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 格式:docx
- 大小:13.70 KB
- 文档页数:3
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知识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化工企业危化品生产安全知识培训一、危化品的分类和特性危险化学品是指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危险性质,危险化学品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等不同类型。
员工需要了解不同种类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以便在操作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安全操作规程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员工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这些规程包括设备操作规程、事故应急处置规程等。
员工需要了解这些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操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个人防护化工生产过程中,员工需要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比如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这些个人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地降低因接触危险化学品而导致的伤害风险。
员工需要了解何时需要佩戴何种个人防护用品,并且要注意使用和维护。
四、事故应急处置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事故难以避免。
员工需要掌握相应的事故应急处置知识,包括逃生路线、逃生器具的使用方法、紧急救护等。
员工需要了解事故发生后应该如何迅速做出反应,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五、现场管理化工生产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员工需要了解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以及现场标志、标识的含义。
只有清楚了解现场管理规定,员工才能做到严格遵守,并且能够在现场识别出各类标志、标识,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
六、危化品存储和搬运危化品的存储和搬运也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员工需要知道不同种类危化品的存储要求,包括存放地点、温度要求等,并且需要了解危化品搬运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
以上便是化工企业危化品生产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
员工只有了解并严格遵守这些知识,才能够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化工企业也要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从而建立起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七、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化工生产设备和设施的安全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
员工需要了解设备和设施的检修和维护计划,并且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情况并进行报告,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
易制毒危险品安全培训是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正确使用和管理易制毒危险品的知识和技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以下是培训的主要内容:
1.易制毒危险品的分类、性质和危害:介绍易制毒危险品的分类及各种危险品的
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措施,使操作人员了解如何辨识和应对危险品。
2.易制毒危险品的储存和运输:培训操作人员如何正确储存和运输易制毒危险品,
包括存放场所的要求、物品的堆放方式、防护措施、运输工具的选择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3.易制毒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教授操作人员如何安全地生产和使用易制毒危险
品,包括生产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等。
4.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培训操作人员掌握在遇到易制毒危险品事故时的应急处
理和救援措施,包括如何报警、如何疏散人员、如何隔离危险区域、如何进行现场急救等。
5.安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介绍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包括公司的
安全管理制度、国家法律法规对易制毒危险品的管理要求等,以提高操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通过以上培训内容,使操作人员全面了解易制毒危险品的危害和应对方法,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管理技能,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确保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危化品专业知识安全培训
危化品是指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
等性质,一旦泄漏或不当操作,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极为重要,需要相关人员接受专业的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首先,了解危化品的分类和标识是基础中的基础。
根据《危险化
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化品分为剧毒品、毒性品、易燃品、易爆品、氧化品、腐蚀品、放射性物质等七大类,每一类都有相应的标识和安
全注意事项。
只有深入了解这些内容,才能有效识别和处理危化品。
其次,掌握危化品的存储和运输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危化品在存
储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潮、防晒、防火,严禁与水和氧气接触。
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装卸,避免碰撞和挤压,防止泄漏事
故发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危化品安全使用。
最后,加强应急处理能力也是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
一旦
发生泄漏或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如迅速撤离人员、止血消毒、封堵泄漏源等,避免事态扩大。
因此,每一位从业人
员都应该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总的来说,危化品专业知识安全培训对于保障生产环境和人员安
全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应
对危化品事故,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各单位能够重视这项工作,切实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危化品是指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害、放射性等特性,具有潜在危险的物质。
由于其特殊性质,使用和储存危化品的单位在消防安全方面要格外重视,科学合理地开展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是保障生产安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对危化品消防安全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大家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一、危化品的类别和标志危化品根据其性质和危险特点,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放射性等几大类别。
在危化品使用和储存过程中,要根据其类别和性质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防毒和防腐等措施。
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危化品还有相应的标志和标识,如危险品标志、危险品标签、应急电话等。
二、危化品的特性和危险性1.易燃物品:易燃物品具有低沸点、蒸气重、易挥发性等特点,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品时,要加强通风、防静电、禁止吸烟等措施。
2.易爆物品:易爆物品具有低于一定温度或压力下能够快速放出大量能量的特点,容易引起爆炸。
在使用和储存易爆物品时,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禁止碰撞和摩擦,并采取静电接地等措施。
3.有毒物品:有毒物品具有对人体和环境有毒害作用的特点,容易引起中毒和健康危害。
在使用和储存有毒物品时,要注意个人防护,严格控制接触和吸入,及时处理泄漏。
4.腐蚀物品:腐蚀物品具有对金属、皮肤、眼睛等产生腐蚀作用的特点,容易引起腐蚀损伤。
在使用和储存腐蚀物品时,要注意防护装备,做好防护措施。
5.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具有放射性辐射的特点,容易引起放射性污染和辐射危害。
在使用和储存放射性物品时,要合理布局,严格控制接触和吸入,避免辐射泄露。
三、危化品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1.确保人员安全:在危化品事故发生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迅速撤离人员到安全区域,并进行人员清点。
