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六十二固定化酶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六十二固定化酶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六十二固定化酶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六十二固定化酶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六十二固定化酶制备及酶活力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酶固定化、酶活测定

计划学时:6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包埋法固定化酶的操作技术。

2.掌握测定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原理和酶活力的计算方法。

3.学习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酶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测定酶活力实际就是测定被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度。

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为了灵敏起见,通常是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由于酶促反应速度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其增加值,所以,为了正确测得酶活力,就必须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碱性蛋白酶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催化酪蛋白水解生成酪氨酸。酪氨酸为含有酚羟基的氨基酸,可与福林试剂(磷钨酸与磷钼酸的混合物)发生福林酚反应。(福林酚反应:福林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极其不稳定,容易定量地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钨蓝和钼蓝的混合物,而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色。)利用比色法即可测定酪氨酸的生成量,用碱性蛋白酶在单位时间内水解酪蛋白产生的酪氨酸的量来表示酶活力。

所谓固定化酶,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水溶性的酶使之变成不溶于水或固定于固相载体的但仍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在催化反应中,它以固相状态作用于底物,反应完成后,容易与水溶性反应物分离,可反复使用。固定化酶不但仍具有酶的高度专一性和高催化效率的特点,且比水溶性酶稳定,可较长期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将酶制成固定化酶,作为生物体内的酶的模拟,可有助于了解微环境对酶功能的影响。

酶的固定化方法大致可分为载体结合法、交联法和包埋法(图1-1-1)等。

载体结合法:将酶结合到非水溶性的载体上。一般来讲,载体的亲水性基团越多,表面积越大,单位载体结合的酶量也越大。最常用的是共价结合法,此外还有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

交联法:利用双官能团或多官能团试剂与酶之间发生分子交联来把酶固定化的方法。常用的试剂有戊二醛、亚乙基二异氰酸酯、双重氮联苯胺和乙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参与此反应的酶蛋白中的官能团有N末端的α-氨基、赖氨酸的ε-氨基、酪氨酸的酚基和半胱氨酸的巯基等。交联法反应比较激烈,固定化酶的活力,在多数情况下都较脆弱。

包埋法:将酶包裹于凝胶网格或聚合物的半透膜微中,使酶固定化。所用的凝胶有琼脂、海藻酸盐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用于制备微囊的材料有聚酰胺、聚脲、聚酯等。将酶包埋在聚合物内是一种反应条件温和,很少改变酶蛋白结构的固定化方法,此法对大多数酶、粗酶制剂、甚至完整的微生物细胞都适用。但此法较适合于小分子底物和产物的反应,因为在凝胶网格和微囊中存在有分子扩散效应。加大凝胶网格,有利于分子扩散,但使凝胶的机械强度降低。

图1-1-1 酶固定化模式图

三、实验用品

1. 试剂

(1)海藻酸钠、3.0%氯化钙;

(2)碱性蛋白酶:精确称取干酶粉1克,加入10 mL pH 10缓冲溶液,在小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静止片刻后,将上层液小心倾入容量瓶中,沉渣部分再加入少量缓冲液,如此反复搅拌溶解4次,最后全部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充分摇匀,用二层纱布或四层纱布过滤,吸取滤液10 mL,移入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所得液为稀释1000倍的酶液(1.0 mg /mL)。

(3)福林试剂:在1L容积的磨口回流瓶中加入50g钨酸钠(Na2WO4·2H2O)、125g钼酸钠(Na2MoO4·2H2O)、350mL蒸馏水、25 mL 85%磷酸及50mL浓盐酸,充分混匀后回流10h。回流完毕,再加25g硫酸锂、25 mL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分钟,以便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定容到500 mL。过滤,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

使用前加4倍蒸馏水稀释。

(4)1%酪蛋白溶液:称取酪蛋白1克于研钵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湿润后,慢慢加入0.2 mol/L NaOH 4mL,充分研磨,用蒸馏水洗入100 mL容量瓶中,放入水浴中煮沸15分钟,溶解后冷却,定容至100mL,保存于冰箱内。

(5)p H 10缓冲溶液:

甲液(0.05 mol/L硼砂溶液):取硼砂(Na2B4O7·10H2O) 19克,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

乙液: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

配制pH 10硼砂氢氧化钠溶液:吸取甲液50 mL,再加入乙液21mL,用蒸馏水定容至200 mL。

(6)标准酪氨酸溶液:精确称取酪氨酸50mg,加入1mL 1mol/L盐酸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 mL,即得1 mg/mL酪氨酸标准溶液。

(7)0.4 mol/L碳酸钠溶液,0.4 mol/L三氯醋酸溶液。

2. 仪器

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锅、、注射器、烧杯(100 mL,500 mL)、布式漏斗、分析天平、

容量瓶、移液管、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1.酶的固定化

称取1.00 g海藻酸钠于盛有3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热至沸腾完全溶解后,放置室温渐冷却至38℃左右,加入预先制备好的碱性蛋白酶溶液20 mL。

用注射器抽取海藻酸钠-酶混合物,将混合物缓慢滴入盛有200 mL 3.0%氯化钙溶液的烧杯中,同时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匀速搅拌,滴完后静置硬化30 min,倾去氯化钙溶液,用适量蒸馏水洗涤2-3次,除去漂浮的空化珠状颗粒后,即制备得到固定化的碱性蛋白酶。

2.酶活力测定

制备酪氨酸标准曲线

(1) 取7支试管,编号,按下表配制不同含量的酪氨酸溶液。(见下表)

(2) 在上述7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酪蛋白溶液1mL,于40℃水浴中保温15 min,取出后,加入0.4 mol/L三氯醋酸3 mL,充分摇匀,各管分别用滤纸过滤。

(3)分别吸取滤液1mL放入另7支试管中,加入0.4 mol/L碳酸钠溶液5 mL,福林试剂1mL,充分摇匀,于40℃水浴中保温15 min,然后于每管中各加入3 mL蒸馏水,充分摇匀。

(4) 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以0号管作对照,在680 nm处测定光密度。

(5) 以光密度为纵坐标,酪氨酸含量(微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表酪氨酸标准曲线制作

试管编号酪氨酸含量

(μg)1㎎/mL酪氨酸

标准溶液(mL)

