品性能满足验收技术条件和顾客的要求,特制定本检验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钣金焊接产品焊接的全过程。
该规程是其它涉及焊接产品检验规程的细化、补充与完善。
3.标准引用与定义ISO-13920 焊接结构的一般公差长度和角度的尺寸形状和位置ISO-5817 钢、镍、钛及其合金熔焊接头〔不包括电子束焊接〕缺陷的质量等级ISO 2768-1 未单独注出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ISO-15085 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焊接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钣金返修焊通用工艺守那么钣金焊材库管理规定4.职责4.1.工艺部门负责提供与产品焊接生产、检验相关且必要的验收标准,图纸,焊接工艺规程等相关的技术资料;4.2.工艺部门负责制订相关必要的返修工艺规程;4.3.焊工负责焊接设备、工装的例行检查和日常保养,进行焊前各项工作准备,按照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按照检验指导书在焊前,焊后实施检验,并填写相关的焊接作业及检验记录;4.4.检验人员负责对焊接作业及检验过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确认,对产品的生产及检验过程进行巡查、监督焊督执行焊接工艺纪律的情况;4.5.检验人员负责产品的判定与放行,统计质量状况,并对质量事故成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改善;4.6.焊接现场监督负责焊前确认、焊接过程巡检及产品焊后检验5.试验及检验要求5.1.焊接母材检验焊接母材包括采购的焊接产品所使用的板材、及焊接产品使用由协力公司加工的外协件,检验人员应按照以下方案对母材抽样进行外观、尺寸等检验,并填写相关的检验记录,检验合格前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目视检验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结构焊接委员会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1 9 9 4年1 2月2 6日目次1 总则2 准备工作检查员表面目视检验的条件检验工具检验规程和项目清单技术文件的检查3 焊前检验预制构件的检查构件组对的检查焊接材料的检查预热的检查4 焊接中间的检查5 焊接后检查6 返修的检查附加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现场焊接目视检验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焊接工程结构、设备及管道的焊接目视检验工作。
与本规范配合使用的标准有:(1)《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6;(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4)《球形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4;(5)《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GBJl28;(6) 本规范有关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2 准备工检查员本规范规定的目视检验工作应由焊接质量检查员承担。
焊接质量检查员应具备技工学校(含高中)以上学历,并有5年以上焊接工作的经验,或中专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焊接工作经验。
从事目视检验的人员每年应检查一次视力,其近距离视力(裸视力或校正视力)不得低于“1.0”。
表面目视检验的条件直接目视检验时,眼睛与被检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610mm,视线与被检表面所成的视角不小于30°。
被检表面应有足够的照明,一般检验时光照度不得低于160lx: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光照度不得低于540lx。
可以使用2~5倍的放大镜,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
检验用的焊接检验尺、量具和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部门的检验合格。
几何外形尺寸测量用的样板应符合有关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
检验规程和项目清单焊接质量检查员在进行焊接目视检验工作前,应认真的了解工程施工图纸和有关标准,熟悉焊接工艺规程,提出包括目视检验在内的焊接检验程序和要求。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施行日期:2012年08月01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的要求,标准修订组认真贯彻国家节材节能,环境保护的政策,调查研究,进行大量钢筋焊接试验,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钢筋焊接;5质量检验与验收;6焊工考试;7焊接安全。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1.增加了术语和符号;2.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细晶粒钢筋的出现,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法的试验后,增加了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规格;3.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从14mm延伸至12mm;4.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内容;6.在钢筋气压增补内容,单独成节;5.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2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内容;7.在预埋件T 形接头焊接中增加了钢筋埋弧螺柱焊。
