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 格式:dps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63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设计1.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及内涵。
2.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搜集信息、策划采访的能力,并能依据采访的素材撰写演讲稿,开展演讲活动。
3.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学习优秀的传统美德。
1课时。
1.请同学们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乾》2.教师讲述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
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给孩子当起了老师。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学习,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她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深深鼓舞了当代青年。
自主探究任务一:悟自强内涵1.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课程题目“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
明确:"君子"一语,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道德品格高尚的人,历代儒客文人将以君子之道自勉作为行为规范。
自强不息:努力使自己强大,不松懈。
2.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自强不息的?明确: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等,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范畴。
3.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附答案版)综合性研究——君子自强不息一、知识总结一)《周易》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意为君子应该像天道一样坚毅不拔、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二)名言包括《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论语》的“士不可以不___,任重而道远”、“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
三)诗词名句有___的“___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的“___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的“千磨万击还坚劲,___东西南北风”、___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___用的“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___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人物故事包括___闻鸡起舞、___断齑画粥、___刺股勤学、___好学的故事和___读书。
二、改写一)《周易》中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像天道一样坚毅不拔、持之以恒、不懈奋斗。
二)名言中,有《老子》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论语》的“士不可以不___,任重而道远”、“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墨子》的“志不强者智不达”。
三)诗词名句有___的“___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的“___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的“千磨万击还坚劲,___东西南北风”、___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___用的“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___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人物故事中,有___闻鸡起舞、___断齑画粥、___刺股勤学、___好学的故事和______读书。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第一章: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教学内容介绍“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
分析“君子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
举例说明“君子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章:君子的品质与自强不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关系。
引导学生从君子品质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提升。
2.2 教学内容分析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内在联系。
介绍君子品质的基本要素。
2.3 教学步骤讲解君子品质与自强不息的关系。
分析君子品质的基本要素。
引导学生从君子品质中汲取力量,实现自我提升。
第三章: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引导学生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2 教学内容探讨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分析自强不息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3 教学步骤讲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举例说明自强不息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和社会发展中的具体表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章:自强不息在各领域的体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强不息精神在各领域的具体体现。
培养学生对自强不息精神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力量。
4.2 教学内容分析自强不息精神在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具体体现。
介绍各领域中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人物。
4.3 教学步骤讲解自强不息精神在各领域的具体体现。
分析各领域中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典型人物。
引导学生从不同领域中汲取自强不息的力量。
第五章:如何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和自我提升的动力。
1.2 教学内容导入:介绍“君子自强不息”的概念和背景。
讲解:详细解读“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享:分享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论知识和案例。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解和体会。
实践法: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强不息的精神。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组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介绍“君子自强不息”的概念和背景(5分钟)。
第二步: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和重要性(10分钟)。
第三步:分享自强不息的名人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10分钟)。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解和体会(10分钟)。
第五步: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身体验自强不息的精神(5分钟)。