蒸馏水

( mL )

0 1 2 3 4 5 6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1

0.2

0.3

0.4

0.5

0.6

2.0

1.9

1.8

1.7

1.6

1.5

1.4

固定化酶活力测定

上述固定化的蛋白酶或相当量的游离蛋白酶(20 mL)置于盛有20 mL pH 10缓冲液的三角瓶中,加20 mL 1%酪蛋白溶液,于40℃水浴保温15min后,取3 mL置于试管中,加3 mL三氯醋酸溶液。对照管为1 mL缓冲液+1 mL蛋白酶液+3 mL三氯醋酸溶液+1 mL 1%酪蛋白溶液(顺序不可颠倒),于40℃水浴保温15min。

摇匀后,各管分别过滤,吸取滤液1mL,加入0.4 mol/L碳酸钠溶液5mL,福林试剂1 mL,充分摇匀,于40℃水浴保温15min,然后每管各加入3 mL蒸馏水,摇匀。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80 nm处,以对照管为对照,测定吸光值。

3.结果与计算

2.本实验中碱性蛋白酶活力单位的定义:

1克碱性蛋白酶粉在pH 10,40℃的条件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能产生1微克酪氨酸,定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3.本实验中碱性蛋白酶活力单位的计算:

每克碱性蛋白酶的活力单位= m / t ×f

m:样品所测定的光密度值,经查标准曲线求得的酪氨酸量(μg);

t:酶促反应的时间(15 min);

f:酶的稀释倍数,本实验中f = 1000;

五、注意事项

1.酶液与加热溶解的海藻酸钠混合时,海藻酸钠溶液一定要冷却至40℃以下后再加入酶

液,以免高温导致碱性蛋白酶酶失活。

2.固定化酶颗粒制备中,海藻酸钠-酶混合物向CaCl2溶液滴加的速度不要过快,混合物

要呈颗粒进入CaCl2溶液,以免形成念珠状颗粒。

六、思考题

1.4种固定化酶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2.酶活力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

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木瓜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分别精密量取酪蛋白溶液5ml,置3支具塞试管中,置40℃水浴中保温10分钟,各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2ml,摇匀,置40℃水浴中,开始记时,准确反应1小时,立即精密加入三氯醋酸溶液5ml,强力振摇混匀,置40℃水浴中放置30~40分钟,使沉淀的蛋白质完全凝固,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酪蛋白溶液5ml置另一具试管,于40℃水浴中保温1小时,精密加入三氯醋酸溶液5ml,强力振摇混匀,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2ml,置40℃水浴中放置30~4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空白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IV A),以0.1mol/L 盐酸溶液为空白,在275nm的波长处测定空白溶液、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按下式计算: 效价(单位/mg)=A/As*Cs*12/2*稀释倍数/W 式中A为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减去空白溶液的吸收度: As为酪氨酸对照品溶液的吸收度: Cs为酪氨酸对照品溶液的浓度, ug/ml W为供试品重量,mg; 在上述条件下,释放1ug的酪氨酸的酶量为一个活力单位。 试剂酪蛋白溶液:取酪蛋白1g,加0.05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0ml,置沸水浴中煮30分钟,时时搅拌,冷至室温,加0.05mol/L枸椽酸溶液调节PH至6.0±0.1,并迅速搅拌,防止酪蛋白沉淀,用水稀释至100ml(临用新配)。酶稀释液:取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加水400ml溶解,加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1g和盐酸半胱氨酸2.74g,振摇溶解,用1mol/L盐酸或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5±0.1,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临用新配)三氯醋酸溶液:取三氯醋酸17.99g,加醋酸钠29.94g和冰醋酸18.9ml,加适量水溶解后,加水使成1000ml,摇匀。 酶活力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已105℃干燥至恒重的酪氨酸对照品适量,用0.1mol/L盐酸溶液制成每1ml中约含40ug的溶液。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木瓜酶活力120万单位),精密称定,加酶稀释液振摇,制成每1ml中含200~300单位的溶液,摇匀。 淀粉酶活力测定 实验技术 2008-05-27 18:01:29 阅读213 评论0字号:大中小 一、目的 淀粉是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及α-1,6 糖苷键连结的高分子多糖,是人类和动物的重要食物,也是食品、发酵、酿造、医药、 纺织工业的基本原料。 淀粉酶是加水分解淀粉的酶的总称,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是工业上利用淀粉的依 据,也是生物体利用淀粉进行代谢的初级反应。小麦成熟期如遇阴雨天气,有的品种会发生

酶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酶固定化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 酶因其优良的催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游离酶应用过程中有许多缺点,固定 化酶技术因此而产生,并且迅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传统的固定化酶技术、新 型固定化酶技术、新型载体材料及固定化酶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酶固定化;载体;应用 The enzyme is widely applied because of its fine catalyzed performance, but in the dissociation enzyme application process has many shortcomings, the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therefore produces, and develops rapidly. This article main introduction traditional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new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new carrier material and fossilization enzym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一、前言 酶的本质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与化学催化剂相比具有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温和、底物专一性强,可在水溶液和中性pH 下操作等优点。但其 高级结构对环境十分敏感,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均可使没丧失活力。 而且,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反应速率会下降。此外,游离酶在反应液中和产 物在一起,反应后酶不能回收重复利用,也使得产物的分离纯化更为复杂。以 上的这些因素使得酶在工业中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得 方法十分迫切。 可喜的是,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发现将酶用特殊的载体固定,酶仍能与底物有效的进行反应。这中酶的出现,使得酶与产物在反应液中相互分离,具有可回收、重复利用等优点,从而使生产工艺可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 酶的固定化是指将酶限制或固定在某一局部空间或特定的固体载体上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技术,在催化反应中以固相状态作 用于底物。近年来,固定化酶的研究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取得了许多重 要成果。下面以酶的固定化方法为核心,介绍一些有关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及研 究新进展。 二、传统酶固定化技术