在质量检验与验收的一般规定中,对于焊接接头拉伸试验质量要求作了较大修改,更好地符合生产实际,便于操作;对焊箍筋接头质量要求,独立成节;增加对焊箍筋接头、预埋件钢筋T型接头的连接方式和力学性能检验为主控项目。
新增第7章焊接安全。
本规程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即:1.0.4,,,,共五条,必须严格执行。
与JGJ18-2003中条文比较,条文内容有所修改补充。
本规程第1版于1965年批准发布以来,随着钢筋焊接技术的不断发展,经84版、96版、2003版,至此已是第四次修订。
钢筋焊接技术具有很多优越性,是一项节材、节能、少尘、少烟的环保技术,钢筋焊接工作者应正确实施规程,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精益求精,有所创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钢筋焊接·····························································一般规定·························································钢筋电阻点焊·····················································钢筋闪光对焊·····················································箍筋闪光对焊·····················································钢筋电弧焊·······················································钢筋电渣压力焊···················································钢筋气压焊·······················································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预埋件钢筋埋弧螺柱焊·············································5质量检验与验收·······················································一般规定·························································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箍筋闪光对焊接头·················································钢筋电弧焊接头···················································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钢筋气压焊接头···················································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6焊工考试····························································7焊接安全····························································附录A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附录B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了在钢筋焊接施工中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和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节材节能,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订本规程。
焊接质量检验技术规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钢结构件表面质量要求 (4)5 焊缝质量要求 (4)6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 (6)7 缺陷及尺寸不符合要求返修 (9)附录A(规范性附录)缺陷限值表 (10)1.1.1.1 接质量检验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焊接质量的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产品。