2.迅速报警:及时向有关部门报警,告知事故发生地点、危险品种类和数量,以便有关部门迅速调派救援人员和装备。
3.隔离和封锁:根据危化品事故性质和规模,启动相应的隔离和封锁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蔓延。
危化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一、安全概念1.什么是安全?1)设备设施及财产损失2)人的身体心健康(身体损害、身体健康)2.安全依赖什么?安全依赖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物质的主要是安全设施,精神的主要是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包括有关安全的意愿、意识、知识等。
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二、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了解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熟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掌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避灾、自救与互救方法,事故应急措施,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以及职业病预防知识等;具备与其从事作业场所和岗位相应的知识和能力。
三、培训要求3.1 具备安全生产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自己组织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并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考试、考核情况;不具备安全生产培训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3.2 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必须按照要求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经考试合格,方准上岗作业。
三级培训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培训学时要求新员工上岗前不少于72小时24小时-24小时-24小时老员工再培训不少于20小时1、厂级安全教育内容1)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通用安全技术;2)劳动卫生和安全文化的基本知识;3)本企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及状况;4)本企业内特殊危险地点的特殊要求;5)一般电气和机械安全知识;6)防火防爆知识;7)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8)一般安全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9)有关伤亡事故案例等。
2、车间级安全教育内容1)本车间劳动安全卫生状况;2)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建立;3)本车间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注意事项;4)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管理及职业病防治;5)整改事故隐患防止工伤事故;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品安全培训内容危险品安全培训是一个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课题。
在现代社会,危险品的使用和运输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常态,但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险品安全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危险品安全培训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首先,危险品的分类与识别是危险品安全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的危险品具有不同的危害性质和特点,因此,正确地对危险品进行分类和识别非常重要。
培训内容应包括常见的危险品种类及其特征,如化学品、气体、易燃液体、腐蚀品等。
同时,还应介绍相关的标识和标志,如包装标签、危险品运输标志等,确保培训对象能够准确识别不同类别的危险品。
其次,危险品的储存与运输也是危险品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
正确的储存和运输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培训内容应详细介绍危险品储存和运输的安全要求,例如储存仓库的规划与建设、储存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运输车辆的装卸等。
此外,还需要介绍相关的应急救援措施和预防措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
第三,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是危险品安全培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事故发生时,如何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危险品安全培训应该强调组织部署、预案编制、现场处置和事后反思等环节,并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进行实际操作,以提高培训对象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最后,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培养也是危险品安全培训的重要目标。
培训内容中应该强调危险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案例和事故故事,引发培训对象对危险品安全的认识和警觉。
此外,还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宣传等形式来鼓励和培养良好的安全实践和行为。
综上所述,危险品安全培训内容的展开详细分析包括危险品的分类与识别、储存与运输、应急预案和紧急救援、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的培养等方面。
通过全面系统的培训,能够提高员工和公众对危险品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
危险品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危险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为了加强对危险品安全的管理和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本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员工对危险品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危险品,预防和应对危险品事故。
二、培训内容1. 危险品的分类及特性1.1 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1.2 常见的危险品及其特性1.3 危险品的危害程度和应对原则2. 危险品的储存与管理2.1 危险品的储存要求2.2 危险品的管理制度2.3 危险品的运输要求3. 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理3.1 危险品事故的类型和原因分析3.2 危险品事故的预防措施3.3 危险品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4. 个人防护及相关装备4.1 危险品接触时的个人防护措施4.2 相关装备的使用要求4.3 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保管5. 危险品安全知识的考核5.1 对员工进行危险品安全知识的考核5.2 对员工进行危险品操作技能的考核三、培训方法本次培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演练等,以提高员工对危险品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员工传授相关的危险品知识,使其对危险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的危险品事故案例,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后果,让员工深刻领会危险品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3. 实战演练:在专业的指导下,进行危险品的操作技能演练,让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四、培训对象本次培训对象为公司所有员工,特别是与危险品相关的生产、储存、运输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每年一次,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培训周期为3天。
六、培训效果检验和考核为了检验培训效果和确保员工对危险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对员工进行培训后的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考核成绩将作为员工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
七、培训人员培训将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由公司内部的专业人员和外部的专业培训机构共同进行培训,确保培训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危险品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危险品运输安全教育培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提高对危险品运输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预防危险品运输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危险品运输安全教育培训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危险品的定义和分类1.1 危险品的定义:危险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氧化性、毒性、放射性、腐蚀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1.2 危险品的分类:按照国际惯例,危险品主要分为九大类,分别是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害品、感染性物质、腐蚀品和放射性物质。