03 实验三 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

实验三. 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原理和酶活力的计算方法。 2. 学习测定酶促反应速度的方法和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酶活力是指酶催化某些化学反应的能力。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用在一定条件下它所催化的某一化学反应的速度来表示。测定酶活力实际就是测定被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速度。 酶促反应的速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反应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为了灵敏起见,通常是测定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由于酶促反应速度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其增加值,所以,为了正确测得酶活力,就必须测定酶促反应的初速度。 碱性蛋白酶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催化酪蛋白水解生成酪氨酸。酪氨酸为含有酚羟基的氨基酸,可与福林试剂(磷钨酸与磷钼酸的混合物)发生福林酚反应。(福林酚反应:福林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极其不稳定,容易定量地被酚类化合物还原,生成钨蓝和钼蓝的混合物,而呈现出不同深浅的蓝色。)利用比色法即可测定酪氨酸的生成量,用碱性蛋白酶在单位时间内水解酪蛋白产生的酪氨酸的量来表示酶活力。 【实验材料】 1.实验器材 电热恒温水浴槽;分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721分光光度计 2.实验试剂 (1)福林试剂:在1L容积的磨口回流瓶中加入50g钨酸钠(Na2WO4·2H2O)、125g钼酸钠(Na2MoO4·2H2O)、350ml蒸馏水、25ml 85%磷酸及50ml浓盐酸,充分混匀后回流10h。回流完毕,再加25g硫酸锂、25ml蒸馏水及数滴液体溴,开口继续沸腾15分钟,以便驱除过量的溴,冷却后定容到500ml。过滤,置于棕色瓶中暗处保存。使用前加4倍蒸馏水稀释。 (2)1%酪蛋白溶液:称取酪蛋白1克于研钵中,先用少量蒸馏水湿润后,慢慢加入0.2mol/L NaOH 4ml,充分研磨,用蒸馏水洗入100ml容量瓶中,放入水浴中煮沸15分钟,溶解后冷却,定容至100ml,保存于冰箱内。 (3)pH10缓冲溶液: 甲液(0.05mol/L硼砂溶液):取硼砂(Na2B4O7·10H2O) 19克,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乙液:0.2mol/L氢氧化钠溶液 配制pH10硼砂氢氧化钠溶液:吸取甲液50ml,再加入乙液21ml,用蒸馏水定容至200ml。 (4)标准酪氨酸溶液:精确称取酪氨酸50mg,加入1ml 1mol/L盐酸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50ml,即得1mg/ml酪氨酸标准溶液。 (5)0.4mol/L碳酸钠溶液,0.4mol/L三氯醋酸溶液。 【实验操作】 1.制备酪氨酸标准曲线 (1) 取7支试管,编号,按下表配制不同含量的酪氨酸溶液。(见下页) (2) 在上述7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酪蛋白溶液1ml,于40℃水浴中保温15分钟,取出后,加入0.4mol/L三氯醋酸3ml,充分摇匀,各管分别用滤纸过滤。 (3)分别吸取滤液1ml放入另7支试管中,加入0.4mol/L碳酸钠溶液5ml,福林试剂1ml,充分摇匀,于40℃水浴中保温15分钟,然后于每管中各加入3ml蒸馏水,充分摇匀。 (4) 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以0号管作对照,在680nm处测定光密度。

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

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加深了解酶活力的概念。 2.学习掌握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酶活力指酶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反应体系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本实验规定酶活力单位(U)为一定条件下每分钟分解1μg 酪氨酸所需的酶量。 实验选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产生酪氨酸的反应体系。产物酪氨酸在碱性条件下与Folin-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该蓝色化合物在68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其吸光值与酪氨酸含量呈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产物酪氨酸的含量变化,可计算出蛋白酶的活力。 三、仪器和试剂 仪器: 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试管及试管架、干燥滤纸、玻璃漏斗。原料 枯草杆菌蛋白酶:称取1g 枯草杆菌蛋白酶粉,用少量L,磷酸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震荡15分钟,使充分溶解,干纱布过滤,取滤液冰箱备用。使用时视酶活力高低用缓冲液适当稀释。

试剂 1. Folin-酚试剂: 在2L 磨口回流瓶中加入钨酸钠(Na2WoO4. 2H2O)100g,钼酸钠(Na2WoO4. 2H2O)25g,蒸馏水700mL,85%磷酸50mL 以及浓盐酸100mL,充分混匀后,微火回流加热10小时。再加入硫酸锂150g,蒸馏水50mL 和液溴数滴,摇匀后开口继续煮沸15min,以驱赶过剩的溴。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溶液呈黄绿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暗处贮藏。使用前用标准NaOH 溶液、酚酞为指示剂标定酸度(约为2mol/L),然后加水稀释至1mol/L,即可使用。 2. 0.2mol/L 盐酸溶液 3. L 氢氧化钠溶液 4. L 碳酸钠溶液 5. 10%三氯乙酸溶液 6. 磷酸缓冲液: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 . 12H2O)7.16g,用水定容至100mL(A 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2HPO4.12H2O)3.12g,用水定容至100mL(B 液)。取A 液84mL,B 液16mL 混合后,得到磷酸缓冲液,可长期存放。临用时稀释10倍即可。 7. 标准酪氨酸溶液(50μg/mL):称取以烘干至恒重的酪氨酸,用L 盐酸约30mL 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250mL。 8. 酪蛋白溶液%):称取1.25g 酪蛋白,用L 氢氧化钠溶液(20mL)溶解,再用磷酸缓冲液定容到250mL。

酶的固定化

酶的固定化 固定化酶是酶工程的核心,利于实现酶的重复利用及产物与酶的分离。下面以酶的固定化方法为核心,介绍一些有关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1 吸附法 利用多种固体吸附剂将酶或含酶细胞吸附在其表面上而使酶固定方法。该方法最显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条件温和,不会引起酶的变异失活,且载体价廉易得,可反复使用。但酶与载体结合不牢,极易脱落,所以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人们不断尝试使用新的载体来解决这易脱落的问题。 通常,吸附法分为物理吸附法和离子吸附法。 酶被载体吸附而固定的方法称为物理吸附法。从载体对酶的适应性来看,这个方法效果是好的,酶蛋白的活性中心不易受破坏,酶的高级结构变化也不明显,但其缺点是酶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较弱,被吸附的酶极易从载体表面上脱落下来,不能获得较高活力的固定化酶。该方法常用的载体有活性炭、多孔陶瓷、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等。纵伟、刘艳芳等(2008)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作为新型载体,并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脂肪酶,对影响固定化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确定了最优条件,同时比较了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pH值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固定化的适宜条件为:加酶量600 U/g,温度5℃,pH 7.0,固定化时问2 h。固定化酶的pH值和热稳定性都优于游离酶,