本标准不适用于产品设计图样或产品合同及技术协议中的特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375-1994 焊接术语GB/T23570-2009 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GB/T19418-2003 钢的弧焊接头缺陷质量分级指南GB/T6417.1-2005 金属熔化焊接头缺陷分类及说明Q/MAM107024-2014 涂装质量检验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2弧坑弧焊时,由于断弧或收弧不当,在焊道末端形成的低洼部分。
3.3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
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4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在焊缝内或焊缝表面所形成的空穴。
气孔可分为密集气孔、条虫状气孔和针状气孔等。
3.5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或是熔敷金属在焊缝表面形成的凝固突起。
3.6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7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8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
铸钢件缺陷焊补规程1.目的规范阀体零件的补焊工艺,使被焊零件的性能稳定,保证阀门整体性能符合要求。
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阀门的铸钢件、阀体等的补焊。
3.职责3.1 技术科负责补焊工艺评定和编制补焊工艺;3.2 生产科负责组织补焊的实施;3.3 车间焊工负责阀门零件的补焊;3.4 质检科负责补焊件的PT检测和再次进行阀体压力试验;3.5 公司办负责补焊操作人员的培训和上岗资格认可工作。
4.工作程序4.1对焊工、设备、环境的要求4.1.1从事焊接工作的焊工按要求进行考试合格。
4.1.2 工作前必须检查电源线是否漏电、二次线及外壳接地是否良好。
一次与二次线路必须完整,焊钳必须绝缘良好。
4.1.3工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包括清渣)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戴好防护眼镜或面罩,扎紧袖口。
4.1.4工作现场应保持干燥,通风良好。
4.1.5焊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多次引弧和电弧中断,在换焊条时,其接头一定要有很好的熔合后方可继续焊接。
4.1.6进行阀体补焊时,必须在消除体腔内压力后方可补焊,严禁带压补焊。
4.1.7 焊接设备应经常检修、擦拭。
工作前应先让焊机空载运行2min~3min后方可焊接,以保证焊接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1.8 工作完毕后应先关闭电焊机,然后切断电源,切不可逆向停机;回收未用完的焊材,整理设备,清理现场。
4.2 焊前准备4.2.1阀体压力试验:当质检员发现阀体不上压后,应将阀门渗漏部位做出明显标记并口头通知焊工进行补焊。
4.2.2检查所用设备(焊机、转胎等)运转情况是否正常,地线与工件连接是否紧固,避免因接触不良损伤焊接表面。
4.2.3检查焊条是否经过烘干处理。
经过烘干的焊条放入保温筒;在烘干箱外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以免焊条受潮。
焊条尽量避免反复烘干。
4.2.4 认真清除焊道上的铁锈、油污、毛刺和水等。
4.3 补焊工艺4.3.1 承压件的补焊a.受压零件经水压试验后,在有缺陷位置打上标识。
C-3/C-4CSIC恰希玛核电厂工程3/4号机组主蒸汽超级管道制造MANUFACTURING OF MAIN STEAM SUPER PIPE USED IN CHASHMA NUCLEAR POWER PLANT PROJECT UNIT-3/ UNIT-4 标题焊材复验规程Title焊条复验规程1、引用标准:ASME BPVC第二卷C篇SFA-5.1(2001年版)及ASME BPVC第Ⅲ卷第一册NC分卷RCCM-S2000(2000年版+补遗)GB/T5117-1995碳钢焊条PC8-11-003-12 C-3/C-4工程超级管道焊接技术条件(版次:A)2、焊接材料牌号及批量2.1 E7018铁粉低氢钾型药皮焊条符合AWS E7018(GB/5117 E5018)2.2 批量定义:一批药皮焊条是由同一尺寸、同一批号的焊芯、同一批号的主要药皮原料,以同样的配方和工艺制成。
2.3 每批焊接材料一般不得超过如下所规定最大数量直径Ф3.2mm 83000根直径Ф4.0mm 55000根3、外观和尺寸要求3.1 取样每批应在三个不同的部位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3.2 检查方法对所抽取的样品用肉眼和5倍放大镜进行检查,并从中任选10根进行尺寸测量。
3.3合格要求a)药皮应均匀,紧密地包覆在焊芯周围,整根焊条上不允许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等缺陷及受潮变质现象;b)焊条引弧端药皮应倒角,焊芯端应外露,沿长度方向的露芯长度不应大于焊芯直径或3mm 两者中的较小值;c)焊条夹持端应充分裸露。
在靠近夹持端65mm范围内的药皮上至少应打上焊条代号的一种印记;印记应清晰可见。
d)几何尺寸;Ⅰ焊条直径和长度要求焊条偏心度=(T1-T2)/(1/2*(T1+T2))×100%T1——焊条断面药皮层最大厚度+焊芯直径(mm)T2——同一断面药皮层最小厚度+焊芯直径(mm)4、焊接操作要点4.1 焊接试板4.1.1 破坏性试验试板图1 破坏性试验和射线照相试验用坡口焊缝试件破坏性试验试板材质Q235-A,衬垫板材质Q235-A。
焊接的检验标准和流程焊接检验是以近代化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子学和材料科学为基础的焊接学科之一,是全面质量管理科学与无损评定技术紧密结合的一个崭新领域。