二、危险品运输的法律法规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2 《危险物品运输管理办法》2.3 《危险物品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三、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要求3.1 企业安全责任制度:建立科学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和安全要求。
3.2 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管理:对危险品运输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3.3 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危险品运输安全教育培训,并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和证书。
3.4 车辆设备管理:确保危险品运输车辆设备的安全可靠,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3.5 包装与标识:对危险品进行正确的包装和标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6 应急处置:建立健全的危险品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事故处置能力的培训和演练。
3.7 信息管理和监控:建立危险品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对运输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及时预警和应对可能的安全风险。
四、常见危险品运输事故案例分析4.1 燃爆事故:如汽车发生燃爆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 泄露事故:如化学品泄露,导致环境污染和生物灾害。
4.3 驾驶员违法行为:如驾驶员超速、酒后驾驶等,引发交通事故。
通过对事故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认识到危险品运输的风险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五、危险品运输安全意识和技能培养5.1 安全意识培养:通过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员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危险品运输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1. 前言在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中,危险化学品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物质。
但是,危险化学品一旦泄漏或者被不正确地使用,将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正确使用和管理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正确的知识和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为您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措施。
2.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和类别2.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是指能够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具有爆炸、燃烧、中毒、腐蚀等危险性质的物质或者制品。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特性,危险化学品被分为大类、中类和小类。
2.2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危险化学品根据其危险性质和用途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易燃危险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燃气体、自反应物质等;•氧化性危险品:有机过氧化物、亚硝基化合物等;•腐蚀性危险品:强酸、强碱等;•毒性危险品:有机磷农药、酚、三氯氰甲烷等;•放射性危险品:铀、钚等;•爆炸品:炸药、雷管等。
3.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范和措施3.1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在危险化学品储存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需要专门的储存室;•安全储存柜应对不同的品种和数量进行区分;•储存室要保持通风干燥,不要受到火灾、污染、震动等影响;•防止发生火源、静电、交叉污染等事故;•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储存,定期检查储存;3.2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使用必须穿戴好防护装备,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根据不同的品种和特性确定使用合理的方法和比例;•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通风,禁止吸烟等;•尽量避免危险化学品与其他物质混合,以免产生危害;•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使用培训和技能提高,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3.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在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和包装,运输必须使用专用车辆;•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控制车速,避免事故或者泄漏;•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振动等因素,切忌与其他货物混装运输;•运输中必须随车配备应急设备、联络方式和救援措施。
天门杭州华泰中学杨林校区小学部
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
1.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2.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3.根据国标《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的规定,安全贮存危险品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贮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
(2)危险化学品必须贮存在经公安部门批准设置的专门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经销部门自管仓库贮存危险化学品及贮存数量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贮存仓库。
(3)危险化学品露天堆放,应符合防火、防爆的安全要求,爆炸物品、一级易燃物品、遇湿燃烧物品、剧毒物品不得露天堆放。
(4)贮存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其库房及场所应设专人管理,管理人员必须配备可靠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5)贮存的危险化学品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志应符合GB190的规定。
同一区域贮存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级别的危险品时,应悬挂最高等级危险品的性能标志。
(6)危险化学品贮存方式分为3种:隔离贮存、隔开贮存、分离贮存。
(7)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能分区、分类、分库贮存。
各类危险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贮存。
(8)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生产、加工、销售化学品的企业无论是对自己生产的化学品,还是对购买的化学品,都必须了解和掌握全部有关使用、储存和处置方面的安全信息和注意事项,并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
5、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6、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制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劳动防护用品(具)、保健品,安全设施、设备,作业场所防火、防毒、防爆和职业卫生,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调查处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
7.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卫生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安全操作法)和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作业安全规程。
8.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当设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9.盐酸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10. 盐酸的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11. 氢氧化钠的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