固定化酶连续使用5次后,其相对酶活仍为使用前的57.8%,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近年来,随着介孔分子筛制备技术的日臻成熟,人们正在考虑用其担当固定化酶的载体。与其他材料相比,介孔分子筛规则的孔道、大的比表面积、极强的吸附性能、稳定的结构等特点,使其具有担当固定化酶载体得天独厚的优势。 王炎等(2008)以介孔分子筛MCM一41作为载体,采用物理吸附法对漆酶进行了固定化,考察了时间、pH和给酶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固定化酶的活性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影响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酶性质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在pH为3.0时,酶和载体比例为62.5 mg/g时吸附12 h固定化效果最好,固定化酶活性回收率为50%。与游离漆酶相比,MCM一41固定化漆酶的最适反应pH略有升高,最适温度没有变化,其pH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显著优于游离漆酶。固定化漆酶具有可重复操作的性质,与底物反应反复操作1O批次后剩余活性为4O%。 将酶与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水不溶性载体以静电作用力相结合 的固定化方法。该方法的处理条件温和,且酶的高级结构和活性中心的氨基酸很少发生变化,因而可以得到较高活性的固定化酶。采用此法固定的酶有葡萄糖异构酶、糖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陈姗姗等(2008)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果胶酶进行固定化分析,探讨了温度、pH值、时间、加酶量、戊二醛浓度、交联温度、交联时问对果胶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温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三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一、目的 掌握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蛋白酶活力的原理与操作技术。 二、原理 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其产物酪氨酸能在碱性条件下使福林——酚试剂还原,生成鉬蓝与钨蓝,以比色法测定。 三、试剂及仪器 1.福林—酚试剂 称取50g钨酸钠(Na2WO4?2H2O),12.5g钼酸钠(Na2MoO4?2H2O),置入1000mL原底烧瓶中,加350mL水,25mL85%磷酸,50mL浓盐酸,文火微沸回流10h,取下回流冷凝器,加50g硫酸锂(Li2SO4)和25mL水,混匀后,加溴水脱色,直至溶液呈金黄色,再微沸15min,驱除残余的溴,冷却,用4号耐酸玻璃过滤器抽滤,滤液用水稀释至500mL。 使用时用2倍体积的水稀释。 2.0.4mol/L碳酸钠溶液:称取42.4g碳酸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3.0.4mol/L三氯乙酸溶液:称取65.5g三氯乙酸,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4.2%酪蛋白溶液 称取2.00g酪蛋白(又名干酪素),加约40mL水和2~3滴浓氨水,于沸水浴中加热溶解,冷却后,用pH7.2磷酸缓冲溶液稀释定容至100mL,贮存于冰箱中。 5.pH7.2磷酸缓冲液 0.2mol/L 磷酸二氢钠溶液:称取31.2g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0.2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71.6g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用水溶解稀释至1000mL; pH7.2磷酸缓冲溶液:取28mL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和72mL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水稀释至1000mL。 6.标准酪氨酸溶液: 准确称取0.1g DL-酪氨酸,加少量0.2mol/L盐酸溶液(取1.7mL浓盐酸,用水稀释至100mL),加热溶解,用水定容至1000mL,每毫升含DL-酪氨酸100微克。 7.仪器:分光光度计、试管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曲线绘制 在上述各管中各取1mL,分别加入5mL 0.4mol/L碳酸钠溶液,1mL福林—酚试剂,于400C水浴显色20min,在680nm波长下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在标准曲线上求得吸光度为1时相当的酪氨酸μg数,即为K值。 2.酶液的制备

蛋白酶提取、活力测定实验总结

发酵实验总结 生物技术1002 1610100311 刘小波 摘要: 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习用选择平板从自然界中分离胞外蛋白酶产生菌的方法,学习并掌握细菌菌株的药瓶液体发酵技术,了解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的原理,掌握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2、实验方法:从玉米黄顶菊混种土壤中筛选蛋白酶,之后经液体发酵扩大培养,挑选出活力较强的菌落,通过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的方法测出蛋白酶活力的大小。 3、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 1、能够产生胞外蛋白酶的菌株在平板上生长后,其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蛋白水解圈。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常被作为判断该菌株蛋白酶产生能力的筛选依据。 2、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不仅能够水解蛋白质中的肽键,也能够水解酰胺键和酯键,因此可以利用蛋白质或人工合成的酰胺及酯类化合物作为底物来测定蛋白酶的活力。本实验选用酪蛋白为底物,测定微生物蛋白酶水解肽键的活力。酪蛋白经蛋白酶作用后,降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和氨基酸,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三氯醋酸溶液,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和肽就沉淀下来,先对分子质量较小的仍留在溶液中,溶解于三氯醋酸溶液中的肽的数量正比于酶的数量和反应时间。在280nm 波长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增加,就可以计算酶的活力。 实验材料: 玉米黄顶菊混种土样、酪蛋白、牛肉膏、磷酸氢二钠、氯化钠、琼脂、蒸馏水、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5)、1%酪蛋白溶液、5%三氯醋酸(TCA)溶液、烧杯、试管、容量瓶、量筒、玻璃棒、移液枪、电子秤、高温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离心机、水浴锅、紫外线分光光度计等。实验方法: 蛋白酶的筛选: 1、准确称取玉米黄顶菊混种土样1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震荡20min,使微生物细胞分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0-1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合均匀,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吸取10-2稀释液1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3次,成10-3稀释液;以此类推,连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一系列稀释菌液。 2、配酪素培养基(加琼脂),高压灭菌,倒平板,编号1、2、3。另外配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酶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最初主要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衍生物,所以曾叫过“水不溶酶”和“固相酶”。但是,后来发现,也可以将酶包埋在凝胶内或置于超滤装置中,高分子底物与酶在超滤膜一边,而反应产物可以透过膜逸出。在这种情况下,酶本身仍是可溶的,只不过被固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不能再自由流动。因此,用水不溶酶或固相酶的名称就不再恰当。在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1]。 一固定化酶的发展历程[1] 酶参与体内各种代谢反应,而且反应后其数量和性质不发生变换。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也可顺利地进行反应,而且反应底物专一性强、副反应少等优点大大促进了人们对酶的应用和酶技术的研究。近年来,酶被人们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与检测、生物传感器、医药工程、环保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1916年美国科学家NELSON和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直到20世纪50年代,酶固定化技术的研究才真正有效地开展;1953年,德国科学家GRUB-HOFER 和SCHLEITH首先将聚氨基苯乙烯树脂重氮化,然后将淀粉酶、胃蛋白酶、羧肽酶和核糖核酸酶等与上述载体结合制备固定化酶;到20世纪60年代,固定化技术迅速发展;1969年日本千畑一郎利用固定化氨基酰胺酶从DL-氨基酸生产L-氨基酸,是世界上固定化酶大规模应用的首例;在1971年的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使用固定化酶(mimobilizedenzyme)这个名称。我国的固定化酶研究开始于1970年,首先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上海生化所的酶学工作者同时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二固定化酶的特点[2] [3] 固定化酶具有许多优点: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酶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取工艺;较水溶性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是,固定化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固定化时,酶活力有损失;增加了固定化的成本,工厂开始投资大;只能用于水溶性底物,而且较适用于小分子。 三固定化酶固定化方法[3] [4] 由于所固定的酶或细胞的不同,或者固定的目的及固定用的载体的不同,使固定化方法大相径庭。根据固定的一般机理,可将之分为如下几种方法。酶的固定化方法有:

蛋白酶的发酵及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蛋白酶的发酵及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班级: 1班 姓名: 学号:

摘要:蛋白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洗涤剂、皮革、酿酒等行业。当前,食品工业用酶主要来自微生物,尤其是蛋白酶的应用最为广泛。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它具有催化反应速度快,无工业污染,催化反应条件适应性宽等的性质和优点。由于从植物和动物中生产蛋白酶具有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当今世界市场的需要,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到微生物蛋白酶上[2] 。微生物由于具有生长速度快、所需生长空间小、广泛的生化多样性及其遗传可操作性等特点,因而备受人们青睐。本文主要进行了菌种的生长曲线的绘制与菌种最佳发酵产酶时间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字:蛋白酶生长曲线酶活力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蛋白酶是工业酶中用得最多的一种酶,是催化蛋白质肽键水解的一类酶,它作用于蛋白质,将其分解为蛋白胨、多肽及游离氨基酸[1] ,约占酶总量的 60%,其中碱性蛋白酶就占25%。有调查显示,酶制剂市场量最大的是洗涤剂用酶,第二位是淀粉加工用酶,以后依次为乳制品加工业、制酒工业、纺织工业和饮料加工业等用酶[2]。与动、植物来源的蛋白酶相比,利用微生物产的蛋白酶有易于培养、生长快、产量高、易于提取,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培养基的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使微生物成为生产蛋白酶的重要来源和首选材料。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微生物蛋白酶的分类 由于从植物和动物中生产蛋白酶具有的局限性,为了满足当今世界市场的需要,人们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到微生物蛋白酶上[3]。当前工业用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微生物来源的蛋白酶按其作用的 pH 值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酸性蛋白酶,它们作用的最适 pH 值分别为碱性、中性及酸性。 1.2.2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蛋白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主要是用在制干酪,蛋白质水解调味液,烤焙食品,肉类嫩化,功能性低聚肽和阿斯巴甜的合成等。食品加工使用的蛋白酶通常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黑曲霉等。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的同时,对肉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微生物蛋白酶肉类嫩化剂是一种专门用于嫩化肉类的生物制剂,在适当温度下,可以断裂蛋白质中的某些肽键,提高肉的嫩度,使肉变得多汁、柔软、易于咀嚼,提高了肉的成品率、保质期和经济效益,因此十分经济且便于生产,并能取得显著效果。面包制作过程中,面粉中含有的不溶解性谷蛋白可以通过碱性蛋白酶限制性降解来修饰。用米曲霉蛋白酶和肽酶对面筋蛋白作有限的水解,可改善面团操作性能和机械性能,以适应不同制品的需要。酶处理后的面团其韧性和机械强度都有所增加。过量使用蛋白酶能减少面团的混合时间和增加面包产量。使用细菌蛋白酶可以增加面团的延展性[4]。

固定化酶技术与应用

固定化酶技术与应用 姓名:高强 专业:生物科学 学号:2004083011 日期:2013年5月

固定化酶技术及应用 摘要:近年来由于固定化酶技术的发展,对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对固定化酶载体,固定化酶的应用生产,酶传感器,固定化细胞技术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固定化酶载体应用固定化细胞 引言 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将水溶性酶与不溶性载体结合起来,成为不溶于水的酶的衍生物。1971年第一届国际酶工程会议上正式建议采用“固定化酶”的名称。所谓固定化酶,即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固定化酶属于修饰酶,其具有以下优点:1极易将固定化酶与底物,产物分开;2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反复分批反应和装柱连续反应;3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提高酶的稳定性;4反应过程能够加以严格控制;5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6较游离酶更适合于多酶反应;7可以增加产物的收率,提高产物的质量;8酶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鉴于固定化酶的优点,本文从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进展,固定化酶的应用,固定化酶的生产,在食品加工中的使用,固定化细胞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固定化酶载体研究进展 载体材料的选择是决定酶能否成功固定化以及固定化酶活力高低的重要因素。酶蛋白的活性中心是酶催化活性所必需的,酶蛋白的空间结构也与酶活力密切相关,因而.在固定化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酶活性中心的氨基酸残基不受到载体的影响.而且要避免酶蛋白高级结构的破坏[1]。 甲壳素及壳聚糖作为载体的固定化方法报道较多的有吸附法、通过双功能试剂交联的共价结合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用戊二醛作交联剂的共价结合法。载体的形态有片状、球状、膜状、无定形等。1982年.John Wiley 利用甲壳素、壳聚糖的吸附作用固定化胰蛋白酶,把甲壳素、壳聚糖固态混合研磨40h,加入粉末状胰蛋白酶混合研磨进行固定化,另一对照样加入酶液进行固定化。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以粉末状进行固定化时效果更好,且研磨时间越长,固定化效果越好。得出结论:甲壳素、壳聚糖表面积的增加有利于胰蛋白酶的固定化溶液酶在数天内几乎失去全部活力,而固定化酶在室温或高于室温的条件下仍保持其活力。 纳米粒子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当其具有磁性时,制备的固定化酶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和回收,操作简便;并且利用外部磁场可以控制磁性材料固定化酶的运动方式和方向,替代传统的机械搅拌方式,提高固定化酶的催化效率。在众多纳米材料中,氧化铁因其在磁性、催化等多方面的良好特性而备受瞩目[2]。 微胶囊是一种采用高分子聚合物或其他成膜材料将物质的微粒或微滴包覆所形成的微小容器,其粒径一般在微米至毫米级范围,通常为5~400μm。将酶用微胶囊包覆后形成的微胶囊固定化酶,由于被催化物质和产物可自由通过囊壁,因而能起到酶催化剂的作用[3]。酶经过微胶囊固化后,还使酶具有如下的优点:①提高了酶的稳定性,使其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存活。微胶囊囊壁可将对酶活性和稳定性有影响的抑制因子、有害因子等排除在外,同时还可与一定量的稳定剂、整合剂等一起包埋,进一步增加其耐极端条件的能力;②通过选择合适的胶囊,可控制酶的释放时间。这对于多阶段加工过程中酶的活力要在后一阶段发挥的情况