其先进的检测方法及一期设备、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和较高素质的焊接检验人员,是实现现代化焊接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焊接检验的作用随着锅炉、压力容器、化工机械、海洋构造物、航天航天器和原子能工程等向高参数及大型化方向的发展,工作日益苛刻、复杂。
显然,这些焊接结构件必须是高质量的,否则,运行中出现事故必将造成惨重的损失。
焊接检验的主要作用:(1)确保焊接结构件制造质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确保其安全运行。
(2)改进焊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3)降低产品成本正确进行安全评定。
(4)由于有焊接检验的可靠保证,可促使焊接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焊接检验的分类焊接检验可分为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和声发射检测三类。
破坏性检验1)力学性能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压扁试验、硬度试验、疲劳试验。
2)学分析试验:化学分析、腐蚀试验。
3)金相试验:宏观检验、微观检验、断口检验。
非破坏性检验1)外观检查。
2)强度检验:水压试验、气压试验。
3)致密性试验:水密性试验、吹气试验、氨渗漏试验、煤油试验、载水试验、沉水试验、水冲试验、氦检漏试验。
4)无损检测: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
声发射检测破坏性检验固然能提供焊接结构件的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数据。
但由于提取的数据是构件局部或试样的实验结果,它是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的,所有随机性较强。
而重要的焊接结构件的产品验收和在役中的产品,则必须采用不破坏其原有形状、在不改变或不影响其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无损检验技术在当今获得了更大的注意和蓬勃发展。
焊接检验的标准焊接生产中必须按图样、技术标准和检验文件规定进行检验。
(1)施工图样。
图样是生产中使用的最基本材料,加工制作应按图样的规定进行。
焊补工艺质量检验规程(ISO9001-2015/IATF16949)1、目的本规程规定了本公司API Spec 6A中PSL1~3级、承压产品的焊补技术要求、焊补质量检验要求和焊补工艺评定要求。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供应商对本公司API Spec 6A中PSL1~3级所有产品的补焊。
3、引用标准API SPEC 6A 《井口装置和采油树设备规范》ASME IX 《焊接和钎接工艺,焊工、钎接工、焊机和钎机操作工的评定标准》QP752 《特殊过程控制程序》QS4005 《焊接检验规范》4、承压焊补技术要求4.1 API Spec 6A规范中PSL1~3级产品焊补技术要求。
4.1.1焊补坡口应符合附录A焊补坡口推荐设计要求。
4.1.1.1焊补坡口的制作一般采用手提砂轮打磨、机械加工、氧气切割或碳弧气割等方法。
4.1.2焊前准备及要求,应按照附录B焊接质量控制要求进行逐项检验。
4.1.2.1工件焊补前应用手提砂轮打磨或用酒精、丙酮清洗,去除待焊部位表面锈蚀、油污、脏物等。
4.1.2.2为防止焊补裂纹的产生,工件在焊补前应根据基体材质不同进行。
整体预热处理或局部预热处理,整体预热处理参数见表1,并根据坡口的大小及工件的复杂程度,整体预热处理时间一般为 1.5~2小时,局部预热处理时间视工件大小确定,一般为10~20分钟,大件取上限,小件取下限。
表14.1.3焊接规范的选择4.1.3.1焊材类型的选择4.1.3.1.1焊材类型分为电焊条和焊丝,焊材的选择必须考虑工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对于结构钢一般按照结构钢抗拉强度保证值来选择抗拉强度保证值相同或稍高的焊条;对于合金结构钢一般均不要求焊缝金属的合金成份与该钢种的合金成份相同或相近;对于不锈钢一般要求焊缝金属的主要合金成份与该钢种的合金成份相同或相近,一般焊材选择参见表2。
表24.1.3.1.2应选用经过工艺性能试验合格的焊材,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方法进行保管,尤其对低氢型焊材,最好贮存在专用仓库内,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50%,以保持其低氢性能。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一、前言钢筋焊接在建筑和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本规程旨在规范钢筋焊接的操作流程和验收要求。
所有焊接工作必须在合格的焊工指导下进行,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二、焊接材料及设备1. 焊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采购前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并保持材料的良好保存状况,防止潮湿和受污染。
2. 焊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验收检测。
焊接电缆的长度必须符合相关规定,且电缆外皮应完整无损。