3.2 时间安排课时:本章节计划用1课时(40分钟)完成。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学生回答,评估学生对“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解程度。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4.2 反馈与调整针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度,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实践报告,给予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的主题活动,如自强演讲比赛、自强故事分享等。
邀请自强不息的典型人物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心得体会。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内涵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名师教案)第一章: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1.1 学习目标: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和来源。
理解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即《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分析“君子自强不息”的含义,强调个体不断自我提升、努力奋斗的精神。
探讨自强不息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如个人成长、国家发展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君子自强不息”的出处和含义。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强不息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探讨自强不息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自强不息的代表人物2.1 学习目标:了解几位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人物。
分析他们的奋斗历程和对后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历史人物,如岳飞、郑成功、张海迪等。
分析他们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讨论这些人物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他们的精神如何激励我们。
2.3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自强不息的代表人物及其事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这些人物的奋斗历程。
小组分享:讨论这些人物对后世的影响和启发。
第三章: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3.1 学习目标:理解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探讨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2 教学内容:讲解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个体如何努力奋斗、实现自我价值。
分析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探讨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如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及其意义。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自强不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四章:培养自强不息的品质4.1 学习目标:了解自强不息的品质,如毅力、自律、自信等。
学会如何培养这些品质,提高自身的自强不息能力。
4.2 教学内容:讲解自强不息的品质,如毅力、自律、自信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综合性学习__君子自强不息》作业设计方案《综合性进修-君子自强不息》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综合性进修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并在平时生活中积极实践这种精神。
二、作业内容:1. 理论复习:梳理并总结关于君子自强不息的理论知识,包括历史上的先贤君子及其对自我修养的要求和例子。
2. 文化分析:分析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深化理解。
三、作业要求:1. 阅读资料:请学生阅读并整理一份关于君子自强不息的书籍或文章,记录下重要的观点和信息。
2. 反馈与讨论:请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者心得分享,阐述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新认识和启迪。
3. 实践报告:请学生准备一个有关自强不息的主题钻研报告,介绍他们的实践经验以及思考结果。
四、作业评判:1. 读书笔记:对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摘录,描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 写作报告:对所学内容进行详细的诠释和解读,体现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报告:通过实验、钻研等方式,说明自强不息精神的应用效果。
五、作业提交时间:本作业计划于一周后的周五下午五点前完成。
六、作业作业形式:本次作业分为个人作业和个人展示两个部分。
个人作业主要盘绕所学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写作,展示部分则需要将个人作业的内容整合成完备的报告。
七、作业辅导:每个学生都将会得到一位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以解答他们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每位教师都将竭力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反馈。
以上就是这次综合性进修——君子自强不息的作业设计方案,我们等候每一个同砚都能在这次活动中有所收获,更加深刻地理解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综合性学习活动目标1、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认知。
2、查找资料,搜集古今中外能体现自强不息的故事、名言、格言及古诗词名句,继续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能力。
3、围绕明确主题撰写演讲稿并练习演讲。
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个人而言,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课外搜集、阅读资料,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1.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
可以结合小组搜集的资料,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材料,讨论交流:如何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活动示例1.关于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
——海伦·凯勒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少不为不成。
——荀子不怨天,不尤人。
一一《论语》•我们必须接受失望,因为它是有限的,但千万不可失去希望,因为它是无穷的。
•——马丁·路德·金••强者,活动的发酵素,生活的酵母。
•——《罗曼·罗兰传》••只有刚强的人,才有神圣的意志,凡是战斗的人,就能取得胜利。
•——歌德•没有伟大的意志力,便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2.中国古典诗词中也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和风骨的作品。
课外搜集相关的诗词名句,可以从以前学过的诗词中寻找,还可以阅读下面的材料,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
• 2.关于自强不息的古诗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一屈原《高》••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
•——〔唐〕孟郊•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
•——〔元〕万松老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1.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搜集和讲述他们的故事,可以让大家获得教益。