固定化酶的生产

酶的固定化技术 摘要:固定化酶(Immobilized Enzyme)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或将酶束缚在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充分发挥催化作用。这么好的酶是如何生产的以及它的应用前景是怎样的,本篇文章就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论述。 关键字:固定化、束缚、生物技术、固定化细胞 Abstract:Immobilized Enzyme was a new technology of developing from sixty years of twenty century.It depends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means to bound enzymes on carriers which are not dissolved into water or in a certain space. It can limit the free flow of enzymes molecule, but the catalysis can be come into play fully. So, this passage will discuss how to produce such a good enzyme and what is the applied in future. Keywords:Immobilized, bounded, biotechnology, Immoilized cell 前言:固定化酶是指经过一定改造后被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能模拟体内酶的作用方式,并可反复连续地进行有效催化反应的酶。固定化酶又称固相酶。在理论研究上,固定化酶可以作为探讨酶在体内作用的模型;在实际使用中,可使生产工艺自动化和连续化,提高酶的使用效率。

2020年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课件)

2020年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 (课件) 测定蛋白酶活力实验 一、实验目的?1.加深了解酶活力的概念.?2。学习掌握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酶活力指酶催化某一特定反应的能力。其大小可用在一定条件下酶催化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反应体系中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酶活力单位是表示酶活力大小的重要指标。本实验规定酶活力单位(U)为一定条件下每分钟分解1μg酪氨酸所需的酶量。实验选用枯草杆菌蛋白酶水解酪蛋白产生酪氨酸的反应体系。产物酪氨酸在碱性条件下与Folin-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该蓝色化合物在680nm 处有最大光吸收,其吸光值与酪氨酸含量呈正比. 因此通过测定一定条件下产物酪氨酸的含量变化,可计算出蛋白酶的活力.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试管及试管架、干燥滤纸、玻璃漏斗。?原料?枯草杆菌蛋白酶:称取1g 枯草杆菌蛋白酶粉,用少量0.02mol/L,pH7.5磷酸缓冲液溶解并定容至100mL,震荡15分

钟,使充分溶解,干纱布过滤,取滤液冰箱备用。使用时视酶活力高低用缓冲液适当稀释.?试剂?1. Folin-酚试剂:?在2L 磨口回流瓶中加入钨酸钠(Na2WoO4 . 2H2O)100g,钼酸钠(Na2WoO4. 2H2O)25g,蒸馏水700mL,85%磷酸50mL 以及浓盐酸100mL,充分混匀后,微火回流加热10小时。再加入硫酸锂150g,蒸馏水50mL 和液溴数滴,摇匀后开口继续煮沸15min,以驱赶过剩的溴。冷却后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过滤,溶液呈黄绿色,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暗处贮藏。使用前用标准NaOH 溶液、酚酞为指示剂标定酸度(约为2mol/L),然后加水稀释至1mol/L,即可使用.?2.0.2mol/L 盐酸溶液3.0.04mol/L 氢氧化钠溶液?4.0。55mol/L 碳 10%三氯乙酸溶液酸钠溶液?5 . 6. 0.02mol/LpH7。5磷酸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 . 12H2O)7。16g,用水定容至100mL(A 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2HPO4 .12H2O)3.12g,用水定容至100mL(B 液)。取 A 液84mL,B液16mL 混合后,得到0.2mol/LpH 7.5磷酸缓冲液,可长期 7。标准酪氨酸溶液存放。临用时稀释10倍即可。? (50μg/mL):称取12.5mg 以烘干至恒重的酪氨酸,用0.2mol/L 盐酸约30mL溶解后,蒸馏水定容至250mL。

固定化酶

1.2 脂肪酶的研究与应用 1.2.1 脂肪酶的研究概况 脂肪酶可以根据其来源分类,分为微生物脂肪酶、动物脂肪酶和植物脂肪酶。脂肪酶可以很容易地从微生物真菌(如南极洲假丝酵母)或细菌(如荧光假单胞菌)中通过发酵过程高产量地生产出来,其过程缺乏基本的净化步骤。一些脂肪酶表现出对底物的位置专一性,而另一些则不然。对不同来源的游离脂肪酶类型的比较研究表明,荧光P.脂肪酶具有最高的酶活性。通常,来自真菌来源的脂肪酶比来自细菌来源的脂肪酶表现出更好的甘油三酯酯交换活性。 作为一种多功能生物催化剂,脂肪酶具有其他酶蛋白无法比拟的优点[15]:1、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催化过程不需要辅助因子,一般不发生副反应;3、可以催化水解,酯化,酯交换等众多反应[16];4、具有独特的化学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及立体选择性;5、底物谱广,可催化非天然底物进行反应。与动植物脂肪酶相比,微生物脂肪酶生产周期短,分离纯化相对简单,并可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实现酶的改造并构建生产工程菌[17],适合工业化生产与应用。1994年,丹麦Novozymes公司首次应用基因工程菌生产来源于Thermomyces lanuginosus的脂肪酶Lipolase,此后许多来源于微生物的脂肪酶也实现了商业化生产[18]。脂肪酶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被广泛运用于生物柴油、食品加工、面粉改良、造纸造酒、有机合成等化工领域[19]。 1.2.2 脂肪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 脂肪酶是一类重要的水解酶,催化三酰甘油酯中酯键的裂解,具有广泛的生物技术应用价值。脂肪酶是在人体内正确分配和利用油脂所必需的酶。脂蛋白脂肪酶(LPL)在毛细血管中很活跃,它通过水解包装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在防止血脂异常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0年前,有人提出了一种不活泼的LPL低聚物的存在。M., Tushar Ranjan (2020)指出天然油中高浓度的omega - 3脂肪酸(?-3 FAs)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脂肪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富集催化剂,但脂肪酶的脂肪酸特异性较差。 在脂肪酶催化酯键水解的过程中,活性酶的构象和四面体跃迁态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利用蛋白酶定点突变实验的x射线结构数据和结果已被用作预测可