3. 焊工必须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焊接手套、护目镜等。
并且必须经过相关培训,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三、焊缝准备1. 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表面清洁,除去锈蚀、油污和杂物,并检查焊接的钢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按照设计要求,对需要焊接的钢筋进行准确的加工和定位,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准确性。
四、焊接操作1. 在焊接之前,必须进行试焊,以确定焊接参数和焊接方法的合理性。
2. 焊接前必须保证焊工、焊材、电源和地线之间的电接触良好。
3. 焊接时必须密切注意焊接区域,禁止弯曲、拉拽和扭曲焊缝。
4. 控制好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以确保焊接质量,防止焊接过热和焊缝太脆。
五、焊后处理1. 焊缝冷却后必须进行除渣和清洁。
2.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焊缝,必须及时进行修补或重新焊接。
3. 完工焊缝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确保焊缝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六、验收标准1. 采用无损探伤等检测方法进行焊缝的内部质量检查。
2. 检测结果必须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焊缝应无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3. 验收时必须进行外观检查,焊缝的形状、尺寸、平整度等应符合要求。
七、验收记录1. 所有焊接工作完成后,必须填写相应的焊接记录,包括焊工、焊接时间、焊接位置、焊材品牌、焊接参数等。
2. 所有焊接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记录,包括焊缝的质量检查结果和外观检查结果。
八、安全注意事项1. 焊接现场必须有足够的通风设施,并确保焊工足够的个人防护装备。
一.目的检测钢结构工程焊接质量。
指导检测人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钢结构外观质量、焊缝质量;2.执行标准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4.3.4条的规定,第五章的规定(其中5.2.4条为强制性条文);GB50221-95《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2.6.条的规定;GB11345-9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12、13条的规定;JB/T9218-1999《渗透探伤方法》。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单层、多层、网架等轻型钢结构施工质量检验评定。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检方法1.对工厂制作焊缝的超声探伤,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一级焊缝100%,二级焊缝20%),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对焊缝长度不足200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
2.对结构现场安装焊缝的超声探伤,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一级焊缝100%,二级焊缝20%),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3.对T型接头、角接接头和要求熔透的对接和角对接组合焊缝的外观检查数量:同类焊缝抽查10%,且不应少于3条。
4.对焊缝表面不得有裂纹、焊瘤等缺陷。
一级、二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
且一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外观检查数量:每批同类构件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件;被抽查构件中每一类型焊缝按条数抽查5%、且不应少于1条;每条检查1处,总抽查数不应少于10处。
5.拼装后焊接球、螺栓球及杆件的外观质量按节点数量抽查5%,但不应少于5个。
6.钢结构网架在自重及屋面工程完成后的挠度值:小跨度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大中跨度网架结构测量下弦中央一点及各向下弦跨度四等分点处。
7.焊接球焊缝每一规格按数量抽查5%,且不应少于3个。
焊接检修规程1.焊接工艺要求1.1焊前准备1.1.1焊口位置应避开应力集中区且便于施焊及热处理,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锅炉受热面子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起点或汽包,联想外壁以及支架边缘至少70mm,两个对接焊口距离不得于150mm。
1.1.2管道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管子弯曲点不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100mm(焊接、锻制、铸造成型管件除外),距支吊架边缘至少50mm两个对接口件距离不得小于管子直径,且不得少于150毫米。