到图书馆查阅书报或借助网络,搜集相关故事,举办一场故事会。
还可以将故事打印或抄写下来,张贴在教室里,大家交流讨论。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司马迁这段话对我们在人生哲理方面的启发是()A.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B.有时逆境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发出来C.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D.顺境对人生的作用是双重的,逆境只有消极作用“(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
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东汉·班固《汉书》闻鸡起舞祖逖闻鸡起舞(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晋书,祖逖传》范仲淹断齑画粥范仲淹断齑画粥(范仲淹)修学时最为贫窭,与刘某同在长白山僧舍,日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盂,少入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彭乘《墨客挥犀》卷三霍金:向命运挑战书写人生传奇詹天佑为国争气商界精英的自强之路海伦.凯勒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定会为打开一扇窗从小,他就没有给亲戚朋友们留下好印象:顽皮,好动,不讨人喜欢。
而且,不管是在自己家里,还是亲戚家里,墙壁和家具上,总是被他用铅笔或者水彩笔涂抹乱画,搞得一团糟。
上学后,他更是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冷落。
他沉默寡言,成绩也总是在全校排名倒数。
课本上,被他画满了各种表情的人物,为此,他没少受到老师的责骂。
一个简单的生字,他默写的总是倒笔画,而且张冠李戴、缺胳膊少腿;一篇短短的课文,同学们朗读几篇就可以轻松背诵,而他,却总是丢三落四、溃不成军。
每周一次的班会,他的父母总是要被例行请到老师的办公室,面对老师的指责,垂首弓腰。
甚至即使是假期的补习班,他也不断地被辅导老师劝退。
但是,他对漫画却有着强烈的爱好,4岁时就喜欢在稿纸上涂涂画画。
?念中学的时候,他像一个皮球一样,被所有的学校踢来踢去,连最差的学校也不愿意要他。
为了儿子的学业,父母不得不求爷爷拜奶奶,人前人后,说尽了好话。
在这期间,他陆续在装订的草稿纸上画了好几本自我独创的漫画。
尽管不被任何人看好。
朱德庸:上帝只给他一支笔由于升学无望,再加上为了谋求生计,他不断地变换工作。
最初,他在玻璃厂做过拌料工,后来先后在澡堂传过毛巾,在电影厂买过票,在冷饮厂包过冰棒,甚至在百货站跟车装卸货物。
但即使在这一段人生最为艰苦的时光,他依旧没有停下过手中的画笔。
1985年他入伍服役。
在军中的每个晚上,熄灯后,他蒙着头,钻进被窝,?用手电筒照明,偷偷创作了《双响炮》,并且与同年连载于台湾《中国时报》,由此引爆了台湾乃至世界上第一波四格漫画热潮,并且逐渐成为当今漫画界最受瞩目的新人秀。
他的漫画《醋溜族》专栏连载十年,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最长的纪录。
其漫画作品《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等在内地青年男女中影响极大。
并且其多篇作品被制成同名电视剧,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是的,他就是朱德庸,台湾最著名的漫画家。
面对记者的镜头,他曾经坦言,在长达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即使是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笨。
直到长大了,他才知道,那是因为自己对文字类的东西接受能力很差,只有对图型的东西才特别敏感。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上帝,这个上帝就是你的理想与抱负。
很多时候,上帝所给与我们的东西也许并不多。
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发挥自己的强项,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潜能,那么,即使上帝只给我们一支画笔,也同样可以把生命描画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滴滴汗水,郎朗琴声天才背后,不为人知的过往。
•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国际著名钢琴家。
他是第一位受聘于世界顶级的柏林爱乐乐团和美国五大交响乐团的中国钢琴家,获得古典音乐类多项权威奖项,•郎朗说:"小时候我很喜欢看足球赛,但是练琴是我每天的主要任务,每次球赛看到一半,我就得去练琴"。
郎朗经常光着精湿的脊梁练习,他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练琴,而且非常准时一分一秒都不差,以致有些邻居每天上班不用看表,听郎朗的琴声一响他们就起来了。
后来他去日本仙台参加柴可夫斯基年轻音乐家国际比赛,比赛期间,他抓紧点滴时间刻苦练琴,中午休息时也不离开琴房,有时实在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稍微小睡一会儿,最终他以优秀的成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2、勇于开拓,积极进取;3、志存高远,执著追求;4、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身边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2.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采访他们,让他们谈谈个人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受到鼓舞。
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1)采访准备。
了解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商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事先沟通采访内容。
(2)实施采访。
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
采访中,还可以根据情况补充新的问题。
(3)撰写采访稿。
整理采访素材和笔记,撰写采访稿。
采访稿要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还可以录制成小视频。
(4)展示交流。
将各组的采访稿展示出来,分享交流。
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中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自强不息精神最好的阐释。
35对青少年,这份报告也寄予了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份希望呢?请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
1.确定演讲主题。
根据前面活动中得出的认识,围绕“自强不息”,确定几个演讲主题。
比如: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勇做时代的弄潮儿论不屈不挠放飞青春梦想不可知难而退2.组建演讲团队。
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等若干个话题组。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3.开展演讲活动。
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另推荐一些老师、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
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活动,比如确定演讲顺序,邀请主持人等。
最后,根据各组表现,分别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等奖项。
研讨练习题一:班级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活动的内容,请你再设计一个,以丰富活动内容。
活动一: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活动二: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古典诗词2.【材料整理】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材料,这座材料中①⑥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曲高和寡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诸葛亮出山3.【材料解读】“自强不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请你结合上述对“自强不息”内涵的解读,说说下列故事体现了怎样的自强不息精神。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