蛋白酶活力测定方法

酸性蛋白酶产品概述: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复杂的有机化合物之一。由盐酸和蛋白酶分解成易被高等动物的肠道和微生物有机体的细胞膜吸收的氨基酸。包括人类在内的每种动物,必须要有足够的蛋白质来维持自身生长,来生成每个细胞所必需的氨基酸,一些特种蛋白质还是某些特殊细胞、腺体分泌物、酶和激素的功能性组成元素。蛋白酶是指一些有催化功能的酶,能够水解(断裂)蛋白质,因此也被称为蛋白水解酶。蛋白水解酶在许多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食品和乳品加工业也有着广泛应用。工作机理 蛋白水解酶制剂本产品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蛋白质食品中的缩氨酸键,释放氨基酸或者多肽。在酒精、葡萄酒、果汁、啤酒、黄油和酱油生产中,添加酸性蛋白酶可澄清发酵液中的雾气。酵母在发酵阶段的生长可以通过悬浮蛋白质转化的氨基酸来加以促进,从而加速发酵并提高产量。本产品是一种酸性蛋白酶制剂,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性,由酸性蛋白酶高产菌株——曲霉菌深层发酵而成。它广泛应用于饲料、纺织、废水处理和果汁提纯方面。 酸性蛋白酶(Acid protease )是指蛋白酶具有较低的最适pH,而不是指酸性基团存在于酶的活性部位,酸性蛋白酶的最适PH从2左右(胃蛋白酶)到4左右。从酶的活力-PH曲线分析,在酶的活性部位中含有一个或更多的羟基。这一类蛋白酶中研究最彻底的是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537容易失活)

简介:酸性蛋白酶是由隆科特黑曲霉优良菌种经发酵精制提炼而成,它能在低PH条件下,有效水解蛋白质,广泛应用于酒精、白酒、啤酒、酿造、食品加工、饲料添加、皮革加工等行业。 1、产品规格:,规格有5万u/g~10万u/g 液体型为黑褐色液体,规格有50000u/ml~10000u/ml. 2、酶活力定义:一个酶活力单位是1g酶粉或1ml酶液在40℃,PH3.0条件下,1分钟水解酪素产生1ug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g或u/ml) 特性1、温度范围为:最适温度范围为40℃-50℃2、PH为:最适PH范围为2.5~3.5 使用方法 1、白酒工业: 本品用以淀粉为原料的生产酒精及白酒行业,提高出酒率0.25%个酒分,提高发酵速度。 2、食品工业: 食品上用以淀粉改良,提高食品风味、改良品质,因能提高氨基酸含量 3、啤酒生产: 能有效阻断双乙酰生成,缩短啤酒成熟期。 4 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利用率。 5、毛皮软化: 提高上色率,手感丰满,增加毛皮光泽。

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应用

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应用 徐玉尚 08生工(2) 20080804243 摘要:酶的固定化技术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酶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一类技术。本文主要从传统固定化酶技术以及新型固定化酶技术两大方面介绍了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另外,又对固定化酶在医药、食品、环保、生物传感器、能源五大方面的应用作了综述。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以及探究固定化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固定化酶;制备;载体;应用 酶是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制药、食品、环保、酿造、能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多数的酶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易变性失活,不够稳定;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并且分离纯化困难,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固定化酶的研究始于1910年,正式研究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已在全世界普遍开展。酶的固定化(Immobilization of enzymes)是用固体材料将酶束缚或限制于一定区域内,仍能进行其特有的催化反应、并可回收及重复利 用的一类技术。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酶在保持其高效专一及温和的酶催化反应特性 的同时,又克服了游离酶的不足之处,呈现贮存稳定性高、分离回收容易、可多次重复使用、操作连续可控、工艺简便等一系列优点。现今,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已由传统走向新型,并在多个领域有重要应用[1]。 1固定化酶的传统制备方法 1.1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物理吸附法,将酶固定在纤维素、琼脂糖等多糖类或多孔玻璃、离子交换树脂等载体上的固定方式。显著特点是:工艺简便及条件温和,包括无机、有机高分子材料,吸附过程可同时达到纯化和固定化;酶失活后可重新活化,载体也可再生。但要求载体的比表面积要求较大,有活泼的表面[2]。 1.2包埋法 包埋固定化法是把酶固定聚合物材料的格子结构或微囊结构等多空载体中,而底物仍能渗入格子或微囊内与酶相接触。这个方法比较简便,酶分子仅仅是被包埋起来,生物活性被破坏的程度低,但此法对大分子底物不适用。 (1)网格型 将酶或包埋在凝胶细微网格中,制成一定形状的固定化酶,称为网格型包埋法。也称为凝胶包埋法。 (2)微囊型 把酶包埋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小球内,制成固定化酶。由于形成的酶小球直径一般