1.1.1.3管子接头和仪表插座一般不可设置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内。
1.1.1.4筒体的对接焊口,其中心线距离封口弯曲点不小于壁厚加15mm,且不小于25mm和不大于50mm。
1.1.1.5带有纵向焊缝筒体和封头,相邻两纵向焊缝的距离应大于壁厚3倍且不小于100mm。
1.1.1.6焊接管的管孔应尽量避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相重合。
如必须在焊缝上及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一下条件:a) 管孔两侧大于孔径且不少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符合要求,经无损探伤检验合格。
b)孔边不再焊缝缺陷上。
c)管接头需焊后热处理消除应力。
1.1.1.7 搭接焊缝的搭接尺寸应不小于5倍母材厚度,且不小于30mm。
1.1.2管子、管道、压力容器和钢结构的坡口形式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加工。
如无规定时,坡口的形式和尺寸应按能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适应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
1.1.3焊件下料与坡口加工按下列要求进行。
1.1.3.1焊件下料采用机械方法为宜,对淬硬倾向较大的合金钢材,公称直径<00mm工作压力>3.9Mpa的汽水管道,尤应以机械方法加工。
1.1.3.2如用热加工法(如气割)下料,切口部分应留有余量,以除去淬硬层及过热金属。
1.1.3.3坡口的制作应以机械加工的方法进行。
如使用火焰切割切制坡口,则应将割口表面的氧化物、熔渣及飞溅物按要求清理干净,并将不平处修理平整。
铸钢件焊补标准的相关标准和规范1. 引言铸钢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缺陷或损伤,为了确保铸钢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对于这些缺陷或损伤需要进行焊补修复。
焊补是一种常用的修复方法,可以恢复铸钢件的完整性和功能。
本文将详细描述铸钢件焊补的标准,包括标准的制定、执行和效果等方面。
2. 标准的制定2.1 焊补修复工艺规程焊补修复工艺规程是指针导焊补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焊补修复工艺规程需要覆盖以下内容: - 焊接方法选择:根据铸钢件的材质、缺陷类型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 焊接材料选择:根据铸钢件的材质和焊补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包括焊条、焊剂等; - 焊补电流和电压控制:根据焊接材料和焊补要求确定合适的焊接电流和电压,以确保焊接质量; - 焊补顺序和路径规划:根据焊补的缺陷形状和大小,合理规划焊接顺序和路径,以确保焊补效果均匀一致。
2.2 焊补质量检验标准焊补质量检验标准是用于评估焊补修复后铸钢件质量的标准。
焊补质量检验标准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质量检验:对焊补后的铸钢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焊缝的光滑度、焊尖、熔合等; - 尺寸和几何形状检验:测量焊补后铸钢件的尺寸和几何形状,检查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 力学性能检验:对焊补后的铸钢件进行拉伸、弯曲、冲击等力学性能测试,以评估其强度和韧性; - 焊接质量缺陷检验:利用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射线等,检测焊补后的铸钢件是否存在焊缺陷、裂纹等。
2.3 焊接人员资质要求焊补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工作,因此需要制定焊接人员的资质要求。
焊接人员资质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 学历和专业背景:焊接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如焊接工程、金属材料等; - 焊接证书资格:焊接人员需要持有经认可的焊接证书,证明其具备相应的技术和经验; - 工作经验要求:焊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焊接工作经验,以确保其熟悉焊接工艺和操作规范; -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焊接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巧,能够正确使用焊接设备和工具。
焊缝超声波检测规程1 目的1.1本规程是为了准确地检出焊缝、热影响区和邻近母材中各种缺陷,以及对缺陷大小、性质等级评定而编制。
1.2实施本规程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手工探头接触法进行探伤,探伤时可采用斜探头法,也可采用直探头法,还可以两种方法都采用,具体根椐结构焊缝而定。