7 胰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庞裕智专业年级生命基地班2011 题目胰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学号040312011025 科目生物化学实验时间周一90节同组者田特 一、实验目的 学习和掌握胰蛋白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福林—酚试剂中的磷钨酸和磷钼酸,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易被酚类化合物还原为蓝色化合物(钨蓝和钼蓝)。 蛋白质中含具酚基的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用胰蛋白酶水解蛋白底物,生成含酚基的氨基酸与福林—酚试剂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一定的范围内,蓝色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酶活力的大小成正比。 三、实验仪器 1、试管 2、7220分光光度计 3、恒温水浴锅 四、实验试剂、 1、福林试剂B:见福林(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的浓度部分(冰箱中) 2、0.55mol/L碳酸钠溶液:58.3g无水碳酸钠溶于蒸馏水,稀释并定容至1000ml 3、10%三氯乙酸溶液 4、0. 2mol/L磷酸缓冲液(pH7.5): 5、0.5% 酪素溶液:称取0.5g酪素,以0.5mol/L氢氧化钠1ml湿润,再加少量0. 2mol/L 磷酸缓冲液稀释。在水浴中煮沸溶解,冷却,稀释并容至100ml,冷藏在(冰箱)里。 6、500ug/L酪氨酸溶液 7、胰蛋白酶溶液(冰箱中) 五、实验步骤 标准曲线的制作:按下表加入试剂: 滤除去沉淀,取清液1ml,加入0.55mol/L碳酸钠5ml,再加入福林试剂1ml,于37 ℃水浴中显色15分钟,测OD680。 以光密度为纵坐标,酪氨酸的微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取干燥的试管2支,按下表加入试剂 六、实验结果 酶活力:在37℃下每分钟水解酪素产生lug酪氨酸为一个活力单位。 样品中含酶活力单位=A/15 ╳F A—样品测定光密度查曲线得相当酪氨酸ug数 F—酶液稀释倍数 由标准曲线知,当OD680=0.244时,样品中酪氨酸的微克数为A=181ug ∴样品中胰蛋白酶活力单位为181/15×13=156.87 七、实验分析 1.注意事项 (1)胰蛋白酶一定要刚提取的新鲜酶;

固定化酶技术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固定化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固定化酶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技术,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食品科学、化学化工及环境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型载体材料的合成是今后固定化酶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固定化酶的载体,固定化技术以及在不同行业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在污水处理和医疗行业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固定化载体污水医疗应用 酶是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强、催化效率高、无污染、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在制药、食品、环保、酿造、能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酶也存在许多不足,如大多数的酶在高温、强酸、强碱和重金属离子等外界因素影响下,都容易变性失活,不够稳定;与底物和产物混在一起,反应结束后,即使酶仍有很高的活力,也难于回收利用,这种一次性使用酶的方式,不仅使生产成本提高,而且难于连续化生产;并且分离纯化困难,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等。固定化酶技术(Immobilized enzyme technology)克服了酶的上述不足。酶的固定化是指采用有机或无机固体材料作为载体,将酶包埋起来或束缚、限制于载体的表面和微孔中,使其仍具有催化活性,并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酶化学方法与技术。 1.传统酶固定化技术 传统酶的固定化方法可分为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4 种。吸附法是指通过载体表面和酶表面间的次级键相互作用而达到酶固定化的方法,根据吸附剂的特点又可分为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条件温和及吸附剂可反复使用等优点,但也存在吸附力弱,易在不适pH、高盐浓度、高底物浓度及高温条件下解吸脱落的缺点。共价偶联法是将酶的活性非必须侧链基团与载体的功能基通过共价键结合,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有利于酶的连续使用,是目前应用和研究最为活跃的一类酶固定化方法,但共价偶联反应容易使酶变性而失活。交联法是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基团试剂在酶分子之间交联架桥固定化酶的方法,其更易使酶失活。包埋法包括网格包埋、微囊型包埋和脂质体包埋等,包埋法中因酶本身不参与化学结合反应,故可获得较高的酶活力回收,其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 实验四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蛋白酶活力测定的原理; 2、掌握蛋白酶活力测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蛋白酶在一定条件下不仅能够水解蛋白质中的肽键,也能够水解酰胺键和酯键,因此可用蛋白质或人工合成的酰胺及酯类化合物作为底物来测定蛋白酶的活力。本实验选用酪蛋白为底物,测定微生物蛋白酶水解肽键的活力。酪蛋白经蛋白酶作用后,降解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和氨基酸,在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三氯醋酸溶液,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和肽就沉淀下来,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和氨基酸仍留在溶液中,溶解于三氯醋酸溶液中的肽的数量正比于酶的数量和反应时间。在280nm波长下测定溶液吸光度的增加,就可计算酶的活力。 三、实验试剂 ①微生物蛋白酶萃取液(0.01g/ml):称取1.0g酶制剂,加100ml蒸馏水搅拌30min,在4℃下离心分离后,将上层清夜置于冰箱中保存,使用前稀释一定倍数; ②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5); ③1%酪蛋白溶液:取1.0g酪蛋白,加100ml 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5),加热并搅拌使它完全分散,然后置于冰箱中保存; ④5%三氯醋酸(TCA)溶液。 四、实验步骤 1、将5%TCA溶液和1%酪蛋白溶液在37℃下保温。 2、取四支15ml具塞试管,分别标上记号A1、A0、B1和B0。在A1和A0试管中各吸入0.20ml酶液,在B1和B0试管中各吸入0.40ml酶液,分别用0.2mol/L 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2.00ml。在A0和B0试管中各吸入6.00ml5%三氯醋酸溶液,上述四支试管都置于37℃水浴中保温。 1 / 4 . (准确计时)10min37℃下保温3、在各试管中吸入2.00ml 1%酪蛋白溶液,在三氯醋酸溶液。试管中吸入6.00ml5%后,再向A1和B1,用少量上清液润湿滤纸后过滤,保1h4、将试管从水浴中取出,在室温下放置留滤出液。滤液的吸光和B1和B0滤液为空白,测定A15、在280nm波长下,分别以A0 度。 五、计算0.001吸光度定义为一个酶单位。1、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以每分钟增加2、每克酶制剂中酶活力的计算:克酶制剂酶活力单位/×1000 / (t ×w) A ?酶作用t ——和B1的吸光值);A1 式中,?A——样品与空白吸光度差值(即g w——反应中酶的用量,时间(本实验为10min); 六、说明范围表现出活力,但是在接近中性条、微生物蛋白酶粗提取液在较宽广的PH 1 件下最有最高活力。℃以下可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2、微生物蛋白酶在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