2参考标准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B11345-89 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探伤结果分级JB/T4730.3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GB/T2694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3超声检测人员3.1从事焊缝检测的检验人员,必须掌握超声波检测的基础知识,具有足够的焊缝超声波检测经验,同时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金属材料和焊接基础知识。
3.2焊缝超声波检测人员应按有关规程或技术条件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并持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或同等机构)颁发的II 级以上资格证书。
4检测设备4.1 超声波探伤仪4.1.1超声波探伤仪由计量部门检定有效方可使用。
4.1.2使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波型应清晰,仪器应同时具备单、双探头的工作能力,并配有能连续工作不小于6小时的电池,荧光屏附有标定距离和波幅的永久性方格刻度,并配有制作参考曲线的透明幕板。
4.1.3探伤仪工作频率范围至少为1~6MHz,并配有衰减器或增益控制器,总调节量应大于60dB,步进级每档不大于2dB,在不小于60dB范围内其精度为不大于±1dB,水平线性误差不大于1%,垂直线性误差不大于5%。
当外接电压拨动15%时,仪器的电压波动值应维持在±2V 范围内。
仪器与探头的组合在接收IIW标准试块上半径为100mm曲面的反射波时,其回波高度达到荧光屏满刻度的3/4的情况下,储备的灵敏度余量至少应为40dB。
4.1.4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环境温度应在50℃~-20℃,或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C-3/C-4CSIC恰希玛核电厂工程3/4号机组主蒸汽超级管道制造MANUFACTURING OF MAIN STEAM SUPER PIPE USED INCHASHMA NUCLEAR POWER PLANT PROJECT UNIT-3/ UNIT-4标题焊材复验规程Title焊条复验规程1、引用标准:ASME BPVC第二卷C篇SFA-5.1(2001年版)及ASME BPVC第Ⅲ卷第一册NC分卷RCCM-S2000(2000年版+补遗)GB/T5117-1995碳钢焊条PC8-11-003-12 C-3/C-4工程超级管道焊接技术条件(版次:A)2、焊接材料牌号及批量2.1 E7018铁粉低氢钾型药皮焊条符合AWS E7018(GB/5117 E5018)2.2 批量定义:一批药皮焊条是由同一尺寸、同一批号的焊芯、同一批号的主要药皮原料,以同样的配方和工艺制成。
2.3 每批焊接材料一般不得超过如下所规定最大数量直径Ф3.2mm 83000根直径Ф4.0mm 55000根3、外观和尺寸要求3.1 取样每批应在三个不同的部位取有代表性的样品。
3.2 检查方法对所抽取的样品用肉眼和5倍放大镜进行检查,并从中任选10根进行尺寸测量。
3.3合格要求a)药皮应均匀,紧密地包覆在焊芯周围,整根焊条上不允许有裂纹、气泡、杂质、剥落等缺陷及受潮变质现象;b)焊条引弧端药皮应倒角,焊芯端应外露,沿长度方向的露芯长度不应大于焊芯直径或3mm 两者中的较小值;c)焊条夹持端应充分裸露。
在靠近夹持端65mm范围内的药皮上至少应打上焊条代号的一种印记;印记应清晰可见。
d)几何尺寸;Ⅰ焊条直径和长度要求焊条偏心度=(T1-T2)/(1/2*(T1+T2))×100%T1——焊条断面药皮层最大厚度+焊芯直径(mm)T2——同一断面药皮层最小厚度+焊芯直径(mm)4、焊接操作要点4.1 焊接试板4.1.1 破坏性试验试板破坏性试验试板材质Q235-A,衬垫板材质Q235-A。
ISO 17662-2005焊接-- 包括补助作业在内的焊接用装置的校准、检验和确认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如下操作的设备的校准、检定和验证要求:---钣金期间工艺变量的控制,或---用于焊接或焊接相关工艺的设备的性能的控制,当结果输出不是很便利地或经济地通过后续的监测、检验和试验进行文件化的记录时。
这关系到影响适合性以及特别是制作的产品的安全的工艺变量。
注1:本标准基于用于焊接工艺规范的标准里规定的工艺变更的清单,特别是,但是不是唯一的EN ISO15609这一系列标准。
这些标准的未来的修订能引起必要的参数的增加或删除。
一些指导除了附录B给定的校准要求外,以及检定和验证作为用于焊接或其它类似工艺的设备的验收检验的部分。
标准限于安装后设备的的校准、检定和验证。
注2:必须强调的是标准与用于焊接的设备的生产以及安装没关系。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能引用指定的版本。
对于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应采用其最新版本(包含所有修改版)。
EN 562EN 729-1EN-729-2EN-729-3EN-729-4EN 970EN 1321CR 12361EN 13134ENV 50184EN ISO 14554-1EN ISO 14554-2EN ISO 14555EN ISO 14744-5EN ISO 15609-1EN ISO 15609-2EN ISO 15609-3EN ISO 15609-4EN ISO 15609-5EN ISO 15620ISO 669术语和定义为了本文件的目的,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
精度等级满足一定计量要求的测量仪器的等级是为了保持在规定的极限误差范围内。
[1]3.2 被测变量的精度测量的结果和测量的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3.3校准在规定的条件下制定的一套操作,通过一个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表明的量值之间的关系。
[1]3.4 测量具有确定量值的对象的一系列操作[1]3.5 测量仪器打算用于测量的仪器,单独使用或与其它辅助设备一起使用[1]3.6 材料测量在其使用期间以永久的方式用来复制或供应的设备,一个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值。
焊缝修补工艺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焊缝的外表及内部质量在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对焊缝进行局部或整体返修的焊接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2 焊接前准备2.1 焊缝返修条件无论是何种形式接头的焊缝,其外观质量不符合产品规定的焊缝外观检验要求时,则必须对该焊缝进行返修。
无论是何种位置、何种焊接方法焊接对接焊缝,当焊缝经无损探伤后,确定其焊缝内部或表面存在超过该产品无损检查要求的焊接缺陷时,则必须对该对接焊缝进行返修。
2.2 焊接方法对焊缝的返修,依据该焊缝的WPS的规定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或CO2气体保护焊焊接。
2当需要采用特殊焊接方法进行焊缝的修补,该焊接方法需得到焊接工程师或有关质量部门的认可。
2.3 焊接材料修补焊接材料的选用必须为公司内焊接工艺(WPS)认可且质量合格的焊材。
焊前清理2 焊前,焊工必须对返修部位的焊缝及焊缝两侧20mm范围内清除氧化物、水份、油污等。
2 当焊缝清理后未能及时进行返修,并因气候或其它原因影响而受潮、生锈等,在返修前应重新清理。
3 人员3.1 从事焊缝返修的焊工,需经理论及操作培训,经确认考试合格且符合产品要求,方能在考试合格范围内按本工艺要求进行焊缝的返修。
4 工艺要求、工艺过程4.1焊缝表面存在的焊接缺陷,可采用扁铲去除。
而对整体焊缝不影响并能满足标准要求的,可不需焊接,直接采用扁铲去除焊接缺陷。
4.2 一般角焊缝的焊接缺陷可直接采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但对于直接修补仍无法满足要求的焊接缺陷,如密集气孔等,则需要采用砂轮或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后方能进行焊接修补。
修补焊缝表面缺陷时,修补长度不得小于50mm,严禁点焊修补气孔和咬边等缺陷。
焊缝内部存在超标的焊接缺陷时,需采用碳弧气刨剔除缺陷,并打磨彻底,然后焊接修补。
焊缝修补后应保证修补焊缝与正式焊缝圆滑过渡,突变的部位需打磨光顺。
对于对接焊缝表面缺陷长度>50mm或修补焊缝内部缺陷时,焊接前需对焊缝修补范围进行局部预热,如原焊缝WPS无预热要求,则预热温度80~100℃并保持焊接过程的层间温度达到预热温度以上,焊接需连续一次完成。
铸钢件缺陷焊补操作检验规程
一.焊前准备工作
1.根据不同缺陷选择不同清理方法:对大型铸件及合金钢铸,清
除缺陷前必局
部或全部铸件预热,预热温度100~150℃。
(1)、缺肉、浇不足等缺陷应打磨光铸件表皮,露出金属基体后方可补焊。
(2)、各种适宜剖口型式按上图规定。
2. 一般铸件的缺陷清理可用气割,碳弧气刨,风铲进行,精加工的铸件缺陷可用碳弧气刨、风铲进行。
对较大的缺陷可用气割进行。
3. 铸件缺陷周围50毫米内如有油、锈、砂子等焊前需清理干净。
4. 所有剖口在准备工作中应保证将缺陷清理彻底,剖口处应保证
圆滑,氧化皮要用风铲打净。
5. 焊前准备工作完毕,检查合格方可施焊。
二. 焊补工艺
1. 对于含碳量0.35%以下的钢号,如:ZG25、ZG35、ZG20MnSi (1)、根据缺陷性质选择相应的剖口,按前边规定做好焊前准备工作。
(2)、对上述钢号补焊,原则上不预热,但对大件重要部位应进行预热焊,预热温度100~150℃,焊后要保温缓冷。
(3)、焊补过程应仔细清除熔渣及金属溅斑。
(4)、焊补较宽的缺陷时,为减小应力,除焊补过程用锤击方法以外,焊接程序可以参照下列方法,即先沿剖口堆1~2层(如下图),然后堆满凹下部位(图2b),再沿前剖口堆焊数层(图2c)以此类推,直至堆满整个剖(图2d),应绝对避免焊宽焊道(图2e)。
(图2)
(5)、如果铸件上有多处缺陷时,应先焊小的,后焊大的,最后焊穿透的缺陷。
(6)、经加工发现的缺陷,焊补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a. 缺陷处周围加工面应用石棉布(板)挡上,防焊接的飞溅物落上影响光洁度。
b. 不应使焊接部位有过热现象,因此应间断焊接。
并尽量采用小直径和小电流焊接。
采用的焊条,如THJ422、THJ506、507、606、607
2. 对于含碳量较高的碳钢和低合金钢的铸件,如:ZG45、ZG55、ZG35SiMn、ZG40Mn、ZG42SiMn焊接规范如下:
(1)、焊前准备工作同前
(2)、焊补上述钢号铸件,一定了解清除铸件具体钢号及有无特殊热处理要求(调质或表淬)加工后的工件要了解是什么状态,以便选择焊补方法。
(3)、铸件焊补一般是在热处理正火后进行,焊后回火需要调质的应调质以前焊补。
(4)、铸件表面缺陷(个别包砂、重皮)面积不大的,可在热处理前进行焊补,但焊后必须立即热处理。
(5)、缺陷是裂纹或较大的缺陷,必须焊前预热焊补。
(6)、焊补上述牌号的铸件,应保证在焊补过程中焊补处的工作温
度不低于预热温度,当温度低于预热温度时,应加热到预热温度。
(7)、焊补过程中不能吹风和强制冷却。
三. 焊补质量检查
铸件焊补质量检查包括:
(1)、缺陷清理程度和剖口准备是否符合要求。
(2)、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执行情况。
(3)、焊补工艺执行情况。
(4)、焊缝金属及基体金属是否有焊补缺陷。
(5)、有个别缺陷可按本规程重新修补。
(6)、全面检查铸件有无裂纹等缺陷。
(7)、检查手段可用肉眼观察、着色检查和超声波探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